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风来了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美术课《风来了》教案范文(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课《风来了》教案范文(通用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1教学目标:一、学习风的表现方法二、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一、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人和事物的变化。
二、大胆的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准备:师:图片生:练习纸、图画本、铅笔、彩笔等。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风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感观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听觉就是其一个主要的方面,我们用声音表现一下微风的感觉。
师: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哪几种不同的风吗?(微风、大风、狂风)运用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对各种风的记忆和认识。
三、尝试训练。
让学生自己表现画风。
1、比赛画风。
让学生用线条来表现风。
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出形象的“风”来。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同学评一评。
教师进行简单小结:用线来画风可以形象的把风的方向和路线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不同形式的风。
2、景物描绘。
在黑板出示几种物体。
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如果风来了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呢?并请学生尝试把它画下来。
学生相互间交流、并互评,黑板上学生的画,看看他们表现的对吗?师小结:风能让许多东西动起来,飘起来。
3、人物的表现。
回忆在风中的经历,让学生描述,并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加深对风中的人物特征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在风中行走的经历吗?谁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景?难走吗?你是怎样感觉到风的存在的?四、图片欣赏。
书上的图没有用线条来表现风的大、猛。
我们讨论一下他是用什么东西表现风很大,人行走困难的呢?师:小结。
五、创作表现。
“风”经常碰面,你还记得上学路上它吹走你的帽子,在教室里乱翻我们书本、作业时的淘气样,或是在你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时给你带来清凉的可爱样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来把你和这位朋友相处的情景描绘下来!——在图画本上画一幅表现风的画面。
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
2.教学难点
-风的动态表现: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生动地表现风的动态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风的力量感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举例:在描绘风吹树叶时,学生需要掌握树叶的动态线条,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渐变展现风的强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表现风的动态和情感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风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风如何影响建筑物的设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彩纸模拟风中的树叶飘动,观察和记录不同风速下的动态变化。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风来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风的观察和表现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用线条、色彩和形状去捕捉风的动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风的动态表现,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讲授过程中,虽然我通过举例和比较来解释,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创作时感到困惑,难以将风的动态表现在作品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生动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风的基本概念、艺术表现方法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案: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风的形象和氛围。
3. 培养学生发挥创意,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2.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3. 创意表现风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风的特征,学会表现风的形象和氛围。
2. 难点:如何运用创意表现风的特点和氛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风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展示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b. 学生分享对风的感受和认识。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a. 教师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技巧。
3. 创意表现(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表现风的特点和氛围。
b. 学生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展示对风的理解和创意。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a.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教学反思(5分钟)a.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b.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建议。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 对学生的作品要给予积极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 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尝试运用其他艺术形式表现风,如舞蹈、诗歌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表现形式,相互学习。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风,尝试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运用其他艺术形式表现风。
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
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二、教学内容:1. 风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2. 观察自然,体验风的存在。
3.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风的形象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1. 风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2. 观察自然,体验风的存在。
四、教学难点:1.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风的形象和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风来了》。
2.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3. 风的自然现象视频或图片。
