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能力分析程序(含表格)

合集下载

初始制程能力(Ppk)分析表

初始制程能力(Ppk)分析表

測量單位 mm
製表 Người lập
審核 Xét duyệt
核准 Phêduyệt
管理值 規格幅度(T): 1.000
平均值(X): 9.663 標準差(σ): 0.067 製程能力(Pp): 2.495 製程能力(Ppk): 1.681
σ能力: 7.5 σ水準: 5.0
3.308
算術公式 規格的上限 - 下限值
Pp < 1.33
能力不足
※ 分析意見 ※
製程能力判定
○ (能力充分)
測定值的 平均
區分

σ = Σ(x-xi)² n-1

Pp = T/(6×σ)
×
Ppk=MIN[{(規格上限-M)/(3 ×σ)} ,{(M-規格上限)/(3 ×σ)}]
σ能力= Pp ×3
σ水準= Ppk ×3
判定基準及分析
重要度
工程特性
1.67 ≤Pp
能力充分
1.67 >Pp ≥1.33 需 改 善
工件編號
初始製程能力(Ppk)分析表
文件版次
A0
工件名稱
分析類別
PPAP
客戶名稱
抽樣數量
30PCS
生產線別 Chuyền sản xuất 重要檢查項目/數值: 尺寸高度 / 9.5 ±0.5
測定日期
2016/1/8
工 程
PP: 2.495


指 數
PPK: 1.681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規格數值9.719.749.77
9.73
9.66
9.58

制程能力分析及评价程序

制程能力分析及评价程序

PE制程能力分析及评价程序1 目的本程序为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制程能力,从而使制程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制程能力之提升之依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之重要制程和制程中之重要参数。

3 术语和定义PE:Process Engineer制程工程师4 职责制程工程师是制定整个生产流程,分配各个部门的任务,负责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标准作业指导书),对制程进行管理与控制; 负责模块生产制程良率的提升与制程改善;负责模块生产线,不良品的制程分析与异常处理及改善5 程序内容5.1 新产品导入根据客户要求,制作新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工时的计算,帮忙安装和调试新产品所需要的设备,撰写SOP以及各类制程管控文件,用以明确生产流程步骤5.2 试产/批量生产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各工序的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5.3 管控方法5.3.1 IPQC巡检时抽查,每1个小时测量10 PCS数据,并测量的结果输入电脑。

5.3.2 监控时机:各项作业条件均检查正常,首件被确认合格后开始收集。

5.3.3 监控频率:每1个小时测量10 PCS数据,根据以下情况做适当的调整:5.3.4 任一工序若制程能力不足须通知生产停线,工程协同提出改善对策5.3.5 监控频率:原则上每1个小时测量10 PCS数据,根据以下情况做适当的调整:A 若连续监控1个小时后,制程能力表现非常优秀,可将频率调整为2个小时1PCSB 若连续监控1个小时后,制程能力表现一般,则将频率调整为2个小时15PCS若连续监控10分钟,制程能力表现差劲,则将频率调整为每个整机都要测试一次。

5.3.6 当监控批出现异常PQC通知生产作出调整,若调整无效,知会PE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5.3.7 将此改善方案(计划)一起,PE联合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再次待IPQC确认改善对策执行有效后,PE并将异常原因和改善对策记录电脑系统5.3.7 每天统计产品的良率,及时发现良率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6 记录7 相关文件8 流程图。

制程能力分析程序(含表格)

制程能力分析程序(含表格)

制程能力分析程序1.目的:为使产品的制程能力能够正常且稳定的受到控制,既使有异常出现亦能在问题出现初期就被相关人员了解并设法解决,使得质量系统能适切、有效的运作,进一步能提升制程能力。

