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古诗测试(后附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专项测试一、我会选。

1.下列诗句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但悲不见九州..北定中原日南..生气恃风雷 B.王师..同九州望王师..又一年C.直.把杭州作汴州飞流直.下三千尺D.西湖歌舞几时休.物是人非事事休.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鹰隼.(一种凶猛的鸟)试翼,风尘吸张..(一张一合)B.天戴其苍,地履.(鞋子)其黄C.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华美瑰丽,富丽堂皇)D.干将..(古代宝剑名)发硎.(磨刀石),有作其芒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的“故”意思相同的是()A.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

B.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他在课堂上常常明知故.问,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C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D.学习不能学了新的就忘了旧的,要时常复习,温故.知新,才会真的进步。

4.下列句中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A.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作品质量要好。

B.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C.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D.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5.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瞳巨舰一毛轻。

6.下列关于《示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语音精雕玉琢,有助于流露出真情,使诗更美、更感人B.这首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C.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绪和忧国忧民的情怀D.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绝笔诗7.下列关于《山居秋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小学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测试卷附答案

⼩学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测试卷附答案⼩学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测试卷成绩教师寄语同学句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精深,这深厚⽽辉煌的民族⽂化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粮⾷。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些优秀诗篇让⼤家学习,就是希望通过这“⼀枝枝红杏”让⼤家感受到古⽂化的“满园春⾊”。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序号)(9分)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

A.阴⼭ B.边关 C.燕⼭2、龚⾃珍《已亥杂诗》“落红不是⽆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A、红⾊B、花C、树叶3、以下作者中字乐天,号“⾹⼭居⼠”的诗⼈是谁?()A.⽩居易 B.杜甫 C.李⽩4、下⾯中的哪位是“唐宋⼋⼤家”之⼀?()A.李贺 B.王安⽯ C.李商隐5、“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诗句的含义是()A.描绘了春天⽔上千帆竟发,林中万⽊争春的繁茂景象。

B.歌颂了⼤好春光,美好的景⾊。

C.抒发了诗⼈对幸福美好⽣活的赞美和向往。

D.表达了诗⼈对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坚定信念。

6、《城南旧事》中,德先叔是()。

A.国民党 B.贼 C.⼤学⽣7、《草房⼦》中桑桑是谁的⼉⼦?()A,桑乔 B.校长 C.细细马8、《草房⼦》中秃鹤成功演出的戏是()A.《屠桥》 B.《红菱船》 C.《⼿拿碟⼉敲起来》 D.《洪湖⾚卫队》9、《斑羚飞渡》中.那座美丽的桥指的是:()A.指那⼀道弯弯的彩虹。

B.象征镰⼑头⽺⾏为和精神的闪光。

C.⼈们建造的桥。

⼆、判断题。

(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X”。

)(7分)1、“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中的“乃翁”指的是北宋诗⼈陆游。

……………………………………………………………………………………()2、“春风⼜绿江南岸”中的“绿”是“绿⾊”的意思。

……………………………()3、《念奴娇·过洞庭》,其中念奴娇是词的题⽬。

…………………………()4、杜牧称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中,“红”是()A.红色B.花C.树叶D.树枝2.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爱国之情的一项是()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九州生气恃.风雷(害怕)B.万马齐喑.(吼叫)C.直.把杭州作汴州(简直)D.题临安邸.(茶馆)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B.《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D.“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元:同“原”,本来。

)B.万马齐喑.究可哀(喑:沉默。

)C.随意春芳歇.(歇:睡。

)D.默而识.之(识:记住。

)二、诗词曲鉴赏古诗文阅读。

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6.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从题目上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

8.“生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课内精彩阅读。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由这首诗的题目,我了解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前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诗中的“熏”可以换成“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作业第9课《古诗三首》(含答案)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作业第9课《古诗三首》(含答案)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读拼音,写生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rèn()yuè()上mó()天。

yí()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形近字组词。

岳()遗()楼()凉()摩()兵()遣()搂()掠()磨()3.写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里。

(1)这场决赛,难道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吗?()(2)山风梳理着他那蓬乱的头发。

()(3)葛洲坝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 4.积累名句。

(1)博学之,__________,慎思之。

__________,笃行之。

《礼记》(2)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西林壁》(3)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__。

