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度测试

合集下载

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

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

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洁净度啊,就好比咱家里打扫卫生,得干净到啥程度才算合格呢。

那工厂啊、实验室啊这些地方,对洁净度的要求可就高了去了。

咱先说说怎么测这洁净度吧。

就像咱看一个人干不干净,得从头到脚打量一番不是?那测洁净度也得有专门的工具和方法。

比如说尘埃粒子计数器,这玩意儿就像个小侦探,能把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都给揪出来,然后告诉你有多少。

你想想,要是空气中飘着好多小灰尘,那能干净吗?还有啊,测风速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风速就好比是家里的通风情况,风太小了,脏东西出不去;风太大了,又可能把别的地方的脏东西给吹过来了。

得刚刚好才行,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再说说浮游菌的检测。

浮游菌就像是空气中看不见的小调皮,得想法子抓住它们。

这时候就得用上专门的培养皿,让这些小调皮在里面住下,然后看看长了多少。

要是长得太多,那可不行哦。

那怎么才能让洁净度达标呢?这就好比要让一个调皮的孩子变得乖乖的。

首先得把卫生搞好吧,该擦的擦,该扫的扫。

然后呢,通风系统得给力,不能让脏东西一直待在那。

还有啊,人员的管理也很重要。

你想想,要是有人在那走来走去,还不注意卫生,那不是把干净的地方又弄脏了吗?咱平常生活中也得注意点洁净度不是?比如家里要经常打扫,出门回来要洗手。

这都是保持洁净的小办法。

你可别小看这些,就像盖大楼得从一砖一瓦开始,保持洁净也得从点点滴滴做起呀。

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可真不是闹着玩的,这关系到很多重要的地方呢。

比如说医院,要是洁净度不达标,那病人不就容易感染了吗?还有食品厂,要是不干净,做出来的东西咱能放心吃吗?所以啊,这洁净度测试可真是太重要啦!咱可得重视起来,别不当回事儿。

总之呢,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就像是一把尺子,衡量着各个地方的干净程度。

咱得好好了解它,运用它,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都干干净净的,这样大家才能过得舒服,干起活来也更带劲呀,你说是不是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洁净度测试报告

洁净度测试报告

洁净度测试报告1. 引言洁净度测试报告旨在评估测试对象的洁净程度,并提供相应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本报告将介绍测试的目的、测试流程以及测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总结。

2. 测试目的洁净度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衡量测试对象的洁净程度,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特定的洁净要求和标准。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所测试对象的洁净度,并为改进和优化洁净度提供参考。

3. 测试流程以下是本次洁净度测试的详细流程:步骤一:准备测试环境和设备确保测试环境干净整洁,并准备好测试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步骤二:确定测试对象明确测试对象的类型和规格,并准备好将要测试的样本。

步骤三:采集样本从测试对象中采集样本,并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步骤四:准备测试场景根据测试对象的特点和要求,设置合适的测试场景和条件。

步骤五:进行测试将样本放入测试环境中进行测试。

可以采用目测、计量等方法进行测试,也可以使用特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

步骤六:记录测试结果准确记录每次测试的结果,包括测试时间、测试参数、测试数值等。

步骤七:分析结果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结果的解读和总结。

4. 测试结果经过以上的测试流程,我们得到了如下的测试结果:测试对象洁净度指标测试数值样品A 溶剂残留0.05mg样品A 粒子污染2个样品B 溶剂残留0.02mg样品B 粒子污染1个5. 结果解读和总结根据上述的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样品A的溶剂残留量为0.05mg,低于洁净度标准的限制值,符合要求。

•样品A的粒子污染量为2个,高于洁净度标准的限制值,未达到要求。

•样品B的溶剂残留量为0.02mg,低于洁净度标准的限制值,符合要求。

•样品B的粒子污染量为1个,符合洁净度标准的要求。

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样品A的洁净度不达标,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提高其洁净度;而样品B的洁净度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或投放市场。

6. 结论本次洁净度测试报告详细介绍了测试的目的、流程和结果。

通过对样品A和样品B的测试,发现样品A的洁净度不达标,而样品B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洁净度检测的标准

洁净度检测的标准

洁净度检测的标准一、引言洁净度是指物体表面或环境中无尘、无污染、无异物的程度,是衡量清洁程度的重要指标。

洁净度检测是确保生产过程或工作环境达到一定的清洁标准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洁净度检测的标准。

二、洁净度等级1. 环境洁净度等级: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和要求,环境洁净度可分为多个等级,例如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认证中的A、B、C、D四个等级。

