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案何其芳
何其芳秋天教案
何其芳秋天教案一、教学内容1.《何其芳秋天》的基本情节2.秋天的色彩特征3.何其芳秋天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 阅读《何其芳秋天》,理解秋天的色彩特征;2. 体会何其芳针对秋天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重点1. 掌握何其芳秋天的基本情节;2. 理解何其芳秋天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适当的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教导学生理解文本;2. 一份简单的讨论话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表达;3. 一些有关秋天的图片,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
五、教学过程(一)活动一:介绍《何其芳秋天》1. 分析文本:阅读文本,了解基本情节;2. 回答问题:问答环节,学生回答一些有关何其芳秋天的问题;3. 合作探究:结对探究,两个学生一起讨论何其芳秋天的内涵;4. 总结收尾:总结归纳,与学生共同总结部分重点讨论点。
(二)活动二:展示秋天的色彩1. 了解秋天:欣赏视频,出示一些秋天的影像;2. 秋天传达:研究图片,给学生展示有关秋天的图片;3. 激发讨论:开展讨论,围绕秋天的色彩,引出学生的讨论;4. 加深印象:收尾反思,让学生就秋天的色彩进行深入的反思思考。
(三)活动三:体会何其芳秋天的意义1. 设置话题:讨论话题,出示一份有关何其芳秋天的讨论话题;2. 展开讨论:组内话题,分组形式,学生小组内细致讨论并畅所欲言;3. 情境体验: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何其芳针对秋天的深刻意义;4. 结果总结:结果总结,让学生根据自身讨论情况总结重在观点,找出结论。
六、教学评价1. 运用问答式的互动,结合图片,激发学生对《何其芳秋天》的理解;2. 根据讨论内容,引出何其芳秋天的意义;3. 针对话题,组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讨论;4. 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秋天的感受;5. 结果总结,让学生总结何其芳秋天的意义。
秋天(何其芳)教案
秋天(何其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秋天》。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和分析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秋天》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3.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欣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诗歌《秋天》。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何其芳及其作品《秋天》。
(2)学生齐读诗歌《秋天》。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a. 诗歌《秋天》描绘了哪些景色?b.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和总结。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秋天》,分析其艺术特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秋天》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6. 作业布置(1)学生课后背诵诗歌《秋天》。
7. 板书设计秋天(何其芳)主题:丰收、收获、美好情感:热爱、赞美、向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艺术特色:意象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教师提供其他描写秋天的诗歌,如《秋日》(辛弃疾)、《秋夜》(鲁迅)等,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诗人对秋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写作练习(1)学生以“秋天”为主题,进行自由写作,可以是一段话、一篇文章或者一首小诗。
(2)学生互相交流写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秋天》教案(通用9篇)
《秋天》教案〔通用9篇〕《秋天》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天气、颜色、味道等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导入:走过清冷的冬季,踏过明媚的春季,度过炎热的夏季,秋姑娘穿着美丽的金色长裙轻盈的走来。
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优雅的,阵阵凉风吹过,漫天树叶在林间飞舞,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软软的地毯,踩在上面非常舒适,这是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
(配乐)1、赏秋景请欣赏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多彩的秋天。
2、欣赏秋姑娘伴随着秋姑娘的脚步,秋天悄悄的降临了!捡起一片飘落的黄叶,我发现——秋天到了!望着天空南飞的大雁,我惊奇——秋天到了!摘下一只金黄的香梨,我跳跃——秋天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秋天到了。
二、寻找秋天的足迹1、找秋天。
老师就请你们坐上这列快乐而神奇的小火车,带你们一起去找秋天,快乐吗?看,这列快乐的小火车两边都有大大的窗户(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列小火车),小朋友可以透过窗户欣赏到美丽的秋天,不过,要坐稳了,我们的火车要启动了。
呜——咔嚓——咔嚓……火车开啰(播放音乐秋游歌曲)2、秋天的天气。
①、(音乐轻)师:哇,今天的天气真好,蓝天是那么的蓝,瞧,几朵白云舒适地飘来飘去(出示白云),它们呀,都祝小朋友能快快乐乐地找到秋天题)②、秋天的天气与夏天的天气有很大的不同。
(出示“秋天的天气”),那秋天的天气和夏天的天气有什么不一样的?生自由交流。
(师提示:秋天的风凉,早晨有雾,气温下降,早晚冷,中午热,天气枯燥等特点)老师提醒:秋天的天气是早晚比拟凉,我们要及时添加衣服,小心感冒!通过记录天气,它能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天气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增减衣服,带好雨具了。
3、秋天的颜色。
①(音乐轻)师:秋姑娘穿着五彩的衣服,从田野里走来,从森林中走来,从草地上走来,她的笑容,像鲜花一样盛开。
秋天教案(3篇)完整版
《秋天教案》秋天教案(一):《秋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透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三、教学重点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四、教学时间: 2 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 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二、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1、板书课题:秋天2、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词语?(秋高气爽秋风红叶秋水长天秋风萧瑟秋虫啾鸣秋实累累秋桂飘香霜叶知秋秋雨绵绵秋风习习枫林尽染落叶萧萧秋山如洗一叶知秋春华秋实秋菊傲霜秋风落叶)3、教师适当讲解上面词语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当然你也能够选用上面的词语。
5、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
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
1975 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的。
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
我们来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学生自读圈画(具体要求:①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
②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③选取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检查预习:2.检查自读状况①指名学生朗读诗歌。
为诗歌标出小节。
(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②你能选取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注意:老师不是叫你当词典的传声筒,老师要看你是否真懂了。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能够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4、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
