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讲解

合集下载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调研报告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调研报告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调研报告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本报告将讨论农药对空气、土壤、水体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首先是农药对空气的影响。

农用喷雾剂和烟雾剂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农药残留物和气溶胶颗粒物释放到大气中。

这些农药颗粒物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进而污染周围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区。

此外,农药还可以在土壤表面蒸发,形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进一步进入空气中,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

其次是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农药的施用会直接接触到土壤,并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和其他非靶标生物产生毒性影响。

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减少,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农药的残留物可以在土壤中积累,进而进入食物链,对生物体造成间接影响。

再次是农药对水体的影响。

农用化学品在雨水的冲刷下,可以从田间和植物表面流入附近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

这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风险。

农药残留物中的有机磷和氯化烃等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并可能积累在食物链的高层级中,对人类和其他动物造成危害。

最后是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表明,农药的使用直接导致许多有益昆虫、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数量和多样性下降。

农药对蜜蜂的毒性尤为值得关注,因为蜜蜂对作物的授粉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农药的使用可能导致生态系统中的许多关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被破坏,对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起来,农药的使用对环境产生了广泛而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农业生产需要寻找替代农药的策略,如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

此外,政府和农民也需要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在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进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并确保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能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的害虫和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农药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本文将介绍农药污染的现状,并探讨一些防治措施。

农药污染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污染:农药通过农田灌溉和雨水冲刷等途径,进入水体,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农药残留会导致水中生物的死亡和生态失衡,甚至影响到下游的饮用水安全。

2. 土壤污染:农药在施用后会残留在土壤中,长期积累会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使农作物含有农药残留,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3. 空气污染:农药在施用和喷雾过程中,会产生农药的气溶胶,通过空气传播,造成空气污染。

这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也可能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影响。

为了减少农药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具体如下:1. 合理使用农药:选择适当的农药种类和用量,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施用。

避免过量使用和密集喷洒,以减少农药在环境中的累积和残留。

2. 推广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细菌等生物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推广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使用量,从而减少农药污染。

3. 加强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定期对农作物、土壤、水体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农药污染问题。

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防止非法农药的滥用。

4. 推广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和生物无毒性、低毒性的农药。

推广绿色农药的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5. 增加农药残留物的处理手段:研发和推广有效的农药残留物处理技术,包括土壤修复、水体净化和生物处理等方法,以降低和清除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量。

农药的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农作物产量提高和环境保护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推广生物防治、加强监测和监管、推广绿色农药以及增加农药残留物的处理手段等措施,可以减少农药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化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业生产物质,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杂草和病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减少农药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的建议。

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污染水源:化学农药在施用后,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流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易残留在水中,长时间污染水源,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2. 影响水生物种群:化学农药的残留会对水中的生物种群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会对水中的鱼、藻类等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生物的生存能力,破坏生态平衡。

3. 加速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在水体中会诱发藻类大量生长,形成藻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质,使水体变得浑浊,影响水生态环境。

以上种种影响都说明了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施用农药:农民在施用化学农药时,应该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合理施用,减少农药残留。

还可以采取农业生态防治技术,如搭建昆虫诱杀灯、种植花卉与作物间作等,降低农药使用量。

2. 推广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天敌、天敌与病虫害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农田害虫、杂草和病害的农药。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因此可以适当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

3. 建立水体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水体监测体系,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估,在发现农药残留量超标或对水生物造成影响时,立即采取措施减少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对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倡导绿色农业,促使他们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化学农药使用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影响,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减少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农药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对农药污染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药污染的现状1. 农药污染的来源农药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农田土壤和地下水:随着农药的施用和农作物的生长,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经过渗透和降解后,容易进入地下水中,从而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2)农产品:由于农药在农作物上的残留,食品中会存在农药残留问题。

(3)大气:农药在喷洒时,很容易随着气溶胶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

(4)水域:在灌溉过程中,农药会随水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2. 农药污染的影响农药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1)生态环境破坏:农药残留会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

