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1977年,《社会学习理论》一书的 发表标志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
系的诞生。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背景: 1、电子工程学的迅猛发展,大众传播技术发生了革 命性的变化。
2、行为主义的衰落为整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 历史性的机遇。
(一)观察学习
1、概念:是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 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将具有的某些 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2、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复制过程 自我效能感 (4)动机过程 两种强化
小结:
1、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2、班杜拉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意义
思考:
(二)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1、人类许多学习都是认知的 2、反应结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 3、观察是学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呈现一个榜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5、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
(三)示范疗法
程序: 1、真人示范程序(真人真事儿)
2、符号示范程序(视听、书面)
3、内隐示范程序(榜样)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现实意义
1、观察学习是班杜拉在大众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时 代,对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反思的结果。
2、社会学习理论虽然与行为主义的观点有许多共同 之处,但由于社会学习理论引入了认知过程,所以 它超出了行为主义的范畴,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 主义模式。
3、社会学习理论是建立在设计严密的实验研究基础 上的,其假设大多数有实验结果证明。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重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特别 重视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指导 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自我效应感理论总结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与传统的行为 主义观点不同
4.动机过程
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社会学习 论区别获得和表现,因为个体并不模仿他们所学 的每一件事,强化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因为它增 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对强化的期望 影响观察者注意榜样行为,激励观察者编码和记 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 • 替代性强化 • 自我强化
•
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就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 强化。当一个公司、一个企业的商业行为、甚至是冒险行为 (投资行为)成功了,其他公司就会分析成功其他企 业就会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而不是事事都去经历。 • 然而我们并不是去模仿所有成功人士的行为,我们做一件 事情通会设定一定的目标,然后进行自我监控,因此还需 要倚赖于第二种强化。 • 所谓自我强化就是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 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 行为进行奖励;反之,当个体的行为不符合这一标准时, 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惩罚。例如自我言语就是一种自我 强化,它是一种偏向认知的自我控制技术。
在稍后的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 步的延伸,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题:(1)榜样攻击行 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2)儿 童是否能不管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 行为。 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 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 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 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 奖也不受罚。然后,把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 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现,榜样受 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 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 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 素。
班杜拉模仿理论
班杜拉模仿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模仿理论是他将模仿学习分为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动的注意。
如果人们对示范行动的重要特征不注意,或不正确地知觉,就无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
所以,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
在注意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其中有来自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和观察者本人的认识特征,还有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都调节着观察经验的数量和类型。
在影响注意的诸因素中,班杜拉认为,观察者与示范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与什么人交往,不管是他自己所选择的,还是被强迫的,都限定了所能学到的行为类型。
因为这些人的行为类型会被学习者多次地观察到。
这样的事实,早在中国古代的学习心理学思想和教育子女的方法中就被注意到了。
班杜拉还注意到,以前,观察学习明显地受家庭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而现在由于有先进的信息交流媒介,人们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视观察到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的各种不同行为类型。
这为观察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便条件。
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还部分地决定于示范行为本身的性质和特征。
榜样个人的魅力是吸引人的一个因素。
有些人总是比其他人更引人注目。
那些具备吸引人的特征的榜样被人们所注目,而缺乏迷人之处的榜样则易被人们所忽视。
榜样所表现出的不同机能价值的行为,也决定着哪些行为将受到观察,哪些将受到忽视。
另外,示范行为的明确性和复杂性也是影响注意的因素。
一般来说,示范行为越明确,越容易被注意;示范行为越复杂,越不易被模仿。
影响观察学习注意过程的第三方面的因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
观察者自身的感觉能力、注意的唤醒水平、知觉的定势和强化的经验等都直接影响着对示范行为的注意和观察水平。
(2)保持过程:观察学习的第二个主要过程是对示范行为的保持过程。
如果观察者记不住示范行为,观察就会失去意义。
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还给观察者以影响。
要想把示范行为在长时记忆中永久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将其表象化。
总结班杜拉理论
总结班杜拉理论引言班杜拉理论(Bandura’s theory)是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认知社会学理论。
该理论通过研究个体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过程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发展和学习机制。
班杜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不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认知过程的影响。
本文旨在总结班杜拉理论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概念。
班杜拉理论的核心思想1.观察学习:班杜拉理论认为,人类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和技能。
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个体会注意到他人的行为,并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以备将来的使用。
2.模仿行为:观察学习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个体会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方式。
班杜拉将这种模仿行为称为“社会性学习”(social learning)。
3.自我效能感:班杜拉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外界的影响,还受到自身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估。
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模仿和表现出他人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我评估,这种自我评估被称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4.强化和惩罚:班杜拉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判断特定行为的后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这种判断会影响个体对特定行为的选择和模仿。
班杜拉理论的重要概念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它指的是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和技能。
