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论学习的原则和方法(一)
胡适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胡适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1.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讲堂使人
明智,宴会使人快乐,朋友使人体面。
"
2. "取得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为别人着想。
"
3. "读书要经常和不读书的人交谈,否则只读书也读傻。
"
4. "读书未必能使人聪明,但读书是使人头脑明亮的最可靠的
手段。
"
5. "读书不求甚解,尤不必细读,粗粗看懂,自然少年老成。
"
6. "别闹,读书去吧!读多了,你们自然存心地闹也闹不起来了。
"
7. "读书如饮水,深得其中味,凡事心领神会,且能变现滋味,方可谓读书有益。
"
8. "读书是为了看见世界,看见世界的必要是读书。
"
9. "无论如何读书,读了就知道自己,并且知道不读也不行了。
"
10. "读书者,是享受别人去世后,他的才智却永远在你面前与你聊天的人。
"。
胡适的读书观
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
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思想家,他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他的实用主义方法论。
实用主义方法论是一种哲学方法,它强调理论应该在实践中被验证。
本文将介绍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并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它的有效性。
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的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
这种方法认为知识应该以实践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理论为出发点。
胡适进一步发展了实用主义方法论,认为实践和理论需要相辅相成。
他强调,只有在实践中应用和验证了理论,才能真正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实践第一实用主义方法论认为实践首先是最重要的。
它认为,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而理论往往是通过实践来发展的。
因此,实践往往比理论更为重要。
例如,一个科学理论如果不能被实践所证明,它就没有意义。
同样,一个管理理论如果不能应用于实践中,它也就没有用处。
2.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实践是发展理论的根据,但理论也是实践的指导。
实践能够帮助发现问题,而理论则可以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此,理论和实践应该相辅相成,相互支持。
3. 理论应该是可验证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被验证,否则它不是真正的理论,只是一种假设或猜测。
这就要求理论必须具有可验证性。
一个可验证的理论是可以经过观察或实验被证实或被否定。
4. 实践应该是基于理论的实践不应该只是盲目的试错,应该以理论为指导。
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帮助实践更加高效,更有效。
实践可以帮助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5. 理论应该是实践的灵感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灵感的源泉。
理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为实践提供新的灵感和指导。
因此,理论不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僵化和局限性的因素,而应该是实践的灵感来源。
以上就是胡适实用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现在,我们将通过一些例子来证明这些原则的有效性。
例子1:咖啡屋胡适在上海的某个咖啡屋,看到了店里的侍者摆布咖啡壶的熟练技巧,他把这个过程看成是一件美事。
胡适先生给大学毕业生的忠告
胡适先生给大学毕业生的忠告尊敬的各位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位教育家、思想家和文艺评论家,我很荣幸能够给您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忠告。
我们都知道,毕业是一个转折点,是您们人生中的一个新的开始。
今天,我想分享一些我的思考和经验,希望能对您们有所帮助。
第一,学习要注重原则和方法。
在我的教育道路上,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学习要注重原则和方法。
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只有了解学习的原则和目标,才能明确学习的方向和内容。
其次,要注重方法和策略,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原则和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第二,阅读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个文艺评论家和思想家,我一生都热爱阅读,这也成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习惯之一。
阅读不仅能开拓视野,增加见识,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我们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毕业以后,要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第三,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作为一个独立思考者和批判精神的倡导者,我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中,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要轻易被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左右。
同时,要有批判精神,对任何事物都要保持警惕和谨慎,不断提高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勇于掌握命运的主动权。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视野,不断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主动权。
