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汉语“A而B之”句式
文言文虚词“而”表修饰之浅析
文言文虚词“而”表修饰之浅析文言文虚词“而”表修饰之浅析“而”是古代汉语中运用最广泛而又最灵活的连词,它的基本作用是连接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两种行为、性质或事件的联系。
从连接的前后两项的意义关系来看,情况很复杂,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并列、修饰、承接、假设、因果和转折。
其中,犹以表修饰的用法不易分辨,现在把判断“而”表修饰的方法提出来,希望能给广大师生提供一点帮助。
看下面这组例句:①子路拱而立。
(《论语子路从而后》)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④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⑤子路率尔而对。
(《论语先进》)⑥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柳宗元《捕蛇者说》)⑦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苏轼《石钟山记》)⑧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以上八个例句中加点的“而”并不都表示修饰关系,但有些资料却认为①②两个例句中的“而”也表修饰,“拱”和“跂”作方式状语。
其实,这种理解没有注意到现代汉语语法对这种形式的处理。
如“坐着看书”、“站着吃饭”、“走着聊天”、“乘船渡江”,这些短语中的“坐着”、“站着”、“走着”、“乘船”,虽然表示方式或状态,但并不是方式状语,现代汉语语法称这类短语为连动短语,有这一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叫连动谓语句。
既然是连动,就绝不可能是修饰关系,而应是并列关系或承接关系。
因此“子路拱而立”(子路拱着手站着)中“而”应为并列关系,“吾尝跂而望矣”(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中“而”应为承接关系。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而” 表示修饰关系呢?我们分析一下后面六个例句。
③④两句中的“终日”、“ 晨”是时间名词,作后面动作行为的状语,“而”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⑤⑥⑦三句中的“率尔(轻率的样子)”、“ 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 弛然(放心的样子)”、“ 徐(慢慢的)”都是形容词,表示动作的情态,作后面动词的状语,“而”也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文言文中而的几种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几种用法《文言文中“而”字用法指南》“而”这个字啊,在文言文中就像个百变精灵,那用法可多了去了。
咱先说说“而”表示并列关系的时候。
这就好比两个人并肩走路,不分先后主次。
像“黑质而白章”,黑的质地和白的花纹,两者是并列存在的。
你看啊,这就像餐桌上的筷子和碗,都是餐具,地位平等,并列在那。
你能说筷子比碗重要或者碗比筷子重要吗?肯定不能啊。
这时候的“而”就是这么个简单又和谐的并列关系,把两个相似或者相关的事物连在一起。
再讲讲“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情况。
这就像是接力赛跑,一棒接一棒。
前一个动作做完了,接着做下一个动作。
比如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先看了桓侯,然后转身就跑。
这就像你早上起床,先睁开眼睛,接着坐起来一样自然。
你想啊,如果没有先睁开眼睛这个动作,怎么能接着坐起来呢?这“而”字啊,就巧妙地把这先后顺序给串起来了。
要是没有这个“而”字,这句子读起来就感觉少了点连贯性,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散一地,不顺畅了。
还有啊,“而”表示递进关系的时候。
这就像是爬楼梯,一层比一层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还不够,还要每天反省自己呢。
这就好比你学习知识,只在学校听课是不够的,回家还得复习、做练习,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时候的“而”字,就像那向上的台阶,让意思更进一层。
要是把这个“而”字去掉,那感觉就像你爬楼梯只爬了一半,上不去下不来,卡在那儿,句子的韵味和深度就大打折扣了。
“而”表示转折关系的时候也很有趣。
这就像开车突然转个弯。
本来顺着一个方向走,突然就变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可是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这就像一个徒弟跟着师傅学手艺,最后徒弟的手艺超过了师傅。
你说奇怪不奇怪?这“而”字啊,就在这一顺一逆之间,起到了关键的转折作用。
要是没有这个“而”字,那句子就变成平铺直叙的了,哪还有这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呢?“而”表示修饰关系的时候呢,就像是给一幅画添上精美的边框。
古文里而的用法
古文里而的用法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一起探索一下古文里“而”这个字的用法吧。
首先呢,“而”常常被用作连词。
这可是个超级常见的用法哦!它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就像“黑质而白章”,这里的“而”连接“黑质”和“白章”,意思就是黑色的质地和白色的花纹,两者是并列的关系。
这一步很基础,可千万不能小瞧这就像是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呢!然后呢,“而”还能表示承接关系。
比如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前面说心里正想回去呢,后面接着就发生了大声从水上发出来这件事。
这个时候,“而”就把前后两件事顺承起来啦。
我在理解这种用法的时候,通常会多读几遍句子,去感受那种事情先后发生的逻辑。
这一步看起来不难,但有时候可能会混淆,所以要多留意一下哦!还有哦,“而”表示转折关系的时候也不少见呢。
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色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是却比蓝草更青。
你看,这里的“而”就起到了一个转折的作用。
这部分我觉得要特别注意上下文的语境,不然很容易理解错呢!你是不是也有同感呀?另外“而”也有表示修饰关系的情况。
