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e1f2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3.png)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近年来,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抗生素是医学界的一种重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疾病。
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出现了不合理使用、滥用甚至误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甚至加剧了细菌的耐药性。
通过对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一、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盲目使用抗生素在基层医院,医生缺乏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和细菌培养鉴定能力,导致盲目使用抗生素。
有些医生面对患者症状不清晰或不明确的情况下,为了摆脱医患矛盾和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会轻易地开具抗生素处方。
2.滥用广谱抗生素由于广谱抗生素对细菌杀灭范围广,效果显著,因此在基层医院中滥用广谱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还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在治疗慢性疾病或者反复感染的情况下,一些医生会长期为患者开具抗生素处方,这不仅没有缓解患者的病情,还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二、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1.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一方面是因为抗生素没有有效治疗患者的病原体,另一方面是患者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或者耐药性。
2.医疗费用增加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增加。
一方面是因为抗生素价格昂贵,长期使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患者需要额外的医疗费用。
3.细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还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长期使用、滥用抗生素会让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导致原有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减弱,对临床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解决办法为解决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医生的规范培训。
通过加强医生对抗生素使用的知识学习,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和对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判断能力,减少盲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fd6feafab069dc502201a6.png)
表 1 常见科室抗 生素使用情况
起婴儿肝脏损 害 、 转氨酶升高 、 胆汁淤积性肝炎等不 良反应 。 3 . 2给药方式不合理 :霉素类及部分 B 一 内酰胺类抗生素注射剂 在酸 、 碱 溶液中易分解 , 而在近 中性 的溶液 中最 稳定 , 其与葡萄 糖注射液 ( p H值 3 . 2 ~ 5 . 5 1 ) 配伍使用 时效价降低 , 使用时选择生 理盐水为溶液 , 如心功能不佳 , 为避免诱发 心衰等不 良反应 , 可 以葡萄糖溶液作溶媒 ,并于 2 h内滴完 。但在此次 的研究中 , 青 霉素使用葡萄糖 的情况较多 。克林霉素 、 头孢菌素类 、 青霉素类 及多数非典型 B 一 内酰胺类为时 间依 赖型抗生素 ,无抗 菌后效 应, 其杀菌 效果与血药 浓度及 细菌 的最 低抑菌 浓度 密切相关 , 即药 物血 清浓 度大 于 MI C的 时间超 过给 药间 隔时 问的 4 0 %~ 5 0 %时 , 疗效较明显 , 给药时应缩短 时间间隔 , 而不必增加单 次 使用剂量 , 如一天多次给药可很好地解决此 问题 。
月~ 2 0 1 3年 8月的急诊 、 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查 , 分析其抗生素 不合理使用情况 , 报道如下。 I资 料 与 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 随机抽查我院 2 0 1 2年 1 月~ 2 0 1 3年 8月的急诊 、 门诊处方 1 1 0 9张 , 从 中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进行 回顾性分析 1 . 2方法 : 根据 《 新 编药物学》 、 《 抗 菌药物 临床应用 指导原 则》 、 《 药理学》 等资料 , 对急诊 门诊处方中抗生 素用药途径 、 使用科室 及 不 合 理 应 用 情 况 进 行 归类 分 析 。
1 2 0
北方药学 2 0 1 4年第 1 1 卷第 1 0 期
门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处方 152 张分析
![门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处方 152 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990c0d6c85ec3a87c2c5ac.png)
者(排除其他疾病的原因),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及时
行肺功能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 验,以达到早期诊治的目的。 (收稿:2008-l 0-06) (发稿编辑:阳光)
万方数据
竞争同一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抽查中发现有林可霉素与
红霉素、青霉素和氨苄西林钠联用。 3.2.3毒性相同或相近药物联用头孢类与氨基苷类均有 肾毒性作用,两药合用可增加肾损害。抽查中发现有头孢 唑啉与妥布霉素合用的。 3.3给药方法不当 3.3.1给药方式不合理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属时 间依赖型抗生素,1日剂量分2~4次平均给药,即每6~ 12h给药1次。抽查处方中发现头孢呋辛、美洛西林采用 每日1次静脉滴注。 3.3.2用药剂量过大头孢唑啉常用治疗量是每日1.5~ 2.09,重症可增至每日4.Og。检查中发现有病例每日用 到6.0~8.Og,药量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副 作用。 3.3.3用药疗程过长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尿道炎、 宫颈炎或直肠感染,用多西环素,疗程7~10天。抽查中 发现诊断宫颈炎,用多西环素,lOOmg,每日2次,连 服3周。
做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或未给予支气管扩张药、激素等
药物行诊断性治疗。为避免临床误诊、漏诊,临床医生应 注意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治疗经过,特别是过敏史、哮 喘家族史,凡是持续刺激性干咳、胸闷1个月以上,经冷 空气、运动和上呼吸道感染刺激后诱发咳嗽或加重,无肺 部体征,抗感染止咳治疗无效,胸片、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250ef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4.png)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医疗卫生领域出现了耐药性增加的现象。
因此,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科学、合理的使用。
本文将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希望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我院儿科门诊的记录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约占总使用药物的三分之一。
最常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例如头孢呋辛和青霉素V钾。
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明显高于其他治疗药物,而且很多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也没有进行敏感性检测。