2. 表面洁净度等级:表面洁净度等级一般根据ISO 14644-1标准进行划分,常见的等级有ISO 5-9,其中ISO 5代表最高洁净度。

三、洁净度检测方法1. 静电测试:静电测试是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判断是否存在静电污染。

2. 颗粒计数法:使用颗粒计数仪器对空气中的颗粒进行实时监测,根据颗粒大小和数量评估洁净度。

3. 微生物检测:通过采集样品进行培养和菌落计数,确定环境或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4. 化学分析法: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挥发性有机物等进行监测,评估环境的洁净度。

四、洁净度检测指标1. 颗粒物浓度:根据颗粒计数结果,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颗粒数量来评估洁净度等级。

2. 空气质量指数(AQI):根据环境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因素计算出的综合指数,用于评估环境的洁净度。

3. 微生物总数:通过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判断洁净度是否符合要求。

4. 有害气体浓度:测量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含量,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评估洁净度。

五、洁净度检测的应用1. 医疗行业:医疗设备、手术室、洁净室等环境的洁净度检测,确保手术安全和病房卫生。

2. 制药行业: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洁净度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 电子行业:半导体制造、显示屏生产等环境的洁净度检测,防止颗粒污染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 食品行业:食品加工车间、餐饮场所等环境的洁净度检测,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六、洁净度检测的管理和控制1. 定期检测:按照设定的检测周期进行洁净度检测,及时了解环境的清洁情况。

洁净度测试要求

洁净度测试要求

洁净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1.仪器名称:尘埃粒子计数器MODEL3887D
2.测试标准
扩散段0.5μm≤100571粒/m³
5.0μm≤714粒/ m³
其他各段0.5μm≤3520000粒/m³
5.0μm≤25000粒/m³
3.测试周期
扩散段:每天/次
其他各段:一周/次
4.操作步骤
1)开启电源(POWER),出现主菜单画面,按开始/停止键进行单次测量。

2)按开始/停止键进入测量等待画面。

3)10秒钟后按开始/停止键进行测试。

4)测试为60秒,测试结束后记录数据。

5)停止测试,按POWER键关闭电源。

5.注意事项
1)本仪器只在车间测试使用,避免在办公司,室外等车间以外的场所使用。

2)测量时避免有人走动而造成测量数据不正确。

3)由于本仪器内部的泵不适于长期连续运转,要保证每次测量间
隔大于1分钟。

4)测试是不要堵塞采样口及过滤器进气口。

5)测试过程中不能关闭电源,先按开始/停止键终止测试,然后按POWER键关闭电源。

GMP中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测试方法(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件)

GMP中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测试方法(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件)
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 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5)结果计算 平均菌落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m m1 m2 mn n
m 为平均菌落数 ;
m1为1号培养皿菌落数;m2为2号培养皿菌落数;mn为n号培养皿菌落数 ; n为培养皿总数。
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粒径的悬浮粒子数,来评定洁 净室(区)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
4.测试规则 (1)测试条件:温度、湿度应与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如无特殊要 求,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之间为宜。 (2)测试状态:空态、静态和动态均可。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所采用的 状态和室内测试人员数。
2023/8/17
浮游菌采样器
35
4.测试规则 (1)测试条件:温度、湿度应与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如无特殊要求, 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之间为宜。 (2)测试状态:静态和动态均可。
2023/8/17
36
(3)测试时间 静态a:单向流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 分钟后开始;非单向流洁净室(区),不少于30分钟后开始。 静态b:单向流洁净室(区),在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10分钟自 净后开始;非单向流洁净室(区),20分钟自净后开始。 动态:须记录生产开始的时间及测试时间。
(6)结果评定 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微生物。每个测试点的
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在静态测试时,若某测点的 沉降菌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应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 均合格才能判为符合。
6.注意事项 ✓ 测试用具要做灭菌处理。 ✓ 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 计数时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 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 采样。 ✓ 对照试验。

净化车间洁净度检测标准

净化车间洁净度检测标准

净化车间洁净度检测标准一、悬浮粒子数1.静态测试:在净化车间内选取五个测试点,分别位于车间中部、车间四角和操作区域,每个测试点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2.动态测试:在净化车间内选取五个测试点,开启净化系统,每个测试点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二、浮游菌数1.静态测试:在净化车间内选取五个测试点,分别位于车间中部、车间四角和操作区域,使用浮游菌采样器进行采样,每个测试点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2.动态测试:在净化车间内选取五个测试点,开启净化系统,使用浮游菌采样器进行采样,每个测试点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三、沉降菌数1.静态测试:在净化车间内选取五个测试点,分别位于车间中部、车间四角和操作区域,将沉降板放置在每个测试点,每个测试点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2.动态测试:在净化车间内选取五个测试点,开启净化系统,将沉降板放置在每个测试点,每个测试点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四、温度和湿度1.使用温湿度计在净化车间内选取五个测试点,分别位于车间中部、车间四角和操作区域,每个测试点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2.在净化系统运行时,重复上述测试。