比如“吾恂恂而起”,“恂恂”是形容“起”这个动作的状态,“而”在这里就把它们联系起来啦。
这一点真的有点难把握呢,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觉得很迷糊,不过多看看例句就会慢慢明白啦。
这一步可能需要多花点时间去琢磨哦,真的!最后呢,“而”还有表示递进关系的用法。
像“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之后还要“日参省乎己”,这就是一种递进关系啦。
这一步其实还好理解,但要准确判断的话,还是要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通常会再检查一次,真的,确认无误是关键!。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咱们从小学到高中,文言文一直都是语文学习里的重要部分。
在文言文里,有这么一个字,它看着简单,用法却特别多样,它就是“而”。
先来说说“而”表示并列关系的时候。
就比如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这里的“而”呢,就把“黑质”和“白章”这两个特点平等地连接起来,就好像是两个好伙伴肩并肩站着一样,意思是这蛇身上有黑色的质地还有白色的花纹。
再讲讲“而”表示转折关系的时候。
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而”字一转,原本大家可能觉得从蓝里取出来的应该跟蓝差不多,结果呢,却是比蓝还要青,是不是很有意思?还有“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情况。
“温故而知新”,先温习旧的知识,然后才能得到新的收获,这里的“而”就像是一座小桥,把“温故”和“知新”这两个动作顺顺溜溜地连接起来啦。
说到这“而”字,我想起以前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有个特别有趣的事儿。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而”的用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举了个例子“敏而好学”。
然后我就问大家这个“而”是什么意思呀?结果有个调皮的小家伙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知道,这个‘而’就是表示这个人很二!”这一下子,全班都哄堂大笑。
我当时也忍不住笑了,然后耐心地给他解释,这“而”啊,在这里是表示并列关系,是说聪明并且好学。
经过这么一闹,大家反而对这个“而”字的用法记得更清楚了。
“而”表示修饰关系的时候也不少见。
“吾尝跂而望矣”,“跂”是抬起脚后跟,“望”是远望,“跂”这个动作是来修饰“望”的,怎么个修饰法呢?就是抬起脚后跟去远望,突出了望的那种急切和专注。
“而”表示递进关系也有例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里就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还多次反省自己,“而”字让后面的“日参省乎己”在程度上更进了一步。
在文言文的世界里,“而”字就像一个神奇的小精灵,到处蹦跶,变换着不同的姿态和作用。
咱们要想准确地理解它,就得多读多琢磨。
就像那个把“而”理解错了的小朋友,虽然闹了笑话,但也让大家在笑声中对“而”的用法印象深刻。
古语中而字的用法
古语中而字的用法一、古语中“而”字的用法概述在古代汉语中,“而”字是一个常见的连词,具有丰富的用法和含义。
它可以连接两个独立的句子,表示前后关系;也可以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不同的关联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析古语中“而”字的应用情况。
二、表示并列关系1. A而B:“而”字在表达并列关系时,可以连接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事物或观点,并强调其平行存在或同时发生。
例如:“读书而不思则罔”,即读书与思考应该同时进行,强调了学习必须伴随思考。
2. 既A而且B:“而”字还可引出具有先后顺序的并列关系。
例如:“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已以斯年矣,未尝无过也。
”这里,“已”表示过去,“未尝无过也”表示将来,通过“而”的使用强调了过去和将来都会有过错。
三、表示递进关系1. 不仅A,(反之)而且B:“而”字在表达递进关系时,可用于紧接着说明一种更进一步或更深入的情况。
例如:“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有灵活运用的能力。
”这句话指出,不仅知识广博,还要善于运用才能取得成功。
2. 更甚者A,而B:“而”字在表示递进关系时,可以引出更加严重、深远的结果。
例如:“因噬谗臣之言,则诛灭忠良之士也。
”这里,“而”字强调了因为接受谗言所导致的更严重后果,即杀死了忠良之士。
四、表示转折关系1. 虽A,(但)而B:“而”字在表达转折关系时,可以将一个事物或观点与前面提到的事物或观点相对立起来。
例如:“虽然蜡烛是微小的光源,但它可以驱散黑暗。
”这里,“虽然蜡烛微小”与“可以驱散黑暗”形成了转折关系。
2. A非B而C:“而”字在表示转折关系时,用于说服别人改变想法或采取行动。
例如:“此地非去处也”,意思是告诉别人这个地方不合适作为旅游景点,并建议找其他地方。
五、表示因果关系1. 因A而导致B:“而”字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表明A是导致B发生的原因。
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即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担心自己不能做到。
六、其他用法1. 表示禁止: A (而) 不可 B。
古汉语中而的用法
古汉语中而的用法在古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特殊的连词——“而”。
这个词在句子中起着承接、推进、转折等多种作用。
它的使用既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方式,也为我们理解古代文献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汉语中“而”的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运用。
一、“而”的基本意义“而”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连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它最基本的意义是连接两个并列动作或状态,表示因果关系或者同时发生。
例如,“天冷而雪花飘落”中,“而”表示前后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努力学习而取得好成绩”中,“而”表示前者努力学习导致后者取得好成绩。
