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九个PPP项目失败案例及评价
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失败案例及原因
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失败案例及原因
那我就给您说说几个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失败的案例和原因:
案例一:悉尼歌剧院。
这悉尼歌剧院啊,那可是相当有名,但它的建造过程可真是一波三折。
原本计划的造价和工期都被大大超出了。
为啥呢?这设计太独特了,那些像贝壳一样的屋顶,施工难度那是相当大。
而且啊,在施工过程中还不断地出现各种问题,一会儿是预算不够了,一会儿是技术难题解决不了。
结果呢,这歌剧院的建造时间比原计划延长了好多,费用也高得吓人。
案例二:美国波士顿大隧道工程。
这个工程啊,本来是想缓解波士顿的交通拥堵问题,结果却成了一个大麻烦。
这预算就严重超支了,原本预计的几十亿美元,最后花了好几百亿。
为啥呢?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等等。
而且啊,这工程的工期也一拖再拖,老百姓们那是等得花儿都谢了。
最后好不容易完工了,还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真是让人头疼啊!
案例三:英国千年穹顶。
这个千年穹顶啊,当初建的时候可是雄心勃勃,想成为英国的标志性建筑。
结果呢,游客数量远远低于预期,运营成本又高得离谱,最后只能草草收场。
为啥呢?这地方位置不太好,交通不方便,而且里面的展览和活动也没什么吸引力,大家都不太愿意去。
这就好比开了个店,东西不好卖,还得付高额房租,那可不就得关门大吉了嘛!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搞工程项目可不能马虎,得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不然就容易出大问题。
您觉得我说得有没有道理呢?。
关于PPP项目风险与防范的失败案例总结
PPP工程风险与防范——国内外失败案例总结由于PPP模式下的工程普遍参与方众多、运营较为复杂,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该类工程的风险难以完全躲避,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与障碍。
为了更好地躲避工程风险,经济研究员搜集国内外的一些出现问题甚至失败的PPP模式典型案例,对这些典型案例进展整理,从中总结分析探究工程问题的原因所在,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国内外PPP案例情况PPP工程设计范围广,多应用于市政建立、民生供应等领域,经济研究员选取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17个典型案例,为了更好的分析工程风险,将选取的典型案例划分四类:道路PPP工程、供电PPP工程、供水PPP工程以及环保类工程,这四类工程根本涵盖了目前PPP工程实施的主流方面。
其根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 1国内外PPP失败案例根本情况二、导致工程失败的主要风险在对所选案例进展风险汇总分析之后,表2列出了国内外PPP工程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
表 2国内外PPP失败案例的主要风险因素从上表可以看出造成国内外PPP工程失败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点:〔一〕收益缺乏风险收益缺乏风险是指工程运营后的收益不能够收回投资或到达其预期收益而产生的风险。
从上表可看出,该风险多发于道路类PPP工程,此类PPP工程多靠车辆通行费获得收益,但是在运营中常常会出现预测失误,流量低于预期、竞争性工程增多等问题使工程收益低于预期水平,从而发生收益缺乏风险。
经济研究员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为例,该工程由浙江省政府和浙江民营企业合作,投资建立连接嘉兴与宁波的一座跨海大桥,该工程共17家民营企业参股,是国内第一个以地方民营企业为主体、投资超百亿的国家特大型交通根底设施工程,收费年限为30年。
杭州湾跨海大桥自2003年开场建立,2021年通车,造价多达200亿元。
通车以来,工程资金紧张,从?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来看,当时预测2021年大桥的车流量有望到达1867万辆,但2021年实际车流量仅有1112万辆,比预期少了30%以上。
国际工程施工失败案例分析
一、项目背景某国际工程项目位于非洲某国,由中国某建筑企业承建。
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为3年。
该项目主要包括办公楼、住宅区、商业设施等。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施工失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失败原因分析1. 设计不合理(1)设计方案未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地质等自然条件,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沉降、裂缝等问题。
(2)设计方案未能与当地法规、标准相符合,导致施工过程中多次修改,延误工期。
2. 施工管理不善(1)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2)施工进度安排不合理,未能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3. 合同管理失误(1)合同条款不明确,导致双方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争议。
(2)合同执行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导致工程变更频繁。
4. 外部因素影响(1)当地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工程款支付困难。
(2)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对施工进度产生严重影响。
三、案例分析1. 设计不合理是导致施工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设计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企业应加强设计审查,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2. 施工管理不善是导致施工失败的重要因素。
企业应加强施工队伍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优化施工进度安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3. 合同管理失误是导致施工失败的关键因素。
企业应完善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加强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确保合同约定得到落实。
4. 外部因素影响也是导致施工失败的原因之一。
企业应密切关注当地政治、经济环境,做好风险评估;加强自然灾害防范,降低自然灾害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四、启示1. 企业在承接国际工程项目时,应充分了解当地自然、人文环境,做好前期调研。