4. 学生作品展示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风的自然现象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征。
2. 讲解:讲解风的特征和表现方法,如飘动、吹拂等。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风的形象,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自主绘画风的形象,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8. 拓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体验风,创作更多关于风的作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的特征和表现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
3. 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的能力。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风的形象。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4. 定期组织学生作品展示,鼓励互相学习和交流。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征和表现方法?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活动?学生能否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十、课后作业:1. 观察自然,体验风的存在,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 运用美术语言表现风的形象,创作一幅作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风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2.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学生观察和体验风的情境。
三年级美术下册《风来了》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互相欣赏、借鉴和反思。
(五)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强调风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技巧。
3.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
4.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品质,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团队协作的乐趣,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在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中,我将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体验风的存在。通过观察、实践、创作和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人。
此外,学生在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材料和技术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水平。同时,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表现手法和创意上的困难,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体验风的特点,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对风的感受。
4.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风,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手法表现风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风,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你对风的感受。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出风的速度、方向和力量等特点,运用所学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技巧,创作出一幅具有表现力的美术作品。
2.完成课后作业时,可以参考以下建议进行创作: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观察生活的习惯,使他们在创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案-风来了
美术教案-风来了教案:美术课程-风来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的形象特点和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对色彩、线条和形状等美术元素的运用能力。
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风的图片、风的音乐(可选)。
2.教学工具:彩色铅笔、画笔、颜料、画纸等。
3.课堂布置: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工作台,让学生自由选择。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风的声音和气氛。
(2)呈现风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风的形象特点。
2.学习风的形象特点(1)引导学生发表对风的感知,如风的形状、动态、轻盈感等。
(2)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归纳风的形象特点,并在黑板上记录。
3.示范绘画(1)教师示范绘画风的形象,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元素表现风的特点。
(2)同时解释绘画过程中的技法和注意事项。
4.学生实践(1)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自由创作风的形象作品。
(2)教师巡视指导,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
5.展示作品(1)学生完成绘画后,进行作品展示。
(2)学生可以分享绘画时的感受和体会。
6.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出学生值得改进和发展的方面。
(2)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风的形象作品。
四、教后反思本课通过观察和绘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风的形象特点和运用美术元素表现风的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有创造性地表现风的形象特点。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绘画风的形象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启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样化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练习机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美术表现形象的能力。
《风来了》美术教案
《风来了》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来了》的故事情节和主题;2.通过观察风的特点,学习绘画风的表现;3.尝试使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技法,表达风的运动和力量。
二、教学重点:1.理解《风来了》的主题和情节;2.观察风的特点,学习绘画风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1.《风来了》绘本;2.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出示《风来了》绘本,让学生观察封面和书名,并提问:“你知道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吗?”2.鼓励学生猜测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思考风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阅读绘本1.请学生集中注意力,老师朗读整本绘本,让学生跟随故事内容。
2.读完绘本后,老师可以提问一些理解问题,让学生回忆故事情节。
第三节:讨论风的特点1.出示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风的特点,如树叶随风飘动、风吹散云彩等。