如果我们一味地依赖别人,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毕业以后,要勇往直前,掌握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的主动权,不断努力,为自己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要实现这些梦想和目标,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因此,我希望大家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要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为自己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胡适谈读书
8真正的有思想是有条理,有系统,有方法的。 9管理思想五步骤:有困难发生,明白困难之所 在,有解决困难的方法,判断和假设结果,证 实结果等。解决了问题还要实验其有无实效, 有无价值。 10做学问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用事实说 话。大胆假设要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来,求 证证据要充分,否则就要搁浅。
4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书。性之所近,力 之所能。做喜欢的事才能出成绩。 5精读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6博读:什么书都要读,博读的目的就是为参 考,为做人。对人的影响巨大,决定着人的 思想和志趣,而与现实功利无关。 7实用主义就是以利于事实为先导,培养实事 求是的精神,应之以实物实情,应之以实验 的态度和推求的行动。
胡适谈读书13条
1人生的意义:尽一生的力量发掘自己、发挥 自己长处,尽职尽责尽力做自己能做的事。 青年只有把自己铸造成器,才能光照他人与 社会,在没成才以前,不会有什么力量。 2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做人做事要有理有据。 3读书作用:A继承知识遗产--基础知识;B为 了读书--作为工具;C丰富思想解决苦难--实 践。
11科学研究方法的自觉源于勤、谨、和、缓。 12梦想在哪里,人生就在哪里。 13保持求知欲望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要: • A问题丹---强烈想解决的问题; • B兴趣散---个人志趣,闲时喜欢做的事,精 神有寄托。 • C信心汤---要相信努力不会白费。
Hale Waihona Puke
胡适说过的最经典的三句话
胡适说过的最经典的三句话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文化思想家,他的言论深刻而富有启发性。
下面列举了胡适说过的十个经典的三句话:1. "读书是学习,思考是思想,实践是生活。
" 这句话强调了读书、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性。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是将知识转化为思想的过程,实践是将思想付诸行动的方式。
2. "思想的自由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 这句话强调了思想的自由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思想的自由使人能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 "知识是智慧的基础,创造是智慧的体现。
"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与创造之间的关系。
知识为人们提供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创造则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成果。
4. "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
"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学习应该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5.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人。
"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核心价值。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质疑现实、追求真理。
6.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追求自由。
" 这句话强调了人生的意义所在。
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和追求自由的过程,通过寻找真理和追求自由,人们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7. "文化的力量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 这句话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通过传承和发展文化,人们可以改变自己和世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8. "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 这句话强调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责任,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人类的前进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胡适的三步治学法
胡适的三步治学法在这样的热天,承诸位特别跑到这里来听我讲话,我是觉得非常感激。
青年会的几位先生,特地组织这一个青年读书互助会,并且发起一个演讲周,亦非常值得赞赏。
在我个人,以为能够几个青年,互助的团结起来,组织读书会,或者一人读一本书,拿心得贡献给其他的会员,或者几个人读一本书,将大家所得到的结果提出来互相讨论,都是非常之好,非常之好的。
可是请几个人来讲演,以为这样就达到了读书会的目的,做到了读书的目的,却是未必的。
就是读书会的目的,这题目也空泛得无人可讲。
我们知道,各种学问,都有他治学的方法,比如天文、地理、医学、社会科学,各有各的治学方法,而我居然说“治学方法”,包括得如此其广,要讲起来那就是发疯、夸大狂,但是学问的种类虽是如此其多,贯于其中的一个“基本方法”,却是普遍的,这个“基本方法”,也可以说是,或者毋宁说是方法的习惯,是共同的,是普遍的。
历史上无数在天文学上,在哲学上,在社会科学上,凡是有大成就的,都是因为有方法的习惯。
三百年以前,培根说了句很聪明的话,他说,世上治学的人可分为三种:那就是,第一蜘蛛式的,是靠自己肚子里分泌出丝来,把网作得很美很漂亮,也很有经纬,下点雨的时候,网上挂着雨丝,从侧面看过去,那种斜光也是很美。
但是虽然好,那点学问却只是从他自己的肚子造出来的。