2.范围:凡本公司各生产制程为生产条件、成品、半成品所做的资料收集以任何形式的控制图做管控、归档、保存与处理均在本程序的规范之列。

3.权责:品质部负责制定控制计划、制程能力分析的实施。

4.名词定义:无5.作业流程:(见附件)6.作业内容6.1 控制图的选用6.1.1 根据制程上的考虑选择需要的制程站别及管控项目。

6.1.2 依据管控项目及控制图特性选择适用的控制工具。

6.1.3 将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标示于《控制计划》上。

6.2 初期制程能力分析6.2.1 根据《控制计划》进行收集检验与量测的数据。

6.2.2 绘制直方图,判断产品是否在规格范围内,如不在规格范围内,则持续制程改善与数据收集至产品合于规格内。

6.2.3 若产品合于规格范围内,则正式将资料绘制成解析用的控制图。

6.2.4 计算解析用控制图之Ppk值并据此判断制程能力是否充足,若否,则持续制程改善与数据收集至产品制程能力充足。

6.3 统计制程控制6.3.1 若产品制程能力充足,则根据解析用控制图计算制定控制界限。

6.3.2 对欲控制的制程或产品进行检验并绘控制用控制图。

6.3.3 所有异常情形(如:点超出控制界限;连续七点上升或下降;连续七点位在中心线的上方或下方)皆须标注制程事件。

6.4 制程能力分析及改善行动:6.4.1 评估该制程稳定或正常否。

若正常,则计算Cpk值;若否,则计算Ppk 值。

6.4.2 根据前项计算所得评估制程能力符合否。

若Cpk或Ppk值大于等于1.67,则制程正常,可继续生产;若Cpk或Ppk值介于1.33至1.67之间,则可继续生产,但须订定改善目标及执行计划;若Cpk或Ppk值小于1.33,则须修改控制计划或抽样计划针对产品加严抽样或全检,以剔除不合格品。

制程能力分析

制程能力分析

制程能力分析緒言在產品生產周期內統計技朮可用來協助制造前之開發活動、制程變異性之數量化、制程變性相對于產品規格之分析及協助降低制程內之變異性。

這些工作一般稱為制程能力分析(process capability analysis)。

制程能力是指制程之一致性,制程之變異性可用來衡量制程輸出之一致性。

我們一般是將產品品質特性之6個標准差范圍當做是制程能力之量測。

此范圍稱為自然允差界限(natural tolerance limits)或稱為制程能力界限(process capability limits)。

圖9-1顯示品質特性符合常態分配且平均值為μ,標准差為σ之制程。

制程之上、下自然允差界限為UNTL=μ+3σ上自然允差界限LNTL=μ-3σ下自然允差界限對于一常態分配,自然允差界限將包含99.73%之品質數據,或者可說是0.27%之制程輸出將落在自然允差界限外。

如果制程數據之分配不為常態,則落在μ±3σ外之機率將不為0.27%。

(例) 產品外徑之規格為5±0.015cm,由樣本資料得知X=4.99cm,σ=0.004cm,試計算制程之自然允差界限。

(解): UNTL=4.99+3(0.004)=5.002LNTL=4.99-3(0.004)=4.978制程能力分析可定議為估計制程能力之工程研究。

制程能力分析通常是量測產品之功能參數而非制程本身。

當分析者可直接觀察制程及控制制程數據之收集時,此種分析可視為一種真的制程能力分析。

因為經由數據收集之控制及了解數據之時間次序性,可推論制程之穩定性。

若當只有品質數據而無法直接觀測制程時,這種研究稱為產品特性分析(product characterization)。

產品特性分析只可估計產品品質特性之分布,或者是制程之輸出(不合格率),對于制程之動態行為或者是制程是否在管制內則無法估計。

這種性形通常是發生在分析供應商提供之品質數據或者是進貨檢驗之品質資料。

制程能力分析(SPC)

制程能力分析(SPC)