2. 加强设计、施工、合同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 提高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降低自然灾害、政治经济等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ppp失败案例
ppp失败案例最近几年,中国的PPP项目发展势头迅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失败案例。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PPP项目失败的案例。
这个案例发生在某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该城市计划建设一条新的地铁线路,并决定采用PPP模式实施。
该项目由政府、私营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组成的联合体完成。
然而,在项目开始后不久,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政府在项目运作前并未充分了解私营企业的能力和经验,也没有对其资本实力进行详细调查。
结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私营企业无法按时完成工作,导致项目进度拖延。
其次,政府在项目中的监管不力也是造成项目失败的原因之一。
政府部门在项目开始前并未制定详细的监管措施和监督机制,对私营企业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并未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评估。
这导致了私营企业的不规范施工和低质量工程,进一步延误了项目进度。
最后,项目的融资问题也是导致项目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由于私营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支付工人和供应商的工资和款项,进而导致工人的罢工和供应商的拖欠,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正常运行。
同时,政府在项目中的补贴拖延和迟发,也导致了私营企业资金状况的恶化。
综上所述,这个PPP项目失败的案例主要是由于政府对私营企业的能力和资金实力缺乏充分了解,项目监管不力以及融资问题导致的。
可以针对这个案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政府在PPP项目中应当加强对私营企业的尽职调查和评估,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资金实力来完成项目。
其次,政府部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应当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最后,政府在项目中的补贴应当及时发放,与私营企业建立良好的资金沟通渠道,避免融资问题对项目进展的影响。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PPP项目的成功率,避免类似的失败案例再次发生。
ppp失败和危机案例
ppp失败和危机案例PPP模式中的失败案例和危机一、刑事案件1、企业(国企)在经营过程中的腐败:(1)“水老虎”案秦皇岛市城管局副调研员、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副处级)马超群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据新华社报道,马超群落马的直接原因是:北戴河的某酒店建设过程中,其内部供水系统需要对接公共供水管网。
马超群狮子大开口,索要300万元,随后又加码到500万元。
酒店方不堪承受,只好将其索贿过程录音并举报。
房地产内部供水系统对接公共供水管网时,工程造价的话事权在水务公司。
而且,楼盘晚交付一天、商业地产晚开业一天,都是要付利息的,开发商等不起。
以前,为了减少在供水环节上的开发成本,一些开发商在自己开发的区域自建供水设施,提供居民和公共用水。
但随着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的推广,这一选项被禁用。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没有别的选择,水务公司方不仅能通过工程造价收回垄断租金,还能利用企业“等不起”额外勒索企业。
马超群寻租正是本乎这一逻辑。
(2)广州国企广日集团发生“塌方式腐败”:2009年番禺垃圾焚烧厂风波,从事电梯制造的广日集团进入舆论视野。
紧接着,广州市府2008年“39号文”被曝光,广日集团从中持续25年每年可获数亿元财政补贴。
政府将垃圾终端处理“特许”给国企,最终“养育”出腐败窝案,巨额财政补贴难显应有的绩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特许经营”固有的弊端。
基于此,就很有必要重新审视垃圾终端处理“特许经营”模式的得失。
接纳有序的市场竞争既是激活各类市场主体的必然选择,也是打破“利益集团”控制、遏制垄断经营滋生腐败的有效途径。
眼下,广州在垃圾分类和终端处理领域,一方面是政府固守“特许经营”,职能部门抱怨机制不顺、运营不畅、投入不足等问题难解,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力量介入的路径受阻,民营企业因政策壁垒而遭遇“一点垃圾都拿不到”的无奈。
虽然政府方面已有放开经营的认识,但进展迟缓。
如今,广州要从广日集团的“塌方式腐败”中汲取教训,重启垃圾处理政策的讨论,集思广益,探寻最优的方案与路径,才能重新赢得市民的信任与支持。
国际工程承包成功和失败案例及评析
班主任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材料一:学生维稳工作我校的班主任王老师在学生维稳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班主任,王老师一直把学生的维稳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内外矛盾,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的挑战。
首先,王老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他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经常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他还积极引导学生拓展兴趣爱好,增加他们的生活乐趣,减轻学业压力。
通过这些措施,不仅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了有效维护,还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其次,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他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
他还特别注重教育学生要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让自己受欺负。
在学校发生许多欺凌事件时,他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欺凌措施,并积极介入调解,维护受欺凌学生的合法权益。
这些举措大大降低了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率,维护了学生的正当权益。
最后,王老师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引导学生。
