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妇科)学习笔记
妇科记忆知识点总结图
![妇科记忆知识点总结图](https://img.taocdn.com/s3/m/30c6c2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b.png)
妇科记忆知识点总结图1. 生理知识生理知识是妇科学的基础,它涉及到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内分泌、月经周期、妊娠、分娩、哺乳等方面。
在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对女性生理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进行正确的病情判断和治疗。
2. 妇科常见病妇科常见病主要包括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疾病、子宫肌瘤、月经紊乱、妇科肿瘤等。
对于这些常见病,医生需要掌握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知识,才能有效地治疗患者。
3. 妇科疾病的诊断妇科疾病的诊断是妇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生需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对妇科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可能还需要进行妇科镜检、腹腔镜检查等特殊检查。
4. 妇科疾病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密切关注治疗后的效果和患者的反应。
5. 妇科手术妇科手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剔除术、输卵管结扎术等。
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妇科手术技术,并且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6. 妇科保健妇科保健是妇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生理期的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等内容。
妇科医生不仅需要了解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需要对妇女的生理和保健有全面的了解,以提供妇女更好的健康服务。
总的来说,妇科学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学科,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
医生需要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妇科学的基础知识、常见病、诊断和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为女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医生全面掌握妇科学的知识,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妇科读书笔记
![妇科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5fdc2eb04a1b0717fd5dd22.png)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1.阴道穹窿顶端与子宫直肠陷凹(腹腔最低部分)贴接——>>陷凹有积液时经经阴道后穹窿进行穿刺或引流2.子宫颈:解剖学内口、峡部、组织学内口、宫颈阴道上部、宫颈阴道部宫颈外口柱、鳞上皮交界,好发宫颈癌3.子宫分层:浆膜层肌层——内环外纵,中含血管,收缩止血粘膜层=功能层(周期性脱落)+基底层4.子宫韧带:阔韧带(中央)圆韧带、宫骶韧带(前屈)主韧带(宫颈)5.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受精)、伞部6.盆腔静脉感染易于蔓延:生殖器官周围静脉丛7.内生殖器官主要受交感、副交感神经神经支配——>>截瘫产妇顺利分娩8.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9.假(大)骨盆、真(小)骨盆10.真骨盆标记:骶骨岬、坐骨棘、耻骨弓11.生殖系统的临近器官(1)尿道:阴道前,耻骨联合后(2)膀胱:子宫与耻骨联合之间(3)输尿管:穿于阔韧带,与子宫动脉交叉(4)直肠:前为子宫和阴道(5)阑尾:①随妊娠月份增加而向外上方移位;②患阑尾炎时可累及子宫附件12.妇女分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生育期)——围绝经期——老年期13.月经的临床表现:①11-18岁;②21-35天(28天);③30-50ml(超80过多)14.垂体分泌:①促卵泡素(fsh);②促黄体生成素(lh)15.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理作用16.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特点(1)促卵泡素(fsh):排卵前24h低峰式分泌,持续24h左右持续下降(2)促黄体生成素(lh):排卵前24h陡峰式分泌,持续24h骤降(3)雌激素(e):两个高峰(①排卵前;②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4)孕激素(p):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达到高峰17.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增殖期(d5-14,卵巢卵泡期):(2)分泌期(d15-28),卵巢黄体期:(3)月经期(d1-4) 18.子宫颈的变化(1)随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粘液分泌增多、变稀薄透明、利于精子通行(2)涂片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月经周期d6-7出现,排卵前最典型第三章病史采集与检查第四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1.受精与着床(1)受精:①部位(输卵管峡部与壶腹部连接处);②时间(排卵后12h内,过程24h)(2)受精卵的输送与发育:①桑葚胚(受精后3日,16细胞);②晚期囊胚(受精后5-6日)(3)着床:受精后6-7日开始,11-12日结束(4)蜕膜形成:蜕膜=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2.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羊水(1)胎盘=羊膜+叶状绒毛膜(固定绒毛、游离绒毛)+底蜕膜(绒毛间隙充满母血,两套血液循环系统),足月胎儿体重1/6 (2)胎膜=绒毛膜+羊膜(3)脐带:30-70cm(均55cm),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4)羊水:1000——1500ml①使胚胎自由活动、防止胎体粘连、防止胎儿受损、利于胎儿体液平衡②减少胎动给母体的不适、临产时使压力均匀分布、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宫颈口及阴道、破膜后冲洗并减少感染3.胎盘的功能(1)气体交换(2)营养物质供应(3)排出胎儿代谢产物(4)防御功能(5)合成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精后10日左右可测得,诊断早孕敏感方法之一篇二:妇产科学习笔记妇产科学习笔记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大阴唇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阴受伤后已形成血肿。
