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专科消耗性材料的感染控制制度
口腔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
![口腔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43803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6.png)
口腔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一、感染控制制度1.1 口腔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控制系统,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等。
1.2 口腔医院应制定感染控制工作计划,明确感染控制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1.3 口腔医院应开展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风险。
1.4 口腔医院应加强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1.5 口腔医院应定期对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二、感染控制流程2.1 预检分诊流程(1)设立预检分诊岗位,由专业人员进行就诊者的初步筛查。
(2)对就诊者进行体温测量、询问健康状况和旅行史等。
(3)对疑似感染者和高风险就诊者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2.2 手卫生流程(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手卫生,采用肥皂和水或免洗手消毒剂。
(2)手卫生的时间和方法应符合相关规定。
(3)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用品。
2.3 个人防护流程(1)医务人员应根据诊疗操作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应符合相关规定。
(3)一次性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后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2.4 环境清洁与消毒流程(1)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诊疗设备和物品应进行定期消毒,并根据需要进行终末消毒。
(3)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正确使用。
2.5 医疗废物管理流程(1)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2)医疗废物容器应密封、标识清晰,并定期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应了解医疗废物的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2.6 感染暴发应急预案(1)制定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和处置流程。
(2)发生感染暴发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配合开展调查和处理。
2.7 感染防控宣传教育流程(1)开展感染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防控意识。
(2)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感染防控知识,如培训、宣传册、海报等。
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
![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f4f9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e.png)
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1、诊疗操作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切实落实手卫生和标准预防。
2、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应当依照常规要求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查及HBsAg、HCV、HIV等传染病筛查,阳性患者应安排在隔离手术间或每日最后手术。
3、使用中的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及医疗用品,应当是医院购进、证件齐全、有效期内使用。
进口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及医疗产品应当有中文标识。
4、进行牙科种植手术前应进行规范的外科手消毒,使用医院购进、证件齐全、有效期内使用的外科抗菌洗手液及外科手消毒剂,干手巾应灭菌后,在有效期内使用。
5、器械柜内物品摆放规范。
灭菌器械包、低温灭菌器械包、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及其它物品应分门、分开放置,不得混放。
6、牙科椅用水每日更换,储水瓶每日清洁、消毒;气枪头清洗、灭菌规范,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
7、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消毒灭菌物品标识齐全,按要求专柜专区有序存放。
8、使用后诊疗器械按照“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SOP”进行预处理、回收清洗、灭菌流程进行。
9、三用枪、光固化、洁牙机手柄、椅位拉手等使用一次性套子。
干罐持物钳4小时更换一次,治疗台面治疗巾每日更换,遇污染随时更换。
10、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11、高速手机部件、低速手机部件:每次使用后要维续运转20-30s,以排出内腔水和气,同时也能将进入轴承、气路的污染物自然排除,然后由供应室统一收集处置。
12、消毒浸泡液管理:全部消毒、灭菌浸泡液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定期更换,每天监测消毒液浓度,每个容器均要贴上消毒液名称、浓度、有效使用时间,并设立登记本,对每次更换时间、每天监测所得消毒液的浓度、每次浸泡物品的起始时间均要进行登记。
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制度
![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f3a11e227916888486d737.png)
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制度
1、操作者衣帽整齐,操作前必须洗手。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时戴一次性手套,每处置
完一个患者应洗手或手消毒一次。
3、口腔器械盘(镊子、口镜、探针)注射器、口杯、手套、吸
托盘均为一次性使用,用按医疗垃圾分类,由卫生员统一回收双签名。
5、手机头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洗、干燥、保养、塑封高压灭菌。
每包进行化学监测(3M胶带、121指示卡)。
6、手机、车针、扩大器、钻针、洗牙器、牙周刮治器、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切开骨组织的器械、敷料一人一用一灭菌。
7、地面、台面、座椅、转灯及托手用500mg/L健之素,每日擦
2次,每月做一次台面、门把手的细菌培养。
8、无菌镊、罐高压灭菌后干式保存,4小时更换一次。
9、水池保持清洁,无血迹污染,每日用健之素500mg/L消毒液
浸泡。
10、诊室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1小时,记录消毒时间,累
计时间,每周用95%酒精擦拭一次。
灯管使用不超1000小时,每季度监测一次紫外线强度,执行者签名,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结果保管备查。
1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有标识的容器中,每日由卫生员统一回收
暂存处,进行双签名,每袋盛装不超3/4,做到日产日清。
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两篇)
![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c4cf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5.png)
引言: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是口腔科医院为了保护患者、员工和公众免受感染传播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这不仅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口腔科医院更好地履行职责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感染预防措施、医疗器械消毒与管理、废弃物处理、职工培训等方面。
概述: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该制度包含了一系列与感染预防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操作程序和培训计划。