秋天(何其芳)教案
《秋天》(何其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秋天》。
(2)理解诗歌《秋天》的主题,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3)了解作者何其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念。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秋天》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主题的理解和分析。
(3)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2)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4. 运用欣赏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
5.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写作等实践活动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秋天》的朗读录音。
(2)作者何其芳的生平介绍及创作背景资料。
(3)相关诗歌鉴赏的理论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秋天》。
(2)查阅作者何其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秋天》的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音韵。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提问:“秋天”这个季节给你带来了哪些印象和感受?2. 学习诗歌内容(1)学生自读诗歌《秋天》,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落叶”、“秋虫”、“田野”等。
(3)讨论诗歌的主题,提问:诗歌《秋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欣赏诗歌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1)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情感、意象等方面欣赏诗歌的美。
《秋天》说课稿(精选12篇)
《秋天》说课稿(精选12篇)《秋天》说课稿(精选12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天》说课稿(精选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秋天》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首现代诗。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
前几篇文章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春》的语言美、《济南的冬天》的空灵美,《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因此学习这首诗,既可以巩固前几篇文章引领着学生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的任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现代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从而为学习其它现代诗歌铺平道路2、教学目标说明1)、知识与技能: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诵读改写来体会诗歌的情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二、学生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所城镇中学的初一年级学生,《秋天》所表达的丰收的喜悦与我们城市学生的生活很难贴近,但我所任教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好。
很多学生在图画音乐方面不仅有兴趣,而且还很有特长,因此我只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境,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这样必定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兴趣高涨,收到好的效果。
《秋天》课文优秀公开课教案
《秋天》课文优秀公开课教案《秋天》课文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天》课文优秀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天》课文优秀公开课教案篇1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揭示课题,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欣赏短片,看完短片后告诉老师,短片为我们所呈现的是哪一个季节?看完之后你又怎样的感受?或者谈一谈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你想到了哪些关于秋天的词语)2、秋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秋水长天,让人们感觉非常的舒服;同时,她也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实累累,秋桂飘香,让人们体味到收获后的喜庆。
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他也非常喜欢秋天,下面我们将要走进课本,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到底是怎样的。
二、整理感知,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明白的词语请教一下字典老师,并且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象和丰收景象)2、出示生字。
A、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内容的?)B、脚印儿稻穗儿蝉声儿牛儿羊儿红着脸儿(指导读好儿化音)C、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路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理解“羊肠小路”“柔韧”“井井有条”的意思)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走进诗歌中,想一想划一划,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4、(指名读诗歌)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
5、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些什么?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1、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老师也诗性大发,想在这里吟诵几句。
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们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老师创作的怎样?2、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诗歌,谈谈你的感受。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设计范文3篇前面我们已经一起认识了朱自清的《春》,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何其芳的《秋天》的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课后能诵。
2、把握诗歌内容,能说出诗中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读中开始,初步感知—找准意象,品味语言—充分想像,再现意境—教师小结,艺术创造—活动仿写,智能提升。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读中开始,初步感知—找准意象,品味语言—充分想像,再现意境—教师小结,艺术创造—活动仿写,智能提升。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 ( 幻灯1并播放音乐“秋日私语”——教师导语)秋天是个宁静的季节,忙了一夏的世界安静下来了;秋天是个幽怨的季节,客走他乡的游子纷纷做起了回乡梦;秋天还是个多情的季节,你没听说过“信誓旦旦,秋以为期吗”?秋天更是个严重的关头,沙场也要秋来才点兵!今天,我们坐在秋日里,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那么,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抽2个学生回答)1、在你眼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2、文人墨客笔下的秋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赏图说诗)①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幻灯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秋词(刘禹锡) (幻灯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诗人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呢?板书课题:(幻灯4)秋天何其芳二、作者介绍 ( 在幻灯4中打出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作品诗歌合集《汉园集》,散文集《画梦录》。
