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教案标题: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美国历史上的罗斯福新政及其对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 理解罗斯福新政推动了美国从大萧条中恢复的重要性。
3. 探索罗斯福新政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并分析其长期影响。
教学重点: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标。
2.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3.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资源:1. 教科书、课件和其他相关阅读材料。
2. 视频或音频资料,如罗斯福新政演讲片段或历史纪录片。
3. 活动材料,如小组讨论问题或角色扮演任务。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片段展示美国大萧条时期的贫困和经济崩溃情景,激发学生对该时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困境下,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帮助人们渡过难关?知识讲解:1. 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介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标,包括大萧条的原因、美国经济的崩溃以及人们对政府干预的呼声。
2. 详细解释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如银行改革、就业计划、社会保障制度等。
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罗斯福新政的一项具体政策或措施。
2.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介绍他们所研究的政策或措施的目的、实施方式和影响。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结果。
角色扮演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罗斯福、政府官员、工人、农民等。
2. 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讨论罗斯福新政的利弊,以及各个群体对政府干预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并就其长期影响展开讨论。
总结和评价:1. 简要总结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在当时是否成功?对现代美国社会和政治有何影响?3. 鼓励学生就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与失败,并对其长期影响进行评价。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罗斯福新政》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13课,主要介绍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这些政策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如银行改革、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案、社会保障体系等,以及新政的评价和启示。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罗斯福新政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和影响产生兴趣,但也存在对复杂经济政策理解困难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对新政进行客观评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影响,掌握新政的评价和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政府在应对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和启示。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及其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新政的具体内容。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和启示。
4.案例分析法: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之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课件: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3.讨论素材: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和启示的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新政的原因和目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如银行改革、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案、社会保障体系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新政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历史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同学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由战前的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一战后通过华盛顿会议使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又成功地抑制了日本势力的膨胀。
可以说一战后,美国成了当时世界经济中心,经济曾一度出现繁荣景象。
1929 年,胡佛总统在他的就职演讲中称:“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世界历史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保障了”可是,短短八个月后,美国却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这一戏剧性的变化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当时的美国能走出低谷吗?。
二、课题教学考点1 “繁荣”及其崩溃1.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_1924—1929_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__相对稳定_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2.经济大危机(1)爆发:__1929__年,在_美国__首先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特点:_涉及范围_特别广、_持续性__比较长、__破坏性__特别大。
(3)影响:人民群众深受其害,经济危机引发了__政治危机__,资本主义各国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考点2 罗斯福新政1.时间:1933 年。
2.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中心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5.影响(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三、例题精析考点一“繁荣”及其崩溃例1下列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持续时间比较长B.涉及范围特别广C.破坏性特别大D.全球首次【答案】 D【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性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因此选D。
罗斯福新政教案(3篇)
罗斯福新政教案(3篇)篇一:《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经济危机的背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分析新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并结合小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时代周刊》封面图片,并提出问题:照片上这个人是谁?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封面上的人物?学生回答:罗斯福。
他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四届的总统,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曾经帮助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教师追问:作为美国最著名的总统之一,罗斯福在经济危机时期是如何拯救美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危机爆发教师讲述:20世界2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人们大量购买新兴产品,生活前景一片大好,但是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教师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此时美国国内蕴含着哪些不稳定因素?学生回答: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穷人购买力不足;资金大量流入股票市场,出现大量股票投机活动。
教师强调:归根结底,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社会隐藏着种种危机。
教师提问:这场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以哪件事为导火线?后来又蔓延到哪些方面?学生回答:经济危机的导火线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崩溃。
随后导致了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越来越多。
资本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大量销毁商品。
教师过渡:这场经济危机在各个方面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如何摆脱危机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问题。
教师展示史料,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效果如何?学生回答:针对这次危机,胡佛采取了相应措施,效果不佳。
教师总结:虽然胡佛针对危机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他依然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罗斯福新政。
教材内容包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情况,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美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美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罗斯福新政这一知识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和影响。
2.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实施过程。
2.案例分析法:以罗斯福新政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献等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
2.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教学用品:准备黑板、粉笔、教案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美国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如经济危机、政治腐败等。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本学期的一篇重点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一系列新政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内容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这样的复杂历史事件,仍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分析来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经济概念和政策理解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耐心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政策调整的认识,理解政府在面对危机时应采取的措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2.难点:经济大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效果。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历史教案。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影响,然后重点讲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如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学案设计学案设计(含答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学案一、重点:经济危机的原因与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二、基础感知。