(2)水源污染:农药残留在地下水和水体中会影响饮用水的质量,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长期摄入可能引发慢性疾病。

(4)生物多样性丧失:农药对昆虫、鸟类等野生动物造成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二、防治措施研究1.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农药的使用管理,采取严格的施用标准和技术规范,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并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避免农药的过量使用和乱喷乱洒的现象。

2.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农药替代技术,它利用天敌、病原体或天然植物提取物等自然因素来控制农业害虫和病害,相比传统农药,生物防治技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小,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更有利。

应该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农药是为了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而使用的化学物质。

由于农药的使用不当,导致农药在环境中的广泛污染。

本文将探讨农药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农药污染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存在。

农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和土壤。

喷洒农药导致的雾霾污染、农田灌溉水中的农药残留和土壤中农药的积累等都是常见的问题。

这些农药残留会直接危害农田生态系统,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和动物,对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为了减少农药的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农药的使用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农药管理制度,加强对农药的注册和监督,严格限制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方式。

农民应该接受农药使用和管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储存的意识。

应该鼓励农民使用无农药或低农药的农业生产技术,例如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农药残留的监测也是防治农药污染的重要手段。

监测农田土壤、农作物和水体中的农药残留,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污染问题。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也需要完善农产品标识和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选择和辨识能力。

农药的替代品研发也是防治农药污染的重要方向。

研发更环保、低毒的农药及其他农业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这需要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药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

农药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防治。

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应该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农药管理制度,推广无农药或低农药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农药残留的监测和食品安全的监管,促进农药的替代研发和应用,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健康。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农药是保护农业作物和畜禽免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但是,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许多环境和健康问题。

目前,全球农药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以下就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展开研究。

一、农药污染现状1、土壤污染:随着农药的广泛应用,许多农药都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流入土壤中,一些具有较高残留时间的农药在土壤中积累。

这些农药会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及物种的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2、水体污染:农药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会导致田间土壤中的农药随着降雨或灌溉水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

水生生物及其食物链上的其他生物,如鱼类、藻类、浮游动物,都会受到影响。

3、空气污染:一些农药在喷洒后,由于气温、气压等自然环境因素,很容易扩散到周边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可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二、防治措施1、合理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是防止农药污染的重要措施。

使用农药前,一定要对病虫害进行科学辨别,选择适宜的农药和使用方法,按照说明书中的使用剂量进行喷洒。

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合理施药和选用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2、加强农药安全管理:实行农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农药销售、存储、运输和使用流程,建立健全质量认证制度,完善生产、销售、检测、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监管,严格打击非法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和兽药。

3、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微生物、化感物质等生物制剂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

生物防治技术能够保证农作物健康,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法。

4、加强污染物治理:采用净化水体技术、土壤修复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等手段,改善污染环境,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将化学方法难以去除的农药残留物质通过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排出人们的生活环境。

总之,防止和减少农药污染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

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农药残留会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甚至引发生态灾难。

农药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药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深入研究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农药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农药污染防治技术以及农药残留监测与管理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全面了解农药污染的现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未来农药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农药污染的情况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探讨农药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防治技术并探讨农药残留监测与管理的方法。

通过研究农药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旨在为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可持续发展建议。

通过对农药污染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政府、农业生产者和相关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药管理,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 正文2.1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农药的使用会导致土壤污染。

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平衡,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农药也会通过土壤的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体,污染地下水资源,给人类饮用水安全带来威胁。

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农药在农田中使用后,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体中农药残留浓度升高,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

特别是水中生活的鱼类等水生生物极易受到农药的伤害,对水体的生态平衡产生破坏性影响。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一、农药的污染现状农药的广泛使用已成为现代农业中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

农业生产中,为了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经常使用各种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长期的大量使用农药也给土壤、水源等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在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农药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影响着整个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一方面,农药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环境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0万人因接触农药而导致中毒,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也成为了人们食品安全的隐患。