第二种是蚂蚁式的,只知道集聚,这里有一颗米,把三三两两的抬了去,死了一个苍蝇,也把他抬了去,在地洞里堆起很多东西,能消化不消化却不管,有用没有用也是不管,这是勤力而理解不足。
第三种是蜜蜂式的,这种最高。
蜜蜂采了花去,更加上一度制造,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是经过改造制造出新的成绩的。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蜜峰的方法,是又学又思,是理想的治学方法。
一个人有天才,自然能够使他的事业得到成功,然而有天才的人,却很少很少。
天才不够的人,如果能用功,有方法的训练,虽然不敢说能够赶得上天才一样的成就大,而代替天才一部分,却是可以说的。
胡适的思想方法论与处理问题方式
胡适的思想方法论与处理问题方式胡适是中国近代知名的学者、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胡适的思想方法论和处理问题方式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
一、综合并吸收不同思想胡适早年留学日本,深受日本文化和思想的熏陶,同时又广泛涉猎欧美文化。
他不仅尊重传统文化,还有开拓进取的思想,善于综合吸收不同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胡适的思想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又有西方文化的开放和进取,他曾写道:“中国学问从来没有学过外国学问时,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革,而外国学问再来中国以后,中国学问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胡适《谈判中国文化》)在统一思想的过程中,胡适深刻理解了不同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做到了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二、实践先行胡适的学术思想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实践先行,他重视实验科学,提出了“实验哲学”的概念。
胡适认为:“真正的哲学不应从文字中来,而应从实验中来。
”他主张用实践去检验学说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胡适的这种实践先行的学术思想,启示我们在学术研究中也要注重实践,将真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并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三、倡导个性与多元文化胡适主张个性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呈现,他认为个性是人的本质,是人格的基石,同时不应忽视多元文化的呈现。
他在“文学革命”中不断呼吁“自由”、“个性”,反对学究式的文学著作,主张创新、自由和开放。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多元文化的呈现和发展,提倡多样性和包容性,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四、追求真理和正义胡适以追求真理和正义为己任,他认为只有追求真理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实现民族的强盛。
他曾经在其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写道:“真理不怕开放,错误不怕抨击。
”胡适的这种追求真理和正义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也不失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追求真理和正义,要求我们始终坚守良知和理性,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为实现正义而不断奋斗。
胡适教育思想
胡适教育思想胡适是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和重要推动者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和学者。
下面将对胡适教育思想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推崇实用主义教育胡适认为,教育应该以实用为目的,而不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
他批评中国传统教育过于偏重学术研究,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胡适主张教育应该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人们的实际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推广实用主义教育,强调实验和经验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倡导科学教育胡适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还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胡适主张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提高科学课程的地位,同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三、强调个性自由胡适非常推崇个性自由,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们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而不是强制性地塑造一个人。
胡适提倡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推崇平民教育胡适非常关注平民教育问题,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他主张在学校教育中推广平民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
胡适认为,平民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还可以促进社会平等和民主化进程。
五、强调教育独立胡适认为,教育应该独立于政治和经济而存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他主张建立独立的教育体系,由专业的教育机构来负责教育的管理和决策。
胡适认为,只有教育独立,才能保证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胡适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关注社会现实、推崇实用主义、倡导科学教育、强调个性自由、推崇平民教育和强调教育独立。
这些思想反映了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胡适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胡适的读书方法
