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4.1光源 光的传播 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_第一节_光源光的传播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_第一节_光源光的传播习题(含答案)

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D )A.小孔成像B.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C.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D.傍晚,当太阳到了地平线以下,我们还能看到它2.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大__(选填“大”或“小”);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3×108__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__慢__。

3.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无数个小圆斑,这是太阳的__像__,是由于__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__而形成的。

4.如图是2016年3月9日,在中国南部地区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__沿直线传播的__,发生日食时,__月球__(选填“地球”或“月球”)处于中间位置。

该现象还说明光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B )A.太阳 B.月亮C.萤火虫 D.发光水母6.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7.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B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日食、月食的形成8.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 )A.太阳的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像9.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B )A.森林里树枝间的光柱B.激光测距仪C.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D.排队看齐10.小明探究光的传播时做了一个实验,他在家中的空水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了大量的盐,过了几天,他让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光路如图所示,图中光线沿__曲线__(选填“直线”或“曲线”)传播,原因可能是__盐水不均匀__,这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应当具有__均匀__的特点。

2022-2023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4

2022-2023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4

4.1光源光的传播同步练习1.如图所示,关于天安门升旗仪式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士兵枪上的刺刀熠熠发光,是因为刺刀是光源B.士兵方队匀速前进、动作标准,他们做的不是机械运动C.整个队列整齐划一,现场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D.士兵的口号响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2.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能够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光芒万丈的太阳B.发光水母C.璀璨夺目的钻石D.色彩斑斓的屏幕3.下列物体中,全部是光源的是()A.耀眼的玻璃幕墙、明目善睐的大眼睛、萤火虫B.萤火虫、煤油灯的火焰、光彩夺目的钻石C.篝火、正在发光的灯泡、夜空中点点繁星D.正在播新闻的电视屏幕、燃烧的篝火、太阳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最小的窗的位置应为()A.ae B.ad C.be D.bd5.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

下面有关该装置制作和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能更清晰地观察像,应在B端蒙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B.观察远处物体时,B端应处于较阴暗的环境中C.成像的小孔可以不是圆形的D.观察远处物体时,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光屏上的像将变大6.“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该模型是依据杆影的方位来判断时间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如果阴影由长变短,则表示时间为下午7.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调节,像的大小可以等于物的大小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8.小明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的像是正立的B.若小孔改为小三角形,半透明膜上的像也变为三角形C.随着蜡烛的燃烧,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下移D.若取下半透明膜,透过小孔将看到的是正立的烛焰9.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在变短B.一直在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10.“坐井观天”这一成语是用来比喻或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2020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1《光源 光的传播》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0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1《光源 光的传播》同步练习 (含答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教科版物理八上《光源光的传播》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学习“光的传播”时,老师做了如下演示实验: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一个人沿路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再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3.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成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4.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而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能力B.人耳的听觉“暂留”的缘故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电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雷声的传播速度5.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普通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v1<v2<v3B.v1>v2=v3C.v1>v2>v3D.v1=v2=v36.开运动会时,请你做终点计时员,你是看到发令员的枪冒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A.看枪冒烟,因为烟雾看得清B.听到枪声,因为枪声听得清C.看枪冒烟,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D.看枪冒烟,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7.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太阳的虚像B.太阳的实像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实像8.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B.教室屏幕上的投影C.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D.树在水中的倒影9.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10.在电闪雷鸣的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闪电在发出雷声之前产生B.声速比光速小得多C.光传播不需要介质D.人耳接收声音信号迟缓,感觉滞后1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B.教室屏幕上的投影C.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D.树在水中的倒影12.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二、填空题1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从物理角度来看,月亮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他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小明同学很喜欢这两句,于是画出了诗中的情景,如图所示.同学们看了他的画,指出其中有一处违背了物理规律,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新)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光源 光的传播》同步练习(附答案)

(新)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光源 光的传播》同步练习(附答案)

1.光源光的传播1、真空中光的速度是m/s,它相当于1s内绕地球赤道圈,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要。

2、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如图甲所示,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是利用。

3、如以下图,O为灯泡,A、B、C、D是地面上四个位置,某人举着一球形物体分别站在四处,在__________处时,墙上的阴影最大。

4、站在远处观察锣鼓队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队员敲锣打鼓的动作,而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是因为〔〕A、人眼比人耳反响快,灵敏B、敲锣打鼓后,隔一段时间才发出声音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比光慢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5、以下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B、探照灯在节日夜空形成的光束C、平静的河面上看到电线杆笔直的倒影D、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6、在图中作出室内人观察到的窗户外的景物范围。