请按课文填写完整下列各题的空格。
1、1929年10月下旬,美国突然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世界。
2、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采用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主要内容:①整顿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②加强对的计划指导:通过《》,规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③调整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通过投资兴建大量,为失业者提供机会;⑤建立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3、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新政是在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无法解决。
三、问题导学。
请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自主学习课本,并思考回答。
1.为什么美国经济在空前繁荣的表象下潜藏着巨大的危机?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是怎样爆发的?3.罗斯福上任后是怎样应对经济危机的?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四、探究学习1、探究一经济大危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图2 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材料二资本家故意大量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棉花,宰杀幼猪,把大量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
(1)两则材料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哪一重大事件有关?引发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析,这次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3)面对材料一中图1所反映的社会状况,材料二中的资本家为什么还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而不去救济灾民?这种做法反映了什么问题?2、探究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点和作用阅读材料我和你们都要以这样一种精神来面对共同的困难。
罗斯福新政教案学案【精品】
罗斯福新政教案学案【精品】(难度系数:★☆☆高考指数:★☆☆)1.竞选成功(1)罗斯福在竞选总统时提出“新政”口号,鼓励人民恢复自信心,战胜经济危机。
(2)1932年,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2.执政理念(1)初期:①果断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启用改革人士打造新政的纲领和进行新政试验。
②争取国会授权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改革经济运行机制。
③采用“炉边谈话”形式解释新政,争取人民支持。
(2)特点:最初是应急措施,通过国家干预摆脱危机。
(3)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
3.个人魅力(1)就任总统第一年,成为最受欢迎的总统。
(2)因其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喻为“狮子”和“狐狸”。
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三自然段。
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手段逐渐恢复人们对政府的信心?[提示]成立“智囊团”,利用国会的支持,采用“炉边谈话”等形式。
1.下图两位人物于1933年前后在竞选美国总统时争论的焦点应该是()A.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B.美国如何应对两次世界大战C.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D.经济大危机和是否实行新政解析:本题关键在于“1933年”和“竞选美国总统”,由此可知他们分别是胡佛和罗斯福。
当时他们面对的问题是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和如何应付这场大危机。
答案:D2.罗斯福说:“在美国,没有人比我对私人企业有着更坚强的信念。
客观地说,正是新政挽救了被拖到毁灭边缘的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
”这说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以国有制取代私有制B.强化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稳定资本主义制度D.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没有人比我对私人企业有着更坚强的信念”“挽救了被拖到毁灭边缘的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维护私有制和自由企业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C符合题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学习目标1.了解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工业复兴法》。
2.认识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和改革。
3.学习罗斯福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决心面对危机和困难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难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三、自主学习(一)经济危机(1329—1933)1.原因:(1)根本原因: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2、开始标志:1929年股票价格突然暴跌(“黑色星期四”),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3、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4、表现:下降,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资本家将产品浪费。
5、影响:(1)穷人艰难度日(2)引发了严重政治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时间:2、目的:(1)直接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2)根本目的:维护3、措施:(1)整顿:通过,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3)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通过投资兴建大量,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救济失业家庭4、特点:采用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式5、评价:积极: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的,恢复了的信心,对产生深远影响。
局限性:新政是在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
四、合作探究讨论回答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五、课堂练习1、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记载:“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
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设计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学习目标】1. 掌握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危机的特点及影响2.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教学难点:经济危机原因及影响;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学案自学梳理知识】知识点一、从繁荣到危机1.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迅猛发展。
但是,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依然存在。
②直接原因: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
③其他原因:出现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时间:年到年。
(3)范围:从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4)危害:下降,贸易额减少。
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激增;人民生活艰难。
知识点二、罗斯福新政1.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
2.开始: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实施新政。
3.特点:采用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内容: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调整农业政策、推“”、建立社会福利体制。
5.意义(1)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增强了政府的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是在维护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互助探究生成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要求企业按部门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的目的。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 NO.13一、目标引航:1.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2.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3.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4.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
二、预习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三、开始学习:(一)基础闯关,自主学习学法点拨:阅读教材P58—62,结合导学稿“标语”,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
☆从繁荣到危机1繁荣:20世纪20年代,商品丰富、物资充裕、新兴产业迅猛发展2.危机:(1)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
(2)出现了全国性的活动。
☆经济大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即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全国性的活动2.时间:1929-1933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人失业。
4.范围:美国以及整个世界5.特点:、、6.经济危机对不同阶层人的影响(1)对穷人: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
