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机制及合理评估
疼痛评估记录

疼痛评估记录疼痛是人体感知的一种不适感觉,是身体某个部位或器官发生异常或受到伤害时的自我保护机制。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准确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提供有效疼痛缓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疼痛评估的目的、方法和相应记录。
一、疼痛评估的目的疼痛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性质和持续时间,以便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疼痛管理。
准确评估疼痛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疼痛评估还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最直观、简单的疼痛评估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病人的脸部表情、行为动作、发声等,来判断疼痛的程度和特点。
例如,如果病人脸部表情紧张、咬紧牙关,并发出呻吟声,可能意味着疼痛较剧烈。
2. 问卷法:问卷法是记录疼痛程度和特点的常用方法之一。
可以使用标准化的问卷工具,如视觉模拟量表(VAS)、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等,让病人根据自身感受进行评分。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病人的评分来判断疼痛的程度和发展趋势。
3. 量表法:量表法是通过病人自述的方式来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特点。
可以使用简化版的肢体活动、晚间休息、独立生活、情绪(简称LEMS)评估等量表,以评估疼痛对病人生活的影响程度。
三、疼痛评估记录的要点1. 患者基本信息: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以便于后续数据分析和追踪。
2. 疼痛程度:根据疼痛评估方法中选择的方法,记录病人的疼痛程度。
可以使用0-10分的VAS评分法来记录,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
3. 疼痛性质:记录疼痛的性质,如刺痛、闷痛、灼痛等。
可以使用病人自述的方式,或者通过观察病人的行为动作等进行判断。
4. 疼痛持续时间:记录疼痛的持续时间,如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疼痛等。
可以使用具体时间或者简单的描述方式,如“连续数日”、“每隔几小时一次”等。
5. 疼痛缓解措施:记录针对疼痛所采取的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
疼痛管理制度及措施

疼痛管理制度及措施一、疼痛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疼痛是人类身体的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它能使我们意识到身体受到了伤害或其他不适,进而寻求治疗。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疼痛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疼痛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病痛。
二、疼痛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 疼痛评估:在医疗机构内,建立疼痛评估机制是实施疼痛管理的基础。
医务人员应当通过询问患者疼痛程度、性质、位置、持续时间等情况,以及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而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措施。
2. 疼痛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应当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疗法等多种综合治疗手段,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3. 药物管理:药物是治疗疼痛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疼痛时,医务人员应当谨慎选择药品种类和剂量,避免药物滥用和依赖。
同时,医务人员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 专业培训:建立一个专业的疼痛管理团队,并为团队成员提供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以提高团队成员的疼痛管理水平和治疗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疼痛管理服务。
5. 宣传教育:在医疗机构内开展疼痛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疼痛管理的知识,提高疼痛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6. 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疼痛管理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疼痛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三、疼痛管理措施的具体内容1. 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医学、康复、心理学等,因此应当建立多学科协作的疼痛管理团队,由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服务。
2. 综合治疗:在疼痛管理中,应当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疗法等多种治疗手段,全面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疼痛评估管理制度

疼痛评估管理制度标题:疼痛评估管理制度引言概述: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疼痛评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建立疼痛评估制度1.1 确定评估疼痛的标准和方法: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包括疼痛的程度、类型、频率等。
1.2 确定评估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确定评估疼痛的频率,以保证及时有效地监测疼痛情况。
1.3 建立评估记录系统:建立详细的评估记录系统,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治疗效果,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施疼痛管理计划2.1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2.2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2.3 提供心理支持:疼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问题,也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匡助。
三、培训医护人员3.1 提高医护人员的疼痛认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疼痛认知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评估和管理患者的疼痛。
3.2 提供疼痛管理技能培训:为医护人员提供疼痛管理技能培训,包括药物使用、疼痛评估方法等。
3.3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定期进行疼痛管理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建立疼痛管理团队4.1 确定疼痛管理团队成员:确定疼痛管理团队的成员,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确保团队的专业性和协作性。
