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工程原理第二章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将水溶性的酶分子通过一定的方式, 如静电吸附,共价键等与载体如角叉菜胶、离子交换树脂 等材料制成固相酶的技术。
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为省去从微生物(或动、植物)中 提取酶的操作,确保酶的稳定性,采用直接固定化微生物 细胞、动植物细胞、组织技术。
2.3.1.2 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
物理吸附法 载体结合法 离子结合法
两源自文库同除
,得
当反应符合米氏方程规律时,
故,

,
,
,
上式可转化为无因次形式,得
,
边界条件:
,
该微分方程无解析解,只能用数值法求解。
西勒准数( )
的物理意义是表面反应速率与内扩散速率 之比。对各类反应动力学与固定化酶的形状, 普遍化的的定义式为 :
引入无因次参数,则 无解析解,只有数值解。
分配系数 (Kp)链接
分配系数:载体内外底物(或其他物质)浓度之比。
Kp的测定: 已知底物浓度(CS0 ),体积(V0)的溶液 中,放入不含底物的一定体积的载体,并保持适宜 条件,当达到平衡时,测定载体外溶液的底物浓度 (Cs)。
2.3.2 固定化酶促反应过程分析
2.3.2.1 外部扩散过程 以表面固定化酶为例。
E
EA
EQ
(不形成三元复合物)反应模型
+A
-P
+B
-Q
E
EA
EG
EQ
E
-A
+P
-B
+Q
( EG:修饰过的酶 )
简单机制
+A
+B
-Q
-P
E
EA
EAB EPQ
EP +P
E
-A
-B
+Q
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
解之,得 式中:
2.3 固定化酶促反应动力学
2.3.1 固定化酶促反应动力学基础 2.3.1.1 酶的固定化技术定义
可见,Da准数是决定效率因子 和比浓度C* 的唯一参数,因而是表征传质过程对反应速率影响 的基本准数。
Da准数越小,固定化酶表面浓度越接近于主体 浓度CS, 越接近于1。Da准数越大,固定化酶 表面浓度越趋近于零, 越小,越趋近于零。
为提高固定化酶外扩散效率,应设法减小 Da准数。减小Da准数的措施:
2.2.3 多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般的多底物酶促反应可表示为: 这里讨论:双底物双产物情况
反应机制:
关键问题:底物A、B哪个先和酶结合? 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先与酶结合 (随机机制) A先与酶结合或B先与酶结合 两底物同时与酶结合 (可能性极小)
随机机制(分支机制)
EP EB
E
EAB
EPQ
1、降低固定化酶颗粒的粒径,增大比表 面积,但由于粒径减小会伴随压降增加, 因此应用中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粒径。
2、使固定化酶表面流体处于湍流状态以 增大 。
2.3.2.2 内部扩散过程
具有大量内孔的球形固定化酶颗粒
dr r
R
内扩散效率因子
稳定状态下,对底物进行物料衡算:
流入量-流出量=反应量
整理,得
共价结合法 交联法
格子型 包埋法
微胶囊
交联法
O E
O
O E
E O
E
2.3.1.3 固定化对酶性质的影响
• 底物专一性的改变 • 稳定性增强 • 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变化 • 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2.3.1.4 影响固定化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
• 分子构象的改变 • 位阻效应 • 微扰效应 • 分配效应 (可用Kp 定量描述)链接 • 扩散效应 (可定量描述)
内扩散过程
Da准数是决定外扩散
准数是决定内扩散
效率的唯一参数。
效率的主要参数。
Da准数定义: 外扩散效率因子定义:
西勒准数定义: 内扩散效率因子定义:
Da<<1,过程为反应控制; <<0.3时,过程为反应控
Da>>1,过程为外扩散控 制; >>0.3时,过程为内

扩散控制。
作业
P50 9, 12,13
CSS
CS
外扩散过程分析 外扩散速率:
酶促反应速率: 达到平衡时,

N, r
rmax
Nmax
(CSS,rout)
0 CSS
CS
N,r Nmax
rmax
0
(CSS,rout) CSS CS
Da准数 :

时,
过程为外扩散控制。

时,
过程为反应控制。
式中:
表明C*为Da准数的函数,即
(
时,
)
表明 为C*的函数,即
见教材33页图2-10
内扩散效率因子in 是 和的函数。
对in影响不大,影响in的主要参
数是西勒准数。如果
,则
不随变化,近似等于1,也就是说
没有内部传质阻力,若


,反应为内扩散所限制。
为提高固定化酶内扩散效率, 应设法减小。
减小的措施主要是适当降低固 定化酶颗粒粒径。
外扩散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