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乌鸦》读后感:人性中的善驱走了傅家甸死亡的阴霾

合集下载

白雪乌鸦读后感1

白雪乌鸦读后感1

白雪乌鸦读后感34.2 董佳霖不同的有不同的见解,福贵最后的活着和《白雪乌鸦》最后剩下的人也许在精神深处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不是选择,而是命中注定。

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够"无神化",在阅读的体现和现实生活的交替中,我越来越轻信一种命运的张力的存在,那是一种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像一张网,早就笼络了人的生死,在冥冥之中注定我们行走的方向和时间。

所以,我想轻贱的活着,也许是通往命运之路的愉快行走。

再一次想说说迟子建的小说给我的感受,前期所读作品不多,之前的短篇小说的阅读给我的感受是这个北方出生的作家,骨子里有着北方白雪皑皑的情愫,她的小说,无论是怎样的故事,怎样沉重的氛围,在小说中总是能洋溢中一种纯净,单纯的活力,作者是一个能够认清现实,愿意洒进人的心灵深处的冬天的一缕晨光,虽然短暂,却很温暖。

无论是《踏着月光的行板》还是近期的《白雪乌鸦》迟子建从不蔑视生活的真-相,她能够用真情饱满的笔尖触碰到穷人,平民的生活现实,能够果敢坚韧的写出鼠疫灾难的发生发展,这是一个女性作家关注社会,人生的真诚态度,是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的支配。

但是我不得不说,比起更具有力量的人性探索的《活着》的余华,残雪等,我似乎更喜欢残酷血腥的作品,在这些作品里,我也许能够看到我所想认识的人类,无论是善良还是魔性的人,我喜欢那种心灵的冲击,好像在那些作品里,我就可以把自己隐藏在那些丑陋灵魂里,安心的窥视着现实,人生。

如果从题材角度看,迟子建在小说中讲述的是一场鼠疫的故事,1910年秋冬发生在哈尔滨的鼠疫故事。

"霜降在节气中,无疑是唱悲角的。

"这是小说的开头,接着,迟子建说开了:那些夏日里可以露天经营的生意,如理发的,修脚的,洗衣服的,代拟书信的,抽签算命的,点痦的,画像的,兑换钱的,卖针头线脑的,擦皮鞋的,不得不收场,移到屋内。

不过锔缸锔碗的,崩爆米花的,照旧在榆树下忙碌着--他们的活计中有炭火嘛。

《白雪乌鸦》读后感10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10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10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白雪乌鸦》读后感1000字这部《白雪乌鸦》不但激活了一场在一个世纪前猖獗横行的鼠疫,更激活了一群一百年前被突然而至的死亡扼住了喉咙的卑微灵魂。

《白雪乌鸦》的读后感

《白雪乌鸦》的读后感

《白雪乌鸦》的读后感 《白雪乌鸦》这是一部以晚清哈尔滨鼠疫为题材的长篇作品。

关于《白雪乌 鸦》的读后感要如何写呢? 《白雪乌鸦》读后感 一直喜欢迟子建 的书,过往岁月在她的笔端流露出一股忧伤的坚强,让人读后心中一暖。

她的《白雪乌鸦》讲述的是一场鼠疫大灾难的故事 。

“天上下着大雪,又盘旋着乌鸦,每天有人死亡,傅家甸两万多人 中死了五千多人。

但死亡的另一面就是活力。

面对疾病,不管怎么,人都要挣扎 着活下去。

生,确实是艰难的,谁都会经历突如其来的灾难、恐惧、死亡,唯一 能战胜这些的就是对生的渴望。

”这正是迟子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 只要有光,生命就不会绝望。

在书中, 迟子建用了很多笔墨去写人们如何去面对这场灾难, 死亡和生机是 穿插其中的两个主题。

为尽孝道而陪母亲殉葬的秦八碗, 以决绝的方式死去的陈 雪卿,还有那个可爱的孩子喜岁的死亡,无不弥漫着忧伤、压抑的气氛。

但是, 迟子建却在这份沉重中, 穿插进生命的活力和爱。

那个马车夫王春申对俄国女演 员谢尼科娃的爱慕, 还有傅百川对于晴秀的暗恋, 她在告诉我们, 即使面对困厄, 生活也有它美好的一面。

在灾难的笼罩下,无论是社会上层的大人物,还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每个 人都在艰难中前行跋涉。

她用质朴的笔调把小人物身上微弱的人性光芒一点点放 大,然后凝聚在一起,形成了生命的活力。

正是依仗这种群体的活力,人们终于 度过了鼠疫的难关。

迟子建最喜欢的作家是人道主义作家雨果, 而她自己也是沿着这样的一条路 走下去。

《白雪乌鸦》内容简介 小说 讲述了 1910 年到 1911 年哈尔滨鼠疫大爆发期间老城傅家甸人的常生活。

这 是日俄战争之后东北的一个小城区,俄罗斯人、日本人和中国人杂居一城,民族1/8矛盾和文化融合渗透在五行八作的日常联系之间。

这种日常联系, 包括柴米油盐, 包括买卖交换,包括生老病死,包括爱恨情仇。

白雪乌鸦读后感8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8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800字迟子建老师的文笔一如既往地细腻优雅,这是我第三次拜读她的小说,她总是能不负所望地将许多事物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鼠疫后人类发生的恐慌、街道走向的落寞、朝廷采取的行动…等等本书由一而终地从“王春申”这个人物角色开始,以他结束。

故事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故事和看法,形象表达了疫情生活里的无奈、无序、无知,又逐渐清醒、听从、释然,带有始终压抑的基调。

也许这也是传说中的“世界性收束”,通过不同人物的故事来介绍相同的情形,以此展现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和心境,这也是让我这个经历过疫情三年煎熬的人最为感同身受的一点。

然而,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最最喜欢的角色“喜岁”就因为行善而别,非常难过,周家三代的无辜辞别得以激发了伍医生的狠心,得以开始拯救傅家甸,出现了那个盼望已久的数字0。

像极了疫情期间我们所有人的盼望。

傅百川对傅家甸的无私奉献让我敬佩,于我而言他也是傅家甸的救星之一,正因为有他的力量才得以保证傅家甸的生活勉强正常进行,他对百姓、对朝廷的支持非常重要,与粮栈老板、日本药店夫妇等自私之人形成鲜明对比。

而且我也想不到22个章节里,疫情得以控制后的介绍只在最后一节中看到,加之未料到讲述的还是王春申对翟疫生突如其来的释怀与和解,我宁愿作者留下的是此前介绍他非亲生女儿继英的伏笔,因为于我而言一个告发自己亲生骨肉,背叛全家的人生是永远都不能得到原谅的。

此外,也许生活就应像翟疫生所视,比起珍惜、重视,我们也应该学会鄙夷地看待它,因为它也有让坏人得逞、好人难受的能力,又或许他所反映的现状也正折射出那个时代下平凡生活里常遇的悲剧背景。

“于晴秀”是一位聪慧的女子,也是一位坚毅的妻子和母亲,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不常见,我相信现实社会里一定能找到如她的映射。