4.2 制定团队工作流程:制定团队的工作流程和分工,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4.3 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定期召开疼痛管理团队会议,分享病例经验、讨论问题和解决方案,促进团队的合作和交流。
五、建立疼痛管理质量评估机制5.1 确定评估指标和标准:确定疼痛管理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包括疼痛评估的准确性、治疗效果等。
疼痛护理评估

疼痛护理评估疼痛的重要性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最普遍的主诉之一。
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因此,对疼痛的科学评估和合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疼痛评估的目的疼痛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患者的疼痛类型、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通过对疼痛进行科学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促进疼痛的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评估的方法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s Pain Scale,FPS)等。
这些评估方法既适用于成人患者,也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疼痛评估的要点在进行疼痛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患者自述首先要听取患者的自述,了解疼痛的发生部位、疼痛的性质(刺痛、胀痛、钝痛等)、疼痛的强度以及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情况。
观察表现除了听取患者的描述外,还要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行为等,这些都可以提供有关疼痛的重要信息。
疼痛评分根据患者的自述和观察,使用相应的疼痛评分方法对疼痛进行定量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定期复查疼痛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该定期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结语疼痛评估是疼痛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科学、全面地评估疼痛,才能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更多的患者摆脱痛苦,重获健康和幸福。
疼痛评估管理规范

疼痛评估管理规范疼痛评估管理规范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在疼痛评估和管理方面采取一致的标准和流程,以提供高质量的疼痛护理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疼痛评估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一、背景介绍疼痛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疼痛评估和管理是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制定疼痛评估管理规范,可以确保医疗机构在疼痛护理方面做到科学、规范和有效。
二、疼痛评估管理规范的内容1. 疼痛评估流程- 患者入院后,医疗人员应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等方面的信息。
- 评估工具可以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如视觉摹拟评分法(VAS)、面部表情评分法(FPS)等,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 疼痛评估应定期进行,以了解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
2. 疼痛管理原则-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
- 药物治疗应根据疼痛的程度和类型选择适当的药物,如非处方药、镇痛药等。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以及患者的用药禁忌症和过敏史。
-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可以通过物理疗法、理疗、按摩、针灸等方式缓解疼痛。
3. 疼痛管理的监测与评估- 医疗机构应建立疼痛管理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疼痛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及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调查。
- 监测与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疗人员,以便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方案。
4. 医疗人员培训与教育-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疼痛评估管理方面的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医疗人员对疼痛评估和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 培训内容包括疼痛评估工具的使用、疼痛管理原则和方法的介绍等。
三、疼痛评估管理规范的实施1. 医疗机构应建立疼痛评估管理规范的标准操作流程,并将其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
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确保他们熟悉并遵守疼痛评估管理规范。
3. 医疗机构应建立疼痛评估管理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疼痛评估管理规范

疼痛评估管理规范疼痛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对于患者来说,疼痛的存在会对其生活质量和康复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疼痛评估和管理成为了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疼痛评估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和工具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客观的评估和测量。
评估的目的是了解疼痛的特征、程度、影响范围和原因,以便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以下是疼痛评估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1. 评估工具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量表(VAS)、面部表情量表(FPS)、数字评分量表(NRS)等。
评估工具应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且适用于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患者。
2. 评估方法:评估应该是全面的,包括对疼痛的描述、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疼痛的性质(针刺、刺痛、胀痛等)、疼痛的程度等方面的询问。
同时,还需要了解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影响,以及患者对疼痛的应对方式和期望。
3. 评估频率:评估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疼痛的特点进行调整。
对于急性疼痛,需要进行更频繁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慢性疼痛,评估的频率可以适当减少。
4. 疼痛管理目标的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明确的疼痛管理目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量化和可达到的。
