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三校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三省三校2020年高三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与解析
三省三校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非子》如何取法老子周苇风法家代表人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
曾数次上书进谏王,却不被采纳。
但他的文章传入国后大受欢迎,王甚至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中,非与老子合传,同传中还有庄子和申不害。
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非和申不害为法家人物。
司马迁说,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
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
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
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
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
理解了这个学术背景,司马迁说非“其归本于黄老”也就不奇怪了。
《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
从这个角度来看,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客观自然规律。
非接受了老子对道的阐述,承认道决定宇宙万物的演变。
同时,老子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对此,非则进一步发挥,强调道是变化的,天地也是变化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中,整个社会都在变化。
由此,治理社会的方式和方法自然也应该变化。
但是,非也非常重视道的稳定性。
道的稳定性在现实中表现为法。
法是依道建立起来的,人人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更改。
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附带答案
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附带答案高三了,大考在即,高三励志正当时,为了自己,为了父母,加油。
无忧考网分享一些高三励志的短句子,为你的高三加油,也期待高三励志的你,能闯出一片天地,高考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2020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质量测评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
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
西安半坡所发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大量的适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显然,家是这个部落的基本单位。
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
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
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
第二,国与族的统一性。
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
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
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
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
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
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是有共祖的。
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炎帝和黄帝。
炎帝和黄帝不独是华族的共祖,也是诸多少数民族的共祖。
《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颛顼(黄帝孙)生驩头,驩头生苗民。
2020年东北三省三校一模语文考试作文解读及范文
2020年东北三省三枚一模语丈考就作丈解挨及站丈22.阅碗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生于斯,长于斯,徐对中华丈化怎样认知?丈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丈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丈明,对此希腊、巴此怜等其他丈明,只有华夏丈明砍未出现过历史新屋与空向,以股商甲骨丈为代表的古丈字体条〜脉相承到今天。
他说"中国丈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郛一代,中华丈化,总在”。
美国学者罗素于1920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家瘗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丈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次很伟大的丈明。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1.写〜篇演讲稿,向来徐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丈化的特殊生命力。
2.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丈化的倡议。
3.写一封信,向禁住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遂伟大新丈明”的建议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旬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姑合情境;符合丈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丈分析】本作丈题综合了去年新课标1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丈。
材料通过余秋雨的认识指出了中华丈化的源远.减长,而用罗素的认识则引发蠢们对于继承传统丈化的方式进行反思----即如何才能“结合东西方丈化的优点、创造_伟大的新丈明”。
而驱动任务非常明确,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主题F艮制,所以考生并不家易写跑题,但是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丈体上的要求。
先科普〜下罗素那段素材的酎代背景:1920年罗素的系列演讲主题是“Far east issues(远.东问题)”,其中对于中国和日本进行了大学的预$则,内家主要包括:①EJ本一定会因为继续成长的需要而侵略中国,而且会侵略整个亚洲,甚至将会把美国卷入成争而因此失败。
