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二覆地、的武革命昌风起暴—义—
(一)背景条件
1、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2、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 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思想基础:“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4、组织基础: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政 党及团体的涌现。 5、军事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6、起义时机: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攻击,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 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使起义军深受鼓 舞。孙中山在金鸡山炮台亲自点炮时激 奋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 亲自发炮击清军耳!”
此次战斗历时九天,击毙清军二百多
人的,枪咸伤弹来者在意不文计登气其即不数被。法论孙方功中扣,山留从 ,魂镇越梦南南关运忽起送惊征马中。 义遂漠不漠幸东失败南。云万叠,铁鞭叱吒厉天风。---孙中
白骨三年死后香。"
徐锡麟在计划皖浙起义时写个秋瑾的亲笔函
同盟会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徐锡麟起义失败,她拒绝逃, 被逮捕后,拒不写自供状,只 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
群英中 文武双 全的奇 女子—
作者:秋瑾 (清)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 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
人”用七个字说尽了当时先进
通过上面这段话, 分析黄花岗起义 的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 败,但革命党人不 屈不挠的精神和视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 人民的斗志。为后 来武昌起义一举成 功准备了条件。
材料一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 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 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 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 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 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 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 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红败花,岗,但潘影达响微并巨把大红,花岗孙改中名山为黄花
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先生对黄花岗起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气人
推概不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 动 , 屈 黄
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
了极不花 革大挠岗
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 命 地 的 起
废除清廷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而民兴国建,的结一 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座制专度题。博中物 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既是中华馆民。国第一 个省级军政府,同时代行中央军政府的职责
,在此后近二个多月中实际上扮演了中华民
国军政府的角色。
关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改革。命起之义志计。划后完伺全机泄刺
影露后响,:她决心做中国
妇杀恩女铭界,为发革动命起牺义牲,的因 第被告一密人,。被人捕称遇“难鉴。湖
女侠”。
2.新课解读
兴黄 镇南关起义
革命党人的武装斗争
时间: 1907 地点: 镇南关 领导: 孙中山、黄兴 结果: 失败 地位: 影响:
2.新课解读 革命党人的武装斗争
时间: 1910
地点: 广州黄花岗
领导: 孙中山、黄兴
赵声
兴黄 黄花岗起义
结果: 失败
地位: 影响最大。
影响:
革命党人的精神 极大鼓舞了人民
斗志
2.新课解读
革命党人的武装斗争
同盟会成立后, 革命党人进行了多 次武装起义。虽然 起义失败,但他们 不怕牺牲,不屈不 挠的精神与视死如 归的英雄气概鼓舞 了全国人民。尤其 是黄花岗起义,战 斗之惨烈,显示了 革命党人的崇高精 神。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ppt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ppt教学课件