例如,减轻疼痛程度至VAS评分3以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5. 疼痛管理计划的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和管理目标,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管理计划应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等。
药物治疗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应根据疼痛的程度和类型进行选择。
6. 疼痛管理效果的评估:对于已经开始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评估的内容包括疼痛程度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改善、药物副作用等。
评估结果应该及时记录,以便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7. 疼痛管理团队的合作:疼痛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应共同参与疼痛评估和管理工作。
疼痛的评估方法

疼痛的评估方法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体对损伤、疾病或者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的反应。
准确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和提供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
1. 数值评分法数值评分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疼痛评估方法,患者将自己的疼痛程度用0-10的数字进行评分,其中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问询患者的数字评分来了解其疼痛程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大多数患者,特别是成年人和年长者。
2. 面部表情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常用于无法用语言表达疼痛感受的儿童、智力低下或者语言障碍的患者。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医护人员可以判断疼痛的程度。
常用的面部表情评分法包括FLACC评分法(面部表情,腿部活动,躯干肌张力,眼泪,安慰程度)和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包括6个面部表情图象,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疼痛)。
3. 描述性评估法描述性评估法要求患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疼痛的特征和感受,例如疼痛的性质(刺痛、钝痛、灼痛等)、疼痛的部位、疼痛的强度以及疼痛的持续时间等。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患者的描述来了解疼痛的特点,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种方法适合于能够用语言表达的患者,特别是对于疼痛程度无法用数字评分的情况。
4. 触觉评估法触觉评估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身体部位来判断疼痛的程度和特征。
医护人员可以轻轻触摸患者的皮肤、肌肉或者关节,问询患者是否感到疼痛,并记录触摸的位置和患者的反应。
这种方法适合于无法用语言表达疼痛感受的患者,如昏迷、重症监护或者手术后的患者。
5.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标准化的疼痛评估方法,通过让患者填写特定的问卷来评估疼痛的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常用的疼痛问卷包括疼痛强度量表(包括疼痛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疼痛质量量表(用于评估疼痛的性质和特征)以及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量表(包括对工作、睡眠、情绪等的影响)。
这种方法适合于需要定量评估疼痛程度和影响的患者群体,如慢性疼痛患者或者疼痛临床试验中的研究对象。
疼痛的评估方法

疼痛的评估方法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体对伤害、疾病或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准确评估疼痛是临床医疗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疼痛评估方法,包括自评量表、观察评估、生理指标评估和影像学评估。
一、自评量表自评量表是通过患者自己填写的问卷来评估疼痛程度和特点。
常用的自评量表有以下几种:1. 疼痛强度量表: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将疼痛程度从0到10进行评分,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2. 疼痛描述量表:患者根据疼痛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描述词语,如刺痛、酸痛、烧灼等。
3. 疼痛影响量表:患者根据疼痛对生活的影响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描述词语,如无影响、轻微影响、严重影响等。
自评量表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但缺点是受患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存在误差。
二、观察评估观察评估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和语言来判断疼痛的程度和特点。
医护人员可以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是否扭曲、是否频繁摸按疼痛部位、是否呻吟或哭泣等,以及患者的活动能力、睡眠质量和社交互动等。
观察评估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的疼痛表现,但缺点是受观察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存在误判。
三、生理指标评估生理指标评估是通过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来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特点。
常用的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
疼痛会引起生理指标的改变,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通过监测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疼痛的程度和特点。
生理指标评估的优点是客观可靠,但缺点是不同个体对疼痛的生理反应不同,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四、影像学评估影像学评估是通过影像学技术来评估疼痛的原因和程度。
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CT、MRI等。
通过观察影像学结果,医生可以了解疼痛的病理基础,如骨折、肿瘤等。
影像学评估的优点是能够直观显示疼痛的病理改变,但缺点是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并且不能直接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特点。
疼痛的机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疼痛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机制。
2. 掌握疼痛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刺激对疼痛感知的影响。
4. 研究镇痛药物对疼痛反应的调节作用。
二、实验原理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疼痛感知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参与。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疼痛刺激,观察和分析疼痛的生理机制,并研究镇痛药物对疼痛反应的调节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3kg)。