2020年东北三校一模语文答案
2020三校一模语文答案1.C.(A.“口吃”与“上书进谏韩王”并没有因果关系;B.“难免受到”和“深受”的程度有区别,无法“完全”依靠;D“以法治民”于文无据。
)2.A.(文章是总分结构。
)3. B.(“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是“早期”而非“最早”。
).“2019年毕业生人数少于2018年”无中生有。
.材料三中三大就业是未来就业发展趋势,“已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主要方式”是曲解原文的意思。
6.①从劳动者来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部分劳动者的技能不能满足就业需求,提升技能、丰富技能是实现“稳就业”的关键;②从新职业要求来看,只有具备符合新职业要求的素质和能力,强化新职业技能,才能实现“稳就业”;③从未来职业发展趋势来看,自然人依托互联网平台,直接与市场连接,“强技”才能实现个体价值,从而“稳就业”。
.(“三爷留给三奶奶的唯一物件”错误,并非留给,而是连长抢回的,因而也不是“寄托三爷绵绵深情”的物件。
)8.(1)永不褪色的爱情。
三爷与三奶奶的爱情,三爷是三奶奶67年的思念与牵挂;(2分)(2)战友深情。
三爷的带领敢死队冲锋时的嘱托与连长留下来用一生践诺;(2分)(3)爱国真情。
对国家来说,三爷是为国牺牲的英雄,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2分)9.忧伤:小说书写了一个忧伤哀婉的爱情故事。
三奶奶新婚不久便了失去丈夫,她只能把爱留在思念中,最后连想去丈夫牺牲的地方看看的愿望都难达成。
(2分)不悲伤:故事包含着友情、爱情、爱国心,充满着一种正面的力量,给人积极的情感指向。
(2分)对爱情的执着,一场婚姻是一辈子的思念;对战友的承诺与坚守,一句话守候了一辈子;对祖国义无反顾的爱,为了祖国的解放奋不顾身,牺牲自己。
(2分). (选C句中的“白”是“告诉、禀告”之意,“外有变”是其宾语,后面可断开,而“帐下督李龙白外”语意不通,故排除B、D两项;“楚兵登墙而呼”,并非“呼亮”,“亮”应是“惊曰”的主语,故排除A项。
最新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附带答案
最新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附带答案高三了,大考在即,高三励志正当时,为了自己,为了父母,加油。
无忧考网分享一些高三励志的短句子,为你的高三加油,也期待高三励志的你,能闯出一片天地,高考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2020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质量测评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
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
西安半坡所发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大量的适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显然,家是这个部落的基本单位。
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
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
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
第二,国与族的统一性。
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
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
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
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
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
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是有共祖的。
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炎帝和黄帝。
炎帝和黄帝不独是华族的共祖,也是诸多少数民族的共祖。
《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颛顼(黄帝孙)生驩头,驩头生苗民。
2019-2020学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伟大的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但也应看到,决胜全面小康重任在肩,打赢三大攻坚战_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亟待进一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正因不进则退,更应非进不可——当此之时,惟有立足当下,着眼长远,_________,苦干实干,才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跑好我们手中的这一棒。
在梦想的指引下随风奔跑,就能拥有无穷的力量,抵达更高的精神境界。
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有少数人,在“个人跑”中跑得还算优秀,但到了“接力跑”中,并没有认清自己在“接力跑”中的角色定位,或是庸懒散拖、消极怠工,跑得“掉了棒”;或是今天上山、明天下河,跑得“脱了轨”。
这些都是不为未来筹谋、只为眼前考虑的短视行为。
一切伟大梦想的实现,()。
这种结合启示我们:切勿丢掉团队精神。
丢掉团队精神、失去奋进动力,踟蹰不前、得过且过、_________,只会贻误发展机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共同怀抱的伟大梦想,要靠我们来实现。
时代期待着我们,抓稳历史的接力棒,翻越一道道雄关,续写更多的传奇。
不求一时之功,不念眼前之利,多些家国情怀,多些责任担当,才能跑好自己这一棒,以行动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回答。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B.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驶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C.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驶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
D.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时不我待宵衣旰食画地为牢鼎力B.时不我待兢兢业业画地为牢戮力C.时不我与宵衣旰食作茧自缚鼎力D.时不我与兢兢业业作茧自缚戮力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都不能有只为眼前考虑的短视行为B.都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C.都离不开“个人跑”和“接力跑”D.都是“个人跑”与“接力跑”的结合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北三省三校联考一模语文参考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联考一模语文参考答案一.1 C .“雄浑”会带给人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表述错误,应该是“美感”会带给人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