二、“而”的构建方式在古代汉语中,“而”的构建方式非常灵活。
通常可以通过动词、形容词或者介词短语来与“而”搭配使用。
这样做有利于扩展句子内容,丰富表达方式。
例如,“品德优秀而修身养性。
”、“身世坎坷,而毅然奋斗。
”中,“而”分别与动词、形容词短语搭配使用。
三、“而”的用于转折在古代文献中,有时我们会看到“而”起到意味着转折的作用。
它可以将前后两个相对矛盾或者不一致的事物加以对比,进一步突出其中的差异。
例如,“他虽年轻,而言谈举止却非常成熟”中,“而”起到连接两个相反特征的作用,突显了主语虽然年轻但是具备成熟的品质。
四、“而”的修辞功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而”还经常被用于修饰句子,增加文采和修辞效果。
通过使用“而”,作者可以使文句更加优美、流畅,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紫霄殿断无情鹦鹉楼自有明”,这里“断无情而自有明”的使用不仅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对比,更增添了整体的艺术感。
五、“而”的递进关系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用法之外,在一些句子中,“而”还可以表示递进的关系。
它将一个动作或者状态作为前提,再加上一个补充信息,意味着进一步发展、推进或者深化。
例如,“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这里使用“而”表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总之,古汉语中的连词“而”具有多样性的用法。
它可以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或状态,构建丰富多样的句子结构;也可以表达转折意义,在文本中起到突出差异或者强调某个特点的作用;更可以通过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增添艺术感。
如何区别文言虚词“而”表承接和修饰
如何区别文言虚词“而”表承接和修饰如何区别文言虚词“而”表承接和修饰文言文虚词“而”字表修饰,还是表承接,究竟如何判断,结合具体事例,做一探究。
当“而”表顺承关系时,它连接的前后内容是承接的,相当于“就”,多数情况下它的前后内容是连续动作。
表承接的“而”一般放在承接复句中,将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者说有先后关系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
而表示修饰关系的“而”,却是放在单句中,将两个同时发生且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作状语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或将单句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与动词连接起来。
一、表承接关系的“而”多用于复句中,连接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两个动作。
而且两件事或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
例如: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这句话的意思是:庄宗(先)接过箭,(然后)把它藏在庙里。
“庄宗受”后省略了宾语“之”,句子已完整独立。
“藏之于庙”。
承前省了主语“庄宗”和介词“以”,但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单句,两个意义完整的单句共同组成一个一重复句。
从语意上看,两件事、两个动作“受”和“藏”,虽然没有关联词,但有先后的逻辑关系。
两个单句组成一个承接复句,“而”字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叫表承接。
二、“而”表修饰。
A、表修饰的“而”多用于单句,连接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且前一个动词作后一谓语动词的状语。
而表示修饰关系的“而”却是用在单句的状语与谓语间的连接,如果连接状语是动词,作状语的动词与作谓语的动词发生的动作行为是同时进行。
例如:①窥镜而自视,又弗如甚。
译文:(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
“窥镜而自视”,它是一个单句。
主干是:“邹忌看自己”。
这里的“窥镜”是对着镜子看,对着镜子时就能看到自己。
前一个动作与后一个动作应该是同时发生,且对着镜子看是看自己的方式,作“自视”的方式状语。
这里的语意,不能说“窥镜”,看镜子,“自视”,然后看自己。
生活的实际是看镜子时已经看到人了,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无先后关系。
文言文而字的用法总结
文言文而字的用法总结一、而字的用法概述而,是中文中常见的一个连词,它有时被认为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也有时被看作表达转折关系的连词。
而字在古代汉语中用法繁多,既可以用作连接并列成分的递进关系,也可引导两个相对或者对立的内容。
在不同的上下文和语境中使用而字可以产生不同的语义效果,下面将对其具体用法展开介绍。
二、递进关系示例1. 表示逻辑推理古代文言文中,“而”字经常用于表示前后两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或者推理关系,例如史书《左传》中有一句:“郑之所以霸者贰矣。
”这里,“而”字就代表了一个因果推理,“A之所以B”的结构表示A是导致B发生或实现的原因。
2. 表示合并并列信息当提到多个事物或观点时,“而”字还可以连接并列成分并形成一种合并的效果,在意义上相当于“和”的意思。
例如《荀子·劝学》中写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这里,“而已”就是指多个事物合并成的整体。
3. 表示时间或状况转折除了逻辑上的推理关系,古代文言文中,“而”字还常用于表示时间或状况上的转折。
例如《孟子·离娄下》中有一句:“实拘之而不言其才,则贤者无路。
”这里,“而不言其才”的部分是对前面所说状况的一个否定或转变,表示才智高明但却被束缚。
4. 强调意味在某些情况下,“而”字也用于强调,并增加语气的权威性和肯定性。
例如《论语·为政篇》中说:“法夏之贡,至于郊。
惟命是听。
”这里,“而”字被用来强调主语“命令”,以突出主观力量和强调效果。
三、对立关系示例1. 两个相对事物在表达两个相对事物时,“而”字常常具有引导对比、取舍、对立等含义。
例如《荀子·劝学》中写道:“百工之事非同一质也,彼积水注之得己与何异哉!”这里,“得己与何异哉!”就是一种通过对比来反衬自身立场的表达方式。
2. 两个对立观点在多种文献和训诂中,“而”字还常常用于引导两个对立的观点或意见。
例如《孟子·尽心上》有云:“辞愈巧而理愈卑。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更有崎岖高峻险恶的剑门关,一人把关,万余人也休想进入。