7、孙悟空是神通广阔的齐天大圣,他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一秒钟就可以翻一个跟斗,是神仙里当之无愧的赛跑冠军,但是,如来佛祖说光比他快多了,孙大圣当然不服,于是他与光相约来一次比赛,并请你来做裁判〔如以下图〕。

〔1〕你认为他们谁可能赢?为什么?〔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米,那么光跑一趟要多久?孙悟空呢?8、2002年6月11日,家住上海的天文爱好者王强,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太阳的照片如以下图,请说明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它的成因是什么?9、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测量河道的宽度。

如以下图,先用一根竹竿正对河对岸边上O点处的一颗大树〔或其他物体〕竖直插在河边A点上,再用另一根竹竿竖直插在B点,观察到两根竹竿与树干恰好重合在一直线上,测得AB=2m,然后将A竿向左移动1m,B竿向左移动1.2m才能使它们再次重合在一直线上,请用作图法求出河宽。

10、请看如以下图的几幅图:〔1〕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除了图中所示的几种情形外,你能不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或事实来证明你的结论?第二套1.如以以下图,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_______.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3.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 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现在将凸透镜向光屏移近10 cm,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则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倒立的、缩小的是实像B.倒立的、放大的是实像C.正立的、缩小的是虚像D.正立的、放大的是虚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 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 ( )A.大于20 cmB.大于10 cm且小于20 cmC.小于10 cmD.等于20 cm5.如以以下图是某市初中毕业生物理实验考查时,四位同学组装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6.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以以下图的情景中,正确的选项是 ( )7.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_______调(选填“上〞或“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3)假设想从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_______点(填字母符号).8.在以以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___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_______,假设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 cm〞刻度处.则应在_______cm 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_______为止.9.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到达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10.如以以下图所示,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_______,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_______,成虚像的是图_______.11.如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当蜡烛放在哪个位置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 ( )A.u>2f B.f<u<2f C.u=f D.u<f1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假设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13.如以以下图,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22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 cm小于20 cmB.等于20 cmC.小于10 cmD.大于20 cm1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将蜡烛放在距离该透镜35 cm处时,蜡烛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 )1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_______.(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拟,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______(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17.以以下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A.a点B.b点C.c点D.d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4.1光源 光的传播 课后习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4.1光源 光的传播 课后习题

4.1光源光的传播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2.如图所示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月亮是光源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D.光年是时间单位4、小壮同学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一天后,她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射入白糖水,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激光笔发出的光本身是弯的B.光在白糖水中是不会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D.白糖水不是均匀的介质,从而使光传播方向改变5、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

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6.下列成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管中窥豹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星光闪烁,一眨一眨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太阳发出的光通过大气层射向大地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小9.小壮同学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如图所示。

若保持小孔和烛焰位置不变,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10.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后,光的传播速度()A.不变B.减小C.增大D.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二、填空题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

2020-2021学年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4.1光源 光的传播

2020-2021学年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4.1光源 光的传播

4.1光源光的传播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108m/s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2.8月22日,一场盛大的日食在美国上演,在美国的某些区域人们观察到的日偏食,在发生日偏食时,人们观察到树荫下的亮斑的形状是A.无规则的各种形状,与树叶之间的缝隙形状有关B.月牙形,它是太阳的影子C.月牙形,它是太阳的像 D.圆形,它是太阳的像3.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甲、乙两人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则A.甲记录的较准确 B.乙记录的较准确C.甲、乙两人记录的都较准确 D.甲、乙两人记录的都非常不准确4.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的是A.变长B.先变长再变短C.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5.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应在A.甲B.乙C.丙D.丁6.白天天晴时,我们在校园树荫下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些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光的折射形成的C.光的反射形成的D.以上答案都不对7.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慢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C.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D.雷声从更远的地方传来8.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灯光下会看到物体的影子,自然界中会出现日食或月食等天文现象,利用激光可以引导掘进机前进.假如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B.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C.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9.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的实像B.蜡烛的倒立的实像C.三角形光斑D.蜡烛的倒立的虚像10.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晶莹的钻石 B.耀眼的流星 C.皎洁的月亮 D.放电影时看到的屏幕二、填空题11.(1)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2)一定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3)可能是光源也可能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均填序号)①太阳;②星星;③自行车的尾灯;④正在放电影的银幕12.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填“快”或“慢”);光从空气传播到水中,它的速度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如图甲所示.月食是由于______形成的现象.当月球位于图乙中的______(填“A”“B”或“C”)区域时,就能看到月全食现象.14.为了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用激光器向月球上的反射器反射激光,经反射器反回激光发射场,若测得经过的时间为2.54秒,那么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千米.15.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16.图是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_____传播的,也说明光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源-光的传播”知识过关练习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源-光的传播”知识过关练习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源光的传播”知识过关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以下成语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一叶障目B.立竿见影C.杯弓蛇影D.凿壁偷光2 .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是客观存在的B.漫反射把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发射,所以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鱼翔浅底B.水中倒影C.雨后彩虹D.形影不离4 .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可以看到河边垂柳的倒影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看起来上翘了子5 . 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就在《墨经》中记录了小孔成像现象.关于如图的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烛焰经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烛焰倒立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蜡烛靠近小孔,烛焰的像大小不变D.烛焰所成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6 . 看电影时,人们在电影院各个座位上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B.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银幕向各个方向都发出了光D.银幕对光有发散作用7 . 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