农药的使用还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产生严重的污染。

农药通过土壤中的渗透、流失和蒸发等方式进入水体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

而且,在空气中,一些挥发性农药的颗粒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遗憾的是,农药污染的问责追溯非常困难,一旦造成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后果往往难以挽回。

农药污染的防治已经成为了当今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二、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1. 推广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对目标有害生物有毒作用的农药,通常是指微生物杀菌剂和植物源农药。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绿色农药不易产生环境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

推广和应用绿色农药已成为了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举措。

政府可以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推广和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农民广泛使用绿色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监管和管理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农药的使用和管理都有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

这些监管制度包括了对农药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机等进行详细的规定,督促农户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滥用和残留。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农药市场和销售渠道的监管,杜绝农药市场的非法农药流通,保障农村地区的农药使用的质量和安全。

3. 提倡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根本目标,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一种农业模式。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的保护性。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升,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药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农药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农药的污染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药污染的现状1. 农田土壤污染农药的使用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长期使用高毒、高效和广谱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会对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降低了土壤的肥沃度,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使得土壤质量明显下降。

2. 地下水污染由于大量的农药在农田中使用,其中的化学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污染。

特别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农业发达地区,地下水资源一度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在灌溉和雨水冲刷的过程中,农田中使用的农药会随着水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域,导致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水域生物的生存,还会对人类饮用水和渔业产生影响。

4. 空气污染农药的喷洒和挥发会导致空气污染,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特别是在大面积的农田中,长时间的农药使用会造成局部空气质量下降,甚至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上这些农药污染现状表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药污染防治措施研究1. 合理使用农药农药的合理使用是防治农药污染的首要措施。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大面积、无目标的喷洒,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控制使用的剂量和频次。

同时要注意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作物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广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可行的防治农药污染的手段,通过引进天敌、天然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控制因子,达到对害虫、病害的控制。

相比传统的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有效的优势,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农产品的化学残留。

农业化学品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农业化学品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农业化学品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农业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化学品的使用也随之增加。

尽管农业化学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但它们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本文将探讨农业化学品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农业化学品对土壤的污染1. 化学农药的使用化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农用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防治和肥料的施用。

然而,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土壤的污染。

化学农药中的有毒物质会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可持续利用。

2. 化肥的施用农业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但不当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的养分紊乱和酸化现象。

过量的氮、磷、钾等养分会滞留在土壤中,而不被作物充分吸收,进而渗透到地下水中,对水质造成污染。

3. 土地退化长期的农业化学品使用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的贫瘠和退化。

土壤的质量下降不仅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增加农业生产中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加剧土壤的污染问题。

二、农业化学品对水源的污染1. 土壤侵蚀和农田径流农业化学品通过土壤侵蚀和农田径流进入水源,对水质构成威胁。

土壤侵蚀会将土壤中的农业化学品带入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水源的污染。

农田径流中的化学农药和化肥也会随水流进入水源,造成水质恶化。

2. 地下水污染农业化学品的使用不仅会通过土壤侵蚀和农田径流进入水源,还会直接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地下水是人们日常饮用水的重要来源,一旦受到农业化学品的污染,将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三、应对农业化学品污染的措施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以无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方式生产农产品,可以有效减少农业化学品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政府和农民可以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转向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 合理施肥和农药使用农民在农田施肥和使用农药时应遵循科学的操作指导,控制施用量,避免过量和不当使用。

农药使用与环境污染研究

农药使用与环境污染研究

农药使用与环境污染研究农药是一种用于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化学物质。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被广泛应用,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农药使用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案。

首先,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

农药残留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生长。

此外,农药还会通过地下水和河流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而农药在使用过程中挥发的气体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其次,农药使用对人类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长期暴露于农药环境中的人可能会患上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此外,农药残留在食品中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那么,如何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呢?以下是几点解决方案:1. 推广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而是采用天然的防治方法,如利用天敌、旋耕、轮作等方式控制病虫害。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2. 加强监管。

