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与形上境界
形而上学和形上境界
形而上学和形上境界形而上学和形上境界是哲学领域中的两个概念。
它们看似相似,但实际上它们存在差异。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起源、联系和区别。
一、形而上学的含义形而上学最初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它是希腊语中“超越本体”的意思。
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存在的本体和本性,它关注那些无法被感知的实体和思想,如“灵魂”、“精神”、“真实”等。
这些实体或思想不能通过感官或观察获得,而形而上学则致力于研究它们的本质。
与自然科学不同,形而上学并不试图通过实验或观察来验证其假设,而是通过逻辑推理或思考来加深人们对存在的本体和本质的理解。
在现代哲学中,形而上学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大到了一些自然科学的领域,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二、形上境界的含义形上境界是一种较为模糊的概念,它表示那些超越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实体或思想。
形上境界常常被用于形而上学范畴内的哲学思考中,被认为是超越了有限世界的领域。
有些形上境界可以通过感知或观察来理解,如道德观念、社会价值和习惯。
而有些形上境界则超越了这些领域,如宗教、灵性和神秘经验。
形上境界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概念,因为它所描述的实体或思想在不同的人群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例如,宗教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形上境界,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则不是。
三、形而上学和形上境界的联系形而上学和形上境界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关注那些超越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实体或思想。
然而,在操作和方法上两者并不相同。
形而上学强调的是通过逻辑推理来加深人们对存在的本体和本质的理解;而形上境界强调的则是通过直觉或神秘经验来理解超越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实体。
此外,形而上学还关注了某些存在的本质和关系性质,如身体和灵魂之间的关系;而形上境界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诸如神、宇宙和真实等领域。
四、形而上学和形上境界的区别尽管形而上学和形上境界有一定联系,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本质的差异。
首先,形而上学和形上境界的研究对象存在差异。
形而上学研究的是那些无法感知的实体和思想的本体和本质,而形上境界则更多地聚焦于那些超越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实体或思想。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超越经验现象的普遍原理和本体实质的学说,其影响深远而广泛。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思想境界的提升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形而上学作为一种关于存在和本质的研究,强调超越经验现象和虚构世界的认知,能够引导大学生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讨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形而上学的引领,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社会和人生的本质,超越具体情境和个人感受,培养宏观思维和超然心态。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维的提升形而上学注重逻辑推演和概念抽象,在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层次的培养方面有着独特价值。
通过研读形而上学经典著作,大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的抽象思维水平。
这种提升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更能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使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更加理性客观,不被情绪和表面因素所左右。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世界观的拓展形而上学探讨的不仅是物质世界,更包括价值、意义、道德等精神层面。
这种全方位的思考方式能够拓展大学生的世界观视野,在对待人生、社会、历史等议题时更加有深度和广度。
形而上学启迪了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责任意识和情感体验,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向上、坚守原则的人生态度。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品格修养的促进形而上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和修养。
通过反思人生意义、探讨实践与价值、追问善恶与美德等议题,大学生可以在形而上学中找到关于人生处世、道德取舍的指引。
形而上学强调内在修养和灵魂升华,有助于大学生成就高尚品格、潜心修身修心。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形而上学是一种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智慧传统,蕴含着古今中外哲人思想结晶。
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追求精神真知与价值判断力。
通过研读形而上学经典、反思哲理命题,大学生可以接受不同文化传统下思维模式碰撞与整合,获得超越自我的认识与境界提升。
形而上
形而上: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
1.一种超出具体科学的纯学术研究,含义基本可以等同为哲学,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很多代的弟子整理他的学说,发现有一些学说无法归入具体的科学中,于是他生造了一个词,来表示这种学问,我国的一个翻译家发现不好翻,在翻阅古籍的时候,发现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于是把这个词翻为形而上学。
2.纯学术的研究容易流为教条主义的说教,黑格尔把形而上学做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这个词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是贬义的。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
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
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
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了存在、实体、意义等问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形而上学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拓宽思维方式,加深对世界本质和生命意义的探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第一章形而上学与知识拓展1.1 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理论体系,在哲学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形而上学关注的是实在的本质,通过研究存在的规律和本质特征,以揭示世界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方式。
在当代,形而上学已经发展为一个复杂的哲学领域,包括了本体论、认识论、语义学等多个分支。
1.2 形而上学与知识拓展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与传统科学不同,它更注重对于本质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通过学习形而上学,大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边界,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形而上学还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不同哲学传统和文化背景下的思考方式,加深对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理解。
1.3 形而上学与自我反思形而上学探讨了存在、意义等基本问题,对于自我反思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在接触形而上学时,能够借助其研究方法和观点,审视自身的存在和行为方式。
通过对自我进行深入反思,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并且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形而上学与价值观建构2.1 形而上学对人之价值理解在形而上学研究中,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形而上学试图揭示各种现象背后蕴含的价值及其根源。
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研究形而上学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人之价值以及意义所在。
这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自身实际行动中去。
2.2 形而上学对伦理道德观念提升伦理道德是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在形而上学中,道德被视作存在本质之一,并且与其他要素相互关联。
通过深入研究形而上学,了解不同哲学派别对于道德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的看法,能够帮助大学生加深对伦理道德观念的理解、培养健康道德心态,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
什么是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你怎样理解?