峥嵘、崔嵬cuīwéi,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北边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
(或递进,或修饰,有争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
(或递进,有争议)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溪深而鱼肥。
溪水深,鱼儿肥;(或因果,有争议)泉香而酒洌;泉水清,酒水甜;(或因果,有争议)起坐而喧哗者,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言和而色夷。
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而死于安乐也。
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竖起他的左腿,②表示递进关系。
连词“而”的用法分析
连词“而”的用法分析作者:王郁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20期【提要】连词“而”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由于其本身意义的虚化,必须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这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一大考验。
本文总结了“而”字的判定标准,并结合高中古文《劝学》中学生对“而”的理解的误区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给高中生古文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连词; 劝学; 而连词是虚词中的一大类,同时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
杨伯峻在《文言语法》中提到“连词的作用在于连络词与词、语与语以及句与句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因此,连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连词需要根据实际语境,即前后语法成分的关系以及意义来进行判定。
因此,连词的判定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的,对于一些语义、前后语法成分关系明确的,连词的意义也是明确的;但是对于一些语义、前后语法成分关系稍有模糊的,连词的判定便会莫衷一是了。
在这里,主要谈的是“而”作为连词使用时的不同用法以及学生在学习《劝学》连词“而”时所产生的一些疑惑。
一、连词“而”的分类“而”作为连词主要表示六大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和修饰关系。
“而”所表示的六大关系大体上可以概括连词比较常见的几种关系了,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将前后的语法成分和“而”表述为“A而B”的形式便于阐述。
(一)表示并列关系“而”在表示列关系时,没有语义侧重,前后颠倒不影响语法意义和实际语义。
前后的语法成分可以是词和词,也可以是词和短语,也可以是短语和短语,但它们的语法性质基本相当,而且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1.前后语法成分都为形容词性的(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2)美而有勇力。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2.前后语法成分都为名词性的(3)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4)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3.前后语法成分都为动词性的(5)(他)紫衣而朱冠。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而”这个字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常见且用法多样的虚词。
它的用法灵活多变,理解和掌握“而”的用法对于读懂文言文至关重要。
“而”作连词使用时,情况较为复杂。
其一,表示并列关系。
此时,“而”连接的前后两个部分在地位和作用上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这里的“黑质而白章”,意思是“黑色的质地并且有白色的花纹”,“而”连接的“黑质”和“白章”就是并列关系,二者同等重要,共同描述蛇的特征。
其二,表示递进关系。
这种情况下,后一部分的意思比前一部分更进一层。
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已经是很好的品质了,“日参省乎己”则更进一步,“而”在这里强调了在博学的基础上还要每天自我反省,使得意思更加深入。
其三,表示承接关系。
“而”连接的两个动作有先后之分,相继发生。
像“温故而知新”,先“温故”,然后“知新”,“而”清晰地表明了这种先后顺序。
其四,表示转折关系。
这是“而”比较常见的一种用法,前后意思相反或相对。
比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面说从蓝草中提取,后面却说比蓝草更青,“而”字的转折意味明显。
其五,表示假设关系。
“而”连接的前一部分假设一种情况,后一部分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
像“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而”字引出了假设的前提。
其六,表示修饰关系。
“而”前的词语修饰后面的动词。
例如,“吾尝跂而望矣”,“跂”是“望”的一种状态,“而”体现了这种修饰关系。
除了作连词,“而”有时还用作代词。
例如,“某所,而母立于兹”,“而”在这里同“尔”,意思是“你的”。
在实际阅读文言文时,要准确判断“而”的用法,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综合考虑。
有时候,一个“而”字可能会有多种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对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有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醉翁亭记》中的“朝而往,暮而归”,这里的“而”表示承接关系,先“朝往”,后“暮归”,有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