通过严格落实这一制度,可以保障患者和职工的安全,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正文:1. 规章制度1.1 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建立和职责-指导和监督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制定和完善感染控制制度-协调各科室间的合作与协同1.2 感染控制的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在感染控制中的职责和义务-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确保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1.3 违反感染控制制度的处罚措施-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以惩罚违反感染控制制度的行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责任追究,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2. 感染预防措施2.1 手卫生管理-明确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频率和流程-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培训和监督2.2 空气传播病原体的控制-设置和维护好空气过滤装置-加强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防护用具的使用和管理2.3 隔离措施-正确使用隔离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确保隔离患者的生活和医疗条件2.4 疫苗接种管理-建立疫苗接种档案,对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接种-推行相关疫苗接种政策,提高高危人群的免疫力3. 医疗器械消毒与管理3.1 医疗器械消毒制度-制定对不同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的规范-确保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2 医疗器械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登记和追踪系统-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3.3 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和管理-使用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等 -对个人防护用具进行定期检查、更换和管理4. 废弃物处理4.1 分类收集和处理-建立废弃物分类储存设施和管理制度-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处置4.2 废弃物运输和处置-确保废弃物运输过程的卫生安全-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如焚烧、消毒等5. 职工培训5.1 定期培训计划的制定-制定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计划-培训包括感染控制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等5.2 培训内容和方式-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如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等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手卫生等总结: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是确保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重要举措。
口腔科感控管理制度
![口腔科感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7195d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1.png)
口腔科感控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各区域用房符合医院感控要求。
二、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消毒灭菌管理措施、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三、各诊室应配备有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干手设施,规范实施手卫生,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一人一用一废弃。
四、所有诊疗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五、口腔填充材料、正畸用品等按照生产厂家使用说明及接触部位不同采取相应消毒灭菌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六、可重复使用的诊疗用品用后放置于专用密闭容器内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诊疗用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应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流程执行。
七、使用医院统一采购、有效期内、标识齐全、包装合格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八、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3]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计委.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1
2。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aa53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0.png)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
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的要求。
2.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操作规程。
3.在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应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护目镜或面罩。
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戴手套,每处理完一个病人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4.传染病患者诊疗后,一切用物立即更换或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5.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以上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医用垃圾严格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7.各诊室保持空气流通,每日工作结束后用500mg∕1含氯消毒剂对工作台面进行擦拭消毒。
8.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记录。
9.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口腔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
![口腔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4ec5f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c.png)
口腔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口腔科医院,以及其他提供口腔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口腔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感染防控体系,落实责任制,提高感染防控能力。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口腔科医院应当设立感染防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院感染防控工作。
第五条口腔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部门应当配备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感染防控人员,负责感染防控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口腔科医院应当设立感染防控领导小组,由医院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感染防控专家组成,负责研究解决感染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感染防控措施第七条口腔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防控制度,明确感染防控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责任主体。
