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合辑
信息技术泰山版七年级上册2.3搜索信息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泰山版七年级上册2.3搜索信息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搜索信息2. 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上册3. 授课时间:第2课时4. 教学时数:1课时二、教学内容1. 知识与技能(1)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掌握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
(2) 能够根据关键词搜索到相关的信息。
(3) 学会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搜索信息的方法。
(3) 培养学生通过搜索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习惯。
(3)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新课教学(1) 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 演示如何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3) 学生实践操作,学会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4) 讲解如何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5) 学生实践操作,学会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搜索,然后分享搜索结果。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信息,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1. 信息意识:培养学生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增强信息意识。
2. 信息获取能力:使学生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方法,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3. 信息处理能力:通过筛选和整理搜索到的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4. 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5. 信息应用能力:通过搜索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6. 终身学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不起,我无法完成1000字的学情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以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关键词搜索技巧为主,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搜索引擎,演示关键词搜索的流程,让学生直观地掌握搜索技巧。
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网络共享》教学预案设计
第一册第四单元《网络共享》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分析 计算机中的文件资源在经过系统而条理的分类整理之后,使查找,定位和使用变得更加轻松.然 而,一个人的文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发 挥更大的作用,在局域网中,通过"网络共享"功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开展合作研究. 学生情况分析 好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泰山版)教材中第一二三章和第四章的第一节《分类存储》 的内容,并且大部分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操作计算机的方法.这样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 学习小组,充分调动基础好的学生的带动作用,发挥他们的"小先生"作用,形成互助组,体现新 课标中"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学会 "的要求. 教材分析 《网络共享》选自义务教育山东省初级中学课本 信息技术(泰山出版社)第一册第四章《科学 地管理信息资源》第二节.是在学生掌握《分类存储》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体验和感悟到《科学管理信息资源》带给我们的方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网络的组成所需要的硬件及软件环境. (2)了解什么是网络协议. (3)掌握通过网上邻居实现局域网内资源共享的基本操作. (4)通过学习网络信息共享能够对网络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对于 Internet 有一个感性认识. 过程与方法 本节首先引导学生动手组建局域网,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硬件组成其属性的设置,了解局域网的 工作机制;通过局域网内的资源共享,引导学生充分地运用局域网为我们服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面对不同的访问者,应该科学地分配访问权限,使自己的资源不受侵犯,在共享别人的网络资源 的同时,也要遵守网络道德,不要随意删改他人信息. 教学重点 为不同的访问者分配相应的访问权限,增强资源共享的安全性. 教学难点 局域网的属性设置 教学策略 本节通过实践操作,探索为主等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提炼与总结.通过一个个的任务,使教学 内容合理流动. 教学环境 硬件资料 软件资源 教学素材 有网络环境的学生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 同学们,从我们刚开始学习计算机到今天,我们已经把计算机的许多知识和许多应用软件都学 进我们大脑的"存储器".可在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已经 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计算机都是一体的,任何一个计算机都不是孤立的, 它们可以相互的交换资料,传递信息,共享文件,把原本遥远的天涯海角变成咫尺天涯!这,就是 神奇的计算机网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局域网 教师通过投影或屏幕展示一个校园网网络结构.(见附页) 问题:1,什么叫局域网 2,组建局域网的基本设备是什么 问题由学生讨论研究完成. 学生通过观察,锻炼他们的动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网络设置 师:将以上的硬件设备进行物理连接之后,还要进行一些基本的属性设置,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 局域网.以 Windows98 为例,计算机在安装了网卡及驱动程序后,桌面上会自动生成"网上邻居" 图标,然后对"网上邻居"进行属性设置.下面,同学们对各自的计算机进行属性设置(投影仪展 示属性的设置操作方法) 根据操作卡一进行,遇到问题可以求助于课本,教师或同学.(见附页) 生实践操作,整理,师巡视.(详见课本 P78 上数第二,三段) 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二)局域网内资源共享 师:在同一个局域网中可以共享程序,文档等资源,而不必来回传递软盘; 还可以使多台计算机 共享同一硬件,如打印机等.要在局域网中让他人共享自己的资源,需要对相应的文件夹进行共 享设置;要访问他人的资源,需要找到对方的计算机及文件夹.要想使自己的资源给大家共享, 首先要有文件夹.只要有文件夹才能共享. 1,展示自己的资源 师演示操作 2,访问他人的资源 提问 1:怎样才能在自己的电脑上看到其他同学的机器呢 (教师演示一遍) 提问 2:怎样才能看到其他同学电脑里的资源呢 (教师演示一遍) 通过上述的操作我们就能清楚看到其他同学的共享文件夹,并能共享他的资源.若你对这位同 学的内容感兴趣,可以将该文件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中. 让学生看课本(P79-80) 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文件夹设置为共享,将需要共享的文件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 学生回答(通过网上邻居,即双击桌面上"网上邻居"图标,打开"网上邻居"窗口,浏览"整个网络 "中的工作者,找到提供共享资源的计算机所在的工作组. 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文件夹设置为共享,将需要共享的文件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 学生回答(在网上邻居里打开某一同学的机器名;选定并打开要访问的计算机,浏览共享文件 夹.) 