三、朗读感知一读:读准字音。
1、请一位同学朗读。
2、学生评议后正音。
( 幻灯5 )丁丁zhēng 背篓bēi lǒu 肥硕féi shuò 栖息qī xī归泊bó 寂寥jì liáo 枯涸hé 清冽liè梦寐mèi 乌桕jiù 鳊鱼biān二读:读顺。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1教学思想《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组合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美学教科书,一部优美的文学画卷,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而,借助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上一堂美学课,上一堂文学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同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教师也不宜对它分析得过细。
所以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由课文这一素材,我大胆地设计了半节课的拓展训练,我想体现的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整体感知与深入探究的结合,从书本向生活,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
教学中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尝过中秋的月饼,赏过重阳的菊花,我们又迎来了一场场凉丝丝的秋雨。
同学们当中有谁喜欢秋天这个季节,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是的,很多人都喜爱秋天,爱它的天高云淡,爱它的四野飘香,爱它的霜色洁白,也爱它的叠翠流金……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一起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领略秋的风采,倾听秋的诉说。
【设计说明】说秋,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入本课内容。
二、感知课文1.师配乐诵读诗歌,生一边听读一边欣赏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
【设计说明】赏秋,旨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感受美的意境、语言、旋律、情感,得到美的陶冶。
《秋天》教学设计(精选22篇)
《秋天》教学设计(精选22篇)《秋天》教学设计(精选2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天》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2、能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话清楚地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
3、别人讲话要注意听,逐步培养认真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话清楚地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
教学难点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话清楚地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法、谈话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挂图、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走出教室观察秋天1.带学生到校园里或山坡上、田野里、果园里去观察,让学生实地去观察秋天的景色,捡拾秋天的落叶,找出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好,为口语交际作好准备。
2.观察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己推选出组长,然后由老师交代活动要求:⑴注意安全;⑵爱护花草树木、庄稼;⑶边观察边交谈。
课堂上交流:秋天来了小组内交流。
组内交流的要求一定要低,即学生刚才看到什么秋景就说什么,说一句行,说几句更好,目的是鼓励学生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秋景说出来。
敢说,愿意说,有兴趣说。
班上交流。
要引导学生围绕秋天的情景说话,要求发言的同学用普通话说,态度自然大方。
同时,注意听别人讲话,能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
3.教师小结。
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情况进行总结表扬。
同时告诉学生一年有四享,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
冬天、春天、夏天也各有各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季节的变化,探究各个季节的特点。
二、课外作业用捡到的树叶贴一幅画,或把今天看到的秋天的特点讲给家长听。
秋天教案(优秀3篇)
秋天教案(优秀3篇)《秋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或体验到秋天的自然美。
2、乐于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3、向学生进行互相合作的教育。
4、知道温度的单位,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种类,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气温。
教学重点:知道温度的单位,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种类,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气温。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或体验到秋天的自然美。
教学准备:教师:温度计,纸,透明胶带,剪刀,下载的远程教育资源中关于秋天景色的课件。
学生:笔,纸,树叶,红毛线,铁锤,钉子。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放一放秋天景色的录像,内容是秋天里的植物和动物在秋天里的行为。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寻找秋天。
二、赛诗会:美丽的秋天。
让学生看书。
以书上“秋”、“秋天到”、“我眼中的秋天”的描述格式,说说“我”心中的秋天。
组织形式:(1)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小组预赛,每个小组选出1名优胜者;(2)班级赛诗会。
赛诗会结束后,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诗句中的亮点句子进行点评,引导到“收获的季节”上来。
(3)秋天的景色确实与我们描述的景色是一样的吗?最后,借用妙妙的一句话“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探访秋天吧!”三、探访秋天里的生物。
走出教室,行走在秋天的校园里。
引导学生注意树叶的变化,什么树的叶子变红了?树叶变黄的是什么树?地上的落叶是什么树的?并收集自己喜欢的树叶。
教师要适时进行评价。
仔细观察动物,包括动物的名称,活动方式,鸣叫声等等。
四、讨论与交流。
我们描述的秋天和看到的秋天是一样的吗?谁写的诗更贴近真实的秋天?每个小组挑选1—2篇,自由组合完成一份“秋天的景色”的手抄报。
我们找到的秋天的一些事物,那么,秋天与夏天相比,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树叶变成了彩色?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我们找到的秋天的一些事物,那么,秋天与夏天相比,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树叶变成了彩色?(学生说一说,师生评议,引出温度)二、测量气温1、谈话:树叶是由气温染成五颜六色的。
秋天 何其芳 教案
秋天何其芳教案教学目的:⒈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让学生理解秋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⒊学习“牛、山”两个生字,能准确、工整的书写。
教学准备:⒈制作课件。
⒉学生准备头饰。
⒊学生在课前了解秋天有哪些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复习。
⒈听音乐。
(放节奏鲜明、欢快的音乐)⒉导语:秋天到了,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了野外,他们正欣赏着秋天美丽的景色。