他从小事做起,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他讲究团队精神,时常组织班级集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班级凝聚力。
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信心。
他的身教和榜样作用,无形中推动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材料二:学生发展引导王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发展,还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他深知多元发展对于学生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他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王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他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从实际问题中挑战学生的思维方式。
他还经常组织学术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交流,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许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其次,王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团和志愿服务活动。
PPP项目失败案例集锦
PPP项目失败案例无论是建设文化小镇还是综合管廊,国家目前全力推行PPP模式,虽然例如河北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实施PPP14年,有力带动县财政收入增长近50倍,投资方的资产规模也增加了10多倍,但PPP在运用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国内外9个典型失败案例的分析,以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
国内案例1案例1 杭州湾跨海大桥出于对预期效益的乐观评估,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度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17家民营企业以BOT形式参股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让这一大型基础工程成为国家级重大交通项目融资模板。
然而现在投资入股的民企又纷纷转让股份,退出大桥项目,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国企回购赎回了项目80%的股份。
通车五年后,项目资金仍然紧张,2013年全年资金缺口达到8.5亿元。
而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大桥通行费收入全年仅为6.43亿元。
按照30年收费期限,可能无法回收本金。
评价:第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预测到2010年大桥的车流量有望达到1867万辆,但2010年实际车流量仅有1112万辆,比预期少了30%以上。
严重的预期收益误判导致民企决策错误。
第二,大桥项目从规划到建成的10年间多次追加投资,从规划阶段的64亿元到2011年的136亿元,投资累计追加1倍还多,参股的民企已先期投入,只能继续追加,最终被“套牢”。
第三,2013年嘉绍大桥通车对杭州湾大桥是“雪上加霜”,接下来,杭州湾第三跨海工程钱江通道2014年底也将通车,另外宁波杭州湾大桥、舟山-上海跨海高速、杭州湾铁路大桥等项目也已纳入地方或国家规划,未来车流量将进一步分流,合同与规划的严重冲突令项目前景更加黯淡。
2案例2 汇津中国(长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首家合资公用事业项目,长春市排水公司于2000年初与香港汇津公司合资建立汇津(长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即汇津长春),合同期限为20年。
同年7月,市政府制定了《长春汇津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
从十三个失败案例分析各领域PPP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
从这13个案例失败原因的汇总分析,我们认为中国PPP项目的失败主要是由以下风险造成的:1项目唯一性是指政府或其他投资人新建或改建其他项目,导致对该项目形成实质性的商业竞争而产生的风险。
项目唯一性风险出现后往往会带来市场需求变化风险、市场收益风险、信用风险等一系列的后续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开工未满两年,在相隔仅50公里左右的绍兴市上虞沽渚的绍兴杭州湾大桥已在加紧准备当中,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当地政府对桥的高资金回报率不满,致使项目面临唯一性风险和收益不足风险。
鑫远闽江四桥也有类似的遭遇,福州市政府曾承诺,保证在9年之内从南面进出福州市的车辆全部通过收费站,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保证收费,政府出资偿还外商的投资,同时保证每年18%的补偿。
但是 2004年5月16日,福州市二环路三期正式通车,大批车辆绕过闽江四桥收费站,公司收入急剧下降,投资收回无望,而政府又不予兑现回购经营权的承诺,只得走上仲裁庭。
该项目中,投资者遭遇了项目唯一性风险及其后续的市场收益不足风险和政府信用风险。
福建泉州刺桐大桥项目和京通高速公路的情况也与此类似,都出现了项目唯一性风险,并导致了市场收益不足。
2法律变更主要是指由于采纳、颁布、修订、重新诠释法律或规定而导致项目的合法性、市场需求、产品/服务收费、合同协议的有效性等元素发生变化,从而对项目的正常建设和运营带来损害,甚至直接导致项目的中止和失败的风险。
PPP项目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多,加之我国PPP项目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很容易出现这方面的风险。
例如江苏某污水处理厂采用BOT融资模式,原先计划于2002年开工,但由于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颁布,项目公司被迫与政府重新就投资回报率进行谈判。
上海的大场水厂和延安东路隧道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均被政府回购。
3审批延误主要指由于项目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花费时间过长和成本过高,且批准之后,对项目的性质和规模进行必要商业调整非常困难,给项目正常运作带来威胁。
PPP失败九大案例及评价
早课 | PPP失败九大案例及评价2016-10-19导读PPP在运用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几个典型失败案例的分析,亦能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
1墨西哥国家电信公司1990年,卡洛斯·埃鲁收购了墨西哥国家电信公司 (Telmex)。
Telmex控制全墨90%以上的电话业务,因而埃鲁可以制定高于任何发达国家的收费标准,而用户除了按其要求缴费别无他法。
埃鲁还通过吞并美洲移动“抢夺”了墨西哥72%的移动电话客户和70%的互联网用户。