什么是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你怎样理解?形而上学有很多解释,其中,最常见的有三种:1.《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个解释仅说明了形而上一词的来源。
它跟形而上学的思想很不一样,而且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形而上这个词了。
2.《形而上学》是古希腊亚力士多德的著作,形而上学是中文翻译时造的词。
这个形而上学代表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数学、几何、逻辑等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这些形式独立于物质实在,并高于物质实在。
这个哲学思想被康德、黑格尔继承并加以发展。
(以下用《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认为所有事物都可分为形式(form)和本体(ontology),形式依靠本体而存在,但形式又是先于本体而存在的,白马死后马这个形式也就消失了,但马并非是有了白马之后才出现的,马这个形式在有白马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是不是有点绕口令的意思)概括地说,几何、数学这些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是先天存在的,并非来源于经验。
这些先天形式因为有了物质实在才被发现。
这是一种先验(先于经验)哲学,唯心主义的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形而上学》是唯物主义所批判的对象。
3.“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永远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批判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时所定义的形而上学。
这个形而上学,一般用来形容某人只注重理论不结合实际。
这三种解释常常被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特别是古希腊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它实际上是现代科学的哲学基础。
这里不讨论《形而上学》正确与否的问题,只说说它对现代科学的贡献。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地球是圆的,很早就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但遗憾的是中国人没有做环球旅行,也就没能发现美洲大陆(美国也因此失去了成为中国藩属国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欧洲人一发现地球是圆的,就凭借简陋的航海技术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并从地理大发现中得到了第一桶金呢?这就要从《形而上学》说起了。
第二讲 形而上学方法总论
第二讲形而上学方法总论“形上学”中“形上”两字源于《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所以,我把形上学定义为探究天道真理之学问,包括西方的哲学和宗教,中国的儒道,印度的各种外道和佛教。
用七大缘起四种曼荼罗的构架,能给各自以精确定位。
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它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以用四曼的框架来精确说明。
2.1总论先讲第一章总论,就是用七大缘起图给以上各类形上学作一个总体定位。
第一个问题,四种曼荼罗和四种对立。
每种学问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第一大点就要说明全部形上学要解决的所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
法界当中本具四种曼荼罗,由于众生迷惑才丢失这种曼荼罗的境界,落入了差别对立的境界。
曼荼罗的境界是智的境界,差别对立的境界是识的境界。
落入了识,就从四种曼荼罗进入了四种对立,这就是形上学要解决的问题。
借助形上学的各种方法,把四种对立重新解决,重新还原为当初圆融无碍的曼荼罗境界。
这就是形而上学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要达到的最后目标。
第一小点,何为四种曼荼罗?曼荼罗的境界就是智所证的境界。
对于曼荼罗的说明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东密第四十八代祖师权田雷斧大阿阇黎之《密教纲要》中转识成智一章,对曼荼罗做了这样的说明是:“何谓大三法羯曼荼罗?地狱也,饿鬼也,畜生也,修罗也,人也,天也,是谓‘六凡’。
声闻也,缘觉也,菩萨也,佛也,斯为‘四圣’。
合之则为‘十法界’。
总此十法界之有情,曰‘大曼荼罗’,‘以其能显六大之所成也,故与以‘大’名也。
”因其系能显了“六大”之所成,所以用大来命名。
“总十法界中之山河、草木、国土、器具等非情之物,曰‘三昧耶曼荼罗’。
‘三昧耶’者,平等之义;非情之事物,虽相相分别,而示其性之融合无碍,是谓‘平等曼荼罗’”。
三昧曼就是物质界的集合,所有的物质都可以被概括进此曼之中。
下面是法曼。
“总十法界之有情、非情,其音声、音语、风林、河水等等之声,及色尘之文字曰‘法曼荼罗’。
何以故?六尘为教体故;在于六尘上所诠表者皆‘法曼荼罗’也。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形而上学,哲学的重要分支,是对存在、实在及其本质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源于古希腊哲学,最初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提出的概念,致力于探讨诸如时间、空间、因果关系和物质的本质等问题。
对于大学生而言,深入理解形而上学能够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哲学基础,塑造更高层次的思维境界,提高思想深度与广度,进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形而上学概述形而上学一词意指“超越物质世界之上的理论”,强调的是那些不易被直接观察和实验证实的事物。
它探讨的是“一切事物之本源”的问题,包括实体、属性、因果关系、空间、时间等基本概念。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思考,形而上学帮助我们反思现实世界如何构成以及我们自身在其中的位置。
这种研究方式不仅让人拓展了视野,更促成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深化。