故事里的生活已经对她够不好了,我希望能在它结束以后、她大哭以后的每一天,都能幸福度过。

迟子建一定是赋有从章节主角故事里流畅带出每一个新角色的神奇能力,得益于此,故事中出现的每一个角色都很立体丰富,无论是虚构的、亦或是真实存在的,通过人称之间的转化、前后节故事的交叉递进,形象地塑造出了每一个鲜活角色,让读者能自然而然、轻而易举地就知道角色的特征和背景。

读书笔记《白雪乌鸦》

读书笔记《白雪乌鸦》

两万人鼠疫死了五千,那漫山遍野的尸体,今夜我又要开着灯睡了。

昨夜还是被迟子建笔下的惊魂给吓着了,半夜各种梦,没睡好。

现在还头疼。

王春申从来不拴他的黑马,因为他清楚,好马是拐带不走的。

要是能跟个知冷知热的人,坐在里面看一场电影,多美!她恨那晚的月光,在她的意识里,月光是有这个能力!(这句话读懂的会觉得超有意思!仅表示这句话本身的涵义深刻,不是不同情主人公,她一直乞盼光明之下的见义勇为,终究没等来)翟桂芳想他们的时候,还有个哭的地方。

人的眉眼不管生的多好,要是脾气坏,面目就是拧的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而一个人性情平和,却把并不出众的五官,调和得气韵悠长,耐人寻味。

爱得傅家甸最瓷实的是。

男人的胡子就是草,想要除掉,牵来羊就是了。

这交融的马蹄声和歌声,是他灰暗的生活中,唯一的亮色。

我跟月亮生个小月亮,那日子该有多亮堂呀?不同的是奥尔的舞台在气派的剧场,有华丽的灯光作伴;彼洛夫的舞台在流动的大街,他的灯光是太阳。

死亡就是这样,它以巨大的威力镇压人,让人俯首帖耳,战战兢兢地做他的俘虏,可一个俘虏受虐时间久了,也会反抗。

因为那火舌宛如艳丽的花瓣,而被火舌照的通体金黄的雪花,分明就是一群闻香袭来的蝴蝶,那种美,他平生首遇,实在是惊心动魄。

翟芳桂:苦难一身,终得善果。

开篇便要寻得个知冷知热的人,终究还是寻得了。

翟役生:心灵和身体都畸形的人,翟役生,敌意生,由役生,即使这样的人生也并不是没有美,也曾落得个一想起便会心疼的人。

于秀晴:才女,却也有一颗被禁锢的无奈的却祥和的心。

花谢径下风犹绿,树欲飞天披云裳。

对于酒,一晚忘忧不说人间俗事,三碗轻身总把银河做长笛。

王春申:即便是一世俗,却也有自己的心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傅百川:好人未必有好报,若有损,必有得,春夏秋冬守在炉前,那何谓得失!伍连德:迟子建虽说自己不愿造个可歌可泣的人物,可到底还是个英雄式受人敬仰的人物,谁也不能抵赖。

高迪:缺了她,四壁悬挂的形形色色的钟表,那里的时间没一个是现在的时间。

【优质文档】白雪乌鸦读后感-精选word文档 (4页)

【优质文档】白雪乌鸦读后感-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白雪乌鸦读后感白雪乌鸦读后感(一)《白雪乌鸦》讲述的竟是一个关于鼠疫的故事。

一百年前,一场鼠疫在东北大地上蔓延,共有六万人为此失去生命,仅有两万多人的哈尔滨傅家甸,疫毙者竟达五千余人。

迟子建用她沉静而饱满的叙述,带我们走进那座曾被灾难笼罩的城市。

小说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在白色的环境下,染上了黑色死亡的墨汁,虽然风趣言语的穿插,还是无法压制心中的许多阴霾。

这个北方出生的作家,骨子里有着北方白雪皑皑的情愫,在小说中总是能洋溢中一种纯净,单纯的活力。

沉闷混沌的日子、迷惘诡异的氛围,将人们在这场“因捕猎旱獭而导致的灾难”中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渲染的可感、可触。

故事发生在作者迟子建的故土,那儿是中国的最北端,在广袤的东北平原的大地上,生活着朴实、勤劳的中国北方的劳动人民。

但是清朝末年,政治腐败,闭关锁国的美梦被外来的坚船利炮给打碎,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三省的人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书中不断提及的俄国和日本觊觎中国领土的野心和分别由俄日修筑的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也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自从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中国便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随着领土的大片割让,乌苏里江的坚冰终于被打破了,俄国人在中国的领土上修建了中东铁路,于是遥远的西亚文化乃至陌生的西欧文化也随之进入了中国东北。

再加上日本南满铁路的修建,除了加速了对我国东三省自然资源的掠夺,还毫不留情地改变了我国东北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在形成对中华文化挤压的同时,构成对我国原生态人文环境的威胁与破坏。

而随着强权入侵的,除了先进的科技、异域的文化,自然潜藏着多种灾难的可能(包括亡国灭种的可能)。

迟子建的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从头一年的深秋"霜降在节气中,无疑是唱悲角的。

迟子建《白雪》读后感(精选6篇) 读后感

迟子建《白雪》读后感(精选6篇)  读后感

迟子建《白雪》读后感(精选6篇)- 读后感迟子建《白雪》读后感 1在《白雪的墓园》之前,迟子建的作品,没有读过。

读这篇作品时,开始以为是纪实散文,慢慢地,才确认是短篇小说。

小说围绕父亲春节前一个月突然去世,一家人如何来度过这个新年。

悲伤是肯定的。

但是,迟子建笔下的悲伤却又是温情的,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我们办完丧事后连话都很少说,除非到了不说不可的时候。

谁还有心情去忙年呢?”小说一开始就点出了全家人悲伤的心情。

紧接着以绝妙地叙述和精致地描写全家人以何种状态来排遣对父亲的哀思。

“我”站在火炉旁不停地添柴,一步不愿离开。

炉火的炽热和燃烧的声音引起了“我”对父亲的'怀念甚至是幻想。

全家人中最痛苦的莫过于母亲了,她躺在自己的屋子里,炕很暖和,却没有睡着。

她还不到五十岁,满头乌发,丧父之后从未大放悲声。

正是大悲无泪呀。

姐姐从靠近炉子的房间里出来,从她的咳声中知道刚才哭过。

弟弟从他的房间里走出来,他也想烧火。

很明显,烧火的原因,也是想找一种活来排遣对父亲的哀思。

眼看春节临近,乡亲们忙活着过年。

往年主人网上祭奠公家里也是忙着做新衣、蒸年糕,热热闹闹。

如今,全家人沉浸在失去顶梁柱的悲哀中,肯定是没有心情忙年的,甚至不知该怎样面对满面喜气的乡亲,甚至还担心伤心过度的母亲寻短见,每有出门必须有一人若无其事地跟踪。

感觉出来,整个家庭的空气都弥漫着哀思。

没有想到,第二天母亲一改卧床悲伤之举,整理库房碗碟,拎出面粉和葱,向大家布置过年工作。

她一定是把悲伤压在心底,想着不能让子女们一度沉浸在悲痛之中,给他们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当她察觉出“我”也就是二女儿鼻子酸酸又想掉眼泪时,说出了一番很坚强有力的话语。