2. 实验仪器:电子刺激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温度计、计时器、疼痛评估量表等。
3. 实验试剂:盐酸利多卡因、吗啡等镇痛药物。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多卡因组、吗啡组。
2. 实验步骤:(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观察疼痛反应。
(2)利多卡因组:给予利多卡因注射,观察疼痛反应。
(3)吗啡组:给予吗啡注射,观察疼痛反应。
3. 疼痛评估:采用疼痛评估量表对实验动物进行疼痛评分,包括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疼痛部位等指标。
4. 数据采集:利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实时监测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五、实验结果1. 对照组:实验动物在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后,表现出明显的疼痛反应,疼痛评分较高,持续时间较长。
2. 利多卡因组:实验动物在给予利多卡因注射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
3. 吗啡组:实验动物在给予吗啡注射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
4. 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组和吗啡组的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均有所改善。
六、实验分析1. 疼痛的生理机制:疼痛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参与密切相关。
在本实验中,模拟疼痛刺激后,实验动物表现出明显的疼痛反应,证实了疼痛的生理机制。
2. 镇痛药物的作用:利多卡因和吗啡均具有镇痛作用,其中利多卡因主要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产生镇痛效果,吗啡则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效果。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范本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范本标题: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范本引言概述: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于患者的舒适和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的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是医疗机构提高疼痛管理水平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的范本,匡助医疗机构建立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流程。
一、评估的重要性1.1 疼痛评估是确保患者得到适当治疗的第一步。
通过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特点,医护人员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2 疼痛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疼痛的变化。
疼痛可能会随着疾病发展或者治疗效果而发生变化,及时评估可以调整治疗方案。
1.3 疼痛评估是患者参预疼痛管理的基础。
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和需求,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二、评估的方法2.1 使用标准化的疼痛评估工具。
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VAS评分、NRS评分等,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2.2 定期进行疼痛评估。
在患者入院时、治疗先后以及定期进行疼痛评估,确保对患者的疼痛状况有全面了解。
2.3 结合患者自述和客观指标进行评估。
除了患者的主观感受,还应结合患者的生理指标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估,综合判断疼痛程度。
三、再评估的重要性3.1 再评估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疼痛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及时再评估可以调整治疗计划。
3.2 再评估有助于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再评估,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治疗的效果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3.3 再评估是疼痛管理的关键环节。
惟独通过再评估,才干确保患者得到持续的有效疼痛管理。
四、再评估的方法4.1 定期进行疼痛再评估。
在治疗开始后的一定时间内,应定期进行疼痛再评估,以监测治疗效果。
4.2 结合患者自述和客观指标进行再评估。
在再评估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指标,全面评估疼痛的变化。
4.3 根据再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再评估的结果,医护人员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疼痛管理。
五、建立完善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5.1 制定详细的评估与再评估流程。
疼痛评估与疗效评估制度

疼痛评估与疗效评估制度一、背景介绍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全面的疼痛评估与疗效评估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水平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疼痛评估与疗效评估制度的标准格式。
二、疼痛评估制度1. 评估目的疼痛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包括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评估工具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面部表情评分法(FPS)、数字评分法(NRS)等。
根据患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3. 评估内容疼痛评估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疼痛的程度:根据评估工具进行评分,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 疼痛的性质:描述疼痛的感觉特点,如刺痛、胀痛、钝痛等。
- 疼痛的部位:明确疼痛发生的具体部位,如头部、胸部、腹部等。
- 疼痛的持续时间:记录疼痛的持续时间,如持续性、间断性等。
4. 评估频率疼痛评估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应在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
三、疗效评估制度1. 评估目的疗效评估的目的是评估治疗效果,了解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评估指标常用的疗效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疼痛缓解程度:根据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
-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有所改善。
-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3. 评估时间点疗效评估的时间点应根据治疗方案的特点而定,一般情况下,应在治疗开始后一段时间进行初步评估,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
