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有答案
全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共110页)
全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共110页)目录1 消息二则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3 “飞天”凌空4 一着惊海天5 藤野先生6 回忆我的母亲7*列夫·托尔斯泰8*美丽的颜色9 三峡10 短文二篇11*与朱元思书12 唐诗五首13 背影14 白杨礼赞15*散文二篇16*昆明的雨1.消息二则国学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自主突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区域.()溃.退()锐.不可当()芜.湖()歼.()灭要塞.()督战..()芜.湖()阻遏.()管辖.()2.解释下列词语。
(1)溃退:(2)要塞:(3)业已:(4)锐不可当:(5)摧枯拉朽:3.常识填空:(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所以新闻,又叫,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事件发生的、、。
(3)新闻的三个特点:A、内容真实准确;()B、报道迅速及时;()C、、语言简明扼要。
()(4)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答案:1.yù kuì dǎng jiān sài dū wúè xiá2.(1)失败而退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你我所不知道的语文导学目标: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基本学习方法。
一、引入语文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
通过语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提升自我素质。
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全册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开始这个有趣的学习之旅吧!二、整体概述本册教材由六个单元组成,分别是《我与我的祖国》、《盗墓笔记》、《西游记》、《小男孩》、《刘姥姥进大观园》和《围城》。
每个单元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文学作品和知识点。
学习每个单元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该单元的大致内容和学习目标,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
三、各单元内容概述1. 第一单元《我与我的祖国》本单元主要围绕祖国的变迁、建设和我们每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展开讨论。
学习目标包括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国歌和国旗的含义。
2. 第二单元《盗墓笔记》本单元以神秘的盗墓笔记为背景,通过讲述奇幻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学习目标包括了解盗墓文化,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第三单元《西游记》本单元以最经典的《西游记》为主题,通过学习和阅读这部著名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包括学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第四单元《小男孩》本单元主要以小说《小男孩》为基础,通过讲述一个平凡男孩的成长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学习目标包括理解人生的真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5. 第五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本单元以古代名著《红楼梦》中的片段为素材,通过刘姥姥进入大观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学习目标包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6. 第六单元《围城》本单元以当代作家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为基础,通过分析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24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24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二四大道之行也【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1.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2、相关资料《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矜寡孤独()男有分()2.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3、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①亲:以……为亲,意动用法;②亲:亲人。
不独子其子:①子:以……为子,意动用法;②子:孩子,儿女;4、理解重点句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5、出自本文的成语新课标第一网【合作探究】6、“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7、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9、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他更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
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值却历久不衰。
【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歼.灭()督.战()芜.湖()签.订()取缔.()对臷.()要塞.()2. 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
B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
C约数,指百万左右。
D夸大其词,用来威舑敌人,相当于‚号称‛。
3、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
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
D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4、‚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里采用了的修辞方法。
形象地表明了。
【合作探究】阅读‚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51页,含答案,Word版)
精品语文资料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寓言与格言1. 寓言的定义- 寓言是指通过虚构的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来寓意人物和情节,以表达道理、启迪人心的一种文体。
- 寓言的特点是故事简单,语言生动,寓意深刻。
2. 寓言的作用- 寓言可以教育人们,启发智慧,让人们从中学会做人处世的道理。
- 寓言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 常见的寓言故事- 《狼来了》: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反复喊“狼来了”的故事,教导人们不可撒谎的道理。
- 《稻草人与禾苗》:讲述了稻草人守护禾苗的故事,启发人们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 《鲁滨逊漂流记》:虽然是长篇小说,但其中通过鲁滨逊的生活和冒险,寓意了人们在困境中要坚持勇敢面对的含义。
4. 格言的定义- 格言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道理的句子或短语,通常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总结得出的。
5. 格言的作用- 格言能够简洁明了地表达出人们普遍认同的道理,以点明事理或为人行事提供指导。
- 格言常常具有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含义,能够激发人们的动力。
6. 常见的格言- "天道酬勤":意味着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和成就。
- "知足常乐":提醒人们要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和满足,而不是过度追求与别人的比较。
- "一寸光阴一寸金":强调时间宝贵,要善于利用时间进行研究和成长。
7. 寓言与格言的联系- 寓言和格言都是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智慧和道理,寓言通常是通过故事情节,而格言则是以短语或句子的形式呈现。
- 寓言和格言都能够通过啓发人们思考,提供生活的指导,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事物。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附答案九 老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附答案九老王【学习目标】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2、探究本文线索分明、顺序清晰的写法3、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爱心、同情心。
