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风洞发展史(上篇):艰难起步
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
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65年):汽车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托于苏联进行技术转移。
1953年,中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轿车“红旗”;1956年,中国生产出了第一辆军用越野车“吉普”。
在此期间,汽车产量不高,生产的车辆主要是军用和公共交通工具。
第二阶段(1966年-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汽车工业陷入停滞状态。
车辆生产
量不高,质量低下,技术水平也停滞不前。
第三阶段(1979年-1992年):改革开放后,汽车工业开始获得快速发展。
1984年,第一辆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轿车“桑塔纳”正式投产;1985年,中国生产的汽车达到了100
万辆的里程碑;199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迅速,已经开始向汽车高技术产业转型或升级。
第四阶段(1993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自主品牌开始崛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999年,中国产销汽车突破了万辆,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国。
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同时出口市场也不断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
竞争力的行业。
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突破了28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
场和生产国。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推进创新和技
术升级,不断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体水平,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变化。
关于风洞
风洞(英语:Wind tunnel)是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具。
风洞是一种产生人造气流的管道,用于研究空气流经物体所产生的气动效应。
风洞除了主要应用于汽车、飞行器、导弹(尤其是巡航导弹、空对空导弹等)设计领域,也适用于建筑物、高速列车、船舰的空气阻力、耐热与抗压试验等。
简介风洞实验是飞行器研制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在航空和航天工程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房屋建筑、风能利用等领域更是不可或缺的。
这种方法,流动条件容易控制,可重要依据是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实验时,常将模型或实物固定在风复地、经济地取得实验数据。
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实验时的流动必须与实际流动状态相似,即必须满足相似律的要求。
但由于风洞尺寸和动力的限制,在一个风洞中同时模拟所有的相似参数是很困难的,通常是按所要研究的课题,选择一些影响最大的参数进行模拟。
此外,风洞实验段的流场品质,如气流速度分布均匀度、平均气流方向偏离风洞轴线的大小、沿风洞轴线方向的压力梯度、截面温度分布的均匀度、气流的湍流度和噪声级等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测定。
历史1871年,弗朗西斯〃赫伯特〃韦纳姆和约翰〃布朗宁设计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风洞1901年,莱特兄弟为研究飞机及得到正确的飞行资料,发明了风洞隧道进行测试[1]。
1902年莱特兄弟以风洞隧道的测试与前两架滑翔机的经验,建造第三架滑翔机,为当时最大的双翼滑翔机,并在机尾加装垂直尾翼,以防止转向时发生翻转,并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飞。
而最终在190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带有动力的载人飞行器——莱特飞行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时,德国设计并开始建造一个实验段直径1米,最高风速达10马赫的连续式高超音速风洞。
战争结束后被美国缴获,美国仿制并作了适当修改后,一直到1961年才在阿诺德中心建立最高风速达12马赫的高超音速风洞。
因为风洞的控制性佳,可重复性高,现今风洞广泛用于汽车空气动力学和风工程(Wind Engineering)的测试,譬如结构物的风力荷载(Wind load)和振动、建筑物通风(Ventilation)、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风力发电(Wind power)、环境风场(Pedestrian level wind)、复杂地形中的流况、防风设施(Wind break)的功效等。
简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简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一、起步阶段(1950-1978)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起步。
当时,中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商一汽集团的前身长春汽车制造厂于1953年奠基兴建,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1956年7月13日,长春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CA130型载货汽车。
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在此之后,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发展历程。
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投资较少,技术落后,生产能力有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都很少。
二、开放合作阶段(1979-1994)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汽车工业也逐步走向开放。
1984年,中国与德国大众公司签署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合营合同,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开始与国际接轨。