政府应该加强对化学农药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规定,确保化学农药的安全使用。

3. 提高农民素质。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有机农业和化学农药安全使用的认识,引导其采用更加环保、健康的农业生产方式。

4. 开展科学研究。

科学家可以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更加环保、健康的防治方法,并开发出更加安全、高效的化学农药。

综上所述,化学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为了减少这种危害,我们可以推广有机农业、加强监管、提高农民素质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方式来达到目标。

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环境和社会作出贡献。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效地控制了害虫和病菌对作物的危害,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增进我们对于农药使用的认识,并提出对策来减轻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一、土壤污染1.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会导致农药残留在土壤中,长期的使用和累积会造成土壤中农药的浓度上升,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农药残留还可能通过作物的吸收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农药的使用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会进一步削弱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

二、水体污染1. 农药通过径流和渗漏进入水体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会通过雨水的径流或渗漏进入水体,例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这些农药残留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毒性,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对水质的影响农药在水体中的残留不仅对水生生物有害,还会导致水质下降。

这些农药对水中的植物和微生物产生毒性影响,破坏水体的生态功能,对生物多样性和水源的健康造成威胁。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1. 对非目标生物的损害农药的广泛使用不仅会灭杀害虫和病菌,也会对一些非目标生物,如蜜蜂、蝴蝶等有益昆虫产生毒害作用。

这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造成了负面影响。

2. 对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危害农药使用对鸟类和哺乳动物产生的毒性影响不容忽视。

这些农药通过食物链进入鸟类和哺乳动物体内,导致生殖、免疫和行为等方面发生异常,给野生动物带来潜在的灭绝威胁。

针对农药使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轻其负面影响:1. 推广绿色农药的使用鼓励农民使用具有较低环境风险的绿色农药,如生物农药和天然植物提取物等。

这些农药对目标害虫有针对性,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较小。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加强农药的管理和防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药污染的现状:1. 农产品污染:农药残留是当前农产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

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会超出安全使用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 土壤污染:农药在施用后往往会在土壤中残留较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3. 水体污染:农药残留会通过雨水或灌溉水流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引起水体污染。

一些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对水生生物具有毒性,造成水生生物死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4. 生态环境影响:大量使用农药会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农田的生物多样性。

农药通过生物链传递,对非目标生物产生影响,威胁生物多样性。

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1. 严格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农药的登记、审批和监督,规范农药的使用,严格限制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的使用。

2. 推广绿色农药:加大对绿色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安全的农药,它们对土壤和水体污染少,可以有效控制害虫和病害,具有潜力替代传统农药。

3. 科学施药技术:推广科学的施药技术,减少不必要的农药使用。

采用精准农业技术,结合气象、作物生长等因素,合理确定施药时间和剂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4. 生物防治替代: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害虫和病害进行防治,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残留。

5. 农药残留监测: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在安全范围内。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抽检和监控。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随着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

本文就农药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农药污染现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是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

但在农药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农药的使用量过大。

由于农民通常很难正确使用农药,或者为了追求快速效果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使用量过大,造成土壤污染,严重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其次,农药种类繁多。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经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宣传广告等任意选择农药种类,这就会导致产生混合污染,甚至会形成极度危险的混合物。

最后,农药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在我国,农药药品的质量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一些不明来源、质量不好的农药甚至流入了市场。

目前,我国的农药污染防治重点是从使用、管理和排放等方面防治污染。

1. 合理使用农药。

应在把握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使用农药,严禁不经检验销售、使用质量不合格农药,切实保证使用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2.加强农药管理。

应加强农药注册和批准、农药生产、流通、使用、储存等方面的管理,加强农药的品质监控,建立健全“农药安全承诺制度”,加强对农药厂、经销商的管理等。

3.优化种植结构。

应鼓励和支持全国各地开展节水、耕地轮作、有机农业等,加强土壤保护工作,减少使用农药的情况,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农药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应实施逐步淘汰、清理处置、安全密封、垃圾分离、补偿处方等管理措施,禁止采用简单的掩埋和填埋等方式,将安全处理农药废弃物纳入到农村环境小康工程和农业环保工程中。