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一)
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一)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一、简介在古代汉语中,连词“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用法丰富多样。
它一般用来连接两个相类似或相对独立的句子,表示一种因果、递进、转折、并列等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而”的用法。
二、因果关系1.A而B:表示A是导致B发生的原因或结果。
–例:好好学习而获得好成绩。
2.A而B,C:表示A既是B的原因,又是C的原因。
–例:既勤奋而又聪明,他成功了。
三、递进关系1.A而B:表示A是B的进一步发展或深化。
–例:努力学习而不断进步。
2.A而B,C:表示A先导致B,然后导致C。
–例:家长的爱而言传身教,孩子们都成了优秀的人。
四、转折关系1.A而B:表示A和B之间存在矛盾或对立关系。
–例:他虽然很有才华,而却找不到工作。
2.A而B,则C:表示由于A而导致B,结果是C。
–例:收入减少而支出增加,则生活水平下降。
五、并列关系1.A而B:表示A和B都是同一类事物或情况。
–例: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尊重而真诚相待。
2.A而B,C:表示既有A又有B,同时还有C。
–例:他工作敬业而充满激情,也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合作者。
六、总结通过上述列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非常灵活多样。
它不仅能够连接两个句子,还能够表达因果、递进、转折、并列等不同的关系。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用法,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汉语连词“而”的一些常见用法的介绍。
希望本文能对你理解和运用“而”有所帮助。
“一A而B”结构成分分析
口 朱冬 雪
摘
“
-
要: “ 一A 而B ”是现代汉语 中常见 的一种 结构 ,这种结构所表 达的是前后语 义的承接 关 系。本文从三 个方面对
A  ̄B ”这一结构进行 了深入研 究: “ 一A 而B ”中 “ A 、B ”词性 的探析; “ -A  ̄B ”的句法分析; “ 一A 而B ”的语 用分
一
结构的 “ A 、B ”大 多 都 为动 词 性 的语 素 、词 或 短 语 , 当 名 词 义 趋 向 动 词 义 , 这 是 受 此 种 格 式 语 义 的 影 响 , “ 一 食 而空 ”也是 同类 现 象 ,第 四声 的 “ 食 ” 有 动 词 义 , 为 “ 使 … …吃 ” 的 意 思 , 而 “ 一食而尽 ” 中的 “ 食 ” 为 第 二
“ 一A 而B ”就 是这类词 的代表 。在之前 的一些著作 中把这 需要 理 解 整 体 含 义 。
类词称 为 “ 类 固 定 结 构 短 语 ” , 以 区 别 汉 语 中 固 定 结 构 短 语 。 已有 一 些 “ 类 固定 结构 短 语 ” 研 究 的 文 章 ,但 对 “ 一A 而B ”这 一 结 构 的研 究 却 少 见 。 “ 一A 而B ” 构成 的 词 和 短 语 ( 二) “ A ” 为名 词 性 语 素 , “ B ” 为形 容 词 性 语 素 构 词成 分 “ A ” 已 由名 词义 逐 渐 趋 向动 词义 。 ( 5 )此 外 , 邹 市 明 的雅 典 之 旅 还 面 临 重 重难 关 。 由 于
然 也 有 少 数类 外 。
( 一) “ A 、B ”同 为动 词 性 语 素
( i )就是 身轻 力大,健 步如 飞,三四米 高的障碍物和 声 是 食 物 的 食 为 名 词 , 但 整 个 短 语 的意 思 为 动 词 义 , “ 一
浅谈古汉语“A而B之”句式
般地说 , 在“ A而 B之” 格 式中 , 连词“ 而” 的前 项 A和后项
B都是 动词 或动词性短语 。如果 A、 B项是 名词 或形容词 , 那么它
在此格式 中将被 活用为词 , 其 中 B项 活用 的词 , 往往表示使 动
而言之 ” 、 “ 简而言之” 、 “ 推而广之” 、 “ 总而言之” 等等, 这种 “ 而 之” 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 的语 言 格式 。 探索并 掌握它在 内容及形 式上的规律及 特点 , 对 于正 确分 析 和运用这种语 言格式 , 具有一定 的意义和价值 。 笔者试从 以下 三个方面进行 肤浅 的探析 。 为便 于说 明问题 , 这 里把这种形 式称
在古汉语 中 , “ 而” 的基本职能是把两种行为或性质联结 在一 起。 “ 之” 字常常用来做代词 、 助词等。 当“ 而” 与“ 之” 被用在同一个 句 子中构成 “ A而 B之 ” 格式 时 , “ 而” 就 只做 连词用 , “ 之” 只做 代 词 用。下面根据 “ 而” 字做连词 所连接 A、 B项 的关 系分别举 例说
了 该 句 式 中“ 而” 、 “ 之” 的职 能 , A、 B项 的 词 类 活 用 , A、 B 项 的 扩展
形 式这 三 方 面 的 内容 。
分句的主谓之间 , 它所在 的分句具有假设意义 , 后一个分句表示推 论结果 。“ 而” 译为“ 如果” 、 “ 之” 的指代对象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 ( 1 5 ) 5  ̄ 无 罪而攻之 , 不可谓仁。( 《 墨子 ・ 奉使公输》 ) ( 1 6 ) 夫人有恩 而背之 , 不祥莫大焉。( 马 中锡《 中山狼传》 ) ( 1 7 ) 今人有 大功而击之 , 不义也。( 《 史记 ・ 项羽本纪》 )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的文案:咱们一起来瞧瞧这文言虚词“而”,它在古文中那可是相当活跃,用法多样,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时不时给咱们来个惊喜。
先来说说它表示并列关系的时候吧。
这时候“而”连接的前后两个部分地位平等,不分主次。
比如说“蟹六跪而二螯”,这里的“而”就是表示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大钳子,“六跪”和“二螯”同等重要,就像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擅长画画,一个擅长唱歌,他俩在我心里那可是不分伯仲呀!再讲讲它表示顺承关系的用法。
“而”连接的两个动作有先后顺序,就像接力赛中的一棒接一棒。
比如“温故而知新”,先温习旧知识,然后才能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这就好比我早上先起床,然后再刷牙洗脸,顺序可不能乱。
“而”表示转折关系的时候也很有趣。
它就像个急转弯,让意思来个大反转。
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本来是从蓝色中提取出来的,结果却比蓝色还要蓝,是不是很意外?这就像我满心期待周末能出去玩,结果却下起了大雨,心情瞬间从兴奋变成了失落。