话语有三层意思:第一是从现在起谁也不许再掉一滴眼泪;第二是她和丈夫生活了二十几年,感情一直很好,时间虽短却很知足;第三是丈夫活着时待子女不薄,三姊妹都享受过父爱,应该知足。

她的这种态度,带动子女们从悲哀中走出来,该怎样过年还怎样过年。

白雪乌鸦读后感6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6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600字After immersing myself in the pages of "The White Snow and the Black Crow," I was deeply moved by its poignant narrative and the profound themes it explores.The story, set against a backdrop of snow-covered landscapes, weaves a tale of survival, companionship, and the resilience of the human spirit.《白雪乌鸦》是一本让我深受感动的书籍,其深刻的主题和动人的叙述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背景设定在白雪皑皑的世界中,讲述了生存、友谊以及人类精神坚韧不拔的故事。

The protagonist, a black crow amidst the white snow, serves as a powerful metaphor for standing out and facing adversity head-on.It"s a reminder that even in the darkest times, there"s always hope and the potential for change.书中的主角,一只在白雪中的乌鸦,强有力地隐喻了在逆境中突出重围的意义。

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希望和变革的可能。

Each character in the novel is uniquely crafted, reflecting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nature.Their interactions are a testament to the strength of relationships and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our lives.The author"s skillful portrayal of emotions and relationships left me in awe.小说中的每个角色都独具匠心,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白雪乌鸦

白雪乌鸦

关于读《白雪乌鸦》的启示看到《白雪乌鸦》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的第一感觉就是为什么把白雪和乌鸦结合在一起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于是我带着满腹狐疑看完了这本书。

书的作者是迟子建,她用沉静而饱满的叙述,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一场鼠疫在东北大地蔓延,共有六万多人为此失去生命,仅有俩万多人的哈尔滨傅家甸,病疫者竟达五千多人。

书中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带我们走进了那座灾难笼罩下的城市。

沉闷浑浊的日子,迷惘诡异的氛围;所有深藏的爱怨情仇,在死亡的重压下活力萌发,枝缠叶绕,难解难分……开始出场的人物王春申一直贯穿着全文,王春申的妻子叫吴芬妾叫金兰,由于妻子不生,王春申不得已纳了妾,也因此造成了王春申以后苦难的生活。

生活中王春申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金兰为他生的儿子叫继宝和道台府出青的那匹黑马(尽管他还有一个女儿叫继英,她是金兰生的,但王春申认为那是野种),由于吴芬和金兰一直不和,这让王春申苦不堪言,自从有了儿子继宝后王春申就对俩个女人渐渐淡漠了。

也就有了后来的事,为了表示对王春申的不满,俩个女人各自找了一个汉子,吴芬的汉子叫巴音,金兰的汉子是皇宫里被驱赶出来的太监叫翟役生。

实际上翟役生也有着悲惨的过去,小时候由于家里贫穷父母让他去皇宫了当了太监,他还有一个妹妹叫翟芳桂,由于父母去世了就被姑父和他新娶的老婆卖到了妓院,她在妓院渐渐成了头牌,艺名叫做香芝兰,后来被纪永和赎身了,但是还是没有摆脱她那悲惨的妓女生活,直到鼠疫袭来,纪永和病死了,她才有了自己希望的生活。

而另外一家人周家也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一共祖孙三代。

周济和周于氏是从关外由于生活所迫而去的,他们的孙子是出生于傅家甸,对那里也有着很深的感情。

周家的第二代人是周耀祖和周耀庭,周耀祖的妻子是于晴秀,她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奉献的人。

而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一些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

例如:傅百川,他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善人,当鼠疫来袭时,他毅然决定用自己的资产为抗击鼠疫尽自己的一点力,但是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他的妻子精神失常,而自己也不能另娶女人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喜欢着;陈雪卿,她是一个既漂亮又时尚的女人,她经营了一家糖果店,后来有了一个儿子,那是一个当土匪的男人和她的孩子,但是当她得知自己的男人死后,也自杀殉情了,从这一方面讲她也是一个痴情的女子,这也是造成她自杀的最主要原因;谢尼科娃是一个美丽的演员,而她的善良和她的外貌一样的令人心动,但是上天永远都不会眷顾好人,她也在那场鼠疫中香消玉损了;道台于驷兴是一位热血的人,他是袁崇焕将军的后代袁夀山的部下,他亲眼目睹了袁将军在战败后逼部下开枪打死自己的那种悲怆的情景,因此他也对国人充满了热爱;外务部的右丞施肇基是一位热血人士,他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充满了热爱,因此他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灾区人们的生命而奔波;伍连德他是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他有着精湛的医术,虽然他不会汉语,但是他有着中国人的满腔热血,当自己的同胞处于灾难之中时,他也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回报给自己的同胞;秦八碗尽管只是一个造酒的人,但却是一个大孝之人,当母亲去世后,他自己也剖腹自尽了;张小前;李小黑;徐义德;顾维慈等等。

白雪乌鸦

白雪乌鸦

关于读《白雪乌鸦》的启示看到《白雪乌鸦》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的第一感觉就是为什么把白雪和乌鸦结合在一起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于是我带着满腹狐疑看完了这本书。

书的作者是迟子建,她用沉静而饱满的叙述,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一场鼠疫在东北大地蔓延,共有六万多人为此失去生命,仅有俩万多人的哈尔滨傅家甸,病疫者竟达五千多人。

书中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带我们走进了那座灾难笼罩下的城市。

沉闷浑浊的日子,迷惘诡异的氛围;所有深藏的爱怨情仇,在死亡的重压下活力萌发,枝缠叶绕,难解难分……开始出场的人物王春申一直贯穿着全文,王春申的妻子叫吴芬妾叫金兰,由于妻子不生,王春申不得已纳了妾,也因此造成了王春申以后苦难的生活。

生活中王春申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金兰为他生的儿子叫继宝和道台府出青的那匹黑马(尽管他还有一个女儿叫继英,她是金兰生的,但王春申认为那是野种),由于吴芬和金兰一直不和,这让王春申苦不堪言,自从有了儿子继宝后王春申就对俩个女人渐渐淡漠了。

也就有了后来的事,为了表示对王春申的不满,俩个女人各自找了一个汉子,吴芬的汉子叫巴音,金兰的汉子是皇宫里被驱赶出来的太监叫翟役生。

实际上翟役生也有着悲惨的过去,小时候由于家里贫穷父母让他去皇宫了当了太监,他还有一个妹妹叫翟芳桂,由于父母去世了就被姑父和他新娶的老婆卖到了妓院,她在妓院渐渐成了头牌,艺名叫做香芝兰,后来被纪永和赎身了,但是还是没有摆脱她那悲惨的妓女生活,直到鼠疫袭来,纪永和病死了,她才有了自己希望的生活。