学生练习: (1)在微机室内的网络上找到离自己最近的计算机和最远的计算机. (2)把教师机上的某个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上. 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网络硬盘 同学们阅读课本 P82-84 的加油材料"用网络硬盘远程共享资源" 回答:如何申请网络硬盘 师生共同归纳 学生看书. 见课本 P83-84 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即可. 生尝试练习,师巡视指导. 通过自主探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知识回顾小结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组建局域网有关知识,局域网内资源共享(共享文件夹,访问交流),申请网络硬盘的步骤. 四,课后延伸 确定一个小组活动的主题,围绕主题,分头查找,搜集相关的资料,最后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展示. 板书设计 网络共享 1,网络的设置 2,展示自己的资源 3,访问他人资源 4,网络硬盘 5,小结并拓展 课后反思 附页 操作卡一: "网上邻居"属性设置: 打开"网络"对话框. 提示:右键单击"网上邻居"图标,在打开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网络"对话框. ②安装网络协议和服务. 计算机在安装了网卡及驱动程序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必需的网络协议和服务. ③标注计算机. 操作提示:计算机在局域网中显示的名称及所属工作组的划分,直接影响到资源共享的效率.所 以设置应遵循便于浏览者查找的原则进行.。
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捕获信息》教学设计
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捕获信息》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捕获信息》教学设计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3.授课时间:2022年9月15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课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信息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此外,学生们还学会了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具备了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兴趣,他们喜欢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
在信息获取方面,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信息检索和分析的任务。
在学习和交流中,学生们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则更倾向于团队合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捕获信息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难以判断,信息检索的效率不高,以及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不足等。
此外,学生们在团队合作中可能会遇到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在实践中,学生们可能对一些新技术或工具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讲解捕获信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案例研究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捕获信息的方法;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和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1)讲授:教师通过PPT展示捕获信息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常见的信息来源和获取方法。
泰山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合辑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微项目 1 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授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中的微项目一“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本节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及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学情分析】小学阶段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只停留在软件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对于计算机内部的构造及主要部件的作用还一知半解,本节课从实物展示入手,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简单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结构组成;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掌握CPU 的组成及性能指标;4.掌握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 CPU 的组成及性能指标;3 掌握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策略】由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只停留在软件的简单应用层面,对于计算机内部的构造及主要部件的作用还一知半解,本节课从一开始的“机箱内部实物”展示入手,让学生直观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课堂贯穿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信息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什么?(二)探究过程:1.合作探究一:机箱内部结构(1)教师展示拆卸后的微机机箱,学生对照课本第8-9 页“专题一”部分,了解机箱内部结构构成;(2)小组合作讨论主要部件:CPU内存条硬盘、光驱,举例常见外存还有哪些?显卡(3)教师展示“机箱内部”图片,学生回答出主要部件名称,教师点拨其特点及组成。
(4)举例:cpu 型号如何查看?2. 合作探究二:外部设备(1)学生小组内讨论,举例: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2)教师点拨:以下几种设备,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输出设备?A. 话筒B.耳麦C.摄像机D.音箱3.探究三: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学生自学课本第12 页“科学探究”部分,(1)了解存储程序思想(2)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五大部件。
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浏览信息》教学设计
7. 学生能够撰写关于浏览器的短文或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8.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和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浏览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高。其次,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不够积极参与,需要更多的激励和指导。最后,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浏览器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的想法不够创新,需要更多的启发和引导。