P.4 一種系統性工作。這種工作包 括下列步驟: (1)確定能代表製程能力的品質特 性。 (2)由製程抽取樣本,測定其特定性 質,普通需搜集 30 個以上數据。 (3)點繪出統計的形態,計算平均值 与標準差(利用次數分配圖)。 (4)解釋此種形態,發掘異常現象, 確定在經濟上是否值得採取措 施。 (5)對異常現象採取措施。
P.18
5.3.綜合評價:
要製程能達到規格要求必須 K 与 C P 均好 方可,但有時 K 雖很好,但 C P 不好,結果 還會有不良品, 与 C P 兩者綜合起來評定等級。 5.3.1.CPK(CMK)計算:
CPK(CMK) = CP(1-K) = CP(1X-U T/2 X - LCL
P.15
5.2.工程能力數之評價:
設定工程上下限的目的,在於希望製造 出來的各個的各個產品之特性值,能在規格 上下限之容許範圍內,工程能力的評價之目 的就在於衡量產品分散寬度符合公差的程 度, 工程能力數又可稱為工程精密度指數 (Capablity Of Precision) .
規格公差 5.2.1.CP 之計算: CP = 6 個標準差 = 6σ T 或 CP = 6 v 容許差異
2.2. * 製程:指從事生產的机器、工具、 方法、材料与人員(指 5M)等的一些 獨立組合。 * 管制:指製程在統計管制狀態下亦 即是毫無時間性的移動或其他可追 溯的變異原因時,所得到產品均一性。
P.5
*能力:指根据測試的績效,用以獲得
可以測定的結果。我們請看以下圖形:
P.6
P.7
P.8
三〄製程能力分析之用途
製程能力分析之用途可分為以下几 點: 3.1.提供資料給設計部門,使其能盡量利 用目前之工程能力,以設計新產品。 3.2.決定一項新設備或翻修的設備能否 滿足要求。 3.3.利用机械之能力安排適當工作,使其 得到最佳應用。

制程能力分析方法介绍(精)

制程能力分析方法介绍(精)

LCL
UCL
規 格 上 限
M

(單邊)不良率=0.3 PPM (雙邊)不良率=0.6 PPM
M 2σ L= σ = σ = 2
製程不良趨勢圖
規 格 下 限 M 3σ 12σ
LC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CL
規 格 上 限
M

(單邊)不良率=1 pt/billion (雙邊)不良率=2 pt/billion
M 3σ L= σ = σ = 3
Z 分佈
步驟 2. 計算出UCL / LCL 超出規格上下限所佔之比率 規格上限 - 0.8312 σ 0.84 - 0.8312 0.00617
Z (UCL) =
=
= 1.426
由Z分佈表查知 1.426 所佔面積約 0.423 = 42.3%
超出規格上限的不良比率 : 50% - 42.3% = 7.7%
製程不良趨勢圖
規格下限=0.82
規格上限=0.84
3.47% 46.53%
7.7% 42.3%
LCL=0.8127
X =0.8312
UCL=0.8497


製程不良趨勢圖
規 格 下 限
LCL
UCL
規 格 上 限
σ
3σ 6σ

σ
x UCL及LCL都在規格上下限之內,且距離規格上下限皆有一個δ以 上,此種狀況正表示製程能力很好,且非常穩定.
製程能力
製程能力值 CPK(U) = 規格上限值 - 規格中心值 3 σ (製程分佈值)
本公式適用於規格只有設定 上限值 (max 值 ). 製程能力值 CPK(L) = 規格中心值 - 規格下限值 3 σ (製程分佈值)

QP0712 制程能力分析作业程序

QP0712 制程能力分析作业程序

=========================-----一.目的:为使产品的制程能力能够正常且稳定的受到控制,既使有异常出现亦能在问题出现初期就被相关人员了解并设法解决,使得质量系统能适切、有效的运作,进一步能提升制程能力。