而另外一家人周家也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一共祖孙三代。

周济和周于氏是从关外由于生活所迫而去的,他们的孙子是出生于傅家甸,对那里也有着很深的感情。

周家的第二代人是周耀祖和周耀庭,周耀祖的妻子是于晴秀,她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奉献的人。

而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一些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

例如:傅百川,他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善人,当鼠疫来袭时,他毅然决定用自己的资产为抗击鼠疫尽自己的一点力,但是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他的妻子精神失常,而自己也不能另娶女人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喜欢着;陈雪卿,她是一个既漂亮又时尚的女人,她经营了一家糖果店,后来有了一个儿子,那是一个当土匪的男人和她的孩子,但是当她得知自己的男人死后,也自杀殉情了,从这一方面讲她也是一个痴情的女子,这也是造成她自杀的最主要原因;谢尼科娃是一个美丽的演员,而她的善良和她的外貌一样的令人心动,但是上天永远都不会眷顾好人,她也在那场鼠疫中香消玉损了;道台于驷兴是一位热血的人,他是袁崇焕将军的后代袁夀山的部下,他亲眼目睹了袁将军在战败后逼部下开枪打死自己的那种悲怆的情景,因此他也对国人充满了热爱;外务部的右丞施肇基是一位热血人士,他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充满了热爱,因此他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灾区人们的生命而奔波;伍连德他是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他有着精湛的医术,虽然他不会汉语,但是他有着中国人的满腔热血,当自己的同胞处于灾难之中时,他也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回报给自己的同胞;秦八碗尽管只是一个造酒的人,但却是一个大孝之人,当母亲去世后,他自己也剖腹自尽了;张小前;李小黑;徐义德;顾维慈等等。

生死境遇中对人性窥探与救赎——论迟子建《白雪乌鸦》

生死境遇中对人性窥探与救赎——论迟子建《白雪乌鸦》

第10卷第4期Vol.10,No.4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2019年7月Jul.,2019生死境遇中对人性窥探与救赎——论迟子建《白雪乌鸦》梁慧娟(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7)摘要: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白雪乌鸦》取材于1910年发生在哈尔滨的大鼠疫这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题材,着重表现的是鼠疫中普通民众的悲欢离合以及人性的舒展,大家在日常琐屑的生活中被遮蔽的高尚与残酷在灾难的洗礼下,显示其本来面目。

以及作者在小说中所阐释的中国式生存哲学和对自然生灵的关照。

关键词:灾难;人性;选择;生存哲学;温情;信仰;自然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046-03作家本人在小说后记《珍珠》中写道:“我在筹备《白雪乌鸦》时,尽可能大量地吞吃素材……把能搜集到的一九一O年哈尔滨大鼠疫的资料,悉数归入囊中,做了满满一本笔记,慢慢消化,黑龙江图书馆所存的四维胶片的《远东报》,几乎被我逐页翻过,那个时期的商品广告、马车价格、米市行情、自然灾害、街市布局、民风民俗,就那么一点点进入我的视野,悄然为我搭建起小说的舞台。

”E有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故事发展的背景,使得作者能够以更加贴近当时实际的真实的心境和体验来对人物进行的悲悯和同情,以及有更加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伦理反思,不是隔靴搔痒式的空泛谈爱与美的拯救,或是无节制而又夸张地叙述想象的灾难暴力,而是以一 种身临其境的参与式的叙述来稳健地推进故事的发展以及展示出作者本人更具生命实感的温情与救赎。

生活在这片土地中的人们又是什么样子的?王春申、翟役生以及翟芳桂在席卷傅家甸的鼠疫灾难中幸运得生存下来,三人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对世界对自我的理解都有绝然的不同,而形成了鲜明的张力,对三人全面的认识,将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理解作者流露出的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王春申在鼠疫来临之前的表现是唯唯诺诺,些许麻木和无谓,当他发现妻子吴芬和妾金兰都有相好,并公然将各自相好带到王家时,王春申并没有恼,反而提醒他们别惊着马,厌恶妻妾,却又选择隐忍,而去寻欢。

一只孤独的乌鸦读后感

一只孤独的乌鸦读后感

一只孤独的乌鸦读后感白雪乌鸦读后感(一)鼠疫是《白雪乌鸦》的一个影子,从头到尾,都拖曳着它的影子。

如果从题材角度看,迟子建在小说中讲述的是一场鼠疫的故事,1910年秋冬发生在哈尔滨的鼠疫故事。

“霜降在节气中,无疑是唱悲角的。

”这是小说的开头,接着,迟子建说开了:那些夏日里可以露天经营的生意,如理发的,修脚的,洗衣服的,代拟书信的,抽签算命的,点痦的,画像的,兑换钱的,卖针头线脑的,擦皮鞋的,不得不收场,移到屋内。

不过锔缸锔碗的,崩爆米花的,照旧在榆树下忙碌着;;他们的活计中有炭火嘛。

这是具有迟子建独特风格的开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读者领进她所关注的那个境域。

之后,迟子建在小说开头第二段写明:这是1910年的晚秋。

之后,时间差不多就从这部小说隐匿了。

小说少不了人。

《白雪乌鸦》里尽是人,如果将那些人名拿去,再退回到“飞鸟”的视角,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走动在一座城里的蝼蚁一般的人。

这样的视角,恰恰是时间被隐埋后的视角。

没有时间线性(时间就一定是线性的吗?)的干扰,那座延展在大地上扁平的城,和城中欹欹蠕动的人,就变得格外清晰。

这座城和人,又因为一场鼠疫的到来而大变。

那种变倒像是我们往地上的一处蚁穴,泼上一瓢热油或其他什么的,一切都不复从前。

如果说《白雪乌鸦》一定有什么绕不过去的人物,他们应该是:王春申,一个善良老实有些窝囊的马车夫。

异国歌手,王春申的主顾谢尼科娃。

伍连德,拯救人们于危急之中,有些被美化的朝廷医官。

翟役生,一个逃出晚清宫中,浪迹街头的老太监。

于晴秀,一位几近完美,集优秀女人气质于一身的乱世中的女子。

还有做酒师秦八碗,从良妓女翟桂芳,混乱时局商人纪永和,天真无邪的少年喜岁……《白雪乌鸦》中的人物,大多鲜活,这足以体现迟子建笔下的功力,这也是这部小说能够带给读者阅读愉悦的重要因素。

拿掉人名之后,大疫中的人,不过一群蝼蚁。

张开嘴,真心地喊上一句“王春申”、“翟役生”、“秦八碗”……由心泛起的温情和悲悯,即刻如水涌动。

白雪乌鸦读后感8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8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800字从铁骑汹涌的动荡西汉到觉醒世人的南昌起义第一枪;从战火烽起的三国鼎立到插遍大江南北的血色红旗;从谄媚于外、唯唯诺诺的清ZF到自尊自强、勇于担当的新中国,华夏记忆如滔滔长河般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讲述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绵延,磅礴着九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轻轻展开那叠藏着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地图,看向右上角,隐约可见哈尔滨这个古老的城市在雪花的蒙罩下宁静而安祥。