《暮江吟》二、连线题5.请把相对应的诗句及题目连接起来。

露重飞难进乾坤日夜浮《迎燕》翅湿活微雨落日满秋山《咏蝉》谈笑有鸿儒风多响易沉《陋室铭》荒城临古渡往来无白丁《归嵩山作》吴楚东南拆泥香带落花《登岳阳楼》三、语言表达6.口语交际。

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知心朋友,想向他真诚道歉,最得体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综合实践。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

节目中诗词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各个诗歌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7.《中国诗词大会》的徽标设计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马腾同学想研究一下唐代的边塞诗他先搜集了一些边塞诗,然后写了一篇研究报告。

下面的诗歌中,()(多选)可能是他搜集的对象,他的研究报告的名字可能叫()(单选)。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检测(附答案)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检测(附答案)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检测(附答案)1.去掉题目中的括号,将每个句子的标点符号放在正确的位置。

2.删除第二段中的“卷面总分97分书写3分总分等级”这句话,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一个题目。

3.将每个句子改写成更流畅的语言,例如将第一句改为“请填入正确的诗句,与下面的作者和诗名配对。

”4.将第二题中的“五彩缤纷(在扩号内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改为“填写正确的颜色词,使句子完整。

”5.将第三题中的“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改为“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答案序号。

”6.将第四题中的“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改为“将诗句中的成语填写在括号内。

”7.将第五题中的“古诗应用题”改为“应用古诗题目”,更符合语言惯。

应用古诗题目(28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这句诗是赞颂老师们为学生奉献的精神,其中“XXX”表示要用一生的热情和心血去铭刻在历史上。

2.旅游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欣赏自然美景也可以引发对古诗的感悟。

在西湖时,我们可以吟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香山时,可以引用XXX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来到故宫,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宏伟的建筑、精美的雕刻、珍贵的文物,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在这里,我不禁想起“()”,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2.到了长城,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壮美和历史的沉淀。

站在城墙上,远眺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色,我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感慨。

这时,“()”回荡在我心间。

面对这座世界奇迹,我更加坚定了爱国之心。

3.到了瀑布脚下,我捧着清澈的泉水,感觉非常舒适。

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这时,我想起了“()”,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4.昨天晚上,我遇到了一道数学题,想了很久都没有头绪。

就在我“()”时,爸爸过来帮我,经过他的指点,我豁然开朗,真是“()”。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求知的重要性,更加珍惜家人的陪伴和支持。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评价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评价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评价测试题含答案一、《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归田园,绿酒山中煮。

秋风良夜凉,秋月秋风和。

寒泉高处喷,寒松青山多。

山中无尘土,石上生苔藓。

鸟声山中起,山煖作时至。

风急中夜月,猎火谈人事。

无事忽永别,问君何所忆?1.1 选择题1.诗中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B. 秋天C. 冬天D. 夏天答案:B. 秋天1.2 简答题2.用你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诗中的主题是什么?二、《稚子弄冰》我为翁者愚,不懂小儿语。

疑心有所失,不知是何物。

嘉童种朱树,遥指留溪水。

冰来饮冰去,情与形俱寂。

雀将食不尽,不上云中堤。

花头本无复,我来知如驶。

衣冠如面缠,不衣体之材。

僧思沃气虚,颇觉强自愧。

2.1 选择题3.诗中提到了哪种活动?A. 玩雪B. 玩水C. 捉鸟D. 搭积木答案:A. 玩雪2.2 问答题4.为什么“冰来饮冰去,情与形俱寂”?三、《村晚》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临。

庐山谁秀才,竹里尔短松。

3.1 判断题5.诗中提到了敬亭山,这座山在何地?A. 河北B. 江苏C. 浙江D. 江西答案:D. 江西3.2 问答题6.诗人用怎样的景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四、综合评价题4.1 填空题1.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共涉及了几首古诗?答案:三首4.2 简答题2.试述《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

4.3 分析题3.为什么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慨?以上就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的评价测试题。

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诗歌,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通过测试题的解答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含答案)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字词。

sūn chóu bó pàn祖()发()停()河()sì yú mián()中()树夜不能()二、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加点词语。

1. 归浣女..,。

歇.,王孙..。

浣女:歇:王孙:2. 乌啼.,愁眠.。

啼:眠:3.风一更.,,聒.碎,。

更:聒:第二课时一、分析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暝”的意思是。

( )A.王维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苦苦思索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