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浏览信息》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浏览信息》,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浏览器浏览网络信息。教材首先介绍了浏览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然后通过实例介绍了浏览器的界面、常用功能和使用方法。教材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教材还提供了拓展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浏览器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浏览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3. 设计实际案例,让学生亲自操作,例如搜索信息、保存网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突破策略:
1.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等,直观展示浏览器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设计互动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游戏或竞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浏览器界面和常用功能的理解和记忆。
答案:浏览器通常会记录用户访问过的网页,以便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和访问这些历史记录。查看浏览器历史记录的方法是,点击浏览器的历史记录按钮,通常位于工具栏上或通过快捷键(通常是Ctrl+H)访问。历史记录页面将显示用户最近访问的网页列表,用户可以点击列表中的条目来重新访问该网页。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3.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
2. 练习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
3.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桌面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程序的启动。
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2. 演示桌面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程序的启动,让学生学会使用操作系统。
3. 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练习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
3. 练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
3.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
3. 文字编辑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重要性。
2. 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3. 讲解文字编辑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套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1课时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2课时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3课时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4课时☆单击任务栏右端的输入法指示器CH,弹出输入法选择菜单。
☆汉字输入法有很多,我们选择全拼输入法3、全拼输入法☆通过输入法指示器CH选择“全拼输入法”,屏幕上会出现输入法提示行☆输入单字:按照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逐个输入该字的汉语拼音。
注意:当重码区没有我们所需的汉字时,可通过键盘上的“+”号键向后翻页,“-”号键向前翻页。
输入的汉语拼音即编码,字母必须小写。
☆输入词组:如计算机jisuanji。
4、输入法提示行的组成☆重点强调:中英文切换按钮☆其次强调:中英文标点符号切换按钮三、小结:1、输入文字是使用计算机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
三、启动“记事本”程序四、练习单击输入法指示器CH选择一种输入法(也可以用Ctrl+shift 组合键来转换)五、在记事本中输入KP38中的段文字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5课时第六课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7课时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8课时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9课时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10课时三.考核时间:40分钟四.成绩评定:1.学生考完后提交作业2.教师打开学生作业记录进行评定考核后记总第11课时运动会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12课时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13课时课时教学计划第14课时课题名称:手机的服务功能课题任务:手机早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持有手机的人群比例一直呈直线增长。
我们来调查了解手机有哪些服务功能,手机工作与哪些信息技术有关?收集以上这些信息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课题目的:在信息工具中,手机是目前使用最广的移动通信工具。
手机综合了各种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
这节实践课要求对我们周围持有手机的家人、亲戚、朋友等作一次调查,主要是手机的服务功能和发挥的作用。
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网络共享》教学设计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网络共享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5. 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改进措施
1. 针对学生理解程度不一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网络共享的知识。
2. 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网络共享的理解和掌握。
3. 加强课堂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效果。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本节课的教材为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网络共享》,学生需要通过教材了解网络共享的概念、类型、实现方法和网络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辅助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共享的概念和实现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图片和图表展示不同类型的网络共享方式,通过视频演示网络共享的设置过程。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教学资源拓展,格式参考:1.拓展资源:介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内容,不要写网址网站。2.拓展建议: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拓展学习建议,不要写网址网站。内容和知识点要与教材相符,知识点要全面,不要写教材无关的内容,实用性要强。
泰山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2探究软件的装配 教案
《探究软件的装配》教学设计
大家展示一下?
肯定学生表现,引导质疑,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
表扬先进,小组计分。
肯定学生探究结果,教师结合思维导图软件,适当补充,拓展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巩固充实知识架构。
课堂检测巩固反思引导学生巩固本节所学,进行网络随堂检
测。
结合答题数据统计,小结学情。
总结表彰优胜小组。
学生小组答题。
随堂检测,
了解学情,
巩固反思。
学以致用课外探究同学们,购置的计算机使用时间久了,由
于硬件的损耗,加之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产
生的垃圾文件等等,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
越来越慢,如何在不额外添置硬件的前提
下,让我们的计算机跟好的为我们服务
呢?
