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升级与发展范式转型
《2024年科学发展观——发展范式的变革》范文
《科学发展观——发展范式的变革》篇一一、引言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中,发展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经济与文化,人们不断探寻与突破着自身的发展道路。
这一探索与寻求的进程中,科学发展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理念,为发展范式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探讨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范式变革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它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创造性思维。
在此基础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的均衡发展等多个方面,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范式变革的影响1. 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往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忽视环境、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种观念的转变,为发展范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发展的关键。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问题。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城乡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这种均衡发展的理念,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运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它不仅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促进了社会公正、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文明升级与发展范式转型试卷
文明升级与发展范式转型试卷一.单选题1.以下哪项可以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实现经济发展范式转型”这一观点()?(分数:10分) 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工业文明视野的结构调整,不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工业化的局限性和困境B.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只是有助于实现传统经济的第一次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无助于经济的第二次现代化(生态现代化)C.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全新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打开新窗口,确立新理念,革新旧模式,构建新形态经济,实现工业文明发展范式向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换D.以上都有2.工业文明发展范式的目标是()? (分数:10分)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A.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B.实现工业现代化C.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D.工业比重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制造产业发达3.循环经济是发展生态文明的手段之一,可能成为突破口,但它难以在一个区域面试发展,支撑不起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经济。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A.正确B.错误4.以下哪项不属于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阻碍()?(分数:10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A.节约不经济B.规模不经济C.循环不经济D.循环不环保5.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核心指标是生态效率EEI(EEI=GDP/EFP )、绿色GDP、碳生产率。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A.正确B.错误6.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在()?(分数:10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A.十七大报告B.十八大报告C.十四届五中全会D.1995.97.以下不属于十八大报告描绘的5个文明建设的是()。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A.经济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物质文明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8.靠发展循环经济就可以支撑一个区域的产业生态化和实现生态文明。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A.正确B.错误9.循环经济要满足什么条件()?(分数:10分)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A.技术可行性B.经济合理性C.政策合法性D.以上都有10.“生态文明”的提出源于1970s西方兴起的环保运动。
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下的旅游发展转型升级
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下的旅游发展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
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旅游业的发展也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重要方式。
而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下的旅游发展转型升级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也在于如何在实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保护好当地的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下的旅游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种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好这些资源,我们不能盲目开发,而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引下,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才能实现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和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下的旅游发展转型升级也需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提升。
随着旅游者消费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旅游产品的品质和特色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必须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下,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提升。
要赋予旅游产品更多的生态元素,打造绿色旅游产品,推出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旅游线路和景点,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也才能更好地引领地方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下的旅游发展转型升级还需要注重旅游服务的提升和规范。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迎来新的变革和发展。
新形态和新领域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本文将就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领域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读,为读者呈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全貌。
一、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崛起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字化和信息化已经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领域之一。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意识的觉醒,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建设美丽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通联日益紧密,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全球化给人类社会文明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向。
四、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存多元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领域之一。
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共融,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
五、人类社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新形态的迫切需求。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领域正不断涌现,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崛起、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存、人类社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中的新趋势。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创新与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创新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在经历了传统文明的绵延发展之后,迎来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创新与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着力量。
一、文化创新:独立自主构建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始于文化领域,独立自主的文化创新成为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重要特征。
在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各国的文化成果,同时将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融入到世界文明的大家庭中。
二、科技创新:引领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科技领域的突破与创新。
