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 导学案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导学案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水在自然界中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认识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3、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难点(1)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水循环的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称为水循环。
(二)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
这是最重要的一种水循环类型,其过程包括: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大气环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江河湖海;另一部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
最终,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又流回海洋。
2、陆地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是指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大气环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在陆地上。
3、海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是指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形成水汽,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过程。
(三)水循环的主要环节1、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等,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2、水汽输送大气中的水汽在风的作用下被输送到不同的地区。
3、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形式,是水循环中的关键环节。
4、地表径流指沿地表流动的水流,如河流、湖泊等。
5、下渗降水到达地面后,一部分渗入地下。
6、地下径流地下水流在地下岩层、土壤中的流动。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总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增减变化,从而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得地球上的各种水体能够不断更新。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导致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
3.1 水循环(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教学目标】1、能够从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的角度,说出水循环的概念2、画出水循环示意图3、列举归纳水循环地理意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2.教学难点: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研学流程】【学】通过阅读课本P46-P49,标注重点(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等)(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一、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1、水循环:水循环是指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环节,(思考:影响各环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水循环的类型类型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更新陆地淡水资源: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自然更新。
2、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3、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1)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2)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4、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自主探究:探究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是________循环,图中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________循环。
3.1水循环—导学案
3.1水循环【知识速递】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环节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典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3、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砂田也谓石田,是用不同粒径的砾石和粗砂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温、压碱和保持地力作用。
因其起源于甘肃兰州,故也称为兰州砂田、甘肃砂田。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体更新——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能量交换——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物质转移——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地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
三、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降水的因素。
(3)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6)、海绵城市(如图)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水循环》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自然界的水循环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可见水为生命之源,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活动2【活动】水圈的构成”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3.2思考:(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明确河流水体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理解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河流→湖泊;而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湖泊→河流。
《水循环》导学案
《水循环》导学案一、水圈的构成和水体的分类按分布位置来分:海洋水(比重最大)、陆地水、大气水按水体性质来分:咸水、海水二、水循环1.水循环的定义:是指自然界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气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水循环类型项目海陆间循环陆地间循环海上内循环下垫面陆地和海面陆地海洋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一部分植物蒸腾和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和下渗所形成的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蒸发、蒸腾、冷凝降水蒸发、冷凝降水3.水循环的意义“调节器”:它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并影响干湿冷暖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和组合。
“雕塑家”:它通过侵蚀、搬运、堆积,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传送带”:它是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
通过水循环,海洋不断向陆地输送淡水,补充和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从而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四、河水补给1.定义:河水的来源成为河水补给。
2.河水补给的形式有降水、冰川融化、积雪融化、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等(1)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福建闽江)降水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方式、以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的河流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淮河以南。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多雨期为洪水期,少雨期为枯水期。
河流洪水期多在夏秋季,枯水期多在春冬季。
(2)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的河流(新疆渭干河)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的河流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陆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夏季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形成夏汛。
(3)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吉林饮马河)以积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的河流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春季气温上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高中地理(新教材)《水循环》导学案
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01水圈、□02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03水汽输送、□04降水、下渗、□05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联系大气圈、水圈、□01岩石圈和生物圈。
2.促进地球上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02动态平衡。
3.地球上□03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04地表形态。
5.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05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气候和□06生态,对全球□07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判断正误。
(1)海陆间循环携带水量最大。