请小朋友们戴起头饰,集体把课文准确、流利地朗诵一遍,让老师也来欣赏这美丽的秋天吧。
(生集体朗读。
)⒊课文一共分为几个自然段?文中有哪几个小动物呢?(生齐答。
)⒋过渡: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小牛整天在田里劳动,小鹿喜爱在山坡树林间玩耍,他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小朋友要先来看哪一个小动物说的话呢?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⒈学习小鸟的话。
(电脑出示小鸟的话。
)⑴指名朗读这句话。
⑵师师范朗读。
请小朋友找一找,老师读时哪些词语是重读的。
⑶指名找重读。
(电脑出示。
)⑷理解什么是“碧蓝”。
碧蓝:秋天,天空总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美,这就是秋天的一个特点。
(师板书:天--蓝)正因为秋天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读这个段的时候,要重读“蓝色的”和“碧蓝碧蓝”。
(电脑出示重读部分)⑸生练习如何有感情的读这个句。
师指导。
⑹检查练习效果。
⒉学习小牛的话。
(电脑出示)⑴指名读。
要求学生找出要重读的部分。
⑵理解“金黄”。
金黄:师:秋天的田野是金黄的,为什么呢?因为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稻子、麦子都变成了金黄色,农民伯伯们都忙碌起来了。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师板书:田--金)我们在读的时候,要重读“金色的”和“金黄金黄”。
(电脑出示重读部分)⑶生各自练习。
⑷男女生分组比赛读。
⒊学习小鹿的话。
(电脑出示)⑴生各自练习,自己找出重读的部分。
⑵指名朗读,师分析指导。
(电脑出示重读部分)⑶理解“火红”。
火红:师:秋天还有一个特点,那就秋天枫叶会变红,特别是满山的枫树叶子都变红了,远远望去,整座山好像都燃烧起来了,火红火红的,美极了。
何其芳《秋天》教案
何其芳《秋天》教案教案标题:《秋天》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何其芳的《秋天》,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欣赏何其芳的《秋天》。
2. 学习描述秋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何其芳的《秋天》诗歌文本。
2. 展示图片或实物,如秋天的树叶、果实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秋天有什么了解?它有什么特点?它让你们想到了什么?阅读理解:1. 分发《秋天》的诗歌文本给学生,让他们阅读一遍。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回答以下问题:a.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b. 诗歌中有哪些描写秋天的词句?c. 你觉得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怎么样?为什么?d. 诗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词汇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诗歌中的词句,解释其中一些描述秋天的词汇,如"金黄"、"丰收"等。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他词汇,并尝试用这些词汇描述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创作活动:1.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根据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创作一段短文或诗歌。
2. 学生可以参考何其芳的《秋天》,但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分享和讨论: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美丽之处和它给人们带来的感受。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描写秋天的诗歌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比较。
2. 学生可以在户外进行秋天的观察和感知,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分享。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教师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对秋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秋天的主题活动,展示他们的作品和观察成果。
何其芳秋天教案
何其芳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诗歌《何其芳秋天》,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魅力。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作展示。
4. 培养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说话和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何其芳秋天》,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2.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作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秋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气氛和情绪。
然后教师可以问一些关于秋天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学习诗歌《何其芳秋天》(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诗歌《何其芳秋天》,让学生先默读,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然后教师可以进行阅读指导,解读诗歌中的重难点词语和句子。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3. 欣赏和讨论(15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讨论。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并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
4. 小组合作创作(30分钟)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季节进行创作。
小组成员可以共同讨论和编写一首自己的诗歌,体现诗歌的美感和表达情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创作。
5. 创作展示和评价(15分钟)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代表进行创作展示,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他们的诗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诗歌。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评价意见和建议,让他们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
6. 总结和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拓展资料,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审美水平。
何其芳《秋天》教案
秋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积累生字词。
2.能力目标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方法手段】1.诵读法2.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6分钟)1.三分钟自由演讲2. 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很多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灵感。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豪迈的秋,“秋风秋雨愁煞人”是忧伤的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寂寥的秋。
秋天,有丰收的喜悦,有清淡的神韵,有深情的怀念。
今天,我们就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
二.新课展开、重难点突破(用35分钟)1.预习检查①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评论家,生于重庆万县(现重庆万州)原名何永芳,主要诗集有《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