中国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壮大了一大批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人才。
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领了全球科技革命的浪潮。
三、社会制度创新:民主法治的推进与完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创新与发展还体现在社会制度领域。
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民主法治。
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人民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发展。
四、生态文明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的转型升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创新与发展还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与保护上。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推动绿色发展的转型升级。
五、文明互鉴: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中国倡导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互鉴,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繁荣与发展。
六、国家形象展示:文明差异受尊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展示国家形象,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声音。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总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创新与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和智慧,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之美。
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转型
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转型社会文化的变迁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会发生改变。
这些变化源于各种因素,包括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教育改革以及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首先,科技进步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让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接触到新的思想和观念。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影响到社会结构的变革。
比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冲击,人们逐渐从线下购物转为线上购物,这直接影响到传统实体店的生存空间。
其次,经济发展也是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增强。
经济繁荣带来的社会财富让人们更加关注物质享受外,也更加关注文化艺术、教育和环境问题。
这种转变使人们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改革在社会文化变迁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而现代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社交能力。
这种转变使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发生了变化,也改变了家庭和社会对于教育的态度。
现在的家长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的高低。
最后,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也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社会转型。
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基本上是被决定好的,缺乏自由选择的权利。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个人的自由,追求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这种追求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议题。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教育改革和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都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社 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讲义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讲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重要概念。
社会转型意味着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政治体制以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而文明演进则是在这一系列变革中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和升华的过程。
社会转型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
科技的进步是其中最为显著的力量之一。
例如,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
从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主转变为机器大生产,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促使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同时,新的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出现,如铁路、电报等,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信息和资源的流动更加迅速和广泛。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从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导逐渐过渡到工业经济,再到如今的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每一次经济模式的转变都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在农业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社会关系较为简单;而在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和分工合作成为主流,社会分工更加精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变得更加规律和紧张。
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样在社会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从封建君主制到民主共和制,从专制统治到法治社会,政治制度的演进影响着社会的权力分配、公共治理和公民权利保障。
一个公正、透明和有效的政治制度能够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转型必然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社会结构的调整可能导致部分群体的利益受损,例如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传统产业的工人可能面临失业和再就业的困境。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过度集中可能引发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等问题。
同时,文化观念的冲突也可能在社会转型期间凸显,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思潮的碰撞可能导致人们的价值迷茫和道德困惑。
然而,社会转型也为文明的演进创造了机遇。
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了科技、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新的思想和理念得以传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
科学发展观——发展范式的变革
科学发展观——发展范式的变革科学发展观——发展范式的变革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不平等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引领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关键是要追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简单追求经济增长。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发展范式的变革。
首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
传统发展模式追求速度和规模,但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态环境的规律性,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这种发展理念的转变,让我们重新定义了发展的目标和价值观,使社会经济发展不再局限于追求短期利益,而是注重长远发展,注重人民的福祉。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发展模式追求的是经济增长,但往往忽视了人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强调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人的自由、平等、发展权利,强调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健康保障等方面的发展,旨在实现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
第三,科学观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和谐稳定。
传统发展模式往往伴随着资源争夺、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坚持社会公平正义,追求社会的和谐稳定。
它认为,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发展中来,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地造福于所有人。
科学发展观鼓励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传统发展模式往往依赖于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缺乏可持续性和创新力。
科学发展观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提倡加强科技创新系统建设,鼓励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各方力量的合作创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经济的升级和结构调整。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深化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深化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理解深化这种辩证关系呢?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减排。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和推广节能技术,从而使经济运行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