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

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A.日食现象B.雨后“彩虹”C.水中“倒影”D.放大镜把字“放大”8 . 课本中的插图“太阳能凉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扇叶的动能”(如图),引发了小聪一些联想,他的下列表达错误的是()A.太阳能实质上是太阳内部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B.太阳能为“二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是电磁波D.太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9 . 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B.C.D.10 . 下列光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11 .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B.小孔成像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D.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12 . (2014•沂水县二模)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景物在镜中成像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13 . 如图所示,能解释“倒影”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14 .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太阳D.月亮15 . 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坐井观天”,图中表示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点为青蛙眼睛的位置)()A.B.C.D.二、填空题16 .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日全食”.如图表示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图中的A处是球,产生日全食的原因是.17 .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那是因为光速比声速________(选填“快”或“慢”),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m/s。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4.1光源 光的传播 课后习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4.1光源 光的传播 课后习题

4.1光源光的传播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2.如图所示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月亮是光源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D.光年是时间单位4、小壮同学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一天后,她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射入白糖水,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激光笔发出的光本身是弯的B.光在白糖水中是不会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D.白糖水不是均匀的介质,从而使光传播方向改变5、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

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6.下列成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管中窥豹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星光闪烁,一眨一眨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太阳发出的光通过大气层射向大地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小9.小壮同学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如图所示。

若保持小孔和烛焰位置不变,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10.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后,光的传播速度()A.不变B.减小C.增大D.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二、填空题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练习1(含解析)新人教版word版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练习1(含解析)新人教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课后练习1(含解析)新人教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题一:⑴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⑵浩繁的星空,天体之间相距遥远。

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 (AU),1AU=1.496×1011m,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那么,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方向传播到地球的,你每天接受到的太阳光大约是s前从太阳上发出的。

题二:光年是__________长度的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时,1光年=9.4608×1015____________。

题三: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

这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像。

题四:我市夏季多雷雨天。

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题五: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 的位置(画出光路图)。

题六: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北宋科学家沈括也做过精彩的描述,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富所束,亦皆倒垂…”。

(如图1)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2所示。

⑴请在图2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⑵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

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选填“正比”或“反比”)。

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练习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练习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光的直线传播题一:⑴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先变短后变长B .先变长后变短C .逐渐变短D .逐渐变长⑵浩繁的星空,天体之间相距遥远。

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 (AU),1AU =1.496×1011m ,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那么,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方向传播到地球的,你每天接受到的太阳光大约是s 前从太阳上发出的。

题二:光年是__________的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时,1光年=9.4608×1015____________。

题三: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

这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像。

题四:我市夏季多雷雨天。

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题五: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 的位置(画出光路图)。

题六: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北宋科学家沈括也做过精彩的描述,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富所束,亦皆倒垂…”。

(如图1)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2所示。

⑴请在图2中作出蜡烛AB 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⑵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

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 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 成(选填“正比”或“反比”)。

⑶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光斑图1图2的直径为2.8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3.0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l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m。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练习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练习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练习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题一:⑴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阴下乘凉,树阴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镜面反射⑵一束光从地球到月球需要1.27s,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 m。

题二:光年是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约9.5万亿千米。

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约有4.22光年,合万亿千米。

题三:如图所示,能通过三个小孔看到烛光的条件是。

题四:关于声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与光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人耳能听见超声波和次声波C.声与光都能被物体反射和吸收 D.人眼能看见红外线和紫外线题五: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发光点S,利用光的传播规律作出它经过小孔在光屏上的落点。