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存在的问题:什么是存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不同于其他物体,为什么我们会关注这一问题?实体与属性: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对象有什么属性?是先有对象再有属性,还是先有属性再形成对象?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如何运作?自由意志是否存在?时间与空间:时间什么是?空间是否无限?我们的存在怎样依赖于这些维度?这些核心问题不仅抽象且复杂,但正是它们滋养着大学生对世界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与思考。
形而上学对思想境界提升的影响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和探讨形而上学相关思想,大学生可以培养起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就是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想法以及他人观点的一种能力。
面对不同的哲学理论和推理时,他们需要质疑和反省自身的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于事物真相的探求。
这种技能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尤为重要,因为社会不断地提供大量信息,而能够明辨真伪、分析利弊是获取知识、做出决策的重要前提。
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形而上学探讨的是人类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会引导大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自身及周围世界。
一方面,他们会反省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现实和自我的理解;另一方面,他们也能勇于探索刚开始并不明晰或不易接受的新观点。
《论语》的形而上学分析
象 , 维 而 成 的 世 界 , 我 们 的 俗 话 说 就 思 用 后面的 世 界 , 是现 象世 界存 在的根 据 , 它
中 国 古 书 中 本 没 有 “ 而 上 学 ” 个 形 这
是 本 体 世 界 , 体 世 界 是 我 们 现 象 世 界 词 。 本 只是 在 易 系 辞 上 我 们 读 到 : 形 而 上 者 “
的那 些 言 论 不 过 是 给 皇 帝 制 定 的道 德伦 理
质 的 现 象 , 此 推 断 本 体 世 界 应 该 是 寓 按 干 现 象 世 界 之 中 , 现 象 世 界 的 一 个 不 是
可 分 割 的 组 成 部 分 。 传 统 的 西 方 哲 学 在 分 类 中 , 而 上 学 是 纯 粹 的 哲 学 。 德 认 形 康
为 , 而 上 学 是 人 的 理 性 的 自然 本 赋 , 形 尤 经 验 到 的真 切 感 受 中 的 。 就 需 要 搞 清 楚 都 可 找 得到 , 能 还 要 更好 些 , 在 可 这是 毫 无 出 其 对 善 于 思 考 的 人 来 说 , 少 形 而 上 学 缺
是 不 行 的 【 。 格 尔 把 形 而 上 学 比 喻 成 庙 有 形 器 之 说 。 形 和 器 又 是有 别的 , l黑 1 但 器指 的 以 看 到 许 多正 确 的 道 德 箴 言 , 是 他 的 思 但
的 形 而 上 学 , 只 是 关 于 生 活 和 国 家 的 实 而
中 的 形 而 上 学 , 中 国 哲 学 里 面 有 没 有 在
一
步 一 步 进 入 得 道境 界 的 过 程 , 人 从 对 践 智慧 。1 这 些 学者 看 来 ,论 语 》 让 ”] 6 在 《 中的 内
形 而 上 学 的 成 分 ? 国 哲 学 如 果 存 在 形 形 器 的 束 缚 中 超 越 到 与 道 切 合 的 状 态 , 中 这 容 只 有 形 而 下 的 内 容 而 没 有 形 而 上 的 内 而 上 学 的 话 , 它 与 西 方 的 形 而 上 学 是 就 是 中 国 哲 学 形 而 上 学 的 精 神 。 国 的 形 容 。 们 都 认 为 孔 子 哲 学 只 是 一 种 道 德 哲 那 中 他
战国时期黄老道家因循思想探析
战国时期黄老道家因循思想探析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潮,被誉为是中国哲学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除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之外,还产生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哲学思想,其中黄老道家的因循思想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其思想的独特性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黄老道家的因循思想,是以尚无为、尚自然、因循为主要特征的哲学学派,与儒家、墨家等其他学派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
这个思想体系,是在战国时期的齐国产生的,其代表人物是黄帝和老子,所以被称作是“黄老道家”。
下面我们将从五个方面来探析这种思想。
一、形而上学黄老道家的形而上学思想,主要是尚无为,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尚自然的思想,不追求主观能动性,不强调人的自我意志的表现,而是强调从宇宙自然中得到真正的自由,全身心的沉静下来,以达到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纯粹的境界。
孔子有“天命之谓性”的观点,而黄帝却认为天是自然的形式,不是一个人的生命形式,人只能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思想,但是不能为自己的思想控制事物,因为这是由自然决定的,而且无法改变。
二、人的本性黄老道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一种自然的道德规律,其行为的好坏都是受到天命的支配的,是由自身的道德规律所决定的,而且没有任何的个人决定性。
孔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进行教育和德育的训练,而黄老道家的思想则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使人在行事时,知道道德准则,能够自我控制,从而展现出良好的人性。
三、道德观念黄老道家认为,道德是自然决定的一种规律,是由天命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孔子则认为,道德是一种基于学习和教育,通过刻意培养得到的,是一种需要不断努力的品质。
黄老道家的道德观念强调自然,尊重天命,但同时也不排除人的作用,认为人通过了解自然规律,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能力,达到身心的一种协调,从而达到境界的纯净。
四、社会政治黄老道家的因循思想,强调功名利禄的无足轻重,它们不应该被过于追求,也不应该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
“沉思”的形上性与非形上性——兼论“形而上学”与“形上之道”的本质区别
“沉思”的形上性与非形上性——兼论“形而上学”与“形
上之道”的本质区别
徐瑾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沉思”具有“形上之道”的性质,即关涉纯粹理性的沉思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唯有少数人才可能享有的神性至福。