如今Telmex市值3660亿美元,埃鲁也成为2013年世界首富,但更多的人指责埃鲁通过垄断暴富,阻碍国家经济正常发展,侵害消费者利益。
点评评价:规模经济与垄断具有天然联系,垄断排斥竞争,阻碍技术进步,这一点在网络化行业(如电信、铁路和电网等)表现尤为突出。
墨西哥的教训就在于反垄断法缺位,监管不力直接导致埃鲁具有单边定价权。
2土耳其公共设施“泛市场化”2002年伊始,土耳其通过基础设施与公共工程的私有化加速国家的市场化。
到2009年,共有6个港口、8条收费高速公路、2座跨海大桥、数家大型电厂、多家公立医院及国家电信陆续被卖给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私人部门。
对私人部门的涨价冲动,政府通过向居民发放“生活直补”来解决。
然而,缺乏监管的基础设施垄断成风,“生活直补”跟不上收费涨价,财政被企业“牵着鼻子走”,加之垄断带来的寻租与贫富分化,民众怨声四起,终于酿成2011年的全国性骚乱。
点评在微观领域,市场具有效率优势,但在宏观层面,没有政府的监管与平衡,最终谁的利益都无法保障,指望通过单一补贴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极易陷入“补贴泥潭”,实为“懒政”。
3澳大利亚的“竞价售电”澳大利亚的供电系统由私人运营,供电全国联网,发电厂“竞价上网”,随行就市。
高峰时段用电量超负荷,“竞价上网”变成了发电企业竞价售电。
企业在卖更多的电给商业机构的同时对居民用电实行限量,电价攀高也导致政府无力为公共设施支付账单。
中国建企海外工程项目成亏损案例
中国建企海外工程项目成亏损案例01背景在接手沙特轻轨项目以前,中铁建已在海外市场历练30余年,此时俨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中铁建也正向“世界建筑业的领军者,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建筑集团”的目标迈进。
然而这条仅18公里的轻轨线改变了这一切,而这已创下了中国在海外建设项目的最大亏损记录。
随之而引发的是中国民众(尤其是中小股民)的强烈不满,究其原因就是其巨额亏损会由谁来买单,此处点到为止,大家不言自明。
中铁建在中东马失前蹄给中国海外企业敲响了警钟,而他在中东打拼奋斗的历程是中国工程类企业在海外发展的缩影:通过中国式援建打开世界之窗的中国承包商们,在面对复杂的现代商业环境时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
中铁建在麦加的教训也给所有期冀在中东掘金的中国企业上了一课。
02原因中铁建在沙特拥有十年的根基,也吃过亏,应该熟悉这里一切的游戏规则,但是当中铁建在2010年年初就已经核算出巨亏,却无法遵循商业逻辑及时踩刹车,而是明知巨亏还要讲其完成,能否刹车已经不是中铁建能够左右的。
这应该算是巨亏的一个客观原因,政治因素起决定作用。
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关于这个轻轨项目最开始夺标呼声最高的也并非中铁建,而是沙特当地实力最强的铁路建设集团,当年沙特公司报出200亿的高价,而中铁建却报出120亿的低价,这不免让人怀疑中铁建是否能达到世界标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120亿是按照国内广州轻轨的投标成本测算出来的,这就是巨亏的一个主观原因,由于中铁建没有全面考虑当地条件与国内的差异而引起报价的巨大偏差。
问题还在于,2009年正式签约到2010年11月完成35%的运能,留给中铁建的工期只有20个月,这在国内还算宽裕,但这里是沙特----一个工作节奏慢的出奇的国度。
事实证明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工作态度中铁建都没做好准备,随之而来的不确定因素让这个项目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旋即,沙特业主方的一个设计变更让一切变得不可逆转起来,双方的约定是在2010年11月13日开通运营,要达到35%运能,在这一点上中铁建的理解是开通35%运能,在车站建设方面只需开通4个车站就能满足业主要求;但业主后来要求他们九个站在2010年11月就全部开通,这直接导致了工期的紧张,而其后业主又在技术设备方面的要求变更达到了让人不可理喻的地步。
国内外9个PPP项目失败案例及评价讲解学习
国内外9个PPP项目失败案例及评价PPP在运用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几个典型失败案例的分析,亦能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
1.墨西哥国家电信公司。
1990年,卡洛斯?埃鲁收购了墨西哥国家电信公司(Telmex)。
Telmex控制全墨90%以上的电话业务,因而埃鲁可以制定高于任何发达国家的收费标准,而用户除了按其要求缴费别无他法。
埃鲁还通过吞并美洲移动“抢夺”了墨西哥72%的移动电话客户和70%的互联网用户。
如今Telmex市值3660亿美元,埃鲁也成为2013年世界首富,但更多的人指责埃鲁通过垄断暴富,阻碍国家经济正常发展,侵害消费者利益。
评价:规模经济与垄断具有天然联系,垄断排斥竞争,阻碍技术进步,这一点在网络化行业(如电信、铁路和电网等)表现尤为突出。
墨西哥的教训就在于反垄断法缺位,监管不力直接导致埃鲁具有单边定价权。
2.土耳其公用设施的“泛市场化”。
2002年伊始,土耳其通过基础设施与公共工程的私有化加速国家的市场化。
到2009年,共有6个港口、8条收费高速公路、2座跨海大桥、数家大型电厂、多家公立医院及国家电信陆续被卖给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私人部门。
对私人部门的涨价冲动,政府通过向居民发放“生活直补”来解决。
然而,缺乏监管的基础设施垄断成风,“生活直补”跟不上收费涨价,财政被企业“牵着鼻子走”,加之垄断带来的寻租与贫富分化,民众怨声四起,终于酿成2011年的全国性骚乱。
评价:在微观领域,市场具有效率优势,但在宏观层面,没有政府的监管与平衡,最终谁的利益都无法保障,指望通过单一补贴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极易陷入“补贴泥潭”,实为“懒政”。
3.澳大利亚的“竞价售电”。
澳大利亚的供电系统由私人运营,供电全国联网,发电厂“竞价上网”,随行就市。
高峰时段用电量超负荷,“竞价上网”变成了发电企业竞价售电。
企业在卖更多的电给商业机构的同时对居民用电实行限量,电价攀高也导致政府无力为公共设施支付账单。
【典型案例】那些失败的PPP项目
【典型案例】那些失败的PPP项目展开全文点击标题「中国PPP研究院」快速关注【典型案例】那些失败的PPP项目刘雅南郭永斌等在谋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PPP模式有利于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同时有利于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发展空间广阔。
但基于PPP模式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未来在操作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问题。
而从以往曾经失败的案例中或许能够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案例分析——准经营性项目:鸟巢“半路散伙”的遗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准经营性项目是指“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的项目”,“可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附加部分补贴或直接投资参股等措施,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模式推进”。