总体来看,我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于相应水平,且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
二、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分析1. 对细菌感染的误诊很多患者因为对病情不了解,往往会将症状简单的归结为细菌感染。
实际上,很多疾病都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例如流行性感冒、急性喉炎等,这些疾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刺激细菌株的变异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加剧医疗卫生领域的耐药性问题。
2. 按照经验治疗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许多医生会凭借经验或者惯用的方法来选择抗菌药物。
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不了解患者的病情,使用药物不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3. 抗菌药物自行购买一些家长为了便捷或者觉得便宜,在没有医生建议或者处方的情况下,自行购买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这种使用抗菌药物的方式非常不可取,因为很多抗菌药物都是属于处方药,对患者需求量与用量的掌握度也很难掌握,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副作用。
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措施1.临床医生需要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医院应该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各种疾病和疾病的识别能力。
根据临床实践情况,及时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要严格执行用药指导,出示处方,进行要求的敏感变异性检测等。
2. 加强宣传增强患者对细菌感染和抗菌药拥堵的认识。
告诉患者抗菌药物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细菌感染。
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分析及对策
![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a6323dbfad6195f302ba658.png)
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方法调查门诊2013年1月~3月1000张抗生素处方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000例中有216例不合理抗生素处方,不合理使用率21.6%。
抗生素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在:抗生素无指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当、重复用药、药物相互拮抗、药物选择不当等。
结论我院门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问题较多,需严格执行《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及学习,不断提高抗生素合理应用水平。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应用处方分析对策抗生素是目前医院门诊及临床应用最广、消耗较多的品种之一,近年来我国抗生素使用存在误用及滥用现象较普遍,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加大医院二重感染机会,还会增加患者和社会经济负担。
为了解我院门诊抗生素应用情况,抽查我院门诊2013年1月~3月的抗生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抽查我院2013年1月~2013年3月门诊处方1000份,统计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张数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张数,然后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调查目的主要从抗生素应用有无指征、选择溶媒是否合理、用法用量是否合理、是否重复用药、是否发生药理拮抗、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抗生素使用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 38号)、《新编药物学》(第16版)[2]以及药品说明书进行评价。
2 结果1000张门诊处方中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处方有784张,占78.4%,其中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有216张,占抗生素处方总数21.6%,主要表现在抗生素无指征用药、溶媒选择不当、药物相互拮抗、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相加等方面。
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占最大比例,其次为溶媒选择不当。
结果见表1。
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69e40e8910ef12d2af9e736.png)
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材料与方法我院2006年4~6月门诊处方共7 639张,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处方书写错误、不合理用药、未签名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统计。
2 结果(见表1~3)3 讨论3.1 处方书写错误主要有:(1)诊断项不填:我院在2005年4月已经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使用了新处方,处方前记中印有临床诊断,若该项不填,则药师难以判断处方用药与疾病的相符性,给药师审方带来困难。
(2)疾病名称用汉语和英语简写符号混合书写: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书写”,这是不规范的书写方式。
(3)药品名称书写错误,包括剂型不写或写错、药名汉字写错、药名书写不全:如奈普栓,应复方奈普生栓;思密达冲剂,应思密达散剂等。
(4)规格写错或漏写剂量单位:如维生素C 片1×100,应0.1 g×100;维生素B6片1 g×100,应10 mg×100等;(5)用法错误或不详细:力钙胶囊3次/天,应1次/天;头孢氨苄缓释片,3次/天,应2次/天。
把头孢氨苄制成缓释制剂,使药物在体内释放缓慢且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维持此浓度适当时间,因此缓释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方便病人服药,增加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6)注射剂不写含量或含量写错:如卓宁注射液,应10%卓宁注射液;10%硫酸镁注射液,应25%硫酸镁注射液。
(7)超过7日用量,但医师未注明理由:如头孢氨苄胶囊,0.125 g×200,口服,每次0.25 g,3次/天。
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疾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在调查的处方中,药品超过7日用量的,医师均未注明理由。
3.2 不合理用药:(1)重复用药或同类药物联用:如阿胶强骨口服液加葡萄糖酸钙片;氯霉素滴眼液加氧氟沙星滴眼液,两药均为广谱抗菌药物;阿昔洛韦片加病毒灵注射液,两药均为抗病毒药物等,两药联用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分析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分析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9b1542b9d528ea80c77992.png)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分析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改革方案。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本院门诊所开具的处方药物,半年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量是23680张,通过回顾式分析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进行原因调查。