但是“沉思”并不具有西方哲学严格意义上“形而上学”的性质.因为严格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是自然形而上学而不是道德形而上学;退而言之。
与适用于一切有理性者的“道德律”相反。
不可普遍化的“沉思”也不属于道德形而上学范畴。
“沉思”的形上性和非形上性体现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与传统中国“形上之道”的本质区别。
【总页数】4页(P4-7)
【作者】徐瑾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81.1
【相关文献】
1.道德与自然:"形上之道"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 [J], 余卫东;徐瑾
2.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先验体系中的构架性意义——兼论美学学科的道德形上形态 [J], 劳承万
3.形而上学的审美意蕴--形上之知的明证性基础 [J], 王天成;李晓勇
4.嵇康养生之道的形上性新论 [J], 杨杰
5.特征为2的有限域上一类正形置换多项式的非存在性 [J], 李志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教现量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想
佛教现量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想内容摘要:现量是佛教认识论中的纯粹感性认识,意指离分别、非构造、刹那生灭的纯感觉。
现量论既是佛教知识论的基础,又蕴涵着深刻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佛教信众由因明通向内明,从而获得解脱的修证方法和智慧成就。
佛教教化的目的是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佛者,觉也,佛教认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要同时做到自觉觉人,自度度人。
为了正确领悟和传达佛教义理,驳斥外道,弘扬正法,佛教发展起了独具特色的认识论——因明学说。
因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量论,所谓量,就是对所予对象的认识,包括认识活动、认识过程、认识方法、认识标准以及认识结果等等,一般分为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
现量是感性认识,比量探讨的是揄的规则和方法,相当于西方逻辑的判断和推理。
圣教量是值得依赖的人说的话,譬喻量则是论证中的比喻和例证。
开创新因明的陈那(约公元400年—480年)认为,“量唯二种,谓现、比二量,圣教量和譬喻量等皆假名量,非真实量”。
他认为我们的认识对象,归根结底不外两类,即自相和共相,因此量论主要是现量和比量。
学术界对因明学的研究历来重视比量,因为比量规则明确,分析起来路数明晰,而且可以与西方逻辑学作比较,而对现量的研究不多,因为现量理论涉及佛教独特的超感官洞见和形而上思辨,不是普通经验和理性所能完全把握的,研究对象的这种不确定性让人难以做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但是,正因为其中的形而上学思想,现量理论才成为沟通佛教真俗二谛的关节点,研究现量理论的形而上学思想对于我们了解佛教因明学说,乃至了解佛教本身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现量是离分别、非构造、刹那生灭的纯感觉我们知道,正确的知识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直接的感觉经验知识,一个是间接推理得来的知识,佛教逻辑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知识的基本结构是判断,而构成判断的基本元素是概念,概念要有经验作基础,只有在经验直观的基础上,概念才有内容,有了共同的经验我们才能对所传达的知识有共通理解。
试论牟宗三的境界形而上学
关键 词 : 界 ; 而上 学 ; 践 ; 有 境 形 实 存 中 图分 类 号 : 2 1 O B6.5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0 8 2 l ) 2 0 l 8 1 0 — 1 X( 0 1 0 — 0 - 0 0
功 不 可灭 , 即使 冯 友 兰 先生 , 谈 到 中 国哲 学 的特 在 点时 , 也认 为 学 习 中 国哲 学 不 是 为 了增 加 人 的知 形 而上学是 一个 翻译 名词 , 初 只 是个 书 名 , 起 后 来演 变成学术 术语 , 指专 门研 究存 在 之本 体 的 意
学 说。这 个词 翻泽到 中 国以后 . 而 上学 也就 成 了 形 识, 而是 为 了提 升 人 生境 界 , 的《 元 六 书 》 的 他 贞 中
路 诠 释 中 国哲 学 , 好 地 揭 示 了其境 界 形 上 、 很 内在 超 越 、 至 本 体 与 实 践 统 一 的 问题 。 但 是 因 子 新 儒 家 的 立 场 . 乃 他 否 定 了佛 家 和 道 家 的 存 有 形 而上 学 。 然 而 , 对 中国哲 学 的思 考 。 给 我 们 提供 了许 多启 发 , 的 哲 学理 论 仍 他 仍 他
2
佛 山科学技 术学 院学报( 社会 科 学版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2 9卷
义 。 由逻辑 定 义 , 握 一 物 之 “ 性 ” 本 把 体 (
质 ) 此 即 柏 拉 图 、 里 士 多德 等 人 所 说 之 , 亚 理型 、 式或 共理 。 由此前进 , 成 为“ 形 即 形
所谓‘ ’ 是 全不模 糊 ”  ̄- 从 逻辑 命题 理解 , 一事 o 5s C 6r a “ 物 被称为 ‘ ’ 含 义甚 多 ” 而 在所 有 的“ 是” 是 , , 正 中, 都 关涉到 一个 中心点 , 即一 个 被确 定 的事物 。而这 个 中心点 , 或确定 的事物 就是 “ 本体 ” 如 “ , 一切 属 于 健 康的事 物 , 涉到健 康 , 关 其一 说是保 持 健康 , 又一 说 是产生健 康 , 一 说 是 健 康 的征 象 , 又 又一 是具 有
形而上学的“上”“下”求索
形而上学的“上”“下”求索自亚里士多德将“形而上学”一词作为哲学的基本概念,2000多年以来“形而上学”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
反而由于近代以来哲学视角的变换,似乎使“形而上学”的发展陷入混乱。
康德反思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因此就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而形而上学的独断论、也就是没有纯粹理性批判就会在形而上学中生长的那种成见,是一切阻碍道德的无信仰的真正根源,这种无信仰任何时候都是非常独断的。
”①因此厘清“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走向对于新时期“形而上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近代,形而上学具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二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本体论形而上学承袭古典哲学的概念论,追问存在之为存在的本质、一切实在对象之上的终极实在。