可谁又会想到百年前的一场浩劫曾让这里笼罩着死亡的阴影,生命在突如其来的鼠疫面前薄如蝉翼。

《白雪乌鸦》的故事就从这里道来。

作者将思考目光投向了那些在鼠疫中苦苦挣扎的小人物们,他们中有走街串巷,靠拉黄包车为生但不妄自菲薄的王春申;有寄人篱下,饱受凌辱却不失本真的翟芳桂;有玲珑可爱,在风雪中“长大”的少年喜珠;当然也有贪财如葛朗台的纪永和;游手好闲,凄凉一生的翟役生;尖酸刻薄但终难逃鼠疫这一魔魇之手的妇人金兰……但作者迟子建并没有拘泥于寒风凄厉,死气沉沉的灾难本身,她拨开累累白骨,寻找一息尚存的磷火微光,用手中之笔勾勒出死亡笼罩下的生机。

读她的文字就像温暖于冬日的烛火,震撼于不管浪起浪落,日日突破时空桎梏,点亮苍穹的初生旭日,能感受到一种动荡中的平和,死亡中的活力在心中激荡澎湃。

合上《白雪乌鸦》的最后一页,眼前依稀浮起百年前的兴衰起落,毋庸置疑,这是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天灾,但生命在这场大灾难中所表现出的百折不挠,绵延不息的生机活力更让我嗟叹。

那盘旋于白雪上方的乌鸦发出“咕咕”的凄厉之声,似一把利刃将我的胸腹剖开,冷冷的雪花夹着华夏千年的记忆猛然涌入我的胸臆,胸中之气难以自平。

我尤感慨于书中身处鼠疫动荡仍一身浩气,身体力行拒绝抬价的正气商人傅百川。

国难当头,世态炎凉,物价横飞之际,他将一腔热血都倾注于灾难下的黎民苍生,一己之利去之又有何妨?在动荡年代,此行此举不是英雄又是什么?巍巍华夏,正是有了这样有良知、有热血的英雄们才撑起了华夏的脊梁。

读白乌鸦的读后感

读白乌鸦的读后感

读白乌鸦的读后感《读〈白乌鸦〉有感》读了《白乌鸦》这本书,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个好奇宝宝。

书里的世界就像一个神秘的大宝藏,等着我去挖掘。

这白乌鸦啊,在故事里就像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和周围的一切都有点格格不入。

你想啊,在一群黑乌鸦里突然出现一只白乌鸦,这就好比在一群小矮子里突然站出一个大高个儿,那得多扎眼啊。

这白乌鸦的遭遇,真的是让我又心疼又气愤。

别的乌鸦因为它长得不一样就排挤它,这让我想到了生活里那些因为别人有点与众不同就指指点点的人。

哼,这是多没品的事儿啊。

我感觉自己就像白乌鸦的朋友,看着它孤单单的,我心里可不好受了。

我想冲进去书里,把那些坏乌鸦都赶走,然后抱抱这只白乌鸦,告诉它:“你是最特别最棒的。

”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大家应该尊重不同。

每个人或者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多有趣的事儿啊。

要是全世界的东西都一模一样,那得多无聊啊。

就像我们班,有调皮捣蛋的同学,有文静内向的同学,大家虽然不一样,但是凑在一起才是一个温暖的集体啊。

我一边看这本书,一边在心里嘀咕,这作者可真是个厉害的人。

他能把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写得这么打动人,让我一会儿笑,一会儿又气得想跺脚。

这白乌鸦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人性中的好与坏。

合上书的时候,我还在回味这个故事。

我觉得这只白乌鸦已经住在我心里了,它时刻提醒着我,要做一个尊重差异、包容不同的人。

而且,要是遇到那些像白乌鸦一样被排挤的人,我一定要站出来,给他们温暖和支持。

这就是《白乌鸦》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啦。

白雪乌鸦读后感14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14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1400字《白雪乌鸦》这一本书是迟子建所写的,书中描绘了主人公在历史哈尔滨鼠疫的日常生活。

通过这一本说,我们能够看到挣扎的芸芸众生,也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善良。

下面是我带来的白雪乌鸦读后感1400字,快来看一看这一本书吧。

《白雪乌鸦》是当代作家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讲述了1910年到1911年哈尔滨鼠疫的大爆发,描写了灾难之中的傅家甸人的日常琐碎生活。

傅家甸是一个落后、零乱的小城区,当中杂居着俄罗斯人、日本人和中国人,民族矛盾和文化融合渗透在五行八作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柴米油盐,买卖交换,爱恨情仇,生老病死等。

而鼠疫的突袭,如幽灵般携带着浓重的死亡气息,给傅家甸人带来深重的灾难。

据史料记载,傅家甸疫死者高达五千余人。

《白雪乌鸦》在记述这一历史事件时,作者没有塑造英雄式的人物,虽也写到当时朝廷对鼠疫的治理,而作者的笔触更多地刻画生活在最底层的、在鼠疫中挣扎的小人物。

他们中有走街串巷,靠拉黄包车为生的王春申;有寄人篱下、饱受凌辱的翟芳桂;有吝啬贪财、阴毒险恶的纪永和;游手好闲,凄凉一生的翟役生;尖酸刻薄但终难逃鼠疫这一魔魇之手的妇人金兰……在《白雪乌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人物,作者既揭露了人性的假恶丑,也展现出动乱之中的人性之善。

作者在《白雪乌鸦》中架起的人物关系网非常庞大,每个人物都塑造得有血有肉,作者以各色各样的人物性格及其命运的挣扎,描绘出一幅巨大的在鼠疫笼罩下的“清明上河图”。

《白雪乌鸦》对哈尔滨百年大鼠疫进行挖掘,考察和重现了历史场景的氛围及细节,在戏剧张力下刻画了普通百姓的生存遭遇和曲折命运,在特殊情境中凸显了人性的光明与幽暗、复杂与深邃。

在这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天灾面前,傅家甸人渺小如同蝼蚁。

鼠疫爆发时,掀起一场又一场的死亡高潮,傅家甸人每一天都在送葬,“天要往回收人”,“人的命比煎饼还薄”……鼠疫高峰期的傅家甸,仿佛被无边无际的寒冷和黑暗裹挟了,死亡如同魔兽一样,死死缠着傅家甸不放。

《白乌鸦》好词、好句、读后感

《白乌鸦》好词、好句、读后感

《白乌鸦》好词、好句、读后感**一、好词**里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词。

像“熠熠生辉”这个词,当描述那只白乌鸦在阳光下的模样时,就特别贴切。

它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在乌鸦群里是那么的独特。

“静谧”这个词也用得很棒,在描写白乌鸦居住的那片树林时,那种安静祥和的氛围一下子就被烘托出来了。

仿佛那片树林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所有的喧嚣都被拒之门外。

还有“狡黠”这个词,用来形容那些排挤白乌鸦的其他乌鸦,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就好比一群小坏蛋,眼睛里闪烁着那种不怀好意的光,想着法儿地让白乌鸦不好过。