胡适的读书方法胡适的读书方法大凡读书人都希望从书中获得更多教益,但有时却因读书不得其法,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
中国新文学先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借鉴。
胡适曾在《读书》中直言:“我今天根据个人所经验,同诸位谈谈读书的方法。
……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胡适所谈虽是常识,但却能够不落俗套,常中见奇,自具慧眼。
中国旧时的私塾教育讲究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对此表示赞同,并有了新的体味。
在胡适看来,所谓“眼到”,就是每个字甚至每字的笔画都不能简单放过,都要认真研究,不然就会闹出笑话。
他举例说,西文字母一点之差其意大变,将“port”看成“pork”就会变“葡萄酒”为“猪肉”,将“oats”看成“oaks”也会改“小草”为“大树”,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在中国历史上因一字之差而产生大笑话或铸成大错者,所在不少。
所以,胡适告诫人们读书时万不可马虎,关键处一定要做到“眼到”。
所谓“口到”就是“诵读”,每一字句都要念出来。
这一方法有利于熟悉句子结构,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气势、风采和韵致。
所谓“心到”是指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
如《诗经》里“于”、“言”二字甚多,在不同地方其用意不同,如果不用心比照就会越来越乱,成了一笔糊涂账。
在“心到”中,胡适还非常推崇“会疑”二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读书才会有大提高和大进展。
只有“三到”读书法还是不够的,胡适认为应有第四到即“手到”。
所谓“手到”就是强调多动手,这里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
而读书笔记又包括四点: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
“动手”不仅会帮助你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你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换言之,读书是读者被书牵着走,读者再有主体性也要受到书的限制和规范;而动手时读者是主人,书却成了工具,读者可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行选择,这就是为什么经过自己动手的东西往往能够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胡适毕业生赠言从三个方面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胡适毕业生赠言从三个方面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
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
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
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
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亟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
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
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
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作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
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
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
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
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
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胡适最经典十句话原文
胡适最经典十句话原文胡适,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才子,他的学问、思想、人品都深深影响了许多人。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胡适最经典的十句话,用咱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说说这些话背后的意思。
1. “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胡适常说,做学问就像破案一样,得有个大胆的猜测,但光有猜测还不够,你得像侦探一样,一步步去搜集证据,验证你的猜测对不对。
这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得有勇气去探索未知,但又不能瞎猜,得用事实说话。
2.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活法,但要想社会和谐,就得学会容忍别人的不同。
他说,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干啥就干啥,而是你尊重别人的自由,别人也尊重你的自由。
这就像是大家一块儿玩游戏,得遵守游戏规则,才能让游戏玩下去。
3. “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胡适觉得,咱们不能光嘴上说说主义、理想啥的,得实际点儿,多关注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比如,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怎么让国家更强大。
他说,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4.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胡适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咱们别想着一下子全搞懂。
但只要咱们愿意学,每学一点新知识,都会有新的收获和喜悦。
这就像爬山一样,虽然山顶遥不可及,但每爬一步,都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5.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胡适说,做学问得有点儿“挑刺”的精神,对大家都认为对的东西,也要敢于提出疑问。