在此期间,中国的汽车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汽车消费市场也逐步扩大。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5-2004)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汽车市场逐渐繁荣起来。
1997年,中国第一家自主品牌奇瑞汽车公司成立,迅速崛起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佼佼者。
同时,吉利、华晨、长安等自主品牌也相继成立,迅速增强了中国的汽车产业实力。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汽车工业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促进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四、新发展阶段(2005-至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汽车工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2005年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逐渐崛起,开始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2020年以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国家对智能网联技术的重视,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在朝着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方向发展。
风洞
建时,从总经理、中层管理人员到技术人员就一拨拨来考察,终于下
定决心舍远求近,让研发中的新车“坐”1小时40分钟的飞机来上海。 结果令他们十分满意,准备以后长期合作。
• 有了先进设备的支撑,科研人员才有足够施展的空间。同济大学也吸 引了大批优秀人才。以风洞中心主任杨志刚博士为例,这位曾在美国 航空航天总署(NASA)和通用汽车公司工作近20年的国际知名空气动 力专家,放弃高薪,举家落户上海,只为万钢校长的一句邀请:“我 们有建风洞的打算,你愿意来吗?”杨博士这样解释当时来上海的原 因。全世界只有十来个同类风洞,作为空气动力专家能够主持风洞建 设,无疑是对自己能力的挑战,更是一种幸运!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付于武指出,中国汽车工业正处 于从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转折的历史时期,上海地面交通工 具风洞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对中国汽车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开 发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动中心
——我国第一座汽车专用风洞 2009-09
• 2009年9月19日,中国第一个专用汽车风洞——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 洞中心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落成启用。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汽车工 业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 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占地面积约 213亩,总建筑面积21095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三大块:汽车风洞 试验室、汽车风洞测试中心和管理中心、风洞中心研究大楼。其中, 汽车风洞试验室隐身在一幢2.1万平方米的大楼内。大楼的前部分为
风动实验的国际状况
• 纵览全球汽车诸强,德国早在 20世纪中叶,就由政府与奔驰、 保时捷等企业共同出资,在斯 图加特大学内建造了第一座汽 车风洞,按照公共服务平台模 式经营,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 巨大作用。欧美各大汽车公司 都有自己的专用汽车风洞,成
小型风洞发展情况汇报
小型风洞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风洞研究小组向大家汇报我国小型风洞的发展情况。
小型风洞是一种用于研究流体运动和模拟实际环境下气流条件的实验设备。
它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和探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我国小型风洞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
当时,由于国内大型设备的匮乏和技术水平的不足,科研单位开始建设小型风洞,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风洞工作流程。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小型风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小型风洞研究中心。
这些中心拥有各类小型风洞设备,并且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研人员队伍。
我国小型风洞的发展不仅仅在国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还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我们的小型风洞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建筑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并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小型风洞发展的另一个亮点是与先进国家的合作。
通过与国外风洞研究机构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我们融合了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了我国小型风洞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与国际上的风洞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这为我国小型风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小型风洞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比如,小型风洞的设备和技术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我国科研事业的需要;同时,我们的科研人员队伍也需要进一步增强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面对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界的合作,不断推动我国小型风洞的发展。