结果:从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的原因上看,其包括了联合用药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剂量不当等,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3.3%(23/69)、17.4%(12/69)、14.4%(10/69)。
此外,也会包括无适应症用药、给药频次不当等其他原因。
而在23680张处方中的不合理处方共有69份,占比为0.29%。
从科室角度上看,内科的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最高。
结论:通过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分析,我们认为及早的发现不合理处方可以更好地为患者的病情治疗提供安全性保证,这也有利于防止医患纠纷。
从原因分析结果中看,我们必须要加强处方药开具的安全性、有效性分析,这也是医院形象建立的基础,对医院治疗的各个环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用药对门诊患者进行处方药物的点评分析,加强用药的合理性、科学性,这对临床医生的治疗可以提供帮助,并能够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
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上具有广泛性,对疾病的治疗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出现了不合理用药事件,特别是药物的滥用,则会增加细菌耐药性,同时导致患者疾病久治不愈,不利于康复治疗进程的推进【2】。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本院门诊所开具的处方药物,半年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量是23680,通过回顾式分析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进行原因调查,更好地对医生的药物开具进行考核,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本院门诊所开具的处方药物,半年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量是23680,通过回顾式分析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进行原因调查。
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62e038eefdc8d376ee3251.png)
( 3 3 . 2 2 %) 、头孢菌素类 ( 3 0 . 8 2 %) 和青霉素类 ( 1 6 . 0 9 %) 。结论 人员 职业 道德和用药规范知识。
今后 应进一 步加强 抗生素 使用管理 ,提高 医务
【 关键词 】 门诊 部 ,医院;处方 , 药物; 抗 菌药 ;给药系统 ,医院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s i s s u e d b y i r r a t i o n l a r e a s o n s,t o g u i d e f u t u r e wo r k c o re c t l y .Me t h o d s T o s e l e e t e h o s p i t l a o u t p a t i e n t p r e s c ip r t i o n s
门诊 处 方 中抗 生 素 不 合 理 用 药 分 析
李峰梅
【 摘 要】 目的 作 中的正确使用 。方法 考察 我院门诊 病房中抗生 素使 用现状 ,通过分析抗 生素 处方 不合理 开具 的原 因 ,指导今后 工 随机选 取 2 0 1 0年 9月—2 O l 2 年4 月 我院门诊每月 5 、1 5 和2 5日的处方 , 排 除节假 日,共 计 8 2 6 6张处 方 中涉 及抗 生素 的处方 共 2 9 0 4张 ,占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 i g a t i o n t h e s t a t u s q u o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 a r d s a n t i b i o t i c u s e ,t h e a n l a y s i s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处方抗生素超7日用量整改措施
![处方抗生素超7日用量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3273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5.png)
处方抗生素超7日用量整改措施
摘要:
一、背景
二、处方抗生素超7日用量的问题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医生教育
2.改进抗生素处方管理
3.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4.完善抗生素监测与评价体系
四、总结与展望
正文:
【背景】
在我国,抗生素的滥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处方抗生素超7日用量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滥用现象,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增加医疗负担。
【处方抗生素超7日用量的问题】
处方抗生素超7日用量通常是由于医生对药物剂量和疗程掌握不准确、患者要求等因素造成的。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以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整改措施】
【加强医生教育】
针对处方抗生素超7日用量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医生的教育。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医生对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认识,使他们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改进抗生素处方管理】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抗生素处方管理制度,对医生的抗生素处方进行严格把关。
对于超7日用量的处方,应当进行干预和指导,确保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浪费和副作用。
【完善抗生素监测与评价体系】
完善抗生素监测与评价体系,定期对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超7日用量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
【总结与展望】
总之,针对处方抗生素超7日用量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整改。
我院门诊输液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分析
![我院门诊输液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e6dd2814791711cd791737.png)
我院门诊输液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分析【关键词】静脉输液;抗生素;合理用药;处方分析随着《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临床合理用药问题在各级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重视,我院更是将抗生素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之中。
为了了解我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提高医院的用药水平,笔者通过抽查我院门诊静脉输液处方,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部分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原始数据与资料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医院西药房微机管理系统中的有效数据,即2006年1月至12月门诊静脉输液处方1 632张,涉及全院医生,包括各个科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方法笔者通过参考《306种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新编药物学》(第15版)及相关药学专著,对静脉给药处方中抗生素给药间隔时间、溶酶选用、配伍、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在抽查的1 632张门诊静脉输液处方中,笔者发现1 048张处方使用到抗生素,使用率为64.22%;其中不合理处方268张,占使用抗生素处方的25.57%;有些处方中还存在多项不合理之处。