妇产科学笔记(完美版)
![妇产科学笔记(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befe71a417866fb84a8e9d.png)
名词解释1.月经初潮:青春早期各激素水平开始有规律性波动,直到雌激素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而下降时,引起子宫撤退性出血即月经初潮。
2.卵巢周期: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
3.卵泡闭锁:卵巢的绝大部分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它们在卵泡发育的各阶段逐渐退化,退化的卵泡称为闭锁卵泡,这个过程称为卵泡闭锁。
4.生长卵泡:卵泡基底膜附近的梭形细胞形成两层卵泡膜,即卵泡内膜与卵泡外膜,这时的卵泡称生长卵泡。
5.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6.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腺轴):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垂体-卵巢三者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维持动态平衡,这是月经周期的主要调节机构,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7.顶体反应:当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称顶体反应。
8.假性糜烂:由于宫颈鳞柱状上皮交接部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面,称假性糜烂9.胎儿-胎盘单位:妊娠期甾体激素的合成由胎儿胎盘共同完成,称为胎儿-胎盘单位10.胎盘血管合体膜:为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隙、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五层组成的薄膜。
11.高危儿:a.孕龄<37周或≥42周;b.出生体重<2500g;c.小于孕龄儿或大于孕龄儿d.出生后一分钟内Apgar评分0-3分;e.产时感染f.高危妊娠产妇的新生儿g.手术产儿h.新生儿的兄姐有严重的新生儿病史或新生儿期死亡等12.胎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13.纵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14.斜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交叉呈角度15.横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16:早期妊娠:妇女于妊娠早期出现头晕、乏力、嗜睡、流泪、食欲不振或厌油腻、恶心、呕吐等现象17: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晚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雪量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的低血压状态。
18.胎儿生物物理监测:是综合胎儿监护及B超所示的某些生理活动,以判断胎儿有无急性或慢性缺氧的一种监护方法,包括无激惹试验(NST)20分钟,胎儿呼吸运动(FBM)30分钟,胎动,肌张力(FT),羊水量(AFV)19.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直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妇产科学笔记期末总结
![妇产科学笔记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501a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9.png)
妇产科学笔记期末总结妇产科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妊娠以及分娩等相关问题。
毕业季即将到来,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我深感妇产科学知识的广博和深奥。
通过对妇产科学的学习,我对女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妇产科医学的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认识。
下面,我将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希望能给我后续的学习、实践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一、生殖生物学生殖生物学是妇产科学的基础,它研究人类生殖和生育的生理学和生物学过程。
我在本学期中学习了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月经周期的形成和调节、卵子和精子的形成与发育等内容。
了解了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了解了它们在生育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和调节作用。
此外,我也了解到了生育过程中染色体与遗传的重要性,掌握了精子和卵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以及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基本知识。
二、妇科疾病妇科疾病是妇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学习了多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如宫颈糜烂、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通过学习,我对这些妇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还学习了妇科肿瘤的早期筛查、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癌疫苗、化疗、手术等。
这些知识不仅为我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基础,也为我个人的健康保护提供了参考。
三、妊娠与分娩妊娠与分娩是妇产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学期我在妊娠与分娩方面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妊娠方面,我学习了受孕与胚胎发育、妊娠的生理变化、妊娠期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深刻了解了妊娠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能够判断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在分娩方面,我学习了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等各种分娩方式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
同时我也了解了产后护理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及产后出血、子痫前期等产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四、妇产科疾病的综合诊治妇产科疾病的综合诊治是妇产科医生的基本要求之一。