五、压差1.在净化车间的出入口处设置压差计,分别测量静态和动态状态下的压差值。

⒉静态测试:关闭净化系统,测量压差值。

3.动态测试:开启净化系统,测量压差值。

六、噪声1.在净化车间的操作区域设置噪声计,分别测量静态和动态状态下的噪声值。

⒉静态测试:关闭净化系统,测量噪声值。

3.动态测试:开启净化系统,测量噪声值。

七、照度1.在净化车间的操作区域设置照度计,分别测量静态和动态状态下的照度值。

⒉静态测试:关闭净化系统,测量照度值。

3.动态测试:开启净化系统,测量照度值。

八、自净时间1.在净化车间的操作区域设置计时器,记录从开启净化系统到净化车间恢复到设定洁净度标准的时间。

2.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九、臭氧浓度1.在净化车间的操作区域设置臭氧检测仪,分别测量静态和动态状态下的臭氧浓度值。

2静态测试:关闭净化系统,测量臭氧浓度值。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测试及方法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测试及方法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测试及方法
一、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应进行下列测试:(一)空态、静态测试
空态测试:洁净室已竣工,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室内没有工艺设备和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边行测试。

静态测试:洁净室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室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二)动态测试洁净室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测试。

洁净室的风量、风速、正压、温度、湿度、噪声的检测,可按一般通用、空气调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空态、静态测试
(一)测试前的准备
1、应对洁净室及其净化空气调节系统进行彻底清洁。

2、采用光散射粒子计数器对高效空气过滤器进行检漏测试。

首先测定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静压箱内(或风管内)粒径大于或等于0.5 微米的尘
粒数应为大于或等于30,000 粒/升。

如若不够,可引入烟雾,然后开始检漏。

将粒子计数器(或检漏装置)的采样口距离高效空气过滤器2--3 厘米处,可以2~4 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对高效空气过滤器整个断面封头胶处和安装框架处
进行扫描。

当粒子计数器读数为空气口大于或等于0.5 微米的尘粒超过3 粒/分·升
(或其穿透率大于0.01‰)即认为该处有明显渗漏,必须进行堵漏。

(二)测试内容
1、总送风量、总回风量、新鲜空气量、排风量等;。

无尘车间洁净度测试报告

无尘车间洁净度测试报告

无尘车间洁净度测试报告
一、引言
无尘车间是一种特殊的环境,通常用于生产、组装和检测高精密产品。

洁净度是无尘车间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报告旨在对无尘车间的洁净度
进行测试和评估。

二、测试方法
三、测试结果
经过测试,得到如下结果:
1.颗粒物浓度
无尘车间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如表所示:
级别类别对应颗粒物浓度(每立方米中的颗粒物数量)
ISO1≥0.1μm:10
≥0.2μm:2
≥0.3μm:1
≥0.5μm:1
≥1.0μm:0
2.洁净度评级
洁净度等级:ISO1
四、讨论
1.结论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该无尘车间的洁净度等级达到ISO1级别,符合要求。

ISO1级要求每立方米中的颗粒物数量不得超过10个,该车间的浓度分别
为10、2、1、1和0个,均在允许范围内。

2.持续改进
虽然该车间的洁净度达到ISO1级别,但仍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例如,通过定期清洁、维修设备和更换过滤器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洁净度等级。

3.测试频率
五、结论
通过本次无尘车间洁净度测试,得出以下结论:
1.该车间的洁净度等级为ISO1级,符合要求。

2.可通过持续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洁净度等级。

3.建议将洁净度测试纳入日常管理,以确保洁净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无尘室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

无尘室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

无尘室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
1.采样方法:在无尘室的洁净区域内,按照规定的位置和数量设置采样点。

采样点应包括室内的代表性区域,如工作区、人员入口、物料入口等。

采样点应均匀分布,避免在局部区域过度集中。

2.采样仪器:采用专业的尘埃粒子计数器进行采样。

计数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和校验。

3.采样周期与频次:根据无尘室的洁净级别和工艺要求,确定合理的采样周期与频次。

通常情况下,对于一般无尘室,采样周期为1-2次/周;对于高洁净度无尘室,采样频次可能更高。

在工艺要求或洁净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增加采样频次。

4.采样操作: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和仪器进行操作,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时应记录采样点的位置、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参数,以及采样时间、采样仪器型号等信息。