A.月落寒山寺B.乌啼夜半钟声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

A.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孙愁泊畔寺榆眠二、1.竹喧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自可留洗衣物的女子。

尽。

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2.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叫。

睡觉。

3.雪一更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第二课时一、1.A 2.B 3.B二、1.× 2.√ 3.√ 4. √。

小学必背古诗练习题(五年级下册)(含答案)

小学必背古诗练习题(五年级下册)(含答案)

小学必背古诗(五年级下册)班级:______姓名:______一、单选题1.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

( )A.唯见长江天季流B.唯见长江天际流C.唯现长江天际流2.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 )A.满城尽带黄金甲B.黄沙万里穿金甲C.黄沙百战穿金甲3.草满池塘水满__,山衔落日浸寒漪。

( )A.坡B.陂C.泼4.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 )A.月出惊飞鸟B.月圆惊山鸟C.月出惊山鸟5.《村晚》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

( )A.范成大B.杨万里C.雷震6.即从巴峡穿巫峡,______________。

( )A.便下襄阳奔洛阳B.刚下襄阳向洛阳C.便下襄阳向洛阳7.________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A.青海长云B.清海长云C.青海常云8.慈母______,游子身上衣。

( )A.手中线B.手中针C.手中笺9.“五千仞岳上摩天”中“摩天”的意思是______。

( )A.高楼B.高山C.迫近高天,形容极高。

D.1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__岳上摩天。

( )A.刃B.仞C.韧1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____碎地声。

( )A.琉璃B.玻璃C.水晶12.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

( )A.天气晚来秋B.夜静春山空C.流响出疏桐13.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

( )A.村庄儿女各当家B.也傍桑阴学种瓜C.麦花雪白菜花稀14.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

( )A.尤子身上衣B.幼子身上衣C.游子身上衣15.孤帆远影碧空__,唯见长江天际流。

( )A.进B.近C.尽16.______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

( )A.敲成玉罄穿林响B.敲成玉磬穿林响C.敲作玉磬穿林响17.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

( )A.孤城远望玉门关B.孤城遥望玉门关C.孤城远看玉门关1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__山。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字词。

sūn chóu bó pàn祖()发()停()河()sì yú mián()中()树夜不能()二、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加点词语。

1. 归浣女..,。

歇.,王孙..。

浣女:歇:王孙:2. 乌啼.,愁眠.。

啼:眠:3.风一更.,,聒.碎,。

更:聒:第二课时一、分析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暝”的意思是。

( )A.王维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苦苦思索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

A.月落寒山寺B.乌啼夜半钟声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

A.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孙愁泊畔寺榆眠二、1.竹喧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自可留洗衣物的女子。

尽。

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2.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叫。

睡觉。

3.雪一更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第二课时一、1.A 2.B 3.B二、1.× 2.√ 3.√ 4. √类文阅读-21 古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词语。

十五夜:地白:2.诗的一、二句分别从、、的角度来写的。

“地白”、“树栖鸦”从写;“冷”从写;“露无声”从写。

这幅凄清的写意图画,衬托了诗人的心境。

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一、补全诗句,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 无.,。

王师..。

..,乃翁无:王师:乃翁:2.山外,休.?,直.把。

休:直:3. 生气恃....。

...,万马齐喑,。

生气:恃:万马齐喑: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

B.《题临安邸》歌颂了京城汴梁的繁华热闹。

C.《已亥杂诗》是唐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第二课时一、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二、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1.死去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同“原”,本来。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你们的父亲。

2. 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停止。

简直。

3. 九州风雷究可哀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二、A第二课时一、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3.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二、1.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2.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3.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类文阅读-12 古诗三首军城早秋(唐)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朔云:北方的云。

B.更催:再次催促。

C.骄虏:骄傲的俘虏。

D.莫遣:不要让。

2.“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意思是。

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3.用“”画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课时一、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答案】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荒凉、严寒、空旷、阴沉2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第二课时一、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二、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一、D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三、消息来得突然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疾速飞驰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第三课时一、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将晓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篱门快要天亮。

迎凉篱笆的门。

三万里河指华山。

五千仞岳指黄河。

必学古诗小学生测试题目(附答案)

