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5.多元化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其知识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与他人积极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提问:“你们认为人口空间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总结:人口空间变化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1.讲解人口空间变化的规律,如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沿海向内陆递减等。
2.分析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如地形、气候、资源等。
3.举例说明人口空间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如城市化进程、人口老龄化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使其能够认识到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认识到人口问题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精品]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2)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课堂练习
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1~2题。
年份
总人口/万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家庭人口规模/人
1964
4 452.21
3.37
14.83
4.09
1982
6 052.11
5.55
15.82
3.91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因材施教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基数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得出结论)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点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
授课题目
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重点
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难点
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课型
□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
1990
6 705.68
6.79
21.24
3.6620007 438源自078.7641.49
3.23
2010
7 966.24
9.94
45.86
3.18
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该省在1964~2010年期间()
高一人教版必修2地理第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备课人:李杰雄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1课时课前自学[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地区差异。
[预习指导](1)读“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图,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2)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图,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性及主要原因。
(3)了解人口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堂学习[精讲点拨]人口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1)弊端:(对照:人口的增长要适当,要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①影响经济发展: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影响人均收入的提高,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带来众多社会问题:就业压力大、教育医疗压力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治安状况差;③资源和环境压力大。
(2)解决措施:①采取控制人口过快的增长的政策;(治标)②加快经济的发展;③提高国民素质。
2.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1)影响:①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②医疗等社会福利压力大;③国防兵员不足。
(2)解决措施:①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②接纳国外移民;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④形成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例题解析]【例】.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增长发生的变化是:①②(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考查目标】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的“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等内容。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人口资料及图表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概括和解决问题。
【试题分析】(1)工业革命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世界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进入加速阶段,特别是“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口快速增长。
(2),发达国家近代人口增长变缓,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试题答案】(1)①192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②192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加快(2)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社会福利压力大,影响经济发展。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较低
2. 影响人口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工业革命前极缓慢增长,工业革命后飞速增长。
4、我国人口增长
特点:建国后飞速增长
原因:1医疗卫生进步2经济快速增长3战争结束,政治独立
5、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6、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7、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
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
境的压力增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8、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9、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21/1/6。
10、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①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②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
断扩大;
③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
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农村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2.解决该省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最可行的是( )
A.鼓励生育B.推迟退休年龄C.接纳外来移民D.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
教学后记: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2)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课堂练习
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1~2题。
年份
总人口/万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家庭人口规模/人
1964
4 452.21
3.37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因材施教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基数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得出结论)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得出结论)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征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工业革命期间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地理必修⼆第⼀章⼈⼝的变化教案 ⼈⼝的变化是我们在⾼⼀地理必修⼆学习的第⼀章内容,教案是保证课程顺利的根本。
下⾯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地理必修⼆第⼀章⼈⼝的变化教案,相信是你在寻找的资料。
⾼⼀地理必修⼆第⼀章⼈⼝的变化教案:⼈⼝的空间变化 教学⽬标: 知识⽬标 1.了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迁移的意义。
2.理解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利⽤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迁移的主要原因。
能⼒⽬标 1.通过有关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2.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法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板块,每⼀板块内部⼜分为⼆战前后和改⾰开放前后为时间界线。
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性,构成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加强总结和⽐较。
利⽤多媒体采取⽐较法列出两幅表格,让学⽣⽐较⼆战前后和改⾰开放前后⼈⼝迁移的路线、特点、原因。
从案例分析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化背景不同,影响⼈⼝迁移的因素也各相同。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各有不同。
本节课有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料和形式,可相互穿插灵活运⽤于教学中,从⽽培养学⽣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教学重点:⼈⼝迁移的类型(流向、成因、意义);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迁移的原因以及作⽤ 教学⽅法:讲授法和⽐较法 教具准备:利⽤多媒体辅助教学、⾃制图表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同学:假如现在给你⼀个机会重新选择住地,你会选择什么地⽅?学⽣在七嘴⼋⾆中各抒⼰见。
⽼师总结,出于多种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们的住地并不是⼀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产⼒的发展,会发⽣空间移动,这就是⼈⼝迁移。
本节课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节⼈⼝的空间变化 ⼀、⼈⼝的迁移 ⼀个地区⼈⼝数量的变化,包括⼈⼝⾃然增减和⼈⼝迁移。
1.⼈⼝迁移的定义 所谓⼈⼝迁移就是⼈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改变。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章末整合提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案
章末整合提升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材P2读图思考1.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较快的人口增长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发展又有较充足的粮食供应,使人口进一步增加。
3.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同时人口基数的增大也是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教材P3活动1.某年人口的增长数=年初的人口数×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故该地第一年增加了200 000×2%=4 000(人);第一年年末的总人口数为200 000+200 000×2%=200 000×(1+2%)=204 000(人);依此类推,10年后的总人口为200 000×(1+2%)10≈243 799人。
若10年后,该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1.7%,一年应增加243 799×1.7%≈4 145(人)。
2.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同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该地10年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下降了,但每年净增加的人口反而增多了。
由此可知,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比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数仍较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仍不能放松。
教材P5读图思考(上)不能。
因为各国国情不同,应根据人口与环境、经济的协调程度,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人口政策。
如日本采取鼓励生育政策,印度则控制人口增长。