观察学习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他人行为或通过媒体等间接观察来实现。
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个体会注意到他人的行为,并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以备将来的使用。
社会性学习班杜拉理论将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方式称为“社会性学习”。
社会性学习强调了个体对他人的观察和模仿行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个体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并尝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模仿和表现出他人行为的评估。
个体通过对自己能力的评估,来决定是否尝试模仿他人的行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可以简单地被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使用观察和模仿的学习技术,使人们能够从他人的行为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可以
帮助幼儿在早期发展阶段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可以帮助成人学习新的技能,提高能力,改变行为模式。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学习者可以从模仿他人的行为中获得新知识。
当学习者观察到他人某种行为时,他们可以学习这种行为,并根据他人的表现来改变自己
的行为,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学习者可以从对象行为中学习,从而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可以在很多不同的领域中使用,从学习语言到学习技术技巧,甚至是学习文化习俗。
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也可以改变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象的选择,学习者需要选择一个有效的对象来模仿。
学习者应该选择一个有经验的、可靠的对象,以便从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此外,学习者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充分利用观察学习中获得的知识。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很多有用的技能,也可以帮助他们改变行为模式,提高能力,实现更大的成就。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自身发展。
班杜拉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班杜拉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观察学习、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理论以及自我效能理论。
他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此他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他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二、交互决定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他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三、自我调节理论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
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四、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
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同时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称为"替代强化"。
例如:儿童通过观察模仿父母做家务而习得做家务的行为就是观察学习的一个例子。
本节出现一连串的概念:观察学习、替代学习、范型、替代强化、无尝试学习等,请你加以分辨。
(参阅教材89-91页)在观察学习中进行观察学习的人并不需要自己经历强化,而只是通过看别人的行为或看别人得到了强化而学会一个新行为。
所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讲的就是这么回事。
既然又要"看"又要"记",可见观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那么,观察学习包含那些过程呢?1、注意过程大千世界中你观察什么,显然与你的注意有关,注意是观察主体与观察对象之间的中介。
注意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一般地说,注意受范型【范型:行为的发起者,也就是观察者所注意的对象】活动的特点、环境背景、范型的特征(如地位、权威性、性别、年龄等)有关,也与观察者本人的特点,(如经验、觉醒水平、兴趣)有关。
班杜拉特别重视个人的交际网络和团体归属对注意的重大影响。
一个人与哪些人交往,便会增加对这些人注意的机会,即常言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也。
社会是分化为不同的结构群体的,属于同一社会结构群体中的个体之间比较容易相互注意。
属于不同社会结构群体的人之间则不大容易相互观察。
班杜拉在这里,把社会因素引进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大发展。
2、保持过程观察者把自己观察到的示范行为以符号表征【表征(representation):将知识保存在人脑中的表示方式。
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一种基于观察的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是一种观察行为,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
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
这一理论提醒教育研究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学习者的观察能力,让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其次,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强调了模仿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
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
这一理论提醒教育研究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学习者的模仿能力,让学习者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最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强调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习者可以
通过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来学习,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
这一理论提醒教育研究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学习者的社会环境,让学习者通过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来学习。
总之,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它强调了观察、模
仿和社会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醒教育研究者应该重视学习者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社会环境,让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来学习。
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一、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基于观察和示范的原则,指的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中学习并最终模仿他人的行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习他人的行为,并最终模仿他人的行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学习过程。
二、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三个过程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包括三个过程:观察、模仿和习得。
1、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人们会仔细观察他人的行为,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行为,并将其记忆下来。
2、模仿:在模仿过程中,人们会根据观察到的行为,模仿他人的行为,以便更好地学习这种行为。
3、习得:在习得过程中,人们会通过不断模仿他人的行为,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习得这种行为。
三、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社会和其他领域。
1、教育: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
2、商业: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它可以帮助员工通过观察领导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3、社会: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也可以用于社会领域,它可以帮助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学习社会行为准则。
四、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尽管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具有很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缺乏主动性: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缺乏主动性,学习者只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学习,而不能主动思考和发现新的知识。
2、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学习者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行为影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3、学习效果不稳定: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学习效果不稳定,学习者可能会因观察到的行为不一致而影响学习效果。
五、结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理论,它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使用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时,应该注意避免这些局限性。
观察学习理论