题六: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abcd B.acd C.ab D.cd题七:课堂上老师用喷壶喷出水雾,打开激光笔,同学们发现在空气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红认为是水雾使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小明认为没有水雾光在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

请你判断谁的说法是正确的,并设计一个实验或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证明。

题八:利用激光可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已知月球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为38万千米,若用激光测量两者之间的距离,激光从发射到返回信号接收器共需要多少时间?(激光在空气中和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近似相等)题九:小明在树底下看到地面上除了轮廓分明的树叶影子外,还有若干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

(1)试回答:①树叶影子的形成表明了光____________传播的事实;②圆形光斑是光通过树叶缝隙形成的______________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课后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课后习题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课后习题班级:姓名:1、图中漫画说的是一个成语,你知道这个成语是,这个成语可以用一个物理原理来解释:2、金星凌日天象,人们可以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小黑点,如右图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该天象是由光的形成的。

太阳,地球,金星三个天体可能分别处在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处在位置。

3、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做手影游戏,你以为手影的形成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不沿直线传播 C、光速太大 D、以上都不对4、人眼能看见物体一定是()A、物体是光源B、物体在太阳光下C、物体射来的光进入人眼D、眼睛有光射在物体上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C、光年是时间单位D、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108m/s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水中是沿中直线传播的D、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7、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在真空传播速度最大C、光在水中射向空气时,传播速度增大D、光从玻璃射向水中时传播速度减小8.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是()A.小孔成像B.日食和月食C.影子的形成D.水中的筷子变弯了9、关于月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从侧面照到月球上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其它天体挡住了10.在一工棚顶上有一方形小孔,太阳光通过它落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小孔的像D.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11、如果让太阳光垂直射到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上,那么它能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是()A、三角形的B、圆形的C、方形的D、无法确定【拓展延伸】1、对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打雷时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人耳的反应比人的眼睛反应慢B、太阳光穿过方形的窗口,在室内地面上形成光斑是太阳的影子C、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的光斑是太阳的实像D、通过门缝向外看,眼睛离门缝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2、一束激光从地球射向月球,然后被月球上的反光装置反射回地球,所需时间是2.54s。

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词语所描述的发光体中,是光源的是()A.金光闪闪B.火光冲天C.红光满面D.波光粼粼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方向B.光线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规定的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D.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3.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4.光在不同的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相同的,下列介质中光速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B.v玻璃<v空气<v水<v真空C.v真空>v空气>v玻璃>v水D.v玻璃<v水<v空气<v真空5.已知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 s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A.3.81×108 mB.7.62×108 mC.2.6×108 mD.8×108 m6.运动会上,终点计时员应根据什么现象开始计时()A.听到枪声和看到白烟都可以B.看到白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看得清楚C.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楚D.看到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7.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8.晚上,人路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9.右图是某次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传播的,也说明光(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课后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课后习题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词语所描述的发光体中,是光源的是( )A.金光闪闪B.火光冲天C.红光满面D.波光粼粼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方向B.光线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规定的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D.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3.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4.光在不同的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相同的,下列介质中光速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B.v玻璃<v空气<v水<v真空C.v真空>v空气>v玻璃>v水D.v玻璃<v水<v空气<v真空5.已知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 s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A.3.81×108 mB.7.62×108 mC.2.6×108 mD.8×108 m6.运动会上,终点计时员应根据什么现象开始计时( )A.听到枪声和看到白烟都可以B.看到白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看得清楚C.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楚D.看到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7.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8.晚上,人路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9.右图是某次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传播的,也说明光(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19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包含答案)——4.1 光源 光的传播

2019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包含答案)——4.1  光源  光的传播

4.1 光源 光的传播1.________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光源分为________光源和________光源.下列物体:①正在放映电影的银幕、②太阳、③月亮、④地球、⑤点燃的蜡烛、⑥金光闪闪的金条、⑦萤火虫、⑧闪电,能称为天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光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 .海市蜃楼B .镜花水月C .凿壁借光D .油光可鉴5.下列各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 .水中的“白云” B.经放大镜放大的“字”C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树的影子中圆形的“光斑”6.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折射B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漫反射D .光的镜面反射7.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B .夜晚,路灯下形成的人影C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D .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8.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B .雨后看见彩虹D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B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 .河水看上去“较浅”树荫下的圆形光斑A 水中“折笔”B 水中倒影C 雨后彩虹DC.阳光下我们在操场上的影子D.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9.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凿壁偷光 B.海市蜃楼 c.猴子捞月 D.杯弓蛇影10.我市夏季多雷雨天。