A.中国同盟会
B.湖北文学社
C不正确的是( )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 因为( )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3.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课堂小结
革命起义: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 义、黄花岗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
亥 武昌起义: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随堂演练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黎元洪
武昌首义的古城楼“起义门”
4.发展
武昌起义 以后,各省纷 纷响应,到11 月下旬,全国 有一半以上省 份宣布独立。
合作探究
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
①汉口资本主义发展较早; ②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 ③中国同盟会帮助 ④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5.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 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 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学习目标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地点 萍乡、浏阳、醴陵
刘道一(1884-1906年)
结果 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地位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 武装起义。
影响 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1906年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 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 、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以同 盟会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 ,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 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
有统一的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党(组织基础)
明确的革命目标(理论基础)
山雨欲来风满楼——辛亥革命的背景
三 民 主 义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同盟会成立之后,在全国领导了4次武 装起义,加快了革命在全国的发展,使清 政府的统治更加动摇。
青春热血写春秋 革命志士的奋斗
青春热血写春秋——革命志士的奋斗
• 原来是为了纪念近代中国民 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这一天,是孙中山逝世的日子 ,他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历史上永 不磨灭。
辛亥革命---概念解析
狭义上讲,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 称辛亥革命。
广义上讲,辛亥革命是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全过程。
“宝善里炸弹案”发生后,革命党人 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被杀
武昌首义功臣熊秉坤
漫画:武昌起义的经过。
1
4
2
5
3 6
一声枪响震九州——武昌起义的成功
经过
第三单 元
①夺取(楚望台)军械库 ②进攻总督衙门
③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④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⑤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 黎元洪为都督。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 武昌起义;掌握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和辛亥革命的历 史意义。 2.通过学习辛亥革命,体会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 新的历史潮流必然要战胜旧制度。
知识梳理
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 奋斗
表现
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萍 浏醴起义是①___同_盟_会_____成立后领导 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② ____安_庆____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 铭
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广西起义 ②萍浏醴起义 ③武昌起义 ④黄花岗起义
D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④③
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
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
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D
9.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
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D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综合题 10.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其必要性,更有其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 的。
你从上面的情境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武昌起义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武昌起义使清朝的王公大臣、贵族恐惧胆寒; 清朝贵族只担忧自身安危,不顾国家命运,国家意识淡薄;辛亥革命在世界上 产生了一定影响;孙中山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第一位总统;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 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等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1.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 称、领导人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 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2.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 提高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体验历史、思辨历史。 3.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 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
意义:了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 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 意义 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 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板书设计
革命起义: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 义、黄花岗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
亥 武昌起义: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刘道一、蔡绍南
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秋瑾
革命志士 广西起义(1907)孙中山、黄兴 的奋斗
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孙中山、黄兴、赵声 影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争
时间: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 过程: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汉口、汉阳响应 ------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相应
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危机加深 清廷腐朽统治
民族危机加深 清廷腐朽统治
谷物歉收威胁大半个 中国,扬子江流域到处充 满了无家可归和嗷嗷待哺 的人群。
——英国外交家朱尔典
遇天灾而民生凋敝
全国饥民,数逾千万,迫
饥寒而死者,道路相望……乃 反观清政府,从未闻有一粟一 粒之施。
——武昌革命军布告
王朝未有救济之举 王朝人心渐行渐远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精品教学课件
C
C
A
B
3.辛亥革命前,“进化”“民权”“自由”“平等”等词语,虽然为大多数爱国者、革命家反复宣扬,但并没有得到晚清社会的普遍认同。辛亥革命后,这些词语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深入人心。这充分表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 B.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利C.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革命志士的奋斗
根据材料分析这些起义的意义?
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主力:湖北新军领导:文学社与共进会成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1. 归纳武昌起义的概况。
武昌起义
2.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很快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①客观:民族危机,政府腐朽
②思想基础: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生活习俗: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更趋自由平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
武昌起义
①推翻了清王朝②结束了封建帝制③建立了中华民国④推动了思想解放
1.小明在电脑上输入“1911年”、“武昌”等关键词,你认为他要搜索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回顾总结】
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时练习题(选取)
注意: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帝制,而非封建制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共12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共12张PPT)
(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2)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历史功绩: ( (3)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4)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局限性: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民族主义 恢复中华
推翻清政府统治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建 立民主共和国
中国近代化探索:(向西方学习)
派别 洋务派 主张 只学习西方 先进的技术 实践活动 结果
没有使中国走 洋务运动 上富强之路
失败
变法,学习西 维新派 方的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 制度 革命派 革命,学习 西方民主共 和制度
辛亥革命
列强瓜分的危机
封建腐败的官员
贫穷的民众
吸鸦片的男子
裹小脚的女子
创办兴中会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时间: 1894年
材料三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 失败的根本原因: 痛苦。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一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 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 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 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 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 我非中华民国人。” 尤其在当时的农村。
地点: 檀香山
共进会 光复会
文学会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日知会 华兴会 性质: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4年兴中会成立
兴中会总会
时间: 1905年8月 ; 地点: 日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纲领 : 同盟会 (三民主义)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性质: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 辛 亥 年10月10日 时间: 革 武昌 三民主义 指导思想: 命 起义 结果: 年, · 任临时大总统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23张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23张PPT)