(×)(2)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
(×)2.破坏森林会导致()A.水汽输送减少B.蒸发增多C.下渗减少D.降水增多答案 C解析植被破坏,降水会迅速转化为地表径流,下渗减少。
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
这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 B解析“汇入大海的波涛”说明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化为高山的彩虹”说明水循环联系了大气圈。
4.人类可以参与到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提示地表径流,如南水北调、修建水库;降水,如人工降雨;蒸发,如改变地表植被;下渗,如地面硬化等。
任务探究水循环及地理意义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着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下图为坎儿井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该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导学案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2. 掌握水蒸发、降水、蒸发凝结和下渗等概念。
3. 认识水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1. 水的循环概念及地球上水资源分布情况。
2. 水的循环过程:水蒸发、降水、蒸发凝结和下渗。
3. 水循环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导学步骤:一、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1. 观看短视频《水循环的奇妙世界》,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
2. 提问:地球上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水如何在地球上循环?二、引导学生探究水的循环过程(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水的循环过程:水蒸发、降水、蒸发凝结和下渗。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探究不同水循环过程的定义、影响和意义。
3. 小结讨论:每组汇报并总结水的循环过程的关键点。
三、展示水循环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10分钟)1. 分享案例:探讨水循环对植物生长、降雨、地下水补给等方面的影响。
2. 分析问题: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3. 思考提问: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会对水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四、引导学生思考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内容,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总结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性。
2. 提问:你认为水的循环对地球和人类有何益处?导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的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循环不仅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及重要性。
2. 掌握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环节。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导学内容:一、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二、水循环的过程及环节三、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导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水,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2. 观看视频:“水循环的奥秘”,引起学生对水循环的兴趣。
3.1水循环导学案
3.1《水循环》导学案素养目标1.能绘出“水循环示意图”,并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2.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水循环的因素,增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能绘制示意图并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会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问题导学】1.阅读教材P46-47,什么是水循环?分为哪些类型?主要环节有哪些?【重难引学】2.绘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描述其过程。
【习题练学】1、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台风下图为城市生物滞留池剖面示意图。
生物滞留池是指在低洼区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生物滞留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A.地表径流减少 B.下渗减少C.降水减少 D.水汽输送减少3.推广建设生物滞留池,对城市的影响是()A.降低地下水位 B.减轻城市内涝C.加剧热岛效应 D.解决缺水问题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问题导学】:阅读P48-49教材,试归纳水循环有哪些地理意义,并就其中两点举例说明。
【合作研学】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结合教材p48“活动”图文信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下列问题。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
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
2.读”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3.读”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习题练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A.径流B.下渗C.降水D.植物蒸腾5.对图中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a-b-c-d各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B.b环节为陆地内流区提供大量水汽C.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D.c环节降水总量比e环节大【课后作业】1.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复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水循环(导学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主要环节;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要点1.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知识点梳理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________(蒸腾)、________、降水、________、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__________ 海洋上空环节海水蒸发变成______,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__________。
一部分在地面流动,形成__________;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_______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海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意义是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__________补充陆地水的数量__________,对内陆地区意义不大水循环的参与水量________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更新陆地淡水资源水循环把____________、水圈、____________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2)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____平衡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3)进行____________与能量转换①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必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第为海陆间联系的____________。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导学案》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导学案一、导入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之源。
水在自然界中不息循环流动,形成水循环系统。
通过进修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珍爱水资源。
二、目标1. 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2. 掌握水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植物蒸腾等水循环的基本观点;3. 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性,培养勤俭用水的认识。
三、导学内容1. 水的循环过程水在自然界中不息循环流动,主要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植物蒸腾等环节。
这些环节互相作用,构成了水循环系统。
2. 水的蒸发水蒸发是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主要由太阳能提供能量。
水蒸发后形成水蒸气,升入大气层,成为云的主要来源。
3. 水的降水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成水滴,形成云团。
当云团中的水滴增多到一定水平时,就会下落为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
4. 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降水后的水分有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另一部分渗入土壤成为地下水,供给植物发展或形成地下水脉。
5. 植物蒸腾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地下水,经过植物体内的蒸腾作用,水分蒸发成水蒸气开释到大气中。
植物蒸腾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四、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2. 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身边的水循环现象,如水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3. 思考水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勤俭用水的方法。