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这是因为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1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光源光的传播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2.如图所示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月亮是光源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D.光年是时间单位4、小壮同学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一天后,她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射入白糖水,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激光笔发出的光本身是弯的B.光在白糖水中是不会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D.白糖水不是均匀的介质,从而使光传播方向改变5、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

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6.下列成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管中窥豹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星光闪烁,一眨一眨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太阳发出的光通过大气层射向大地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小9.小壮同学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如图所示。

若保持小孔和烛焰位置不变,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10.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后,光的传播速度()A.不变B.减小C.增大D.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二、填空题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

从物理角度来看,月亮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诗人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12.“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光在空气中是____________的,这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光学原理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13、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m/s。

14、光在不同的物质里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______中的速度最大,是_______m/s。

15、大约2400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

小孔成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所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关。

16.图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图,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光屏和小孔位置不变,当蜡烛远离小孔时,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形成日全食现象这种奇观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日食时,______________(选填“地球”或“月球”)处于中间位置。

1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m/s;从地球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 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19、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①太阳①月亮①钻石①自行车的尾灯①蜡烛的火焰①正在发光的萤光虫①正在放电影的银幕20.光在_______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三、作图题21、如图所示,S是光源,A是不透明的物体,L是竖直墙面,试画出光源S照不到墙面的范围。

22、用光路图作出图中物体AB经小孔O在屏幕M上所成的像A′B′。

4.1光源光的传播参考答案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答案】B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2.A[解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夜空的流星、燃烧的蜡烛、发光的水母都是光源;耀眼的玻璃墙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太阳光看起来很亮,所以它不是光源。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月亮是光源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D.光年是时间单位【答案】A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合3×105km/s,故A正确;B.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B错误;C.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D.光年指光在一年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所以是长度单位,故D错误。

故选A。

4、小壮同学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一天后,她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射入白糖水,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激光笔发出的光本身是弯的B.光在白糖水中是不会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D.白糖水不是均匀的介质,从而使光传播方向改变4.D[解析]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会沿直线传播。

白糖水放置久了会慢慢沉淀,越深的地方白糖的浓度越大,白糖水就变得不均匀了,光在这种白糖水里面就不会沿直线传播。

5、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

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解析】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遮挡,就会形成日食。

故选A。

6.下列成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管中窥豹【答案】C【解析】立竿见影、一叶障目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管中窥豹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没有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的应是鱼翔浅底。

故选C。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星光闪烁,一眨一眨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太阳发出的光通过大气层射向大地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小9.小壮同学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如图所示。

若保持小孔和烛焰位置不变,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10.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后,光的传播速度()A.不变B.减小C.增大D.可能增大,可能减小7.C[解析]一叶障目,指的是一片树叶遮住了人的眼睛,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A不符合题意;如影随形,形影相伴,指的是影子和人不分离,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B不符合题意;星光闪烁,一眨一眨,是空气在流动,不均匀,光不能沿直线传播造成的,C符合题意;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D不符合题意。

8.C[解析]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即光必须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

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会改变,大气层空气分布不均匀,所以光在大气层中不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C正确。

光只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而在其他介质中都比这一速度小,故B、D错误。

9.D[解析]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错误;若内筒位置不变,小孔离物的距离大于小孔离半透明膜的距离时,像是缩小的,故B错误;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若向右拉动内筒,小孔离半透明膜的距离增大,像将变大,故C错误;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若向左推动内筒,小孔离半透明膜的距离减小,像将变小、变亮,故D正确。

10.B[解析]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在空气中光的速度与真空中光速差不多,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34,所以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光的传播速度会减小。

二、填空题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

从物理角度来看,月亮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诗人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12.“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光在空气中是____________的,这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光学原理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11.不是直线传播12.沿直线传播相同[解析]由漫画文字说明可知,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挡住广袤无垠的天空,包含的物理规律是光的直线传播。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竹管是直的,通过竹管观察豹子时,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应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13、)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m/s。

【答案】直线传播;3×108【解析】(1)在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其速度为3×108m/s。

14、光在不同的物质里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________中的速度最大,是________m/s。

【答案】真空【解析】[1][2]光在不同的物质里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其速度为:。

15、大约2400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

小孔成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所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关。

16.图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图,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光屏和小孔位置不变,当蜡烛远离小孔时,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是某次日全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日食时,______________(选填“地球”或“月球”)处于中间位置。

1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m/s ;从地球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 s ,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

15.直线传播 无 [解析]由于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此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