**二、好句**书里有这样一句话:“白乌鸦就像黑暗中的一抹白月光,孤独却又倔强地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哇哦,这个句子简直绝了!它用了一个超棒的隐喻,把白乌鸦比作白月光。

你想啊,在一片黑暗里,月光是多么的显眼,白乌鸦在乌鸦群里就是这么独特的存在。

而且还体现出它的孤独和倔强,让人忍不住对这只白乌鸦心生同情。

还有一句:“树林用它那温柔的怀抱,接纳了被世界抛弃的白乌鸦。

”这句子多有画面感啊。

把树林比作一个有爱的怀抱,就像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被家人温暖地接纳一样。

树林对白乌鸦来说,就是这样一个避风港。

**三、读后感**读这本书,就像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

我仿佛变成了那只白乌鸦,感受着它的喜怒哀乐。

我特别生气那些欺负白乌鸦的其他乌鸦。

哼!它们怎么能因为白乌鸦的颜色不一样就排挤它呢?这就好比在学校里,有些孩子因为某个同学和大家有点不一样,就孤立他,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啊。

白乌鸦它什么都没做错,只是长得和大家不一样而已。

这难道不是一种很狭隘的思想吗?而白乌鸦呢,它真的很坚强。

即使被大家欺负,被赶出群体,它也没有自暴自弃。

我要是它,我能做到这样吗?我想我可能会很难过,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应该存在。

可是白乌鸦没有,它在树林里独自生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那片树林就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我在想,如果我们生活中也能有这样一个地方就好了,当我们被外界否定的时候,可以躲进去,重新找到自己的力量。

《白雪乌鸦》读后感

《白雪乌鸦》读后感

《白雪乌鸦》读后感导读:《白雪乌鸦》对于迟子建格外充满挑战。

这是一部以晚清哈尔滨鼠疫为题材的长篇作品。

迟子建用她沉静而饱满的叙述,带读者走进那座灾难笼罩下的城市。

《白雪乌鸦》读后感1一直喜欢迟子建的书,过往岁月在她的笔端流露出一股忧伤的坚强,让人读后心中一暖。

她的《白雪乌鸦》讲述的是一场鼠疫大灾难的故事。

“天上下着大雪,又盘旋着乌鸦,每天有人死亡,傅家甸两万多人中死了五千多人。

但死亡的另一面就是活力。

面对疾病,不管怎么,人都要挣扎着活下去。

生,确实是艰难的,谁都会经历突如其来的灾难、恐惧、死亡,唯一能战胜这些的就是对生的渴望。

”这正是迟子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只要有光,生命就不会绝望。

在书中,迟子建用了很多笔墨去写人们如何去面对这场灾难,死亡和生机是穿插其中的两个主题。

为尽孝道而陪母亲殉葬的秦八碗,以决绝的方式死去的陈雪卿,还有那个可爱的孩子喜岁的死亡,无不弥漫着忧伤、压抑的气氛。

但是,迟子建却在这份沉重中,穿插进生命的活力和爱。

那个马车夫王春申对俄国女演员谢尼科娃的爱慕,还有傅百川对于晴秀的暗恋,她在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困厄,生活也有它美好的一面。

在灾难的笼罩下,无论是社会上层的大人物,还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每个人都在艰难中前行跋涉。

她用质朴的笔调把小人物身上微弱的人性光芒一点点放大,然后凝聚在一起,形成了生命的活力。

正是依仗这种群体的活力,人们终于度过了鼠疫的难关。

迟子建最喜欢的作家是人道主义作家雨果,而她自己也是沿着这样的一条路走下去。

《白雪乌鸦》读后感2忘记在哪里看见了这本书的简介,有天去图书馆,想看的书都被借走了,就借了这本书看。

《白雪乌鸦》以1910年冬至1911年哈尔滨爆发鼠疫的历史作背景,讲述鼠疫流行时发生在哈尔滨平民百姓中间的种种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极多,有名有姓的几达上百位,多为贩夫走卒、引车买浆者流。

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饱满丰富的人物形象。

有正面的王春申、秦八碗、周耀祖、傅百川、伍连德等。

《白雪乌鸦》读后感15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15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1500字哈尔滨的傅家甸,中国人与外国人混居外国人的好日子。

中国人生活的琐碎,开心或是伤心,平静或是庸俗,各自有著总有着一两个疲惫不堪的地方,但日常生活总归是平静的。

王春生做着自己的马车生意,家里的两个妻子却都不顺遂不如意,只喜欢自己的那匹黑马,他们家做着客栈生意,两个妻子由于他的冷落都各自在外找了相好,光明正大的,他倒是也不在意;纪永和做成着粮栈的生意,妻子翟芳桂是他花大价钱从妓院赎回来的,但是暗地里还是让她做原来的勾当,翟芳桂虽是不满,但是还是这样过下来了,偶尔给门前的榆树下撒点谷子给飞来的乌鸦吃到;周济祖孙三代也是在这住着,儿子周耀祖与妻子于晴秀开着生意不错的点心店,另一个儿子做着不大不小的曾官,却放浪不羁,孙子喜岁自由清脆;傅百川是这的上大商家,有许多的店铺,最有名的即为烧锅,秦八碗恰是那个顶梁柱,他梁的酒十分是特别,入口难忘;谢尼科娃是这的俄国人之一,总是坐王春生的马车去表演或是去教堂;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家庭在这无数个生活着,正如榆树下买爆米花的,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冷淡的陈雪卿……这里的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如王春生爱恋着谢尼科娃,他的两个妻子分别喜欢着巴音和从宫中出来的太监翟役生,傅百川喜欢这于晴秀的才华点心顺带着多才的女子……本来平平淡淡的生活被一场鼠疫打破,从巴音的死到王春生妻子吴芬的死,死亡开始无情的蔓延开来,人们的生活渐渐正陷入自然而然恐慌和黑暗,以至于当人见人的时候都只是远远的大声招呼或者示意就算过了,出过事的人家别人都不敢靠近,到后来事态更加严重,满街都倒着死人,店铺都基本上关了,后来官府采取一系列行动,清政府也是派下了医生,曹百川也是极力出资帮助,但是都不见成效,死亡人数还是在不断攀升。

这期间,有的人想着年轻人反正都是要死的,大鱼大肉的吃着,好酒好菜的享受着,也有的晚上穿着饰物睡的,也有的想着反正虽然是这样过了,本来关了店铺的店铺又重新开了起来。

