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
中考专题 古诗赏析(画面描绘)课件(共13张PPT)+同步练习(含答案)

中考专题古诗赏析(画面描绘)课件(共13张PPT)+同步练习(含答案)古诗:画面描绘目录0 1知识梳理02考点分析03自主合作04达标训练一、画面描绘题的步骤:(1)找意象(事物、景物)。
(2)合理想象、联想,描绘意境(运用恰当、生动的词加以修饰意象)。
(1)意象:指用来寄托情思的物象(事物、景物)。
(2)意境:由诗歌的典型意象组合成的画面。
二、答题格式(1)先总说画面特点(这是一幅xx的画面)。
(2)生动地描述意象。
(3)这表现了诗人xx心境。
知识梳理常见意象:(1)思乡怀人诗:杨柳、明月、鸿雁、杜鹃、离牌、双鲤、尺素、梅花、燕子。
记忆方法:杨明鸿、杜离双、尺梅燕。
(2)忧国伤时诗:神州、山河、草木、征夫、烽火、庄稼。
记忆方法:神山草、征烽庄。
(3)赠友送别诗:古道、长亭、阳关、杨柳、渡口、笛声。
记忆方法:古长阳、杨渡笛。
(4)山水田园诗:炊烟、溪水、松林、柴门、麦苗、桑麻。
记忆方法:炊溪松、柴麦桑。
(5)边塞征战诗: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关山、羌笛、羽书。
记忆方法:大烽长落、黄关羌羽。
知识梳理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考点示例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分析:这是一幅生动明净的春景图(步骤一)。
秀丽的江山沐浴着阳光,春风送来缕缕芳香,燕子正繁忙地衔湿泥筑巢,鸳鸯在暖和的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考点分析答题思路:景+境+情三个方面。
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心境)。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1. (2019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8分)赠苏绾书记①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②下莫经年!【注】①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字、书籍、文章等。
②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③燕山支: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3)下面诗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3分)月夜①杜甫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②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
2. (2019宿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9分)夜泊旅望白居易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说说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
(3分)(2)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3分)(3)颈联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表现情感的深挚,下列诗句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D.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 (2018宿迁)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6分)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①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注】①贾至曾谪守巴陵。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知识梳理之描绘画面(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考点07 知识梳理之描写画面一.(2022·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古诗词鉴赏,完成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描绘出来。
2.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远远望去,夕阳笼罩下,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2.尾联运用典故,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绘。
解答此题需结合诗句赏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结合全诗的内容,从“薄暮”“落晖”等词可想象到,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黄昏,诗人居高远望,看到夕阳笼罩下得树木、山景笼罩着一层金光。
本题加上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即可。
2.本题考查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借用典故“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因此可知,尾联借典故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二.(2022·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古诗词鉴赏。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所描绘的画面。
3.尾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2.号角声在秋天的天空中回荡,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八上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1.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5~6题。
(5分)赤壁幽州台歌杜牧陈子昂折戟沉沙铁未销,前不见古人,自将磨洗认前朝。
后不见来者。
东风不与周郎便,念天地之悠悠,铜雀春深锁二乔。
独怆然而涕下!5.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未被销蚀,自己拿来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6.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
(3分)示例: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面对广阔的原野和辽远的天空,思绪万千,不禁落泪。
本题考查情境描绘。
画面描述,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或情感。
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特点、抓住意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
2. 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卷9.(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画面描述题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画面描述题画面描绘,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
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
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
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
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等。
常见问题:①诗句XX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②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答题思路四步法:○1找全描写的事物(主要找名词)。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动词为主,修饰语要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4展开联想想象丰富句子连缀成画面(尽量加上人物活动,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写)。
