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时比多少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三 认识立体图形 第2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2)
怎样搭呢? 观察这些积木,它们有什么特点?
怎样才能搭得又稳又高?小组内交流想法。
怎样搭呢? 长方体平放着比较稳
竖起来搭得高 长方体摆放方向的不同,会导致高度不一样。
怎样搭呢?
竖着放稳一些
圆摆放的方向不同,不仅会影响高度, 还会影响平稳程度。
怎样搭呢?
长方体竖着放, 球放在3个长方体的上面
最难搭的是球,怎样才能把球放稳呢?
三、比一比,评一评
四、课堂小练
下面谁搭得最稳?谁搭得最高?
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五、回顾过程,整理方法 搭一搭
长方体 圆柱
正方体
球
怎样搭得稳? 怎样搭得高?
六、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 相关练习。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R·一年级上册
认识立体图形(2)
一、欣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看看它们像什么?
你们想玩“搭积木”游戏吗? 规则: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二、搭一搭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所有的积木都要用上!
知道了什么?
要用所有的积 木搭,还要搭 得又稳又高。
7个长方体 1个正方体
1个球
1个圆柱
怎样搭呢?
尽量往高搭。
球也要搭上。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共15张PPT)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 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一 情境导入 每只小猴子吃 1 个梨、1 个桃、1 根香
比少 3<4 小于号 读作:3 小于4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_“ >”“ < ”“ = ”的书写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_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2. 看图填数,然后在 里填上 “>” 或“<”。
4
5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2
4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五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和 同样 多
3= 3比多 3>2源自比多 3 <4等号
比多 3>2
大于号 读作:3 大于 2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比少 3 <4 小于号
开口向右,表示右边的数大。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 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5张PPT)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比大小教学设计
(一)教科书第 17页 “做一做” 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有几只猫和老鼠,谁多谁少,几大几? (2=2)
2.中图:左边有几只海豚,右边有几只小球,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2<3)
3.右图:左边有几根苞米,右边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5>4)
板书设计
比大小
3 = 33 > 2 3 < 4
等于 大于 小于
一一对应
教学反思与改进
师:你们能在这张照片上看到了什么?
生:有3只小猴子、2根香蕉、4个梨、3个桃子。
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哪个多?哪个少?
学生自主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另一种表示方法:比大小。
引出课题:比大小。
师:板书比大小。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把学生身边的问题数学化,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用什么方法探究的这些知识?在探究中你有什么新体验?
总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我们数学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知识、方法两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感受到学习数学价值所在。]
学情分析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一部分知识的储备,有的学生已经认识或者是见过“>”、“<”和“=”这三种符号,因此符号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于是本节课充分放手,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自己去探索、去研究符号的意义和应用。通过精心设计的 “摆一摆”“比一比”“涂一涂”这些学生喜爱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三个符号朋友,进一步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并让学生初步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2)-课件
十位 个位
2
0 0起占位的作用。
归纳小结
十位 个位
在写数时一定要分清数 位,有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 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注 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 位上的数,从高位写起。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些数,看谁写的最漂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写一写,读一读。【课本75页第“做一做”第1题】 ( 1 ) ( 10) ( 16 ) ( 19 )
12
13
16
你发现了什么?
