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运动知识点汇总
大气运动知识点最全梳理

大气运动知识点最全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和逆温现象1.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①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B地面长波辐射。
(2)两大过程①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
②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2.逆温现象(1)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二、大气运动1.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高低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 A′>P A,P D>P D′;在空气柱L2中,P B>P B′,P C′>P C。
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图中P D′=P C′、P A′=P B′。
综上分析可知,P B>P A>P D>P 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的凸出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大气运动知识点最全梳理

大气运动知识点最全梳理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气体的水平和垂直运动。
它是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上的气候、天气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大气运动的一些知识点梳理。
1.水平风水平风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要由动力平衡方程决定。
在赤道附近,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形成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水平风呈东北风的形式;在中纬度地区,冷空气向赤道方向移动,形成副热带低压带和温带高压带,水平风呈南西风的形式;在极地附近,形成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水平风呈东北风的形式。
2.垂直风垂直风主要包括对流流动和大气稳定层流动两种形式。
对流流动是指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匀所引起的垂直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形成云、降雨和对流环流;大气稳定层流动是指在平流层中,由于地表热量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导致的持续垂直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
3.热力学气候学热力学气候学是研究大气运动和气候系统中能量转换和平衡的学科。
它通过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大气中的能量转换过程,揭示大气运动的机制和规律。
热力学气候学的核心概念包括辐射平衡、湿绝热位能、辐合和辐散等。
4.水汽运输水汽运输是大气运动中的重要过程之一、水汽通过蒸发、蒸散和蒸发凝结等途径进入大气中,然后在垂直和水平运动的作用下传输到其他地区。
水汽运输对地球上的水循环、气候和天气有着深远的影响。
5.热带气候环流系统热带气候环流系统是大气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赤道季风环流、副热带高压带和副热带低压带、豪雨带和雨带等。
热带气候环流系统的形成和变化与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形和海洋热力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6.大尺度环流大尺度环流是指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
它主要包括大尺度风场、高压、低压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气象系统,如暖锋、冷锋和锋面等。
大尺度环流对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7.气旋和反气旋运动气旋和反气旋运动是大气中的一种特殊的环流形式。
它们是由于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温度梯度造成的,具有旋转风流和气象现象的特点。
大气运动知识点

第二章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的热量直接根源于地面),大气还大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大气作用:⑴大气对地面拥有保温作用:使夜晚不太冷⑵大气对太阳辐射拥有削弱作用:使白日太不太热削弱作用表此刻:⑴反射⑵汲取:臭氧汲取紫外线。
氧气和水汽汲取红外线⑶散射:空气中微粒和水汽起散射作用。
日出前天已经亮,日落伍天没完整黑。
结论:晴日时,日夜温差大。
阴天、雾霾天气、雨雪天日夜温差小。
例1、乡村秋末制造浓烟抵抗严寒空气,加强盛气的逆辐射。
3、影响光照(太阳辐射能)的要素:海拔、天气、纬度例1、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域的原由:海拔高,大气稀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且日照时间长,使抵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丰富,光照充分,日夜温差大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可是大气稀疏,大气汲取地面辐射弱,且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因此气温低,热量不足。
)例2、我国西北地域太阳能丰富的原由:天气干燥,多明朗天气,大气稀疏,使太阳能丰富例3、四川盆地成为太阳能最不丰富地域的原由:多阴雨天气。
二、热力环流D C1、形成过程:同水平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水平面的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风)气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
2、高压与低压是同水平面对比较而言的3、气压值大小次序B>A>D>C4、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同时气压越低。
同水平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5、低压控制近地面,流行上涨气流,多阴雨天气。
高压控制近地面,流行下沉气流,天气明朗干燥。
三、几种特别的热力环流1、热岛效应:城郊风⑴市里建筑物密集,人口多,城市尾气多;树木少,因此市里气温比郊区高⑵绿地和河流能调理天气,降低气温。
2、海陆风⑴夏天海风凉快润湿,冬天海风暖和湿润⑵夏天陆风酷热干燥,冬天陆风严寒干燥⑶夏天陆地气温高,冬天大海气温高。
4、山谷风⑴山谷升温慢,降温也慢⑵山谷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拂晓时分简单出现逆温现象(海拔越高,气温越高)⑶山谷多夜雨的原由:山谷河流众多,水汽充分;夜晚山坡气温低,冷空气下沉,山谷暖空气被迫上涨,简单形成降水。
地理高中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