【学习重点】1、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的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线索分明、条理清晰的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老王》写于1984年。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写出了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
同时,作者提示我们: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他们的理由。
2. 走近作者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
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
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
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
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3.相关资料本文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在那荒唐动乱的年代,人性被抹杀殆尽,但老王和作者身上所发出的人性的光辉却给刚刚从动乱中挣扎出来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自主学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愧怍.()攥.()着滞.()笨伛.()偻骷髅..()()眼翳.()2.根据拼音写汉字。
荒pì()取dì() huánɡ()恐 tā()败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
老实:(2)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老实:4.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1)①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②我谢了他的好香油和大鸡蛋(2)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合作探究】5.“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表达了什么意义?6.老王像僵尸的这段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7.老王送我们香油和鸡蛋,我为什么“强笑”?8.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9.对揭示文章意旨的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10.写人记叙文的构思中既要从众多事件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即组材,那么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精读精练】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集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集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一《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3、走近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为你打开一扇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27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27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一《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1/ 1。
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xt>1 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的有关知识,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养成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流程】1、查阅解放军渡江作战和解放南阳的有关背景资料。
2、挑选一份刊登简短新闻的报纸准备小组交流。
3、当一回播音员,模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气和语速,反复朗读这两则新闻,体会在读新闻时应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和节奏,并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正音。
区域()溃()退锐()不可当歼()灭要塞()绥靖()阻遏()管辖()逃窜() 4、常识填空:新闻,又叫,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5、在课文中圈点标记出记叙的六要素,与小组同学交流。
6、分别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第一则:第二则: 7、精读第一则新闻,思考:(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2)在第一则新闻中找出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用心爱心专心18、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自主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比较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9、交流自己搜集的报纸新闻,与小组同学一起分析它的要素和结构。
10、能力提高: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内容都有连续性。
两则联合起来读,可以更好地了解渡江战役的全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详略处理。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含答案
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舓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舓:中国——新华舓美国——美联舓.合众舓英国——路透舓法国——法新舓日本——共同舓俄罗斯——俄通舓.塔斯舓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臽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新教材)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走进新闻----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3.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重点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预习导学1.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诗词手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写作背景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基本丧失殆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
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一方面玩弄“和谈”阴谋,一方面收缩兵力,在长江南岸加强防线。
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1949年4月1日,中共代表团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
经多次商谈,中共代表团在4月15日将和平修正案送交国民党代表团。
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本文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写作知识新闻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
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的第一手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有答案)二芦花荡【学习目标】复述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教学难点】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中“过于”二字。
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知识链接】题目解读: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用明快、优美的笔墨叙述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护送两位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
走近孙犁,1913年4月6日,河北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芦花荡》《荷花淀》主要作品派代表作家。