课外自主探究。
得法于课
内,得益于
课外。
板书:探究软件的装配探究项目:
项目一:软件基础知识
项目二:探究控制面板的常用功能
项目三:软件的获取、安装与卸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泰山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泰山版教案标题: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 泰山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和技能。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网络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2.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的基本操作技能;3. 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网络应用;4.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1.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讲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3. 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应用。
第二课:办公软件操作1. 介绍Microsoft Office套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2. 分别讲解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技巧;3.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简单的文档编辑、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4.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个性化的文档和演示文稿。
第三课:信息技术与数据处理1. 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2. 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3.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4. 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应用场景,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
第四课:网络应用与安全1. 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 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 讲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4. 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和信息获取,并强调网络使用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估:1. 课堂小组讨论和互动,观察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理解;2. 学生完成的办公软件操作任务和数据处理任务的评估;3. 学生设计的个性化文档和演示文稿的评估;4. 学生参与网络搜索和信息获取的评估。
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或学生个人电脑;2. Microsoft Office套件;3. 数据处理和网络应用的案例和实例;4. 互联网资源和教学辅助材料。
信息技术泰山版教案
信息技术泰山版教案教案标题:信息技术泰山版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3.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3. 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应用;4.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5. 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6. 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作用,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输入输出设备、操作系统等。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学习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第四步:讨论与合作(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分享各自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经验和技巧。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5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使用信息技术完成的作品,如制作网页、设计数据库等,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
第六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拓展资源和学习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信息技术。
教学资源:1. 计算机实验室或学生个人电脑;2. PowerPoint演示文稿;3. 计算机软件和网络资源;4.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
评估方式:1. 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3. 学生展示作品的创意和技术水平;4.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2. 提供丰富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3. 引导学生关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用户界面》教学设计
3.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1) PPT: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组成元素和设计原则。通过视觉化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理解核心知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节课将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组成元素和设计原则,帮助学生建立理论基础。然后,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界面设计原则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思考。最后,通过案例研究,让学生分析界面设计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用户界面设计案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组成元素和设计原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界面设计。同时,学生应该能够分析界面设计案例,了解界面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界面设计方案。
板书设计
1.用户界面基本概念
①用户界面:人与计算机系统交互的桥梁
②图形用户界面(GUI):通过图形元素实现交互
课程设计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课程还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界面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学生通过学习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组成元素和设计原则,能够形成对用户界面设计的初步认识,培养信息意识。通过分析界面设计案例,学生能够理解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计算思维。在学习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界面设计,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同时,学生将了解界面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对用户界面的基本认识,具备初步的界面设计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教案泰山版初一上册全套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泰山版初一上册全套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通用操作一、本章分析:1、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分为三节。
每节都给出了几个层次的内容。
培养学生科学地掌握图形操作界面、对象编辑及使用帮助文档的技能。
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学习软件操作,防止教条模仿和记忆。
本章参考课时4课时。
2、学情分析:本章的学情分析可以从两个因素来考虑。
一是,如果学生对操作系统和常规应用软件的掌握基础不好时,可以结合补缺内容和学案进行相应指导;二是,对学生进行这类规律性的技术教学可能会使他们感觉枯燥,可以运用丰富多彩的实例和多种多样的问题需求来开展教学。
二、本章重点难点:1、本章重点是图形界面的操作,包括菜单操作、对象操作(移动、复制、粘贴、删除等),帮助文档部分是持续性的终身学习必备的技能。
2、本章难点是对不同软件的操作进行共性分析、理解和掌握。
实际上,作为图形界面支持下的操作,比如菜单、对话框等,都仅仅是针对的功能不同,而在操作上并无大的不同。
第1节用户界面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用户界面》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窗口、菜单和对话框中的元素,以便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家庭环境不同,学习基础也不同,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异步教学,力求每一个学都能学得“饱”,学得“牢”。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窗口、菜单、对话框等用户界面等基本因素。