我院门诊静脉输液处方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不合理应用情况分别见表1、表2。
表1 输液处方中抗生素使用情况(略)表2 输液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略)3 讨论与分析从表1可看到,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64.22%,略高于《桂林市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管理质量评价办法与评价标准》(试行)规定的不得超过50%的水平,说明我院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这样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仅占25.57%,远低于有关的文献报道[1]。
表2显示我院抗生素单联用药占据着相当大比例,为90.84%,符合抗生素使用基本原则。
输液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主要有5种情况,其中给药间隔时间不当较为突出,具体分析如下。
3.1 给药间隔时间不当实例:0.9%生理盐水100 ml+青霉素G640万U或头孢噻肟钠3 g,静脉点滴,1次/d。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b8ad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b.png)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背景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情况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但滥用和过度使用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对患者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和解析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原因分析1. 医生处方行为不规范:部分医生可能存在对抗生素使用指南不够熟悉的情况,或者在处方过程中未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这导致了抗生素被过度使用或滥用。
2. 患者需求和期望:一些患者对抗生素的功效有误解或过高期望,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快速的缓解。
医生为了满足患者的期望,可能会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使用率超标。
3.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目前,我院在抗生素使用监督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和数据统计分析,使得抗生素使用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
4. 缺乏相关教育和培训:对医生和护士进行抗生素使用的相关培训和教育不够充分,导致他们在抗生素使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欠缺,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改进措施1. 提高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医生对抗生素使用指南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更加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和使用原则,提高处方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加强患者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患者普及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抗生素的作用和限制。
3.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抗生素使用的审核和监督机制,建立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及时了解抗生素使用情况,对超标使用进行监管和纠正。
4. 强化团队合作:医生、护士和药师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结论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医生、患者和管理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加强医生教育、患者教育、监督机制和团队合作,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健康。
我院门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以及对策探讨
![我院门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以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f11cc1908a1284ac95043a1.png)
我院门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以及对策探讨月至2014年1月的门诊处方,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应用抗生素的原因开展分析。
结果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了20.1%,造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主要包含了医生对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人们对于抗生素认识存在误区等等。
结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医院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另外也要加大对于抗生素知识的宣传,这样才能够比较有效的减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标签: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原因分析;对策研究;策略分析;研究探讨抗生素在一定的浓度下可以杀灭病原体,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药物,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
但是长期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或者是变异超级细菌的产生,这会导致抗生素对于这一类的病菌丧失功效,影响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在临床上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过敏性休克等一些问题,严重情况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为了进一步的讨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本文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的相关情况开展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随机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我院1000张门诊处方,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统计。
1.2研究方法对本组1000张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对患者使用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结果表1.抗生素使用的情况表处方数量占总处方数比例(%)占抗生素处方比例数(%)使用抗生素处方201 20.1不合理抗生素处方26 2.6 12.9本组1000张处方中,有201张使用抗生素,占总处方数20.1%,不合理抗生素处方26张,占抗生素处方数12.9%,占总处方数2.6%。
调查发现造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主要包含了医生对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人们对于抗生素认识存在误区等等。