妇产科笔记重点
![妇产科笔记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8454c7b90d6c85ed3ac68e.png)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一节外生殖器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称为外阴(一)阴阜为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
青春期开始生长呈倒三角形分布的阴毛。
(二)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内侧面湿润似黏膜。
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伤后易形成血肿。
(三)小阴唇为位于两侧大阴唇内侧一对薄皮肤皱襞。
表面湿润,无毛,富含神经末梢。
四)阴蒂由海绵体构成,可勃起。
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为性反应器官.(五)阴道前庭为菱形区域,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两侧为小阴唇。
阴道前庭有:1。
前庭球 2。
前庭大腺向内侧开口予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
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若腺管口闭塞,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前庭大腺脓肿。
3。
尿道外口 4。
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外口后方的前庭后部。
其周缘覆有一层较薄黏膜皱襞,称处女膜。
处女膜孔可因性交或剧烈运动而破裂,并受分娩影响,产后仅留处女膜痕.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一)阴道是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通道。
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为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长10~12cm,与直肠贴近.上端包绕宫颈阴道部,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
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称阴道穹隆,分前、后、左、右4部分,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阴道壁自内向外由黏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
黏膜层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有许多横行皱襞,伸展性较大;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肌层由内环和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
纤维组织膜与肌层紧密粘贴.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二)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宫底位于骨盆入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子宫是有腔壁厚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
妇产科笔记总结报告范文(3篇)
![妇产科笔记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c4962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6.png)
第1篇一、前言妇产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妇女和儿童的保健、诊断和治疗。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以下是我对妇产科笔记的总结报告。
二、笔记内容概述1. 产科(1)孕期保健:了解孕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变化,指导孕妇进行孕期检查、营养、运动等。
(2)分娩过程:熟悉各种分娩方式,如顺产、剖宫产等,掌握分娩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3)新生儿护理:了解新生儿生理特点,掌握新生儿护理技巧,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2. 妇科(1)妇科疾病诊断:掌握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如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等。
(2)妇科手术:熟悉妇科手术操作流程,提高手术成功率。
(3)妇科护理:了解妇科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经验与教训1. 经验(1)注重细节:在接诊患者时,注重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确保诊断准确。
(2)团结协作:与同事保持良好沟通,共同解决临床问题。
(3)不断学习:关注国内外医学动态,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2. 教训(1)病史询问不全面:在接诊患者时,要详细询问病史,避免漏诊。
(2)手术操作不规范: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手术安全。
(3)沟通不畅: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未来展望1. 深入学习妇产科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
2.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
3. 关注妇产科新技术、新进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4.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为妇产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第2篇一、前言妇产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负责妇女和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妇产科实习期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将实习期间的所见、所学、所感总结如下。
二、实习情况1. 住院病人情况在妇产科实习期间,我共参与护理住院病人500余人次,其中孕产妇300余人次,新生儿200余人次。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记忆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fa5853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4.png)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记忆## 1. 妇科常见疾病### (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