必学古诗小学生测试题目(附答案)

必学古诗小学生测试题目(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句古诗是《静夜思》的开头?A.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A2. 下面哪首古诗的作者是杜甫?A. 静夜思B. 将进酒C. 登高D. 登鹳雀楼答案:B3. 下面哪句古诗是《登鹳雀楼》的开头?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D4. 下面哪首古诗的作者是王之涣?A. 静夜思B. 将进酒C. 登高D. 凉州词答案:D5. 下面哪句古诗是《将进酒》的开头?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答案:A二、填空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登鹳雀楼》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将进酒》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静夜思》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凉州词》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杜甫的哪首诗的开头?答案:《登鹳雀楼》三、简答题1. 请写出杜甫的两首诗名。

答案:《将进酒》和《静夜思》2. 请写出王之涣的一首诗名。

答案:《凉州词》以上就是必学古诗小学生测试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帮助到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记组演讲呈奉诗篇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全知)2.家祭无忘告乃翁。

(告:祭告)3.西湖歌舞几时休。

(休:停止)4.九州风气恃风雷。

(恃:依靠)三、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意思:人死了,就全知道了,但是遗憾的是看不到九州的变化和发展。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思:我劝告上天,要振奋精神,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四、根据内容填空。

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

这首诗通过“XXX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题临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XXX。

这首诗描写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国耻的诗句是“何时忘却营盘旧事,心头一片月明新。

”。

己亥杂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XXX。

从“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愿望。

五、读诗歌,回答问题。

示儿1.“XXX”是指王朝的军队。

2.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看不到九州的变化和发展;诗人的遗愿是祭祀家族先辈和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3.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爱国的人。

六、我想分享的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XXX写给他的好友离开京城归乡的送别之作。

虽然不是直接表达爱国情感,但是诗中所表达的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悲伤,也是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这首诗也被后人誉为“离别诗之冠”。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项测试题(60分钟100分)一、填写古诗词。

(18分)1.牧童归去横牛背,。

2. ,也傍桑阴学种瓜。

3.黄沙百战穿金甲,。

4.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

《乡村四月》5. ,南望王师又一年。

6. ,才了蚕桑又插田。

7.孤帆远影碧空尽,。

8.童孙未解供耕织,。

9. ,彩丝穿取当银钲。

10. ,唯见长江天际流。

11. ,时鸣春涧中。

12.羌笛何须怨杨柳,。

13. ,青春作伴好还乡。

14.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春风不度玉门关。

16. ,村庄儿女各当家。

17.谁言寸草心,。

18. ,夜静春山空。

二、请结合语境,填写古诗词句。

(48分)1.“谁言寸草心,。

”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儿童的天真童趣让人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杨万里眼中孩子们清晨弄冰的天真可爱。

3.陆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未见祖国统一的遗憾。

4.王昌龄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将士们的壮志凌云。

5.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本诗的作者是。

6.“孤帆远影碧空尽,。

”本诗的题目是《》。

7.在古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爱的儿童形象,热爱劳动的乡村儿童:童孙未解供耕织,。

调皮可爱的牧童:牧童归去横牛背,。

8.由画面“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你会想到诗句,。

9.提及玉门关,你会想到王昌龄的诗句,。

句子表达了诗人。

10.诵读古诗,要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

《从军行》中最能表现戍边将士不怕牺牲精神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直接表达杜甫喜悦之情的是“却看妻子愁何在,。

”诗中有闲适的乡村,“,子规声里雨如烟。

”也有苍凉的边塞,“黄河远上白云12.《乡村四月》前两句着重写景,句子是,。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第1课《古诗三首》试题试卷 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第1课《古诗三首》试题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________时节紧张的劳动气氛。

(2)《稚子弄冰》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里孩子们的一场嬉戏。

2.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童年里有诗词,诗词里有图画:从“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小孩子趴在溪边剥莲子吃的画面。

(2)童年里有诗词,诗词里有声音:从“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仿佛能听到风吹过耳畔的声音。

(3)童年里有诗词,诗词里有气味:从“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仿佛能闻到菜花散发出来的清香。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诗句中的“衔”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的情景。

(2)诗句中“________”与“草满池塘”结构相同,对仗工整。

(3)下面与这样的短语构成方式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昼出耘田B.金盆脱冰唱C.鸟鸣深山D.人比花娇4.按要求完成练习。