3.讨论3.1造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来自医生方面的原因,伴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专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医院多数的医生对于抗生素都有处方权,但是因为专业的限制,一些医生并不懂得如何合理的應用抗生素。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46d6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1.png)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引言:儿科门诊是医院中就诊人数较多的科室之一,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儿科门诊的用药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需要医务人员特别重视。
我们发现在我院儿科门诊中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还可能给患儿带来不良的健康影响。
有必要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
一、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分析1. 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然而在我院的儿科门诊中,我们发现一些医生在诊断出感冒、咳嗽等症状时,往往会过度使用抗生素。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感冒和咳嗽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还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给患儿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2. 重复开具抗菌药物在一些患儿连续就诊时,我们发现有医生会重复开具抗菌药物,甚至在患儿症状未见好转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开具相同成分的抗菌药物。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患儿家长的金钱,还可能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 用药剂量不合理在一些处方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用药剂量不合理的情况。
有些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因素做出合理的剂量调整,导致患儿服药过量或者过少,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4. 忽视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在一些处方中,我们还发现了医生忽视患儿的过敏史、禁忌症等情况,继续给患儿开具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风险的药物。
这种行为可能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以上情况表明我院儿科门诊用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这不仅影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还给患儿带来健康风险。
有必要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改进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培训针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我们首先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培训。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用药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合理地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253c33276eeaeaad0f3308a.png)
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抗生素;处方审核;评价;对策抗生素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药品之一,其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耐药性与抗生素的滥用有关,正确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我院对门诊抗生素处方执行审核、点评、评价制度,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1 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问题分析1.1 给药方案不妥给药方案不妥主要是青霉素类、典型头孢菌素类、大多数非典型β内酰胺类及克林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生素,采用静脉给药1次/d,多集中在2~4 h内用完,给药期间血药浓度很高,而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难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此种用药方法不仅无法达到抗菌效果,反而容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主要原因是一日数次静脉给药不方便,患者也难以接受,且门诊患者多为轻症患者。
此类抗生素的合理给药方案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将每次剂量增大,一般3~4个半衰期投药1次,每日将用药总量分3~4次给药[1]。
但这种给药方式对门急诊患者来讲其依从性较差。
建议采取先静脉滴注1次药物,然后改为使用相同剂量的口服剂型药物,这一方法较适合于门诊用药患者[2]。
1.2 溶媒使用不当最典型的是青霉素类溶于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中静脉滴注。
青霉素类最适宜的pH值为6.8, 而葡萄糖的pH值为3.2~5.5,该类抗生素在pH<4时分解较快,效价降低,且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青霉素类不宜与葡萄糖配伍,选用生理盐水为溶媒稳定性较好。
1.3 给药剂量不合理多为超剂量用药,原因可能是为方便门诊患者,采用1次/d的给药方法,给药剂量偏大。
抗生素达到杀菌浓度后,再增加药物浓度,其杀菌作用强度并未明显增强;反而会增加毒性,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另外,也存在用药过于保守,剂量偏小,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而且易产生耐药菌株,使感染更难控制。
1.4 盲目选用抗生素在处方审核中发现,多数配有感冒药、咳嗽药的处方,亦配有抗生素,而感冒以病毒感染为主,上呼吸道感染更是如此[3]。
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f28ad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2.png)
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的开题报告摘要:门诊抗生素处方是临床医生非常常见的医嘱,但是处方中经常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不合理,时长不恰当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抗生素疗效不佳,也可能产生抗生素耐药性。
本文将从门诊抗生素处方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减少门诊抗生素处方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门诊抗生素处方;问题;对策Abstract: Outpatient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is a very common medical order for clinicians, but there are often some problems in the prescription, such as unreasonable type and dose of antibiotics, inappropriate duration, etc. These problems may lead to the poor efficacy of antibiotics and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outpatient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Keywords: outpatient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门诊已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部分,在门诊医生看病过程中,抗生素处方是非常常见的医嘱。