还有表示修饰关系的“而”。
这时候它前面的词语是用来修饰后面的动作的。
比如“吾尝跂而望矣”,“跂”这个动作是修饰“望”的,我曾经踮起脚远望。
就像我悄悄地走到门口,偷偷观察外面的情况,“悄悄地”就是修饰“走到门口”这个动作的。
表示假设关系的“而”也不能忽视。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要是大家有这个想法,就看我的马头行事。
这就好比我说:“如果你愿意帮我,那我可太感激啦!”最后说说表示因果关系的“而”。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因为贿赂秦国所以国力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这就跟我因为熬夜玩手机,所以第二天没精神是一个道理。
总之,这文言虚词“而”的用法还真不少,咱们得多读多练,才能真正掌握它的精髓。
就像我当初学骑自行车,一开始总是摔跤,但不断练习后,终于能骑得稳稳当当啦!希望大家在学习文言文的道路上,也能越走越顺,和“而”这个小精灵成为好朋友!。
古汉语中而的用法有四种
古汉语中而的用法有四种一、古汉语中“而”的基本用法古汉语中,“而”是一个常见的连词,它具有多种用法和意义。
首先,“而”的最基本用法是连接两个平行或递进的动作或状态。
比如,在《论语·子路》中就有这样一句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这里的“而”起到连接前后两个并列的动作或状态的作用,表示因果关系,可以理解为:“如果注重实际胜过追求空洞文化,则会变得粗野;如果只追求文化而缺乏实际才能,则只能成为书生。
”二、古汉语中“而”的转折用法除了连接并列关系外,“而”在古汉语中还常常用来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在《庄子·养生主》中就有这样一句话:“食者众其形骸,息者寡其心志。
”这里的“而”起到表示转折关系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大部分人只顾吃喝玩乐,却忽视了内心精神世界的修养。
”三、古汉语中“而”的递进用法此外,“而”在古代汉语中还常被使用来表达递进关系。
比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及沛公遂立为汉王,则项氏孔氏之人悦服焉。
”这里的“而”起到表示递进关系的作用,表明随着沛公成为汉王,项、孔两家的人都表示了欢迎。
四、古汉语中“而”的让步用法此外,“而”还可以用来表示让步关系。
比如,在《左传·襄公十五年》中就有这样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则令不食于礼。
”这里的“而”起到表示让步关系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即使他说了一定会做到,行动上也极有决断力,但是他对于不能按照礼节办事毫不在意。
”总结:古代汉语中,“而”的用法包括连接并列关系、表示转折关系、表达递进关系和表示让步关系等。
在文章中,我通过举例和分析详细解释了每种用法,并给出了合理的解读和理解。
当我们阅读古文时,理解这些不同的使用方法对我们准确领会作者意图非常重要。
古代汉语中“而”字的多种用法
古代汉语中“而”字的多种用法古代汉语中的字词使用非常丰富多样,其中,“而”字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字,具有多种用法。
本文将介绍古代汉语中“而”字的几个常见用法。
1.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他虽然年纪轻,而经验丰富。
”在这个句子中,“而”字用于表达前后两个不同的情况或性质之间的转折关系。
* 另一个例子是:“虽然下雨,而他还是出门了。
”这里,“而”字表示尽管下雨,但他仍然出门的转折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在古代汉语中,“而”字也用于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两个相同的对象或情况。
* 例如:“他聪明而有才华。
”这句话中,“而”字将“聪明”和“有才华”两个描述性词语进行了并列。
* 另一个例子是:“他努力工作,而且研究进步。
”这里,“而”字连接了两个并列的动词短语。
3. 表示顺序或递进关系:* 在古代汉语中,“而”字还可以表达顺序或递进关系,表示事物发展或变化的过程。
* 例如:“他先去了图书馆,而后又去了电影院。
”在这个句子中,“而”字表示先后进行的动作顺序。
* 另一个例子是:“他努力研究,而取得了好成绩。
”这里,“而”字表示事情的递进关系,研究努力导致了好成绩的取得。
4. 表示因果关系:* “而”字在表示因果关系方面也被广泛应用。
它用于连接前后两个句子,表示前一个句子是后一个句子的原因或结果。
* 例如:“他用功研究,而获得了奖学金。
”这个例子中,“而”字连接了用功研究和获得奖学金的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中的“而”字有多种用法,包括表示转折关系、并列关系、顺序或递进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用法有助于理解和运用古代汉语中的这个常见字。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
古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一、“而”字的用法《说文》“而,须也。
”本义是胡须。
例如,《周礼·考工记》:“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麟之而.。
”秦汉后不用。
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人称代词、连词、语气词。
作人称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渐少以至消失。
(一)用作代词用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相当于“你”、“你们”,“你的”、“你们的”;“这”、“这样”。
)⑴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⑵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左传·成二年》)(而,指魏颗)⑶汉王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项羽本纪》)⑷预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智伯矣!”(《战国策·赵策一》)⑸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二)、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⑵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庄子·人间世》)(态度端庄而又内心虚静,勤奋自强而又精神专一,这样可以了吗?)⑶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苏轼文集·超然台记》)⑷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⑸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然后”)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⑵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⑶予既烹而.食之。