队员:柴旺陈忠生宋楠孙玉洁2011年3月23日班杜拉-观察学习1 观察学习概述1.1观察学习概念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
班杜拉的定义是"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model),观察学习的主体则称为观察者(observer),而榜样通过观察者的观察活动而影响观察者的过程被称为示范过程(modeling)。
1.2班杜拉及观察学习简介班杜拉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创建的观察学习理论已成为最令人注目的心理学理论之一。
观察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谈如何通过观察而模仿他人进行学习。
班杜拉认为靠直接经验获得的任何行为都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来形成,在榜样的作用下,学习者观察到他人行为, 不必直接进行反应, 通过榜样替代和替代强化,就能学会这种行为, 即替代性学习。
替代性学习是班杜拉观察理论的重要概念, 它不同于直接强化、直接学习的重要之处就在于, 学习者不必事事亲身经历强化学习过程,而只要观察到榜样受强化就会产生强化的体验, 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如在一个攻击性实验中, 班杜拉仅让儿童观察榜样的进攻性行为如摔打玩具, 儿童就会学会攻击性行为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表现出来。
2 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是一个连续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包括四个下位过程, 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作用过程。
2.1 在四个环节中, 首要的是注意过程, 它决定着观察学习的方向及信息的筛选和吸收。
在注意过程中, 班杜拉认为示范榜样的性质极大地影响着注意过程。
榜样的性质包括榜样的复杂性、榜样的可辨别性和榜样的个人特征等。
榜样的复杂性指榜样的可学性有多大, 即太复杂的行为不易被模仿。
榜样的可辨别性指榜样所作行为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能够被突出出来,以使其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也使观察者易于把握。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教学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教学启示
(1)观察学习也就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它包括四个子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①注意过程。
学习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与自身相似或被认为优秀的榜样;有依赖性、自身概念水平低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的什么行为。
②维持过程。
学习者忘记从榜样情景介绍的犯罪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展开表观、编码及储存。
③动作再现过程。
学习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行为选择和组织榜样情景中的要素,进行模仿和练习并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行为。
④动机过程。
学习者因整体表现所观测至的犯罪行为而受鞭策,恶搞动机存有三种来源轻易加强、替代强化和自我加强。
轻易加强就是指学习者因整体表现所观测至的犯罪行为而受鞭策,替代强化就是指观察者因看见榜样而受的加强,自我加强依赖社会传达的结果,就是指因个体的行为表现合乎甚至少于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展开自我奖励。
(2)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在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和机会;给学生提供再现学习的机会,并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及时表扬良好行为,促进自我强化。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自我效应感理论分析
一. 班杜拉观察理论
二. 班杜拉的自我效应感理论
导入 假如同学们都拥有一辆汽车。这时就要面临一个问题:在公路上开车应如何 控制汽车的速度(也就是应该开多快)?
情景一:用经典条件反射作用来解释。假如你开着车,这时车上的速度计显 示为每小时70公里。几秒钟之后,你听到了警车的警报声。下一次你一看到 速度计显示为时速70公里是,你就产生了条件反应:紧张。
在稍后的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 步的延伸,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题:(1)榜样攻击行 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2)儿 童是否能不管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 行为。 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 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 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 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 奖也不受罚。然后,把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 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现,榜样受 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 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 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 素。
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知 心理学和人 本主义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 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他所建 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着重强调 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尤其是替代强化。 观察学习法在现实学习应用中作用很大,如武术,游泳的 学习过程等
班杜拉的经典实验
•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 他及其合作者所进行的大量实验 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 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他们首先 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 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 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 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 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 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 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 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 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班杜拉(Bandura)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是儿童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理论》,全面反映其发展心理学的观点。
着重介绍两方面:1.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它与前面所说的刺激反应学习有所不同;刺激反应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感受由于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而完成的学习;观察学习的学习者可以不直接作出行为反应,也不需要直接体验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该行为所带来的正面或反面的后果而完成的学习。
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但也可以是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人的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凡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得到自我肯定,凡是不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受到自我批评。
儿童就是在这种观察学习和自我学习中发展起那些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
2.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班杜拉非常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所谓社会学习,是指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按某种行为去行动。
班杜拉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
(1)攻击性班杜拉认为,攻击性行为的习得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
在El常生活中,儿童会表现出不同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他所表现的攻击性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时,如在球赛或打猎等活动中的攻击行为,父母或其他社会成员就会奖励儿童这种行为;当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不符合社会标准时,如打骂幼小儿童等,他们就会因此而受到惩罚。
儿童就是在这种社会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有关攻击性行为的模式。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2014/5/18 2
案例二
2002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地方法院必须裁决一个有 争议的案件。这个案件是由Wilson状告Midway游戏公司, 而法院要裁定Wilson13岁的儿子Tom之死是否与视频游戏 “格斗之王”有关。此案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Tom和他 的朋友Mike沉迷于这个游戏。玩这个游戏时,玩家要用可 以想象得到的最为暴力的手段相互“杀戮”。在该案的诉 讼中,Wilson声称,Mike杀死Tom时使用的一种手段与游 戏里描述的手段非常相似,是这个游戏的逼真性、虚拟现 实性和暴力性导致Mike杀死了他的儿子。 暴力视频游戏真能引发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吗?