但待人接物呢,就要反过来,对别人的小缺点、小错误,别抓着不放,得学会宽容和理解。
6.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句话听起来挺俏皮,但胡适其实是想告诉我们,历史不是铁板钉钉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所以,咱们看历史书的时候,得有点儿自己的判断力,别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7.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胡适是个爱说话、爱表达的人。
他说,宁愿因为说了真话而得罪人,甚至牺牲生命,也不愿意为了保全自己而保持沉默。
胡适的读书方法
胡适的读书方法胡适的读书方法大凡读书人都希望从书中获得更多教益,但有时却因读书不得其法,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
中国新文学先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借鉴。
胡适曾在《读书》中直言:“我今天根据个人所经验,同诸位谈谈读书的方法。
……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胡适所谈虽是常识,但却能够不落俗套,常中见奇,自具慧眼。
中国旧时的私塾教育讲究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对此表示赞同,并有了新的体味。
在胡适看来,所谓“眼到”,就是每个字甚至每字的笔画都不能简单放过,都要认真研究,不然就会闹出笑话。
他举例说,西文字母一点之差其意大变,将“port”看成“pork”就会变“葡萄酒”为“猪肉”,将“oats”看成“oaks”也会改“小草”为“大树”,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在中国历史上因一字之差而产生大笑话或铸成大错者,所在不少。
所以,胡适告诫人们读书时万不可马虎,关键处一定要做到“眼到”。
所谓“口到”就是“诵读”,每一字句都要念出来。
这一方法有利于熟悉句子结构,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气势、风采和韵致。
所谓“心到”是指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
如《诗经》里“于”、“言”二字甚多,在不同地方其用意不同,如果不用心比照就会越来越乱,成了一笔糊涂账。
在“心到”中,胡适还非常推崇“会疑”二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读书才会有大提高和大进展。
只有“三到”读书法还是不够的,胡适认为应有第四到即“手到”。
所谓“手到”就是强调多动手,这里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
而读书笔记又包括四点: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
“动手”不仅会帮助你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你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换言之,读书是读者被书牵着走,读者再有主体性也要受到书的限制和规范;而动手时读者是主人,书却成了工具,读者可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行选择,这就是为什么经过自己动手的东西往往能够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胡适读书与做人精彩段落摘抄
胡适读书与做人精彩段落摘抄
【最新版】
目录
1.胡适的读书方法
2.胡适的做人态度
3.胡适的读书与做人的关联
正文
胡适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读书与做人的方法和态度深受人们的推崇。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胡适的读书方法。
胡适认为,读书应该有目的,这个目的可以是为了获取知识,也可以是为了娱乐。
他提倡深入阅读,也就是说,读书不仅仅是看一遍,而是要反复阅读,直到理解书中的精髓。
他还强调,读书应该有笔记,这样可以帮助记忆,也可以让读书更有效果。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胡适的做人态度。
胡适认为,做人应该有原则,这个原则可以是道德,也可以是法律。
他提倡宽容,也就是说,对待别人的错误,我们应该有宽容的心态,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他还强调,做人应该有责任感,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胡适的读书与做人的关联。
胡适认为,读书与做人是紧密相连的。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素质,这样在做人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运用我们的知识,使我们的做人更有深度。
同时,通过做人,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读书,因为我们在做人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引导我们走向新的读书方向。
总的来说,胡适的读书与做人的方法和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他的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读书应该是有目的、深入、有笔记的。
他的做人态度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原则、宽容、有责任感。
而他的读书与
做人的关联则告诉我们,读书与做人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胡适先生读书三好
胡适先生读书三好大凡读书人都希望从书中获得更多教益,但有时却因读书不得其法,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
中国新文学先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借鉴。
胡适曾在《读书》中直言:“我今天根据个人所经验,同诸位谈谈读书的方法。
……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胡适所谈虽是常识,但却能够不落俗套,常中见奇,自具慧眼。
中国旧时的私塾教育讲究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对此表示赞同,并有了新的体味。
在胡适看来,所谓“眼到”,就是每个字甚至每字的笔画都不能简单放过,都要认真研究,不然就会闹出笑话。
他举例说,西文字母一点之差其意大变,将“p o r t”看成“p o rk”就会变“葡萄酒”为“猪肉”,将“oa ts”看成“oak s”也会改“小草”为“大树”,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在中国历史上因一字之差而产生大笑话或铸成大错者,所在不少。
所以,胡适告诫人们读书时万不可马虎,关键处一定要做到“眼到”。
所谓“口到”就是“诵读”,每一字句都要念出来。