5)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 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 把他看作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 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 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解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论从史出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 民全体”; ---- 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用主权在民代替 了君权神授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 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 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主共和 观念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支持 立宪派、旧官 僚拥护 革命派软弱、 无实力 孙中山希望袁 世凯灭清 对 清:逼宫、 退位 对革命派: 逼迫孙中山 让位
自身条件:军 权、政治手腕
思考讨论题: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辛亥 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 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是否或者在多大 程度上达到了,有无完成革命任务、对 社会发展产生足够大的影响。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 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20世纪的第 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丰功伟绩将 昭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探索 富民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 与力量。
【巩固练习】
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物质基础是 A.清政府实行“新政”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人民反帝运动兴起 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 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同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 ① 确立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② 实行总统制 ③ 宪法由国会制定 ④ 国民一律平等,国家 保护国民的合法权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③④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8张PPT)(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8张PPT)(共28张PPT)

第二篇章
敢叫日月换新天——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
十八星旗
黎元洪
武昌起义
武 昌 起 义 和 全 国 各 省 独 立 形 势 示 意 图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
史料探究
据此,则人数已多,乘此路潮鼓涌之时,尤易推广...... 即以武汉之形势论......今汉阳之兵器厂既归我所有,则弹 药不忧缺乏,沿京汉铁路以北伐,势极利便。 ——黄兴《致冯自由书》
徐锡麟、秋瑾
孙中山、黄兴 黄兴
失败
失败 失败
烽火四起
新闻报道
假如你是《申报》的记者,你会如何向大家报道黄 花岗起义的新闻呢?
烽火四起
烽火四起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 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长期压抑)之人心乃大兴 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è)抑,不半载而 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 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三、辛亥精神——百年精神永传承
檀香山华侨邓松盛
越南华侨黄景南
辛亥精神
辛亥精神:
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它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它是无私无畏、忠贞奉献的博爱精神;
它是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
辛亥精神
中山路
中山公园
辛亥精神
孙文莲
祝老师们,同学们国庆节、中秋节快乐!
辛亥精神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
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gòu)?......吾充 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 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 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识图明理
你认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清 末 预 备 立 宪 张謇实业救国
1899年大生纱 民主革命思 救亡图存意识增强 清末政改失败 厂资产阶级壮大 想广泛传播
统一的资产 阶级政党
武装起义把革命形势推向高潮
武昌起义的成功是19世纪 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辛亥革命·意义
1894-11
1911-10-10
湖 。北突防御发力因量素减弱
武昌起义·起因
文学社 蒋翊武孙武 孙武事故 刘复基 蒋翊武 10日革命 共进会 湖北新军 计划泄露 彭楚藩 当晚起义 党人起义
蒋翊武 临时总司令
孙武 参谋长
准备充分
刘复基
彭楚藩
三位烈士 血染黎明
杨洪胜 工程八营起义 领导人熊秉坤
仓促发动
武昌起义·经过
武汉三镇
经过一夜激战,革 命军占领武昌,取 得首义胜利。11日 占领汉阳,12日夺 取汉口。起义军三 天内占领武汉三镇 。
广义
狭义
1912 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 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宣 统 帝
≠ 封建帝制
封建制度 皇帝,没了!
辛亥革命·意义 完成了“三民主义”的哪些任务?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 潮流的闸门。




终结帝制
建立民国
什么 没变?
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 完成;中国的双半社会性 质没有改变。
你说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辛亥革命·思维构建
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 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 课件(共25张PPT)

—孙中山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萍浏醴 起义 浙皖 起义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黄花岗 起义
材料一: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 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 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
革命影响:
政治: 经济: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
风俗: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推动风俗文化的近代化
本课要点
1.1911年4月,广州起义爆发,革命党人与清军苦 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很多革命党 人壮烈牺牲。后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 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 士”。 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迅速在 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次日成立湖北军政府,推 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到11月下旬,全国 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 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 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 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
二、武昌起义 1911.10.10
武昌起义前,革命党机关被清破 获,三位领导人牺牲,当时清方搜出 名册一本,内有新军多名。有人给湖 广总督瑞徵献计,说香帅(张之洞) 处理此类方法是将名单当众烧掉,可 安军心。瑞徵觉得有理:“我也当众 烧掉,但要抄录一份保存”。这席话 不久传开,新军中革命者更加不安。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第 9 课 辛亥革命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名师精编)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优秀课件