而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概念,是由黑格尔提出并确定的。
黑格尔认为作为终极实在和终极本质的绝对精神是永恒性质的存在,因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也就凝固不变并具有唯一性。
这里我们主要使用本体论形而上学概念。
形而上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何为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一词最初见于古典希腊语,拉丁文表述为“ta meta ta physika”。
②这句话的解释应该是“超越物理学”或者“元物理学”,表示“自然以外的世界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探讨,表现出对形而上学“上”“下”的两种追求。
那么究竟何为形而上学?首先,形而上学要与“形”发生联系,但又不等同于“形”。
西方哲学的传统是在二元世界中探究本体论的问题。
在柏拉图的洞穴喻中,一个在洞穴里,面对的是影子世界,一个是走出洞穴面对阳光下的真实世界。
那么在影子世界和真实世界中间就出现了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就是”形上”“形下”之间的“形”。
通常来讲,“形”就是“形态”或称“哲学形态”。
苏格拉底从理性认识本体,柏拉图将善视为最高的理念,善的理念蕴含在现象之中,亚里士多德不承认本体,但是承认现象中存在事物的本性,于是诉诸于逻辑,述说现象及现象中的本性。
《形而上学》与“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与“形而上学”作者:聂鑫来源:《卷宗》2018年第29期摘要:“形而上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那些所谓“高大上”的问题,它曾经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部门,长时间内被认为是人类所有知识的根基,一个“形而上学”概念就能串联起一部西方哲学史。
但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它始终未能达到一般的确定性,哲学家们对于其所研究的问题与对象也从未达成过共识。
由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盛名在外,被认为是走入西哲的入门之作。
与此同时,恩格斯将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的思维方式,即“孤立、静止”的概念,鉴于马主义的影响之深,更导致“形而上学”概念的固化。
关键词: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1 “舶来品”与“本土化”在汉语体系中,“形而上学”有两种含义:西方哲学的核心部门,与辩证法相对应的思维方式。
西方学术界主要在前者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的概念,我们在两者情况下都使用这一概念,只不过于大众而言更多在“学科意义”即后者上理解这一概念。
“形而上学”这一翻译的使用其实最早源于1884年日文《哲学词典》,而日本学者借用的又是我们理学的概念,朱熹“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
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
”是之。
《周易·系词》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为更多人所熟知的来源。
由于黑格尔将近代形而上学称为“知性思维”,用以区分他的“辩证思维”,恩格斯泛化黑格尔的概念后,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就有了“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
亚里士多德代表作《形而上学》一书的名称并非他本人所取,他生前也并未使用过“形而上学”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在他那里被称之为“第一哲学”、“智慧”、“神学”。
任职于罗马图书馆的安德罗尼柯在整理其著作过程中,在整理完关于“自然哲学”手稿之后,将其有关“第一哲学”的手稿称之为“自然学之后诸卷”。
他将前半部分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著作汇编后称为《物理学》,后半部分讨论抽象问题的著作称为《物理学之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也被翻译为《形而上学的沉思》就是缘起于此。
儒释道视阈中的境界形而上学
儒释道视阈中的境界形而上学
宁新 昌
【 摘 要 】中 国传 统 哲 学 中 的儒 释 道 本 质 上属 于境 界 形 而 上 学 ,故 它 不 同于 西 方 哲 学 的 自亚 里 士 多德 以 来
的 实体 形 而上 学 。境 界 形 而上 学是 基 于对 “ ” “ ” “ 仁 、 道 、 空” 等 存 在 的 觉 悟 ,而 实体 形 而 上 学 则 是 立 足 于 对
一
20—
没 有 远 离 人 而存 在 ,而是 和人 的存 在 密 切 相 关 ,这 就 是 境 界 形 而 上 学 。境 界 的形 而 上 学 就 是 对 形上 “ ” 的觉 悟 ,“ ” 道 学 的本意就是 “ 悟” 觉 .觉 悟 本 身 含 有 境 界 的 意 味 。 所 以 ,中 国传 统 哲 学 中 的境 界 形 而 上 学 不 同 于 西 方 自亚 里 士 多德 以来 的实 体 形 而 上 学 。 实体 形 态 的形 而 上 学 由亚 里 士 多 德 所 讲 的 对 “ ” 的分 析 而 建 立 ,其 “ ” 的学 科 意 义 、学 问 ( l y 意 义 比较 明显 ,如 1 是 学 一o ) g 6世 纪 末 1 7世 纪 初 德 国 经 院 学 者 郭 克 兰纽 ( u o h s oln s 5 7 12 R d l u cei ,14 — 6 8年 )第 一次 使 用 存 在 论 (n lg )一 词 ,并 把 它 解 释 为 “ 而 p G u ot oy o 形 上 学 ” 的 同 义语 ,指 的是 研 究 存 在 本 身 (en s uh biga c )的 理 论 。 1 s 8世 纪 理 性 主 义哲 学 家 沃 尔 夫 使 用 otl y 一词 时 , no g 这 o 表 示 的 是 关 于 存 在 者 (ens 的本 质 研 究 ,也 就 是 我 们 所 说 的 本 体 论 。他 们 都 突 出 了学 科 、学 问 的 意 义 。 而 境 界 形 态 big ) 的形 而上 学 的 “ ”则 主 要 是 在 觉 悟 f ncoses 义 上 讲 的 , 中国 哲 学 中儒 释道 都 有 这 个 特 点 。境 界 形 而 上 学 主 要 学 c siuns1意 o 探 讨 的是 人 思 想 境 界 的提 升 、精 神 生 活 的 获 得 以 及存 在 意 义 的显 现 。
形而上学读后感
形而上学读后感“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与形上境界。
以下是形而上学读后感,欢迎阅读。
形而上学读后感1对于我这样纯粹依靠自学的人来说,《形而上学》有些过于深奥了,形而上学读后感。
