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建设技术手册
山区梯田建设方案

山区梯田建设方案1. 前言山区地形复杂,地形起伏较大,造成了耕地利用率低下和农业生产难度大的问题。
梯田是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其可以有效利用山区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梯田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三个方面阐述如何解决山区梯田的建设问题。
2. 梯田的建设2.1 确定梯田的位置在山区进行梯田建设时,首先需要进行地形的勘测和分析,通过分析山区降雨量、排水和植被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区域建设梯田。
同时,应考虑到是否有合适的水库或水源,以确保梯田灌溉的可行性和减少干旱对梯田的影响。
2.2 梯田的设计梯田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山坡、沟谷、水流和排水等因素,因此需要专业的设计师进行梯田的规划和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梯田崩塌的可能性和防止梯田土地流失的方法,同时需要考虑农民的需求,为其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方便种植和管理。
2.3 梯田的土地改造在山区进行梯田建设时,需要首先进行土地改造。
这个过程包括进行实验样地的测量、标桩和土方开挖,保持梯田边坡的稳定和内部排水的顺畅。
同时,开展科学肥料的使用和施肥,尽可能提高土地的产出,提高经济效益。
3. 梯田的维护3.1 梯田的排水维护梯田的排水是梯田保持健康的重要前提,需要及时清理梯田内的杂草和树木,保持梯田的通透性和排水性。
同时,在雨季期间需要注意梯田内水流和排水定量的流动情况,预防淤积。
3.2 梯田的病虫害防治在梯田内可能会发生多种病虫害,需要及时采取治疗和防治措施。
例如使用农药,进行生物控制,或者采用封闭式梯田保护植物等措施,以保持梯田作物的健康和稳定产出。
4. 梯田的管理4.1 合作社的建设在山区所有管理策略中,最为推荐的是建立一个合作社。
合作社将有助于协调农民在梯田管理中的合作,有效地促进梯田管理水平的提高。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协助农民进行地租分配、经费管理和市场销售等事宜。
4.2 农民的教育农民教育是梯田管理的重中之重。
梯田管理中,应着重对农民进行种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提高其农业素质,提高收成产量。
梯田建筑技巧

梯田建筑技巧梯田是一种传统的种植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地利用方式。
这种建筑设计以梯级形式种植农作物,使山坡地能被利用并且不易受到洪水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梯田建筑技巧:1. 防止水土流失梯田的目的之一是防止水土流失,这需要采用适当的技巧。
在梯田中,一些基本规则需要遵循。
每一层梯田必须完成干堤挡土,以防止洪水冲垮下一层梯田。
同时,在每一个平台都要构建排水沟,以防止水在梯田中积聚。
2. 善用坡度坡度是梯田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必须注意到,在山坡地上,每一坡度过于缓和或陡峭都不利于梯田建设。
因此需要根据每块土地的坡度和地形特点综合考虑,确定梯田设计方案。
3. 注意土地质量一个成功的梯田设计需要考虑土地质量。
各层梯田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这也意味着土壤的种类和营养水平有所不同。
为了实现最佳的农作物产量,设计师必须在设计中考虑这些差异。
4. 善用自然资源梯田设计师可以通过控制水流、悬挂灌溉管道、引入外部资源等方式实现善用自然资源。
例如,根据降雨量来设计适当的水库,以在旱季为农业提供水源。
5. 考虑景观梯田不仅仅是在利用土地,也可以提供美丽的景观。
设计师可以通过为农作物选择颜色和种植排列方式来打造精美的景观。
这些景观以及梯田劳作方式使得山坡地得到了改造同时也提高了生活和基础设施水平。
梯田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土壤品质、地形、坡度和水情况等。
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地球的自然资源,同时改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
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为梯田建设带来了很多大型而现代化的梯田建筑项目的新方案和新思想。
梯田建筑技巧