(名师精编)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优秀课件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 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 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he), 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 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一.浴血共和
主要起义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三.共和丰碑 百年锐于千载
历史老照片:神奇的会面
溥仪感慨万分的对 熊秉坤说:
“感谢你的第一枪 ,它帮我从一个神 变成了一个人,由 一个皇帝变成了共 和国的公民”
小组合作:概括为何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可谓“百年锐于千载”
?材料一:
材料二: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政治: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和经社济会:地促位进,了激民发族了资本他主们义投经资民
命牺牺牲牲时的第年一仅人3,2英岁勇,就留义。下了秋风 秋雨愁煞人的遗言。
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 闲来海外寻知音。
金瓯已缺终须补, 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
黄花岗起义
汪凡皓六年级游览黄 花岗72烈士陵园留念
1911年4月27日,同 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 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 次起义中,喻培伦、林 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 。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 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 ,史称“黄花岗七十二 烈士”
时间
1906 1907 1907 1911
领导人
刘道一、蔡绍 南徐锡麟、秋瑾 孙中山、黄兴
黄兴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二.初创共和 一声枪响震九州
二.初创共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秉坤手写发言稿(纪 念辛亥革命50周年)
湖北军政府旗帜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 次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武昌首义的古城楼“起义门”
4.发展
武昌起义以 后,各省纷纷 响应,到11月 下旬,全国有 一半以上省份 宣布独立。
5.影响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
刘道一(1884~1906), 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青年 时代,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 活动。1904年,加入华兴会, 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 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 1906年秋,刘道一参与领导的 萍浏醴起义提前爆发,正在长沙 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返回长沙 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他 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 年仅22岁。他是留日学生中因 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 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 202第0/10一/23个烈士。
—— 约·诺里斯
1.时间 2.主力
1911年10月10日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经过
武昌起义形势图
合作探究
结合下图与教材,叙述武昌起义的过程
武昌起义的爆发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 (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汉口、汉阳响应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10月11日)
熊秉坤---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 武昌起义;掌握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和辛亥革命的历 史意义。 2.通过学习辛亥革命,体会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 新的历史潮流必然要战胜旧制度。
新课讲授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
2、安庆起义
2020/10/23
1907年7月,光复 会会员秋瑾准备在 浙江绍兴发动起义, 不幸事泄被捕,于 15日在绍兴就义。 图为秋瑾在日本时 的留影。
2020/10/23
广州黄花岗起义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 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 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5)结果
(6)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板书设计
革命起义: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 义、黄花岗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
亥 武昌起义: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2)安庆起义 (3)广西起义

(4)黄花岗起义
亥 革
(1)谋划
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 极谋划起义。

(2)主要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4)经过 ①②③④ 1911年
镇南关 起义
2020/10/23
安庆起义 黄花岗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 特点 人
结果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1906 1907
刘道一
秋瑾 徐锡麟
第一次 失败 失败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07 1911
孙中山 黄兴
孙中山 黄兴
影响 最大
失败 失败
1、萍浏醴起义
辛亥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 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 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4 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5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随堂演练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 为( )
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 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 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 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
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 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 造炸弹,不慎爆炸,引来巡捕搜查。起义用 的旗帜,印信、文告和革命党人的名册都被 搜去。危急下,蒋翊武通知革命党人,在当 晚发动起义。正在这时,起义总部被清军包 围。革命党人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被捕, 第二天,被湖广总督下令杀害。
10/23/2020
二.武昌起义
2020/10/23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追求真理、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2020/10/23
二. 武昌起义
背景 清政保路运 动日益扩大,湖北的革命团体在同盟会 的推动下,积极准备起义。
共进会会长 孙武
文学社社长 蒋翊武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3.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中国同盟会
B.湖北文学社
C.湖北新军
D.湖北共进会
4.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