但是很多医生在门诊抗生素处方中存在相应的问题,如抗生素数量过多、种类随意、剂量过大、使用时长过长等。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780例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780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cc6655d4d8d15abf234ea6.png)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780例分析目的:探讨本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及预防措施。
方法:每月随机抽取本院西药房抗生素处方各500张,观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比例。
结果:共抽取抗生素处方6 000张,应用抗生素1~4种,平均每例患者使用抗生素2.12种,单用1种抗生素有3 410例;2种联用2 280例;2种以上联用410例;6 000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720处,占12.0%。
分别为给药间隔不合理363例、溶媒使用不合理137例、重复给药85例、药理拮抗60例、选药不合理55例、配伍禁忌20例。
结论:本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应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开展“药敏”实验明确用药指征,重视发挥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提高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标签: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合理使用抗生素,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减少不良反应,而不合理应用可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不良影响[1]。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抗生素处方资料,分析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每月随机抽取本院西药房2009年1~12月抗生素处方各500张。
1.2 不合理应用标准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无感染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未按照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未按照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在体内的代谢特点选择给药时的溶媒、药液浓度、给药途径及给药次数不合理;未按照药物的抗菌特点选择用药;更换药物不合理;预防用药给药方法及给药时间不规范;疗程过长或过短;联合用药无指征或联用不当。
1.3 判定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公开发表的各种文献、书籍以及相关资料判断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计算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比例及原因。
2 结果共抽取抗生素处方6 000张,应用抗生素1~4种,平均每例患者使用抗生素2.12种,一种单用3 410例;二种联用2 280例;两种以上联用410例;6 000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共有720处,占处方总数的12.0%。
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d68a7769dc5022aaea00f6.png)
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本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的门诊处方共6548张作为研究对象,含抗生素处方共3222张,对其不合理用药展开分析。
结果:门诊含抗生素3222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共681张,占21.145%;随着年份增长,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逐渐降低。
不合理处方主要有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无适应症用药等方面。
结论:建议强化医务人员培训考核,提升其合理用药意识,同时强化对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无适应症用药等方面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医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3-0250-01抗生素若使用不当,会导致体内某些致病菌产生耐药性,造成感染,难以控制。
为促进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本次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本院门诊部门抗生素处方应用情况,针对不合理处方展开分析,明确问题、解决问题,旨在促使门诊抗生素合理使用,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及安全[1]。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的门诊处方共6548张展开研究,其中含抗生素处方共3222张,应用情况如下:内科占15.52%,其中单用占83.20%、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占16.80%;外科占22.50%,其中单用占88.00%、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占12.00%;妇科12.76%,其中单用占90.02%、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占9.98%;儿科占11.73%,其中单用占89.95%、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占10.05%;五官科占15.21%,其中单用占86.73%、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占13.27%;急诊科占22.28%,其中单用占83.43%、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占16.57%。
1.2 方法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作为分析不合理用药参考。
某医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处方分析
![某医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处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d000d5a6c30c2258019ea7.png)
某医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处方分析目的探究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
方法选取某医院2010年8月~2011年6月门诊西医抗生素处方800张,统计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处方,计算其占总处方的比例,分析其应用不合理的原因。
结果220张为不合理处方,不合率为27.5%;其中未严格掌握适应证的100张,所占比例为45.5%,是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
结论造成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很多,未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主要原因,临床中应加强关于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学习,提高抗生素合理利用率。