梯田建筑技巧简介梯田是一种独特的农业和土地利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山区地区。
它不仅提供了有效的耕作和灌溉方法,还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和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几种梯田建筑技巧,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构建和维护梯田。
梯田的设计梯田的设计需要考虑山地地形和水源情况。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设计要点:1. 地势测量:在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地势测量,确定山坡的坡度和高度差。
2. 梯级设计:根据地势情况,将山坡划分为合适的梯级。
梯级的宽度应该足够容纳耕作和引导水流。
3. 水源规划:选择合适的水源供给梯田灌溉,可以是山泉、河流或雨水收集系统。
梯田的建造梯田的建造需要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步骤:1. 清理地表:首先要将梯田区域的植被、石块和杂物清理干净,确保土地表面平整。
2. 建设梯级:按照设计要求,逐级修筑梯级和护坡。
可以使用石头、竹子、木材等材料来构建梯级和护坡结构。
3. 建设排水系统:梯田需要合理的排水系统,以防止水土流失。
可以考虑建设排水沟和集水渠道,将多余水分导入下一级梯田或水源。
梯田的管理梯田的管理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1. 耕作和种植:定期进行耕作和种植,保持梯田的农作物生长良好。
选择适合山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
2. 灌溉和水源管理:合理利用水源灌溉梯田,避免过度灌溉或水源不足。
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水源设施。
3. 防止水土流失:定期检查护坡结构,确保其完好无损。
如果出现裂缝或损坏,及时修复。
总结:梯田建筑技巧包括设计、建造和管理三个方面。
在设计梯田时要考虑地势和水源问题,并合理规划梯级和水源。
建造时需要清理地表,修筑梯级和护坡结构,以及建设排水系统。
管理时需要定期进行耕作和种植,合理利用水源灌溉,以及保养护坡结构。
通过正确的建筑技巧和有效的管理,梯田可以发挥最大的农业和生态效益。
山区梯田建设方案

山区梯田建设方案背景山区地形多为山高坡陡,土地资源有限。
开垦梯田是一种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方式。
但传统的梯田开垦方式需要大量劳动力和时间,建设成本高,效率低。
因此,为了提高山区开垦梯田的效率和节约成本,需要制定一份适合山区的梯田建设方案。
梯田建设方案设计根据山地地貌,以摆梯形式进行分段,摆梯宽度以45度角度作为基准线,地势越陡,梯宽越宽,梯成越小,步长越短。
同时,需要留出必要的水渠以保证灌溉。
施工施工前,先确定好梯田的位置和大小。
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先将山地进行整地,铲除杂草和石头,将山体进行修整,平整后进行组防。
组防时,考虑山坡稳定和梯田的防水设计,在山坡上筑墙或垒土,以防止梯田冲刷和滑坡。
之后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选用混凝土浇筑,以确保梯田的稳固和耐久性。
确定好基础后,便进行梯田的建设工作。
采用机械挖掘进行开挖,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摆设梯田,留出必要的排水渠和灌溉系统。
梯田的土方可以采用回填到下层梯田中来减少运输成本。
灌溉梯田的灌溉需要保证水流顺畅、水分均匀。
因此,在施工时必须预留好水渠和倾斜度,让水顺畅流入下一层梯田。
同时,可以采用人工浇水和喷洒浇水两种方法。
在选择灌溉方式时,考虑到山地环境和气候,将需要的灌溉设备和材料提前准备。
养护梯田建设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每年进行两次梯田的松土和改良腐殖质,以利于植物生长。
同时,检查梯田架构是否稳定和土壤是否松散。
另外,定期清理水渠和清除残留物,以保持水流通畅性。
总结通过以上的建设方案和养护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山区开垦梯田的效率和节约成本。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梯田的高产和稳定。
梯田建设实施方案

梯田建设实施方案一、概述。
梯田是一种古老而又智慧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利用山地的地形特点,通过修建梯田,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梯田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梯田选址。
在选择梯田建设的地点时,需要考虑土地的坡度、土质、水源等因素。
首先,要选择坡度适中的山地,过大的坡度会增加修建难度,过小的坡度则会影响梯田的灌溉效果。
其次,土质要求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最后,要确保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可以通过山泉、降雨等方式获取水源。
三、梯田设计。
梯田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设计梯田时,要根据地形特点进行分级,合理划分梯田的大小和形状,确保每一块梯田都能得到充分的阳光和水源。
此外,还要考虑梯田之间的排水和灌溉系统,以及梯田周边的植被保护措施。
四、梯田建设。
梯田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土地开挖和石头堆砌工作。
首先,要进行地面的平整和开挖,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石头的堆砌和梯田的修建。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梯田的稳固和耐久。
五、梯田管理。
梯田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包括梯田的灌溉、施肥、除草等农业生产管理工作,以及梯田的排水系统和防护设施的检查和维修工作。
只有做好梯田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梯田的正常使用和生产效益。
六、梯田效益。
通过梯田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梯田也可以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七、总结。
梯田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地形、水源、土质等因素,在梯田选址、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梯田的稳固和有效利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梯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梯田的长期稳定和生产效益。
梯田建设技术手册