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缺乏对古希腊各家流派的了解,缺乏对于一些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另一部分在于,著作的翻译似乎是使用了半白话半文言,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抛开这些不说,我半年多的努力毕竟是有些收获的。
亚氏的《形而上学》影响深远。
对于我个人来说,最主要的事体会其名学分析的思路。
各派哲学分歧的一个重要来由,大都是对于同一名词涵义的不同理解。
抽象名词虽然有着自己通俗的含义,但是大都非常模糊,在不同的范畴内讨论往往会有不同的意思。
哲学家则可以赋予其特定的意义,从而用其构架自己的哲学体系。
所以,在于意见不同的人讨论哲学问题时,应穷究其每个字词的含义,以理清其思想。
在思考问题时,也要明确地界定每个词汇,这样也可以是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相比较于柏拉图的意式论哲学(抽象而具有普遍性的意式凌驾于个体之上,以一统多)与毕达哥拉斯的数论派哲学(以抽象的数为本体),亚氏以独立的抽象意式与抽象的数皆不能脱离具体物质而存在。
譬如说“桌式”须结合具体的材料才能形成桌子,而数则需配合具体单位进行度量方有意义。
亚氏以“四因”来解释一切:物因、式因、动因、极因。
物因是构成具体事务的质料,如桌子的本因是木或大理石、铁球的本因是铁。
式因的含义是“一事物之所以该事物”,如,桌子之所以是桌子在于它的形状与功能、铁球之所以是球在于它是圆形的。
式因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某张桌子的形状”或“某个球的形状”。
特别地,灵魂是人的式因(本因是肉体),但亚氏认为灵魂同时也是本体。
这种含混的说法也许来源于他的老师柏拉图,读后感《形而上学读后感》。
亚氏认为式因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
动因。
“实体在亚氏那里是运动生成的结果,而不是某个现成的东西。
而实体生成后也会发生运动和变化。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形而上学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一种重要分支,探讨存在、实在及其基本性质与结构的问题。
它不仅涉及到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同时也关乎个人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及生存意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形而上学的学习能够极大地提升其思想境界,使他们在信息爆炸、思潮纷杂的现代社会中拥有更加深邃的思考能力和更为清晰的自我认知。
一、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形而上学源于希腊文“metaphysika”,字面意思为“超越物理”的科学。
它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所提出,并在西方哲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形而上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论(Ontology):研究事物存在的本质及其种类。
本体论(Metaphysics of Substance):探讨事物的本体及其性质。
因果关系: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变化。
偶然性与必然性:讨论事物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理解这些概念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反思周遭的一切,为他们提供逆向思考与批判性分析的工具。
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方式,强调对信息的分析、综合与评价。
形而上学通过对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探讨,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对各种观点进行辩证分析。
通过形而上学的学习,大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不同哲学家的思想,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生命各个层面的反思。
例如,他们可以探讨“何为真实?”、“我们存在哪些可能性?”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hon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develop a nuanced perspective.三、促进哲学思维的形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形而上学为这一过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它不仅引导学生提出根本性问题,也刺激他们找到个人信仰与价值观的新路径。
通过接触不同场域内的哲学思想,学生们可了解到各种文化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答,从而丰富他们自己的思考。
例如,有学习者可能因为宗教背景而倾向某种视角,而其他人则可能被自由主义或实证主义所吸引。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形而上学观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总结和分析。
一、实体论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哲学的最基本研究对象。
他认为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
他区分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是指个别物体或事物,第二实体是指种属或普遍概念。
他认为第一实体比第二实体更根本,因为它们是直接存在的,而第二实体只是对第一实体的抽象和概括。
二、形式与质料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形式是指物体的形状、结构和本质特征,质料是指构成物体的基本物质元素。
他认为形式和质料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形式就没有质料,没有质料也就没有形式。
他还认为形式是主动的,质料是被动的,形式决定着物体的本质特征和性质。
三、潜能与现实亚里士多德认为潜能和现实是构成实体的两个基本要素。
潜能是指物体所具有的潜在能力或可能性,现实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已经实现的能力或性质。