四、数据管理与分析1. 数据收集疼痛评估与疗效评估的数据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收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记录疼痛评估与疗效评估的数据应及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包括评估时间、评估工具、评估结果等信息。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一、背景介绍疼痛是人体的一种重要感觉,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对于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的标准格式。
二、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的目的1. 确保患者疼痛的准确评估,以便制定有效的疼痛管理计划。
2. 监测患者疼痛的变化和疗效,及时进行再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3. 提高医护人员对疼痛评估与再评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疼痛管理的质量。
三、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的内容1. 疼痛评估的标准格式疼痛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等。
- 疼痛特征: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等。
- 疼痛评分工具:采用标准的疼痛评分工具,如VAS(可视摹拟评分法)、NRS(数值评分法)等。
- 影响因素:记录可能影响疼痛程度的因素,如活动、情绪、歇息等。
- 伴有症状:记录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 疼痛影响: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如睡眠障碍、饮食变化等。
- 疼痛管理措施:记录已采取的疼痛管理措施和效果。
2. 疼痛再评估的标准格式疼痛再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再评估时间:记录再评估的具体时间点。
- 疼痛特征:与初次评估相比较,记录疼痛特征的变化。
- 疼痛评分:根据疼痛评分工具再次评估疼痛的强度。
- 影响因素:再次记录可能影响疼痛程度的因素。
- 伴有症状:再次记录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的变化。
- 疼痛影响:再次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
- 疼痛管理措施:根据再评估结果,调整疼痛管理措施。
四、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的实施步骤1. 建立疼痛评估与再评估的标准操作流程,明确责任人和操作要求。
2. 培训医护人员,提高其疼痛评估与再评估的知识和技能。
3. 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初次疼痛评估,记录评估结果。
4.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并实施相关措施。
5.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疼痛再评估,记录再评估结果。
疼痛的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制度疼痛是人体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疼痛的评估是医疗工作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疼痛评估制度是指一套科学、标准化的方法,用于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特征,以便医疗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提供个性化的疼痛管理。
一、背景介绍疼痛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疼痛是提供有效疼痛管理的基础。
疼痛评估制度的建立旨在规范医疗工作者在评估疼痛时的行为和方法,提高疼痛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疼痛评估的目的1. 评估疼痛的程度:通过量表、问卷等工具评估疼痛的强度,以便医疗工作者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评估疼痛的特征: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特征,有助于医疗工作者判断疼痛的原因和可能的病因。
3. 评估疼痛的影响:疼痛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评估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可以为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三、疼痛评估的方法1. 疼痛量表:常用的疼痛量表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面部表情评分法(FPS)、数字评分法(NRS)等。
医疗工作者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理解能力和疼痛特点选择适合的疼痛量表进行评估。
2. 疼痛问卷:通过患者填写疼痛问卷,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特征。
常用的疼痛问卷包括麦克吉尔疼痛问卷、多维疼痛问卷等。
3. 临床观察:医疗工作者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活动情况等,评估疼痛的程度和影响程度。
4. 患者自述:医疗工作者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疼痛的感受和影响,有助于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特征。
四、疼痛评估的时间点1. 初次评估:在患者就诊时,医疗工作者应主动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并进行初步的疼痛评估。
2. 定期评估: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医疗工作者应定期进行疼痛评估,以了解疼痛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3. 事件评估:对于术后疼痛、外伤疼痛等特殊情况,医疗工作者应在特定事件发生后及时进行疼痛评估。
五、疼痛评估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医疗工作者应将疼痛评估结果准确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进行分析。
规范化疼痛处理原则

盐酸哌替啶(1)( 度冷丁)
特点: 成份:盐酸哌替啶 剂型:针剂、片剂 药理作用: 阿片受体激动剂 作用机制与吗啡相似 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1/10-1/8
作用持续时间:2-4小时
体内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半衰期长,易在体内蓄积产生神经毒性 极量:150mg/次,600mg/日
盐酸哌替啶(2) —用于慢性癌痛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科学评估疼痛是规范化治疗的关键
疼痛评估的原则
相信患者的主诉 对疼痛的评估一定要相信患者的主诉,也就是说疼痛应该 象患者所说那样,而不是医生认为应该是怎样 询集全面、详细的疼痛病史 要使医生对病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下三者缺一不可, 即:病人的陈述,医生启发、引导以及家属的帮助 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及分析有关心理社会因素 在了解患者的病史时应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反应, 这有助于发现那些需要特殊精神心理支持的患者,以便做 出相应的支持治疗 仔细的体格检查 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并要定期、全面、动态评估疼痛程度
无痛 能够想象最痛的程度
3.