子宫肌瘤的症状包括经期过多、痛经、盆腔疼痛、尿急、尿频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特点是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在子宫腔内以外的地方生长。
患者常出现月经不规律、经期疼痛、盆腔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 (3) 宫颈炎宫颈炎是指宫颈黏膜的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盆腔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局部抗炎治疗等。
### (4)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内膜黏膜的炎症,常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
### (5) 月经失调月经失调是指月经周期、周期和量的异常,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患者常常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过多或过少、周期异常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调整生活作息等。
### (6) 外阴炎外阴炎是指外阴部的炎症,常常由细菌、真菌感染引起。
患者常常表现为阴部瘙痒、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治疗。
## 2. 妇科手术### (1) 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可选择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
手术适应症包括肌瘤体积过大、症状严重、不孕不育等。
###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手术目的是切除异位子宫内膜组织。
手术适应症包括疼痛难忍、不孕不育等。
### (3) 子宫全切术(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是指将整个子宫切除的手术,分为阴式和腹式两种方式。
手术适应症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变、宫颈癌等。
### (4) 妇科整形手术妇科整形手术主要包括阴唇整形、阴道紧缩术等,适应于产后阴道松弛、阔大症状明显的患者。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笔记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e729c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4.png)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笔记一、妇科常见疾病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指来源于子宫肌层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其症状表现有月经不规律、经期过多、经期延长、腹痛以及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等。
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以外的部位,如盆腔腹膜、卵巢等,引起月经不调、腹痛、性交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3、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壁的炎症,主要症状有发热、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
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
4、盆腔炎盆腔炎是指盆腔内脏器或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为下腹疼痛、发热、白带异常等。
治疗方式为抗生素治疗、介入治疗等。
5、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内形成的液性或实性肿块,常见症状有月经不调、下腹胀痛等。
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6、宫颈炎宫颈炎是宫颈炎症,症状为白带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疼痛不适等。
治疗方式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及保持宫颈清洁。
二、产科常见疾病1、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高血压,一般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
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导致子痫、胎儿宫内窘迫等。
治疗方式包括控制血压、保持休息和输液等。
2、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症状为多尿、口渴、体重下降、乏力等。
治疗方式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胰岛素治疗等。
3、宫内发育受限宫内发育受限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导致胎儿体重低于正常低于胎龄的10%。
常见症状为宫高增长缓慢、羊水过少等。
治疗方式包括定期产检、输液等。
4、羊水过多羊水过多是指孕妇子宫腔内的羊水量超过2000ml。
常见症状为腹围增大、心前区胀痛、吞咽困难等。
治疗方式包括抽取羊水、输液等。
5、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指孕妇妊娠期间胎膜破裂,羊水过早流出。
常见症状为阴道流出液量增多、羊水呈脓性恶臭等。
治疗方式包括抗感染治疗、保持卧床等。
妇产科学各章节笔记
![妇产科学各章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759bb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5.png)
妇产科学各章节笔记摘要:一、前言二、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三、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四、妊娠生理五、妊娠诊断六、正常分娩七、异位妊娠八、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九、异常分娩十、异常产褥十一、盆腔炎症十二、外阴肿瘤十三、宫颈肿瘤十四、输卵管肿瘤十五、不孕症及辅助生育技术十六、计划生育十七、复习题正文:一、前言妇产科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涉及到女性生殖系统、妊娠、分娩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笔记旨在对妇产科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二、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生殖腺、生殖道和附属腺。
其中,生殖腺包括卵巢和输卵管;生殖道包括子宫、阴道和外阴;附属腺包括前庭大腺和尿道旁腺。