二.范围:凡本公司各生产制程为生产条件、成品、半成品所做的资料收集以任何形式的控制图做管控、归档、保存与处理均在本程序的规范之列。

三.权责:品质部负责制定控制计划、制程能力分析的实施。

四.名词定义:无五.作业流程:(见附件)六.作业内容6.1 控制图的选用6.1.1 根据制程上的考虑选择需要的制程站别及管控项目。

6.1.2 依据管控项目及控制图特性选择适用的控制工具。

6.1.3 将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标示于《控制计划》上。

6.2 初期制程能力分析6.2.1 根据《控制计划》进行收集检验与量测的数据。

6.2.2 绘制直方图,判断产品是否在规格范围内,如不在规格范围内,则持续制程改善与数据收集至产品合于规格内。

6.2.3 若产品合于规格范围内,则正式将资料绘制成解析用的控制图。

6.2.4 计算解析用控制图之Ppk值并据此判断制程能力是否充足,若否,则持续制程改善与数据收集至产品制程能力充足。

6.3 统计制程控制6.3.1 若产品制程能力充足,则根据解析用控制图计算制定控制界限。

6.3.2 对欲控制的制程或产品进行检验并绘控制用控制图。

6.3.3 所有异常情形(如:点超出控制界限;连续七点上升或下降;连续七点位在中心线的上方或下方)皆须标注制程事件。

6.4 制程能力分析及改善行动:6.4.1 评估该制程稳定或正常否。

若正常,则计算Cpk值;若否,则计算Ppk值。

6.4.2 根据前项计算所得评估制程能力符合否。

若Cpk或Ppk值大于等于1.67,则制程正常,可继续生产;若Cpk或Ppk值介于1.33至1.67之间,则可继续生产,但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须订定改善目标及执行计划;若Cpk或Ppk值小于1.33,则须修改控制计划或抽样计划针对产品加严抽样或全检,以剔除不合格品。

制程能力分析t程序

制程能力分析t程序
4.2.3规格下限SL:规格中心值减去公差值:
SL=U*(1-a)这里a为公差(2)
4.2.4规格公差T:规格上限SU与规格下限SL的差值:
T=SU-SL=2U*a (3)
4.2.5样本数N:实际抽样的样本个数.
4.2.6实际值X:实际抽样样本的量测值.
4.2.7实际中心值Xbar:样本数N的实际值X之平均值:
组别
个数(次数)
合计
1
///
3
2
//////
6
3
///////////
11
4
//////////////////////////
26
5
//////////////
14
6
/////////////////
17
7
////////////
12
8
/////
5
9
//////
6
6).依所得次数及中心值绘出直方图,即得到常态分配图,如下:
Xbar=(X1+X2+X3+...+XN)/N (4)
4.2.8全距R:实际最大值Xmax与实际最小值Xmin的差:
R=Xmax-Xmin (5)
4.2.9标准差σ:实际值X与Xbar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数N的值的平方根:
σ=√Σ(X-Xbar)2/N (6)
此值可在计算机函数中直接取得.
文件编号:
2.与制程能力相关的各个参数及计算;
3.实例分析及常态分配图.
四,具体内容
4.1什么是制程能力
4.1.1简单地说就是制程的实力,是制程除去所有外在原因的影响,而能发挥出来的实际能力.具体定义为:一切机械设备,或自品质设计,原材料,制程管制至出厂检验等一连串的制程都已充分的标准化,及在管制状态下操作所能发挥的品质,产量,成本等能力.

MINITAB之制程能力分析

MINITAB之制程能力分析
MINITAB之制程能力分 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0年4月13日星期一
制程能力之分类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计量型(基于正态分布) •计数型(基于二项分布) •计数型(基于卜氏项分布)
MINITAB 能力分析的选项(计量型)
•Capability Analysis (Normal) •Capability Analysis (Between/Within) •Capability Analysis (Weibull) •Capability Sixpack (Normal) •Capability Sixpack (Between/Within) •Capability Sixpack (Weibull)
Capability Analysis (Weibull)
•此项的分析是用在当制程不是呈现正态分 布时所使用。因为如果制程不是正态分布 硬用正态分布来分析时,容易产生误差, 所以此时可以使用韦氏分布来进行分析, 会更贴近真实现像。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练习
•请使用同前之数据来进行分析。 •上规格:103 •下规格:97 •规格中心:100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Capability Analysis (Normal)
•该命令会划出带理论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这可直观评估数据的正态性。输出报告中 还包含过程能力统计表,包括子组内和总 体能力统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Capability Analysis (Between/Within)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以Cpk, Ppk结果的输出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制程能力分析(Cpk)

制程能力分析(Cpk)