5.数据分析与评价:将采集到的尘埃粒子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以确定无尘室的洁净度水平。

根据不同的洁净度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评价时应考虑不同粒径范围的尘埃粒子数量、分布情况等因素,并结合工艺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6.报告编制:根据采样和分析结果,编制无尘室洁净度测试报告。

报告应包括采样点分布、采样仪器型号、环境参数、尘埃粒子数据、评价结果等信息,并注明测试方法和标准依据。

总之,无尘室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测试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

实验室洁净度自检验检测报告模板

实验室洁净度自检验检测报告模板

实验室洁净度自检验检测报告模板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实验室洁净度的自检验检测过程及结果,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洁净度符合相关标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通过化验分析尘埃细菌数量,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2.实验台表面洁净度:观察实验台表面是否整洁,有无划痕、污渍、锈迹等,确保实验台表面无污染。

3.地面洁净度:检查地面是否整洁、无尘土、无污渍、无脱落物等,如有异常需及时处理。

4.墙壁洁净度:观察墙壁表面是否整洁、无尘土、无污渍、无脱落物,定期清理墙壁表面。

5.实验设备洁净度: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清洁,如显微镜、培养箱等,确保实验设备的准确性。

三、自检验检测方法与步骤1.使用目测法观察实验室内的表面状况,记录异常情况。

2.使用工具测量法测量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数量,使用激光尘埃检测仪等工具测量实验台、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的尘埃颗粒数量。

3.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进行化验分析,记录尘埃细菌数量。

4.对实验台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确保实验台表面整洁无污染。

5.对地面、墙壁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整洁无尘土、无污渍、无脱落物。

6.对实验设备进行清洁处理,确保其清洁度。

四、自检验检测结果与分析经过自检验检测,我们发现实验室洁净度基本符合相关标准,但仍有部分区域需要改进:1.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尘埃细菌数量偏高,需加强通风换气。

2.实验台表面存在少量划痕和污渍,需定期维护和清洁。

3.地面有一些散落的尘埃颗粒,需加强清洁。

4.墙壁和天花板表面有少量尘埃附着,应定期清理。

五、改进措施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1.加强实验室内的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实验室空气,降低尘埃细菌数量。

2.安排专人定期维护实验台,确保实验台表面整洁无损。

3.加强地面清洁,定期清扫散落物和尘埃颗粒。

4.定期清理墙壁和天花板表面,确保无积尘。

5.优化实验设备的布局和使用环境,确保其准确性。

无尘室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

无尘室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

无尘室洁净度测试标准方法无尘室是一种特殊的清洁环境,它对于某些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无尘室的洁净度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定期的测试。

本文将介绍无尘室洁净度测试的标准方法。

无尘室洁净度测试的标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准备、测试仪器准备、测试方法和数据记录。

首先,进行无尘室洁净度测试前,需要准备好测试环境。

关闭无尘室的所有门窗,确保室内无其他人员存在。

将无尘室内的所有设备和物品进行清洁,确保室内没有杂物。

检查无尘室的风道系统和过滤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接下来,准备好测试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常用的无尘室洁净度测试仪器包括激光粒子计数器、风速仪、温湿度计等。

确保这些仪器的准确性和正常工作。

然后,开始进行无尘室洁净度测试。

首先,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测量室内的颗粒物浓度。

将激光粒子计数器放置在无尘室中心位置,并记录测试时间。

同时,使用风速仪测量室内的风速,并使用温湿度计测量室内的温湿度。

这些参数都是评估无尘室洁净度的重要指标。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保测试仪器的准确性,定期进行校准。

其次,要保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室内有人员进出或其他干扰。

另外,要注意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

最后,要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将测试仪器的测量结果和测试时间记录下来。

根据相关的无尘室洁净度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如果测试结果达到了标准要求,无尘室的洁净度可以认为是合格的。

如果测试结果未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清洁和调整,直到达到标准要求为止。

总结起来,无尘室洁净度测试的标准方法包括环境准备、测试仪器准备、测试方法和数据记录。

准备好测试环境和仪器设备,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记录和分析测试结果。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评估无尘室的洁净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保证无尘室的正常运行。

洁净室洁净度的测试方法

洁净室洁净度的测试方法

洁净室洁净度的测试方法本工艺规定了洁净室中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和空气洁净度的评价,适用于洁净室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的监测和洁净度等级的验证。

不包括洁净度1~4级洁净系统的测试。

本标准引用了7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和GB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文件。

术语中定义了洁净室、粒子、洁净度、单向流、非单向流、t分布、置信度上限、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等概念。