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小型风洞设备的研制和升级;我们将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将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我们的研究领域和影响力。
最后,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我们相信,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我国小型风洞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谢谢!。
风洞发展史
风洞发展史嘿,朋友们,今儿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高大上,实则跟咱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风洞发展史。
这可不是科幻片里的时光隧道,而是咱们工程师们用来“吹吹风”,就能造出飞机、汽车这些大家伙的秘密武器。
话说从头,风洞这玩意儿,最早啊,就像是古代大侠闭关修炼的秘密山洞,不过它修炼的不是武功,而是空气的流动学问。
那时候,人们看着鸟儿自由飞翔,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心想:“咱要是也能飞上天,那该多好啊!”于是,一群爱琢磨的人就开始了他们的“飞天梦”。
最开始的风洞,简单得就像个大型吹风机,把风呼呼地往模型上吹。
那时候的工程师们,就像是拿着扇子给热得直冒汗的模型降温的老妈子,一边扇还一边念叨:“凉快些,凉快些,看看你能不能飞起来。
”虽然简陋,但这可是人类探索飞行的第一步啊!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洞也开始“升级换代”了。
从最初的“手持电风扇”级别,逐渐变成了“巨型空调房”。
风的速度快了,风的质量也高了,还能模拟出各种复杂的气流环境。
这时候的风洞,就像是给飞机、汽车这些大家伙准备的“健身房”,让它们在里面练就一身好“肌肉”,好在真实世界里大展拳脚。
你知道吗?风洞里的风,有时候比台风还猛,但工程师们就是不怕。
他们就像是勇敢的航海家,驾驶着模型这艘小船,在狂风巨浪中勇往直前。
每一次试验,都是对模型的一次极限挑战,也是对工程师们智慧和勇气的考验。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那些为风洞事业默默奉献的工程师们。
他们就像是幕后的英雄,虽然不常出现在聚光灯下,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却是我们能够享受到便捷交通、安全飞行的关键。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我们铺设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如今的风洞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从最初的简单模拟到现在的高精度仿真,风洞已经成为了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帮助我们设计出了更加安全、高效的交通工具,还推动了整个工业的发展进步。
所以说啊,风洞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历史。
中国汽车工业 区域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区域发展历程中国汽车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5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汽车工业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1956年-1978年)、发展阶段(1979年-2001年)以及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许多的发展历程,本文将对其区域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56年-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的。
在这个阶段,国家建立了起步式的汽车生产工艺,并且在大连、江汉等地建立了许多汽车生产厂。
虽然在这一阶段汽车生产规模不大,但是在汽车设计、制造等方面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并且为接下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1979年-2001年)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因为这个地区交通便利,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这个阶段外资车厂也开始进入中国,引进了一些新的汽车技术。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阶段,也使得中国汽车工业逐渐脱离了国家的支持,走向市场。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中国汽车工业在21世纪以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逐渐扩大,许多汽车厂商开始在国内开拓市场,国内汽车品牌也开始崛起。
同时,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也开始鼓励汽车工业向西部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市场向西发展”政策已经得到了实施。
这也使得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并且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以后,进入到了迅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不仅向国内民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汽车,还向世界输出了“中国制造”的汽车产品。
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吸引了国际资本的关注和关注。
汽车风洞
汽车风洞汽车风洞-概述就是用来产生人造气流(人造风)的管道。
在这种管道中能造成汽车风洞一段气流均匀流动的区域,汽车风洞试验就在这段风洞中进行。
汽车风洞中用来产生强大气流的风扇是很大的,比如奔驰公司的汽车风洞,其风扇直径就达8.5m,驱动风扇的电动功率高达4000kW,风洞内用来进行实车试验段的空气流速达270km/h。
建造一个这样规模的汽车风洞往往需要耗资数亿美元,甚至10多亿,而且每做一次汽车风洞试验的费用也是相当大的。