(《孟子·万章上》)(以上3例皆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
)⑷君亲无将..(不许判乱),将而.诛焉。
(《公羊传·》庄公二十三年)(而:相当于“则”,就。
表条件与结果上的承接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汉语“A而B之”句式发表时间:2013-04-03T13:38:05.59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左元芹顾军[导读] 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
左元芹顾军摘要: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
本文针对古汉语中的这一句式,浅要探究了该句式中“而”、“之”的职能,A、B 项的词类活用,A、B项的扩展形式这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古汉语;“A而B之”句式;“而”、“之”的职能;A、B项的词类活用;A、B项的扩展形式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
探索并掌握它在内容及形式上的规律及特点,对于正确分析和运用这种语言格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肤浅的探析。
为便于说明问题,这里把这种形式称为“A而B之”式。
一、“而”、“之”在句式中的职能在古汉语中,“而”的基本职能是把两种行为或性质联结在一起。
“之”字常常用来做代词、助词等。
当“而”与“之”被用在同一个句子中构成“A而B之”格式时,“而”就只做连词用,“之”只做代词用。
下面根据“而”字做连词所连接A、B项的关系分别举例说明这种情况。
(1)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
(韩愈《原毁》)(2)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苏轼《石钟山记》)(3)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4)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上举四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为并列关系,A和B项没有偏正主次之分,意思是平列的。
例(1)“而”译为“并且”,其余三例中的“而”可不译。
“之”在各例中均做代词,例(1)“之”代“吾说”,例(2)“之”代石声,例(3)“之”代“丘”,例(4)“之”代荆州。
(5)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李渔《芙蕖》)(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7)亚夫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史记•项羽本纪》)(8)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史记•项羽本纪》)(9)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
(《左传•定公四年》)(10)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11)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12)有闻而传之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察传》)(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上举诸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顺承关系,句中的A和B构成一个连动式,意思是相承或相关。
例(5)中“而”译为“并且”,例(6)(7) (9)(10)中“而”可不译,例(8)中“而”译为“着”,例(11)(13)中的“而”译为“就”。
“之”字在例(5)中代荷花,例(6)中代朽木,例(7)中代楚人,例(11)中不成列的敌人。
这些均可译为“他们”。
例(10)(12)中指代的事物,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14)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
(《说苑•奉使》)上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为假设关系,“而”用在前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它所在的分句具有假设意义,后一个分句表示推论结果。
“而”译为“如果”、“之”的指代对象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15)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墨子•奉使公输》)(16)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马中锡《中山狼传》)(1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史记•项羽本纪》)上举三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转折关系,A和B意思相对或相反。
“而”译为“反而”。
“之”字在例(15)中代宋国,译为“它”,在例(16)中代东郭先生,例(17)中代刘邦,译为“他”。
(18)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蒲松龄《促织》)(19)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苏轼《石钟山记》)(20)太后盛气而揖之。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21)樊哙谢,起,立而饮之。
(《史记•项羽本纪》)(22)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梁惠王上》)上举诸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偏正关系,连接状语A和中心词动词谓语B,A修饰B。