工艺过程方框图中包括人员准备、仪表准备、系统确认、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洁净度测试、数据整理等步骤。

测试方法中包括采样、样品处理、粒子计数、数据处理等步骤,具体方法详见标准。

1.在水平单向流时,面积A是与气流方向垂直的流动空气截面的面积。

2.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NLA0.5,四舍五入取整数。

4.采样点应均匀分布于整个面积内,并位于工作区的高度(或距地平0.8m的水平面),或设计单位、业主特指的位置。

5.洁净室采样点布置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基本局部区域过于稀疏。

下列采样点图示可作参考。

6.每次采样的最少采样量和最少采样时间如下表所示。

表2每次采样的最少采样量VSL)洁净度等级56789粒径(μm)0.1220.2 2 20.3 2 20.5 6 2 2221.02422225.068068722每个洁净室最少采样次数为3次。

当洁净室仅有一个采样点时,则在该点至少采样3次。

检测采样口处的气流速度应尽可能接近室内的设计气流速度。

对于单向流,计数器采样管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采样管口宜向上。

布置采样口时应避开回风口。

室内的测定人员必须穿洁净工作服,且站立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7.1 本条适用于5~6级洁净室内的高效过滤器。

7.2 目的是验证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质量。

7.3 使用的仪表同4.2条。

7.4 测试方法是在高效过滤器下风侧距高效过滤器20~100mm处沿整个过滤器的表面、边框进行扫描,扫描速度取5~20mm/s。

对计数突然递增的部位进行定点检验,确认泄漏部位为过滤器本身的,应调换;泄漏点为边框处的,则进行重新安装或堵漏并进行复测,直至不泄漏。

洁净度测试题及答案

洁净度测试题及答案

洁净度一、填空题1.空气洁净度等级划分为5级,则每立方米空气中≥0.5μm的尘粒数为大于或等于3520 pc/m3。

2.洁净室的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之前,净化空调系统应已连续运行24h。

3.垂直单项流是与水平面垂直的单向流。

4.根据GB 50243—2002规定,测定单向流洁净室的风量时,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送风量。

5.微生物检测方法有空气悬浮微生物法和沉降生物法。

6.高效过滤器检漏时将采样口放在距离被检过滤器表面2~3处。

7.室内洁净度检测时,对于单项流洁净室,采样口应对着气流方向。

8.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测试是测定洁净室空气中粒径分布在0.1~5.0μm范围内悬浮粒子浓度。

9.当洁净室、洁净区仅有一个采样点时,则最少在该点采样3次。

10.非单相流洁净室的风量可以用风管法和风口法两种方法测量。

11.按照洁净室所需控制的空气中悬浮微粒的类别,可将洁净室分为工业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

12.单向流通过洁净区整个横断面的受控气流,其风速稳定,气流大体平行。

13.洁净度等级测试采样时,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14.进行高效过滤器检漏前,被检过滤器必须已测过风量,在设计风速的80%~120%之间运行。

15.测定室内洁净度等级时,每个洁净室最少采样次数为3 次。

二、判断题1、如果有多间洁净室,测定静压差时,应从平面上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测起。

(×)2、测定洁净室洁净度等级时,室内的测定人员不宜超过5名。

(×)3、洁净室调试时,要对进入洁净室的人员进行严格控制。

(√)4、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对洁净室进行全面清扫、擦净。

(√)5、室内浮游菌测点和洁净度测点可以相同。

(√)6、室内洁净度检测时,对于乱流洁净室,采样口可以随便摆放。

(×)7、室内沉降菌测定时,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和气流扰动极小的地点。

(√)8、洁净室的静压差越大越好。

(×)9、高效过滤器检漏时,只要检测边框就行了。

车间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

车间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

车间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车间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洁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对环境要求极高的行业,如半导体、光电、医药等领域,洁净度的标准更是严格。

而对于车间的洁净度检测,常用的标准是十万级和三十万级。

本文将对车间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1. 测试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十万级洁净度车间中,每立方米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不得超过10万个。

2. 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十万级洁净度要求车间空气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数量不得超过一定的范围。

3. 表面洁净度要求:十万级洁净度要求车间表面的颗粒物浓度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制。

根据以上标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持十万级洁净度:1. 定期进行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监测和控制,常规清洁和维护空气净化设备。

2. 严格执行工作人员的穿戴要求,包括防尘服、帽子、手套等防护装备,避免人为因素对洁净度造成影响。

3. 定期对车间表面进行清洁,避免颗粒物沉积和污染。

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1. 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三十万级洁净度要求每立方米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不得超过三十万个。