地理高中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大气运动是指在地球大气中发生的气体的运动现象。
地球大气的运动不仅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也受到地形、气候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是地理高中必修一大气运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大气的组成和结构1.地球大气的组成: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78%)和氧气(21%)组成,还有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气体。
2.地球大气的结构:地球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不同的层次结构。
二、热力学大气运动1.辐射传输:地球表面受到太阳热辐射,其中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一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
地球表面的热辐射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传输到大气中。
2.垂直平衡:大气中由于温度、密度和压强的差异,产生了垂直方向的运动。
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
3.风系统:地球大气中存在着纬向和经向的气压差异,形成各种规模的气旋和反气旋。
风是由气压差驱动的气体运动,常见的风系统有副热带风系统、射流风系统和地方风系统等。
三、水平大气运动1.海陆风系统:由于海陆的热容量和导热性不同,使得气温在海陆间产生差异,形成了海陆风。
白天,陆地上空的热力低压使得海风朝着陆地吹,晚上则反之。
这种风系统非常重要,影响到沿海地区的气候和降水分布。
2.季风系统: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由于夏季降水和冬季干燥的气候差异导致了季风的形成。
夏季,热力低压使得海洋上空的湿空气朝着大陆吹,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则反之。
3.大洋洋流:大洋洋流主要受到风、水温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
全球大洋的主要洋流有北大西洋洋流、北赤道洋流和秘鲁洋流等,它们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四、垂直大气运动1.对流运动: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加热,导致地面空气上升,形成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中,导致了云层的形成和降水的产生。
2.平流运动:平流层中的平流运动相对稳定,各层的风速和风向相似。
平流运动主要发生在静止高压区附近,对于大气的水平平衡非常重要。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
一、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大气高空流动规律的总称,主要分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温带低压带、南北极高压带四个环流系统。
其中赤道低压带总体向东风、南北极高压带则总体向西风。
这些环流系统的运动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天气。
二、洋流
洋流是指海水的长周期潮汐流动,是海洋的重要运动形式。
主要分为赤道洋流、海洋边缘洋流、温暖海流与寒冷洋流四种大类。
洋流的运动不仅受到地球自转和大气运动的影响,也受到地形、海盆形成、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风
风是一种气体运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气体输运过程之一。
风是由温度、气压、湿度等因素引起的气体流动,可以分为地表风、高空风、季节风、逆温风等多种类型。
风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压分布、气温、降水等方面。
四、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相对于固定天体(如太阳)的自转运动,使得地球表面的自然物理环境具有了昼夜交替、地理位置、地球椭球度、地球自转偏角和地球自转的平均速度等特点。
五、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在大气中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过程,导致地球低层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
其中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代表,而人类活动(如工业、交通等)的发展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大量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平衡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以上为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理解地球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气象学原理。
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地球的未来创造美好的发展前景。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气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高中地理必修一部分,大气运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从大气运动原理、影响因素、区域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大气运动原理大气运动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温度、水汽等条件的不平衡,大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
例如高压区通常出现在地面冷空气团附近,低气压区则形成在暖空气团附近。
当不同气压区块之间压力差大、足以克服空气的阻力时,就会形成风。
大气运动的形成和分布可以通过风力等级、风向、气压等指标来表现出来。
二、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1.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对大气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科氏力”。
科氏力作用于移动的质点,使之产生向右偏转(在北半球),向左偏转(在南半球)。
这种偏转称为地球转动偏转,它是由经度的变化引起的。
2.地形因素地球表面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海峡等地形特征对风向产生影响。
在山地和河谷中,风要经过的空间和道路受到地形的限制,风向必须采取迂回路线,并产生起伏运动,使风速下降;在海洋和海峡上,风的流向和流速受到大陆和海洋的影响,产生海洋和陆地风。
3.气压和温度等气象因素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快;温度差异越大,对流越强,风速也越快。
此外,湿气、辐射、地热和地球表面的植被等因素也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大气运动的区域特点1.赤道低压带在赤道低压带,因天气闷热、气压低、上升气流强,成为全球气流反转的较大区域。
2.副热带高压带在赤道北、南的30°左右,由于天气干燥,气压高,成为副热带高压带。
其特点为阻止低纬地区的气流向高纬地区推进,是全球大气循环中的保护屏障。
3.温带气旋在区域尺度上,许多地方都会形成温带气旋,如美国、日本、欧洲等。
由于气旋中心气压低,环绕着切变线和冷暖空气交汇线,经常伴随下雨、暴风、冰雹等恶劣天气现象,对世界各地的旅游、农业、能源等方面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学习中,大气运动是重中之重,对大气运动原理、影响因素、区域特点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推动地球大气环境的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应对。
大气规律运动知识点总结