教材P5读图思考(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如下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原始型高高低增长缓慢传统型高低高增长迅速现代型低低低增长缓慢教材P7活动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也不相同。
因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主要矛盾及主要方向。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因素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材P9活动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高一地理教案: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地理Ⅱ(必修)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南京五中陶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的内容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
它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主要阐述的是人口问题。
为什么把人口问题放在开始呢?因为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而人口问题又是产生另外两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人口问题成为所有问题的焦点。
人口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球资源的消耗,也影响着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保持地球上人口的适度规模,尽快实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和世界上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因此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学习的重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两个方面阐述。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越来越频繁,而我国正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然随之出现,因此人口的空间变化也是学习的重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迁移过程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的。
目前人口的日益增长,和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的有限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十分紧迫。
其逻辑关系如下:所以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包括三节课文,分别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本章最后的问题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壮大的农民工为题材,利用资料让学生分析民工现象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爱他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
今天我主要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课标分析课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
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是由□01出生率和□02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1)总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03不断增长的。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04快速时期。
(2)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生产工具和□05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总特点:□06不平衡。
(2)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7较低水平,人口增长□08缓慢。
(3)发展中国家:由于□09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及□10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11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自我探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人口增长减缓,少出生了4亿多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到来的时间推延了近5年。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a □01出生率、b □02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阴影)。
(2)类型及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转变过程:由□09原始型转向□10传统型,继而向□11现代型逐步过渡。
(2)差异性[自我探究] 试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自我反馈』1.决定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的因素是( )A.民族类型和年龄构成B.出生率和年龄构成C.出生率和死亡率D.性别构成和死亡率答案 C解析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该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洋洲各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原始型B.因印度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C.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代表D.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答案 D解析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仍为传统型;非洲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高一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高一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
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教学重点高一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人口迁移流向(迁出国家,地区,迁入国家、地区)。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人口迁移地图或动画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和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
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1.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和移民的流向。
2.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和移民的流向。
三、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五、课时安排建议用时第1课时。
六、教学过程材料导入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至2014年深圳市总人口1077.89万,其中户籍人口332.21万,外来人口745.68万,占总人口的69.2%。
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生回答师总结:人口增长除了人口的自然增长还包括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讲授新课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判断人口迁移的条件: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时间:时间持续性(永久性或长期性,一般在1年以上)空间移位: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区分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作人口迁移;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作人口流动。
2.分类1)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城市→城市(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3.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2.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人口空间变化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变化的影响。
-我国人口空间变化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人口空间变化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人口空间变化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包括人口迁移、城市化、人口分布等。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图表展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人口空间变化的相关知识。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为例,讲解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其影响。
-通过展示城市化进程中的图表,分析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变化的作用。
4.了解我国人口空间变化的特点、原因及影响,提高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2.利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空间变化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人口问题,提高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口空间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变化有哪些影响?”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一个具体省份(或地区)的人口空间变化情况,包括人口迁移、城市化等方面。要求如下:
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大全
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变更教案大全中学学习容量大,不但要驾驭目前的学问,还要把中学的学问与初中的学问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变更教案大全,盼望大家宠爱!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变更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更的缘由。
2. 比拟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 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更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更过程,并驾驭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 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驾驭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 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驾驭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相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
在此根底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开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开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习者为高一学生,在阅历之前三年的义务教化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后,同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渠道对人口及人口问题的根本学问都有必需的了解,为此学生对“世界人口的数量变更”驾驭并不是特别困难。
第1课时?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说明导入新课投影课本“图 1.1世界60亿人口日”和国家人口和准备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为中国第13亿小公民颁发证书图片,让学生思索:为什么这两个孩子的诞生备受社会关注? 思索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当今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
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更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 探究活动自学探讨由世界第60亿人口及我国第13亿人口的诞生,说明人口的数量变更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地理课的人口变化教案
地理课的人口变化教案【教案】主题:地理课的人口变化导言: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人口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了解人口变化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活动一:人口变化的原因1.1 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人口变化的常见原因(自然增长、迁移、出生率、死亡率等)。
1.2 分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归纳整理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的原因,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活动二:人口变化对地球的影响2.1 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能源消耗和资源分配的影响。