2.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特点,引导他们对风的特点进行分析。
第四节:绘画表现风的特点1.给学生提供纸张和绘画材料,让他们尝试通过绘画表现风的特点。
2.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如用铅笔勾勒树叶飘动的轮廓,用水彩描绘风吹散云彩的效果等。
第五节:展示和分享1.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让他们分享绘画时的思考和感受。
2.鼓励同学们相互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增加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延伸:1.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或校园里观察风的表现,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风的特点。
2.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或展览活动,展示他们对风的表达和创意。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和听取他们的分享,可以评价他们对《风来了》故事情节和风的特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这是一份针对《风来了》绘本的美术教案,通过绘画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风的形成和风对大自然的影响。
希望这份教案能帮助您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年级:一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特征,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存在。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 风的特征2. 风的表现手法3. 创作风的作品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表现风的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风的作品。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作品中表现出风的动态和情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1.1 教师播放有关风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征。
1.2 学生分享对风的感受和认识。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2.1 教师讲解风的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表现风的基本技巧。
3. 创作实践(10分钟)3.1 学生自由发挥,用所学技巧创作风的作品。
3.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4.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4.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1.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风的特征和表现手法。
1.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经验。
2. 深化学习(10分钟)2.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具个性和情感。
2.2 学生讨论并尝试在作品中加入个性和情感元素。
3. 创作实践(10分钟)3.1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3.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4.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4.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的特征和表现手法。
5.2 学生谈谈对风的认识和感受,分享自己的创作体会。
5.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表现风的作品。
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夸张手法表现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2. 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3. 合作创作风的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的特征,学会运用夸张手法表现风。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表现风的形式,提高绘画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2. 讲解:教师讲解风的特征,如速度、方向、力量等,以及如何运用夸张手法表现风。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画风的作品,强调夸张手法和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创作风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6.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尝试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其他自然现象,如雨、雪等。
2. 学生探索不同材料和技法在表现自然现象中的应用,如版画、手工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新点和技能掌握情况。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分享欣赏的心得。
3. 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从创新、技巧、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八、教学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学生总结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九、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家后绘制一幅表现自然现象的画。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十、教学反思:1.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剪贴、绘画等手段表现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2. 剪贴、绘画表现风的方法3. 合作创作风的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学会剪贴、绘画表现风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风的形象创新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有关风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有关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2. 讲解:教师讲解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讲解剪贴、绘画表现风的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剪贴、绘画表现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4. 练习:学生自主创作风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风的形象融入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8.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一幅关于风的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9.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0. 课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风的主题活动,如风车制作、风筝放飞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力量。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中的风,如观察树叶摇摆、水面波纹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开展风的艺术作品欣赏活动,如欣赏风力发电设备、风蚀地貌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的形态和特点;2.掌握绘画基础技巧,如画笔握法、色彩运用等;3.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通过欣赏儿童绘本《风来了》,学习风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并通过肢体语言和画笔表现出风的感觉和形态。