总之,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和使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防治农药污染的关键点。

当我们在使用农药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并加强对农药的监管,共同实现农药的科学、安全、有效、环保使用。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化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农药,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上的害虫、杂草和病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进行浅谈,以期引起人们对于化学农药使用的关注和思考。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水质造成了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化学农药会被喷洒到农田中,其中部分会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中。

这些化学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它们在水中的残留会导致水质的恶化。

有些化学农药对水中的藻类和浮游动物具有毒性,会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学农药还会对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水域中的生态链条造成了影响。

水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

当化学农药进入水体后,会破坏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关系。

有些化学农药对藻类和浮游动物有抑制作用,导致了它们的数量减少,从而影响了底栖动物和鱼类的食物来源。

一些化学农药还会在水中积累,被食物链中的生物不断富集,最终影响到水域中的食物链结构和生态平衡。

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带来了威胁。

水生态系统是一个千丝万缕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化学农药的使用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一旦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而且,在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也会受到威胁,一些重要的水生生物可能会因为化学农药的影响而濒临灭绝,导致水生态系统的崩溃。

针对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人们应该重视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农民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该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用药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化学农药。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农业综合措施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摘要】化学农药是现代农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农药,但其使用也带来了对水生态环境的威胁。

本文通过对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展开讨论。

化学农药会直接污染水体,对水质造成不利影响;化学农药对水中生物造成毒害,破坏水中生态系统平衡;化学农药的使用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损害。

最终,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对水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加强监管与管理、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以及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维护水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化学农药,水生态,污染,生物影响,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平衡破坏,监管管理,绿色农业发展,保护环境。

1. 引言1.1 化学农药的使用背景化学农药是一种以化学方法合成的、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化学药剂。

自20世纪初被广泛应用以来,化学农药在提高农业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对农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化学农药的使用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帮助农民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化学农药还可以防止疫情的传播,保护人畜健康。

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相关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担忧。

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化学农药的监管与管理,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2 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水生态环境是指水体中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生态系统。

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也关系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需要大量的清洁水资源。

如果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将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化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对水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对水质和水生生物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本文将就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进行讨论。

化学农药会通过水体的径流和渗透作用进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水域,导致水体的污染。

由于农作物施用过程中的喷洒和灌溉,化学农药会随着雨水和农田排水一同流入水体。

这些农药含有农药残留物,如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和氨基甲酸酯,它们具有强烈的毒性和持久性。

这些农药残留物与水中的有机质和底泥结合,进而进入食物链并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化学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水生生物如鱼类、浮游生物、藻类等对化学农药非常敏感,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对其造成毒害。

他们可能在接触到农药后出现行为异常、生存能力下降甚至死亡。

特别是对于敏感的鱼类,农药残留在水体中会导致鱼类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

一些长期暴露于农药中的鱼类可能会出现生殖异常,导致鱼类的数量减少和种群的退化。

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也会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显现出来。

水体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这些物种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长期、过量的化学农药使用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种类减少和数量下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当某些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时,会影响到整个水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生存、繁殖和营养链,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水生生物和水体健康,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二是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减少其在施用过程中对水体的流失和污染;三是加强对农药使用规范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能和意识。

只有采取实际行动,才能确保农业生产和水生生态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

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

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汤振彬【期刊名称】《《新农民》》【年(卷),期】2019(000)014【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农药; 地表水; 污染状况【作者】汤振彬【作者单位】[1]辽阳市弓长岭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辽宁辽阳1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1.8随着农业经营模式的更新和调整及精细农业的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各类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步增加。

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所出现的农药残留量也随之增多,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很多的河流、湖泊都存在农药残留,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安全。