二是创新绿色发展方式和产业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引领人们更加注重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空气、水和土壤等资源条件。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例如,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为生态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经济发展可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从而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
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来说非常重要。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将其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探索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和产业模式,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实现质量变革和效益提升。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政府和公众应该共同参与环保治理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增加资金投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紧密关联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与创新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与创新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人民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推进文化的转型和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文化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正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等方面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文化转型就显得尤为必要。
文化转型是指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文化,创造性地发展本土文化,实现文化从传统向现代、从本土向世界的宏观转变。
文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保持文化的传统特色和发展动力,同时又能够吸收国际文化成果和符合社会现代化需求。
这需要文化转型者在文化传承与演化的基础上,站在国内外文化发展的广阔视野上,不断学习、创新和开拓。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完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提高文化企业竞争力,为文化转型发挥更好地市场作用。
文化创新文化转型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而文化创新则是文化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创新是指在创作中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现代文化的成分,不断探索文化发展的全新路径,推动文化的创造性演化。
文化创新需要先进的文化观念和开放的思维方式,更需要有优秀的人才担当重要角色。
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人才,但文化领域尤其如此。
只有有知识、有责任感、有服务意识的文化人才,才能切实推动文化的创新和转型。
文化创新是不断塑造民族精神风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力量。
只有在文化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建设中文化创造性转型。
建设文化强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达,国家文化自信并得到国际共同认同,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形象优美,国家因文化强盛而强大的状态。
为了实现文化强国,文化转型和文化创新是必须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文化市场建设、优化国家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及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人类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然而,现代化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近年来,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
我们需要明确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什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它的特点是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的高速传播。
在这个时代里,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兴起,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经济模式。
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的现代化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式现代化则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过逐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自信。
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内在统一,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平台。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同时,全球化的进程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也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这与传统的现代化模式相比,更加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和谐与共赢。
这种发展理念对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和谐、平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华文明转型的独特范式
中华文明转型的独特范式作者:贾文山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16期【摘要】中华文明转型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的范式,这种范式同样可以应用于世界秩序的构建上。
我们并不像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他国利用或隐或显的方式推行西方文化价值。
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不是输出具体的文化内容,而是要与世界各文明一道,打造一套各个文明之间交流、沟通、和谐共生的实践范式。
【关键词】文明转型冲突融合世界共同体【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识码】A中华文明呈现波浪形或螺旋形的发展,经历多次衰落后又通过自我创新走向了多次辉煌美国学者费正清曾提出文明的“冲击-反应论” ,他认为中华文明在经历了上千年的稳定发展后,在19世纪遭遇到了西方文明极大的冲击。
中华文明在西方文明充满活力的、强大的攻势下全面溃败,无论是政治、宗教、社会、文化都面临着解体与重构。
这时西方成为了中国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中国处于被动反应的位置,不得不在西方的冲击下去追随西方的脚步,开启现代化的道路。
在费正清看来,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向型的大陆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开放型的海洋文化,大陆文化渐趋保守、衰落,而海洋文化充满生机、活力。
如果我们把历史的跨度放在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似乎费正清的“冲击-反应论”正是对这一段落后挨打的历史的最贴近的解释。
但是,如果我们放眼现代和未来,甚至放眼中华文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则未必如此。
费正清和很多西方学者的论断是基于经典进化论的线性逻辑基础之上,他们几乎都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单向式的线性发展过程,正如任何生命都存在生命周期一样,文明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总是经历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亡期,就像佛教所说任何事物都要经历“生、住、异、灭”四个阶段一样。
不可否认,这种“生命周期论”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妨假设它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但是不同事物的生命周期是完全不一样的,就算同一类事物的生命周期也可能不一样。
劳动方式转型与人类文明形态变革
化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密切而复杂。它既是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我 们改变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化学的使用需要谨慎 和明智。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应用化学,以实现人类文明的长远 发展。
谢谢观看
在环保领域,化学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空气污染物的检测和治理,废水的处 理和再利用,都离不开化学的帮助。通过化学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们带来无数的便利和进步,但同时也带来 了一些问题。例如,化学品的滥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化学工艺的失误可能引 发安全事故。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化学,以避免这些问题。