第八条口腔科医院应当加强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第九条口腔科医院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原体传播。
第十条口腔科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的采购、使用和处置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十一条口腔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消毒灭菌制度,定期对诊疗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
第十二条口腔科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
第四章感染监测与控制第十三条口腔科医院应当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风险。
第十四条口腔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控制制度,对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口腔科医院应当加强感染防控信息化建设,建立感染防控数据库,提高感染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十六条口腔科医院应当建立感染防控考核制度,对感染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口腔科感染控制制度
![口腔科感染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6f3fb4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5.png)
口腔科感染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口腔科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口腔科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口腔科感染控制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有效、持续改进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第三条口腔科感染控制工作实行主任负责制,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感染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口腔科医务人员应当接受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并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第五条口腔科应当建立健全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感染控制方案、操作规程、监测和评价机制等。
第二章感染控制措施第六条口腔科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污染物品后,应当认真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第七条口腔科医务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或者面屏等,必要时穿隔离衣。
第八条口腔科应当定期对诊疗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门窗、桌椅、设备等,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第九条口腔科应当使用一次性或者经过严格清洗、消毒、灭菌的器械和物品,严禁使用未经消毒或者重复使用的器械和物品。
第十条口腔科应当建立健全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确保口腔器械安全使用。
第十一条口腔科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运输和处置规定,防止医疗废物泄漏、丢失或者混入生活垃圾。
第三章监测和评价第十二条口腔科应当建立健全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口腔科应当建立健全感染控制评价制度,定期对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确保感染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四条口腔科应当建立健全感染控制培训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口腔科感控管理制度
![口腔科感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56c5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b.png)
口腔科感控管理制度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口腔科感控管理制度应建立在科学、规范、有效的基础上。
下面是一个关于口腔科感控管理制度的模板,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感染预防与控制、设备与物品的管理、操作规范等。
一、感染预防与控制1.感染控制委员会:由感染控制专家、卫生技术人员、口腔科主治医师等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制定、监督和落实口腔科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2.感染监测与报告:每月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
3.感染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感染预防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预防培训,确保其掌握感染预防的知识和技能。
5.感染预防用品供应:确保感染预防用品的充足供应,包括洗手液、消毒剂、一次性医疗器械等。
6.隔离措施:对感染病例和疑似感染病例进行适当的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设备与物品的管理1.设备消毒清洁:对口腔科设备进行定期的消毒清洁,确保其符合感染预防要求。
2.包装材料的管理:选用符合要求的包装材料,确保其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3.无菌操作:对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器械和物品,确保其处于无菌状态。
4.包装和贮存:对器械和物品进行合理的包装和贮存,防止交叉感染。
三、操作规范1.洗手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每一项医疗操作前后要进行洗手,确保手的卫生。
2.采血与穿刺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采血和穿刺操作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对于感染性医疗废物,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置,并确保无菌操作。
4.环境清洁规范:对诊疗区域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
5.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等。
6.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无菌状态。
以上是口腔科感控管理制度的简要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完善和细化,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口腔科部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医院口腔科部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f403c8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b.png)
医院口腔科部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医院口腔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感染控制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医疗质量的保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诊疗服务的种类日益增多,患者就诊次数不断增加,口腔科感染控制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加强口腔科感染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制定本规范。