具体而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与公益性项目相比,其具有比较明确的受益对象,具备收费条件,因而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其二,与经营性项目相比,由于项目具有较强的社会效应(正外部性),项目建设和运营直接关系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收费机制往往由政府制定,项目自身收益不太好,项目自身运营效益不足以完全覆盖投资成本,需要政府适当进行补贴。
国家体育场、即鸟巢项目,是国内体育场馆领域首个PPP项目,在引入PPP模式进行投融资并完成项目建设后,在赛后运营阶段出现系列问题,最后通过重新签署协议,政府方接手项目运营。
分析这个项目,笔者认为,首先,国家体育馆项目合作中多环节均出现政府变更合同条款的状况,包括重大建筑设计变更、商业配套大幅减少等,大幅增加成本的同时加大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其次,国家体育馆项目中,北京市政府引入的社会资本方为联合体,资金雄厚,融资实力较强,但其主要股东均从未运营过体育场,运营经验匮乏;而最重要的是,国家体育馆项目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形象,且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因此在运营阶段,公众对公益性和免费的呼声渐高,地方政府面临的舆论压力较大,社会资本按原计划经营很难持续下去,地方政府不得不收回经营权,最终导致该项目的PPP运作模式以失败告终。
16个案例看中国PPP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
16个案例看中国PPP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近年来,PPP项目融资方式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社会资本的介入不仅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但是,由于PPP是一种新生事物,我国政府和社会普遍缺乏经验,PPP在我国的应用也遇到了诸多实际问题,也有许多项目遇到了较大的问题甚至失败。
对这些失败的项目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导致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在今后的项目实践中加以重点关注,对我国今后的PPP实践更有指导价值。
下文案例主要涉及高速公路、桥梁、隧道、供水、污水处理和电厂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我国采用PPP模式的主流领域。
1、法律变更风险法律变更风险主要是由于采纳、颁布、修订、重新诠释法律或规定而导致项目的合法性、市场需求、产品/服务收费、合同协议的有效性等元素发生变化,从而威胁到项目的正常建设和运营,甚至直接导致项目的中止和失败的风险。
PPP项目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多,加之我国PPP项目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很容易出现这方面的风险。
例如:江苏某污水处理厂采用BOT融资模式,原先计划于2002年开工,但由于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颁布,项目公司被迫与政府重新就投资回报率进行谈判。
上海的大场水厂和延安东路隧道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均被政府回购。
2、审批延误风险审批延误风险主要指由于项目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导致花费的时间过长和成本过高,且批准之后对项目的性质和规模进行必要商业调整非常困难,给项目的正常运作带来了威胁。
比如某些行业里一直存在成本价格倒挂现象,当市场化之后引入外资或民营资本,都需要通过提价来实现预期收益。
而根据我国《价格法》和《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规定,公用事业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这一复杂的过程很容易造成审批延误的问题。
PPP失败案例借鉴启示
PPP失败案例借鉴启示部分PPP失败案例一览表借鉴启示合作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宝贵的经和深刻的教训都是PPP在中国健康发展的宝贵财富,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与警示,促进公私合作的制度机制创新。
——完善行政管理:1.建立管理框架。
就案例看,在我国推广PPP一是要有城乡建设部门规划,二是需要发改委在规划基础上审批合作项目并予以产业政策支持,三是需要财政担保或出资或贴息补贴或减免税费及政府采购。
而我国地区差别很大,行政体制是条块分割,所以推广PPP需要有一个由发改委、城乡建设部门和财政组成的协调机构,通过抽调现有人员,不用增加编制,也可以利用政府办事大厅模式,执行机构集规划、项目、政策和资金于一身,建立科学流程,从而提高效率。
2.设定合作门槛。
PPP项目大多关系千家万户,所以对私人合作方的甄别遴选非常重要,需要有些特别限定:如合作方热心于公益事业,过去若干年没有经营劣迹,在相关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联合体具有一定规模的营业额等等。
3.引入民主决策。
针对部分案例存在的承诺兜底、滥用公共资源、规划随意、项目欠妥等问题,今后的PPP项目评估可适当引入诸如听证之类的民主程序,把专家和民众的意见结合起来,亦能有效减少项目的负面影响。
——明确风险责任:1.强化合同管理。
一是合作项目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风险分担责任。
二是对违约行为约定刚性惩罚条款,对公私双方形成“硬约束”。
三是制定合同指南,工程延期、服务变更、法律修改、所有权转移、项目终止等均应纳入合同管理。
四是必须政府提供融资担保的项目,应通过成立某种责任实体来运作,在政府与金融市场间设置“防火墙”。
五是政府应委托第三方(如国资公司或独立投资机构)参加项目公司董事会而不是直接参与。
六是明确量化项目运营在何种情况下启动财政补贴程序、补贴标准系数和补贴方式。
2.严肃规划权威。
一是要在规划基础上制定PPP项目规划,避免项目与规划冲突。
二是根据规划审批项目或制定并公开项目规划,确保项目推广科学有序。
PPP项目的“成与败”
PPP项目的“成与败”文|李晓芬鲁班咨询行业分析员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各国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而PPP模式作为化解基建投资需求和过大的政府债务压力矛盾的重要推手,正发挥着积极的牵引作用,迈入“井喷时代”。
在各国不断推进PPP模式的同时,PPP模式的发展状况如何呢?整体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各地成功的案例不少,失败的项目也时而有之,具体情况如何,请与小编一起来围观。
表1 成功的PPP案例分析作为一种新生事物,PPP模式的推广在政府和社会中仍缺乏经验,PPP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实际问题,甚至出现部分项目失败的情况。
通过梳理国内外典型的PPP案例,找出导致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成功的PPP项目需满足五点条件,在今后的项目实践中加以重点关注,以为我国PPP实践提供指导价值。
1. 政府方面,政府需谨慎地审核项目,建立一个适合项目发展的合理、科学、透明的程序,并确立PPP 的法律地位,通过市场机制选择合作伙伴,择优确定合作方。
同时,在确定项目发起人时,需要全面评估发起人的发展能力。