农耕时代的劳动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生产效率低下。然而,它奠 定了人类社会的基础——家庭和社区的体系,以及我们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机器代替了人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带来了环境 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信息时代和服务经济的兴起则强调了知识的价值和创 新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这场革命以数字化、互联网、人 工智能等为核心,正在重塑我们的劳动方式。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新的趋势, 许多工作被机器替代,但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人类的工作重心正在从 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移,从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转变。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需要全球的领导者和创新者们积极行动, 推动劳动方式的转型和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新的 思想和观念,以创新的精神驱动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把握未来的机遇,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劳动方式的转型和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过程, 它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面对 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共同塑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是什么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愈发紧密,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
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高质量发展则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共进,追求更高的效率、更公平的分配以及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从本质上讲,生态文明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如果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空气污浊、水源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频发,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一些地区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失衡,自然灾害增多,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工业发展也因资源短缺和环境约束而面临困境。
相反,当我们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就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稳定的生态服务功能。
例如,保护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农业灌溉和水电生产提供保障;治理污染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产业升级。
高质量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高的科技水平、更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先进的科技能够为生态保护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
比如,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
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减少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比重,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
这样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减轻生态压力。
同时,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缓解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
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它们都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让人们享受到优美的生态环境,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物,生活在绿色、宜居的家园中。
《社 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讲义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讲义社会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也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探讨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社会转型的内涵。
社会转型可以被理解为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观念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这种变化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的,如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文化交流等。
以工业革命为例,它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得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转型。
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取代了家庭作坊,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
这一转型不仅改变了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也对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社会转型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为主导,转向以工业、服务业为主导。
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贸易和市场的扩大,加强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政治方面的转型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封建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的转变,是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经历的重要政治变革。
民主制度强调公民的权利和参与,推动了政治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促进了政治的透明和公正。
政治制度的转型往往会引发社会力量的重新组合和政治文化的变革。
文化在社会转型和文明演进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审美观念等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例如,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义、平等观念、多元文化等逐渐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加速了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社会转型为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动力和条件。
新的技术、制度和观念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平衡,激发了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然而,社会转型也并非一帆风顺,它往往伴随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社 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讲义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讲义社会转型,这是一个宏大且深刻的主题,它与文明的演进紧密相连,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当我们谈论社会转型时,我们指的是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文化观念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革。
这种变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转型。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农业社会,人们主要依赖土地和自然力进行生产,生活方式相对固定,社会结构也较为简单。
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大规模的工厂出现,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转型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促使社会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新的阶级和职业应运而生。
经济模式的转变往往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比如,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由政府主导,企业和个人的自主性相对较弱。
而市场经济则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个人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高效发展。
这一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个人的就业观念和职业选择也更加多样化。
社会转型也必然伴随着文化观念的变革。
过去,一些传统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涌现。
例如,在对待性别平等、环境保护等问题上,现代社会的观念与过去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
这种文化观念的转变不仅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问题。
社会结构的调整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失业或陷入贫困,贫富差距可能会扩大。
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传统产业可能会衰落,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
文化观念的冲突也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
然而,社会转型也为我们带来了众多机遇。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开放的市场环境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合作。
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的历史小作文历史小作文
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的历史小作文历史小作文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而趋时更新则是时代的要求。
那么,如何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呢?
我们来看看文明涵化。
文明涵化是指一种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风格。
它包括了语言、风俗、习惯、信仰等方面。
比如说,我们中国人讲究“礼仪
之邦”,这就是我们的文明涵化之一。
再比如说,西方人喜欢喝咖啡,这也是他们的文
明涵化之一。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趋时更新。
趋时更新是指一种文化在时代变迁中所表现出来的变化和创新。
它包括了科技、艺术、娱乐等方面。
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玩手机游戏,这就是一种趋时更新的表现。
再比如说,现在的电影制作越来越高科技了,这也是一种趋时更新的表现。