一、感染控制原则1. 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应遵循严格的感染控制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2. 口腔科诊疗操作应遵循无菌技术原则,确保诊疗过程中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3. 口腔科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和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4. 口腔科医护人员应接受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二、感染控制措施1. 环境消毒与防护(1)口腔科诊疗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诊疗设备及设施应定期清洁、消毒。
(2)口腔科诊疗室内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3)口腔科应加强水龙头、马桶等卫生设施的清洁、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
2. 器械消毒与灭菌(1)口腔科诊疗器械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化学消毒或其他有效方法进行消毒与灭菌。
(2)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
(3)口腔科应建立器械消毒与灭菌记录制度,记录消毒与灭菌的时间、方法、效果等信息。
3. 个人防护与健康监测(1)口腔科医护人员应按照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2)口腔科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应暂停从事口腔诊疗工作。
4. 患者管理(1)口腔科应加强患者筛查,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2)口腔科应建立健全患者就诊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诊时间、诊疗项目等信息,以便追踪和感染控制。
5. 手卫生(1)口腔科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必要时使用手消毒剂。
(2)口腔科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手消毒剂等。
口腔科感染控制制度
![口腔科感染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53a5a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c.png)
口腔科感染控制制度一、总则1.1 为了预防和控制口腔科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口腔科的一切诊疗活动,包括诊断、治疗、清洗、消毒等。
1.3 口腔科应贯彻“预防为主、全面控制、严格管理”的感染控制原则。
二、感染控制组织与管理2.1 口腔科应设立感染控制小组,负责口腔科感染控制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2 口腔科主任对本科室的感染控制工作全面负责,确保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
2.3 口腔科医护人员应接受感染控制培训,掌握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
三、感染控制规章制度3.1 口腔科应制定感染控制规章制度,包括诊疗操作规程、消毒灭菌制度、个人防护制度等。
3.2 规章制度应具体、明确,易于操作,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适时修订。
四、消毒与灭菌4.1 口腔科应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确保诊疗器械、设备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4.2 口腔科应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和灭菌方法,定期检查消毒效果。
五、个人防护5.1 口腔科医护人员应根据诊疗操作特点,正确选择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5.2 口腔科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指导医护人员正确使用。
六、感染监测与报告6.1 口腔科应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风险和病例。
6.2 发现感染病例时,口腔科应立即启动感染控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6.3 口腔科应按照要求向医疗机构感染管理部门报告感染病例和监测结果。
七、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7.1 口腔科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7.2 口腔科医护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类感染控制培训,提升自身感染控制水平。
八、附则8.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8.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口腔科感染控制小组。
8.3 口腔科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
口腔感染控制规章制度
![口腔感染控制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305799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5.png)
口腔感染控制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口腔健康,维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规范口腔感染控制,提升医疗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口腔诊疗、口腔手术、口腔医疗设施等口腔医疗领域。
第三条口腔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口腔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确保规章制度的实施。
第四条口腔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口腔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意识。
第五条口腔医疗机构在口腔感染控制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操作,保证医疗设施的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第二章口腔感染控制管理第六条口腔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口腔感染控制管理委员会,明确成员、职责和工作流程。
第七条口腔感染控制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口腔感染控制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口腔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口腔感染控制档案,记录口腔感染控制相关信息,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三章口腔感染控制培训第九条口腔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口腔感染控制培训,包括口腔感染防控知识、操作技能等内容。
第十条口腔医疗机构应当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口腔感染控制培训,确保其了解口腔感染控制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口腔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口腔感染控制知识的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第四章口腔感染控制操作规范第十二条口腔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口腔感染控制操作规范,明确口腔医疗操作流程和要求。
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在进行口腔医疗操作前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四条口腔医疗设施应当配备合格的口腔医疗器械,并按照规定周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消毒。
第十五条口腔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疗设施进行卫生检查和环境消毒,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
第五章口腔感染控制监督检查第十六条口腔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口腔感染控制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口腔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口腔医疗机构的口腔感染控制工作应当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2a7fc89a0116c175f0e4884.png)
五官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齐,操作前后必须洗手。