标签: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就是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科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但能够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则会出现机体耐药、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加重患者经济负担[1],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笔者随机选取某医院2010年8月~2011年6月门诊西医抗生素处方800张,统计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处方,计算其占总处方的比例,分析其不合理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某医院2010年8月~2011年6月门诊西医抗生素处方800张。
1.2方法根据200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第15版),《药物联用禁忌手册》以及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进行判断不合理处方,并分析其不合理原因。
2结果共抽取某医院门诊西医抗生素处方800张,其中220张为不合理处方,不合率为27.5%,其中因未严格掌握适应证的100张,所占比例为45.5%,因联合用药不当32例,所占比例为14.5%,因给药方式不合理45例,所占比例为20.5%,其他原因(包括选用溶媒不当,忽视药物不良反应等)43例,所占比例为19.5%。
详细结果见表1。
3讨论随着抗生素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制药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的适应症不断扩展,目前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均有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已经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线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问题分析
1.1 给药方案不妥给药方案不妥主要是青霉素类、典型头孢菌素类、大多数非典型β内酰胺类及克林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生素,采用静脉给药1次/d,多集中在2~4 h内用完,给药期间血药浓度很高,而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难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此种用药方法不仅无法达到抗菌效果,反而容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主要原因是一日数次静脉给药不方便,患者也难以接受,且门诊患者多为轻症患者。
此类抗生素的合理给药方案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将每次剂量增大,一般3~4个半衰期投药1次,每日将用药总量分3~4次给药[1]。
但这种给药方式对门急诊患者来讲其依从性较差。
建议采取先静脉滴注1次药物,然后改为使用相同剂量的口服剂型药物,这一方法较适合于门诊用药患者[2]。
1.2 溶媒使用不当最典型的是青霉素类溶于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中静脉滴注。
青霉素类最适宜的pH值为6.8, 而葡萄糖的pH值为3.2~5.5,该类抗生素在pH<4时分解较快,效价降低,且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青霉素类不宜与葡萄糖配伍,选用生理盐水为溶媒稳定性较好。
1.3 给药剂量不合理多为超剂量用药,原因可能是为方便门诊患者,采用1次/d的给药方法,给药剂量偏大。
抗生素达到杀菌浓度后,再增加药物浓度,其杀菌作用强度并未明显增强;反而会增加毒性,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另外,也存在用药过于保守,剂量偏小,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而且易产生耐药菌株,使感染更难控制。
1.4 盲目选用抗生素在处方审核中发现,多数配有感冒药、咳嗽药的处方,亦配有抗生素,而感冒以病毒感染为主,上呼吸道感染更是如此[3]。
这种盲目地预防性用药,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有资料表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与耐药菌的出现密切相关[4]。
1.5 联合用药不合理在门诊抗生素处方审核中,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时有发现。
如先锋V与丁胺卡那或庆大霉素联用,头孢类主要经肾分泌排泄,合用氨基糖苷类等肾毒性药物可加重肾损害;喹诺酮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两者无拮抗作用,亦无协同或相加作用,反而有可能增加肝、肾不良反应。
其次,见于作用机制相同的抗生素联用,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与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联用,虽然它们不是同类抗生素,但其作用机制或作用方式基本相同,联用后并不能增强抗菌作用,反而发生竞争性结合,影响抗菌作用。
再次,就是药理性拮抗,如使用青霉素静脉滴注后再用克林霉素,前者是繁殖期杀菌剂,后者是速效抑菌剂,联合使用可降低前者的效价。
此外,联用具有同样药理作用的药物,例如克林霉素与奥硝唑、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联用,前者对厌氧菌已高度敏感,联合使用只会增加毒副作用。
原因是临床医生不注重临床用药相关知识,对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抗感染机制、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甚了解。
1.6 药物选用不当多见于儿童用药处方,如应用氧氟沙星等。
喹诺酮类对多种幼龄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有损伤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儿童用药后可出现关节痛和关节水肿,不宜用于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5]。
1.7 给药途径不合理门诊通过注射途径使用抗生素较普遍。
对门诊处方调查发现,注射剂处方中抗生素占60%以上。
在门诊使用抗生素多数是凭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容易造成细菌耐药。
2 对策
2.1 建立健全抗生素管理制度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原则及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控及超常预警制度。
明确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指征。
合理选择使用方法、预防性用药的使用范围、最佳的给药方式以及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贯彻落实抗生素分线管理、使用原则,制定处方的审核、
评价、点评制度,不断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提高全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水平。
2.2 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成立抗生素合理使用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工作,全面监控医院各类抗生素的使用。
定期进行用药调查、处方评价、用药点评。
定期对各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察,并定期向全院及临床科室通报阶段性的病原菌流行趋势、细菌的耐药与药物敏感监测情况以及本阶段使用频繁、用量大的抗生素种类,以指导临床用药。
根据本院近期常见病原菌药物敏感结果,决定药物的更新换代。
对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分程度进行宣传教育与处罚。
2.3 加强有关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继续教育抗生素的品种更新快,临床医师相关的知识、信息亦应随之不断更新。
故需加强对医院临床、医技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加快其知识更新速度。
也可以医院《药讯》方式将抗生素药品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合理配伍等信息通报给临床医师,使其客观、全面了解抗生素有关知识。
2.4 加大处方点评、评价及审核力度在调剂处方时,调剂和审核人员要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点评、评价,对存在问题及时通报临床并主动与处方医师沟通,提出纠正与改正意见,从源头上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