梯田建设技术手册1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梯田工程在5°~25°的坡耕地上建设,25°以上区域为禁垦区。
1.1 梯田的定义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高线修筑的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田称为梯田。
1.2 梯田的功能1.2.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1.2.2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及地力,增产增收。
1.2.3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1.2.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
1.3 梯田类型1.3.1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分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
1.3.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
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1.3.3按利用方向可分为旱作梯田、水浇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等。
1.4 梯田施工形式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
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1.5 梯田质量标准1.5.1按照总体规划连片兴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沿等高线修建。
1.5.2黄土地区梯田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土石山区连片面积在30亩以上。
1.5.3黄土地区田面宽在8米以上,单块面积不小于1亩;土石山区田面宽在5米以上,单块面积不小于0.5亩。
1.5.4田面平整,田坎坚固,地边埂高符合设计标准,并做到生土深翻,表土还原,路通水畅,便于机耕。
2 规划2.1 规划原则2.1.1因地制宜,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坡面水系、田间道路综合配套,优化布设。
2.1.2梯田应布设在距村庄较近、交通方便的地方,尽量集中连片,形成规模。
2.1.3梯田不得布设在滑坡体或泄溜面上。
2.1.4田面宜宽不宜窄,田块宜长不宜短。
尽量做到生土深翻,表土还原,确保当年不减产。
2.2 梯田规划梯田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梯田建设技术手册

梯⽥建设技术⼿册梯⽥建设技术⼿册1总则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保持法》的规定,梯⽥⼯程在5°~25°的坡耕地上建设,25°以上区域为禁垦区。
1.1 梯⽥的定义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线修筑的⽥⾯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称为梯⽥。
1.2 梯⽥的功能1.2.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冲刷,减少⽔⼟流失。
1.2.2保⽔、保⼟、保肥,改善⼟壤理化性能,提⾼⼟地质量等级及地⼒,增产增收。
1.2.3改善⽣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1.2.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
1.3 梯⽥类型1.3.1根据梯⽥的断⾯形式分为⽔平梯⽥和隔坡梯⽥。
1.3.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坎梯⽥、⽯坎梯⽥和⼟⽯混合梯⽥。
在⼟层深厚的黄⼟地区宜修筑⼟坎梯⽥;在⼟⽯⼭区或⽯质⼭区,应就地取材,修筑⽯坎梯⽥或⼟⽯混合梯⽥。
1.3.3按利⽤⽅向可分为旱作梯⽥、⽔浇梯⽥、果园梯⽥、经济林梯⽥等。
1.4 梯⽥施⼯形式主要采⽤机械推平,⼈⼯筑埂的形式。
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区,采⽤⼈⼯修筑的形式。
1.5 梯⽥质量标准1.5.1按照总体规划连⽚兴修,⼤弯就势,⼩弯取直,沿等⾼线修建。
1.5.2黄⼟地区梯⽥连⽚⾯积在50亩以上,⼟⽯⼭区连⽚⾯积在30亩以上。
1.5.3黄⼟地区⽥⾯宽在8⽶以上,单块⾯积不⼩于1亩;⼟⽯⼭区⽥⾯宽在5⽶以上,单块⾯积不⼩于0.5亩。
1.5.4⽥⾯平整,⽥坎坚固,地边埂⾼符合设计标准,并做到⽣⼟深翻,表⼟还原,路通⽔畅,便于机耕。
2 规划2.1 规划原则2.1.1因地制宜,⼭⽔⽥林路统⼀规划,坡⾯⽔系、⽥间道路综合配套,优化布设。
2.1.2梯⽥应布设在距村庄较近、交通⽅便的地⽅,尽量集中连⽚,形成规模。
2.1.3梯⽥不得布设在滑坡体或泄溜⾯上。
2.1.4⽥⾯宜宽不宜窄,⽥块宜长不宜短。
尽量做到⽣⼟深翻,表⼟还原,确保当年不减产。
梯田施工方法