“荷花淀”洋淀记事》等。
《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景。
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自主学习】给加点字注音。
疟子寒噤仄歪阴惨泅着飒飒悠闲《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作家。
《芦花荡》的姊妹篇是。
.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A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B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合作探究】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找出来分析请用不同的标记分别从文中画出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句子。
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特点?小说中着意突出的是其中哪一性格特征?“过于自信与自尊”的“过于”应当怎样理解?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精讲精练】阅读《芦花荡》“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至结尾。
0、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文段中写老人引诱鬼子上当,他用什么作诱饵?以上内容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3、从当时的大背景来看,这一英雄事迹更深层的说明了什么?结尾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第二天二菱看到了老英雄的行为后,会怎样重新认识老头子?【主题阅读】我的父亲曾经为我苦了一生,把我养大,送我进学校,为了造屋子,买了几亩田地。
60岁那一年,还到汉口去做生意,怕人家嫌他年老,只说五十几岁。
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门,他偏背着包裹走了。
“让我再帮儿子几年!”他只是这样说。
后来屋子被火烧掉了,他还想再做生意,把屋子重造起来。
我安慰他说,三年以后我自己就可积钱造屋了,还是等一等吧。
他答应了。
他给我留下了许多造屋的材料,告诉我这样可以做什么,那样可以做什么。
他死以前不久,还对我说:“早一点造起来吧,我可以给你监工。
”但是他终于没有看见屋子重造起来就死了。
他弥留的时候对我说,一切都满足了。
但我知道他倘能再活几年,我把屋子造起来,是他所最乐意的。
我听到他弥留时的呻吟和叹息,我相信那不是病的痛苦的呻吟和叹息。
我知道他还想再活几年,帮我造起屋来。
本文围绕哪件事描写父亲对儿子的深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画横线句子应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为儿子做的事很多,你能写出两件事吗?从中你有什么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能力提升】提供原句和仿句的开头或结尾,要求仿写出与原句大致相同的句子。
勇敢是把利刃,可以斩落对手,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却只能割伤自己____________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____,也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____。
0、下面语句有语病,找出并修改。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战斗中,无数英雄无畏的医务工作者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泪的代价。
1、研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食品浪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日本的食品平均浪费率为5.1%,其中一般餐馆的食品浪费率为3%,饭店的食品浪费率为15.7%,结婚宴会的浪费率竟达到23.9%。
严重的食品浪费现象让人瞠目结舌。
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日本制定了《食品再生法》。
日本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自去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行《家电循环法》,节约资源已深入人心。
以《家电循环法》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日本政府又顺理成章节地提出了《汽车循环法案》。
作为一个汽车大国,日本生产的名牌汽车销往世界各地,国内市场也很大。
全国拥有七千多万辆汽车,每年淘汰上百万辆,如果驱车前往东京郊区,经常可以碰到废汽车堆积而成的小山。
《汽车循环法案》的目的就是要变废为宝。
【教后记】第二课时【自主学习】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句: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在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奔向东南去了。
A.像一朵荷花B.像一条鱼c.像一片苇叶D.像一只鸟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老头子浑身没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A.夸张夸张引用比喻B.比喻拟人反问比喻c.比喻拟人反问没有D.比喻夸张设问比喻“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这老脸呀!……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
……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此段表现了老头子什么心理状态?对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多评价,阅读下面摘选的几则材料,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
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
黑格尔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在几年之内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废墟。
”普希金:“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一无所给”【合作探究】《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
请同学们找出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体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
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老头子的船头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莲蓬?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望”字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心理?你能够写出老头子当时的心理活动吗?结尾段写有个女孩子目睹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她是谁?她当时心理是怎样想的?请同学们把她当时的心理补写出来。
【精读精练】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老头子又是一篙,就扒上了船。
.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0、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1、“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3、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主题阅读】一件小事今年春节,我正在东京。
便邀了两位日本教授一起去富土山。
不巧的是,车刚开出东京,就开始下雪了。
富士山去不成了。
我们只好折道去箱根看看。
当年鲁迅留学日本时,也曾到箱根去过。
那是日本最著名的风景地之一。
同行的两位日本教授,一位是国学院大学的芦田肇先生,他负责开车。
另一位是中央大学的前田利昭先生,他曾在华东师大住过两年,而我们同校竟无缘相识。
不过,这次旅途中发生的一件小事,却使我们彼此认识颇深,至少在我是这样。
长途行车是免不了要吃东西的。
我们除了停车喝咖啡以外,在车上也吃了一些点心。
这是为了节约时间好赶路。
东西吃完,免不了会留下一些废弃的纸袋之类。
对于这种生活垃圾,日本人一般是在事后丢弃在专门的垃圾袋中。
但这一次前田先生似乎不太愿意这样做。
他把几个纸袋捏成一团,摇下车窗,一边把纸团扔向窗外,一边说:我也学习学习中国人。
我这个中国人正坐在车上,当时所受到的被侮辱的冲击难以名状。
我想我是不能沉默的,便对他说:你对中国人的批评我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作为一个日本人,你的这种行大概听出了我的语气中含有为恐怕是对日本人的侮辱吧。
.明显的不愉快,芦田先生在一旁赶忙说:他太失礼了,太失礼了。
前田先生是中国文学的研究者,我和他既是同行,也算是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谈天。
可惜,我们互相之间并不真正了解。
倒是通过这一件小事,我这一方面不能不对他有了切实的认识。
那天的雪越下越大,但我们终于慢慢地上到了一座山的山顶。
举目四望,白茫茫的一片。
如果天好,站在这里是可以看到富士山的。
现在,一切都被大雪遮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