(1)本课中与下图描绘的画面相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本课中,展现孩子们敲冰自娱、意趣盎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由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想象到孩子们弄冰时由“________”转为“________”的情绪变化过程。

二、选择题5.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稚.子(zhì)芝.兰(zhī)姊.(zǐ)痴.情(zhī)B.牙龈.(yín)两鬓.(bìnɡ)迸.裂(bìnɡ)瞑.目(mínɡ)C.弓弩.(nǔ)阻挠.(náo)恐吓.(hè)拖男挈.女(qiè)D.玷.(diàn)污旖.(yǐ)旎踌躇.(zhù)绷.(běnɡ)脸6.下列关于作者及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范成大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具一格,扩大了陶渊明以来田园诗所表现的内容。

小学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必背古诗(五年级上册)班级:______姓名:______一、单选题1.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__________。

( )A.清泉石上流B.夜深千帐灯C.故园无此声2.《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

( )A.张继B.王维C.李白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

( )A.不拘一各降人才B.不拘一格绛人才C.不拘一格降人才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出自清代诗人______的作品《己亥杂诗》。

( )A.龚自珍B.范仲淹C.辛弃疾5.______________,蒙冲巨舰一毛轻。

( )A.昨夜江边春水深B.昨夜江畔春水生C.昨夜江边春水生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中的“鳜”的正确读音是_____。

( )A.guìB.juéC.juè7.《乞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 )A.虞世南B.林杰C.李白8.垂緌饮清露,流响出__桐。

( )A.疏B.梧C.树9.问渠那得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 )A.清如许B.青如许C.清如水1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__汴州。

( )A.作B.做C.称11.随意春芳歇,王孙______。

( )A.自可留B.尚可留C.自可溜12.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

( )A.连动下渔舟B.莲动下渔舟C.莲动下鱼舟13.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流水鳜鱼肥。

( )A.杏花B.桂花C.桃花14.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__轻。

( )A.身B.叶C.毛15.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__自在行。

( )A.留B.游C.流16.月落乌啼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 )A.霜满天B.霜漫天C.双满天17.竹喧归__女,莲动下渔舟。

( )A.浣B.宦C.寰18.《山居秋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

( )A.王之涣B.王维C.林杰19.家家乞巧__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专项练习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专项练习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专项练习测试卷(含答案)1.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卷”的读音是“juǎn”,它的意思是卷起。

2.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

②③①④,即“南望王师又一年”(XXX)、“唯见长江天际流”(XXX)、“XXX”(XXX)、“乡村四月闲人少”(XXX)。

3.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华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B。

③②④①,即“众鸟高飞尽,XXX去闲。

”(XXX)、“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XXX)、“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XXX)、“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XXX落九天。

”(XXX)。

4.“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答案:A。

初春。

5.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答案: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6.关于“羌笛何须怨XXX,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实则是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1.在报答母亲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吟诵XXX的《游子吟》,表达出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送别诗则是表达与朋友深厚感情的一种诗体,XXX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表达了朋友离去后自己的孤独感受,而XXX在送别朋友出使安西时,则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2.XXX告诉我们同情心的重要性,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同情心是不可或缺的;《论语》中则区分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君子有道德操守和高尚情操,而小人则缺乏这些品质。

3.在本册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农民的勤劳生活,如《田园四时杂兴》中的描写,以及《乡村四月》中的情景描写。

4.古语中有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告诉我们读书要用心,不能只是囫囵吞枣,而应该认真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古诗文阅读》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古诗文阅读》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40分)(一)溪居①即事②(20分)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③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④去却关。

【注释】①溪居:溪边村舍。

②即事: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

③系:拴,捆绑。

④柴门:木制的门,诗中泛指家门。

1.诵读这首诗时,语调应该是( )(5分)A. 轻快且活泼。

B. 奔放且雄伟。

C. 低沉且悲痛。

D. 舒缓且无奈。

2.由“溪居即事”这个题目,你能知道什么信息?以此为题目的好处是什么?(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让你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发挥想象,写一写。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人用“疑”“急”二字写出了孩童怎样的心理?有什么作用?试联系全诗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20分)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①,芭蕉分绿与窗纱②。