梯田施工方法1、机修土坎梯田施工方案(1)、梯田的定义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高线修筑的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田称为梯田。
(2)、梯田的功能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2)、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及地力,增产增收。
3)、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
(3)、梯田类型1)、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分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
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
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3)、按利用方向可分为旱作梯田、水浇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等。
(4)、梯田施工形式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
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5)、施工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埂,施工包括测量定线、表土处理、埂坎修筑、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工序。
1)、测量定线根据梯田规划确定机修梯田施工的地块或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的一半,在中轴线上确定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
从中轴线上,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开挖线。
2)、表土处理机修梯田,应根据地形情况,选择保留表土数量多、机修工效高的表土处理方法。
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纵坡蛇脱皮法(又称表土逐台下移法)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坡地修筑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田。
优点是保留表土数量多,质量好。
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有表土,可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
②横坡蛇脱皮法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较缓坡地修筑田面较宽(10m以上)的梯田把地块顺埂分成几个开挖区,每一个开挖区的长度,以推土机便于出土为原则,一般长为20m r30m;将后一开挖区的表土依次推运到前一开挖区铺平,最后一个开挖区没有表土,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
山区梯田建设方案

山区梯田建设方案背景在中国的许多山区,由于地形复杂、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稀缺。
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所需的土地面积有限,使得收获的产量远低于需求。
而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同样面临着问题。
山区多雨,土壤疏松,坡度也比较大,田地不易耕种、排灌,土壤流失、水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
于是,为此开展梯田建设方案是一种出路。
梯田建设方案设计梯田结构梯田首先需要设计步距,根据当地地形,测绘出每一块地块的长度、坡度以及面积,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梯田的步距。
为了保证农民种植作物的方便,每相邻两排农田之间的留隙不宜过窄,留空过大则会浪费土地。
梯田的宽度和高度也应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而定。
比如,差异化地设计,对于易泥石流的梯田应缩短高度,扩大宽度。
构建梯田水利设施水是梯田种植作物的关键因素,梯田应该集中制定长期水资源保护措施。
设计梯田时,要依据梯田的坡度和水源情况而选择最合适的挖深和挖高比例。
对于太缺少水源的梯田,可以通过泵站提高谷底水位。
同时,为了预防水土流失,梯田包括排水沟渠、沟竹节、塘坝、堰坝、农灌站等建筑工程,对水进行利用,调控灌溉用水。
梯田建设注意细节没错,建设梯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十分注重每个环节的细节问题。
例如,在填壤上必须注意土的层层匀称,如若不然土壤太过轻松,岩石土石流的几率增大。
如果土块太紧时,这会随之导致积水。
注意挑选合适的土壤和植物,使用正确的施肥剂,积极防止沙尘暴等问题的发生。
合理利用梯田资源梯田建设实施后,还应注意以下工作:•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发掘梯田文化,使游客了解并喜欢山区风情;•经济上要利用好梯田资源,每年重新植树或种植其他农作物;•开发梯田旅游,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结梯田是一种非常适合山区农业的建设方案,对于解决当地的耕地面积不足问题和提升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梯田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前期的设计规划工作,加强梯田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整个梯田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一些实用细节,这些细节对项目建设的效果和成败决定影响很大。
山体梯田施工方案

山体梯田施工方案1. 引言山体梯田是一种利用坡地资源,通过人工修复和改造,使之成为一系列平台式农田的农业种植方式。
山地梯田在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介绍山体梯田的施工方案,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梯田布局和施工工艺等内容。
2. 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山体梯田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一。
通过地质勘察,确定山体的地质情况和土地的可行性。
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土壤类型等内容。
地质勘察的结果将为后续梯田布局和施工工艺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2.2 梯田设计梯田设计是山体梯田施工的重要环节。
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结合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农作物种植要求,设计梯田的布局和大小。
梯田的设计应考虑到降雨情况、坡度、水土保持等因素,以确保梯田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3 材料准备山体梯田的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包括石块、土壤、防护网等。
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材料的采购和准备工作。
选购优质的材料,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并准备足够的材料储备,以便施工过程中的使用。
2.4 人力组织山体梯田的施工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需要组织人力,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工人等。
人力组织应根据山体梯田的规模和工程要求合理安排,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梯田布局和施工工艺3.1 梯田布局梯田布局是山体梯田施工的核心环节。
根据梯田设计的结果和实际地形情况,确定梯田的位置和间距。
梯田的布局应尽量利用山体的起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考虑到水资源的供应和排放。
梯田之间的壁堤应合理设置,以确保梯田之间的土壤和水的交流。
3.2 施工工艺山体梯田的施工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2.1 清理土地施工前需要清理土地,清除草、杂草和其他障碍物。
确保施工区域的地表平整和清洁。
3.2.2 挖掘梯田根据梯田设计的要求,在施工区域挖掘梯田。
挖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梯田的平整度和坡度的一致性。
新修土坎水平梯田施工方案