汽车风洞有模型风洞、实车风洞和气候风洞等,模型风洞较实车风洞小很多,其投资及使用成本也相对小些。
在模型风洞中只能对缩小比例的模型进行试验,其试验精度也相对低些。
实车风洞则很大,建设费用及使用费用极高。
目前世界上的实车风洞还不多,主要集中在日、美、德、法、意等国的大汽车公司。
汽车风洞-技术发展历史1871年英国人建成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风洞。
美国的莱特兄弟(O.Wr ight和W.wright)于1901年制造了试验段0.56米见方,风速12/s的风洞,进而在190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飞机。
风洞的大量出现是在20世纪中叶。
1932年瑞士阿克雷特(G.Ackttet)建成了世界第一座超声速风洞,试验段面积0.4米×0·4米,马赫数(风速与声速之比)2,当时主要为了试验炮弹的气动力作用和研究超声速流动而设计。
1956年为了适应跨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美国建成世界最大的跨超声速风洞,试验段面积488米×4.88米,马赫数0.8-4.88,功率为16.1万Kw。
1958年,美国航天局建成试验段直径0.56米,马赫数可高达18-22的高超声速风洞。
1980年,美国将一座旧的低速风洞改造成为世界最大的全尺寸风洞(可以直接把原形飞机放进试验段中吹风),试验段面积24.4米×12.2米,风速150 m/s,功率10万Kw。
1975年,英国建成一座低速压力风洞,试验段5米×4.2米,风速95-11 0m/s,压力3个大气压,功率1.4万kW,试验雷诺数(它是一个无量纲数)8×106。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历史50年风雨汽车路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
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
在新中国50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
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
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
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
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而在技术上缺乏应有的实力,中国轿车的鼻祖是中国第一代汽车技术人员和工人东拼西凑,手工敲敲打打造出来的。
以凤凰车为例,它的发动机采用的是南京汽车厂的四缸发动机,底盘仿华沙轿车,车身外形仿顺风车,零件靠手工技术和在普通机床上搞革新进行切削加工完成。
1959年2月1 5日,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由此可见当时轿车制造技术的水平。
国内外汽车风洞技术与发展浅析
国内外汽车风洞技术与发展浅析
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风洞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气流影响,对车辆性能进行测试和优化。
国内外汽车风洞技术与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各大汽车制造商的热点之一。
一、国内汽车风洞技术现状
当前,国内车企在风洞技术方面仍存在不足。
国内的汽车风洞技术大部分依赖于自主研发或引进的风洞设备,设备尺寸和性能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所差距。
此外,由于风洞成本高昂,国内车企之间还存在共享设备、合作使用等模式,这也影响到了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
二、国外汽车风洞技术现状
与国内相比,国外汽车制造商在风洞技术方面明显更为成熟。
以德国为例,德国宝马、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等汽车制
造商均在自家的风洞中进行汽车性能优化,同时也向外提供风洞服务。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国内汽车制造商需要加大对风洞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风洞技术提升自身技术实力。
此外,可以继续加强与国外汽车制造商的
合作,在风洞设备共享等方面进行合作,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总之,汽车风洞技术是汽车制造行业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在该领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风洞技术必将在汽车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汽车的风洞发展现状
汽车试验学:国内外汽车风洞发展现状学校:华南农业大学学院:工程学院班级:11级车辆一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国内外汽车风洞发展现状摘要:本文首先对汽车风洞作简要介绍,了解风洞的主要特点,同时分别讲述介绍了国内外的汽车车风洞试验现状,分析了近期国内外汽车行业对风洞试验的研究方向和主要技术,并就分别列举了国内外汽车风洞的发展历史。
最后作一发展总结。
关键词:汽车风洞、国内外风洞、风洞发展1 引言“汽车风洞”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不是用来测试汽车,而是用来测试飞机、研究飞机的气动性能的。
实验时,常将模型或实物固定在风洞内,使气体流过模型。
这种方法,流动条件容易控制,可重复地、经济地取得实验数据。
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实验时的流动必须与实际流动状态相似,即必须满足相似律的要求。
但由于风洞尺寸和动力的限制,在一个风洞中同时模拟所有的相似参数是很困难的,通常是按所要研究的课题,选择一些影响最大的参数进行模拟。
且外,汽车空气动力学在汽车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汽车风洞及其试验技术的快速发展。
汽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可以通过对汽车外形的改变而提高。
在汽车设计生产过程中,汽车外形一般在开始生产制造之前就被冻结,这时再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很难对外形进行修改和改进。
为了在设计初期就可以开展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需要制作一种可以修改的模型,并且能够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试验。
汽车油泥模型,就是在汽车外形评价和汽车风洞试验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型。