所以,我们需要对农药对地表水的污染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1 地表水中的农药残留状况及分布特点1.1 地表水中的农药残留状况通过对众多河流水质状况、沉积物样品的检测,检测出了约20多种杀虫剂、50多种除草剂,对鱼类生物样品的检测,发现了有机有机氯农,而对水体沉积物的检测发现60%左右的样品都检测出了有机氯等农药残留,这说明在地表水环境中有农药残留的存在[1]。

在水样调查、检测过程中发现,检出率最高的杀虫剂有二嗪农、毒死蜱等。

其中,毒死蜱的农药残留检测率相对降低,因为该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也很差,不易从农田迁移到地表水。

而在城市中,二嗪农的农药残留检测率更高。

另外,在地表水中检测出的农药残留浓度高的农药还有敌稗、克百威[2]。

1.2 检出农药分布特点通过对地表水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发现其分布与各区域农药的使用强度有关,同时,还受到各区域气候条件、农药自身的性质及当地水文系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检测出的众多农药中,莠去津、异丙甲草胺是使用比较多的二种除草剂,其中,异丙甲草胺一般用于玉米田等,而莠去津一般用于草坪、园林等非农业的喷施。

两种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移动性都很强,但莠去津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且这两种农药在农业区的河流中检出的浓度分布情况和玉米栽种的地理分布情况具有一致性,检出浓度(>0.5μg·L-1),低于农业地区的检出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近20 a来,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精细密集农业的发展,世界上农药的使用量显著增加。

农药的大量使用已经在各种环境基质中产生了农药残留。

目前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多数河流和湖泊中都有农药残留物的存在。

因此,农药对地表水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农药在田间使用后,只有少量停留在作物上发生效用,大部分则残留在土壤或漂浮于大气中,通过降雨、淋溶等途径进入水体环境。

农药主要随地表径流由农田向地表水迁移,其流失量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土壤性质、地形、气候、农业措施和农药本身的理化性质。

目前这些因素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对农药浓度及农药在整个流域中的综合效应影响尚不明确。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农药对地表水污染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其中美国在农药对地表水的污染水平、特点和规律及预测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于1991年开始实施国家水质评价计划(National Water-Quality Assessment Program,NAWQA)。

该计划提供了一个有关河流、地下水、水生生态系统水质的长期的国家范围内的信息源,旨在在河流、地下水和水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建立长期、持久且能对比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支持国家在水质管理方面的决策。

所选择的检测物质主要包括农药、营养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金属物质等。

最终将NAWQA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水质在区域和国家范围内如何变化及其变化原因作出解释。

USGS指出,NAWQA对美国河流和地下水中农药品种与浓度进行了最全面的评估。

NAWQA执行者在1992—2001年间对美国50个州的地表水及地下水中农药污染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

此后,针对前面的调查结果,USGS分别于2001、2004和2007年对农药重点污染区域开展了高密度检测。

该项工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美国水体中农药的污染状况。

中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的环境问题异常突出,但目前中国在农药对地表水污染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未全面展开。

因此,笔者主要介绍了美国地表水中农药污染水平的调查结果,以及农药浓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方法,旨在在为我国地表水中农药污染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借鉴的同时,为建立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和实施有效的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美国农药的使用量及主要品种在1992-2001年NAWQA执行者实施普查期间,美国常规农药使用量年均约4.54亿kg。

1964-2001年间,农业用途的农药使用量稳定增长,1964-1980年从<18.14亿增至>36.29亿kg,1980-2001年基本维持在31.75~36.29亿kg之间。

1980-2001年,农业用途的除草剂和杀菌剂使用量比以前略有降低,杀虫剂使用量降至原来的一半[卜。

1964-2001年间,非农业用途的农药使用量保持相对恒定,1964-1980年基本维持在11.34~13.61亿kg之间,到1998年降至约8.62亿kg,而1998-2001年又有所增加,其中主要原因是用于家庭或花园的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使用量有所增长。

目前,在美国主要使用的农药品种可归为4类:有机磷类、三嗪类、酰胺类和氨基甲酸酯类¨。

美国主要使用的25种除草剂和25种杀虫剂及其用量见.图1由图1可知,主要的除草剂品种包括莠去津、异丙甲草胺、2,4一D、草甘膦、乙草胺等,主要的杀虫剂品种包括毒死蜱、特丁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西维因等。