三、教学重点通过配合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风,进而能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画笔表现出风的感觉和形态。
四、教学难点1.儿童绘本《风来了》中的风的表现;2.让年龄较小的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风的感觉。
五、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2.《风来了》儿童绘本;3.绘画纸、水彩笔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首先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风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感觉。
这里我们可以用到一些与风有关的视频,或者是一些关于风的美景图片等,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说说自己对风的认识和感受。
2. 欣赏《风来了》(10分钟)让学生看一遍儿童绘本《风来了》,重点关注风的表现方式,比如书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画面表现出风的形态和特点的等等。
3. 肢体语言表现(10分钟)要求学生每个人都站起来,摇摆双臂、摆动身体,模仿风的样子,并且感受身体和空气的反应,将这些感受用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
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引导,以让学生更好理解风的形态与特点。
4. 画出风(40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供应绘画纸、水彩笔等东西,让学生根据自己之前的体验和想象,画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风的形态与特点。
老师可以在旁边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辅导,引导学生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5. 课堂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出自己所画的风,并且分享一下自己画风时的感受和体验,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在这个时候提出问题或者是给予建议。
七、教学延伸1.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绘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艺术创造力;2.通过安排一些相关的手工制作等活动,来加深学生对风的理解和认知。
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
小学美术《风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特征,学会用点、线、面来表现风。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内容:1. 风的特征2. 点、线、面表现风3. 创作自己的风力作品三、教学重点:1. 风的特征的理解2. 点、线、面表现风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 如何用点、线、面来表现风的动态2. 创作具有个性的风力作品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力素材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彩笔、水粉、素描纸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风力素材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征。
2. 讲解:教师讲解风的特征,如速度、方向、力量等,以及如何用点、线、面来表现风。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点、线、面表现风,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4. 练习:学生独立创作,用点、线、面表现风。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七、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来表现风,如剪纸、手工等。
2. 学生可以观察生活中的风,记录下风的动态,进行创作。
八、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风,记录下风的动态,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来表现风,如剪纸、手工等。
十、课程总结:本节课学生学习了风的特征和如何用点、线、面来表现风。
通过实践创作,学生掌握了表现风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风力素材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的动态和力量。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如何观察风的特征,并运用点、线、面来表现风的动态。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点、线、面来表现风的动态,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小学美术《风来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风来了》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min)今天老师要为同学们介绍一位神奇的朋友。
它啊,有特异功能!她能使柳条扭动腰肢;她能让落叶翩翩起舞;你知道它是什么吗?是的!看来,同学们对风很熟悉。
那,你有什么办法,把风请过来吗——吹。
怎么吹?做做看。
大家一起试试!——扇。
用什么扇?还可以用什么扇?(预设:手、书、衣服等)来,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扇一扇。
停!同学们,真聪明!空气的流动就会形成风!只要我们动一动,风便来了!板书《风来了》【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描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猜风的同时感知不同季节的风;用把风请过来引发学生思考,使其尝试】(二)趣味新授(1)制造风:(2 m i n )老师这里有很多的道具,谁想来尝试一下制造风?(我请刚才回答第一个问题的同学来尝试)(*组,一生拿着小风扇,对着自己吹)你有什么感觉?——凉凉的嗯,我们的皮肤可以感觉到风!小风吹得你心情怎么样?——很好/开心我从你的笑容中感受到了。
【感谢你的积极参与,大礼包送给你们组】谁想来体验风?(选*组一名头发可以被吹起的同学)其他同学,观察这位同学发生了什么变化?(师扇扇子:风由小到大)同学们都笑了,你发现了什么?——头发被吹起来了(头发)追问:被吹向哪边?——右边那现在呢?(师从右边扇风)——左边红领巾呢?——也是左边。
(选*组一生回答)风从一边来,头发、配饰会被吹向另一边你还发现了什么?身子歪了(动作)、笑得更开心了/吓得不笑了(表情)你刚才感觉怎么样?——开心/害怕风能影响我们的心情,使人的表情和动作发生改变。
【谢谢你的大胆体验,神秘大礼相送】板书:人:1.头发 2.配饰 3.表情 4.动作(2)观察风:(4 m i n )你都知道什么风?——春风、微风、大风、台风、龙卷风……在这些风中,人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 组2 生交流)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图片,仔细观察,风来了,人和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发:被风吹起(风由小到大)4 张配饰:4 张表情:4 张动作:4 张风越大,人的表情和动作越夸张;头发、配饰被吹得越高。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风来了》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风来了》教案3篇篇一教学介绍:《美术课程规范》指出:“美术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亲密相关,对于风的感性体验学生比较丰盛,风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自然现象,对于它的表现只有从其它相关联的事物上去体现,可以让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记忆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开展,素质全面提高。