2. 微生物的严格控制:三十万级洁净度要求车间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极低。

常规要求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限制数量更严格。

为保持三十万级洁净度,可采取如下措施:1. 特殊的空气过滤系统和装备,提高空气过滤效果,控制颗粒物数量。

2. 严格控制物料进入车间的洁净度要求,避免进入的物料带入污染源。

3. 增加车间的维护和清洁频率,定期清理和消毒工作场所。

个人观点和理解:洁净度对于一些行业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半导体和医药领域,洁净度的要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是当前较常见的标准,其标准的确定和实施对于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洁净度检测中,合理的标准是确保生产环境洁净度的关键。

洁净度(细菌)测试的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度(细菌)测试的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度(细菌)测试的标准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洁净度(细菌)测试的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洁净度(细菌)测试的场合。

2. 定义- 洁净度(细菌)测试:通过检测和计数样本中的细菌数量以评估样本的洁净度水平的测试方法。

- 细菌:微生物界中一类单细胞有孢子菌,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3. 测试设备和试剂- 显微镜:用于观察和计数细菌。

- 无菌培养皿:用于培养细菌样本。

- 琼脂培养基:用于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

- 紧闭:用于储存和运输样本。

4. 测试步骤1. 准备样本:选择代表性的样本,并采集足够的样本量。

2. 样本处理:将样本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并在培养基上均匀涂布样本。

3. 孵育: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以促进细菌的生长。

4. 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数量和形态。

5. 计数:在显微镜下使用计数室或计数网格,计数并记录样本中的细菌数量。

6. 分析结果:根据计数数据和标准参考值,评估样本的洁净度水平,并记录结果。

7. 报告结果:撰写测试报告,包括样本信息、测试方法、结果以及结论。

5. 质量控制- 标准参考值:确定合适的标准参考值,作为评估样本洁净度的依据。

- 负对照:使用无菌培养皿和培养基作为负对照,排除外部细菌污染的可能。

- 重复测试: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测试,确保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安全注意事项- 细菌样本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操作时需佩戴合适的防护手套和口罩。

- 确保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7. 文件记录- 所有测试过程和结果应详细记录,包括样本信息、测试日期、测试人员等。

8. 参考文献- [相关标准方法或文献的引用]。

洁净室洁净度测试取点要求

洁净室洁净度测试取点要求

洁净室洁净度测试取点要求
洁净室洁净度测试取点要求通常根据洁净室的级别和用途来确定。

以下是一般洁净室洁净度测试取点要求的一些建议:
1. 确定测试区域:根据洁净室的布局和设计,确定测试取点的区域。

通常应包括洁净室内的各个角落、难以清洁的区域以及可能受污染的区域。

2. 取点数量:确定适当的取点数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应根据洁净室的级别和尺寸来决定取点数量。

一般建议每平方米应取4-6个取样点。

3. 取样方法:使用适当的采样工具和方法获取样本。

这可能包括使用专业的洁净度测试仪器,如粒子计数器、菌落计数仪器等。

确保采样工具和方法不会引入额外的污染。

4. 取点位置:在取样时要选择合适的位置。

应选择代表性的区域,涵盖不同的工作区域和可能受污染的区域。

通常建议取样点应远离空气出口、设备和人员活动。

5. 取样时间:测试取点的时间应根据洁净室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应在洁净室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设备和人员活动较少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测试应该在实际操作之前进行,以确保工作区域达到要求。

6. 记录数据:测试时应记录每个取样点的位置、时间和测试结果。

这样可以追踪洁净室的状态,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洁净室洁净度测试的取点要求可能因洁净室的不同级别、用途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的测试取点计划。

洁净度测试点位设置要求标准

洁净度测试点位设置要求标准

洁净度测试点位设置要求标准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洁净度测试点位设置的那些事儿。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别急,我们一块儿把它变得轻松点,毕竟谁不想在工作中找到点乐趣呢?洁净度可不是小事,它关乎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食品、药品和医疗行业。

你说,这不是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嘛!所以,接下来咱们就深入聊聊这个话题。

2. 洁净度的重要性2.1 健康的底线首先,咱们得知道,洁净度测试的意义可大着呢。

想想吧,你吃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口水,都是需要经过层层把关的。

如果有个小细菌混入,那可真是“麻烦大了”。

所以,测试点位的设置,简直就是守护我们健康的“门神”。

就像古代的城门,只有把关严实,才能保证城内的安宁。

2.2 标准不可忽视而且,洁净度的标准是有章可循的,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

这就像考试一样,必须得有参考答案。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大家各自为政,那可就乱套了。