其间,王春生的两个妻子相继死了,他的亲生儿子断气了;纪永和因为贪图利益去找人搬豆子的时候因为感染死了,中间还有点小插曲,最后,枷锁着翟桂芳的枷锁倒是几乎都没了。

《白雪乌鸦》读后感2000字

《白雪乌鸦》读后感2000字

《白雪乌鸦》写的是一百年前的那场鼠疫。

当时,鼠疫在东北大地上蔓延,六万人因此失去生命,仅有两万人的哈尔滨傅家甸,疫毙者竟达五千余人。

迟子建用她沉静而饱满的叙述,带着我们走进那座曾被灾难笼罩的哈尔滨。

在新冠病毒还在全球肆虐的今天,《白雪乌鸦》所述说的那段悲惨、爱恨、死别的故事,让我们可感可触,肃穆震撼。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浅谈自己的读后所感。

一语言的魅力《白雪乌鸦》再度印刷,冥冥依历史灾难而走来。

在新冠依然在全球肆虐的当口,我们能有幸读到《白雪乌鸦》这部作品,对一百年前的哈尔滨鼠疫有了更真实的触摸感。

对生命、对生活、对生离死别有了更鲜活的思考。

《白雪乌鸦》的语言,我想作为东北人是无人不喜欢的。

最让我赞不绝口的是小说的语言魅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好。

在书页上情不自禁地画上许多点赞的金手指,还有好词好句的圈点。

我常常情与悲喜同息,爱与别离相系。

那些东北亲上加亲的方言土语贯穿通篇。

如书中吴芬给王春申每年冬天做一身舒适的冬衣,胳膊肘和膝盖那都不忘了多絮一些棉花。

这种感受只有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能体会的到什么是往膝盖多絮一点棉花,因为现在的青年人冬天是不穿棉花做的棉裤的,而大烟炮的冬天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如今气候变暖,孩子们更是体会不到的了。

还有向偏厦子,哈尔滨的36棚,雪花膏,三铺炕,屋檐下的冰溜子像垂下的刘海儿,入殓盖棺,头顶丧盆子。

这些家乡的方言、民俗,在我心里跌宕起伏。

这样接地气的语言,给沉重的故事平添了灵动,作者看待世间万物的眼光是如此别致精巧。

人性的本真,生活的原汁原味,即便是生死当头,依然让读者心里有亮。

拾味饱腹,亲切跃然纸上,令人叫绝。

二鲜明的东北地域历史底色《白雪乌鸦》中对东北寒冬有着细节的描写。

东北独特的文化风俗也在作品中展现得一如斑澜。

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神,周于氏的过阴,殉葬风俗的入土为安,纪永和的典妻等,都成为小说中东北风采的别样展示,能把历史作为“现实”来看待,作品才会有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雪乌鸦》读后感:人性中的善驱走了傅家甸死亡的阴霾《白雪乌鸦》读后感:人性中的善驱走了傅家甸死亡的阴霾最早认识迟子建是在高中语文课本里,她的那篇《北方的盐》同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都令当时的我对中国的文学叹为观止,到现在还是历历在目。

最近又无意间看到十几年前马东主持的《文化访谈录》采访迟子建的一段视频,突然有两个新发现,第一迟子建原来是个女作家,第二迟子建身上流淌出的文人骨气和对文字的专注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她的作品更是兴致勃勃。

我很早之前就买了她的长篇小说作品《白雪乌鸦》,只是它和我想看的很多书一样被我束之高阁,这一次我从书架上抽出它,决心开始研读它。

工作之余,我花了四天的时间把它看完,刷新了我看完一本300页图书的记录。

这是一本你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因为它的故事节奏性强,张弛有度;语言流畅而优美,画面感强;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根据作者的后记,我了解到这篇小说是来源于1910年哈尔滨鼠疫的真实故事,文中许多社会历史和地方风土习俗的细节描写都精细考究,比如当时哈尔滨的政治形势和区域划分、平常老百姓的生活现状、鼠疫的发展史和政府的大作为等等,不难看出作者在这些基础资料上下了苦功夫,足以看出一个作家在创作类似还原历史的作品时需要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敬业精神。

这则故事同我以前看的小说有个很大的不同,它按照章节来推进,但每一章节又独立成篇,美得像一篇篇散文,每个章节之间看似分离,又彼此相依。

比如第一章“出青”,以道台府的马出青,暗喻王春申被妻妾出青,第二章“赎身”并不是接着以王春申一家为主线往前发展,而是介绍另外一个主人翁“翟桂芳”出场,第三章“丑角”则喜岁登台,所以故事不是单线条演进,而是多个人物齐头并进,并最终在某一个点回合,产生交集,蓦地揭开了之前的谜团。

故事另外一个特点是脉络清晰,前十九章都在讲死亡步步紧逼,鼠疫吞噬了傅家甸的绝大部分人,从巴音的死开始,到吴芬、金兰和继宝,再到喜岁祖孙三代,最后到谢尼科娃和塔娜莎,非鼠疫死亡的有周于氏、秦八碗和陈雪卿,后三章才开始出现生的曙光。

还有一点就是故事情节设置很巧妙,擅于制造悬念,令人穷追不舍。

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陈雪卿和翟役生的身世命运。

前面介绍陈雪卿的时候,说她穿衣华贵精致,而她的糖铺子不够支撑她那么高贵的生活,给人们留下悬念,但当她丈夫不幸离世后,她也殉情,我们知道他们的感情以及她日常开销的来源。

翟役生的宫廷身世更是扑朔迷离,捕鼠一章有些暗示,但没有人知道他在宫廷里干得是什么活计,钥匙不离身的一小木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宝贝,就包括他身边的女人金兰。

到最后第三章,交代了翟役生在宫廷的遭遇以及木箱子里的宝贝,令人心生怜悯,好像我们能理解重情重义的他为什么变成如今这样子。

这部小说的可读性很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语言美,遣词造句精确流畅,文章如行云流水,每一章节像粒粒珍珠,铮亮明洁,通透润泽,看起来津津有味,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散文之美。

文章里的比喻、拟人的修辞运用得精妙绝伦,画面感很强。

“霜降在节气里,无疑是唱悲角的。

它一出场,傅家甸的街市,有如一条活蹦乱跳的鱼离了水,有点放挺儿的意思,不那么活色生香了。

”——这里将街市比喻成一条离了水的鱼,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她甚至想,与其暗地里还做那营生,当夜行的老鼠,不如做一只在光天化日下飞舞的苍蝇来得干净呢。

”——翟桂芳对自己身世的感喟。

“如果说她的脸是粗麻布的话,身上贴的就是上好的丝绸了。

”——比喻加类比,说明金兰的长相是骇人,但皮肤还是很好。

“入冬以来,哈尔滨也落了几场雪。

不过都是小打小闹的,没怎么存住。

而昨夜的雪,却是大动干戈,把哈尔滨杀得白茫茫的。

”——雪拟人化,把个人的情感投射到雪花上。

“那些灯笼就跟心有归属的妓女不想再接客一样,把光鲜深藏起来。

”——将灯笼拟成妓女,将人们不想把自家灯笼拿出来的小心思挑明了。

“一想起它们享用了一夜的珍馐美味后,清晨鼓着圆溜溜的肚子回窝睡觉了,金兰就为猫的怠工大为恼火。

”——将金兰家灶台的老鼠拟人化,形象生动,令人乐不可支。

从上面三组比喻和拟人的句子中可以料想到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功底和想象力的奇特,她也是一个生活很细腻,对人性理解很深刻,又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语言美还体现在运用象征的手法,句子耐心寻味,寓意深长。