Confidential
12
穩定製程 vs 不穩定製程
穩定的製程
可以預計未來的品質狀況.
機遇原因
不穩定的製程
可能無法預計未來的品質狀況
機遇原因 非機遇原因
Confidential 13
取樣
取樣原則:系統、隨機、批次、分散
避免影響統計結果
X Sample
X
X
X Sample
X X X X
Sample A C C B B D D
E xp . O v e ra ll P e rf o rm a n c e P P M ?< ?LS L 2 4 5 3 9 .5 4 P P M ?> ?U S L 2 9 0 7 8 .1 5 P P M ?T o ta l 5 3 6 1 7 .6 9
5
基本统计概念
6
常態分配
常態分配特性
須先考慮 製程是否有維持良好"統計管制狀態"的能力
假設製程產出是一個常態分配
Confidential
18
製程能力分析
製程能力分析
Cp:(Capability of Precision) 製程精密度 Ca: (Capability of Accuracy) 製程準確度 Cpk:(Process performance ) 製程績效指標
P r o c e s s C a p a b i l i ty o f te s t
LS L
P ro c e s s D a ta LS L 2 3 0 0 .0 0 0 0 0 T a rg e t * USL 2 5 0 0 .0 0 0 0 0 S a m p le M e a n 2 4 0 1 .9 0 0 0 0 S a m p le ?N 40 S tD e v (W ith in ) 4 2 .2 1 3 5 0 S tD e v (O v e ra ll) 5 1 .7 8 0 9 8

制程能力分析(CPK定义)

制程能力分析(CPK定义)

加强质量检测与控制
总结词
质量检测与控制是保障CPK值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检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制程中的问题,避免不良品的产生。
详细描述
加强质量检测与控制包括制定严格的质量检 测计划、采用高效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建立 完善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等措施。同时,推 行全员质量管理,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 能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持续改进和优 化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可以不断提升CPK 值,提高制程能力和产品质量。
生产过程改进
01
02
03
优化制程参数
通过CPK分析,可以发现 制程参数的不合理之处, 进而优化参数设置,提高 制程效率和产品质量。
改进设备配置
根据CPK分析结果,可以 针对性地改进设备配置, 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 率。
提升员工技能
通过CPK分析,可以评估 员工的技能水平,进而开 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技能提 升计划。
详细描述
CPK是制程能力的一种度量,它反映 了制程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方面的能 力。CPK值越大,表示制程能力越强, 越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CPK计算方法
总结词
CPK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制程的规格界限、计算制程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制程能力指数等步骤。
详细描述
首先,需要确定产品的规格界限,即产品合格的最大和最小范围。然后,通过收集制程数据,计算制 程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最后,利用这些数据计算CPK值,评估制程能力是否满足规格界限的要求。
CPK值的意义
总结词
CPK值的意义在于评估制程能力是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以及发现制程中存在的问题和 改进方向。
详细描述
通过CPK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制程能力是否足够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如果CPK值较低, 说明制程能力不足,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制程;如果CPK值较高,说明制程能力较好,但 仍需持续监控和优化制程。同时,CPK值的分析还能帮助发现制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为

制程能力(精准度)分析

制程能力(精准度)分析
產品/物料 _ 制程能力(精/準度)分析
Symbol
數量
評估項目
意義
實測中心值
公式 單邊規格
Ca Ca=
不能計算
Excel key in 輸入 雙邊規格
X-u * 100% (USL-LSL)/2
無 (Avg-(USL+LSL)/2)/((USL-LSL)/2)
單邊規格
雙邊規格
A
等級
|Ca|≦12.5% B 12.5%<|Ca|≦25% C 25%<|Ca|≦50% D 50%<|Ca|
精度,準度的綜合評量 =>制程能力
A 1.33≦Cpk<1.67 ( 1-abs(Ca)) * Cp
同|Cp|值
B 1.00≦Cpk<1.33 C 0.67≦Cpk<1.00 Cpk<0.67