2 C.《创世纪》不是小说。
3 B. A项“这一点却是崇高不具备的”表述错误。
根据第一段“艺术何以独无?”可知崇高也可以存在于艺术领域。
C项“以贝多芬及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为主要表现对象”表述错误。
作品不是以贝多芬及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为主要表现对象。
D项“只要……就……”过于绝对。
二.4 B.登记。
5 A. 解析:③武则天的行为;④是玄暐弟弟的行为;⑥是要研究经籍。
6 C. 解析:崔玄暐没有主张处死张昌宗,另外,“武则天命令法司正确审理他的罪行”在先。
7(1)崔玄暐坚持陈述他们的冤屈,武则天于是受到触动而醒悟,全都依照他的意见免罪。
(固,坚持;陈,陈述;咸,全,都。
三个词各1分,句意2分。
)(2)兄弟的子弟中有孤贫的,大多亲自抚养教育,很被当时人称赞。
(躬自,亲自;教授,教育;为……所,被。
三个词各1分,句意2分。
)8.这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思念感情(2分),透露了她忧虑丈夫移情别恋的内心苦痛(2分),委婉表达了对丈夫要忠于爱情的提醒(1分)。
9.“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泪眼”代指诗人的肖像,“愁肠”指心灵的痛苦。
一“易”一“难”,互为映衬。
在矛盾对比中,刻画了怀念丈夫的深情。
(答“对比”手法2分,思想感情2分,结合诗歌赏析2分)10.(6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随风直到夜郎西(2)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3)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1)解析:E(3分) A (2分)D(1分)。
D应是表现了汉子与马之间的感情。
B没有动作描写C是插叙(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极写戈壁环境的恶劣。
②渲染悲壮的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③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环境铺垫。
④将汗血马放在艰险的环境中,为后文突显汗血马的精神蓄势。
(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3)①对主人赤诚、忠心。
东北三省三校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东北三省三校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周苇风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
曾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纳。
但他的文章传入秦国后大受欢迎,秦王甚至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中,韩非与老子合传,同传中还有庄子和申不害。
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韩非和申不害为法家人物。
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
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
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
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
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
理解了这个学术背景,司马迁说韩非“其归本于黄老”也就不奇怪了。
《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
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客观自然规律。
韩非接受了老子对道的阐述,承认道决定宇宙万物的演变。
同时,老子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对此,韩非则进一步发挥,强调道是变化的,天地也是变化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中,整个社会都在变化。
由此,治理社会的方式和方法自然也应该变化。
但是,韩非也非常重视道的稳定性。
道的稳定性在现实中表现为法。
法是依道建立起来的,人人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更改。
《老子》曰:“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这一思想到了申不害和韩非手里,则发展为以权术驾驭群臣,也就是术。
韩非对以进为退、暗藏杀机及权谋的运用,可以说是津津乐道。
《韩非子》就明确提出:“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由运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筹算”演变而来。
《老子》中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孙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筹”二字出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已比较普遍。
唐代以来,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
但由于史料匮乏,珠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算盘是何人发明也无从考察。
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可见东汉已出现了珠算方法及理论。
北周甄鸾为此作注说: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于停放游珠,中间部分用于确定算位;每个算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作数五,下面四颗,每颗作数一。
但这种计算工具与现代算盘形制不同,现在通行的“穿档算盘”,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
档中横以梁,通常梁上方每档穿两珠,每珠作数五,粱下方每档穿五珠,每珠作数一。
定位后拨动算珠,就可做加减乘除及开乘方等运算。
“算盘”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因此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
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颗木制算珠,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相似。
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药铺的柜台上有一形似算盘之物,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确认,那就是与现代算盘形制类似的穿档算盘。
宋末元初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里有以“算盘”为题的五绝一首,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时谚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殊,言不拨自动;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