比如前面所说的出青,一语双关,指马的出青,也暗讽王春申的出青;写谢妮科娃院宅里的蝴蝶,也其实在写谢妮科娃本人,因为她在王春申心目中宛如一只漂亮的蝴蝶;第七章节写桃红,实写罗扎耶夫鞋店的招牌,但也暗喻翟桂芳跟了罗扎耶夫。

第三章结尾部分,“喜岁撒了瓜子,哭着走了。

瓜子落在巴音身上,就像爬了一群黑蚂蚁。

”喜岁的瓜子撒在地上,他不吃人们分给他的瓜子,把那瓜子比喻成蚂蚁,表明喜岁为人们扒光巴音衣物的行为感到不耻,他们就像一群蚂蚁。

类似的象征手法充分调动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勾起了人们对语境的想象和描绘。

遣词造句方面还有一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迟子建的文章和汪曾祺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除了都带有显著的地方语言特色外,或者说优秀的作品都是有韵律感、节奏感的特点,他们尤其擅长用叠词押韵,比如文章中出现的“摔摔打打、飘飘悠悠、窸窸窣窣、坑坑洼洼、扭扭搭搭、歪歪斜斜、撕撕哈哈、迷迷瞪瞪”,读起来朗朗上口。

该小说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将人物外形、性格以及内心世界塑造得栩栩如生,每个人物都浮现在我们眼前,也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很容易从这些典型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也是一部伟大小说的必备要素。

比如小说中王春申的善良、翟桂芳的隐忍、喜岁的淘气、秦八碗的孝顺以及伍连德的大义。

在表现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感情细腻又动人,引起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像喜岁祖父祖父、爸爸妈妈对他的宠爱和担忧,不正是千百年长辈对晚辈共通的情感,我想这份亲情和明代归有光的祖母对他殷切的期盼并无二致。

小说整体基调是灰暗的,鼠疫肆虐,吞噬了傅家甸大部分人的生命,其中最让人心痛的是喜岁、继宝的意外离世,但最终还是以中国传统的喜剧方式收场,故事里的主角们一一幸免于难,人物命运的安排不得不说是作者道德裁判的结果,彰显了作者对傅家甸人的敦厚、善良、正义、从容等高贵品质的讴歌,乃至对现如今哈尔滨人身上流淌的古老的淡定从容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下面主要以小说中三位主角——王春申、翟桂芳和喜岁为例,讲述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超高技艺。

小说以王春申起始又以他结尾,春申是一个灵魂人物,代表着老哈尔滨人固有的形象,憨厚忠实、善良仁义、勤劳宽厚、淡定从容。

对他性格的塑造主要从他夹在妻吴芬和妾金兰之间斡旋后被出青,再到儿子和妻妾的离逝和护送秦八碗母亲回乡,最后到被吴二家纠缠的情节中得以体现。

虽然他身边的女人不少,但他的心一直深藏着一个人,她皎洁得如轮明月,美丽得像只蝴蝶,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从感情上看他的心是高贵的。

在妻妾明目张胆地背叛他,他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可悲,而是很安然地搬出去和心爱的黑马住在马厩里,当她们和她们的情人纷纷暴病而死,他不仅没有幸灾乐祸反而同情起她们,念及她们对他的好,就连对害死他唯一的儿子的翟役生,他最后还是原谅了他,从亲情上看他是善良细腻,心胸宽广。

他不顾路途遥远送秦八碗老母的灵柩和后来义务拉尸体可以看出他的正直正义、乐于助人。

所以他是傅家甸为数不多的一位幸存者。

另外一个幸存者是翟桂芳,她身世坎坷,出身卑微,却心地纯洁。

少女时的她因为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大火下失去亲人而无家可归,后被邻居张二郎侵犯,没过多久张二郎又意外身亡,她被赶出家门,去投靠远方姑姑,谁知姑姑也自身难保,姑姑去世后,她被姑父卖给一家妓馆,从此身世浮沉雨打萍。

后来好不容易被纪永和赎身,但发现纪永和只是把她当一棵摇钱树,她又被迫继续干从前的勾当,只是从地上转到地下。

生活上,纪永和又对她百般苛刻。

面对这样悲惨的命运,她都差不多失去活下去的希望了。

但这时命运又跟她开了一个玩笑,纪永和死了,她坐收渔翁之利,得了纪永和的粮铺子,也收养了陈雪卿的儿子,并最后与那个真心爱她的俄国人结为夫妻。

对于这样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身心受尽摧残,但她和王春申一样拥有一颗金子一般的善良的心,她对门口榆树上的乌鸦都很友善,天天背着纪永和给乌鸦喂粮,乌鸦都和她亲近;她对街上拉手风琴的彼洛夫也很慷慨,每次上街循着琴声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连对她们家装卸的小工都格外和气,舍得给他们做上好的佳肴。

这也是为什么她最终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原因。

最后说到喜岁。

他是这部小说里我最偏爱的角色,在他为了帮母亲找祭奠灶神的干草,贸然地跑上隔离车厢后患病死亡后,让我沉痛不已。

从中我时常能从中体察到父母的恩情教诲,也能从喜岁身上看到我小时候的顽皮和可爱。

小说第三章就讲到喜岁去戏班子学丑角,但祖母希望他学生角,父亲周耀祖也不喜欢他在梨园里混,妈妈于秀晴则担心儿子受苦,索性喜岁就离开了戏班,出来混社会。

但是母亲看他一日日长大,时常担心他身无所长,将来不能顶起门户过日子,但喜岁聪明礼貌,很讨人喜欢,他卖报纸卖得风生水起,家里人也就没那么担心他了。

后来有一天他和祖母开玩笑,这个玩笑却把祖母笑断气了,他怀着愧疚和悲痛的心情在祖母的葬礼上报起了灯名并呜呜大哭。

母亲紧紧地抱着他,“没想到,在乌烟瘴气的街市里,在狂风暴雪的鞭打中,儿子混成人了”,看到这一幕我很想哭,感觉喜岁忽然一夜长大成人了。

另外一个细节很动人,在周耀祖知道儿子可能命不能保,他并没有与儿子隔离,告知儿子这个残酷的事实,而是安然无事地陪着儿子除夕夜在灶房休息,不惊扰妻女和未出世的胎儿,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这令我想起《美丽人生》中圭多为了保护同在纳粹集中营的儿子约叔华,父亲骗儿子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而最后自己不幸惨死。

这两位父亲对爱的表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为了守护孩子的童真,他们一边撒着谎,一边走向生命的尽头。

关上书来,一个个人物角色像跑马灯一样在我脑海里闪过,我为春申、桂芳喜,我为喜岁、八碗悲,虽然这是一场人间的浩劫,但却带给我许多的温暖,这正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照亮了傅家甸的天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