同|Cp|值

Cpk=
| USL - X | 3 與 | LSL - X | 3
min{[abs(USL-Avg)/(3*Stdev)], D [abs(Avg-LSL)/(3*Stdev)]}
值較小者
準度
Ca或K
規 格 下 限
規 格 中 心
規 格 上 限

實測平均值-規格中心 規格容許差
*100%
實測中心值與規格中心值的 差異
精度較好 精度較差
A+ 1.67≦Cp
上限規格時
Hale Waihona Puke Cp=USL - X 3 X - LSL 3
Cp=
USL-LSL 6
規格公差 6個標準差
A 1.33≦Cp<1.67
上限規格時
(USL-Avg)/(3*Stdev)

制程能力分析 (Cpk , Z值)

制程能力分析 (Cpk , Z值)

短期: (1)Z值 = (Xbar-LSL) /σ = (599.938-595)/1.64804 = 2.996 p(2.996)= 0.998632 缺點=1-0.998632=0.001368 =1368 ppm (2)Z值 = (USL-Xbar) /σ = (605-599.938)/1.64804 = 3.0715 p(3.0715)= 0.998935 缺點=1-0.998935=0.001065 =1065 ppm (3)缺點總數 =1367+1064=2421 ppm
Ca、Cp、Cpk Pp、Ppk Z值 (Sigma Level)
計數型數值 (Attribute data)
Defect、DPU DPO、DPMO
2 Cp , 製程精密度 -1
1-製程精密度(Capability of Precision)衡量製程分散寬度符合規格的程度 2-Cp只考慮標準差, 不考慮平均值 3-Cp值愈高, 表示製程能力佳 A 規格寬度 USL – LSL VOC Cp = -------- = ------------------------- = ------------------- = ---------B 實際分散寬度 6σ VOP ◎Cp 等級評定基準: A: Cp ≧ 2.00 B: 2.00 > Cp ≧ 1.33 C: 1.33 > Cp ≧ 1.00 D: 1.00 > Cp
規格寬度=6
距離下限=2.25
距離上限=3.75
平均值偏移=0.75
Target=100 LSL=97
μ = 99.25
USL=103
σ = 0.5
5 Z值, Sigma Level -1
僅有規格上限
USL LSL

MINITAB之制程能力分析

MINITAB之制程能力分析

50
Shape
102.700
Scale
100.439
Overall (LT) Capability
Pp
0.74
PPU
1.55
PPL
0.64
Ppk
0.64
Observed LT Performance
PPM < LSL
0.00
PPM > USL
0.00
PPM Total
0.00
Expected LT Performance 94 PPM < LSL 27543.74
結果說明
p8
STEP2決定Y特性
決定Y特性
收集Y特性數據 輸入MINITAB數據表
•在收集Y特性時要注意層別和分組。 •各項的數據要按時間順序做好相應的整理
進行分析
結果說明
p9
STEP3決定Y特性
決定Y特性
收集Y特性數據 輸入MINITAB數據表
•將數據輸入MINTAB中,或則在EXCEL中都可以。
Xbar and R Chart
UCL=101.1 Mean=99.91
LCL=98.74
98.5
1
1
Subgr 0
1
2
3
4
5
6
7
8
9
10
4.5
UCL=4.282
3.0
R=2.025 1.5
Capability Histogram
X4 100.24 100.87 101.48 99.17 101.06 99.24 99.62 100.62 99.36 97.59
X5 101.28 99.24 99.56 99.30 101.16 98.64 99.33 100.67 100.38 100.09