三、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主要涉及月经周期、卵巢功能、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等方面。
月经周期是指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过程,一般为28 天左右。
卵巢功能在月经周期中发生变化,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
四、妊娠生理妊娠是指胚胎着床在子宫内膜并发育成胎儿的过程。
妊娠生理主要涉及胚胎的发育、胎盘的作用、激素水平的变化等方面。
五、妊娠诊断妊娠诊断主要包括早期妊娠诊断和晚期妊娠诊断。
早期妊娠诊断可以通过试纸法、B 超检查等方法进行;晚期妊娠诊断可以通过B 超检查、胎儿心电图等方法进行。
六、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是指胎儿通过阴道自然分娩的过程。
正常分娩的过程包括宫颈扩张、胎儿下降、胎盘娩出等。
七、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的过程。
异位妊娠常见的部位有输卵管、卵巢、腹腔等。
八、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发生缺氧、营养不良等状况。
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破裂,导致羊水流失。
九、异常分娩异常分娩是指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难产、产后出血等。
异常分娩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十、异常产褥异常产褥是指分娩后出现异常情况,如产褥感染、产后抑郁症等。
异常产褥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妇科学习笔记
![妇科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3939905f90f76c660371a39.png)
第一单元绪论1、妇科第一张方剂是(四乌贼骨-蘆茹丸),出血(黄帝内经)2、我国现在的第一部妇产科专著、最早妇子生理和病理医书(经效产宝)3、最早记载异常胎位和纠正胎位手法的书(杨子建《十产论》)4、最早提倡节欲、晚婚的书(《褚氏遗书》)5、开创中医产科器械手术助产的先例(《儒门事亲》)6、我国最早的女医生(淳于意)7、将产科独立分科的朝代是(宋代)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骨盆1、骨骼构成:骶骨、尾部、左右两块髂骨2、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骨关节3、韧带: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和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
4、平面:入口平面:前后径11cm出口平面骨盆最大平面骨盆最小平面(中骨盆平面)――与分娩关系最密切横径10cm(坐骨棘间距离)前耻骨联合下缘,两侧坐骨棘,后骶骨下端.5、后矢状径:坐骨结节连线中点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6、骶耻外径的距离: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5腰椎棘突7、直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点间的距离二、内外生殖器(一)子宫及韧带1、子宫(1)组织结构子宫内膜:功能层――有周期变化基底层――无周期变化子宫肌层:外层多纵行,内层环行,中层多各方交织子宫浆膜层(2)子宫颈主要构成:结缔组织子宫颈管――粘膜上皮细胞呈高柱状,有脉体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覆盖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子宫峡部上端――解剖学内口下端――组织学内口(3)阴道: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无腺体,上宽上窄,前短后长。
2、韧带维持子宫正常位置:子宫4对韧带及盆底肌肉,筋膜支托(1)圆韧带:起于子宫双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向前下方达两侧骨盆壁。
穿过腹股沟终于大阴唇前端――维持子宫前位的主要韧带(2)阔韧带:由子宫两侧开始,达骨盆壁――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从此基底穿过(3)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为固定宫颈位置的重要组织(4)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的上侧方,向两侧绕过直肠到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
昆医妇产科重点疾病大题总结
![昆医妇产科重点疾病大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1888e3172ded630b1cb6e2.png)
1、枕先露的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1)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平面,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以枕额径衔接,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2)下降:胎头下降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3)俯屈:枕下前囟径取代枕额径(4)内旋转:使矢状缝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5)仰伸: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6)复位及外旋转:胎头向左旋转45°为复位,继续向左旋转45°为外旋转。
(7)胎肩及胎儿娩出。
4.绒毛膜促性腺素HCG的功能:①HCG作用于月经黄体,使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增加群体激素的分泌以维持妊娠;②HCG-β亚基有促卵泡成熟活性、促甲状腺活性及促睾丸间质细胞活性;③HCG有与LH相似的生物活性,与尿促性素(HMG)合用能诱发排卵;④HCG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免疫性,能以激素屏障保护滋养层不受母体的免疫攻击。
6.胎头径线主要有:1)双顶径(BPD):是胎头最大横径,此值判断胎儿大小,足月时平均约为9.3cm;2)枕额径:胎头以此径衔接,足月时平均值约为11.3cm;3)枕下前囟径: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3cm;4)枕额径:又称大斜径,足月时平均值为13.3cm。
13. 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指征:1先兆子痫孕妇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者;2先兆子痫孕妇,胎龄已超过36周,经治疗好转者;3先兆子痫孕妇,胎龄不足周,胎盘功能检查提示胎盘功能减退,而胎儿成熟度检查提示胎儿已成熟者;4子痫控制后6-12小时的孕妇。
14.妊高征临床表现:1轻度:血压轻度升高,可伴轻微蛋白尿和(或)水肿2中度:血压≥150/100 mmHg,但不超过160/110 mmHg;尿蛋白(+)表明2小时尿液中蛋白量≥0.5g;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头晕3重度:病情进一步发展。