2、医生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3、口腔器械盘(镊子、口镜、探针)、注射器、口杯、手套、吸托器均为一次性使用,用后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
4、手机头、超声波治疗头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塑封后高压蒸汽灭菌。
5、钻针、拔罐针、洗髓针、根管锉等,一人一机一消毒。
(预消毒一超声清洗_环氧乙烷或高压蒸汽灭菌)。
6、口内器械(充填器、针柄、成形夹)、口外器械(剪子、拔牙钳、凿子、挺子)、修复用托盘等均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清洗——灭菌。
7、方纱布、棉球、缝合针等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8、无菌持物钳采用于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有污染随时更换。
9、漱口盂保持清洁,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溶液刷洗。
10、诊室工作台面、地面等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11、诊室空气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每月监测并记录。
12、高压蒸汽灭菌锅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13、废弃敷料一律焚烧处理。
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439d1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2.png)
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为了保障病人的健康和安全,口腔科医院制定了以下感染控制制度:一、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镶复室、拍片中的感染预防管理、清洗消毒间管理及医疗废物处置、器械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等。
这些规定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适合本院实际,并按照国家标准及时修订。
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检查科内各项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三、口腔诊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医院感染知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基本技能。
四、在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包括戴口罩、帽子、手套以及护目镜等。
每治疗一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
五、依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病人诊疗用的器械、物品按照危险程度分别达到消毒或灭菌,未经消毒灭菌的物品不得用于病人。
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如一次性口腔盘、吸唾器等。
六、在诊疗中应预防交叉感染。
单人操作时,应注意治疗中用过的物品应放在盘中,不应随意放置。
手部有污染或戴手套时应避免接触治疗台物品。
口腔常用的治疗药品分类放置,保持清洁,防止操作中的污染。
七、对于消毒灭菌物品的管理,包括无菌物品和一次性物品的定位放置,有效期内使用。
无菌用棉签开启有效时间4小时,碘酒、酒精瓶一经开启效期为一周,无菌干镊罐开启后效期为4小时。
控制照相室拍片过程的交叉污染,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备用。
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进行消毒。
使用万金灭菌器械,应浸泡40分钟,器械使用前用无菌水冲洗。
浓度监测每天一次,根据使用频率更换消毒液最长不得超过7天。
开启的无菌液体使用不超过24小时,抽出的药液不超过2小时。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先清洗、加酶浸泡、再清洗保养、干燥、注油、灭菌。
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口腔专科消耗性材料的感染控制制度
![口腔专科消耗性材料的感染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6b140d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f.png)
口腔专科消耗性材料的感染控制制度
一.保存的方法及要求:
消耗性材料(各类调拌材料、光固化材料及粘结材料)应保存在干燥防潮处,清洁保存。
二.使用过程的感染控制要求及方法:
1.要求:避免材料污染而引起交叉污染。
2.方法:①取用调拌材料时,要求手部清洁,并用消毒干燥的器械按需取出适量材料后立即上盖,一经取出不能再回收。
②取用光固化材料时要求手部清洁,并用消毒干燥的专用器械取适量材料放于干燥、消毒处,一经取出不能再回收。
③使用粘结材料时用一次性小毛刷、滴板,可重复使用的滴板使用后需送高压蒸汽灭菌。
三.消耗性材料的外包装及不能高压蒸汽灭菌的器械每次使用后需用化学擦拭消毒(如75%酒精等),所有化学消毒液不能接触材料,以免材料变性。
口腔门诊消耗性材料感染控制制度
![口腔门诊消耗性材料感染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0b5148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b.png)
口腔门诊消耗性材料感染控制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口腔门诊消耗性材料的管理,确保患者安全,预防交叉感染,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口腔门诊消耗性材料的管理,包括一次性使用材料、重复使用材料和各类口腔器械。
三、管理原则1. 采购与验收(1)口腔门诊应选择正规渠道采购消耗性材料,确保产品质量。
(2)采购时应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3)验收时应检查产品包装、标识、规格、型号、数量等,确认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2. 储存与保管(1)消耗性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整洁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2)储存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储存过程中,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材料在有效期内使用。
3. 使用与处理(1)一次性使用材料1)使用前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确认产品在有效期内。
2)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3)使用后,一次性使用材料应投入医疗废物容器内,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重复使用材料1)使用前应检查材料是否完好,确认产品在有效期内。
2)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3)使用后,重复使用材料应按照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流程进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4)重复使用材料应定期进行性能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4. 监测与记录(1)口腔门诊应定期对消耗性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建立健全消耗性材料使用、处理、监测等相关记录,确保可追溯性。
四、培训与考核1. 口腔门诊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
2.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确保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3. 建立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档案,确保培训效果。
五、监督管理1. 口腔门诊应建立健全消耗性材料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岗位职责。
2. 定期对消耗性材料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确保消耗性材料管理符合要求。
口腔科医院感_染管理制度
![口腔科医院感_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8989c1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7.png)
一、总则为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口腔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成立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科主任为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