五、导学讨论1. 你认为水资源为什么如此重要?水资源的浪费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何影响?2. 你能料到哪些勤俭用水的方法?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合理利用水资源?3. 你对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有何新的认识或体会?六、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掌握了水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植物蒸腾等基本观点,认识到了水资源的珍贵性和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珍爱水资源,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导学案:4.5 水循环 (2)
4.5 《水循环》学案学习目标:1. 解释水循环示意图,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2. 理解各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知道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3. 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4. 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水的使用有自己的见解,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学习过程:知识梳理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系统(冰、水、水蒸气之间的六种物态变化)自然界中云、雨、雾、露、霜、冰雹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例1】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_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精析: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霜、雹都是水在循环中经过物态变化后出现的不同形态.学习中要掌握这六种物态变化的形式及吸、放热情况.从图中可看出地面上的水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高空,高空中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在下降的过程中又熔化为水,降落到地面上,熔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解答:蒸发(汽化) 凝华吸【例2】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蒸腾过程水的循环路径如下:土壤→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降低植物的温度;二、促进根吸收水分;三、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一天中蒸腾作用的变化规律是:日出后,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到午后三点左右达到最高峰;三点以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减少,气孔逐渐关闭,蒸腾作用随之下降;日落后蒸腾作用降到最低点.(1)你认为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短文,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析:(1)因为液体蒸发时要从自身及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使得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即液体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2)分析短文,可知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光线强弱、温度高低等.解答:(1)液体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2)光线强弱、温度高低等二、水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三种是吸热过程,另三种是放热过程)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很容易混淆.记忆时可通过图示的方法去记忆,熔化、汽化、升华需吸热,凝固、液化、凝华需放热.【例3】“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在这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中,有“雾、露、雪、霜”,其中雪和霜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__现象;露和雾的形成过程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精析:本题考查了水在生活中的各种物质状态,以及雾、露、雪、霜的形成过程,同时还要关注物态变化过程中能量的转移.解答:凝华放出三、节约用水和环保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了解我国和世界的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状况,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常识.【例4】自来水是城镇居民的用水来源,水厂从自然界取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通过管道到达居民家中.生活中由于水龙头拧不紧、水管生锈漏水、用水不节制等原因,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1)请为家庭节约用水提出合理化建议.(2)农民灌溉农田多采用“漫灌”的方法,既浪费水资源,又易使土壤板结.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这种灌溉方法?(3)2000年国家投资600亿元用于淮河治理,据央视报道,时隔四年,淮河水又变成了五类水质(无使用价值水).你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哪里?(4)作为一名中学生,防止水污染应从我做起,你平时应注意什么?精析:(1)在家庭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很多,如随手关自来水龙头,减少卫生间冲水次数和冲水量;用洗碗水或洗衣水冲厕所,用淘米水浇花,等等.(2)为了防止过多水量的渗漏与蒸发,应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农业上可采用喷灌和滴灌,从而节约用水.(3)引起淮河水又变成了五类水质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用水随意排放;已关闭的污染企业私自开工生产;政府有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督不力;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4)尽量少用洗涤剂、少用含磷的洗衣粉等.解答:见精析当堂训练1. 关于淡水的来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海水提炼B. 冰雪熔化C. 地下水D. 生物水2. 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的灌溉B. 用水运输C. 水力发电D. 大水漫灌3.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1)(2)B. (2)(4)C. (1)(3)D. (3)(4)4.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D .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5. “地面的水____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A. 汽化 液化 凝固 云B. 蒸发 液化 凝华 雨C. 蒸发 液化 凝华 云D. 蒸发 凝华 液华 雨6. 请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洒在地板上的水变干________;(2)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________;(3)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消失________.7. 在某些干早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
【导学案】3.1水循环 导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预习指导】结合实例,说明。
【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内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
3.掌握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增强对节约用水、循环用水重要性的认识。
【使用说明】1.通读教材46-49,熟记基础。
2.独立完成导学案,简明扼要写出自己的观点,注意地理规范术语的使用。
【重点难点】1.水圈的组成和性质2. 水体的类型及特征3.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预习案】【情景导学】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一、水圈的组成和性质1.水存在形态:①________、②________、液态。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③__________,数量最大的是④__________。
2.存在空间:⑤________、陆地、⑥________,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
3.水圈性质:连续但不________的圈层。
二、水体的类型及特征三、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四、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预习自测】1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
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截面图,虚线为潜水位),能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课堂活动案——小组合作探究】(一)读课本46页,思考下列问题: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知识点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⑧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⑪________连续运动的过程。
2.时空特点:水循环运动时刻都在⑫________范围内进行着。
25《水循环》导学案
2.5《水循环》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6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了解自然界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与交流,认识地球上的水循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知道6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难点:认识地球上的水循环【自学】一、地球上的水循环阅读教材此部分内容,完成:1、物质从_________________ 转变成_______________ 叫做物态变化。
2、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热的物体_____________ ,这表明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 04、完成教材图2-39内容。
5、完成教材图2-40内容。