2014/5/18
33
练习
还有哪些观察学习的例子? 1.
2014/5/18
34
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 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的另一项实验研究,比较了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 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小学三、 四、五年级的儿童做一种滚木球游戏,作为奖励,他们在 游戏中都得到了一些现金兑换券。然后,把这些儿童分成 四组,每组有一个实验者的助手装扮的榜样参与。第一组 儿童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 要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必去救济他人,同时也带头不 把得到的现金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二组儿童和一个好心肠 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自己得了好东西还要 想到别人,并且带头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三组儿 童和一个言行不一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口里说人人都 应该为自己考虑,实际上却把兑换券放入了捐献箱。第四 组儿童的榜样则是口里说要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实 际上却只说不做。实验结果是第二、三组捐献兑换券的儿 童比第一组和第四组均明显地多。这清楚地表明劝说只能 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对实际行为则无影响;行为示范对 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试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试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是一种观察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提醒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观察行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从他人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因此,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
其次,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提醒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观察和学习。
最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提醒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总之,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观察行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内容: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换言之,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得的行为过程。
步骤: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程积极意义: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
他所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着重强调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尤其是替代强化。
观察学习法在现实学习应用中作用很大,如无武术,游泳的学习过程等理论的局限与不足当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彼此关联起来,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间接经验的获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第四,班杜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这表明其理论本身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德育价值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的作用2,重视榜样作用3,强调做自我调节的作用4,主张奖励较高的自信心。
结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不同。
他不回避人的行为的内部原因,不否认认知功能是人的行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观察学习论揭示了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极其普遍的学习方法。
他可以很好地运用到语言知识的教学方面还有更重要的是行为习和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各类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今天本店铺就来带领大家一起详细学习班杜拉学习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让我们走进班杜拉,走进神秘的行为主义。
与行为主义的其他人物不同,班杜拉不认为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
他认为,直接经验的学习对动物学习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类的学习则未必成立。
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是来自间接经验。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一、班杜拉的经典实验行为主义的其他人物均是用小动物来进行的实验,而班杜拉则是用小孩子来进行的实验。
在实验中,班杜拉首先将儿童分为三组,然后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
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励也不受惩罚。
然后班杜拉把三组儿童都放到一间房间内,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被表扬组的儿童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批评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少,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励也不受惩罚组的儿童攻击行为居中。
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二、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
班杜拉认为,这一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即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
保持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即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动作再现过程是第三个阶段,即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化为外显的行为。
动机过程是最后一个阶段,即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
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顺序不能错,在考试中出题人经常改变顺序来考察大家。
(幼儿学前教育)班杜拉
(幼儿学前教育)班杜拉文档幼儿学前教育——班杜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学前教育》教材,主要讲述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以班杜拉的理论为主。
具体内容包括:1.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2. 观察学习的类型和过程;3. 观察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观察学习的类型和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观察学习的类型和过程。
重点: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观察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幼儿在幼儿园的观察学习的例子,让学生初步理解观察学习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观察学习的类型和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观察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分析幼儿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加深对观察学习理论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基本概念1. 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2. 观察学习的类型:直接观察学习、替代性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
