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10.认识工具 教案 (1)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认识工具
福建省漳州市新城学校赖小艳
【教材分析】
技术与工程是科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单元是第一个有关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主题单元。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技术就包括使用不同工具的技术,本单元以传统传统的工具箱里的工具为研究对象,用三课分别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工具的使用,本课在本单元中居于起始地位,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主要作用和使用方法,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训练。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是说出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二是说出所了解的它们的用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知道学生已经掌握多少相关知识,使教师能在教学中能够有目的的“有矢有放”,找到教学的增长点,使教学更加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部分的内容,也是本课的主体活动——选择正确的工具完成任务。
第二部分,认识不同工具的作用,了解使用工具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课文介绍了三个活动:其一,通过使用卷尺在木板上做记号,认识钢卷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在刚才所做的记号上钉钉子,这里不仅暗含一个工件可能需要多种工具合作完成,也有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其二,通过把刚才钉进去的钉子拨出来的活动,认识羊角锤的起钉功能;其三,通过夹断铁丝,和连接铁丝的活动了解钳子的作用。
第三部分,以锤子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解释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说明工具的发展史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的,而工具的发展昭示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工具的认识和使用仅仅局限于从一些媒体或者生活中有看到,对于工具的概念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在实际中使用工具进行操作的机会很少,所以二年级的孩子具备一定的相关工具的前概念知识,但是动手操作能力薄弱,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久。可以说这些简单的工具对于孩子来说又熟悉又陌生,因为熟悉,所以在做前概念只是调查之际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当把握时机设置情境或者利用各种图片视频,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握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做到张弛有度、有矢有放的引导学生认识更多工具以及它们的作用,设计的操作活动的设计不仅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即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基础上,
使学生能使用工具做出更加完美的“工件”。科学的追求不应当止于课堂,所以在教学的尾声可以留下具有时代价值的线索或者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去探索。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工具箱里的工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描述实用工具工作和徒手工作的不同。
3.阅读锤子的发展史,知道即使是同一种工具,由于制作材料不同,作用也不同。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与同学交流要使用何种工具,完成任务,学会操作一些简单工具。
2.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科学态度:
1.愿意倾听、交流、分享。
2.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方便人们的生活。
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可以通过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重点】
1.认识工具箱里的工具,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作用。
2.意识使用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难点】
1.在教师指导下与同学交流要使用何种工具,完成不同的任务,学会操作一些简单工具。【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工具箱(羊角锤、老虎钳、钢卷尺、锯子、螺丝刀、扳手……)。
学生材料:羊角锤、老虎钳、螺丝刀、细铁丝、钢卷尺、木板,各12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实物模型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赖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小伙伴给你们认识,你们先猜猜它是谁?(教师手持工具箱)
2.师打开工具箱揭示答案:是工具箱(出示课题:认识工具)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模型直接导入,刺激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
二、认识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任务。
1.调查学生认识哪些工具?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动作按钮:锤子、钳子、卷尺、扳手、螺丝刀)除了工具箱里的工具,你还知道哪些工具?2.是啊,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工具,例如手工剪刀、订书机、热熔胶枪等……会使用不同工具的人才能制造出他想要的零件和机器。
[设计意图:安排两个问题:一是说出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二是说出作了解的它们的用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知道学生已经掌握多少相关知识,使教师能在教学中能够有目的的“有矢有放”,找到教学的增长点,使教学更加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部分的内容内容,也是本课的主体活动——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任务。]
3.观察老虎钳、懂得老虎钳各部位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吹泡泡吗?(生:吹过)那平时你们的吹泡泡器具是哪里来的?(生:买来的)
(2)师:老师已经自制好泡泡液了,没有吹泡泡的工具,应该怎么办呢?(生:买一个、自己制作一个)
(3)师: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你们觉得需要用什么做?(若生预测:铁丝,教师可以手拿铁丝沾泡泡液,无法吹起,师再追问,应该怎么让铁丝可以变成泡泡器引出利用钳子把铁丝弯成圈。)
(4)师:是的,铁丝太硬了,想要把它弯成圈需要借助钳子,我们要先解钳子(平嘴钳、尖嘴钳、斜口钳)。并教授老虎钳不同部位的功能,夹持口、咬合口可以夹物体、剪切口可以剪短铁丝。
(5)师:今天我们制作泡泡器使用尖嘴钳会更合适。
(6)教师示用尖嘴钳钳制作泡泡器,并展示用刚做好吹泡泡器吹泡泡。
(7)对比买来的泡泡器和自制的泡泡器的尾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师:它的尾部尖尖的,不仅危险还不好抓握,你有什么办法不仅使它安全、好抓握、还能用来吹小泡泡?(生:尾部做一个小圈圈。)所以你们愿意加工它的尾部,?。(生:愿意),(8)教师边演示边解说双手配合完成加工尾部的过程。
(9)谁来说说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