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选修内容之一,第8单元,共分7个部分。

2. 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2)了解仙湖的悲壮故事和人们对它的怀念和热爱;(3)理解边疆地区的民俗和文化;(4)掌握叙事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5)培养爱好自然、尊重历史、珍视文化的态度和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和仙湖的历史、地理、自然和人文特点;(2)理解文中所出现的民俗和文化;(3)掌握叙事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文中出现的历史、地理、自然和人文特点;(2)如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理解民俗和文化;(3)如何掌握叙事文体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讲解和分析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3. 课堂上结合实际生活和历史文化,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所涉及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由学生自主回答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你知道罗布泊和仙湖吗?(2)你对它们有哪些印象?(3)你想了解罗布泊和仙湖的哪些方面?2. 讲授(30分钟)(1)教师介绍罗布泊和仙湖的历史、地理、自然和人文特点,并向学生做出一些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2)教师讲解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指导学生去理解和模仿这些语言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演讲、分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3. 练习(15分钟)(1)要求学生阅读本篇文章,并根据阅读所得,在课本练习册上做出相应的练习,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2)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一篇类似于本文的叙事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自主总结今天的课堂内容,回答本节课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罗布泊的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地理、生态知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罗布泊的变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

2. 罗布泊相关图片、资料。

3. 教学课件。

4. 学生分组名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展示罗布泊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景象。

(2)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行解决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罗布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罗布泊的变迁。

(2)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引导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地理、历史背景,了解罗布泊消失的原因;2.分析描写文学的技巧,掌握夹叙夹议、特写、象征等手法;3.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4.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三、教学重点1.掌握描写技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2.了解文中出现的一些生词、词组,如“仙湖”、“塘沽”等。

四、教学难点1.理解唐丹青笔下仙湖之美的细节描写;2.分析文中出现的象征手法。

五、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法;3.联想发散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视频以及课堂提问等方式,引入罗布泊的地理、历史背景等相关知识。

2. 学生活动第一部分:阅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先阅读整篇文章,然后根据以下问题,分小组讨论。

•罗布泊为何被称作“仙湖”?•罗布泊为何消失?•罗布泊消失给当地居民以及全世界环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第二部分:分析描写技巧教师导入夹叙夹议、特写、象征等相关手法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描写技巧,注意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描写细节,并注重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部分:语言表达从文章中选取一段适当的描写,让学生朗读并加以讲解。

并通过课堂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试着模仿表演,发挥个人表达能力。

3. 总结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点拨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七、教学评价1.成功完成教学目标;2.学生对罗布泊的情感认知和文学技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3.学生表达能力和阅读水平有所提高;4.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身修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一节综合性的地理课,主要讲解中国的罗布泊,介绍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以及历史背景等。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到罗布泊是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大型内陆湖泊,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变成了今天的荒漠戈壁。

二、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基本信息。

2.了解罗布泊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现在的生态状况。

3.掌握地图阅读和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意识。

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放映视频(如《天堂在地球上——中国罗布泊》),让学生了解罗布泊的现状和历史变化。

2.课堂讲解通过PPT,讲解罗布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基本信息。

强调罗布泊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以及现在的环境状况。

通过地图、图片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自行查阅相关材料(如书籍、图片、视频),并绘制罗布泊地图,加深对罗布泊的认识。

4.展示和讲解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就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展示和讲解,加深主题的理解和交流。

5.问题探究让学生围绕罗布泊进行问题探究,如“为什么罗布泊逐渐消失?”、“罗布泊的消失对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6.总结通过小结,建立知识框架,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视频放映、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旨在灵活多样地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视频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课堂讲解能否使学生掌握罗布泊的基本信息,并把知识纳入整体框架。

3. 小组合作的过程是否能够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和共同进步。

4. 问题探究的环节内容是否足够深刻和有提高,是否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潜力。

关于人教八年级语文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关于人教八年级语文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罗布泊昔日的美丽与今日的荒凉。

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进行描写,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学习对比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环境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相关背景资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简要介绍罗布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关注罗布泊的环境变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分析课文结构1.分析课文的开头、结尾,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线索。

2.分析课文中间部分,让学生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

四、学习对比手法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2.分析对比手法如何突显罗布泊的环境变化。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结构。

2.提问:课文中的对比手法是如何体现的?二、深入分析1.分析课文中对罗布泊昔日美景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其美丽。

2.分析课文中对罗布泊现状的描写,让学生了解其荒凉。

三、体会作者情感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罗布泊的情感变化,体会其关爱之情。

2.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时的感受。

四、写作训练1.以“我心中的罗布泊”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手法,表达自己对环境的关爱。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重点。