大气规律运动知识点总结大气是地球上最外层的气体包围层,其运动规律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大气规律运动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保护自身安全和生活财产。
本文将从大气规律运动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主要运动形式和气候形成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基本概念1. 大气的结构地球的大气由多个不同层次的气体组成,按照温度高低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中间热层和热层。
各层大气的特性和作用各不相同,共同维持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2. 大气运动的原理大气运动是大气内气团在地球旋转和地面障碍阻力的作用下进行的规律性运动。
其主要原理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不同纬度上的气团因为地转偏向力而形成了经向和纬向风。
3. 大气模式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发生的宏观性的气候规律和气候现象。
其中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中纬度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这些气候带和气候现象形成了大气模式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影响因素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基础。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得大气团在地球表面产生了纬向风和经向风,进而影响大气环流的形成和运动。
2. 阿拉斯加气压系统阿拉斯加气压系统是北半球较为典型的气压系统,其核心为阿拉斯加低压,围绕着它形成了赤道高压、西风边界、高空急流等气候特征。
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大气环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山脉、高地和平原等地形地貌会对大气运动形成阻挡、转向和加速等作用,影响了气候形成和天气变化。
4. 水平辐合和辐散水平辐合和辐散是大气环流运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水平辐合是指大气中气流向一点汇聚的过程,而水平辐散则是指大气中气流从一点散开的过程。
这些过程会产生气压变化和气流运动。
5. 经向风与纬向风经向风和纬向风是大气环流中的两种主要风向。
经向风是指垂直于纬度线方向的风,纬向风是指垂直于经度线方向的风。
它们的形成和运动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三、主要运动形式1.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气流的运动形式。
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气体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各种运动。
在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有水平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由高压向低压的气流运动,形成了风系统和环流。
垂直运动是指大气中上升和下沉的气流运动,它影响着大气中的温度、湿度和云的形成。
大气运动的产生和维持是地球上的一些自然过程所造成的。
其中,地球的自转和倾斜是影响大气运动的重要原因。
由于地球自转,大气中的气体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形成了气流的偏转。
由于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大气中的气体受到了不同的太阳辐射,导致了温度和压力的不均衡,从而形成了气压梯度力。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了大气运动。
二、风系和环流风系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气压和温度差异引起的气流系统。
主要包括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低压带、西风带、赤道低压带和赤道高压带等。
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风系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季风、地形风、海陆风等。
环流是指地球表面上不同地区气压和温度差异引起的环流系统。
主要包括南北大气环流、东西大气环流等。
在地球上,环流系统会形成气候带,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等。
不同的环流系统对气候和天气具有不同的影响。
三、气压力和气压梯度力气压力是指大气中气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力。
在地球上,气压大小是由气体分子的数量、速度和重力作用力决定的。
通常,气压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气压力是形成大气运动的重要因素。
气压梯度力是指地球表面上气压分布不均匀引起的气流运动力。
通常,气压梯度力与气压变化的速率成正比,与气流运动的速度成正比。
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方向对风系和环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在地球上,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方向受到地形、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四、科里奥利力和离心力科里奥利力是指地球自转引起的气流偏转力。
在地球上,气体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沿着赤道向东方偏转,沿着副热带向西方偏转。
高二第三章大气运动知识点

高二第三章大气运动知识点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空气的运动和流动,它是地球大气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了解大气运动的知识点对我们理解天气变化、气候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二第三章大气运动的知识点。
一、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1. 平行气流:在同一纬度上,由于地球的自转和不均匀加热,造成气流的水平移动,形成大气中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的气流,称为平行气流。
2. 垂直气流:由于地表的不均匀加热,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上升或下降的运动,形成垂直气流。
垂直气流的形成是大气中发生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
二、大气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1. 大气运动对天气的影响:大规模的空气运动会导致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变化。
例如,副热带高压带的东移,会导致暖湿气流上升并形成云雨天气,反之则会出现晴朗干燥的天气。
2. 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度上的大气运动模式影响着气候的形成。
例如,赤道附近的对流上升运动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下沉运动,为热带气候的形成提供了动力,而极地地区的下沉气流则造成了寒冷的气候。
三、大气运动的机制和原理1. 压强差引起的运动:压强差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动力,当地球表面的某一区域气压升高或降低时,会形成压强差,空气会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气流和风。
2. 科氏力引起的运动:科氏力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一种力,它会对流动的空气产生作用力,使空气在纬度方向上偏转。
在北半球,空气会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转,形成著名的科氏效应。
四、大气运动与天气系统的形成1. 准静止锋面:准静止锋面是指锋面在短时间内稍有运动,但整体上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
准静止锋面在大气运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各种天气系统生成和发展的关键。
2. 非准静止锋面:非准静止锋面是指锋面在较短时间内有明显的移动,对天气系统的发展和演变产生影响。
研究非准静止锋面的运动特征能够对天气系统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分析。
总结:通过对高二第三章大气运动知识点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机制和原理,以及与天气系统的形成相关的准静止锋面和非准静止锋面。
大气的运动知识点汇总