制作好的油泥模型需要一个汽车不行驶就可以完成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的试验环境,汽车风洞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2 汽车风洞的特点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得益于航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空气对汽车的影响。
随着航空和船舶行业的发展,人们渐渐将流体力学的理论应用到这些领域之中。
而汽车作为一种类似的交通工具,是否也需要同样的理论呢?在不断探索与研究过程中,人们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从而推动了一门新的专业——汽车空气动力学的诞生和发展。
首个“中国风洞”诞生始末:托起空天飞机的“巨龙”
首个“中国风洞”诞生始末:托起空天飞机的“巨龙”位于北京近郊的钱学森工程科学实验基地的空天飞行器实验室,静静地盘踞着一条诞生不久的“巨龙”,国外同行称之为“Hyper-Dragon”(意为超级巨龙)。
这条长260多米的中国“巨龙”,便是第一个完全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目前在国际上最先进的高超声速风洞,名叫JF-12。
JF-12作为众多“JF系列”风洞中的一个,为什么如此特别?那要先从它的定位讲起。
说起风洞,普通人或许对它还有些陌生。
但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它却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实验工具。
风洞是在地面上模拟飞行器空中的飞行状态,研究高速气流与飞行器相互作用的规律,提供飞行器设计需要的基础数据的装备。
风洞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摇篮”,一架先进飞行器不在风洞里做几千上万次试验研究,是绝对飞不上天的。
可以说风洞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基础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区分不同类型风洞最主要的一个指标为“马赫”数,即能够达到几倍的声速。
一般来讲,民用飞机的速度约为0.8马赫(0.8倍声速),最先进的战斗机的飞行速度为2~3马赫。
而JF-12激波风洞,马赫数为5-9,并复现了总温、总压。
也就是说,它研究的是被钱学森定义为“高超声速”的飞行条件。
先进风洞的缺乏,制约着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如此。
自主创新,全面超越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高超声速风洞有两类。
一类是以日本的HIEST风洞为代表的自由活塞驱动风洞,另一类是加热轻气体驱动的风洞,如美国的LENS风洞。
然而这两种风洞依然具有难以根除的“顽疾”:HIEST有着气流不平稳,试验时间短(仅几个毫秒)的致命缺陷;美国LENS系列激波风洞代表目前国际最先进水平,但它使用大量氢气或氦气,成本昂贵且极度危险,在实验时间和尺度扩展等方面也有很大局限性。
在JF-12诞生之前,我国风洞建设基本上走的仍是“跟踪仿制”路线。
不自主创新,又如何去超越?我国的科学家一直在思考,在风洞技术上,中国能不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风洞试验技术介绍及应用课件
建筑领域
建筑风工程研究
风洞试验在建筑领域主要用于研究建筑物的风工程性能, 如风压、风载等。通过风洞试验,可以评估建筑物的抗风 能力,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建筑结构优化
风洞试验可以帮助优化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通过改进建筑 物的抗风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城市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估
风洞试验可以模拟建筑物和城市规划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用于评估城市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和安全性。
动态相似
在风洞试验中,需要保证模型上的气流速度与真 实世界中的气流速度成比例关系,以便实现动态 相似。
雷诺数相似
雷诺数是一个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参数,风洞试 验中需要保证模型与真实物体在雷诺数上相似。
03 风洞试验技术分 类
低速风洞
主要用于模拟大气边界层内的流动现象。
低速风洞主要用于模拟大气边界层内的流动现象,如飞机、汽车等地面交通工具 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测试。由于低速气流中不存在音障,因此低速风洞的试验速度 较低,通常在亚音速范围内。
环境工程领域
气象与气候研究
环境工程设计
灾害预警与防控
风洞试验在环境工程领域可用 于研究气象和气候变化对环境 的影响。通过模拟不同气候条 件下的气流运动,可以研究气 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和预测未 来气候变化趋势。
风洞试验可以为环境工程设计 提供依据,如风电场选址、环 保设施布局等。通过模拟气流 运动和环境因素,可以评估设 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现代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洞试验技术也在不断改 进和完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
风洞试验技术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
风洞试验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 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于飞 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测试。
汽车工业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赖进口汽车,而国内自主研发和生产汽车的能力较为有限。
中国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建设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开始大力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50年代至1960年代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十年内,汽车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并且主要依赖进口。
1953年,中国成立了第一家汽车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开始尝试自主研发和生产汽车。