那么,如何将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结合起来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不断地吸收新的思想和理念,就可以实现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的有机结合。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保留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现代元素;或者在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一些现代技术。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社 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讲义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讲义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动态过程。
社会转型往往意味着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政治体制以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而这些变革又深刻地影响着文明的演进路径。
社会转型可以由多种因素驱动。
技术的进步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比如,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劳动方式。
传统的手工业逐渐被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所取代,人们从农村涌向城市,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
这一转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推动了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变革。
经济模式的转变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从农业经济为主导转向工业经济,再到如今的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每一次经济模式的重大转变都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
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相对稳定但发展缓慢;工业经济时代,城市化加速,社会流动性增强;而在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时代,创新和知识成为核心竞争力,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政治体制的变革同样会引发社会转型。
从封建君主制到民主共和制的转变,赋予了人民更多的权利和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
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往往会带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社会转型对文明演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借鉴。
例如,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其次,社会转型推动了科技和知识的创新。
新的社会需求和问题促使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蒸汽机的发明到互联网的普及,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为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再者,社会转型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更新和重塑。
当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发生变化时,人们对于个人价值、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问题的看法也会相应改变。
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世界主要文明体 的转型与发展
世界主要文明体的转型与发展作者: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16期在漫漫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不同的源头、不同的河谷,塑造出了有着不同风景的文明体。
有的文明体局限于一个国家,有的文明体散布于全球几大洲;有的文明体仅是历史上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过客,比如古巴比伦、古罗马帝国等,有的文明体却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比如中华文明。
缘何不同的文明体在历史大潮中有着如此大相径庭的境遇?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同的文明体面对危机时,采取不同应对方式、不同转型模式。
历经沧桑而屹立不倒的文明体,往往是善于改革、善于创新、善于转型的文明体。
转型与发展是世界各大文明体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转型不仅关系到一个文明体的生存与延续,还关系到不同文明体之间的交往与联系。
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体都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谷;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挑战乃至危机。
很多文明都呈现波浪形或螺旋形的发展。
在某一个历史阶段,它可能由繁荣转向衰落,但是通过改革或创新之后,或在另一历史阶段它又很快涅槃重生,由衰落转向繁荣。
文明最大的特性莫过于它可以通过创新来延长寿命,通过文明的转型来重新激发活力。
历史上,西方社会曾经由宗教文明的社会转型为商业文明的社会;中华文明也至少经历过三次大的转型。
世界主要文明体的每次成功转型都改变了文明发展的方向,赋予了文明发展新的可能。
一般认为,文明体是一个以共同信奉的某种文明作为凝聚力的抽象却又具体存在的实体,而对于文明体的划分边界,则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环顾当今世界,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都是被各方较为认可的世界文明体。
这些文明体当前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转型与发展难题:美国进入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矛盾纷繁复杂,问题不休,改革不止。
公共财政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族裔矛盾问题、再分配问题等,愈发尖锐。
欧盟受欧债危机冲击大、持续时间长、复苏乏力、通缩依旧;难民危机来势凶猛,疲于应对,激发内部矛盾……其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是内外缠绕、长短期结合、堪称全方位的。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先谈谈文明转型什么是文明转型?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
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尤其是铁器的普及,使小农农耕生产组织方式成为可能,极大增强了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更多的土地被开发,更多的孩子得以养育,当时的人口资源矛盾得以解决和超越,当时的血缘部族组织也因此而崩溃。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文明转型,都伴随着战争与流血,都伴随着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都伴随着国家民族关系的巨大调整。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中华农耕文明是世界上最为成熟的农耕文明。
小农经济虽然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但发达的铁冶炼业,如铁犁、锄头、镰刀、水利工程等等,仍体现了人的主观创造力量。
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思想家既提出要“天人合一”、“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思想,也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念。
自秦统一中国两千年来,人口由1000万增加到19世纪初的4亿,一直都不断地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矛盾。
每当矛盾激化时,都带来自然力量的反作用,如各种天灾人祸,使一半以上的人口消失。
传统农耕文明对自然的破坏是渐进的,是有一定节奏的,但破坏的总趋势从未中止。
千百年来,在人口增长的持续压力下,人们破坏了黄河沿岸的生态后,又开始转向长江沿岸。
人口愈多,愈要扩散,每次扩散,生态就又被破坏一次。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
后来,一场黑死病席卷西方,四分之一以上的欧洲人口因此消失。
这次黑死病后,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
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目标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 主要变化: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从物质经济走向生态经济
主要特点: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生态化、全球化、多样化 产业特征:产业生态化、经济服务化,还原产业发达 物质减量化 、能源去碳化 核心指标:生态效率EEI(EEI=GDP/EFP )、绿色GDP、碳生产率
2. 循环经济不能支撑起一个生态文明社会
●仅靠发展循环经济无法支撑一个区域的产业生态化和实现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包括“点”(企业)、“线”(产业)、“面”(园区)
三个 层次,层次越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越好,但循环难度也越大。 循环经济要满足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政策合法性三个条件
循环经济发展面临“四大问题”阻碍:规模不经济、循环不经济、
?困境:
没有从根本上和深层次解决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和可持续发展课题
2.个人观点: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实现经济发展范式转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工业文明视野的结构调整, 不 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工业化的局限性和困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只是有助于实现传统经济的第一 次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无助于经济的第二次现 代化(生态现代化);
(I- input O1 -occupancy
O2 -output E -emission)
三、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1.基本概念
◆循环经济(3R经济):
中性概念、 发展手段
Reduce, Reuse, Recycle
◆低碳经济(3L1H经济):
正向概念、属性特征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
文明升级与发展范式转型
刘传江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
一、“生态文明”是“五位一体”之一吗?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线”吗? 三、 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是什么? 四、 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
五、 小结:经济生态化进程中发展范式转型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一、“生态文明”是 “五位一体”之一吗?