二、珍贵的水资源阅读教材此部分内容,列举: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三、节约用水与水资源的保护列举:我们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水土流失 四、阅读教材P51页“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检学】 1指出下列过程中,物态变化的名称及热放或吸热:⑴夏天吃冰棍儿解热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烧开水时冒的“白气”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铁水浇成铁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结了一层冰花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属(6)人体出汗贝》能降温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⑺-10 C 的寒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 ⑻夏天湿衣服晾干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⑼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⑽用久了的灯泡内壁比新时黑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深秋早晨看到花草上的露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深秋早晨看到空气中的雾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水循环导学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习目标1.根据水循环示意图,理解不同水循环类型的分布范围。
(类型示例,宁夏案例实现区域认识力)2.通过分析干旱地区发展覆盖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绘制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4.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后环境发生的变化,理解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地关系。
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本上没有的预备知识补充:1、水体,水的集合体。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所述,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
是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
它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
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海、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也包括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汽。
2、内流区: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在内陆断流的河流叫内流河,而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中国的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
我国的内流流域多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中北部干旱气候区。
3、外流区:地表径流经外流河汇注海洋的地区,即外流河流域的区域。
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都属此类。
中国的外流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
4、水的三态变化与能量交换:(课前预习)一、水循环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填圈层)中,通3.读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思考:人类活动对哪个环节影响最为显著?二、水循环的意义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____ 状态;维持了全球水量的____________。
气态水、 ________与固态水,大气水、海洋水与________ 始终相互转化、更新。
2.总体上看,海洋水、陆地水、和________ 不会增多也不会________ ,3.水循环对太阳辐射能起吸收、________和 ________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你是否想过水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为什么有的地方水源丰富,有的地方却干旱缺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一起探索水在自然界中的奇妙循环吧!二、概念解释1.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换,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蓄水,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水循环系统。
2. 蒸发:水体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3. 凝结:水蒸气冷却凝结成为水滴的过程。
4. 降水:水滴聚集成为云,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产生降水的现象。
5. 蓄水:水在地表或地下储存的过程。
三、水循环的过程1. 蒸发:太阳能照射到地表和水体上,使水中部分分子速度增大,脱离水体表面升华成为水蒸气,形成水汽。
2. 凝结:水蒸气在空气中上升,并在低温高空气层遇冷凝结成云,并逐渐聚集成云团。
3. 降水:云团聚集到一定程度,云中水滴增多,重力作用下就会产生降水,即雨、雪、雾、露等形式的水分。
4. 蓄水:降水后的水会流进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也会渗透到土壤中,形成地下水。
5. 再生:地表水和地下水会被植物吸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过程,最终返回到大气中。
四、水循环的重要性1. 维护生态平衡:水循环可以保持地球生态系统中水资源的均衡分布,维护地球的自然平衡。
2. 维持生命: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循环保障了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生长。
3. 调节气候:水循环不仅可以为地表降温散热,还能调节大气中的湿度和温度,影响气候的变化。
4. 促进农业生产:水循环不断地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水循环的现实意义1. 节约水资源:了解水循环的原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做到节约用水。
2. 气候调节:水循环的平衡对于调节气候、防止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作用。
3. 生态保护:维护水循环的平衡有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4. 生活安全:水循环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和生存,因此应重视保护水资源和维护水循环平衡。
2.5水循环导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5 水循环导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5节“水循环”。
本节主要讲述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水循环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难点:蒸发、凝结、降水等水循环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水循环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如河流、湖泊、云雨等,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循环过程。
学生分享对水循环的了解和疑问。
二、讲解(15分钟)1. 蒸发:教师介绍蒸发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解释蒸发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凝结:教师讲解凝结是水蒸气冷却后变为液态的过程,说明凝结如何形成云层。
3. 降水:教师阐述降水是云层中的水滴或冰晶落到地面的过程,介绍降水的种类和形成原因。
三、实践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水循环过程,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模拟实验。
2.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不同水循环过程的异同,解答学生的疑问。
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举例说明蒸发、凝结、降水等水循环过程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思考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因素,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研究水循环在农业生产、城市供水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5节“水循环”。
本节主要讲述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
导学案:4.5 水循环
4.5水循环学习目标(1)认识水循环过程。
通过水循环导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工作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2)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学习过程水循环下面是水循环的大致过程,请把下列空格补充完整(各空填物态变化名称)江河湖海的水通过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在高空遇冷时,有的形成小水滴,有的形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向地面降落,就形成了雨或雪,积雪后变成水,汇入江河,地表水渗入地下,汇入江河,流向海洋。
在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有或的现象,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_______的转移。
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系统。
〖分析〗(1)雪是水蒸气形成的。
(2)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在高空遇冷时,有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成小冰晶。
(3)冰山上的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4)积雪后变成水,汇成江河。
(5)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分析】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______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有的_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____成小冰晶。
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向地面降落,这就是雨。
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
冰山上的积雪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积雪______后变成水,汇入江河。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物态变化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水的状态在发生变化时需要吸热还是放热?请你将这些变化以及对应的吸热、放热情况进行归纳,并填写在下表中相应的位置上.1.请填写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以及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2. 、、、、、都是属于物态变化。