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
字数要求。
例题解析:例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题步骤:○1找全描写到的事物(找名词):莺、树、燕、泥。
○2找出这些事物的修饰语(找形容词、动词):莺——早;树——暖;燕——新;泥——春。
○3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莺——早出生的黄莺;树——向阳的树木;燕——刚会飞的新燕;泥——春天的泥粒。
【精品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5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画面描述(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古诗文阅读-----画面描述考点:画面描述知识梳理: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此类型题能综合考查语言等的应用,一般与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关,是古诗文考查的常见题型。
答题思路:1 抓住主要意象。
句中的意象一般是名词,找到并一一列出来。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意象为:山、水、柳、花。
2 根据意象解读句意。
将这些意象联系起来,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时要注意紧抓句中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围绕其特点进行描绘。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意象山、水的特点是“重”“复”(重重叠叠),意象柳的特点是“暗”(颜色深绿),意象花的特点是“明”(花色红艳),可描绘为:一座座山重峦叠嶂,一道道水迂回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时,忽然看见柳色深绿,花色红艳,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此题易错点:“柳暗花明”没有描绘出相对应的画面,比如“出现了柳暗花明的村庄”,出现了直接引用的现象。
3 合理发挥联想与想象。
描述画面时尽量不要直译,要在解读句意的基础上,展开适当的联想与想象。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我们还可以把古诗文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如:“阴阳割昏晓”描绘画面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
在解读句意子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但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不能和原句或原文相违背。
还有我们在平时的古诗文学习中,要有意识地调动自己地全部感受,去看、听、触、嗅每一首诗歌。
答题格式:“×××”句描写了······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的美景/展现了·······的景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描绘诗歌画面(解析版)

04、古代诗歌四首——群文阅读描绘诗歌画面诗歌需要通过意象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来表情达意,而意境往往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如《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一组典型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对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悲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渲染作用。
【考点解读】描绘诗歌画面﹐是指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情景。
这是中考古诗词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技法点拨】描绘诗歌画面,一般的思路是:第一步:找出诗中描写的所有景物。
第二步:根据景物的修饰语把握景物的特征。
如由“枯藤”中的“枯”,可知藤的特点是干枯。
第三步: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诗中景物连缀成画面。
注意事项:1.描述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切忌单纯地翻译诗句。
2.要忠实于原诗,不能脱离原诗的情境或主题。
3.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4.描述时要体现诗人的思想情感。
【真题演练】(一)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本诗作于作者漂泊西南寓居杜甫草堂之时,时值暮春。
0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杜甫有“诗圣”美誉,创现实主义高峰,与李白合称“李杜”。
B.本诗“又”字写出了“春光易逝,无所作为”的心酸无奈。
C.本诗一、二句运用衬托手法,写出了清新亮丽怡人的风光。
D.本诗“借乐景抒哀情”,借融融春光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ACD.正确;B.有误,“又”字表达了作者漂泊的感伤。
02.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写的画面。
示例: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佯;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画面描述题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画面描述题画面描绘,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
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
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
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
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等。
常见问题:①诗句 XX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②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答题思路四步法:○1找全描写的事物(主要找名词)。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动词为主,修饰语要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4展开联想想象丰富句子连缀成画面(尽量加上人物活动,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写)。
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
字数要求。
例题解析:例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题步骤:○1找全描写到的事物(找名词):莺、树、燕、泥。
○2找出这些事物的修饰语(找形容词、动词):莺——早;树——暖;燕——新;泥——春。
○3 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莺——早出生的黄莺;树——向阳的树木;燕——刚会飞的新燕;泥——春天的泥粒。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描绘画面+课件

解题思路
01
描绘的景色:找出句中所描写的所有景物或人物(多为名词)。
02
抓特点:紧扣画面特点,在中心词前面添加修饰词,用优美 的美颜、适当的修辞加以描述。有些词语直接表明了意象的 特点,有些要细细品味
03
绘画面(意境):展开联想和想象,紧扣句中形象,用自己的 话将这些景物连接成画面。
典例: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参考答案】两岸高山随着平原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奔流到广阔无际的原野。描绘了一幅雄 浑壮阔的山河图景。