这一方法有利于熟悉句子结构,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气势、风采和韵致。
所谓“心到”是指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
如《诗经》里“于”、“言”二字甚多,在不同地方其用意不同,如果不用心比照就会越来越乱,成了一笔糊涂账。
在“心到”中,胡适还非常推崇“会疑”二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读书才会有大提高和大进展。
只有“三到”读书法还是不够的,胡适认为应有第四到即“手到”。
所谓“手到”就是强调多动手,这里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
而读书笔记又包括四点: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
“动手”不仅会帮助你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你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换言之,读书是读者被书牵着走,读者再有主体性也要受到书的限制和规范;而动手时读者是主人,书却成了工具,读者可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行选择,这就是为什么经过自己动手的东西往往能够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胡适论教育心得体会
胡适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理念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胡适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我深刻体会到了他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以下是我对胡适论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胡适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判断是非,能够创造。
”在他看来,独立思考是人的最高智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胡适提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他认为,质疑是独立思考的起点。
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对权威、对传统、对书本提出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胡适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独立思考的核心。
他主张,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本质;(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对问题进行严谨的论证。
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胡适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在他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关键。
1.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胡适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强化实践教学:(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2)开展模拟实验、模拟教学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3)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胡适认为,创新是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适的治学方法
胡适的治学方法
胡适(1891-1962),字义安,四川省简阳县人,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先驱。
他所提出的“新式治学”方法受到广泛的赞誉,被称作“胡适方法”。
主要有五点:
一是发扬“仁爱”观念。
胡适认为,教育者应当以仁爱的思想为原则,以细心的眼光去教育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去培养学生的素质,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是发扬“自我教育”理念。
胡适强调,每一个学习者都要力求自我教育,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自我完善。
三是发扬“改革”理念。
胡适认为,学校教育应当实行科学的启蒙,综合性的改革。
突出把实际生活、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是发扬“考量”途径。
胡适认为,教育应当考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思想境界以及兴趣爱好来安排学习内容和任务,切忌太注重死板的学习指令和教育命令的过分遵循。
五是发扬“开拓”精神。
胡适认为,现时的学习千篇一律老一套,老师应当勇于开拓,不仅在知识选择上,而且在教学方法上,都要勇于改变,以给学生创造更多选择机会,以及更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胡适的治学方法,使中国的教育现代化。
它强调教育的真理性,发扬仁爱和改革的理念,重视个性化的考量,挖掘学生的潜能及激发学习兴趣,提倡开拓精神。
其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指导,对当代教育有重大的影响。
胡适方法论
纵观胡适的方法论,大体有如下三个环节,即:怀疑,假设,求证⑴怀疑(问题)疑难与困惑的产生就是由怀疑产生的。
胡适十几岁时就有较为强烈的怀疑精神,并在寻求解决怀疑的方法。
受到杜威,赫胥黎的影响,他强调了这一点。
他说:“我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
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
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
”其实这种怀疑精神是从事思想研究、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没有怀疑精神,就没有真正的思想,真正的学术。
有了这种怀疑精神就能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就能促进思想发展,变化。
哲学思想发展的真正动力就是怀疑精神,而不是什么经济变革和社会变化。
这一点在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历史上看得很清楚。
所以,杜威、胡适的怀疑精神应该肯定,应该发扬光大。