在项目前期阶段,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制定严格招投标标准。
2.对于社会资本方,针对摒弃只顾“拿项目”的思想,对自身获得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新技术持续能力做充分评估,并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建立合理的运营规划、风险防范机制,尽量准确预测市场风险。
3. 政府方应明确产品或服务标准,但并不限定如何生产与提供。
社会资本方根据政府部门的要求,利用自身经验和优势编制建议书,进行投标,政府部门择优选取。
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及风险分担机制,最好是能通过特殊法律确保项目的运营。
4.利用特许经营协议规定义务和责任。
政府方对PPP项目进行的有力监管和明晰的权责划分,为项目成功实施提供的有力保障。
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在特许权经营协议或项目运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动态监控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国内外九个PPP项目失败案例及评价
双 港 垃圾 焚 烧 发 电 厂 系天 津 二 、 兰 州 威 立 雅 水 务 水 污 市 政府 与 泰 达股 份 有 限公 司合 作
的B O T 项 目,后者投资 5 . 4 亿元
2 0 1 4年 ,兰 州市 威立 雅水 务 人 民币 ,工 程设 计 能 力 为年 处 理
恶英气体有致癌 因素的传播导致 按 照 3 0年 收 费 期 限 ,可 能 无 法 模 最 大 、贷 款 额 最 高 的 B O T电 周边 居 民恐慌 ,上 访投 诉 乃 至群 回收本 金 。 力 项 目 ,也 被 誉 为 1 9 9 8年 中 国 体事件不断。二是合 同规定 由于 评价 :第一 , ( ( 杭州湾跨海 最 佳 P P P项 目。 为 了促 成 合 作 , 约定 原 因导致 项 目收益 不 足 ,政 大 桥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 预 测 到 项 目公 司 与 山 东 电 网 签 署 了 府提供财政补贴 ,但是对补贴数 量 没 有 明确 定 义 ,导 致 项 目公 司 承 担 了 收 益 不 足 的 风 险 。 如 2 0 1 2年 财 政 补 贴 不 足 5 8 0 0万
《 国务 院 办 公 厅 关 于 妥 善 处 理 现 维 护更 新 设 施 ,这 些 风 险 当初 是 有 保 证外 方 投 资 固定 回报项 目有 否 被合 作 双 方考 虑 到 ,反 映 在 合
法》 。 汇津 公 司认 为 ( ( 专营 办 法》 关 问题 的 通 知》,对 此 类 问题 作 同 当 中 ,并 约 定 分 担 解 决 机 制 , 是 政 府 为 支持 项 目而 做 出的行 政 出 了禁 止 性规 定 。然 而在 《 通 这 不仅 是 威 立雅 的事 ,更 需 要 兰 许 可 和 行政 授 权 ,废 除 《 专营 办 知) )发 出 2年 后 ,汇 津 长春 项 目 州 市政 府 反思 。 法 》 等 于 摧 毁 了项 目运 营 基 础 。 还 能 获得 审 批 立项 ,说 明地 方 政 在 多 次 调解 无 果 的情 况 下 ,汇 津 府 可 能在 报 批 过程 中打 了 “ 擦 边 公 司于 2 0 0 3年 8月 向 长 春 市 中 球 ” ,有关 部 门也涉 嫌监 管不 力 。 院起 诉 长春 市 政 府 ,而 长 春市 政 府 认 为 汇津 与 市排 水 公 司所 签 订 平 等 合 约 ,废 止 《 专营 办 ’ 法) )是 的 《 合 作 经 营合 同书》 是 一份 不 染 事件
重大PPP项目投资失败案例分析
重大PPP项目投资失败案例分析作者:亓子金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03期摘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及工程经济学中NPV的测算方法对近几年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投资项目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原因与项目内部原因着手,收集了当时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进行对比,总结出该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成功的原因,并对未来我国PPP模式的健康发展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PPP 杭州湾跨海大桥投资分析一、PPP模式概述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近几年,PPP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公私合营,投资重大项目的案例。
作为PPP典型项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投资项目,是我国民营企业与国家联合投资建设的首例。
但从经济效益上来看,该项目却是失败的。
建成后五年以来杭州湾跨海大桥投资项目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客流量,收益也不尽乐观,很多企业纷纷撤资。
对于该项目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重大的公私合营项目投资提供借鉴。
二、杭州湾跨海大桥失败原因分析本文通过对于项目外部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以及项目本身可行性的研究来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投资失败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分析1.政治。
第一,法律制度不完善。
由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筹划建设期间,我国PPP项目仍处于探索和推广阶段,虽然已经出现了类似的项目,但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在合作过程中可能由于法律条款的更改使得相关公私合营各方利益受损。
第二,审批、决策周期长。
基础设施的项目需要经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程序多、周期长。
但市场变化迅速,作为私人企业的一方,一旦市场出现变化,很难根据市场变化迅速做出有效调整,存在滞后期。
第三,政府出于“为人民服务”的目的,会建设许多类似的项目,而项目的建设则会让相应项目之间产生商业竞争,一定程度上损害私营企业的利益。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未满两年时,相隔仅50公里的绍兴杭州湾大桥就已开工,2013年建设的嘉绍大桥更让杭州湾跨海大桥“雪上加霜”。
16个案例看中国PPP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
16个案例看中国PPP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近年来,PPP项目融资方式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社会资本的介入不仅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但是,由于PPP是一种新生事物,我国政府和社会普遍缺乏经验,PPP在我国的应用也遇到了诸多实际问题,也有许多项目遇到了较大的问题甚至失败。