3.全体医务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三、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进入诊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诊治病人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及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2.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戴手套操作时,应一人一更换,每次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四、卫生保洁措施1.诊疗区域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标识明确。
2.每日工作结束,采用湿式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处理。
3.每周对诊疗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桌、椅、门窗及地面。
五、消毒隔离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
2.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戴医用外科口罩、帽子、手套,如有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3.进入病人口腔内的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灭菌;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器械(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
六、器械消毒灭菌1.严格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一人一针消毒”的程序及原则进行。
2.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口腔专科医院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
![口腔专科医院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ab1eb10975f46527d3e199.png)
口腔专科医院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1.消毒隔离措施:(1)工作人员衣帽整齐,佩戴胸牌,不得留长指甲,戴戒指、耳环。
进入无菌间应更换拖鞋,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2)供应室明确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清楚。
由污到洁,不得逆行。
(3)桌面、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大扫除一次,保证各室的清洁整齐。
(4)凡回收的齿科治疗盘、口镜、探针、镊子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 分钟后方可清洗、擦干、灭菌。
(5)供应室对各科室带有标志的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物品一律采用2%戊二醛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灭菌。
2.压力灭菌锅效果的监测:(1)每日晨间对所备用的预真空灭菌器作B—D试验。
(2)高压灭菌时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应随时检查灭菌锅的压力、温度及运转情况。
每锅有记录,确保消毒灭菌合格。
3.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管理:(1)每批号注射器、输液器应有登记,科室领取,作登记记录并保存备查。
(2)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应专室、专柜放置。
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厘米,距墙≥5厘米,距天花板≥50厘米。
4.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管理:(1)无菌间地面、桌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次。
(2)无菌间每日进行2次空气消毒,每月做空气监测。
细菌数≤200cfu /cm²为达标。
(3)工作人员应严格检查灭菌日期、灭菌效果,并按时间顺序发放物品。
对过期、潮湿、破损的无菌物品一律重新灭菌。
5.齿科涡轮机头的管理:(1)负责全院齿科涡轮机的初消毒、清洁、注油、封装、灭菌工作。
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流程,确保灭菌质量。
(2)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各类器械特别是牙科手机要严格交接班及查对制度,做到有账可查,防止遗失。
(3)熟悉齿科涡轮机的性能,采用适宜的灭菌方法,严格掌握压力、温度、时间,做好灭菌器的安全检查工作。
(4)灭菌手机和非灭菌手机应分开放置,无菌间内每日进行常规清洁及空气消毒。
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de561c7700abb68a882fb26.png)
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手饰,不留长指甲。
2.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配戴防护眼镜。
3.每治疗一个病人前后,必须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4.治疗特殊感染病人(丙肝、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等)后,应先卫生手消毒,再用流动水洗手。
5.从事口腔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接受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有关医院感染规章制度。
(二)环境管理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通风2次,以使室内空气新鲜,紫外线每天照射消毒60分钟。
2.每天用500㎎/L的有效含氯消毒液擦拭桌、治疗椅、窗台、门把,用500㎎/L的有效含氯消毒液拖地,每周大扫除一次。
3.保持流水痰盂清洁,每治疗一个病人后均应冲洗干净,每天下班前用500㎎/L的有效含氯消毒液刷洗。
(三)消毒隔离制度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2.弯机头涡轮机用75%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擦拭消毒,牙钻头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
3.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拨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根管器械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达到一人一具一消毒。
个人防护用品如护目镜、面罩等应每天消毒1次。
4.控制拍牙片过程的交叉感染,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备用。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进行消毒。
6.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瓶装麻醉药品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开封后使用时间和抽出的药液保存时间均不得超过2小时;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7.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遇污染应及时消毒、清洁。
8.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9.器械应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应配备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烤箱;不耐热的物品采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使用化学灭菌剂时,必须定期测定其有效浓度,做好有关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专科消耗性材料的感染控制制度
一、保存的方法及要求:
消耗性材料(各类调拌材料、光固化材料及粘结材料)应保存在干燥防潮处,清洁保存。
二、使用过程的感染控制要求及方法:
1.要求:避免材料污染而引起交叉污染。
2.方法:①取用调拌材料时,要求手部清洁,并用消毒干燥的器械按需取出适量材料后立即上盖,一经取出不能再回收。
②取用光固化材料时要求手部清洁,并用消毒干燥的专用器械取适量材料放于干燥、消毒处,一经取出不能再回收。
③使用粘结材料时用一次性小毛刷、滴板,可重复使用的滴板使用后需送高压蒸汽灭菌。
三、消耗性材料的外包装及不能高压蒸汽灭菌的器械每次使用后需用化学擦拭消毒(如75%酒精等),所有化学消毒液不能接触材料,以免材料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