血压高达160/110 mmHg或更高;24小时尿液中蛋白量≥5g;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并有一系列自觉症状出现。
妇产科学各章节笔记
![妇产科学各章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f778a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9.png)
妇产科学各章节笔记(最新版)目录一、妇产科学总论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学2.女性生殖生理学3.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二、产科学1.妊娠生理与病理2.产前检查与诊断3.分娩过程与分娩方式4.产褥期母体与新生儿的护理三、妇科学1.女性生殖系统炎症2.女性生殖系统肿瘤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生殖内分泌疾病4.妇科病的诊断与治疗四、妇产科学相关法规与伦理1.妇产科学相关法规2.妇产科学伦理与患者权益保护正文妇产科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疾病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妇产科学各章节的笔记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妇产科学的相关知识。
一、妇产科学总论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它们在生育和内分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结构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2.女性生殖生理学:女性生殖生理学主要研究卵子的生成、排卵、受精、着床等生理过程。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女性生育过程和诊断不孕症等疾病至关重要。
3.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法。
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二、产科学1.妊娠生理与病理:妊娠生理学研究妊娠期间母体的生理变化和胎儿的发育。
病理妊娠则指妊娠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2.产前检查与诊断:产前检查包括定期的产前门诊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等,旨在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3.分娩过程与分娩方式:分娩过程是指从宫颈扩张开始到胎儿娩出的过程。
常见的分娩方式有顺产、剖宫产等。
4.产褥期母体与新生儿的护理:产褥期是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护理的重要阶段。
母体护理包括产后康复、乳汁分泌等方面;新生儿护理则涉及喂养、沐浴、换尿布等各个方面。
三、妇科学1.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可能导致疼痛、瘙痒、不孕等症状。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笔记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32ea5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1.png)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笔记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以及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妇产科护理学的重点笔记:
1.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包括月经周期、受孕、妊娠和分娩等过程。
2. 妇科疾病护理:掌握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癌等。
3. 孕产妇护理:了解妊娠期、分娩期和产后的生理变化及护理要点,包括产前检查、孕期营养、胎教、分娩方式选择、产程护理和产后恢复等。
4. 新生儿护理:掌握新生儿的基本护理技能,如喂养、保暖、沐浴和脐带护理等,以及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5. 性教育与性传播疾病预防:了解性健康的基本知识,包括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性教育的方法。
6. 妇女保健:了解妇女保健的基本知识,包括婚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和更年期保健等。
7. 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掌握常用妇产科护理技术的操作方法,如阴道灌洗、阴道或子宫颈涂片检查等。
8. 妇产科常用药物:了解常用妇产科药物的剂型、用法、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事项。
以上是妇产科护理学的一些重点笔记,可以帮助您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您在临床实践中对孕产妇和妇科患者的护理能力。
妇科知识点总结笔记
![妇科知识点总结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12a41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c.png)
妇科知识点总结笔记妇科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及其相关疾病的学科,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妇科知识点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本文将从生理与解剖、常见疾病、保健与预防等方面对妇科知识进行总结。
生理与解剖1. 女性生殖器官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卵巢是女性生殖细胞的产生和释放的地方,输卵管是输送卵子的通道,子宫是胚胎着床和胚胎发育的地方,阴道是产生和接受性交的通道。
2. 生理周期女性的生理周期通常是28天,包括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月经期是子宫内膜脱落的过程,卵泡期是卵巢中卵泡的发育过程,排卵期是卵子从卵巢释放的过程,黄体期是黄体在子宫内膜上分泌激素的过程。
3. 怀孕与分娩怀孕是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并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分娩是胎儿从子宫内生产出来的过程。
怀孕期间,女性的身体会经历许多变化,包括体重增加、乳腺发育、子宫扩张等。
常见疾病1.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细胞生长在子宫以外的其他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盆腔等处,导致月经不规律、疼痛、不孕等症状。
2. 盆腔炎盆腔炎是指盆腔内器官的感染及其炎症反应,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盆腔疼痛、发热、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