他认为潜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一个潜能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物体,而一个现实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潜能的物体。
四、目的因亚里士多德认为目的因是构成实体的四个原因之一。
目的因是指物体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他认为目的因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之一,物体总是朝着它们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运动。
他还认为目的因不同于其他三个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因为它涉及到物体的最终目的或目标。
五、宇宙观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的整体,是由许多不同的事物组成的有机体。
他认为宇宙是由许多不同的层次组成的,从最低级的物质元素到最高级的神灵,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本质特征和目的。
他还认为宇宙的运动是由许多不同的力量所推动的,这些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维持着宇宙的平衡和稳定。
六、认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和理性两种方式获得的。
他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基础,是我们获取感性经验的主要途径,而理性是我们通过感觉经验获得概念和推理的能力。
在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在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在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
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
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
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
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
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随着未来科学的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在《新知言》一书中,形上学有两种方法: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
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形上学的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的实质,则是不说它。
这样做,负的方法也就启示了它的性质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是正的描写和分析无法说出的。
而西方哲学以他所谓“假设的概念”为出发点,中国哲学以他所谓“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
其结果,正的方法很自然地在西方哲学中占统治地位,负的方法很自然地在中国哲学中占统治地位。
道家尤其是如此,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混沌的全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而上学与形上境界“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一哲学”。
按亚氏讲,它是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
但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在巴门尼德的哲学中就有了,巴门尼德第一次将存在列为其哲学的核心概念,认为哲学之路在于理解“存在而不能不在”,并将其理解为“真理的道路”。
至于存在本身是什么,在巴门尼德哲学中并未得到逻辑的分析,而是得到了诗化的描述。
所以说在这里对存在的觉解主要是以一种形上境界的形式出现的。
存在之形上境界,为人之安身立命之所。
人只有不断地回归于和寓于此所,才不致于为虚妄的意见左右而彷徨。
这些想法在巴门尼德著作中已有显露。
形上境界作为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是一切形而上学的起点和归宿。
但它本身尚不能单独构成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必须有形上之知,形上境界只有与形上之知处于张力系统方能彰显自己。
真正的形而上学是从把形上境界的内容化为认知对象加以规定之时产生的。
其最典型形态便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之学。
如果把知的产生归为知性,知的运作原则归为逻辑,那么,知性及其逻辑就成了形而上学的另一支撑者。
所以西方形而上学产生和延续的支撑因素有二:一为人对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体证,即形上境界;二为知性及其逻辑。
前者为形而上学的内在基础,后者则是形上之境彰显自身的环节,它向人保证形上之意蕴以真理和有效性的面貌显现出来。
在康德以前,哲学家们坚信知性及其逻辑胜任对形上意义的彰显,而没有看到它们所固有的缺陷。
当时,形而上学领域已经是一个“纷争不息的战场”(康德语),但人们均未曾想到这“纷争不息”源于知性及知性逻辑之蔽。
对知性的彻底反思起于康德终于黑格尔。
以前的哲学家所以运用知性同时又对知性无知,关键在于没有进入其先验领域进行分析。
而这恰恰是康德哲学的优势。
何谓知性?康德将其理解为成就知识之能力,具体说是运用知性范畴综合感性的“先天综合”能力。
康德的理解,表面看似一家之言,但实为对整个西方哲学知性意义的一个总结,是有普遍意义的。
从康德抽绎知性范畴的角度看,他是把形式逻辑隐含的先验意义(知性范畴)作为知性活动的原则和规律看待的。
所以他所谓的先验逻辑表达的无非还是形式逻辑的先验意义,两者均为知性逻辑的变种。
知性活动及知性逻辑能否彰显形上之境?能否揭示存在之为存在之真理?这在康德哲学中被转换为知性能力的范围和知性范畴对超验理念的有效性问题。
康德作了否定的回答。
康德称他以前的形而上学为关于理念的学问(这明显是从柏拉图开始的),而理念包括世界整体、灵魂和上帝又是不可认识的。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追究康德是否意识到了“世界”、“灵魂”、“上帝”诸种理念本身就是对形上之境的知性规定,是对生存整体的分解和遮蔽。
而是应强调康德毕竟道出了知性的自相矛盾:它首先把形上之境固化为实体(自然、心灵、上帝等),然后又以知性概念规定它们,陷入了似是而非的逻辑悖论,而这悖论对知性说又是“幻相”。
幻相问题的提出表明知性形而上学无法建立。
知性及其概念为何对形而上学无能为力?康德仅以“知性概念仅对感性有效”来说明,这充分体现在他所谓“客观演绎”中。