《地球上的水循环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地球上的水循环》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息循环的过程中,通过蒸发、降水、地下水、河流等方式在大气圈、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进行转移。
水循环是地球上生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托。
本节课将深入探讨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及其主要环节。
2. 掌握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3. 能够描述水循环与气候、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之间的互相干系。
三、进修内容1. 水循环的定义与基本观点2.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植物蒸腾等3. 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四、进修重点1. 水循环的基本观点和过程2. 水循环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干系3. 水循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五、进修方法1. 听讲、笔记2. 小组讨论、合作进修3. 实地考察、观察实验六、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入水循环的主题,引起学生对水循环的兴趣。
2. 进修水循环的定义与基本观点,让学生了解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息循环的过程。
3. 进修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分别介绍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植物蒸腾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水在不同状态下的转换和运动过程。
4. 探讨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与气候、生态环境、生物种群等之间的互相干系。
5. 分组讨论水循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让学生探讨水资源的利用、珍爱和管理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水资源管理能力。
6. 总结归纳水循环的重要性及其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让学生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室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附近水体的变化和水循环的过程。
2. 进行水循环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在不同状态下的转换和运动。
3. 鼓励学生开展水资源珍爱和管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八、课后作业1. 完成水循环相关的练习题目,稳固对水循环的理解和掌握。
3.1水循环导学案(填空版)(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高一(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导学案(填空版)【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上水体的类型。
2. 掌握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
3 .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 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知识清单】(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圈、圈、圈、圈中,通过(蒸腾)、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循环、循环和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 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 。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 (蒸 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 ,或渗入地下形成 。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如图)。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例证海陆间循最重要的循环。
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 输送 陆地内循 循环水量少,对 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塔里木河流域的 海上内循环陆循环水量 ,对全球 输送有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 ;未登 陆的 性质(论述角度)意义含义理解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促进更新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 、 ,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气态水、 水与固态水,水、海洋水与陆地水始终相互转化、更新维持全球水从总体来看, 水、局部地区 内可能有变化,但总【课上检测】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1.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 .a →f →h →gB .e →f →h →dC .c →a →b →dD .d →a →b →c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的 平衡水、 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体不会改变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过程之一塑造 形态降水和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沟谷等 地貌;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三角洲等 地貌联系的主要纽带水循环是 物质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 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海洋向陆地输送、和传输的作用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是水循环的动力和能量源泉;水循环缓解了海陆之间、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影响着全球的 和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和 ,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单元回归工具单
设计人: 王红艳 审核人: 高三地理组 班 级: 组 名: 姓 名: 上课日期: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一、高考考纲要求: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高考三年九卷考频考点:
1.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难点:水循环各环节的相互影响。
知识构建
请同学们采用多元归纳法,个性化形式建构本节课知识体系。
年份
题型
考查角度
分值 难度 核心素养 命题预测 2019年 综合题:新课标Ⅰ
卷44
综合题:新课标Ⅱ卷44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10分 12分
中等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2020年高考可能主要考察人
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及各环节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2018年 选择题:新课标Ⅱ
卷 8题 综合题:新课标Ⅲ卷 36(1)
汾川流域的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水分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4分 8分
中等 中等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2017年 选择题:新课标Ⅰ
卷 6-7题
水资源平衡和影响蒸发的因素
8分
容易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探究:请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以下地理问题
1.沼泽地的形成
对点训练
(2018年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
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
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
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
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内流河断流的原因
对点训练
(2019年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分)
【提出你的疑惑】:
巩固练习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4—15题。
图2
4.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5.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6.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
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
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推测艾比湖现湖区湖水最浅的位置是
A.东侧B.西侧 C.北侧D.南侧
8.下列不属于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B.人类活动增多,大量引用入湖河水
C.过度开垦,长期引湖水灌溉
D.入湖河流减少,稀释作用减弱
9.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是
①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②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风沙加剧,影响交通④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加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要点归纳,反思总结
1、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要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能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对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尤其要注意水循环各环节的相互联系性。
其中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那么其他环节也会受到影响。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
检查评价错题过关登记签字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