对这些失败的项目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导致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在今后的项目实践中加以重点关注,对我国今后的PPP实践更有指导价值。
下文案例主要涉及高速公路、桥梁、隧道、供水、污水处理和电厂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我国采用PPP模式的主流领域。
案例情况1、法律变更风险法律变更风险主要是由于采纳、颁布、修订、重新诠释法律或规定而导致项目的合法性、市场需求、产品/服务收费、合同协议的有效性等元素发生变化,从而威胁到项目的正常建设和运营,甚至直接导致项目的中止和失败的风险。
PPP项目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多,力口之我国PPP项目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很容易出现这方面的风险。
例如:江苏某污水处理厂采用BOT融资模式,原先计划于2002 年开工,但由于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颁布,项目公司被迫与政府重新就投资回报率进行谈判。
上海的大场水厂和延安东路隧道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均被政府回购。
2、审批延误风险审批延误风险主要指由于项目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导致花费的时间过长和成本过高,且批准之后对项目的性质和规模进行必要商业调整非常困难,给项目的正常运作带来了威胁。
比如某些行业里一直存在成本价格倒挂现象,当市场化之后引入外资或民营资本,都需要通过提价来实现预期收益。
而根据我国《价格法》和《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规定,公用事业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这一复杂的过程很容易造成审批延误的问题。
我国PPP项目失败案例分析及风险防范
我国PPP项目失败案例分析及风险防范我国PPP项目失败案例分析及风险防范近年来,公私合作(PPP)模式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失败的情况。
本文将对我国的PPP项目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作为今后PPP项目的参考和借鉴。
一、案例分析1. “大桥PPP项目”该案例发生在某城市的大桥建设项目上。
该项目原本以PPP模式进行,但却在建设初期遇到了多个问题,最终导致项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主要原因如下:(1)政府补贴欠缺:政府在项目初期承诺的补贴未能按时到位,导致项目无法如期进行。
(2)市场需求不足:大桥建设项目的市场需求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因此无法保证项目的盈利能力,使得私人投资方失去了继续投入资金的动力。
(3)项目管理不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和私人投资方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合作失败。
2. “高铁PPP项目”该案例发生在某高铁线路的PPP项目中。
该项目原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政策不稳定: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频繁调整相关政策,使得私人投资方难以准确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回报期。
(2)资金筹措困难:由于资金筹措方面出现问题,项目的资金链无法持续,最终导致项目停工。
(3)工期拖延和成本超支:由于一系列原因,项目的实际工期延长和成本超支。
政府和私人投资方在分摊风险和责任方面存在分歧,进而导致项目的失败。
二、风险防范上述案例的失败体现了PPP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风险防范措施:1. 完善政府补贴机制:政府承诺的补贴资金应该在项目开工前按时到位,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
2. 加强市场调研和需求评估:在项目启动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评估,确保项目具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以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3.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政府和私人投资方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问题,共同解决项目实施中的纠纷和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九个PPP项目失败案例及评价
PPP在运用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几个典型失败案例的分析,亦能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
1.1990年,卡洛斯•埃鲁收
购了墨西哥国家电信公司 (Telmex)。
Telmex控制全墨90%以上的电话业务,因而埃鲁可以制定高于任何发达国家的收费标准,而用户除了按其要求缴费别无他法。
埃鲁还通过吞并美洲移动“抢夺”了墨西哥72%的移动电话客户和70%的互联网用户。
如今Telmex市值3660亿美元,埃鲁也成为2013年世界首富,但更多的人指责埃鲁通过垄断暴富,阻碍国家经济正常发展,侵害消费者利益。
评价:规模经济与垄断具有天然联系,垄断排斥竞争,阻碍技术进步,这一点在网络化行业(如电信、铁路和电网等)表现尤为突出。
墨西哥的教训就在于反垄断法缺位,监管不力直接导致埃鲁具有单边定价权。
2.
2002年伊始,土耳其通过基础设施与公共工程的私有化加速国家的市场化。
到2009年,共有6个港口、8条收费高速公路、2座跨海大桥、数家大型电厂、多家公立医院及国家电信陆续被卖给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私人部门。
对私人部门的涨价冲动,政府通过向居民发放“生活直补”来解决。
然而,缺乏监管的基础设施垄断成风,“生活直补”跟不上收费涨价,财政被企业“牵着鼻子走”,加之垄断带来的寻租与贫富分化,民众怨声四起,终于酿成2011年的全国性骚乱。
评价:在微观领域,市场具有效率优势,但在宏观层面,没有政府的监管与平衡,最终谁的利益都无法保障,指望通过单一补贴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极易陷入“补贴泥潭”,实为“懒政”。
3.澳大利亚的供电系统由私人运营,供电全国联网,发电厂“竞价上网”,随行就市。
高峰时段用电量超负荷,“竞价上网”变成了发电企业竞价售电。
企业在卖更多的电给商业机构的同时对居民用电实行限量,电价攀高也导致政府无力为公共设施支付账单。
2009年热浪肆虐澳大利亚,导致许多老人和儿童丧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热浪发生时居民和公立医院用电量反而被减少甚至停供。
评价: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但电力供应带有公共性质,竞价用电导致作为弱势群体的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切身利益受损。
相比之下,罗马尼亚对电商实行牌照特许、配额及峰值调节等手段,私人负责发电,国家电力公司作为非盈利机构负责整合电能和电网系统运营,较好地避免了发电商的价格歧视。
4.
