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概述(黑体四号加粗)
(一)课程性质(仿宋四号加粗)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学科整合,改造学科结构的课程。其目的一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中国现当代优秀作家作品;二是让学生学会鉴赏分析作品,增强人文修养;三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二)课程定位
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职业特点是社会接触面广,需要广博的人文修养,同时对写作、摄影、口才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现代传媒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整体呈现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变化,对于学生就业后了解时代,观察社会有着重要启发的作用。其优秀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对人文精神的塑造,对于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也非常重要。
前导课程:在学习了相应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之后,文学会为他们提供新鲜的视角和不同的思考方式。
后续课程:为后面的《创意写作》、《创新创业课程》等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共18周,36学时,每周2学时。其中讲授28学时,学生讨论和发言8学时。
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小组讨论、论文撰写、作品演绎(表演和拍摄)等。课程设置的原则是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鼓励学生各种形式的文学输出。
由于学生的熟悉程度不同,中国现代文学部分占60%,中国当代文学部分占40%。覆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所有文学形式,各占比例为30%、15%、20%、15%,实践部分占20%。
实践部分包括:学生的赏析小论文、期末论文、小组发言、课堂发言、作品演绎等。
学生学分考核分散于整个学期,改变过去以期末为主的考核方法。具体为:
考勤 10%
作品阅读情况检测 10%
赏析小论文三篇 30%
个人课堂陈述 15%
小组发言 10%
作品演绎 10%
期末论文 15%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
2、具备鉴别和分析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把握各文体的特点,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增强观察社会和人性的本领,具备一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二)职业能力目标
针对学生新闻媒介、政府和企业宣传部门工作就业的特征,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1、培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现象批评能力;
2、提高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自由表达独立见解的能力;
3、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快速跟踪新技术和文化市场需求的能力;
4、能从艺术的和人文主义视角,写出(拍出)更好的作品。
(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
无。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对于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文学的功底相对薄弱。本课程重点在于,一是让学生了解通识性的文学常识,了解什么是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具有文体意识,如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各自的文体特征是怎样的,有些作品又是如何打破文体界限实现创新的,是需要着力给学生讲解的。在强调文学和新闻的相通之处时,也要注意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
注重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和分析,尤其是通过改写、续写、演绎等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其对作品的理解,并由此提高写作能力。
将小说作为重点,也是考虑到新闻专业的特点。对小说中人物塑造、场景展示、细节描写等的赏析,有助于提高学生新闻作品的制作水平。
(一)课程教学内容
(二)学时安排表(学习情境规划与设计)(表格式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