大气的运动知识点汇总1.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由空气、水蒸气、气溶胶和气态污染物组成的大型复合物体。
空气中臭氧、氮气、二氧化碳和氢气是最重要的由气氛组成,但其它大气成分,如氧化氮和硫化氢,也可以偶尔在某些情况下释放到大气中。
2. 大气压:大气压是大气中由大气所受压强所折射出来的空气重量。
它是一种内动力,可以使大气中的空气产生上升和下降的特性。
3. 大气温度:大气温度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也称为垂直温度变化。
它是由大气暖气总量的分布和太阳辐射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将会影响大气的层状性结构以及大气中水汽、云彩和降水等因素。
4. 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也称为天文辐射,是由太阳和地球大气或其它物质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
它参与了大气的物理化学变化,并将太阳的能量传播到地面。
5. 大气湿度:大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分或水蒸气的湿度。
它是由大气中的水分总量、气温、湿度度和地表的反照率所决定的,在许多情况下,大气湿度也会影响雨量、污染物的传播及大气层状性等。
6. 大气流变:大气流变是指大气中液体和气态各相形式之间发生的运动和变化。
所谓运动是指气态物质在大气中不断运行的过程,变化是指大气中物质性质的变化,如温度、湿度、压强等等。
7. 大气循环:大气循环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压强、组分、动能等性质发生变化过程所组成的混合体,它可以帮助传递来自太阳的能量,并影响大气的温度及湿度分布。
8. 冷却:冷却是指大气中空气经改变压强、流量、温度或湿度而进行的能量转换。
主要的冷却有变异型冷却、常见型冷却和冷凝型冷却三种,它们的变化决定了大气中的物理特性,以及气象过程的发展。
9. 湿冷却:湿冷却是指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而降低大气温度的过程。
大气中水汽是一种特殊的热量载体,风速增加会加强湿冷却,而较小的风速反而会减弱湿冷却。
10.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从三种不同的形式降落地表的过程,它们分别是雨、雪和冰雹。
降水是由湿冷却过程而致使云层和降水的形成,来满足大气能量平衡所必需。
大气运动知识大汇总(全)

大气运动知识大汇总(全)一、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4、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作用力概念方向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
摩擦力: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与风向相反,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地转偏向力。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运动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运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运动【#高二# 导语】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向流向低压区的力,这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知识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1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2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大全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大全:大气运动大气运动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 1.热力环流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异→水平运动比较A 、B 、C 、D 四地的气压高低:D>C>A>B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海陆风:白天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晚上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山谷风:白天风从谷底吹向山顶,晚上风从山顶吹向谷底。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 风向平行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 于等压线 风向和等压线有交角 摩擦力:(近地面、与风向相反)从等压线图判断各地风力大小,应注意:①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关系;②比例尺大小;③等压线的疏密;④相邻两等压线的等压距大小。
风压定理: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低压,右后高压。
大范围:全球大气环流 小范围:热力环流 受热 受热 冷却 高 低高低高 低 等压面(线)A B0º 30° 60 °气压场:高气压中心、高压脊、低气压中心、低压槽、鞍部的天气情况。
高气压中心:晴朗高压脊:晴朗低气压中心:阴雨,大风低压槽:阴雨鞍部:阴沉,不稳定 高压脊线附近的气流运行 低压槽线附近的气流运行3.全球性大气环流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作用: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1)三圈环流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解释地球表面两个多雨带:赤道多雨带(上升气流)、温带多雨带(锋面气旋、极锋) 两个少雨带:极地少雨带(下沉气流)、副热带少雨带(下沉气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移动5~10个纬度(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
大气运动知识点