5.(1)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13 )。 (2)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9的数是( 19 )。
【课本77页“练习十七”第8题】
6. 【课本77页“练习十七”第9题】
11>
17<
<16
0~10
18~20 0~15
20 >19
7. 【课本77页“练习十七”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6 54 32 1
2. 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课本75页第“做一做”第2题】
十六 十四
十一 十七
十九 二十
12 19470
பைடு நூலகம்
3. 按顺序填数。【课本75页第“做一做”第3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4. 【课本77页“练习十七”第7题】
个一是20。
3. 15里面有( 1 )个十和( 5 )个一,读作( 十五 )。 4. 一个数的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19)与它
相邻的数是(18 )和( 20)。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课件] 数与代数(第2课时)
0+2 0+3 0+4 0+5 0+6 0+7 0+8
0+10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1+10
2+0 2+1 2+2 2+3 2+4 2+5 2+6
2+8
2+10
3+0 3+1
3+3 3+4 3+5 3+6 3+7 3+8
3+10
4+1
4+3 4+4
4+6
6+2 6+3 6+4 6+5
6+7
6+9 6+10
7+0 7+1
7+3
7+5 7+6
7+8
7+10
8+0 8+1 8+2
8+4 8+5 8+6 8+7
8+9 8+10
9+0 9+1
9+3 9+4
9+6 9+7 9+8 9+9 9+10
10+110+210+3
10+510+6
10+810+9
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多1,和也依次多1。
3+10
4+1
4+3 4+4
4+6
4+8 4+9 4+10
5+0 5+1 5+2 5+3
5+5 5+6 5+7 5+8 5+9 5+10
6+0
6+2 6+3 6+4 6+5
6+7
6+9 6+10
7+0 7+1
7+3
7+5 7+6
7+8
7+10
8+0 8+1 8+2
8+4 8+5 8+6 8+7
8+9 8+10
4+8 4+9 4+10
5+0 5+1 5+2 5+3
5+5 5+6 5+7 5+8 5+9 5+10
6+0
6+2 6+3 6+4 6+5
6+7
6+9 6+10
比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比多少(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多少”的概念,能够用“比多少”来描述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比多少”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比多少”来描述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比多少”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比多少”来描述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数量,引出“比多少”的概念。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过程。
二、探究(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数量,让学生用“比多少”来描述。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找出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过程。
三、巩固(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数量,让学生用“比多少”来描述。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找出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过程。
四、拓展(5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数量,让学生用“比多少”来描述。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找出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过程。
五、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比多少”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掌握了“比多少”的概念,能够用“比多少”来描述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比多少”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比多少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比多少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比多少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第2课时,主要涉及比较两种物品数量的多少。
具体章节内容有:1. 学习使用“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比较两种物品的数量。
2. 学会用“多”和“少”来描述两种物品数量的差异。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两种物品,并比较它们的数量。
2. 培养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
3. 培养学生用“多”和“少”描述两种物品数量差异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两种物品,并用“多”和“少”描述它们的数量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卡片、实物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物品(如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种物品(如苹果和橘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提问:“苹果和橘子哪个多?哪个少?”引导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更多的例子,如小猫和小狗、书本和玩具等,引导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
同时,教师用“多”和“少”来描述两种物品数量的差异。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挑选出两种物品进行数量比较,并用“多”和“少”描述它们的差异。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小组竞赛(10分钟)教师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数量比较题目。
比赛结束后,奖励获胜小组。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比较两种物品数量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多”和“少”描述数量差异。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比一比,说一说多少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找两种物品进行数量比较,并用“多”和“少”描述它们的差异。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比大小。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比大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二是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相对性,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并用“>”、“<”、“=”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并用“>”、“<”、“=”表示出来。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相对性,掌握比较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的相对性,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大小。
2.讲解新课:讲解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的方法,并用“>”、“<”、“=”表示出来。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比较方法的理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2课时 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 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2. 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复习数的认识。
2.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那么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呢?二、探究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数字,如3和5,提问:哪个数字更大?为什么?2. 学生回答后,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先比较它们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字更大;如果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更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3. 通过举例,让学生加深对比较大小方法的理解。
三、练习(15分钟)1. 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2. 让学生自主练习,比较一些数字的大小,并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10分钟)1. 出示一些比较大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讲解题目,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强调比较大小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比较大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比较大小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这一部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课件
1. 圈出每组形状不一样的。
温 故
(1)
知
新
(2)
2. 教材第68页例1。 (1)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这样的立体图形是( 长 新 方体 );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这样的立体图形是 课 先 ( 正方体 );直直的,粗细均匀,上下两个面平平的, 知 侧面是曲面,这样的立体图形是( 圆柱 );表面是曲 面,这样的立体图形是( 球 )。 (2)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易( 滚动 ),圆柱和球易 ( 滚动 )。
知 识 点 2 分析长方体摆放的最高高度
2. 同一个长方体,如何摆放最高? 圈一圈。
点拨: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竖放可以使长方体摆放得最高。
提 升 点 1 应用各立体图形的特征会搭得稳
3. 把能搭稳的圈一圈。
点拨:球和横放的圆柱容易滚动,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 下面搭得比较稳。观察图片可以看出,最后一组能搭稳。
3. 教材第70页例2。 要想把积木搭得又稳又高,一般把( 长方体 )和
新 课 ( 正方体 )搭在下面,把( 圆柱 )和( 球 )搭 先 知 在上面。体可以拼成一个( 长方体 );2
课 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可以拼成一个( 圆柱 );4个完全相
先
知 同的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长方体或正方体 )。
2. 高的(
搭一搭。在搭得最稳的( )里画“√”。
○ )里画“ ”,最
○ ( ) (
√) (
)
3. 数一数,填一填。
( 4 )个 ( 4 )个
( 3 )个 ( 1 )个
4. 填。
哪两种图形可以组成左边的形状?选一选,填一
④ ③
5. 接着摆什么?圈一圈。
(1)
(
)
(2)
(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比多少 人教版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比多少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判断哪一组物体的数量多、少或一样多。
2. 学习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3.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两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数量。
(2)提问:哪一组物体的数量多?哪一组物体的数量少?它们是否一样多?(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学生尝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并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表述。
(4)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并板书知识点。
3. 实践活动(1)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践活动。
(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相互检查,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总结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并复述“多”、“少”、“一样多”等词汇的使用。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课时 比大小》课件(共18张PPT)
第2课时 比大小
学习目标
1.认识“>”“<”和“=”这三种符号 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 作用。
2 . 知 道 用 “>”“<” 和 “ = ” 来 描 述 5 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导入新知
1.5左边的那个数是几?2的右面的那个数 是几?