◇尝试用户界面的控制,科学地进行技术操作。
◇了解用户界面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简史。
过程与方法◇通过命令和菜单的对比,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与总结。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改良界面,进行特殊人群服务、保护视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成就感和协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菜单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泰山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2.1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教案
《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2单元《让因特网成为工具》中的《微项目1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的第2课时内容。
主要是了解搜索引擎,掌握综合运用搜索引擎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并能判断真实性;养成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伦理道德,合法地获取信息的习惯。
二、学生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初步的信息技术的学习以及家庭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掌握了一些因特网搜索引擎、网络地图的知识及运用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百科、图片等搜索分类,准确地设置搜索关键词,搜索各类信息。
2.体验网络地图的“路线”功能,查看两地点间某种交通方式的路线,使用保存路线信息。
3.能够综合多种因素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正确地鉴别与评价所获得信息。
【过程与方法】1.借助导学助手,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创意、制作、修改来完成景点PPT作品,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2.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清楚简练地介绍自己的景点PPT作品,分享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一定的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创作、欣赏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能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伦理道德,合法地获取信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体验【难点】关键词的提炼及提高搜索引擎的技巧五、教学策略1.本节课将翻转课堂与基于项目的学习结合起来。
由创设“招聘会”问题情景驱动学生去探索“搜索引擎”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形式由课前学习和课堂运用组成,通过将知识点制成短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提前进行学习,然后在课堂学习时师生一起讨论,答疑解惑,实践操作,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掌握基本的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采用了多元评价方式:(1)提供作品评价标准供各小组自评参考;(2)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全班评价,教师在肯定鼓励的同时提出一些指导建议。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二、精讲: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2、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3、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三、小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四、练:简述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你认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目的:了解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和意识问题,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信息安全意识2、网络道德问题3、知识产权保护三、小结: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和意识问题四、练:你认为在信息社会中应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在使用网络时应该注意什么道德问题?第5课时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三、小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四、练:简述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列举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计算机文化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计算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计算机的分类2、计算机文化的概念3、不同类型计算机的特点三、小结:计算机的分类和计算机文化的概念四、练:列举几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简述它们的特点。
什么是计算机文化?它有哪些内容?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教学内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掌握它们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2、计算机的软件系统3、硬件和软件的关系三、小结: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四、练: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什么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教学内容:学会正确开、关机教学目的:掌握计算机的正确开、关机方法,了解开、关机的注意事项。
泰山版 信息技术 教案
泰山版信息技术教案教案标题:泰山版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3. 学会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设计;4. 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3. 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a.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现代科技产品和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b. 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存储等方面;c.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思考和交流。
2. 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a. 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b. 演示计算机开机和关机的步骤;c. 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鼠标和键盘操作练习;d. 引导学生熟悉常见的操作系统界面和文件管理方法。
3. 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a. 介绍常见的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制作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b. 指导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基本的文字编辑和格式设置;c. 引导学生使用表格制作软件创建简单的数据表格和图表;d. 演示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技巧,并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演示文稿。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演示法:通过演示计算机操作和软件使用的步骤,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机操作和软件使用,通过实践提高技能和应用能力;4.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检查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和软件使用情况;3. 评估学生的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设计能力;4.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资源:1. 计算机硬件设备;2. 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见办公软件;3. 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泰山版.doc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泰山版篇一:新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一册上全部教案第一单元感受信息世界一、教学内容要点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引入篇,意在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特别是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在娱乐中增长知识、掌握如何用信息表达自我,以及信息工具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以故事情节以及游戏的形式分布于“游览信息大世界”、“用信息表达自我”、“信息工具知多少”中。