制程能力分析

制程能力分析

一、数据的形态与数据的收集---母体与样本 数据的形态与数据的收集 母体与样本
母体Population 被评估的某一事件的整个群体。 样本Sample 母体的子群subset,用来预估母体的特征。 抽样方法 1.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 母体的每个样本有相同的机会被挑出。 2.层别抽样Cluster Sampling 先将被调查的项目作适当的分类(如班别、线别),然后从不同类别 中依相同或不同比例进行抽样。 3.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以一定的时间或者数量的间隙取得样本,如每小时抽取5pcs。
常态分布检定
Probability Plot of C1
Normal
99.9 Mean StDev N AD P-Value 10.31 1.234 105 0.457 0.261
99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Percent
P-Value 1.5 Pp = 1.5 Pp = 1.5 Pp = 1.5 Pp = 1.5 Ppk = 1 Ppk < 1 Ppk = 0 Ppk < 0
X − LSL USL − X Ppl = Ppu = 3σ LT 3σ LT
Pp = 1.5 Ppk < -1
基本概念---Cpk与Ppk 与 基本概念
四、Minitab应用 应用
下述案例中所有“Minitab操作说明”之“*.MTW”均来自于 Minitab 14程式中自带的文档。
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
Summary for C1
Anderson-Darling Normality Test
µ σ
A-Squared P-Value Mean StDev Variance Skewness Kurtosis N Minimum 1st Quartile Median 3rd Quartile Maximum

制程能力分析_PPK_CPK

制程能力分析_PPK_CPK
Ppk & Cpk 差異介紹
製程性能指數Pp、Ppk介紹

製程性能指數(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

(或是稱長期製程能力指數)

主要特性:
不要求製程穩定,即不一定要求輸出的品質特性,要服從 常態分配。 n 標準差的要求: (X X ) 2


主要應用:


Kodak/Moto/仁寶


東聚的 Cpk 表格 => 暫不會進行修改
公式與應用為
Ppk的定義

需了解 Ppk & Cpk 的差異

Q&A

End
n
n 1
製程能力指數Cp、Cpk介紹

製程能力指數(process capability index)乃要求製程穩定, 用的都是短期數據之計算,又稱短期製程能性一定服從常態分配 標準差 的要求:
ˆ R / d2

主要應用:
製程能力管理
: 由逐批的抽樣樣本進行計算 包含組內變異 & 組間變異 => Minitab 會顯示
移的性能指數。公式為:
(2)PPK:製程性能指數:說明製程有無偏移的性 能指數。公式為:
USL LSL Ppk min or ˆ ˆ 3 3 s s
USL LSL Pp ˆs 6
標準差計算公式
ˆs
2 ( X X ) i i 1
輸出的品質特性,不一定要服從常態分配
輸出的品質特性,一定要服從常態分配
Cpk


標準差的要求:
Ppk
Cpk

制程能力分析表

制程能力分析表
記錄人員:
文編:製程能力分析表
上限 3.00 1.70 10.00 3.70 5.50
下限 1.00 0.70 9.00 2.70 3.50
全距 0.30 1.10 2.10 1.00 3.10
CPK 3.78 0.69 0.05 0.49 0.27
CPK判定說明
等級 A+ C D D D
結果判定 ○ OK ○ NG ○ OK ○ NG ○ OK ○ NG ○ OK ○ NG ○ OK ○ NG
14
2.10 1.20 8.50 3.00 3.90
15
2.30 1.20 8.90 2.80 4.20
16
2.00 1.20 9.00 2.60 4.50
17
2.00 1.00 9.10 3.10 5.80
18
2.10 0.80 9.50 3.20 5.70
19
2.00 1.20 9.80 3.20 6.90
客戶代號:
□首件 □量產 製程能力分析表
產品編號
檢驗日期 材料(料號) 模具編號 圖說編號 檢驗人員 CPK要求 NO 1 2 3 4 5 NO 1 2 3 4 5 NO 1 2 3 4 5 NO 1 2 3 4 5 尺寸(規格) 2.00 1.20 9.50 3.20 4.50 尺寸(規格) 2.00 1.20 9.50 3.20 4.50 尺寸(規格) 2.00 1.20 9.50 3.20 4.50 平均值 2.04 1.14 9.08 3.08 4.75 NO 1 2 3 4 5 2
(-Tol)
(+Tol)
1.00 0.50 0.50 0.50 1.00 9
2.00 1.20 9.50 3.20 6.90

制程能力分析图

制程能力分析图

制程能力分析图Process Capability Analysis
数据常因测定单位不同,而无法相互比较制程特性在品质上的好坏。

因此,定义出品质指针来衡量不同特性的品质,在工业上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制程能力指数是依特性值的规格及制程特性的中心位置及一致程度,来表示制程中心的偏移及制程均匀度。