(展示作者简介)a正音(朗读时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多媒体展示:)丁丁zhēngzhēn g 肥硕shuò青鳊鱼biān归泊bó寥阔liáo 乌桕叶jiù枯涸hé清洌liè梦寐mèib听录音欣赏何其芳的诗歌《秋天》。
(放朗读视频、注意节奏)②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
C、全班加以纠正(生读)a比朗读,我最棒!小组内展开朗读比赛,看谁最棒!班级内展开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最棒!b全班饱含感情齐读诗歌。
c比概括,我能行!(小组内展开讨论)《秋天》,全诗共分3节,诗人用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组合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充满了诗情画意。
同学们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给每一节拟上一个富有诗意的小标题。
明确: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2. 研读赏析①寻美点,我最准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秋天(何其芳)教案
秋天(何其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秋天》。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诗歌的美感。
(2)学会从诗歌中提取意象,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秋天》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创作的练习和指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秋天》的文本和相关的解析资料。
2. 准备诗歌创作的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秋天》,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2. 文本解析(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解释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诗歌创作练习(15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与秋天相关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2)学生在纸上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主题和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学习(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其他描述秋天的诗歌,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各自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2)学生分享对比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2. 秋天的习俗与活动(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和分享不同地区的秋天习俗和活动。
(2)学生分享自己的秋天经历和感受。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秋天》的主题和修辞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教案何其芳
铅山二中徐彦
一、教学目标
二、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三、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五、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课前准备
四、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五、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六、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二)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
(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
说说为什么喜欢。
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
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
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
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
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
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
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
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三)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
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四)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五)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
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秋天》教学反思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秋季,所以也就特别喜欢《秋天》这首诗歌。
这首诗的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秋天那令人心醉的动人景象,描摹出秋野溢彩流芳、生意盎然的美好意境。
通篇诗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语言优美生动,易于朗读和背诵。
在作者的笔下苹果姐姐会因为天气凉了,嚷着要披红袄;葡萄妹妹要披紫袍……这首诗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学生情感,学生学起来自然兴趣盎然。
在本课的教学之前,我先布置学生请爸爸、妈妈带领自己去观察秋天,描绘秋天,歌唱秋天,这样,整合成全新的语文大课堂,变单纯文本的语文学习为综合性课文学习。
在教学时,我将诗歌展开一幅幅画面,把图文对照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抓住抒情这条线,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
这样,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了。
教学后,我让学生再次走进大自然,去寻找秋天。
再搜集一下古人描写秋天的诗文,比较古今写秋的不同,感悟不同时代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秋天之美。
最后仿照本文的形式写上一两小节秋天的诗或写一篇赞美秋天的小练笔。
充分让学生去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热爱、赞美的情怀。
第一版块:导入
用“秋天是_________。
”的句式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
这个环节,学生说出了很多贴切的、优美的句子,还引入了许多写秋的诗句。
这种导入能让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
第二版块:诵读
真情诵读,读出感情,并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懂了什么,没读懂什么。
通过这个环节,基本上掌握了学生对这首诗的整体掌握情况。
第三版块:鉴赏
1、用“秋天是_________。
”的句式替换诗人笔下的秋天。
(目的:寻找诗人笔下秋天的景物)
这个环节,学生用诗的语言找出了诗人笔下的意象。
2、给诗中的三幅秋景图拟一个小标题。
(目的:概括每一节的意思。
)
这个环节,学生比赛着谁的标题简洁,又有诗的韵味,积极性很高。
3、品味鉴赏,体会优美的词句,妙在何处。
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自主品味,体会诗句的精妙之处。
4、诗人笔下的秋景有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个环节,学生把握住了诗的主题。
5、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个环节,学生从情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收获。
第四版块:再创
用散文的语言改写三幅秋景图。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散文再创,达到再次整体感悟诗歌形象的目标,形成一种整体感。
但苦于学生的语言功底,没有多少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