大气运动知识点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空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
了解大气运动的知识对于我们理解气候变化、天气的形成以及气象学的基本原理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大气运动的分类大气运动可以根据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运动性质进行分类。
1. 根据时间尺度分类:- 长期大气运动:指的是几天到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尺度上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季风、风系和可见天气系统等。
- 中期大气运动:指的是几天到几周的时间尺度上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天气系统的演变和气候变化等。
- 短期大气运动:指的是几小时到几天时间尺度上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发展等。
2. 根据空间尺度分类:- 全球尺度大气运动: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如大尺度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 区域尺度大气运动:指的是某一地区范围内的大气运动,如季节性风暴和气象灾害等。
- 局地尺度大气运动:指的是小范围内的大气运动,如局地风暴和微尺度气象现象等。
3. 根据运动性质分类:- 水平运动:指的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大气运动,如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 垂直运动:指的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如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形成。
二、大气运动的驱动力大气运动的驱动力是导致空气水平和垂直运动的原因。
主要的驱动力包括地球的旋转、地球的辐射平衡失衡和地形的起伏。
1. 地球的旋转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地球各处赤道附近的气流从东向西呈现,这被称为地转偏向。
地转偏向导致了东风和西风的产生,并影响了气流的路径和速度。
2. 地球的辐射平衡失衡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失衡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
空气的温度差异引发了空气的对流运动,形成了气候系统中的低压和高压区域。
这些气压差异是造成风的产生和大气运动的重要驱动力。
3. 地形的起伏地形的起伏也会影响大气运动。
山脉和高地通常会导致空气上升并形成降水,而低地和平原则是空气下沉和干燥的地方。
这种地形对风向和风速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三大气运动知识点

高三大气运动知识点大气运动是指地球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体的运动现象。
了解大气运动的知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涉及到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还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问题密切相关。
以下是高三大气运动的知识点:一、风的形成和分类1. 风的形成原因:风的形成是由于气压差异引起的。
当气压差异产生时,空气会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2. 平行风:指在地球表面上各地的风的行进方向与等纬线平行。
3. 照向风:指从海面吹向陆地的风。
4. 惯性风:指在地转千的引导下,在相对静止的地面风的偏转。
二、地球受热与大气循环1. 太阳辐射:地球受到太阳辐射的太阳能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传播的方式进入地球大气层,最终导致地球表面的升温。
2. 热带风:受热带辐射能量最多,周围是高压区;热带地区的空气在升温后上升,在高处形成对流层平流。
3. 温带风:位于热带和极地之间的地区,这里的大气运动比较复杂,表现出急流、溜流及高空平流等现象。
4. 极地风:位于北极和南极附近的地区,因为高纬度地区的太阳照射面积小,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也较少。
三、气压和高低气压系统1. 气压的定义: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气体所产生的压力。
2. 高气压系统:指某一区域上空的气压较周围地区为高。
3. 低气压系统:指某一区域上空的气压较周围地区为低。
4. 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单位水平面上气压的梯度差所形成的力。
四、季风与台风1. 季风:指由于大陆和海洋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气流现象,表现为每年轮流吹的两组风,冬季时叫做冬季风,夏季时叫作夏季风。
2. 台风:是指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地区形成、具有强大风力和强降水的气旋。
五、地球自转对大气运动的影响1. 局部时差:地球自转造成了地面气温随纬度而变化,从而产生了局部时差。
2. 秂力:因为地球的旋转,地球上的事物都会受到一个向外的离心力。
3. 秂力偏转:受到地球自转和惯性原理的影响,风在大气层中的行进方向会偏转。
六、气象图的读取1. 气象图的类型:常见的气象图包括天气预报图、等压线图、气温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的运动知识点汇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二章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1、大气受热过程
1.两个来源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2.两大过程
(1)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
3.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
(2)保温作用:
4.意义
[点睛]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并不是在夜晚。
2、热力环流
3、大气水平运动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
(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风暴潮是怎样形成的其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地形以什么为主
:风暴潮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1)风力较大;(2)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即向岸风
或迎岸风)。
风暴潮一般对沿海平原地区危害更大。
4、风向
(1)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
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2)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近地面风:
北半球高空风:
(3)风向的运用
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②判断南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风向在水
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③判断高压和低压: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
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2.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风力
(2)等压线稀疏————风力
3.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4.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
(3)低气压过境时,
高气压过境时,
(4)低气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
,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
5、风带气压带的形成
三圈环流
气压带
风带
极锋
6、北半球气压中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东亚(东南亚)
南亚
澳大利亚北部
7、锋面系统
常见的天气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
2.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
(1)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2)看降水区的位置
3.依据天气特征判断
(1)经历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程的是冷锋活动。
一般情况下冷锋活动导致的天
气变化相对剧烈、明显。
(2)经历阴雨、升温等天气过程的是暖锋活动。
一般情况下,暖锋活动导致的天
气变化比较温和。
4.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判断
(1)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2)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8、高压低压系统
9、我国雨带的移动
(1)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份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月:雨季移至华北、东北;
月:雨带南撤;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
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10、气候形成的原因
11、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1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类、成因、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