1956年,一汽成功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解放牌”CA10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70年代至1980年代在这一时期,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技术储备和试验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开始制定汽车工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吸引外国汽车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合作,并引进技术和设备。
1978年,中国政府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与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昆山丰田工厂,开始批量生产汽车。
第三阶段: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199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九五”计划,明确了汽车工业发展的目标。
1999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国,在国内外合资企业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以规模化批量生产为基础的快速发展。
第四阶段:2000年代至今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政府继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发展。
中国自主品牌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汽车品牌。
同时,国际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和布局。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全球重要的汽车生产和销售中心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的历程,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既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也离不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外部技术的引进。
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史
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史
中国风电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之一。
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代末-1997年):中国风电行业起步阶段。
该时期,中国开始引进国外风电技术,并在国内进行试验和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1993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台3.2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标志着中国风电行业开始走上实质性发展的道路。
第二阶段(1998年-2004年):中国风电行业加速发展阶段。
该时期,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风电行业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国家“九五”期间能源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支持风电的发展。
同时,中国风电行业开始采用国外先进技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阶段(2005年-2010年):中国风电行业快速发展阶段。
该时期,中国风电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风电行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高对风电的资金投入等。
同时,国内风电企业开始崛起,取得了重大进展。
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中国风电行业成为世界领先的风电市场。
该时期,中国风电行业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
政府继续加大对风电行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更为明确的政策措施,如提高风电上网电价、实施风电配额制等。
同时,国内风电企业也取得了一
定的国际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上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中国风电行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风电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之一。
“风洞”开启国内汽车品牌之门
研发能 力以及产 品改型 升级的速度 , 使大众 的车型
更快更 好地适 合国内市场, 间接地 增加了销售量 , 确保 大众汽车在 中国市场 的领 先地位 。
重 庆 长 安 汽 车 工 程 研 究 总 院 总 工 程 师 兼 C 工程所 副所长 叶坚 先生 则如 此表 述 :“ AE 同济风
速 l O m/时 , 以为其 减少15 Ok h 可 .%的油耗 , 如果 以 全 国年汽 车销量初 步估算 , 每年可 以减少 近2 0 0 万 吨的汽 油 , 而在 目前 油价破 “ ”的时代 , 8 可节 约数
百亿元 。
洞 中心是 目前 中国唯 一系统研 究 风 与车辆 相 关课 题 的大型汽车专用试验 台。 中国汽车特别 是 自主 对
能评估, 以实现 发 动机 冷 却 系统和 空调 系统 等 优
化, 主要服务对象是 一级子系统开发商和 与热力学 相 关 的零部 件 企业 。” 洞中心主任 、 风 同济大学 海 归教 授杨志刚向记者介绍 。 自2 0 年 9 0 9 月风 洞中心正 式 对外服 务 以来 , 试 验技 术不 断发 展 , 在上海 市科委和研发公共服务平 台的牵线 搭桥下, 与企 业合作 不 断深入 , 对企 业研 发 的拉动效应 显著。
密, 以至 于很长一 段期 间, 风洞测 试在 国产车设 计 制造 中缺失 , 因此 , 海地 面交通 工具风 洞 中心 自 上 成 立之 日起 , 就承担 起了中国汽 车研发 中与空气 流 动相关 问题 的试验优化和 试验验 证的重任 。 据了解 , 海地 面交 通工 具风 洞中心, 上 是上 海 首批 科教兴市 重大产业科 技攻关 项 目, 由国家多部 委共 同支 持 、 同济大 学承 建 , 0 9 9 2 0 年 月正 式 落成
汽车风洞试验
4、 内流空气动力学的试验究 进排气口的开设部位
项目 驾驶室的散热通风空调
需模拟日照、温度、湿度。
发动机和刹车装置的冷却,要模拟发动机进气格栅处和发动 机舱内的流动。