2.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呈现人口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可使用图片、图表等。
三、活动三: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3.1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
3.2 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每个小组展示一个经典案例。
四、活动四:学习地图的使用4.1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及其标记以便更好地分析人口变化。
4.2 学生使用地图上的人口统计数据练习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
五、活动五:人口变化的分析和预测5.1 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变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和统计手段进行人口趋势的预测。
5.2 学生使用历史和现有的人口数据,预测未来10年或20年的人口变化,并进行展示和比较。
六、活动六:人口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1 学生学习人口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了解如何平衡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6.2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人口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七、活动七:个人思考和总结7.1 学生通过本次学习,思考个人对人口变化的认识和观点,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7.2 学生撰写个人总结,回顾本次学习对自己的启发和体会。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活动,学生将了解到人口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并能够分析解决人口变化带来的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程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
2. 运用世界人口增长图与人口增长模式图,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和人口增长模式差异。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调查:关于人口增长的概况,你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你的疑问有哪些? 学生回答。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的认知基础及差异表现;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1. 创设情境2011年10月31日凌晨,成为象征地球第70亿成员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这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日子。
如果目前的生育率不变,推算出第80亿人口将出现在2025年6月15日,第100亿人口将出现在2100年前。
为什么“世界70亿人口日”倍受关注?2. 确定探究主题主题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主题2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主题3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主题4人口问题及对策主题5 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活动1算一算:当前,每一秒钟世界人口约新增2.4个人,那么全球每天增加多少人?每年增加多少人?①根据已知条件快速计算;②抢答计算结果;③说出自己对人口增长的看法。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数量特征,对人口增长状况形成感性认识。
探究活动1 阅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①投影“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②展示导学问题: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是什么?人类历史时期以来,人口增长大约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呈现什么特点?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阅读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数值关系。
②学生分析数据,作出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Ⅱ(必修)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南京五中陶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的内容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
它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主要阐述的是人口问题。
为什么把人口问题放在开始呢?因为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而人口问题又是产生另外两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人口问题成为所有问题的焦点。
人口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球资源的消耗,也影响着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保持地球上人口的适度规模,尽快实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和世界上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因此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学习的重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两个方面阐述。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越来越频繁,而我国正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然随之出现,因此人口的空间变化也是学习的重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迁移过程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的。
目前人口的日益增长,和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的有限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十分紧迫。
其逻辑关系如下:所以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包括三节课文,分别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本章最后的问题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壮大的农民工为题材,利用资料让学生分析民工现象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爱他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
今天我主要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课标分析课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
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A、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课标”的前提。
B、让学生学会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过程中,才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
C、让学生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把这三点放在一个“课标”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
本“课标”没有要求学生记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别强调“分析”,所以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些人口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再使用学生自己“建立”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
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所以教师在设计评价习题时要注意这点。
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以“世界60亿人口日”的图文资料入手,很自然的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指出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要素——自然增长率(它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然后通过读图1.2和图1.3及相应课文从时间角度分析了世界人口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特点和人口总是不断增长的总趋势;通过读图1.4和图1.5及相应的课文从空间角度比较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及原因,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是为了与其自身的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
由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引出人口增长的三种不同模式。
接着,教材仍然从时空两个不同角度通过图1.6和课文阐释了三种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及转变的原因和过程。
再通过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的分析,进而明确: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
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节教材选用的图表、活动较多,图有7幅,表有2个,活动有2个。
非常强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表等资料。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及其转变的时空分布。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五、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具有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七、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八、教学用具自制多媒体课件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通过两个婴儿的出生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社会如此关注?从而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自然增长是指某时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教师指出:人口自然增长率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
自然增长率还可以用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来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的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2,提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
引入P3活动题,让学生列式计算:200000×2%=4000(人)200000×(1+2%)10=243799(人)243799×1.7%=4145(人)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柱状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图例,辨别柱子的颜色、长短表示的含义。
(3)比较同一时段(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段(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
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2)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增长较缓慢)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结论。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教师提问:为什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数量上存在差异呢?让学生阅读课本P4—5课文,讨论。
教师从人们的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下表。
过渡:发达国家人口很少,增长缓慢,会存在人口问题吗?(会),是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那么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呢?让学生阅读课本P4《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教师补充材料二、三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
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提问: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提问:人口多且增长很快的国家又会采取什么人口政策呢?让学生阅读课本P4印度控制人口宣传画和我国计划生育宣传画,说出其采取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完成下表的后面人口政策的内容。
让学生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让学生阅读课本P5阅读,明确人口大国人口的增长左右着当今以及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4年。
成绩巨大,但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