”元代谚语把资历渐老的奴婢比作算盘珠,也表明此物当时已很常用。
此外,宋代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
因此,许多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
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滞缓,算盘诞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经济文化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极有可能。
2024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中华文明在对外传播中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中华文明有着一贯的处世之道,有着鲜明的价值导向,有着永恒的精神气质,有着内在的生存理念。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也决定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原则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不同的文化立场深刻影响着实践主体看待文化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之根、筑牢文化之魂。
尤其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要更加注重展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让世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要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精粹,广泛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到近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要坚定走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让中国故事更为生动、中国形象更加鲜活、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东北三省三校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周苇风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
曾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纳。
但他的文章传入秦国后大受欢迎,秦王甚至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中,韩非与老子合传,同传中还有庄子和申不害。
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韩非和申不害为法家人物。
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
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
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
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
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
理解了这个学术背景,司马迁说韩非“其归本于黄老”也就不奇怪了。
《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
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客观自然规律。
韩非接受了老子对道的阐述,承认道决定宇宙万物的演变。
同时,老子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对此,韩非则进一步发挥,强调道是变化的,天地也是变化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中,整个社会都在变化。
由此,治理社会的方式和方法自然也应该变化。
但是,韩非也非常重视道的稳定性。
2020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2020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摘要:2020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让人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两只海豚在上海的崇明岛搁浅了,令人惊奇的是在救助的过程中,它们始终不即不离.就如同一对患难与共的夫妻。
B . 2020 年NBA 的圣诞大哉,林书豪以火箭队首发控卫的身份出战,表现可圈可点,帮助火箭队以 120 比97大胜公牛队。
C .教育的继承性是很强的,即使是创新,也要把传统中合理的东西留下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改革必须瞻前顾后。
D.看着白雪皑皑、广袤无垠的田野,看着落日熔金、暮云四起的天边,你的内心就会感受到那种无与伦比的苍茫与雄壮。
4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3 分)A 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难以持续发展往往是受到经济水平、社会结构.文化教育、外界影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每当听到悠扬的校园民谣,少年时伙伴们天真无邪的笑容、爽朗明媚的歌声、肆无忌惮的打闹,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C.诺贝尔文学奖自从设立以来,创作了《生死疲劳》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莫言终于成为首位荣获此奖项的中国籍作家。
D.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后几年是关键时期。
我们必须抓住国家深入改革的难得机遇,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15.依次填人下而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所谓“先秦”,一般均指春秋战国而言。
, , , 。
,。
①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②其中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③它承先启后,摆脱了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④它以氏族公社基本结构解体为基础⑤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时期⑥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具有理性精神的心理结构A .③⑤①④⑥②B .③⑥①②④⑤C .④⑤①②③⑥D .④⑥①②③⑤16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