(2)资产阶级:不惜大量商品【相信我能行1】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5.特点:采用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6.影响:(1)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局限性: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矛盾。
【相信我能行3】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知识结构】(二)知识运用,自主检测1.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
这些措施( )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B.加剧了经济危机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D.改善了国际关系2.有人说,他(美国总统)在某种意义上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记忆清单+分层训练)(2024年)
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经济大危机(1929—1933)1.繁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后,导致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和“繁荣”。
2.原因: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根本原因)②出现生产过剩。
③出现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3.开始:1929年10月,美国股票突然爆跌。
(备注:经济大危机最初爆发于:金融业)4.特点:①波及范围广(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②持续时间长(1929年--1933年)③破坏性大(摧残了资本主义国家所有行业)。
5.最初爆发国:是美国,然后席卷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没受影响6.影响:①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②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二、罗斯福新政1.就任总统时间:在1933年2.新政直接目的:扭转经济形势或摆脱经济危机。
3.新政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4.新政实施的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或维护资本主义制度5.手段/特点/新在哪里: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6.主要内容:项目具体措施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并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解,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定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1.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避免盲目生产,导致生产过剩.9.以工代赈的好处:①兴建公共设施,改善了美国基础设施②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稳定了社会③刺激了消费,复苏了工业生产10.积极影响:①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目标】1. 了解美国大萧条的背景和影响。
2.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目的。
3. 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
【导学过程】一、导入(约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了解美国大萧条吗?它对美国社会和经济有什么重大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知识补充,引导学生了解美国大萧条的背景和大规模失业、经济衰退以及人民生活困苦等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二、核心内容(约3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课本图片等展示美国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2.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目的。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罗斯福新政的目标是什么?(2)罗斯福新政包括哪些重要措施?3.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罗斯福新政如何改善了美国金融体系?(2)罗斯福新政如何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人民生活的改善?(3)罗斯福新政有哪些经济和社会后果?4.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并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新政之外,还有哪些因素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三、拓展延伸(约5分钟)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美国大萧条带来的问题,那么在当今世界上,面对类似的经济危机,你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总结归纳(约5分钟)1. 教师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强调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大萧条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可以在笔记本上做一个思维导图或总结,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导学案结束】【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学案的形式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导入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活他们对知识的背景和前置知识。
在核心内容部分,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相关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对罗斯福新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历史导学案九年级组号姓名:导学案编号编制日期:使用日期:编制人分管领导签字:课题:罗斯福新政【学习目标】:1.了解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工业复兴法》。
2.认识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和改革。
3.学习罗斯福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决心面对危机和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及评价。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理解历史)探究一:史料研读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具体表现:从1929年一直延续到1933年;从一个国家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
材料二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2)针对材料二中出现的情况。
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调整(3)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前的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美国采取的政策最突出特点是什么?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经济危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4)在实行新政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就业机会,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以工代赈,兴建大型公共工程探究一:史料研读材料一: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我们没有必要去躲闪。
……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实现他们愿望的工具,我也是以这样的精神来担当的。
——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材料二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学习目标】
1、知道经济危机。
2、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内容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自主探究】
知识点1 从繁荣到危机
1、繁荣表现: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2、经济大危机:
①爆发原因: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工人的工资增长缓慢,导致出现。
股票价格狂涨,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导致经济大危机爆发。
②危机爆发: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③影响:从年到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
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
1、时间:年3月,人物:就任美国总统。
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
特点:采用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3.影响、意义:①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4、局限性:但是,新政是在维护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合作探究】
一、从繁荣到危机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材料二: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美国人现在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任意款式……福特汽车
①根据材料一,想一想:美国繁荣表象下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②以福特为代表的资本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填充表格,分析危机特点是什么?
二、罗斯福新政
1
2、罗斯福新政措施,“新”在何处?
【拓展延伸】
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
他们是谁?有何突出成就?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知识点1: 2、①生产过剩基本矛盾②1929 1929 1933
知识点2 1、1933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
2、金融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工代赈
3.宏观调控
4.资本主义制度
【合作探究】
一、从繁荣到危机
1、①问题:a贫富差距大、生产过剩、实际消费能力不足等
b鼓励分期付款,刺激消费
c加剧生产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②分期付款
2、经济危机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程度大。
二、罗斯福新政
1、作用:①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罗斯福新政“新”:①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②新的特点: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③新的起点: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继续发展。
【拓展延伸】
罗斯福和邓小平。
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启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经济体制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