2.提问:你们认为如何保护环境,避免罗布泊的悲剧重演?二、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环保想法。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讨论,写一篇关于环保的倡议书。

2.收集有关罗布泊的资料,了解其环境变化原因。

五、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作者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沉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①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②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拟人、列数据等方法表现诣的写作方法。

③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预习学习“读──读,写──写”。

2、关于罗布泊,《辞海》上是这样说的: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

古称蒲海、盐泽、洛普池、泽。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

孔雀河从北面注入。

呈葫芦形,面积3 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

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

沿岸盐泽广布。

3、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个问题画出要点。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4、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

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报告文学不同于调查研究报告,是富有文学性的。

整体感知:一、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本题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概括、归纳能力。

问题的三个方面,提示了整体把握的入手处,启示我们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先要把课文内容分析为几个基本的方面,然后分别提要。

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五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五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五篇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我们的身边也不乏类似罗布泊这样的例子,比如说野生植被的破坏、鸟类等物种的减少以及农村垃圾的处理问题等等,请同学们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进行调查思考,写成一篇感情真挚的报告文学。

小编小编整理了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这是一篇呼吁生态环境保护的报告文学。

用罗布泊消亡的实例,警告人们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带进行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

作为一篇报告文学,它那深沉的感情,抒情的笔调给读者带来深深的震撼。

所以应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着重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来探究文章的震撼力量,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捕捉兴趣,情境导入看到这篇文章的作者名字,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住在月宫里的吴刚吧!吴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神话人物,他是汉代西河人,跟人学仙但犯有过错,所以就受到每天砍桂树的惩罚,这个神话寄寓着非常深沉的理念,即命运之残酷。

让我们领悟到因为愚蠢而犯下了过错,就会受到严酷的甚至是万劫不复的惩罚。

当然,此吴刚非彼吴刚,但是他的这篇文章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因人类的愚蠢而带来的痛苦惩罚。

让我们顺着吴刚沉痛的目光,看看这一片消逝了的仙湖──罗布泊。

(屏显1:卫星拍摄的罗布泊──“地球的大耳朵”。

)(屏显2: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以及罗布泊的具体位置。

)(屏显3:罗布泊的图片──“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昔日河床”)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用笔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如有生字或生词,可把它写在黑板上,留待一起解决:生词:萧瑟戈壁沧海桑田2、概括本文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并找出关键词:二:师总结:本文开头先说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的美丽景象。

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原因,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罗布泊的历史变迁及其消逝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对比不期的罗布泊图片,直观感受罗布泊的变化。

(2)运用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罗布泊的历史变迁及其消逝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如何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罗布泊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罗布泊的美丽。

(2)提问:“你们知道罗布泊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词。

(2)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3)讲解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1)深入学习课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通过研究罗布泊的历史和地理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精选14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作用是什么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环节。

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精选1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底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1、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点拨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那里已经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那就是罗布泊。

八年级下册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罗布泊的位置、特点及其消逝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题。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和探究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及其背后的生态问题。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简介罗布泊的位置、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会生字词。

3. 合作探究(1)分组查阅资料,了解罗布泊消逝背后的生态问题。

(2)分享查阅到的资料,共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是否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教师也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实际水平,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等,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七、评价建议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简要描述罗布泊的位置和特点。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在课文语境中正确使用。

3. 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人教八年级语文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目标:1、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等方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作用。

3、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透视文章写作内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罗布泊今昔图片的对比: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昔日的罗布泊曾被称作仙湖,碧绿的湖水,茂密的胡杨林,是生命的绿洲。

而现在却是一片漫漫的黄沙,骆驼的尸骨随处可见,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树只剩下了干枯的枝干。

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幕悲剧的发生?二、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1、课文所描述的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怎样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三、局部探究:文章内容尽管很简单,但却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请大家再次细读课文,找出最让你震撼的地方分析一下。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学习列数字、作比较、拟人、排比等手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重要作用。

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的描述及具体数字的罗列,形成巨大的落差,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将枯死的胡杨和罗布泊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又如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

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而直接的抒情,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四、延伸拓展:1、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可出示青海湖和月芽泉美丽的照片,增强直观的印象)。

八年级语文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9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9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9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设计: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2.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3.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4.结合“研讨与练习”:“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拓展思维,畅想表达。

教学内容设计:一、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3.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

4.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二、课堂教学内容第一板块:罗布泊消逝的原因1.导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