东北三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校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doc
东北三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校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附加题总分得分同学们,严肃考风考纪,树立优良学风,祝大家取得优良成绩。
东北三省三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3题。
好莱坞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在全世界上映后迅速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引发了人们探讨科幻电影乃至理论物理学的热潮。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说,《星际穿越》上映后,就连在扑克牌桌旁边玩牌的陌生人都会过去找他询问有关虫洞和相对论的问题。
观众对于其中涉及的有关物理学的疑问显然远远超过了对电影自身剧情的关注,这并不奇怪,因为这可能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基本忠实地展现宇宙中各种奇妙的天体现象的电影,想要理解这部电影需要大量的物理学知识。
与好莱坞经常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超级英雄不同,在《星际穿越》中,最后是几位理论物理学家拯救了全人类。
其实,电影中运用的主要的情节与场景,例如地球上发生了无法挽救的灾难而人类必须移民外星,驾驶飞船穿越虫洞、进入黑洞、探索地外行星,以及在极端情况下人性的改变……这些桥段在之前的很多科幻电影中早都被运用过多次,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星际穿越》成为一部让所有人都开贻讨论理论物理的电影呢?这就必须提到为这部电影设置物理学背景、使电影中几乎所有场景都有物理学的支持、使情节合乎科学原理的人——加州理工学院的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
科幻作品中常有“软科幻”和“硬科幻”之分,“软科幻”通常涉及的科学理论比较少,只是需要设置一个幻想的场景即可,而“硬科幻”则更需要有实在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并且让科学理论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三省三校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周苇风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
曾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纳。
但他的文章传入秦国后大受欢迎,秦王甚至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中,韩非与老子合传,同传中还有庄子和申不害。
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韩非和申不害为法家人物。
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
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
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
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
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
理解了这个学术背景,司马迁说韩非“其归本于黄老”也就不奇怪了。
《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
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客观自然规律。
韩非接受了老子对道的阐述,承认道决定宇宙万物的演变。
同时,老子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对此,韩非则进一步发挥,强调道是变化的,天地也是变化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中,整个社会都在变化。
由此,治理社会的方式和方法自然也应该变化。
但是,韩非也非常重视道的稳定性。
道的稳定性在现实中表现为法。
法是依道建立起来的,人人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更改。
《老子》曰:“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这一思想到了申不害和韩非手里,则发展为以权术驾驭群臣,也就是术。
韩非对以进为退、暗藏杀机及权谋的运用,可以说是津津乐道。
《韩非子》就明确提出:“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春秋战国时期,残酷的现实使法家意识到,人君的威胁主要不是来自民众和敌国,而是来自臣下。
所以,申不害和韩非都主张术应该隐藏在君主心中,不能为臣下窥破。
术有权术的含义,但法家的术不仅仅局限于权术的运用。
《韩非子》认为,所谓的术就是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明确职责并严加考核。
这样,君主就可以操生杀之柄,督促群臣尽力工作。
人们在谈论法家时常常商、韩并举,认为韩非的思想是商鞅的继承和发展。
确实,韩非认同商鞅富国强兵的种种举措,也主张建构一元化社会控制体系。
然而,在继承商鞅法治思想的同时,韩非更加关注稳固社会秩序的永续。
韩非和商鞅都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固在于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但是,商鞅对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具体措施缺少详细论述。
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因“无术以知奸”,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
由此,韩非尽力鼓吹权术,以弥补商鞅的不足。
不过,既然有驭臣之术,就会有欺君之方。
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反而加剧了政权的不稳定性。
秦始皇后期迷信权术,为了让人觉得自己威严、神圣和神秘,长期疏远大臣,这就给了赵高弄权的机会。
二世胡亥即位后,继续沿用秦始皇的做法,最终连刘邦逼近咸阳的消息都被权臣蒙在鼓里,可以说是自吞玩弄权术的苦果。
(选自《解放日报》2019.08.06)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他不善言谈,于是用上书的方式进谏韩王,可是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B.荀子曾在稷下学宫做祭酒,深受黄老思想影响。
他提出礼法并举,是因为他认识到依靠“克己”不能实现礼的施行。
C.老子的某些思想到了申不害和韩非手里,发展为术。
韩非对以进为退、暗藏杀机及权谋的运用,可以说是津津乐道。
D.以术驭臣,以法治民,缺一不可。
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论证了韩非子思想中的“法”与“术”都取法自老子思想这一中心观点。
B.文章前三段论述的重点是韩非“其归本于黄老”。
黄老学派对荀子的影响这一学术背景是论述的基础。
C.文章论述韩非子的“法”与“术”的观点时,强调其源于老子思想,又有所发展,也指出了“术”的利弊。