例2:上片首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
千帆舞”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 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 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新雨、家燕、绿树、小桥、庭院、炉火、鸡(鸣)、狗吠、菜花 绿树、白水、桃花、青山、海棠、梨花、碧荷、红莲、菊花、丽日
答题模版 【题型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描绘画面)
01
答题公式:理解句意+找出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展开想象,描述画 面
02
答题模版:描绘的景色十抓住特点加以修饰+运用联想与想 象绘画面
【易错提示】①准确把握意象特征。②描述画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典例:“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两句诗很有画面感,
这两句诗对应了怎样的画面?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例题解析
描绘的景色
①对诗中的景物:日暮、北风、雨、山峰、云,适当补充形容词并概 括。如北风萧萧,清俊的山峰等。
专题11 古诗词画面描绘-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专题11 古诗词画面描绘(原卷版)【考点穿透】[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发挥想象和联想,展开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这种题型,是在考察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更考察学生“借题发挥”的想象力。
对比翻译,我们会发现始终不变的部分是诗句所涉及的对象,从语文语法上来说就是主语和宾语,然后可以发挥的地方就是修饰部分,修饰主语、修饰谓语、修饰宾语的部分,有时可以加上一些恰当的补语,使整幅画面更具真实感,有时从整首诗歌来看,还可以加上一些背景的铺陈,这些都建立在学生对这首诗有比较正确的了解的基础上。
还有一点,此题型很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文采的功底。
【典例在线】【1-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真题】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2-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阅读(5分)【甲】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②试新茶③。
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城北,苏轼在密州做地方官时建。
②新火:唐宋习俗,清明节前两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③新茶:指清明节前采的茶,即明前茶。
2020年中考“古诗词赏析”重点考向例析

2020年中考“古诗词赏析”重点考向例析考向一:鉴赏形象特点【典例】(2020湖北鄂州卷)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解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对诗人的形象有一个具体的刻画。
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
眼前一片凄惨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搔首徘徊,青丝变成白发。
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白发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其苍老之态,他因忧国伤时而过早衰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解题技巧】1.鉴赏人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①分析角度,即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②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环境;③结合人物个性;④结合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①要在文段的开头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②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2.鉴赏景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①明确全诗表达的情感;②抓住景物与情感的融合点;③紧扣景物的特点;④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题步骤:①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3.鉴赏事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①明确全诗表达的情感;②抓住事物与情感的关联;③紧扣事物的特点;④分析表现手法——象征、拟人、比喻、借代、移情于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
答题步骤:①概括总结出诗中所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②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態、色泽等)和环境特点,着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③概括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答案模板】诗中描摹了一个……形象,突出了其……的特征,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一个……道理,或给我们……的启迪。
2020中考诗歌鉴赏:古诗画面题

秋风乍起,树叶纷纷飘零,大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涌起层层巨浪令人 倍增寒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 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提问: 描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所展现的画面。
将刚才的方法运用到题目中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1、找出描写的事物(找名词) 山 兰芽 溪 松 沙路 泥
2、找出修饰这些事物的词语 短 净
3、连词成句 描述景物 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间的沙路干净得没有一点泥巴。
4、展开联想,丰富句子 山脚下小溪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浸入水 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被水冲刷得一尘不染,没有一点泥巴。
练习: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提问: 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木落 雁南度,北风江上寒”的景象。
4、展开联想 丰富句子
1、找出描写的事物(找名词) 木雁 风江
2、找出修饰这些事物的 词语 落 南(度) 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诗句所呈现的画面。(2分)
意象
修饰 含义
想像 描述
意像
含义 想像 描述
春潮涌涨, 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开阔的江面, 顺风行船,和风吹来,恰好把帆儿端端 直直地高悬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阅读划线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 在你头脑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2分)
【最新】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25页PPT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最新】2020年部编版中考 语文古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精选】2020年中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