所以,各个行业都有各自的洁净标准,比如说制药行业的洁净室就得按照严格的规范来设置测试点,确保每一个角落都无可挑剔。

说白了,标准就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没有它,工作就像无头苍蝇,瞎转悠。

3. 测试点位设置3.1 设置原则好了,咱们接下来就说说测试点位该怎么设置。

首先,得根据实际需要来定。

就像做饭时,火候掌握得好,菜肴才好吃;测试点位也是如此,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放上去。

一般来说,测试点应该选在空气流动、物料传输等关键位置,这样才能抓住每一个“隐患”。

想想,咱们平时做事,也是得讲究顺序和方法的,不然光忙活也没啥效果。

3.2 定期检查而且,这个测试点位可不是一设了事,得定期检查,确保它们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

就好比你家的门锁,坏了不去修,那可真是“坐以待毙”啊!你得时不时地去转转,看一看,确认一切都还在正常工作中。

定期的检查不仅能发现潜在问题,还能让整个过程更流畅。

没有哪个行业敢轻视这一点,因为小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往往会变成大麻烦。

4. 结语最后,咱们再总结一下,洁净度测试点位设置的要求其实就是在为我们的生活把关,保障我们的安全。

洁净测试方法

洁净测试方法

一.洁净测试洁净室施工完成之洁净度测试,其测定点数目是依据U.S.Air Force Technical Order T.O.-00-25-203规定,洁净室之测定位置洁净度测定法1.洁净室内面积在15M2以下之场合,测定点在1’及2’位置,测定点数:2。

2.洁净室内面积在15M2以上100M2以下时,测定点位置在1,2,3,4,5个点位置,测定点数:5。

3.洁净室地板面积超过100M2时,除以上之5点外,每增加100M2须外加4点或将全部区域以3×3 M2单位分割成数区域,每区各取一测试点。

4.空气取样口须垂直向上,取样测试高度一般约在1.2M~1.25M之间,相当于工作桌之高度或作业高度。

二.测试检验内容:检验项目与仪器对照1.泄漏检验:①于ULPA上游侧,测定一次侧之外气或回风浓度,以决定微尘粒子通过ULPA之容许渗透值(可以ULPA本身之透过率或捕捉率,计算之间。

②距ULPA测试面下方30-50MM处,以微尘粒子计数器设定30-50M/M每秒;之速度量测之,每量测距离间距50M/M,其量测方向为由外围渐次向内,如下图所示。

③在防侦烟器等部分均必须做量测。

④将泄漏测定之状态与数值记录列印出来。

ULPA泄漏测定方向2.洁净度检验:于距地板高度约1.23~1.25M用微尘粒子计数计测试之,测试完毕,应列印其数值记录。

3.风速及风量检验:于ULPA下方约150M/M处,用热线式风速计测定,原则上每只ULPA测定两点,每点之测定时间约5秒;风量则依风速之测试值,以下式之公式计算之。

风量=平均风速×出风之面积(ULPA之面积)。

4.温湿度检验:①使用温湿度计测试时,距地板高度约1.2M,用温湿度计于定点测试,约每9M2测定一点,每点之测定时间约5秒;②如使用温湿度记录器测试时,需于选定之测试点做24小时之连续测试。

5.噪音检验:距地板约1.2M,用噪音计于测定点测试,测定点数以每9M2为一点,每点测定时间5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净度测试SOP
1.范围
制剂车间、提取车间内的洁净区、QC卫检室、采样车、洁净工作台、压缩空气、洁净区自主采风设备进风的洁净度测试。

2.职责
检验员:负责本厂洁净区尘埃粒子数、沉降菌、照度的测试
QC、QA主管: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要求
3.1.我厂洁净区洁净度是按10万级和30万级设计、施工,所以也应按10万级和30万级的洁净
级别进行监测。

3.2.洁净厂房洁净度测试标准按《洁净室(区)环境评定标准》执行。

4.尘埃粒子
4.1.仪器和设备: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

4.2.采样方法
将已稳定激光粒子计数器采样口打开,启动泵进气即可。

4.3.注意事项
4.3.1.检查测定仪器是否正常,并作外表洁净后方可进入测试环境,采样管必须清洁并无渗漏,
仪器按规定预热至稳定。

4.3.2.测试点及采样次数均应在测试开始前确定,防止在测试过程中随意改变测试点及改变采样
次数。

4.3.3.计数器采样口和仪器工作位置应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4.3.4.在确认洁净室(区)送风量和压差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采样。