日长睡起无情思③,闲看儿童捉柳花④。

【注释】①软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

②芭蕉分绿与窗纱:芭蕉的绿色映衬在纱窗上。

③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

小学生古诗学习测验题(附带答案)

小学生古诗学习测验题(附带答案)

小学生古诗学习测验题(附带答案)一、填空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登鹳雀楼》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哪首古诗的结尾?答案:《将进酒》3.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静夜思》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登高》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相思》二、选择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杜甫的作品吗?a) 是b) 不是答案:b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作品吗?a) 是b) 不是答案:b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白居易的作品吗?a) 是b) 不是答案:a4.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王之涣的作品吗?a) 是b) 不是答案:b5.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苏轼的作品吗?a) 是b) 不是答案:a三、简答题1. 简述《静夜思》是哪位古代诗人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作品。

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故乡的场景,通过观察月亮和思考家乡的美景表达了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2. 简述《登鹳雀楼》是哪位古代诗人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答案:《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

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所见的壮丽景色,通过描写山河壮丽和远处的黄河入海场景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3. 简述《将进酒》是哪位古代诗人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答案:《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

这首古诗以饮酒为主题,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人生态度和对享受人生的追求。

诗中通过自我鼓励和豪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认识和对享受人生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9.,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碧玉妆成一树高,。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古来征战几人回?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不教胡马度阴山。
三、解释下列带点字:(14分)(每空2分)
1.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日光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加倍、更加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消失了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停泊、停靠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如,赶不上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
3.《风》的作者是唐朝的。这首咏物诗的对象是“风” 。这首诗其实是一个,每一句都从不同的角度 提示谜底,谜底就是。
4.《回乡偶书》是唐朝的最为人传诵的一首诗。
5.诗名同为《凉州词》,作者分别是唐朝的和,这两首诗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当时将士们在(地点)的军旅生活。
6.“卢城飞将”描写的是西汉名将,作者是唐朝的。
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 理解诗句。(56分)(每空2分)
1.江南出自汉乐府,诗句单纯质朴,平白如话。
2.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y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请标注带点字的正确拼音)
3.《风》的作者是唐朝的李峤。这首咏物诗的对象是“风” 。这首诗其实是一个谜语,每一句都从不同的角度 提示谜底,谜底就是“风”。
他还有一首著名的诗《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前两句着重,后两句则是临别的叮咛之语,其中广为流传的“”用来比喻作者为人。
7. 《鹿柴》的作者,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人们称赞他“”。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是作者是唐朝的大诗人,字太白,号。句中的“三千尺”用了的手法,形容山高。
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的“广陵”是指广陵郡,扬州的旧名,现在的。
4.《回乡偶书》是唐朝的贺知章最为人传诵的一首诗。
5. 诗名同为《凉州词》,作者分别是唐朝的王翰和王之涣,这两首诗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当时将士们在西北边塞(地点)的军旅生活。
6.“卢城飞将”描写的是西汉名将李广,作者是唐朝的王昌龄。
他还有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则是临别的叮咛之语,其中广为流传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用来比喻作者为人清廉纯洁、为人正直。
10.唐朝的大诗人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所写的的诗被称为“诗史”。《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畔的春(季节)景。
11. 《春夜喜雨》这首诗中无一“喜”字,却处处洋溢着无比喜悦的心情。
12. 《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张继所著,是一篇描写旅途孤寂忧愁的心情的传世名作。诗中的“姑苏”是现在苏州的别称。
五年级古诗试题
一 填空.(30分)(每空2分)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夜半钟声到客船。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野渡无人舟自横。
3.黄师塔前江水东,。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5.,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3.,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1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理解诗句.(56分)(每空2分)
1.江南出自,诗句单纯质朴,平白如话。
2.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请标注带点字的正确拼音)
7. 《鹿柴》的作者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是作者是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句中的“三千尺”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山高。
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的“广陵”是指 广陵郡,扬州的旧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解释下列带点字.(14分)(每空2分)
1.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空2分)
10.唐朝的大诗人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被称为“”。《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畔的(季节)景。
11. 《春夜喜雨》这首诗中无一“喜”字,却处处洋溢着的心情。
12. 《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所著,是一篇描写旅途的心情传世名作。诗中的“姑苏”是现在的别称。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