二、教学要求1.感受信息的存在、发现信息、体会信息。
学会完整地表达信息。
2.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认识电脑的组成,以及鼠标的基本操作,如移动、单击、双击、拖动等。
3.通过规章教育、使学生了解在操作电脑方面的有关安全常识,教育学生养成正确实用电脑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动手实践、合作探索、情景创设、任务驱动。
四、教师知识准备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连接及其运行环境,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优化技巧,系统安装及各种教学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熟悉安全用电常识和机房规章、技术操作规程。
五、教学软件、硬件设备多媒体网络教室,windows自带小程序。
六、教学措施1.对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结合实际故事形式导入2.对各硬件的认识,可结合实物引导学生对看到的部分进行认识,对鼠标的操作可让学生实际操作。
3.游戏软件可采用比赛法、擂台比赛等形式,让优胜者说说成功的技巧。
4.本单元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采取比赛方式激发兴趣。
七、课时安排本单元共三课,每课1课时,共3课时。
第一课浏览信息大世界【教学目标】1.感受校园中的信息,游览校园,发现信息。
2.掌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感受信息的存在。
【教学难点】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实验法、演示、讨论法、练习法。
【资料准备】计算机和多媒体广播系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校园里有很多文字、图片,还有活动、讲座,都在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你发现了么?二、学习新课教师介绍:信息就在我们身边,人们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到信息,能够思考、交流信息。
泰山版信息技术 初一第一学期全部教案
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2、培养并渗透网络德育教育;3、通过学习评价、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的信息技能;4、使学生掌握通式操作,知道如何求助;5、学生能够从网上查找、下载、管理信息,并公与他人分享。
教材分析:今年的新教材主要是适应初中非零起点教学需求,同时也为零起点同学提供了必要的补习内容。
主要体现“提炼技术价值”和“体现信息需求”,掌握学习规律,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打好基础。
“实践”模块主要是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技能;“补缺”则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补习内容;“加油”则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准备,深入掌握所学技能;而“思维导图”则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每一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学生分析:由于我校地处海岛,信息技术教师缺乏,所以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有限,所以在学习新教材时需要补的课很多。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综合实践、合作探究学习学时安排:第一章信息技术通用操作3课时第二章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3课时第三章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2课时第四章科学地管理信息资源2课时第五章在因特网上交流信息3课时其他的时间,综合练习,进行全面复习,每章课后安排复习练习时间。
第一章信息技术通用操作单元备课第1节用户界面一、教学目标:A、了解提示信息、操作命令、菜单、对话框等用户界面基本元素,知道菜单与命令的区别与联系B、了解用户界面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C、尝试用户界面的定制,更科学、更高效地进行技术操作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DOS命令和图形界面下的菜单操作、对话框设置等实践活动的对比,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与总结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设置,改良界面,保护视力等。
二、重点、难点:重点是菜单操作;难点是DOS命令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在信息社会,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少不了一个既聪明能干又忠心耿耿的“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计算机)可是,如果你不熟悉计算机的脾气,不了解和计算机打交道的方法的话,你就会发现计算机其实也是蛮有“性格”的,它也许就会不听你的指挥,让你束手无策。
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初一下备课(全)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初一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在课堂中充分体现高效思维、和谐对话的模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计划针对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但一周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率还是比较高的,教师要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帮学生进行复习和补充。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下,本册内容共分为四章,分别为文章的编排与修饰、图像的获取与加工、图文的混合编排、数据的编辑加工。
本教材注重突出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对技术价值认识的提升,学生学习本教材,不仅能够获得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在信息和文化素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
四、教学目标:1、利用计算机来提高写作效率。
2、为文字设置合理的文字格式。
3、了解数字化图像的获取方法。
4、体验利用图像表现主题的方法与特点。
5、合理编排图文格式,使版面美观规范。
6、使用电子表格输入、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
五、教学措施: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文章的编排与修饰第一课时编辑文章第二课时修饰文章第三课时版式美化第四课时实践项目创作简历第二章图像的获取与加工第五课时获取图像第六课时编辑图像第七课时滤镜效果第八课时图像合成第九课时实践项目数码照相社区服务第三章图文的混合编排第十课时插入图像第十一课时图文混排第十二课时实践项目理想与未来第四章用电子表格加工数据第十三课时编辑数据第十四课时数据分析第十五课时制作图表第十六课时应用图表第十七课时综合实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二:泰山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泰山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一章文章的编排与修饰第一节编辑文章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字的查找与替换、修订文章等两部分,围绕写作需求,对基本的编辑、修饰和版式设计技术加以认识,从文化角度认识到不同的字体版式的特点和意义。
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捕获信息》教学设计
2.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展示信息获取途径、方法,以及信息筛选和整理的实例,提高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 **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信息获取的模拟操作,如模拟搜索引擎的使用,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信息获取过程。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后,我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首先,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会检查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测试成绩,了解他们对信息获取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存在困难,我会考虑采取个性化的辅导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 培养学生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如何获取信息的?