教材剖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老师以春夏秋冬四季风不同的特点进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简略的创意和绘画,来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学生剖析:学生经过一年级美术的学习,绘画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有个别同学因为有一段时间去参加珠心算训练而没有参加美术课程的学习,构图表现能力较弱。
需要加强指导。
教学目的:⑴了解春、夏、秋、冬风的不同特点。
⑵引导学生通过简略的创意和绘画,来表现风吹来时事物的变化及特征,感受不同的风带来的高兴、兴奋、紧张、胆怯的心情。
⑶知识整合。
与二年级语文第16课《风娃娃》、科学《风的形成》关联整合。
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回顾春夏秋冬四季刮风时四周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大胆的表现出风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扇子、学生作品学具准备: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学思路:风的产生、风的作用、春风、夏风、秋风、冬风、画风、评风、展风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谈话法、体验法教学过程:一、直观演示引入新课⑴自制长纸条门帘下垂,师用扇子扇动,请同学们注意看,发生了什么?生:门帘动了。
师:为什么教师做的门帘动了呢?生:因为有风了。
风来了。
师:对。
因为风来了。
(边说边板书课习题:风来了,并随即用简笔划法风把“风”字装饰)(设计用意: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很容易进入风来了的情景。
而老师新颖的课习题设计同时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营造了一个有趣活跃的课堂氛围。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通用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通用6篇)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篇1教学目标: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过程:听风:一、记忆交流(出示风车)请个别同学玩小风车的游戏。
提问:是什么让风车转动起来呢?(回答:风板书:风)同学们,请你们把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听,有位我们熟悉的朋友来到了课堂中,它是谁?(播放各种风声,触动学生的记忆。
板书:来了。
)体验画风知风:二、演示观察1、教师提问:那么你们知道自然界的风是怎么形成的吗?展示风是如何形成的。
你在自然界中还认识哪些风?辅助材料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空气流动形成风,自然界的风有微风、大风、狂风、龙卷风等。
3、Flash动画演示风来了的情景。
观察分析{稻草人}4、学生观察、讨论、归纳风来了时物体的形体变化。
尝试训练(人走路时…)画风:三、尝试训练1、书上有几幅图,谁能说说风吹过来时它们有什么变化吗?尝试训练(灯…)2、如果是微风它们有什么变化?如果是狂风呢?3、逆风和顺风时事物的变化一样吗?有何不同?反馈指导(找错误)4、请把你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同桌评一评谁画得最形象。
四、指导表现1、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
说风:五、交流评价1、学生自评: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物体的形体变化表现风来了的?2、学生互评:你认为那幅作品较好的表现了风?为什么?3、教师总结。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篇2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教师以春夏秋冬四季风不同的特点进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来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学生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级美术的学习,绘画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
小学美术课《风来了》教案设计
小学美术课《风来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特征和风的力量,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风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风的特征和风的力量。
2. 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风的力量。
3. 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风的特征和风的力量,学会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风的力量。
难点: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风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和案例,用于教学演示和欣赏。
2. 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美术作品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征和风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教师讲解风的特征和风的力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风的特征,了解风的力量。
3.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对风的特征和风的力量的理解,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风的力量。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的特征和风的力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的特征和风的力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风的力量的能力。
3. 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4. 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
3. 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年级美术上册《风来了》教案、教学设计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下一次课堂上,我们将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期待看到大家的精彩表现!
4.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中的风,将观察到的风的特点融入绘画作品中。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对风的认识和感受,讨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风。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给予评价和指导。
3.小组内讨论创作思路,确定绘画主题和表现手法,为新课的课堂练习做好准备。
(四)课堂练习
4.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观察、尝试和实践。教师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5.个性差异:学生之间存在绘画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现风的能力,运用绘画工具和技巧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生动形象的作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风的动态和力量感,将抽象的风具象化,以及运用丰富的绘画语言表现风。
2.重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以及画面构图和布局。
难点:如何在绘画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画面细节,使作品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1.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始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给予个别指导。
2.鼓励学生大胆表现风的特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3.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相互借鉴、交流,提高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课《风来了》教案设计