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目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新华社乌鲁木齐二月4日电)资料投影:“探险乐园罗布泊”(摘自1998年1月5日《南方日报》3.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4.投影显示问题的答案。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

塔里木河两岸入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

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

八年级语文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本文的多种表达方式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2.引导学生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认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恶果,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学以致用,加强写作训练。

教学内容1.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

3.培养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通过今昔罗布泊的对比强化悲剧情感。

•难点:•文章强烈的对比手法。

•排比、反问等手法的运用。

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软件、课文配套图片。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有关图片(罗布泊的今昔),让学生感受其巨大的变化,激发其探究欲望。

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为理解文章深层内涵做准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走进罗布泊: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绘罗布泊过去与现在的语句,通过投影或板书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罗布泊的过去、罗布泊的现在、作者的感情。

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讲述自己的感受。

2.悲剧剖析:从文章中找出造成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语句。

强调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无知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3.表达情感:本文强烈的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

主要体现在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排比手法等。

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体会。

可以让学生结合文段分析其作用。

4.思考讨论:针对文章的悲剧色彩和提出的反思,让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可以从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等方面展开思考。

5.写作训练:结合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让学生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作业布置:完成教学评估中的相关练习,加强有关知识的巩固。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从中汲取教训,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阅读答案),以供参阅。

初中初二语文上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语文上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1.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神秘、探险类题材有着浓厚兴趣,课文以此为背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能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理解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3.学生的思维发展: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但可能对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问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四)课堂练习,500字
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中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选取典型的练习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4.针对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感悟。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罗布泊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需要教师指导他们如何分工合作、倾听他人意见、表达个人观点。

八年级《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

八年级《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

八年级《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八年级《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1教案背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六篇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考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因此,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教材分析^p本文属报告文学,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比照罗布泊过去和如今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根底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

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三点:一是比照、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三是报告文学的根本特点。

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展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学会、积累、运用吞噬、沧海桑田、干涸、戈壁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如今及其消失的原因。

3、品读课文,揣摩语句,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才能目的1、培养学生挑选信息、概括要点的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

2、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络现实,考虑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开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如今及其消失的原因。

2、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开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课前要求学生运用工具书小组内自学字的音、形、义;搜集人为原因造成的水资萎缩或水资污染的资料,课上交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2、讨论法:学生互动中发现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感知才能。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课件展示过去水草丰盈绿林环绕的罗布泊图片和如今死寂荒凉的罗布泊的图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过程和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的方法。

2.了解罗布泊的这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3.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

教学设想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从“生态自然”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文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品传达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培养
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预习情况:学生朗读生字词。

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戈(gē)壁裸(luǒ)露
2.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堂教学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听说过罗布泊吗那里是浩瀚的沙海,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现在是一个充满恐惧又充满神秘的戈壁,但是,罗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辽阔的`水域,那里水鸟成群,碧波荡漾。

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那么,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

播放沙漠中绿草如茵、胡杨林立、花团锦簇的景象画面,学生探讨:“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问题,因势利导:是啊,人们都愿意生活在花红柳绿式的“世外桃源”之中。

可是,我们却不愿更好的去呵护它,建设它,于是,有些桃源竟变成了魔域。

在我国青海湖附近就曾有过这么一个被人们喻为“世外桃源”的地方,那就是罗布泊。

可今天,她已经千疮百孔,惨不目睹。

就让我们一起感悟《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件出示问题)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2.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3.具体把握课文内容,做内容提要。

(1)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2)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3)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改道”“四盲”。

(4)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青海湖”“月牙泉”。

三、问题研究
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要求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确:这个问题要抓住重点片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罗布泊消失了。

”),探究深层含义,从中获得启发。

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
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

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问题是当年的开发没有考虑水资源,简单的以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顾了上游不顾下游。

从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2.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1)阅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要求读出感情)
(2)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a.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
训练复述能力)
b.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c.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

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
坏的悲剧。

引用数据的句子,如“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3.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

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排比手法,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

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直接抒情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四、探究活动
1.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本题沿着救救青海湖的思路拓展,让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生态问题是一个大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实地考察,提出问题,研究对策。

2.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我的成长史见证了进百年罗布泊的坎坷史。

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

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我要回报罗布泊。

) 设计说明:本题则要求具体诉说罗布泊百年沧桑,是描述的训练,又是口语的训练,又是想像的训练。

五、总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

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六、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

罗布泊在20世纪70
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

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

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苦,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

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从而深入理解作品传达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