【精选】2020年中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⒈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⒉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3.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⒈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⒉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4.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专题16 诗歌鉴赏(画面描绘与表现手法)(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6 诗歌鉴赏—画面描绘与表现手法 (2)【课标要求】 (2)【主要题型】 (2)【考查特点】 (2)【命题趋势】 (2) (2)考点一诗歌鉴赏———画面描绘 (3) (3)考法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3)考法二简述诗句画面的特点 (5) (7)知识点一诗句画面描绘 (7)画面描绘题答题思路 (8)知识点二诗歌的意境与风格 (8) (9)考点二诗歌的表现手法 (15) (15)考法一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15)考法二从用典角度赏析诗句 (16) (17)知识点诗歌的表现手法 (17) (24)【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古代诗歌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古代诗文名篇,考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等。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主要题型】1.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
其中,以主观题诗歌鉴赏为主。
2.在考查内容上,既有对课内诗歌鉴赏的考查,又有对课外诗词的考查,同时还有部分地区课内外诗歌进行对比鉴赏。
【考查特点】1.诗句的画面描绘古诗词画面描绘题是中考语文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看似不难,学生都有话可写,但答题结果却不够令人满意。
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忽略某些答题要素,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2.诗歌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类的题目属于较难题型,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命题趋势】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3个小题,第1题通常侧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 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 面。(3分)
9
比较题目要求的不同
1、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 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 现的画面。
2、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
新雨过后,山下小溪潺潺,岸边的兰草 刚刚萌生的幼芽,短短的,嫩嫩的,浸 在清澈的溪水里。
22
23
• 浣 溪 沙 苏轼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 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分钟后比比 谁的回答更精彩)
21
1.描述“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图景
如水的月色里,劳动归来的诗人,肩扛沾 着几星泥土、几根草叶的锄头,神情悠然 地走在深密的草丛里。
2、对“山下兰芽短浸溪”做一段景物描 写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13
1、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2、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
注意此题与以往题目考察的异同: 1、都更加关注意境的描写,更加关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16
参考答案:
青溪蜿蜒,两岸弥漫的 是青草绿叶,繁花点缀其间, 春意浓郁,宛如这清清的溪 水一样绵长。
17
1、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 2、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
(忠实于原诗) 3、语言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 4、字数限制。
古诗词鉴赏
画面描写
1
观美景,猜诗句(抢答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
疑飞 是流 银直 河下 落三 九千 天尺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
学习目标
通过品读、思考、研 讨、归纳,掌握诗歌画面 描写的方法 ,并能灵活运 用。
5
试一试: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想象,要求内容的丰富; 2、有了字数的限制; 3、考察的句子也许不是名句。
14
新题型示例——挑战题: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春光宛如清清溪流一样绵长。
(3分钟后比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15
新题型示例——挑战题:
阙题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8
方法提炼:
写明句意——前提 忠于原诗——原则 联想想象(关键词、上下文) 语言生动
19
演练:
发挥想象与联想
1、描述“带月荷锄归”所展
现的图景(不少于40字)
2、对“山下兰芽短浸溪”做 一段景物描写(不少于40字)
20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安详,
周围了无人踪。 景物不全傍晚之时,春雨急骤,潮水横冲 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
安详,周围了无人踪,只有渡船 横斜在河中。(3分)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 横。
评分意见:画面描绘2分,语言1分。
12
新题型示例——挑战题:
阙题 唐 刘慎虚
不同点:去掉了“简洁的语言”,强 调了想象,要求内容的丰富性。
10
评一评:
1、傍晚下着大雨,潮水上涨,独自一人迷
失在荒野中,没有人经过,救自己出去。
联想不符合句意,没忠实于原诗 (0分)
2、傍晚潮水夹带着春雨而来,渡口河面上
的小船独自横斜着。
(1分)
直译,内容不丰富,语言不生动
3、傍晚之时,春雨急骤,潮水横冲
树:向阳的树木。 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
燕:刚会飞的燕子。 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
泥:春天的泥粒。
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 巢。
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
成画面。
7
方 法 总 结: 画面描写
1、找全景物 2、加修饰语 3、展开联想、想象 4、语言流畅生动
8
练一练评一评:市中一摸原题
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分钟后,比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6
注意步骤:
• 1、找出描写到的所有景物:莺 、树、燕、泥 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
莺:(早);树:(暖);燕(新);泥(春)
3、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
莺:早出生的黄莺。 几只早出生的莺儿争先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