比 多 5左边的那个数是几?2的右面的那个数是几?
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数一数。 5左边的那个数是几?2的右面的那个数是几? 和 一样多
比 少 2.知道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数一数。 1.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和 一样多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2○= 2
2○﹤3
5○﹥4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玉米够吗?
典型例题
数一数,比一比
( 2 )只
( 1 )只 ( 2 )只
5﹥4
4=4 3﹤4
填一填。
42
4﹥2 2﹥4
45
4﹤5 5﹥4
31
1﹤3 3﹥1
下一个该图什么,涂一涂,数一数
( 3 )个 ( 4 )个
再见
2.试一试:写出1~5每个数字。
合作探究
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 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3 3>2 3<4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比大小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第二课时比大小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学生通过摆图形的实践活动,用符号(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同时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符号“>”“<”“=”,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
描述5以内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整理三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习的兴趣,养成规范书写、积极表达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符号“>”“<”“=”,会用符号来描述5以内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符号“>”“<”“=”的含义,会区分“>”“<”。
教学准备课件,9只猴子、3个桃、2根香蕉、4个梨的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科书P17情境图。
师:小猴子们到野外聚餐,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图中有猴子、桃、香蕉、梨,也有的学生会说出猴子及各种水果的数量。
师:图中有几只猴子?几个桃?几根香蕉?几个梨?请大家数一数、写一写。
图中有3只猴子,3个桃,2根香蕉,4个梨。
师:想一想,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引导学生说出要想知道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不够分,就是要把猴子的只数与水果的数量进行比较。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大小。
[板书课题:比大小]二、设疑探究,学习新知1.学习“=”。
师:1只猴子吃1个桃,桃够分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会说:用数数的方法来比较。
猴子有3只,桃也有3个,猴子和桃的数量同样多,所以桃够分。
师:请你摆一摆,排一排,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猴子的数量与桃同样多。
学生操作,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摆猴子与桃的图片。
大多数学生有了前面学习“比多少”时的经验,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并且说明1只猴子对应1个桃,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猴子的数量与桃同样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1
二、探究新知
1
2
3
4
5
6
7
8
9
10
只 猴
只 羊
匹 马
只 鸭
1
2
3
4
数一数
三、巩固练习
头 牛
朵 花
只 猫
只 狗
8
5
7
6
条 鱼
只 鸟
9
10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课时 比 多 少
第 1 单元 准 备 课
比 多 少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 )在( )的( )面
汽车
火车
上
汽车
轮船
上
轮船
火车
下
还可以怎样说?
电风扇、电灯在教室的什么位置?黑板上面有什么?低头往下看,你能看到些什么?
想象:如果你再往上看,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些什么?
观察我们的教室, 你能看到些什么?
6 - =
6
4
4
6
4
2
5 + 2 =
7 - =
2 + =
7 - =
7
5
7
2
5
5
2
7 - 5
7 - 3
4 + 3
6 - 4
6 - 2
6 - 3
6 - 1
2 + 5
1 + 6
5 - 2
连一连
4
5
3
2
7
填上“+” 或 “-”
7 - 1 = 67 - 6 = 1
探究新知
4 + 2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课时 左、右课件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你知道图片中的人物伸出的是哪只手吗?
左手 右手 右手 右手
右手
右边
左边
区分左右的标准: 一般以人的左、右手为标准,一个人左手 所在的一边是他的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他 的右边。
1.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个同学。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1.用学过的上下、前后、左右说一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2课时 认识数位及写数
第2课时 认识数位及写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 0~20这几 个数字,现在让我们一 起来数一数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 11 ~ 20 各数的数位及写数。
从高位写起。 3 . 有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
位写几。 4.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时,写“ 0”占位。
课后作业
1 .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1 4 1 7 2 0 (教科书第 75页做 一 做 )
3 . 按 顺 序 填 数 。(教科书第 75页做 一 做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四 课堂小结
1 . 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 . 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
个位上没有 珠子,怎么写?