例(18)(19)(20)中的“而”表示动作的情态,译为“得”,例(21)(22)(23)中“而”表示动作的方式,译为“着”。
“之”字在例(18)中代蟋蟀,例(19)中代恐惧的声音,例(20)中代酒,这些均译为“它”。
二、A、B项的词类活用一般地说,在“A而B之”格式中,连词“而”的前项A和后项B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如果A、B项是名词或形容词,那么它在此格式中将被活用为动词,其中B项活用的词,往往表示使动或意动用法。
(24)夫子式而听之。
(《礼记•檀弓下》)(25)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26)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上举三例为A项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26)A项译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27)得而腊之以为饵。
(柳宗元《捕蛇者说》)(28)进城梯而下之。
(司马光《李塑雪夜进蔡州》)(29)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30)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31)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左传•襄公三十年》)(32)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上举六例,为B项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前三项的B项为名词、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27)“腊之”译为“使蛇成为肉干”。
例(28)“下之”译为“把他引下来”。
例(29)“小之”译为“使木材变小”。
后三例中的B项为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30)“陋之”译为“认为它陋”。
例(31)“药之”译为“把他看成药”。
例(32)“师之”译为“以他为老师”。
三、A、B项的扩展形式在表现形式上,“A而B之”格式中的A、B项都是一个字的,这是它的原型,这里称之为基本式。
如“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仰而视之”(《庄子•秋水》)。
上文所举的例(2)至例(14),都是这种基本式。
此外,它还有三种扩展形式:A项扩展式,B项扩展式,A、B项扩展式。
扩展后的A、B项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
如:(33)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孟子•告子上》)(3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苏轼《石钟山记》)(35)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36)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
(梁启超《谭嗣同》)(37)集诸将而语之曰……(全祖望《梅花岭记》)(38)虎求百兽而食之。
(《战国策•楚策一》)(39)人取可食者而食之。
(《列子•说符》)(40)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上举诸例为A项扩展式。
例(33)(34)(35)的A项为偏正词组,例(36)(37)(38)(39)(40)的A项为动宾词组。
(4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4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43)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
(黄宗羲《原君》)上举三例为B项扩展式。
其B项都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
(4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5)初不欲入而不得去之者,禹是也。
(黄宗羲《原君》)(4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亦相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7)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举四例为A、B项分别为偏正词组。
例(46)的A、B项分别为分句。
例(47)的A项是偏正词组,B项是主谓词组。
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已把这种“A而B之”格式承袭沿用下来,而这种袭用则以A、B项是偏正关系居多。
如本文开头所举诸例。
可见,“A 而B之”是古汉语中形成的一种较固定的句式。
这种古汉语句式具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
作者简介:左元芹,女,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语文学科核心组成员。
多年从事高中重点班、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
敬业爱岗,关心热爱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学工作经验丰富,方法独特,成绩斐然,深得领导、学生和家长的称赞。
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体罚”》等几十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顾军,男,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县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能手,校语文学科备课组组长、核心组成员。
在教学实践中,刻苦学习,不断探索,形成了“实”、“活”、“趣”的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效果好,高考教学实绩突出,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彰。
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邮政编码:22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