上世纪90年代,为鼓励私人部门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哥伦比亚政府为多个机场和收费公路项目的收入提供担保,并与独立发电商签订长期购电协议,承诺公用事业付款。
截止到2005年,由于项目收入低于预期,哥伦比亚政府已经向私人部门支付了20亿美元,许多项目的运营期限长达30-50年,令政府的“担保之路”漫长,财政不堪重负。
墨西哥政府为促成PPP项目,强迫国有商业银行向收费公路项目提供融资,结果由于公路收益低于预期加上利率上升,政府不得不接管这些项目,并承担了近百亿美元债务。
葡萄牙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过滥用PPP模式变相举债,直接引发了2011年葡萄牙财政危机,遭到欧盟的严厉警告。
评价:一般来说,政府更适合分担法律变更、政治目的、军事战争等宏观层面的风险,企业更擅长于应对微观
层面的经营风险。
在本案中,哥伦比亚和墨西哥政府自我定位错误,滥用担保,承担了本不属于政府承担的经营风险,而葡萄牙的教训说明推广PPP须有规划,无序滥用会加重政府债务负担。
5.出于对预期效益的乐观评估,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度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17家民营企业以BOT形式参股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让这一大型基础工程成为国家级重大交通项目融资模板。
然而现在投资入股的民企又纷纷转让股份,退出大桥项目,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国企回购赎回了项目80%的股份。
通车五年后,项目资金仍然紧张,2013年全年资金缺口达到8.5亿元。
而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大桥通行费收入全年仅为6.43亿元。
按照30年收费期限,可能无法回收本金。
评价:第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预测到2010年大桥的车流量有望达到1867万辆,但2010年实际车流量仅有1112万辆,比预期少了30%以上。
严重的预期收益误判导致民企决策错误。
第二,大桥项目从规划到建成的10年间多次追加投资,从规划阶段的64亿元到2011年的136亿元,投资累计追加1倍还多,参股的民企已先期投入,只能继续追加,最终被“套牢”。
第三,2013年嘉绍大桥通车对杭州湾大桥是“雪上加霜”,接下来,杭州湾第三跨海工程钱江通道2014年底也将通车,另外宁波杭州湾大桥、舟山-上海跨海高速、杭州湾铁路大桥等项目也已纳入地方或国家规划,未来车流量将进一步分流,合同与规划的严重冲突令项目前景更加黯淡。
6.作为国内首家合资公用事业项目,长春市排水公司于2000年初与香港汇津公司合资建立汇津(长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即汇津长春),合同期限为20年。
同年7月,市政府制定了《长春汇津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
2000年底,项目投产并正常运行。
然而从2002年开始,排水公司就拖欠汇津长春污水处理费,而从2003年3月起停止付费。
为解决争议,汇津公司邀请吉林省外经贸厅出面调解,在调解会上汇津公司得知市政府已于2003年2月废止了《专营办法》。
汇津公司认为《专营办法》是政府为支持项目而做出的行政许可和行政授权,废除《专营办法》等于摧毁了项目运营基础。
在多次调解无果的情况下,汇津公司于2003年8月向长春市中院起诉长春市政府,而长春市政府认为汇津与市排水公司所签订的《合作经营合同书》是一份不平等合约,废止《专营办法》是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属于依法行政。
败诉后汇津公司又上诉至吉林省高院,期间汇津长春停产,数百万吨污水直接排入松花江,是为轰动一时的“汇津事件”。
经过近两年的法律纠纷,最终长春市政府将汇津长春回购。
评价: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而财政无力支付巨额基础建设资金,纷纷引入境外投资者并承诺固定回报,原本低回报,以稳定见长的水务在我国渐成暴利行业。
为此,国务院于1998年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此类问题作出了禁止性规定。
然而在《通知》发出2年后,汇津长春项目还能获得审批立项,说明地方政府可能在报批过程中打了“擦边球”,有关部门也涉嫌监管不力。
7.中华发电项目总投资168亿元人民币,装机规模300万千瓦,由山东电力、山东国际信托、香港中华电力以及法国电力共同发起的中华发电有限公司承担,合作经营期为20年,期满后电厂资产全部归中方所有。
该项目是我国迄今为止装机规模最大、贷款额最高的BOT电力项目,也被誉为1998年中国最佳PPP项目。
为了促成合作,项目公司与山东电网签署了《运营购电协议》,约定了每年的最低售电量。
根据1998年原国家计委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已建成的石横一期、二期电厂获准0. 41元/度这一较高的上网
电价,基本保障了项目收益。
然而在2002年10月菏泽电厂新机组投入运营时,山东省物价局批复的价格是0.32元/度,这一电价无法满足项目的正常运营,更糟的是从2003年开始,山东省发改委将中华发电与山东电力间的最低购电量从5500小时减为5100小时。
由于合同约束,山东电力仍须以计划内电价购买5500小时的电量,价差由山东电力自行填补,导致合作无法为继,项目收益锐减。
评价:中华发电项目案例说明决策者在引入项目时缺乏长远考虑,“固定回报”承诺导致合作双方现在进退两难。
1998年的中国计划经济成分更多,竞争压力较小。
然而近年来伴随国企改制,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为大唐电力、山东国电、国电电力、中电国际、华能集团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竞争压力倒逼发电企业“竞价上网”,中华发电项目合作双方之间的《运营购电协议》已失去继续执行的体制机制基础,这一深刻的教训启示今后的合作项目一定要充分预见风险,构建科学分担机制。
8.双港垃圾焚烧发电厂系天津市政府与泰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BOT项目,后者投资5.4亿元人民币,工程设计能力为年处理垃圾40万吨,占天津年生活垃圾总量的25%,特许经营期30年。
但是目前项目运营并不乐观,一是伴随焚烧垃圾产生的二恶英气体有致癌因素的传播导致周边居民恐慌,上访投诉乃至群体事件不断。
二是合同规定由于约定原因导致项目收益不足,政府提供财政补贴,但是对补贴数量没有明确定义,导致项目公司承担了收益不足的风险。
如2012年财政补贴不足5800万元,仅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25%,现在是企业叫屈,公众不买账,项目进退维谷。
评价:双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案例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从早期的“越位”变成现在的不作为,而公众不满是因为以往地方政府监管不力而引发信任危机,同时项目选址也缺乏必要的听证程序,从而引发群体事件。
9.
不久前,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显示出厂水苯含量、自流沟苯含量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导致兰州主城区的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居民生活用水停供4天,后经查明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
评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一方面,兰州威立雅每年的投入预算很低,几乎无法维持供水系统正常运转。
技术设施疏于维护保养,才导致如此严重的水污染事件。
另一方面,当初威立雅为获得45%的股权已经付出了极高的投标价,而兰州水价4年来一直未涨,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无力也不愿出资维护更新设施,这些风险当初是否被合作双方考虑到,反映在合同当中,并约定分担解决机制,这不仅是威立雅的事,更需要兰州市政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