这些使用量较高的品种基本包含在上述4类中。

NAWQA选择检测的农药品种包括广泛使用的20种除草剂和16种杀虫剂,而杀菌剂和其他类型的农药很少分析。

另外,在有机氯类农药被禁用之前,DDT、狄氏剂、艾氏剂、七氯等曾在美国大量使用,并且造成水体环境的持久性污染。

因此,NAWQA对32种有机氯农药及其降解产物在河底沉积物和鱼体组织中的含量进行了监测。

部分使用较普遍的农药品种(如:草甘膦、氟铝酸钠)由于受当时分析方法或预算的限制而未被选择。

NAWQA在进行水样分析时共选择了75种农药和8种农药降解产物,这些品种使用量占美国农业用途农药使用总量的78%,调查结果显示了农药及其降解产物在大部分水系中的总体分布情况,但并不代表地表水中残留农药的准确浓度。

2 地表水中农药的残留情况及分布特征2.1 地表水中农药残留情况1992-2001年,USGS对186条河流的水样、1 052条河流的沉积物样品及700个不同河流的鱼类样品进行检测,在水样中检出21种杀虫剂、52种除草剂、8种代谢产物、1种杀菌剂和1种杀螨剂,在沉积物和鱼类样品中检出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产物共32种。

在所采取的90%的水样中至少有1种农药或降解产物检出,对鱼类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在发达地区超过90%的样品检出有机氯农药,同时对沉积物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农业区有57%的样品检出有机氯,而城市区有80%的样品检出有机氯,表明在地表水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农药残留。

在绝大部分河流的水样中检出除草剂共18种(注册为农业用途的11种,非农业用途的7种),主要包括莠去津及其降解产物脱乙基莠去津、异丙甲草胺、氰草津、甲草胺、乙草胺、西玛津、扑灭通、丁噻隆、2,4一D、敌草隆等(图2)。

调查结果表明,河流中除草剂残留总量范围为0.2~9.3 Ixg·L ,变动幅度很大,显现出较大的离散性。

在农业地区河流中检出率和检出浓度较高的除草剂均是在农田,尤其是玉米田使用量较大的莠去津、异丙甲草胺、氰草津。

在城市地区河流中检出率较高的除草剂包括扑草通、莠去津、2,4一D和西玛津。

在调查期间,水样中检出率较高的杀虫剂共6种,主要包括二嗪农、西维因、毒死蜱等。

杀虫剂残留总量范围为0.O1~3.3 Ixg·L~。

农业用途使用量最多的杀虫剂为毒死蜱,但其年用量仅为除草剂莠去津的20%,其他主要杀虫剂(二嗪农、呋喃丹、西维因、马拉硫磷)的用量总和不及毒死蜱的一半。

在农业地区和城市地区河流中毒死蜱的检出浓度(<0.1 Ixg·L )和检出率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毒死蜱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弱,不容易由农田向地表水迁移。

在城市地区,杀虫剂二嗪农、西维因检出率较高(图2)。

调查检出的杀虫剂品种数是除草剂的1/3,主要是因为农田中除草剂的施用量远远高于杀虫剂。

USGS强调,在对8个农业区(占农业区总数的9.6%)和2个城市区(占城市区总数的6.7%)河流水样的检测中发现农药的年均浓度超过了人类健康基准。

农业区超标物为除草剂莠去津和氰草津以及杀虫剂狄氏剂,而城市区超标物主要是杀虫剂二嗪农和狄氏剂[13 3。

57%的农业区河流水样中农药浓度超出水栖生物标准,超标物主要是除草剂莠去津和甲草胺、杀虫剂毒死蜱和谷硫磷;83%的城市区河流水样中农药浓度超出水栖生物标准,超标物主要是杀虫剂毒死蜱、二嗪农和马拉硫磷。