5、刮雨器的风洞试验究 在风洞中试验可以对刮雨器的杆 臂支撑力、浮起情况、刮静变化、残余水量进行试验。方法 如图8-2。
(五)其他装置
a、回流段 形成回路 b、导流片── 平顺转弯
b、稳定段 稳定进入收缩段的气流 C、蜂窝器 阻尼网──减小脉动,使之趋 于平直、减小紊流度。
三、汽车风洞的分类
(一)大型1:1风洞 特点:试验段截面积36m以上 用途:实车或者1:1模型试验,校核小型风洞的试验结果。 优点:1、很好的考核外形对气动力的影响
3、 按天平的构造形式分 合式天平 外形象一箱体故称为合式天平,多用
于实车或大型模型的测量。
杆式天平 构造象一根杆子,故称为杆式天平, 用于测量小尺寸模型或活动地板上的模型气动力。
4、 几种天平的安装方式如图8-7所示。
二、转盘系统
用于测量汽车在横摆状态下的气动特性,汽车或模型放 置于转盘之上,转动时产生角。 构造如图8-8所示,装有1/4转盘和偏心轮,用于调节 轮距和轴距。
低。 (四)气候风洞
特点:10~12 m 温度可调 用途:汽车的散热通风试验,动力学试验等 缺点:修正和校正 (五)气候空调室 特点:5 m左右,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 用途:汽车空调方面的试验。 需要进行修正。
§8-3 气动力天平和试验地板
一、气动力天平分类 1、 按天平的作用原理分
机械天平:利用杠杆理论进行设计。 优点:精度高、抗外界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 缺点:尺寸大、安装不方便、特别是小型风洞受
亚洲最大的航空风洞试验中心与汽车风洞介绍
亚洲最大的航空风洞试验中心与汽车风洞介绍描述:绵阳风洞群中的2.4米跨声速风洞巨大的圆形导流孔,高度超过两层楼。
/ 转自新浪博客:绵阳风洞群——亚洲最大的航空风洞试验中心航空风洞(wind tunnel)是研制各种飞机导弹、宇宙飞船等航空航天器的必备设施,通过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来研究航天器的气动特性,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有效的工具。
按气流速度分,风洞有亚音速风洞和超音速风洞两类。
小型风洞采用高速风扇提供风力,其风速都在每小时1200千米之内。
而中型与大型风洞采用事先储存的气体在短暂的几秒,甚至几毫秒中释放,形成威力巨大的冲击风力。
测试的对象越是先进高级,其检测的难度越大,风洞的规模也越大。
例如美国和俄罗斯,他们的风洞内可放进整架飞机,不像其他国家的中小型风洞只能蚂蚁啃骨头似地以零代整分别测试。
美国为了检测当前最昂贵的F一22隐形战斗机的特殊的菱形机身,动用了22种不同的风洞检测,得出机身表面每平方米的阻力系数仅为0.034。
而美国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反反复复做各种不同的风洞俭测达3万多小时,点点滴滴丝毫无误,确保了其飞行的安全与正常运转。
然而建立一个大型风洞耗资非常巨大,美国在1968年建设的一个大型风洞,就耗费了5.5亿美元巨资,风洞是高科技设施,施工难度大,例如2.4米超音速风洞,仅在基础施工中便需浇注8000多吨水泥,打进地下的水泥柱多达700多个,最粗的达33米,其安装设备的难度也非常之高。
风洞检测除了应用于航空、航天器之外,在国民经济其他领域里也同样大显身手。
例如用于各种材料的抗压抗热试验,汽车、高速列车、船只的空气阻力、耐热与抗压试验等等。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是我国最大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机构。
主要运用风洞试验、数值计算和模型飞行试验三大手段,广泛开展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和风工程诸领域的研究工作。
国内首个“汽车风洞”落成启用
国内首个“汽车风洞”落成启用
佚名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经过近5年的建设,国内第一个“汽车风洞”——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在同济大学落成启用。
作为公共性汽车和轨道车辆的关键技术平台,“汽车风洞”将为我国汽车和轨道车辆工业,特别是为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发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服务,也将为我国汽车工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总页数】1页(P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7
【相关文献】
1.我国首个地级城市超级计算中心启用我国首个地级城市超级计算中心启用我国首个地级城市超级计算中心启用我国首个地级城市超级计算中心启用我国首个地级城市超级计算中心启用 [J], 无
2.中国首个“汽车风洞”在同济大学启用 [J], 无
3.我国酋个“汽车风洞”在同济大学落成启用 [J],
4.中国首个“汽车风洞”在同济大学落成启用 [J],
5.国内首个“汽车风洞”、首条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在同济大学落成 [J], 樊丽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汽车风洞发展史(上篇):艰难起步
【导读】由于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在自主技术研发能力上远远落后
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在汽车空气动力学领域。
在2009年以前,中国
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整车风洞,只能依靠航空风洞改造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试验,这大大制约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制约了自主造型设计能力。
世界上第一座风洞是富兰克.H.韦纳姆于1869~1871年为英国航空学会
建造的。
它是一个两端开口的木箱,截面45.7 cm×45.7cm,长3.05 m。
韦纳姆和他的第一座风洞
1934~1935年由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王士倬教授主持设计的直径为1.5m 的低速风洞,是中国最早的风洞,后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风洞被毁。
至40年代末,共建成六座低速风洞,其中最大的是原成都航空研究院的
1.5m×
2.0m低速风洞。
中国第一座风洞
建国后,为适应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根据钱学森、郭永怀教授的构想,
于1968年在四川绵阳组建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数十年来,
中心建造了50余座风洞,拥有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风洞群,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客机风洞试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