基本上,制程能力分析必须先假设制程是在管制状态下进行,也就是说制程很稳定,以及特性分配为常态分配;如此,数据的分析才会有合理的依据。

●制程能力指数Cp、Pp、CPU、CPL(精密度:Precision):表示制程特性的一致性程度,值越大越集中,越小越分散。

或:双边能力指数(长期)
:双边绩效指数(短期)
:单边上限能力指数
:单边下限能力指数
USL:特性值之规格上限;即产品特性大于USL在工程上将造成不合格
LSL:特性值之规格下限;即产品特性小于LSL在工程上将造成不合格:
制程平均数估计值;即制程目前特性值的中心位置
:制程标准差估计值;即制程目前特性值的一致程度
●制程能力指数Ca或k(准确度:Accuracy):表示制程特性中心位置的偏
移程度,值等于零,即不偏移。

值越大偏移越大,越小偏移越小。

●综合制程能力指数Cpk:同时考虑偏移及一致程度。

Cpk=( 1 -k ) xCp 或MIN {CPU,CPL}
Ppk=( 1 -k ) xPp 或MIN {PPU,PPL}
●制程特性在不同的工程规格其定义亦不相同,请参考计量值统计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程能力分析程序
1.目的:
为使产品的制程能力能够正常且稳定的受到控制,既使有异常出现亦能在问题出现初期就被相关人员了解并设法解决,使得质量系统能适切、有效的运作,进一步能提升制程能力。

2.范围:
凡本公司各生产制程为生产条件、成品、半成品所做的资料收集以任何形式的控制图做管控、归档、保存与处理均在本程序的规范之列。

3.权责:
品质部负责制定控制计划、制程能力分析的实施。

4.名词定义:无
5.作业流程:(见附件)
6.作业内容
6.1 控制图的选用
6.1.1 根据制程上的考虑选择需要的制程站别及管控项目。

6.1.2 依据管控项目及控制图特性选择适用的控制工具。

6.1.3 将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标示于《控制计划》上。

6.2 初期制程能力分析
6.2.1 根据《控制计划》进行收集检验与量测的数据。

6.2.2 绘制直方图,判断产品是否在规格范围内,如不在规格范围内,则持续制程改善与数据收集至产品合于规格内。

6.2.3 若产品合于规格范围内,则正式将资料绘制成解析用的控制图。

6.2.4 计算解析用控制图之Ppk值并据此判断制程能力是否充足,若否,则持续制程改善与数据收集至产品制程能力充足。

6.3 统计制程控制
6.3.1 若产品制程能力充足,则根据解析用控制图计算制定控制界限。

6.3.2 对欲控制的制程或产品进行检验并绘控制用控制图。

6.3.3 所有异常情形(如:点超出控制界限;连续七点上升或下降;连续七点位在中心线的上方或下方)皆须标注制程事件。

6.4 制程能力分析及改善行动:
6.4.1 评估该制程稳定或正常否。

若正常,则计算Cpk值;若否,则计算Ppk 值。

6.4.2 根据前项计算所得评估制程能力符合否。

若Cpk或Ppk值大于等于1.67,则制程正常,可继续生产;若Cpk或Ppk值介于1.33至1.67之间,则可继续生产,但须订定改善目标及执行计划;若Cpk或Ppk值小于1.33,则须修改控制计划或抽样计划针对产品加严抽样或全检,以剔除不合格品。

6.4.3 制程能力不足时,应于制程改善后再从收集检验量测资料步骤重新开始。

6.4.4具体改善活动依《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程序》实施。

6.4.5 若符合则持续对制程/产品进行检验,落实控制用控制图的管控。

6.5新产品开发及新制程的制定参考《制程规划程序》。

6.6相关图表记录依《质量记录管理程序》规定予以保存。

7.相关文件
7.1《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程序》
7.2《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8.使用表格
Xbar-R控制图
X b ar-R控制图范
例.xl s
初始制程能力分析(PPK)报告
PPK研究报告.xl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