3.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作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观察学习的类型和过程。
2. 结合实例,分析观察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1.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类型包括直接观察学习、替代性观察学习和抽象性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班杜拉的生平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12.04— )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 之父Biblioteka 2020/1/148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A
观察学习
B
交互决定论
基本观点
C
自我调节理论
D
自我效能理论
2020/1/14
9
班杜拉的著作
班杜拉一生论著甚丰,其主要代表著作有: 1.《青少年的攻击(Adolescent Aggression)》
2020/1/14
16
观察学习经典实验延伸
二、波波玩偶实验延伸 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
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 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第三 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然后,把 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 象。
为
行为规则与原理
直接观察
综合观察
抽象观察
2020/1/14
12
观察学习的类型
直接观察学习示例
2020/1/14
伊拉克儿童 模仿执行死刑
北京朝阳公园 儿童模仿福娃射击
13
观察学习的类型
抽象观察学习示例
《肖申克的救赎》 信念
2020/1/14
14
《勇敢的心》 勇气
观察学习的类型
综合观察学习示例
2020/1/14
难点:1.理解观察学习的过程及结果 2.分析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3.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观察学习
2020/1/14
6
学习提纲
班杜拉生平简介 观察学习的涵义与类型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观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促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 观察学习的教学应用
2020/1/14
第二节 班杜拉的 观察学习理论
主讲人:xxx
2014年4月8日
课程导入——案例一
一个七八岁的儿童,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 逢堵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 就骂,不是骂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 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校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 狂言:“小子!你给我等着,明天老子就收拾你, 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吃惊,小小的 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能力目标
1.分析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2.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观察学习
能力训练项目:1.通过案例分析感知理论
2.通过举例来运用观察学习和强化理论
素质目标: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灵活应用
观察学习和强化理论组织活动
2020/1/14
5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重点: 1.了解观察学习的涵义与经典实验 2.掌握促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
2020/1/14
10
观察学习的涵义
观察学习: 指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自
己不必实地参与活动),即可获得学习。
辨析: 亲历学习 观察学习 替代学习
2020/1/14
11
观察学习的类型
学习者对示范行为 的简单模仿
学习者综合多次所 学习者从示范行
见而形成自己的行 为中获得一定的
暴力视频游戏真能引发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吗?
2020/1/14
3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了解班杜拉的生平事迹,感受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目标
了解观察学习的涵义与经典实验 理解观察学习的过程及结果 分析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掌握促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
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观察学习
2020/1/14
4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15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一、波波玩偶实验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他及其合作者
所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他们首先 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 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 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 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
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 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 行为的决定因素。
Bobo doll
2020/1/14
18
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
保
产
动
意
持
出
机
观察者将其心 理资源如感觉 通道、知觉活 动、认知加工 等贯注于示范 事件的过程
观察者将获得 的有关示范行 为的信息转换 成表象的或语 义概念的符号 表征并存储于 记忆之中以备 后用的过程
观察者所形成 的关于示范行 为的内部符号 表征转换成物 理形式的外显 行为的过程
观察者在特定 的情境条件下 由于某种诱因 的作用而表现 示范行为的过 程
2020/1/14
19
榜样 从事 的行 为
学习者 注意
为什么案例中的儿童会出现这样的言行?
2020/1/14
2
案例二
2002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地方法院必须裁决一个有争 议的案件。这个案件是由Wilson状告Midway游戏公司, 而法院要裁定Wilson13岁的儿子Tom之死是否与视频游 戏“格斗之王”有关。此案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Tom和 他的朋友Mike沉迷于这个游戏。玩这个游戏时,玩家要 用可以想象得到的最为暴力的手段相互“杀戮”。在该案 的诉讼中,Wilson声称,Mike杀死Tom时使用的一种手 段与游戏里描述的手段非常相似,是这个游戏的逼真性、 虚拟现实性和暴力性导致Mike杀死了他的儿子。
2020/1/14
17
观察学习经典实验延伸(续)
二、波波玩偶实验延伸
实验:让儿童观看3部影片中的1部,每部影片中都有一个成 人在攻击充气玩偶。
第一组,攻击——奖赏组
• 第二组,攻击——惩罚组
• 第三组,控制组
在儿童观看完其中一部影片后,让他们玩玩具并观察他 们的行为表现。
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 的攻击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
(1959); 2.《社会学习与个性发展(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1963,这是与他的 第一位博士生R.H.Walters合著的),《社会学 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1, 1977); 3.《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的认知理论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