2. 学生分享获取信息的方式。
二、新课讲授
1. 讲解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式,如图书馆、互联网、报纸等。
2. 介绍如何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如使用搜索引擎、浏览网站等。
3. 讲解如何筛选和整理信息,如判断信息真实性、归纳总结等。
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信息获取的兴趣。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信息获取方法的掌握程度。
3. 作文质量:评价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思维深度。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信息素养、网络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展开。
三、课堂练习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信息获取方式,进行实践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微项目1 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授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中的微项目一“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本节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及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学情分析】小学阶段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只停留在软件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对于计算机内部的构造及主要部件的作用还一知半解,本节课从实物展示入手,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简单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结构组成;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掌握CPU的组成及性能指标;4.掌握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 CPU的组成及性能指标;3掌握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策略】由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只停留在软件的简单应用层面,对于计算机内部的构造及主要部件的作用还一知半解,本节课从一开始的“机箱内部实物”展示入手,让学生直观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课堂贯穿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信息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什么?(二)探究过程:1.合作探究一:机箱内部结构(1)教师展示拆卸后的微机机箱,学生对照课本第8-9页“专题一”部分,了解机箱内部结构构成;(2)小组合作讨论主要部件:✓CPU✓内存条✓硬盘、光驱,举例常见外存还有哪些?✓显卡(3)教师展示“机箱内部”图片,学生回答出主要部件名称,教师点拨其特点及组成。
(4)举例:cpu 型号如何查看?2. 合作探究二:外部设备(1)学生小组内讨论,举例: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2)教师点拨:以下几种设备,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输出设备?A.话筒B.耳麦C.摄像机D.音箱3.探究三: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学生自学课本第12页“科学探究”部分,(1)了解存储程序思想(2)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五大部件。
【课堂检测】1.下列选项中属于外存的是( )A.光盘B. ROMC. CPUD.RAM2.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来控制程序运行的部件是()A.键盘B.运算器C.鼠标D.控制器3.一张1.44MB软盘已保存了共1000KB的数据,则下列文件能存入该软盘的是()。
A.900KB的文件B.500KB的文件C.700KB的文件D.300KB的文件4.微机通常称作586或者奔腾机,这是指该机配置的( )而言的。
A.总线标准的类型B.CPU的型号C.CPU的速度D.内存容量5.存贮容量1MB为()。
A.100KBB.1024KBC.8000KBD.1000K6.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中央处理器(CPU)是由()组成。
A.控制器和运算器B.控制器和存储器C.存储器和控制器D.运算器和存储器7.计算机在关机后,()内的数据信息将全部丢失。
A.ROMB.RAMC.软盘D.硬盘8.计算机的性能主要由()决定A.CPU及内存B.主板、磁盘驱动器C.键盘、扫描仪D.打印机、显示器9.以下用于输入音频信息的设备是()。
A.键盘B.鼠标C.话筒D.光笔10.内存和外存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A.能存储大量信息 B.能长期保存信息 C.存取速度快 D.能同时存储程序和数据1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
A.编码技术B.电子技术 C.通信技术D.显示技术12.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为()。
A. ByteB.BitC.字节D.字符13.“计算机系统”这五个字占用的字节数是(),“my teacher is ….”这一句话占用的字节数是()。
14.一个2G的U盘已经存放了800M的文件,最多还能够存放多大的文件?【课后拓展】发现计算机的“前世今生”在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之前,类似计算机的研究已经出现,之后经历了一代一代变革,请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发现计算机的“前世今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情况。
2.以核心电子元件划分的计算机四个发展阶段。