登记评分 “您的疼痛有多严重?” 无痛(0) 轻度(1-3) 中度(4-6) 重度(7-10)
Adapted from Wong DL, Hockenberry-Eaton M, Wilson D, Winkelstein ML, Schwartz P: Wong’s Essentials of Pediatrics Nursing , 6/e, St. Louis .2001, P. 691-693,
按时给药
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 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 疼痛 而不是按需给药 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疼痛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如果疼痛得不到及时评估和有效管理,将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的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疼痛管理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的标准格式,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一、评估目的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准确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以便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评估的重点包括疼痛程度、疼痛类型、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影响程度等。
二、评估方法1. 采用标准的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面部表情评分法(FPS)等,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2. 评估时应尽量避免干扰因素,如噪音、温度等,保证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评估。
3. 评估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并结合客观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三、评估内容1. 疼痛程度评估:使用VAS等评估工具,根据患者自我报告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数字或面部表情表示疼痛的程度。
2. 疼痛类型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如刺痛、钝痛、灼痛等,以便针对不同类型的疼痛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3. 疼痛部位评估:确定疼痛的具体部位,以便进行定位和针对性的治疗。
4. 疼痛持续时间评估:询问患者疼痛的持续时间,包括疼痛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以便判断疼痛的特点和严重程度。
5. 疼痛影响程度评估:了解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睡眠、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以便综合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
四、评估频率1. 初次评估:在患者入院或就诊时进行初次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并制定初步的疼痛管理方案。
2. 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治疗效果,制定定期评估的时间间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需要时评估:当患者出现疼痛加重、新的疼痛部位或疼痛类型时,应及时进行再评估,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五、评估记录1. 每次评估都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评估时间、评估工具、评估结果等。
2. 记录应准确、全面,避免主观臆断和遗漏关键信息。
疼痛的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制度疼痛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对于患者来说,疼痛可能会导致身心的不适和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疼痛评估制度对于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疼痛评估制度的标准格式,包括疼痛评估的目的、方法、工具和评估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一、疼痛评估的目的疼痛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准确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以便制定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
评估的目标是全面了解患者的疼痛特征、程度、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等,为医护人员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疼痛评估的方法1. 采访法: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问询患者的疼痛感受、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信息。
医护人员需要倾听患者的描述,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2. 观察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式、呼吸等生理指标来评估疼痛程度。
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并结合其他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3. 评估工具: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摹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简称VAS)、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简称NRS)、面部表情量表等。
评估工具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三、疼痛评估的工具1. 视觉摹拟评分法(VAS):VAS是一种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通过让患者在一条直线上标记自己的疼痛程度,从0到10进行评分,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标记的位置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2. 数字疼痛评分法(NRS):NRS是一种简单易用的疼痛评估工具,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0到10之间选择一个数字进行评分,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选择的数字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3. 面部表情量表:面部表情量表是一种适合于儿童和认知能力受限患者的疼痛评估工具,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选择相应的评分。