3. 宫颈疾病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炎症等,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异常、阴道出血、性交疼痛等。
4.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形成的肿瘤,可导致月经不规律、腹痛、尿频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不孕。
保健与预防1. 定期检查妇女在生育年龄内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体格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乳腺检查等,以早期发现可能的疾病。
2. 良好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有助于保持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
3. 避免性行为不慎避免性行为不慎可减少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风险,包括艾滋病、生殖道感染等。
总结妇科知识对女性朋友来说尤为重要,保护好自己的妇科健康意义重大。
妇科实习——我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妇科实习——我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4a4e3d5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7.png)
妇科实习——我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妇科实习——我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我是一名医学生,今年参加了妇科实习,并且在这段时间里学到了很多关于女性健康和疾病的知识和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重点介绍我在实习中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经验。
首先,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女性生殖系统和妇科疾病的知识。
我知道了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等。
我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和这些器官相关的疾病,例如输卵管堵塞、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等。
此外,我还学习了不同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例如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和手术方法等等。
其次,在实习中我还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女性健康的知识。
我了解到,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需要不同程度的检查和保健,例如青春期女性应该关注月经周期和接种HPV疫苗,中年女性应该定期进行乳腺和宫颈癌筛查,老年女性则需要关注尿失禁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我也学习到了女性需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例如限制酒精摄入量和保持适当的锻炼等等。
除了以上所述的知识,我在实习中还学到了一些如何和病人交流和处理医疗事件的经验。
我了解到,病人在面对妇科问题时可能会感到不适和害羞,因此医生需要关注医疗过程中病人的体验和感受。
在实习中,我还学到如何在处理医疗事件上与其他职业人员合作,例如与药剂师、护士或者其他医疗机构沟通等等。
在总结上述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时,我认为在未来的工作中,我需要牢记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关注病人的体验和感受、注意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等等。
除此之外,我还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以保持在妇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妇产科学笔记
![妇产科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05f1cc84b35eefdc9d3337e.png)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之马矢奏春创作卵巢的功能:1.发生卵子并排卵的生殖功能;2.发生性激素的内分泌功能。
成熟卵泡的结构如何?排卵前卵泡:即成熟卵泡,也称格拉夫卵泡,直径可达15~20mm,卵泡向卵巢概况突出,其结构包含:①卵泡外膜;②卵泡内膜;③颗粒细胞;④卵泡腔;⑤卵丘;⑥透明带;⑦放射冠。
卵泡的周期变更有哪个阶段?从青春期开始至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的周期性变更,称为卵巢周期。
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卵巢的基本生殖单位是始基卵泡。
妇女一生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根据卵泡的形态、大小、生长速度和组织学特征,可将卵泡生长过程分为4阶段:(1)始基卵泡;(2)窦前卵泡,具备合成性激素的能力;(3)窦状卵泡;(4)排卵前卵泡:即成熟卵泡,也称格拉夫卵泡,直径可达15~20mm,卵泡向卵巢概况突出,其结构包含:①卵泡外膜;②卵泡内膜;③颗粒细胞;④卵泡腔;⑤卵丘;⑥透明带;⑦放射冠。
自月经第1日至卵泡发育成熟,称为卵泡期,一般需10~14日。
2.排卵:卵细胞被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3.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卵泡外膜包抄,共同形成黄体。
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体积和功能达高峰,直径1~2cm,外观色黄。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逐渐萎缩,被结缔组织取代,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为白体。
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一般为14日。
黄体功能衰退后月经来潮,此时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
月经血的特征?月经血呈暗红色、不凝、出血多时可出现血凝块。
月经的成分?其中1/3--1/2为血液,其余的为粘液和脱落的子宫内膜、阴道上皮等。
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有哪些?两者如何协同和拮抗?一、雌激素的生理作用1、子宫肌: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医科大学(妇科)学习笔记
一、生殖器官的发育,促性腺激素作用使卵巢增大,卵泡开始发育和分泌雌激素。
宫体占子宫全长的2/3(儿童期宫颈较长,约占子宫全长的2/3,绝经后妇女宫体:宫颈=1:1)。