小学美术课《风来了》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发现风的特点。
2.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观察风的特点,了解风的影响。
2. 运用绘画表达风的形象。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作品中表现风的特点。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1. 风的自然现象图片。
2. 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风的自然现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风的特点,如吹动树叶、扬起尘土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学生讨论如何用绘画表现风的形象。
5. 教师演示绘画技巧,如用线条、色彩表现风的特点。
6.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尝试表现风的形象。
7.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
第二章:风的力量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风的力量,感受风的变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观察风的力量,了解风的变化。
2. 运用绘画表达风的力量。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作品中表现风的力量。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1. 风的力量图片。
2. 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风的力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风的力量,如吹倒树木、扬起沙尘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的力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学生讨论如何用绘画表现风的力量。
5. 教师演示绘画技巧,如用线条、色彩表现风的力量。
6.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尝试表现风的力量。
7.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
第三章:风的文化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风的文化意义,感受风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风的文化意义,了解风的影响。
2. 运用绘画表达风的文化。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作品中表现风的文化。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1. 风的文化图片。
2. 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风的文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特点。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精选11篇)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精选11篇)美术课《风来了》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辩证的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知道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灾,可以利用风来做什么。
3、在活动中能和同伴协调配合,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认知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难点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灾,可以利用风来做什么。
活动准备1、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一些与风有关的现象:挂在室内的装饰小花、小鸟挂件在飘动;树的摇动;水中的浪等。
2、物品准备:注射器、气球、扇子、羽毛、吹管、细绳、喷雾器、电吹风、蚊香、风扇、碎纸屑、纸板、饮料瓶等。
3、知识准备:风的;寻找不同的风等。
活动过程一、动手实验,了解风产生的原因1、教师用注射器吹起一个气球,并用细绳扎好。
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与幼儿互动。
师:气球有什么变化?幼:变大了。
师:为什么变大了?幼:因为有“气”进入气球。
师:“气”从哪儿来?幼:从针筒中来。
师:针筒中的“气”从哪儿来?幼:从空气中来。
小结: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下面认识风产生的原因打下基础)。
2、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到“风”。
师:现在将风扇关闭,小朋友还能感觉到风吗?幼:没有风了。
小结:当打开电风扇时,由于空气流动,我们感觉到了风,当关闭电风扇时,空气不流动,所以就没有风了。
因此,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二、幼儿实验,加深对风产生原因的认识1、各组小朋友从自己的工作台上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试一试如何让空气动起来产生风。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组选出代表)。
2、教师将吹起的气球发给幼儿,请他们两人一组,将气球里的气放出,感受空气被压迫出来的动力,是否形成了风。
3、羽毛比赛。
(1)羽毛放在桌子上,提问:如果让羽毛动起来(不用手触到)怎么办呢?(扇,吹动)(2)幼儿分两组,老师同时从高处放下两片羽毛,看哪一组的羽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
(幼儿共同向羽毛吹气,运用手中的物品扇动空气)4、分组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在什么时候发现风或制造风(骑车,汽车开动,快跑的时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来了
仙女二小胡昌莉
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观察、体会等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风的特征。
2、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体念美术的乐趣,表现自己对风的感受、心情,通过用线条来描绘对风的形体特征画法和表现风的感觉,抓住吹风过后的惨境来进入情感教育的渗透。
3、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能力和探索自然的兴趣,表现身边的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难点:运用线条等绘画语言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学具准备:(学生)油画棒、绘画纸
(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一、听风、找风
1、请同学们仔细聆听风的声音。
(播放课件:风的声音)
2、教师适机揭题。
板书:风来了
3、出示图片请学生找出风从哪里被表现出来。
4、出示稻田课件,请同学们找风,体会风来了的变化。
二、看风,画风
1、别看风儿这么调皮,它的朋友可不少,世界上有好多种风呢?你能说些它们的名字吗?
(微风、大风、狂风、台风、龙卷风等)
2、请学生来观看《龙卷风》片段。
说出自己对龙卷风的感受。
3、如果请你用线条来表现这暴躁的龙卷风你会用什么样的线条?请学生上台试画。
4、教师说学生想象下,根据自己的感觉用线条画出春天和秋天的风。
指导学生用线条表现风(要求线条流畅)
5、出示图片,请学生说出在风中的样子,再次体会风中事物的形态变化。
6、回忆、讨论、演示人物在风中的样子。
小结人在风是的形态。
(弓着腿,弯着腰,头发被吹起……)
三、欣赏风
1、大风使事物的变化太丰富了,被许多艺术家用来创作。
(出示《阵风》分析画中的人物)
仔细观察,说说你从哪些地方发现风来了。
2、看了画家的作品,我们再来看看小朋友的画
①出示作品1,风来了画中哪些事物会发生变化?
②出示作品2,找一找,画中哪些地方画错了。
(加深风向意识)
3、看了这么多小朋友画风的作品,老师也想把自己和风的故事告诉大家。
(出示范画)
4、学生交流后说说自己与风的故事。
四、学生创作、讲评
1、出示绘画要求及活动要求。
2、学生开始动手绘画。
(教师巡视辅导)展示出学生作品
3、学生介绍自己作品
4、学生互评: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3、教师总结:同学们都用自己的的画笔很好的表现了风。
五、拓展延伸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既给我们带来凉爽、生机,人们还利用风能发电、设计风能路灯等,所以只有好好的利用风,利用自然万物,我们才能与自然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