3 .计算机未来发展的趋势。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展示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微项目2 探究软件的使用及安装授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中的微项目二“探究软件的装配”中的“调查人们经常使用哪些软件”及“试验安装所需软件”两部分内容。
计算机软件多如繁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
在软件应用中,不可能学尽所有软件,但要能够掌握一些规律性操作,用心体会软件技术对工作带来的有效促进,逐渐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必要软件。
【学情分析】计算机软件多如繁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
学生在软件应用中,不可能精通所有软件。
本节通过调查经常使用的软件,让学生能够掌握软件应用的规律性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必要软件,用心体公软件技术对学习工作带来的有效促进。
【教学目标】1.了解人们经常使用的软件及基本用途;2.掌握安装和卸载软件的方法;3.掌握软件应用的规律性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安装和卸载软件的方法;【教学策略】本节课从日常生活所用的软件举例入手,小组列表展示课外调查的成果,充分调动学生对各类软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再以实例来完成软件安装和卸载的学习。
课堂贯穿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小组生成性作品成果展示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课堂小调查:常用的软件及功能。
教师出示调查表,学生根据实际填写。
教师归纳:这些软件是我们教学所涉及到的各类软件,在其他方面软件的应用也有不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二)探究过程:1.项目探究一:调查人们经常使用哪些软件组长带领各小组成员对业余时间了解到的各行各业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并进行展示。
(1)学校教务部门使用的学籍管理软件、排课软件、成绩统计软件等。
(2)学校财务部门使用的票据打印软件。
(3)超市使用的扫码收费软件。
(4)常见聊天软件。
(5)网上购物支付软件。
(6)常见手机软件。
教师总结:计算机软件多如繁星,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软件应用中,我们不可能学尽所有软件,但一定要能够掌握一些规律性操作,用心体会软件技术对学习带来的有效促进。
2. 项目探究二:实验安装所需软件小组成员各自分工,团结合作(1)尝试安装“金山打字通”软件;(2)安装“美图秀秀”软件;(3)安装华文字体:华文楷体、华文彩云、华文隶书等;(4)安装“暴风影音”软件。
小组讨论,总结:“软件安装的一般方法”及字体文件的安装方法。
软件安装一般通过执行安装程序进行。
有的字体文件需复制到C:\windows\fonts 字体库中。
教师引导:插件插件(Plug-in,又译“外挂”)是一种遵循一定规范的应用程序接口编写出来的程序。
例如,在IE中,安装相关的插件后,Web浏览器能够直接调用插件程序,用于处理特定类型的文件。
插件的定位是开发实现原纯净系统平台、应用软件平台不具备的功能的程序,其只能运行在程序规定的系统平台下(可同时支持多个平台),而不能脱离指定的平台单独运行。
因为插件需要调用原纯净系统提供的函数库或者数据。
有的插件是有益的,如银行网站的安全插件、浏览器的媒体播放插件等。
有些插件是有害的,可能携带病毒、木马、广告等。
软件的卸载:通过自带卸载程序或通过第三方软件“软件管家”等强制卸载。
【项目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各组发言人展示小组探究的项目成果作品,结合PPT演说自己的探究成果。
【课堂小结】交流学习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疑惑,小组间取长补短互相进步。
【教学反思】微项目3 探索数据的存储共享授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补充:切换文本取向按钮可以实现横排、直排文字的方向切换。
3.输入文字有2种方法,直接输入文字法和输入段落文字的方法(给同学们演示并补充后一种方法,并注意区别)两种方法及区别输入时是否自动换行直接输入文字的方法单击,确定文字输入的起点不能输入段落文字的方法拖动,产生矩形文本框后,输入文字可根据文本框的宽度自动换行4.提交文字:1)数字键盘的ENTER2)CTRL+ENTER3)选择其他工具4)提交当前编辑按钮5)备注:主键盘的ENTER 实现的是换行的作用阶段小测:操作题:完成案例中文字的输入理论题:1、使用文字工具输入文字完毕后,要完成输入,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直接按主键盘ENTERB.直接按数字键盘ENTERC.单击“提交当前编辑”按钮D.按主键盘CTRL+ENTER2、关于文字工具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文字的俗人方法包括直接输入文字和输入段落文字两种方法B.输入文字时,系统将自动创建一个文字图层C.直接输入文字时,不自动换行,而输入段落文字时,根据矩形框的宽度自动换行D.创建文字选区时,会自动创建一个新图层3、ps中,将横排文字转为直排文字单击的按钮是( )A. B. C. D.4、ps中,以下哪个按钮是横排文字工具( )A. B. C. D.[教师]:现在我们会输入文字了,那么怎么将文字格式设置成如图所示呢。
出示任务二。
探究任务二:文字格式设置[教师]:展示案例中文字格式(字体:黑体,字号:18点,颜色:白色)。
问题:1、想设置哪个图层的文字的格式,是否要先选中该文字,如何选中?2、在哪里设置字体,字号,颜色?3、补充:Ps软件中字体下拉列表中没有某些字体的原因是什么?怎么使用没有的字体?字号如果想设置成100点或200点怎么操作?[学生]:根据助学案学习有关知识。
小结:请学生回答相应问题,老师补充相应知识。
1.想设置哪个图层的文字的格式,是否要先选中该文字,如何选中?需要选中。
双击该图层缩略图即可将文字全部选中,或者使用文字工具,在画布中的文字上拖动鼠标,选中文字2.在哪里设置字体,字号,颜色?文字工具的工具选项栏中有字体下拉列表,字号下拉列表,颜色框分别可以进行设置。
3、补充:1)Ps软件中字体下拉列表中没有某些字体的原因是什么?怎么使用没有的字体?没有字体是因为电脑本身没有安装该字体,可以从网上下载字体后安装,再在ps软件中字体下拉列表中就可以找到相应字体,给同学们演示。
2)字号如果想设置成100点或200点怎么操作?字号下拉列表中最大到72点,超出这个范围都需要直接手动输入字号。
阶段小测:操作题:1. 完成案例中文字格式的设置理论题:1.ps中,以下哪个按钮是创建文字变形按钮( )A. B. C. D.[教师]:现在我们会输入文字和设置字体格式了,那么怎么将文字变形设置成如图所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