现在食品添加雌激素太多导致儿童性早熟,所以小孩行子宫检查时,如看到卵泡内径大于0.4cm,要报一个切面探及几个卵泡。
始基子宫(痕迹子宫):子宫长径≤2cm
幼稚子宫:子宫长径3cm左右
二、卵巢功能:①产生卵子及排卵②产生性激素。
每月发育一批卵泡,其中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以完全成熟并排卵,其余卵泡自行退化(一般监测排卵就是看有无优势卵泡及其生长,一般在月经周期第11天开始进行监测检测同时还要看内膜分期,排卵前内膜三线征清楚,为A期,排卵后三线征模糊,为B期)。
三、月经周期:(妇科B超检查是妇女的病史还是很重要的,可以问下月经情况)
1、卵泡生长期(月经周期规律,卵泡期或月经中期前看见的囊性结构,小于3cm的一般都是卵泡或优势卵泡,属于正常结构)。
2、排卵期,优势卵泡达到一定大小,在雌激素等作用下被排出(若排卵期后看见卵巢上囊性结构,内径大于3cm,可能是未排出的卵泡形成了滤泡囊肿,滤泡囊肿可在下一个月经周期消失)。
3、黄体期,排卵后,卵泡腔塌陷,形成黄体或黄体血肿(两者性质大同小意,一般看着比较实的体积小的报黄体,体积稍大的囊实回声不均的报黄体血肿,大多数黄体血肿随着月经周期都会慢慢消失,有的黄体血肿声像图改变与巧囊很像,不确定的时候可报黄体血肿与巧囊待鉴别,建议患者2月后再次复查,如两月后还在,可能为巧囊,如消失,则可能是黄体血肿)。
若未怀孕,黄体在排卵后9-10天可消失,若怀孕,则变成黄体囊肿(大多于怀孕后一段时间消失,如黄体囊肿太大,可能是因为HCG太高导致)。
4、月经期,黄体功能衰退后月经来潮,此时卵巢中又有一批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
四、子宫内膜周期变化①增殖期(月经周期5-14天)②分泌期(月经周期15-28天)
1、宫内膜月经前超过1.4cm,提示宫内膜增厚,超过1.6cm,提示宫内膜过厚,月经期超过0.6-0.8cm报厚,绝经后内膜超过0.5cm报可见宫内膜。
2、内膜息肉:宫腔内的稍高回声/高回声光团,CDFI未引出血流信号(内膜息肉与子宫粘膜下肌瘤鉴别;一般前者为高回声,后者为低回声)。
3、组织残留:流产后的患者,一直流血没有干净,可在宫腔内探及高回声或稍高回声团,CDFI可引出/未引出血流信号(出于医院自我保护,如外院做的人流术,可报组织残留可能,如我院做的人流,可报性质待定,结合临床可能会更好一点)。
4、环位:结合环上缘、下缘来看,环上缘距子宫宫底粘膜层不超过0.5cm,距子宫宫底浆膜层不超过2.0cm为正常,如超过可报环下移,吉妮环下缘有尾丝可伸出宫颈外口,不能看成是环下移。
五、子宫肌瘤: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活动,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所以怀孕的妇女肌瘤会生长的很快。
1、部位分为:宫体肌瘤与宫颈肌瘤。
2、肌瘤与肌壁间关系分:黏膜下、肌壁间
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宫腔方面生长,突出宫腔,粘膜下肌瘤可形成蒂
常引起子宫收缩,肌瘤可被挤出宫颈外口而突出阴
肌壁间肌瘤:位于肌壁间,周围被肌层包围。
浆膜下肌瘤:肌瘤向浆膜面生长并突出子宫表面,若肌瘤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生长突出于阔韧带两叶之间,称为阔韧带肌瘤。
六、子宫腺内膜异位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称子宫腺内膜异位症。
本病在病理上呈良性形态学表现,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及远处转移能力。
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不孕。
1、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异位内膜在子宫肌层弥
漫性生长,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前后径明显增大,肌壁厚度大于2.5cm并有相应临床症状可报。
2、子宫腺肌瘤:少数腺肌病病灶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呈腺肌瘤。
3、巧囊: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种植卵巢上,检查时在卵巢上可探及囊性包
块,膜完整,透声差,内见均匀致密弱光点。
4、宫颈: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种植于宫颈上,检查时在宫颈上可探及囊性包块,膜完整,透声差,内见均匀致密弱光点。
5、腹壁:有剖腹产史的孕妇,有痛经之类症状,行腹部检查时,在剖宫产切口处皮下谈及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次为内膜异位结节。
七、纵膈子宫:B超诊断纵膈子宫很重要,因为纵膈子宫不易放环,放环不能起到避孕的效果。
检查时需测两个内膜,及左侧宫腔内膜、右侧宫腔内膜。
1、完全性纵膈子宫:检查时横切宫底时谈及两个宫腔,沿纵轴向下横切时两宫腔未见融合。
2、不完全性纵膈子宫:检查时横切宫底时谈及两个宫腔,沿纵轴向下横切时两宫腔可见融合。
3、弓状子宫:属于纵膈子宫的一种,只是隔比较浅,横切时只看到宫底组织向内稍稍凹一点。
(描述:宫腔呈Y形)。
八、子宫前壁下部剖宫产切口处:
1、憩室:就诊患者有剖宫产史、痛经、月经淋漓不净B超检查可见前壁下部剖宫产切口处无回声区与宫腔相通。
2、疤痕处妊娠:B超检查可见孕囊下移,位于前壁下部剖宫产切口疤痕处。
九、盆腔静脉淤血症:患者有腰酸等病史,检查时看到盆腔静脉内径大于0.5cm 可报,测量左侧及右侧盆腔静脉内径,有的病人还可见肌壁血管扩张。
卵巢包块:黄体血肿、黄体囊肿、滤泡囊肿、卵巢冠囊肿、巧囊、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黄素囊肿、畸胎瘤等。
输卵管:输卵管系膜囊肿、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积液。
盆腔包裹性积液。
一、生理性:
1、黄体血肿:一般黄体期出现,黄体性质大同小意,血肿包膜完整,透声差,内见絮状强回声,有的血肿声像很像巧囊,可建议2月后复查,如消失可能是黄体血肿,如不消失,可能为巧囊。
大多数黄体血肿随着月经周期都会慢慢消
失。
2、黄体囊肿:若未怀孕,黄体在排卵后9-10天可消失,若怀孕,则变成黄体囊肿,囊肿大多于怀孕后一段时间消失,如黄体囊肿太大,可能是因为HCG 太高导致。
3、滤泡囊肿:未排出的卵泡形成滤泡囊肿,内径一般大于3cm,滤泡囊肿可在下一个月经周期消失。
二、病理性:
1、巧囊: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异位卵巢上形成,囊性包块膜完整,透声差,内见均匀致密弱光点。
巧囊有时与黄体血肿很难鉴别,可建议2月后复查,如消失可能是黄体血肿,如不消失,可能为巧囊。
2、黄素囊肿:良、恶性葡萄糖、绒毛膜癌等,卵巢上的囊肿多为黄素囊肿,囊肿倾向恶性。
3、畸胎瘤:卵巢肿瘤,,多为单房性,腔内充满油脂和毛发,卵巢上的囊实混合性包块,囊性部分囊液透声差,囊内见强光团或强光条,实性部分后方伴衰减。
4、浆液性囊性瘤:卵巢浆液性肿瘤,多为单侧、大多无分隔,如有分隔则分隔较粗,CDFI显示隔上可无血流信号,包块大多内径小于10cm,壁薄,透声差,但较黏液性囊性瘤透声好,囊内可见散在强光点漂浮的很快。
5、黏液性囊腺瘤:卵巢黏液性肿瘤,多为单侧,可有分隔或无分隔,如有分隔则分隔较细,CDFI显示隔上可有血供,包块大多内径大于10cm,壁稍厚,透声差,囊内见散在强光点漂浮的很慢。
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很难鉴别。
卵巢冠囊肿:卵巢旁边紧贴卵巢的囊性包块,膜完整,透声好。
输卵管系膜囊肿:输卵管上的囊性包块,膜完整,透声好,一般较小。
输卵管积液:可致输卵管堵塞,附件上的长条形囊性包块,膜完整,透声差。
输卵管积水:可致输卵管堵塞,附件上的长条形囊性包块,膜完整,透声好,囊内液体清亮
腔包裹性积液:大多炎症引起,表现为盆腔的囊性或很合性包块,膜不完整,形态不规则,透声差。
备注:上述属个人笔记,若有不对,请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