从而打破教条,反对迷信和盲从,推进学术的进步与发展。
特别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百废待兴,急需我们去做价值重估的工作。
(2)假设要解决疑难,就得设计或提出理论假设。
胡适认为,假设是从以往地经验里产生的,根据杜威的五步说,假设不只是一个,而是有多个,这样我们才能从中选出一个最令人满意的解决疑难的假设。
胡适强调假设一定要大胆。
“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新发明”。
当然这里所谓的假设的大胆是针对着所产生的疑难而说的。
只有大胆地假设前提,才有可能寻觅到解决疑难的方法。
胡适的大胆假设的思想实质上受到了“小心求证”的制约。
胡适大胆假设的问题在于,我们有什么样的标准来在数量众多的假设中进行选择,胡的方法论没有提供这样的标准。
所以,这样选择有盲目性。
(3)求证胡适反复强调,求证要拿出充分证据来检验假设是否可靠。
求证一定要小心,细心,对于证据要问:“⑴这种证据是在什么地方寻找的?⑵什么时候寻出的?⑶什么人寻出的?⑷什么地方和时候看起来,这个人有做证人的资格吗?⑸这个人有证人资格,而他说这句话有作假的可能吗?”证据一定要可信。
胡适 四论问题与主义
胡适:四论问题与主义论输入学理的方法上一期里,我已做了五千多字的《三论问题与主义〉一篇文章。
后来我觉得还有几点小竞思,不曾发挥明白,故再说几句。
我虽不赞成现在的人空谈抽象的主义,但是我对于输入学说和思潮的亊业,是极赞成的。
我曽说过:我们应该先从研究中国社会上,政治上,种种具体问题下,有什么病,下什么药,诊察的时候,可以参考西洋先进国的历史和学说,用作一种“临症须知”,开药方的时候,也可以参考西洋先进国的历史和学说,用作一种“验方新编”。
若要用这种参考的材料,我们自然不能不做一些输入的事业。
但是输入学理,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做的不好,不但无益,反有大害。
我对于输入学理的方法,颇有一点意见,写出来请大家研究是否可用。
(1)输入学说时应该注意那发生这种学说的时势情形凡是有生命的学说,都是时代的产儿,都是当时的某种不满意的情形所发生的。
这种时势情形,乃是那学说所以出世的一个重要原因。
若不懂得这种原因,便不能明白某人为什么要提倡某种主义。
当时不满意的时势情形便是病症,当时发生的各种学说便是各位医生拟的脉案和药方。
每种主义初起时,无论理想如何髙超,无论是河中高远的乌托邦〔例如柏拉图的《共和国》),都只是一种对症下药的药方。
这些药方,有些是后来试验过的,有些是从来不曾试验过的。
那些试验过的(或是大试,或是小试)药方,遇若别时别国大同小异的症状,也许可以适用,至少可以供一种参考。
那些没有试验过的药方,功用还不能决定,至多只可以在大同小异的地方与时代,做一种参考的材料。
但是若要知道一种主义,在何国何时是适用的,在何国何时是不适用的,我们须先知道那种主义发生的时势情形和社会政治的状态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可以有比玟,然后可以下判断。
譬如药方,若要知道某方是否可适用于某病,总得先知道当初开这方时的病状,究竞是个什么样子。
当初诊察时的情形,写的越详细完备,那个药方的参考作用便越大。
单有一个药方,或仅仅加上一个病名,是没有什么大用的,是有时或致误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素材库
第26课
胡适论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一)
精博兼顾。
胡适认为:“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要求学习者做到既精又博,精博兼顾。
胡适首先论述了“精”。
他认为,读书学习要“精”,就必须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就是要认真观看、阅读,“每个字的一笔一画都不放过”。
为何在读书学习时要如此认真去看呢?胡适解释说:“书是文字做成的,不肯仔细认字,就不必读书。
眼到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就是要求学习者要一宇一句地去念,最好能熟读。
他说:“前人说口到是要念到烂熟背得出来。
我们现在虽不提倡背书,但有几类的书,仍旧有熟读的必要。
如心爱的诗歌,如精采的文章,熟读多些,于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响。
读此外的书,虽不须念熟,也要一句一句念出来,中国书如此,外国书更要如此。
”“心到”即读书时要用心思考。
不过,“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是要靠外面的设备及思想的方法的帮助。
”在读书时可以借助宇典、辞典、参考书等工具书,来帮助学习者去思考与理解所读内容。
“手到”就是“要劳动劳动你的贵手。
读书单靠眼到,口到,心到,还不够的;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
”边读书,边动手标点、分段、查字典、做笔记,这
样就可帮助学习者将书中的东西变为自己的知识。
只要做到“四到”,就能使读书学习做到“精”。
其次又论述了“博”。
他说:“什么书都要读,就是博。
古人说:‘开卷有益’,我也主张这个意思,所以说读书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胡适要求学习者在精读、精学的同时,要尽可能多地博览群书。
通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扩大知识面,使之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这样去精读一书就会理解的容易、理解的深刻。
“博”有利于“精”,“博”是为“精”打基础,为“精”创造条件的。
他引用程颇的话来说明此理:“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
”胡适反对只精不博的“孤拐”和只博不精的“薄纸”。
他认为“孤拐”“孤单可怜”,“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
他用金字塔来形象地比喻在广博基础上专精的学者,既高大又稳固。
这样的学者,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
为了勉励青年学子,胡适作诗日:“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
“行中求知”。
胡适说:“这种哲学也可以说是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学说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他说的‘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这种哲学也可以说是蒋梦麟先生和我的老师杜威先生的实验主义的教育哲学。
”确实,胡适所讲的“行中求知”学习法继承了孙中山的提法,借鉴了杜威的观点,采取中西杂蹂的思维方式去阐发了该方法。
他解释说:“‘行中求知’,就是从工作中学习,从学习中工作。
”又说:“你们的工作就是学习,就是求知识,就是学习活的知识,活的技能,就是增加生活的能力”。
他特别推崇颜元的实学。
他说,“真的知识必须从动手实习做得来,因为他注重动,实做实习,所以他自
己取‘习斋’做名号。
”告诫青年人应向颜元学习,注重从动手实践中学习,注重从工作中学习,因为只有在行中获取的知识才是真实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