瑞典地表水中农药的检出品种与美国相似,而印度地表水中检出浓度较高的农药品种增加了除草剂敌稗和杀虫剂克百威,这与当地农药的使用品种和使用量有关。

数据显示,国外地表水中检出率和检出浓度较高的品种基本上是除草剂,这是因为除草剂使用量比杀虫剂大。

在中国使用量较大的是杀虫剂,冈此目前监测到的数据基本是有机氯和有机磷类乐虫剂的。

瑞典OLLERS等¨报道了当地湖、河水以及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农药的浓度范围。

许多农药如西玛津、莠去津、特丁津、异丙甲草胺和2,4一D在检测限(ng·L )范围内均有检出。

印度IOANNIS等¨报道了该国对地表水的长期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检出率较高的农药包括莠去津、西玛津、甲草胺、异丙甲草胺、扑草净、二嗪农,在河流中检出浓度最高的除草剂是于1993-1994年在阿克西欧河中检出的敌稗,达20 600 ng·L~,检出浓度最高的杀虫剂是2003年在阿克西欧河中检出的克百威,达7 300 ng·L~。

张祖麟等¨刮在对厦门港表层水中有机氯农药的调查中,检出了一定含量的l6种有机氯农药,仅环氧七氯和硫丹低于检测限而未检出。

据报道,在杭州市各大水系中仍然存在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的代谢物DDE,总DDT、总六六六质量浓度分别为0~0.270、0~0.006 25 Ixg·L~;有机磷农药主要污染物为对硫磷,其检出质量浓度在0-0.445 g·L-1之间,远低于标准限值,这与有机磷农药半衰期短、较易降解有关]。

综上所述,在地表水中检出率较高的农药均具有较低的土壤有机碳吸附常数。

值和较高的环境持久性,同时也与当地农药的使用品种和使用量有关。

2.2 检出农药的地理分布特征在地表水中检出的农药品种和浓度表明农药的地理分布与使用强度间关系密切,同时也受气候、农药本身的理化性质及当地的水文系统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农药本身的理化性质和使用情况,NAWQA描述了这些因素的综合效应对农药分布的影响,并以检出率较高的农药品种莠去津、异丙甲草胺、西玛津、扑灭通、毒死蜱、二嗪农为例分析影响农药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J。

其中,莠去津和异丙甲草胺是20世纪90年代曾在美国广泛使用的2种除草剂,年消耗量分别约为3 402和3 039万kg。

这2种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田,大约85%的莠去津和75%的异丙甲草胺用于玉米田,少量为非农业用途。

莠去津还用于针叶林、草坪、圣诞树种植场、高尔夫球场和宅院草坪(尤其在美国南部地区),异丙甲草胺还用于草场、篱笆、苗圃和园林。

两者在水中均有较大的溶解度和较强的移动性,但莠去津比异丙甲草胺的环境持久性更强。

土壤中莠去津的降解半衰期为146 d,而异丙甲草胺只有26 d(表1)。

莠去津和异丙甲草胺在农业地区河流中的检出浓度分布与玉米种植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在农业地区河流中莠去津和异丙甲草胺的检出浓度(>0.5 Ixg·L。

)普遍较高,且这些高浓度点基本集中在美国的玉米种植带。

在城市地区河流中莠去津和异丙甲草胺也有检出,但比农业地区的检出浓度低,浓度水平基本为0.05~0.5 g·L~,并且检出浓度分布比农业地区更为分散,这与2种农药的使用情况是一致的。

在美国南部城市地区河流中莠去津的检出浓度(>0.5 g·L )较高,这是因为在南部地区城市草坪中广泛使用莠去津川。

在城市地区莠去津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均高于异丙甲草胺,这与2种农药的环境持久性及使用强度有关。

西玛津和扑灭通是美国常用的2种除草剂。

两者总的使用量均较低,但是作为非农业用途的使用比例较高。

与莠去津和异丙甲草胺相比,可使用西玛津的作物种类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