D.文章采用多种论证方法,既有因果论证,又有引用论证,既讲道理,又举事例,论证语言清晰,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老学派在战国时期形成,将道德和刑名并举,既推崇“无为”,又重视法治,其思想对儒家学者也有一定的影响。
B.韩非子有两篇解读《老子》的专著,对老子阐述的道不仅接受,还有进一步的发展,他可以说是最早研究《老子》的专家。
C.春秋战国时期,残酷的现实使申、韩意识到人君的威胁主要来自臣下,因而主张术应该隐藏在君主心中,不能为臣下窥破。
D.君有驭臣之术,臣也会有欺君之方。
君如果迷信权术,就可能给权臣弄权、蒙蔽君王以机会,自吞玩弄权术的苦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从重点群体看,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创新高,农民工规模增速放缓但年龄老化,“4050”人员规模上升,就业压力较大。
在高校毕业生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含研究生)从1999年的88万攀升至2019年的834万。
考虑到2015一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含研究生)从803万增至877万,可以预测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仍将持续创新高。
由于部分学生的技能难以适应就业要求,“就业难”的压力持续上升。
在农民工方面,农民工规模从2010年的2.4亿增至2018年的2.9亿,增速从5.4%放缓至0.6%,但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的农民工群体更加老龄化,在经济下行阶段面临较大失业风险。
2008-2018年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11.4%升至22.4%,41一50岁占比从18.6%升至25.5%。
在“4050”人员方面,“4050”人员规模及占比持续上升,年龄大、学历低、技能单一,容易陷入长期失业。
其中,2003-2018年女性40-59岁人口占女性15-59岁人口比重从38.0%升47.5%,男性50一59岁人口占男性15一59岁人口比重从16.4%升至22.3%,二者合计占15一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从27.1%升至34.6%。
(摘自《2019中国就业形势报告》)材料二: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今年发布了13个新职业,这些颇具科技含量又充满未来感的职业不仅让人眼前一亮,也日益受到广泛认可。
在农村、城市,甚至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人正积极投身新职业。
在农村,一个新职业悄然兴起——农业经理人。
他们好比农民中的“CEO”,凭借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专业合作社中运营着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
数据显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将以年增幅10%以上的速度发展。
预计,未来5年我国对农业经理人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50万左右。
在城市,同样也有一个职业方兴未艾二家庭整理收纳师。
他们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从物质到心灵的“断舍离”。
据统计,我国当前收纳整理市场规模约为260亿元,支出仅占个人总消费的0.11%;预计到2020年,整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千亿元,至少需要1万名以上从业者,目前行业人才供不应求。
而在互联网上,各种新职业更是层出不穷。
云柜姐、群聊师、选品师.....其中,“带薪出游吃遍全球,月入3万元,时间自由”的“水果猎人”最近火了。
据了解,生鲜电商兴起后,传统水果销售路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以牧轲为代表的“水果猎人”研究出了一个新的路子:把新品种引入国内,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做市场推广。
如今,这种岗位已经成为天猫等生鲜商家的标配,行业人才缺口很大。
(摘自《1193万人:新就业新活力》《光明日报》2019年12月08日01版)材料三:平台型就业浮现,自然人成为市场的主体。
“平台式就业”已经成为基本就业景观。
传统的就业方式下,员工受雇于特定企业,通过企业与市场进行价值交换;而平台方式下,自然人只需通过虚拟账号就可以成为平台的服务方,与市场消费者连接,实现个人的市场价值。
“创业式就业”成为一种显著的“就业”方式。
“互联网十”带来的新经济,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高效途径,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年青人创业的首选。
淘宝、天猫正成为千万年青人创业的三角地,从而对接超过4亿在线消费者、3万亿大市场。
“共享式就业”成为广泛可能。
“平台经济”是基础、“共享经济”是实质、“微经济”是土壤。
共享经济打破了传统的“全时雇佣”关系,在使就业方式更加灵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渠道与岗位。
分享经济给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谋生方式,人们不必依托组织即可供应自己的劳动力和知识技能,使得拥有弹性工作时间的个人和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企业、机构均能利益最大化。
数字化网络平台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联系成本和签约成本等。
(摘自《2020年后未来就业发展有三大趋势》)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就业重点人群来看,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4050”人员规模都在上升,就业压力较大。
B.虽然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少于2018年,但可以预测未来儿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仍将持续创新高。
C.农民工规模增速虽然放缓,但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经济下行阶段失业风险增加。
D.2003一2018年,“4050”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他们年龄大、学历低、技能单一,一旦失业很难再次就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新职业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规模逐年增大的就业重点人群“就业难”的压力。
B.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了13个新职业,这些职业虽然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但是门槛普遍较高。
C.“平台式就业”与传统就业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自然人通过平台与消费者连接,成为市场主体,实现个人的市场价值。
D.分享经济给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谋生方式,“平台式就业”“创业式就业”“共享式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