疼痛评估管理规范

疼痛评估管理规范标题:疼痛评估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管理疼痛,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指南。
本文将详细介绍疼痛评估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点。
一、疼痛评估的重要性1.1 疼痛对患者的影响疼痛会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睡眠和食欲,甚至降低其生活质量。
1.2 疼痛对康复的影响疼痛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妨碍其康复进程,延长康复时间。
1.3 疼痛评估的重要性通过疼痛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类型,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疼痛评估的方法2.1 疼痛评估工具疼痛评估工具包括面部表情量表、视觉摹拟量表、数字评分量表等,可以匡助医生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2 疼痛评估的时间点疼痛评估应在患者就诊时进行,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要进行定期的疼痛评估,以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3 疼痛评估的综合性疼痛评估不仅要考虑患者的主观感受,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估。
三、疼痛管理的原则3.1 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等,以提供全方位的疼痛管理服务。
3.2 个体化治疗疼痛管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支持等。
3.3 综合治疗疼痛管理应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疼痛管理的挑战和展望4.1 患者教育的重要性患者教育是疼痛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4.2 疼痛管理的难点疼痛管理面临着疼痛的多样性、患者的个体差异等难题,需要医学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4.3 疼痛管理的未来展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疼痛管理将更加个体化和精准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疼痛缓解和康复服务。
结论:疼痛评估管理规范是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管理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通过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患者疼痛评估准确性

通过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患者疼痛评估准确性质量管理方法在提高患者疼痛评估准确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疼痛评估是医疗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患者的疼痛缓解和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质量管理方法,可以确保疼痛评估的准确性,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疼痛评估的准确性。
1. 建立标准化的疼痛评估工具建立标准化的疼痛评估工具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些工具可以包括疼痛评分表、描述性词语等,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描述来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
在建立标准化的疼痛评估工具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和不同能力的患者,工具要简单明了,易于使用和理解。
2. 提供培训和教育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疼痛管理和评估的认知和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涵盖疼痛评估的方法、疼痛评分工具的使用以及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等方面。
通过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疼痛评估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3. 强调团队间的合作在疼痛评估中,多个医护人员可能参与其中,包括护士、医生、药师等。
强调团队间的合作和沟通可以提高疼痛评估的准确性。
各个团队成员要互相配合,共享信息,并在评估中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观察。
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达到更准确的疼痛评估结果。
4.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查定期进行疼痛评估的质量评估和审查是提高其准确性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对疼痛评估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
通过与实际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还要关注患者反馈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时纠正不准确的评估和疼痛管理。
5.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为了提高患者疼痛评估准确性,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患者和医护人员应该有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患者可以反馈自己的疼痛感受和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则可以向患者解释评估结果和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方案。
同时,医护人员之间也要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及时纠正评估中的错误和问题,提高评估准确性。
疼痛评估原则

疼痛评估原则疼痛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是一种不适或不愉快的感觉,可以是由刺激、损伤或疾病引起的。
疼痛评估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疼痛程度,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疼痛缓解措施。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疼痛评估的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疼痛。
一、主动询问患者疼痛程度主动询问患者疼痛程度是进行疼痛评估的首要原则。