4. 适应文明升级的经济转型: 从发展方式转变到发展范式转型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 发展导向:追求产值 → 传统市场经济 → → 追求利润 → 现代市场经济 可持续发展
文明类型:农业文明
支柱产业:黄色产业
→ 工业文明
→ 黑色产业
→
→ → →
生态文明
绿色产业 低碳型经济 IO1O2E模型
发展特征:粗放型经济 → 集约型经济 测度模型: O模型 → IO模型
指标内容 投入生产力 O2/I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类型四
经济 绩效
占用生产力 O2/O1
Low
Low
High
High
排放生产力 O2/E
投入排放比 生态 绩效 占用排放比 投入占用比 E/I E/O1 I/O1 Low High Low High
4.3
三维分析:判断经济生态化影响因素
O2 O2 O + 1 +I O1 I E O E + 1 +O2 O1 O2 E O E + 1 +I O1 I E O E + 2 +I O2 I
1999:“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温家宝)
2006:《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 (潘岳) 2007:“建设生态文明· · · ”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2012:5个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胡锦涛十八大报告)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吗?
1. 官方举措: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9): 经济要素配置组合和投入—产出从粗放到集约
循环不环保、循环不节约(沈满洪,2007:268-275)。 循环经济不是一个普适性的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发展生态文明的 手段之一,可能成为突破口,但它难以在一个区域面试发展,支撑 不起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经济。
四、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1. 从高碳经济到低碳经济的发展阶段:3次“过山车”
S1
S2 碳排放总量
S3
S4
人均碳排放量
碳排放强度
T1
T2
T3
年份
2. 从高碳到低碳的四个发展阶段的排放特征
碳排放指标 碳排放强度
阶段S1 阶段S2 阶段S3 阶段S4
人均碳排放量
碳排放总量
4.1 经济生态化的IOOE模型表达与分析
占用 O1
情形2
情形1
排放 E
投入 I
情形3
产出 O2
4.2
二维分析:识l Society (美国 Daniel Bell) 1980: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德国 Joseph Huber) 1995: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civilization(美国Roy Morrison) Mid-1980s: 生态文明(中国 叶谦吉、刘思华)
1.十八大报告描绘的文明平面图:5个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 经济文明建设 ◆ 精神文明建设 ◆ 政治建设建设
◆ 社会文明建设
◆ 生态文明建设 2.人类文明的纵坐标: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舶来品”
工业文明(社会)→后工业文明(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提出源于1970s西方兴起的环保运动:
●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全新文明。生态文明建 设必须打开新窗口,确立新理念,革新旧模式,构 建新形态经济,实现工业文明发展范式向生态文明 发展范式转换 。(case: NWU Window)
3.
两种文明的经济发展范式及其经济特征
●工业文明发展范式的目标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
主要变化: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 主要特点: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福利化、流动化、专业化 产业特征:工业比重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制造产业 发达 核心指标:GNP、人均GDP 负 效 应:资源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七大报告,2007.11):
经济要素配置组合和结构优化并重
粗放型→ 集约型 投资、出口拉动型→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型 第二产业带动型→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型
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主线(十八大报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