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转变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要:在我国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学习者,教师即文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77—01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以及评价管理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是教学的促进者

传统的课堂教学突出的是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角色是传授知识的主导者。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一味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地去进行思考,便逐渐变得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思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因此,传统的教师角色就不能适应这一新的情况,只有将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改变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

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上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教师不再是将知识一股脑的倒给学生,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围绕着教学内容,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正所谓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是无穷尽的,只有培养起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

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一个教书匠,教师几乎不会参与到教育研究中来。教育研究似乎只是教育专家学者的工作,与教师不相干。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其他专业研究者相比,教师长期身处课堂之中,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每天面对着鲜活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不仅对学生、教学过程进行研究,也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和反思。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而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如此一来,把问题变成课题,把教室变成研究室,把教师变为研究

者,让教师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研究,让研究回归教育。

三、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按照安排好的课程来进行教学,新课程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所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也就成为了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不再是被动的完成课程安排,教师逐渐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课程资源的实施范围和水平不仅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还取决于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新课程改革赋予了课程资源许多新的内涵,日常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要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要善于发现、开发课程资源。教师要主动走出校门,将整个生活纳入课程资源中,在生活中发现、选择有效信息并将之补充到课程中来,将学生的学习从教科书引向生活,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四、教师是学习者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自我提升、进行学习。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始终处于上位概念,但如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这样的教师角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师要将授课、学习与研究三者结合起来。教师要通过学习,得到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就要求教师应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

习,教师就成为了学习者,而且由于如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终身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就更应成为一名终身学习的学习者。

教师要不断获取新知新能以提升工作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教师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主动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所以,教师不能把教书、读书当做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而是应该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需求,教师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习”成为了教师职业定位中的一个上位概念。

五、教师即文化

教师作为学习者,通过潜心学习,能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升涵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用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文化氛围。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代表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富有人文气息、文化底蕴的学校,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人文气质。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教师代表着一所学校的文化气质。新课程改革中所要培养的学生是有思想的完整的“人”。教师的文化与教师的素养密不可分,包括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念和教育的智慧。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缺

少一种人文关怀,忽视了对完整的人的培养。传统的学校教育缺乏人文精神和气质。新课程改革则体现出了对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一个有着文化底蕴、人文气质的老师,在课堂中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洪明.校本研究九大要点[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8.

[3] 谈永康.解读课程资源[j].小学语文教师,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