医生应该向患者询问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在询问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采用开放性的问题,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同时,医生还需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策,以实现共同决策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综合使用多种疼痛评估工具除了主动询问患者疼痛程度外,医生还可以结合多种疼痛评估工具来获取更全面和客观的信息。
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面部表情比较法、数字评分法等。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疼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生理感受,还与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在疼痛评估中,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焦虑和抑郁症状等。
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能会对疼痛的感受和疗效产生影响,因此,医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效果。
四、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因素疼痛评估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因素。
不同的疾病和病程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疼痛,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疼痛的原因和机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医生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耐受性和对药物的反应情况,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疼痛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因此,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DRG中产生异位冲动,传递的物质减少 背角
神经元放大感受区域(痛觉过敏)
·
13
神经病性疼痛:中枢的活动
• 外周神经受损后脊髓下丘脑皮质的活动增 加 中枢神经元的敏感化 异常反馈(交感神经发出冲动 刺 激周围神经感受器)
·
14
临床所见的疼痛
• 痛觉过敏 1.损伤部位:外周伤害感受器敏感化 2.周围区域:外周以及中枢机制:外周伤 害感受器激活中枢兴奋性神 经元
疼痛的机制及合理评估
Jessie VanSwearingen,PhD,PT 译者:girlning
·
1
疼痛
• 疼痛是一种不适的感觉和感情经历,与组织 损伤有关
Intl.Assoc for Study of Pain
·
2
关于疼痛的报道
• 患者对于疼痛的3种不同体验: 1.局部范围内的感觉方面 2.情感方面 3.真正意义上的疼痛
·
11
神经病性疼痛
• 外周组织受伤导致异常的躯体感受过程,发 生病理生理改变产生一种持续性疼痛体验
• 机制: 外围疼痛发生源 交感神经维持 中枢发生器
·
12
神经病性疼痛举例:轴索损伤
1.多发行轴突生长
神经细胞瘤
2.轴突生长
自发性的疼痛
3.神经敏感性增强 触痛机制以及化学敏感性
慢性疼痛
4.神经元间接触 冲动在相邻的神经元间播散
·
3
关于疼痛的报道
• 疼痛与组织损害之间的联系是肯定的但不 一致
• 一位临床医生相信所有的疼痛均是一种体 验
·
4
疼痛的概念
• 伤害感受器
与组织损害性刺激相关的 神经反应
• 疼痛
伤害感受器的体验
·
5
疼痛的概念
• 疼痛的体验 感觉异常:1.感觉麻木:异常的无疼痛感 觉 2.感觉过敏:对无害或有害性 刺激疼痛的反应过 度 异常性疼痛:正常皮肤无害性刺激所致 的疼痛
可活动或是不可活动 的关节都可以发生疼痛
·
30
骨关节疼痛的临床评估
·
6
疼痛的概念
• 痛觉过敏:对疼痛刺激反应增强 • 痛觉减退: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减退 • 感觉过敏和感觉减退:对非伤害性刺激的反
应增强或是减弱
·
7
疼痛的特点
• 痛觉感受器:与外周伤害感受器的激活相关 • 躯体性疼痛:疼痛压榨性疼痛刺痛 • 内脏性疼痛:绞痛升降痛
·
8
疼痛的特点
• 神经病性的:与异常的感觉过程有关的疼痛 • 传入神经阻滞:外周或中枢传入受阻滞 • 烧灼样刺痛电击样疼痛
关节传入
内脏
皮肤传入
关节疼痛的基础
局限化,区别不良 牵涉痛和痛觉过敏的基础
·
20
骨关机疼痛基础:脊髓机制
• 关节伤害性刺激传入至皮层:关节 炎性刺激传入更广泛的脊髓上区域
• 持续的伤害性刺激的传入,背索的 神经元敏感性增加:反应增强感受 区域扩大
·
21
骨关节疼痛基础:脊髓机制
• 急性关节炎,敏感性 1.对于运动反应较小的背角神经元表
现出交大的反应性(感受区域扩大) 2.对于炎症部位远处刺激的反应 3.产生自发性活动
·
22
骨关节疼痛的基础:躯体感受性皮质
• 慢性炎症 • 感受区域改变
背景活动增强 对非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延长 (背角疼痛传入纤维的抑制减少,下传的疼痛抑 制的投射纤维减少)
·
23
神经源性的炎症
以轴索反应为例 对刺激发生反应后局部血管扩张并渗出 感觉神经失活 C类纤维释放神经肽所介导,使血管紧张
• 2.自由的神经末端:关节韧带的内外均有神 经感受器
• 3.滑膜:直径较小的含有神经肽的纤维
• A类以及C类纤维使关节伤害感受器受神经 元支配?同样是通过敏感性机制和化学递质 的刺激产生的
·
17
骨关节疼痛的机制的基础:关节的机 械感受器
• 1.直径较大的,快速传到纤维
• 2.细胞感受器:滑膜下层有Ⅰ型外面有鞘包 裹低阈值的运动感受器,关节韧带表面有Ⅱ 型运动感受器
• 机械性伤害感受器 1. 机械性感受器激活 2.原发性的痛觉过敏,机械性伤害感受器
的敏感化 3.机械性感受器,远处的肌肉紧张部位的
感受器,导致背角的可塑性
·
27
骨关节疼痛病理生理的总结
• 继发性痛觉过敏/神经病模型 慢性炎症时中枢通路的改变:背角神经元
反应的改变以及反应模式的改变 1.反应阈值的改变 2.投射靶点的改变 3.反应性的改变
• 相同的疼痛事件可能是由不同的疼痛机制 所导致
·
15
牵涉痛
• 现象 刺激外周神经束肢体发生疼痛 肌肉或是内脏疼痛伴有皮肤痛觉过敏
• 汇聚投射理论 不同来源的伤害感受器传入神经汇聚到
相同的投射神经元或中枢神经元
·
16
骨关节损伤的疼痛机理:关节感受器
• 1.伤害感受器:多形态的皮肤感受器;c纤维, 无髓鞘的纤维(Ⅳ型)
·
9
疼痛的特点
• 自主性疼痛:疼痛持续存在但没有确定的器 官疼痛
• 心理因素没有相关的临床体征
·
10
伤害感受器感受的疼痛
组织伤害性刺激激活伤害感受器的机制 • 神经源性的炎症:血管舒张,炎性细胞,逆行的
神经感受器释放P物质,其它的物质由神经末 梢释放 • 内源性物质:直接激活神经感受器例如P物 质,短肽,ACH,5-羟色胺,钾离子 • 前列腺素:使有害性刺激的阈值降低,在慢性 疼痛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牵涉痛:其它关节,皮肤,深部组织
·
28
骨关节疼痛的临床评估
• 寻找: 1.躯体起源的:确定组织损伤 2.疼痛产生的机制 3.相关疾病
·
29
骨关节疼痛的临床评估
• 疼痛区域寻找痛觉过敏的关节
可能是疼痛的起源
其它体征:捻发音,肿胀提示伤害感受器激 活
但是在骨关节炎中:机械性感受器可能诱发机 械性的伤害感受器和使原发传入纤维敏感 化……………
• 3.传入神经失去敏感性的机制(MIAs):当关 节炎性改变时C类传入纤维对化学递质的刺 激变得敏感
·
18
骨关节疼痛的基础
• 睡眠的伤害感受器(MAIs) 对于疼痛或是化学刺激不敏感 产生自发性活动 非伤害刺激也可激活 感受区域的扩大 中枢靶点尚不清楚
·
19
骨关节疼痛的基础:脊髓机制
背角神经元: 伤害感受器(NS) 活性范围增宽(WDR)
性及通透性改变,产生炎性细胞,免疫反应
·
24
神经源性的炎症
• P物质排除使反应部分减弱 •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在交感神经末端Y神经肽
减少并不能使炎性反应中止
·
25
骨关节疼痛病理生理总结
• 化学伤害性感受器 疼痛激活伤害感受器 原发性痛觉过敏,伤害感受器敏感化 肿胀,血管对神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