布置采样点时,应避开回
风口。

4.3.
5.更换测试点时,应待仪器读数下降至稳定后,方可开始新测试点的读数。

4.3.6.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位于采样口的下风侧。

4.3.7.采样管的长度为仪器使用所允许的长度。

无规定时,不宜超过1.5米。

4.3.8.测试结果不符合洁净级别要求时,应按原方法重复一次,并且每个测试点的采样次数增加
2次;重复测试结果符合规定时,即可判定为符合该洁净级别的要求。

4.4.测试规则
4.4.1.测试条件
4.4.1.1.温度湿度
要求与生产及工艺相适应(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为宜)
4.4.1.2.压差
洁净度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压差>5P a,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压差>10P a。

4.4.2.测试状态: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4.4.2.1.静态测试:系指洁净厂房的空气净化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生产设备已安装,室
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测试。

4.4.2.2.动态测试:系指洁净厂房的空气净化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生产设备及生产人员
等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的测试。

4.4.2.3.静态测试时,室内人员应不超过2人。

测试记录和报告中应标明所测试的状态。

4.4.3.测试时间
4.4.3.1.对单向流,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测试。

4.4.3.2.对非单向流,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后开始测试
4.4.4.采样点数目
对任何小洁净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数目不得少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

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不得少于1次,且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

4.4.5. 采样量
100级最小采样量≥0.5um :5.66L/次。

其余洁净级别,≥0.5um :2.83L/次,≥5u m :2.83L/次 4.4.6. 采样点位置
4.4.6.1.采样点一般离地0.8m 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洁净工作台采样点一般在工作台面上
0.2m 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4.4.6.2.采样点多于5点时,可在0.8m ~1.5m (略高于工作面)高度的区域内分层布置,但每层
不少于5点。

下列为采样点图示:
4 5 6
4.4.7. 测试
用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仪器须经预热进入稳定状态后方可测试记录。

4.4.8. 计算
4.4.8.1.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
C 1+C 2+……+C N A=
N
式中:A —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 3
C i —某一采样点的粒子浓度,粒/m 3
N
—某一采样点上的采样次数,次
4.4.8.2.平均值的均值
A 1+A 2+……+A L
M=
L
式中:M —平均值的均值,即洁净室(区)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 3
A i —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 3 L —某一洁净室(区)内的总采样点数,个
4.4.8.3.标准误差
(A 1-M )2+(A 2-M )2+……+(A L -M )2 SE=
L (L-1) 式中:SE —平均值均值的标准误差,粒/m 3
4.4.8.4.置信上限
UCL=M+t×SE
式中:UCL—平均值均值的95%的置信上限,粒/m3
t—95%的置信上限的t分布系数,见表2
4.4.9.结果评定
4.4.9.1.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小于或等于规定的级别界限,即A1≤级别界限,则判符合规
定。

(采样点>9个)
4.4.9.2.全部采样点的粒子浓度平均值均值的95%的置信上限小于或等于规定的级别界限,即
UCL≤级别界限,则判符合规定。

(采样点≤9个)
4.4.9.3.凡与4.4.9.1、4.4.9.2规定不相符合,则判不符合规定。

5.沉降菌
5.1.测试方法概述
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小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5.2.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5.2.1.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使用SOP操作。

5.2.2.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5.2.3.培养皿:一般采取Φ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5.2.4.培养基: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或其他药典认可的培养基。

5.3.采样方法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4.4.6的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5.4.培养
5.4.1.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箱内30℃~35℃培养48h。

5.4.2.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5.5.菌落计数
5.5.1.用肉眼直接计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5.5.2.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记数。

5.6.注意事项
5.6.1.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5.6.2.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品的污染。

5.6.3.对培养、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记录。

5.6.4.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
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5.6.5.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5.7.测试规则
5.7.1.测试状态
5.7.1.1.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
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5.7.1.2.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过消毒。

5.7.1.3.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
状态。

5.7.2.测试人员
5.7.2.1.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

5.7.2.2.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二人。

5.7.3.测试时间
5.7.3.1.对单向流,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
后开始。

5.7.3.2.对非单向流,10000级、100000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
于30min后开始。

5.7.4.沉降菌计数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同4.4.4.、4.4.6。

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采样点。

5.7.5.记录
测试报告中应记录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及测试状态。

5.7.
6.结果计算
5.7.
6.1.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5.7.
6.2.平均菌落数计算
平均菌落数M=M1+M2+···M n
n
式中:M——平均菌落数
M1……M n——培养皿菌落数
n——培养皿总数
5.7.7.结果评定
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微生物。

5.7.7.1.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

5.7.7.2.若其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进行消毒,然后重新
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6.照度:用照度计测试、读数。

7.相关文件
《洁净室(区)环境评定标准》1107·001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16292-1996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