但这种说法是以概念和感性、先天与后天的分离为前提的,而这种分离本身也是知性的,因而它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
黑格尔从逻辑上深化了康德的思想,说明了知性的有限性:“就思想之为知性(理智)言,坚持着固定的特性,和各特性间彼此的分别。
知性式的思想将每一有限的抽象概念当作自存的或存在的东西。
”〔2〕知性对对象持“分离和抽象”的态度,并固执于这种分离和抽象,因而它的规定必然是有限的。
旧形而上学的主要兴趣,在于用这些有限的知性概念去规定无限的“绝对”,而这些有限概念“只表示一种限制,而不能表达真理”〔3〕。
从康德和黑格尔对知性有限性的分析来看,单纯知性的形而上学的弊病在康德黑格尔时代已被揭露出来。
这两位哲学家和他们同时代及以后的哲学家一样,都在寻求一种新的途径来表征形上境界以使人回归到自身的安身立命之所。
第一条途径是取消知性、概念和逻辑对形上之境的有效性。
康德、谢林、柏格森,在某种程度上包括海德格尔,均有这种倾向。
康德通过反省判断力原理成就道德形而上学的信仰;谢林批评概念思维对“绝对”的遮蔽而诉诸艺术直觉;柏格森批评知性活动将时间空间化而诉诸内在直觉;尼采强调酒神精神对日神精神的优先地位;海德格尔批评自古希腊以来的哲学体系遮蔽了本真的生存状态,等等。
这些看法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别,但都是要抛弃知性、概念及其逻辑,抛弃知识论的主客二分和传统意义的真理观,寻求一种形上境界的无蔽彰显。
另一条途径是黑格尔尝试的。
按黑格尔的观点,形上境界要彰显自身,必否定自己进入差别性之中,因而知性以及由知性源起的概念、规定、定义等是必要的。
旧形而上学的问题不在于运用知性及其概念,而在于停留于知性上面,认有限概念为终极之物,没有看到它们仅是需要扬弃的环节。
黑格尔称此为“知性思维”。
哲学之为概念辩证法不是要取消知性,而是要抛弃知性思维。
黑格尔在《哲学全书》中讲到逻辑概念和真理包含知性、辩证理性和思辨理性三个环节。
把知性作为第一个环节意在说明形上境界的彰显唯有通过知性及其概念方能达于真理,说明黑格尔仍想在概念前提下克服知性之蔽。
思辨理性作为辩证法的意义恰在于起于知性又扬弃知性的双重化过程。
这里的双重化过程之所以不会陷入相对主义,关键在于理解概念、规定的限制,作为本真存在的否定性,是本真存在的“自身发展”,因而否定中包含有自身肯定。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即是本真存在自身发展的逻辑系统。
黑格尔不承认在这逻辑系统之外有一本真状态,而是认为存在之为真就在于这逻辑过程的全体。
但是我们不能把真理是过程的思想发挥到极致,把真理看作概念的无穷发展。
其实,真理之为全体,在具体的逻辑环节上仅是自在或潜在的,只有到了概念发展的终点——绝对理念阶段,才达到了自在自为的展现,达到了一种透明性。
这个逻辑发展的终点既是逻辑的,又是超逻辑的。
它是一种理念对自身各环节之全体的一览无余的观照,因而是一种透明的形上境界。
逻辑学终点的独立意义恰在这里。
但这种观照与体证并不游离于逻辑过程之外,而是与逻辑过程共生共存,处于一个张力系统之中。
所以黑格尔把它比喻为“一个老年人所说出的格言”,其中包含着他全部生活所体察到的意义。
黑格尔所达到的直观的形上境界在黑格尔哲学中并未得到进一步的阐明。
胡塞尔的现象学恰恰对这直观的意义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胡塞尔试图说明,真理的明证性仅是直观的明证性,因此,一切概念的合理性与否都只能回归为直观的明证性来检验。
一切知性思维及其概念体系之所以矛盾百出,就在于对这明证性作了无效的超越。
这就需要现象学的还原,给予它们“无效的标志”。
从直观明证性出发求取本真,是现象学的基本原则。
黑格尔和胡塞尔所能成就的形而上学是否还是一种知性形而上学?这个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从两方面回答。
首先要把知性规定为分析性、把知性概念归为有限概念说,它们不属于知性形而上学。
具体说,黑格尔通过寻求知性概念的非知性综合,胡塞尔通过寻求知性概念的非知性基础,扬弃了知性的遮蔽状态,成就了一种无蔽的境界。
但从另一方面说,它们与知性的也十分明显。
知性的根本任务便是寻求知识的确定性,就这一点看黑格尔和胡塞尔的哲学恰是知性目的的达成,而这目的又是知性实现不了的。
因为知性从确定性寻求开始,必陷入不确定性。
是否可以这样说:知性的目的恰在知性的扬弃中得以实现,概念辩证法及形上境界即为此种扬弃。
但切不可把这种扬弃理解为绝对否定,毋宁说它是知性的最高点,是知性的真理。
知性发展到最高点扬弃自身进入自己的真理。
通过这种扬弃,知性得以现身的主客二分状态亦得到融合与消解。
知性通过意志冲动不断产生主客二分,又试图通过求知扬弃主客二分,这种自相矛盾使知性摆脱不了主客二分状态,无法成就自己的目的。
黑格尔和胡塞尔的哲学正是通过“实体即主体”、明证性即事物“自身被给予性”等观点,实现了主客的融通,达到了知性所追求的目的。
不管黑格尔和胡塞尔哲学的一些具体环节有多少牵强之处,但应该说它们达到了形而上学的一个崭新的形态。
形而上学之为学,必有知,所以形而上学作为知识形态不可避免。
按传统的说法,知有直觉之知与逻辑之知,逻辑之知的最高发展是概念辩证法,直觉之知的最高发展则是概念辩证法隐含的以及现象学直观所能成就的形上境界。
前者可称为概念的或外在的形而上学,后者可称为一种直觉体悟的内在形而上学。
形上境界作为内在形而上学是人的精神的家园,而形上概念的建构与消解均为保证形上境界的完满,保证人的精神有所依归,因而是形上境界自身的彰显。
消解是对建构而言,虽以形上境界为基础,但是在外在形而上学层面进行的,因而只有特殊概念、特殊知识的消解,而不能有概念本身、知识本身的消解。
否则就不存在外在概念形而上学层面,也就不存在消解的可能。
如果我们说“消解知识本身”,这是可笑的。
因为消解本身的程序和原则即是知而非无知,消解的有效性本身就成立于知。
这说明消解的限度必在知及其概念之内。
知必有主客二分及统一,因而我们要消解主客二分这个前提亦是不可能的。
因为当你这样运作时,你仍然是一个主体。
因而我们只能在主客二分的前提下(这也是事实)达到主客统一,而无法消解主客二分。
那么,我们能否消解形上境界?我认为更是不行的。
因为我们之所以消解某种特定形而上学,往往是因它本身及其效果遮蔽了形上境界,使人无家可归,因而它的意义往往是去蔽而澄明,所以它是以形上境界的存在为内蕴的。
即使有些人的消解没有这形上境界为内蕴,消解形上境界也是不行的。
假如没有形上境界,不需要消解。
假如有形上境界,旁人又无法消解。
人只能消解他本人的形上境界,但他本人又没有。
可见,消解形上境界本是不可能的,正像要消解一个人的自明性的感觉一样不可能。
形而上学的消解因而是在讨论知识的时候,在外在形而上学领域内进行的。
因而它和建构一样,适应于形而上学的特殊形态。
具体说,形而上学的建构只能建构一种特定的形而上学,如历史上出现的实体之学、神学、主体形而上学等等,形而上学的消解也只能针对这些特定形而上学形态。
如果对形上之知本身、对真理、合理性、确定性等进行消解,就会产生上述的自相矛盾。
因此,正像形而上学的建构有一定限度一样,形而上学的消解亦应有同样的限度。
较明智的做法是应该明了哪些可以消解,哪些不可以消解,否则我们会陷入连“消解”也要被消解的地步。
当然,上面的说法并不意味着取消消解活动的意义。
它是形而上学运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形而上学的建构必然要通过知性将人的生存基础凝化为某些概念或概念系统,如实体、本体、数、神、理念、至善、绝对等等概念及其论证系统。
这些概念是知性概念,是有限的,但被绝对化了。
它们遮蔽了人,限制了人的自由自主性。
这就需要消解,消除遮蔽而达到澄明,扬弃限制而达到自由。
同时,我们亦可以对知性逻辑造成的知性思维方式的某些形态进行消解,以开启某种新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