十位 个位 20
表示 2 个十
表示 1 个也没有
十位 个位 20
三 随堂练习 1 . 写 一 写 , 读一读。(教科书第 75页做 一 做 )
十位 个位
( 196 )
十位 个位
( 110 )
2. 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 十一 十九
16 11 19
十四 十七 二十
二 新课探究
第二位是十位。
右边起第 一位是个位。
十位 个位
例 3 (教科书第 75页图 1 )
个位和十位的 “ 1 ”意思一样吗?
十位 个位 11
表示 1 个十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作业课堂练习第2课时 比多少
第2课时比多少
1.数一数,比一比。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蜡烛插得最少的蛋糕下面画“○”。
2.数一数,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3.小巧手,画一画。
(1)画和☆同样多。
(2)画(3)画,比少。
4.(易错题)比一比,填一填。
第一行:
第二行:
(1)从第一行拿走( )支 ,两行同样多。
(2)给第二行添上( ) 支,两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移( )支到第二行,两行同样多。
答案:1. (1)(2)
解析: 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看两组物体能否一一对应。
若能
一一对应,则两组物体同样多;若其中一组有剩余,就说明这一组
的数量比另一组多,另一组的数量比这一组少。
第(1)小题,一个
石榴对应一个菠萝,菠萝有剩余,说明菠萝多。
第(2)小题,一个
蛋糕上的一支蜡烛对应其他蛋糕上的一支蜡烛,第一、二个蛋糕
上的蜡烛与第三个蛋糕上的蜡烛相比都有剩余,说明第三个蛋糕
上的蜡烛最少。
2.
3.(1)
解析
(2)(答案不唯一)
解析
(3)(答案不唯一)解析
4.(1)2 (2)2 (3)1。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 第2课时 第几,5的分成 课件
点击此处 添加标题
添加文字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
添加文字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
教学分析
➢ 添加标题 ➢ 添加标题 ➢ 添加标 ➢ 添加标题
教师说课公开课模板
| 信息话教学 | 公开课 | 示范课 | 说课微课 |
说课过程
Lessons Process
1 教学背景 2 教学分析 3 学法分析
4 教学过程 5 板书设计 6 教学效果
教学背景
➢ 地位作用 ➢ 教学目标 ➢ 学情分 ➢ 教学重点
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A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2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 的观点。
3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 的观点。
4.4 自主学习
工教作学回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您的 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
1.4 教学重点
工教作学回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添加文字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
添加文字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左、右-课件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天
下
所
有
父
母
我们,还在路上……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单元 位 置
第 2 课时 左、右
探究新知
这是右手。 另一只手是……
看看你的两只手。
左右
两只手可以 做什么?
右手写字,左 手压本子。
我举手发 言用右手。
巩固练习
1.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说一说你的前、后、左、 右各是哪个同学。
2.
(1)把 (2)把 (3)把
放在 放在 放在
的上面。 的左边。 的右边。
3.
(1)( (2) (3)
)在最左边,(
)在最右边。
在
的( 左 )边。
在
的( 右 )边。
说说你的前后左右 分别是哪些同学。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比多少
01 情景导学
情景导学
(一)数一数,写一写。
只
只
只
(二)比一比,谁写得最好。
02 探索与发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探索与发现
(一)故事情境,引出问题。
问题: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 1个桃、 1根香 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04 知识小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大小中间用“=”。
02 不同数比大小:开口大,朝大数; 尖头小,对小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03 学以致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学以致用
(课本P17做一做第1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感谢观看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1
2
5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1.够不够?
学以致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5
>
4
不够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2.填一填。
学以致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 3 )>( 2 )
学以致用
(课本P17做一做第2题)
5 >2 3< 5 4 > 3 5 =5 4 > 1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学以致用
3.数一数,比一比。
(课本P18练习题第3题)
2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3=3
等号
读作:3等于3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探索与发现
比 多。
3>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探索与发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学以致用
3.在□里填数。
57 75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动脑筋。
学以致用
不一定对
问题:1. 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 小猴说得一定对吗?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比 少。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口诀记忆
探索与发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探索与发现
指导“>”“<”和“=”书写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探索与发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探索与发现
和 同样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探索与发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
探索与发现
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 = )”。
不同数比大小: 开口大,朝( 大 )数; 尖头小,对( 小 )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2课 时比多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