新修土坎水平梯田施工方案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新修土坎水平梯田施工方案。
水平梯田是一种种植方式,利用土坎平整化来形成梯田状的农田,使山地坡田具有平整的种植条件。
本方案将介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土坎平整化工艺、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施工前准备2.1 确定场地首先需要选择适合修建水平梯田的场地。
选址要考虑地势、水源、土质等因素。
最好选择梯度较为平缓、土壤疏松、易于管理的场地。
2.2 测量设计测量设计是水平梯田施工的前提。
根据选定场地的地形情况,进行详细测量和设计,确定每一级梯田的长度、宽度、坡度等参数。
确保各级梯田的排水通畅,方便农作物种植和管理。
2.3 准备设备和材料在施工前需准备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包括挖掘机、铁锹、铲子、水泥、沙子、石子等。
确保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3. 土坎平整化工艺3.1 清理现场施工前需对场地进行清理,清除杂草、碎石等障碍物。
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3.2 开挖土坎根据测量设计确定的参数,在场地上进行土坎的开挖工作。
使用挖掘机或铲子等工具开挖土坎,确保土坎的长度、宽度、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3 调整土壤对开挖的土坎进行调整,使其平整齐备。
使用铁锹或其他工具填补土壤不平的地方,将土坎表面平整化。
3.4 硬化土坎为了提高土坎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可以对其进行硬化处理。
使用水泥、沙子和石子等材料,对土坎表面进行铺设和抹平。
4. 施工注意事项4.1 安全措施在进行土坎平整化施工时,务必做好安全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佩戴安全帽、穿戴安全鞋等。
4.2 保护环境施工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现场环境,减少对周边生态的破坏。
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4.3 多次检查在土坎平整化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多次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特别是土壤调整和硬化处理,要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
5. 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新修土坎水平梯田施工方案。
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到土坎平整化工艺,再到施工注意事项,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梯田建设的实施方案

梯田建设的实施方案梯田建设是一种利用山坡地资源,通过修建一层一层的平台,形成一系列阶梯状的耕地,以增加土地利用率,改善水土流失,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种耕种方式。
梯田建设的实施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方案设计和选址:首先,需要对选址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包括地势状况、降水情况、土壤类型等,选择适合梯田建设的地块。
根据地势高低和坡度大小,设计合理的梯田布局,如确定梯田的宽度、长度和高度等参数。
2.土地整理和平整:在开始建设前,需要对原有的土地进行整理和平整,清除杂草、石块和其他障碍物,并进行土地改良。
包括增加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和保持剂等,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以便更好地支撑梯田的建设和农作物的生长。
3.梯田建设和水土保持:根据梯田设计方案,在选址地上进行梯田的开挖和建设工作。
这包括开挖梯田的平台和路堤、修建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水土保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设置梯田边界斜坡和梯田排水沟,以减少水土流失和防止梯田坍塌。
4.种植和农作物管理:完成梯田建设后,根据农作物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的种植和农作物管理。
包括选择适应梯田环境的农作物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和及时除草等,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梯田建设对山坡地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持和恢复生态平衡,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包括植树造林、修复河流水系、建设护坡设施等,以促进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
6.社会支持和发展农业产业:梯田建设不仅仅是改善农田条件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工程,还需要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注。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与当地农民和农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帮助他们建设梯田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梯田建设的实施方案需要从选址、土地整理、梯田建设、水土保持、种植管理、环境保护和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梯田建设的目标,改善农田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梯田建设的实施方案

梯田建设的实施方案梯田建设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对土地的需求,将被利用的土地类似于阶梯拼接起来的一种农田布局。
通过梯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增强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为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梯田建设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梯田建设前期准备1.梳理资料。
对将要建设梯田的区域进行大量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例如区域的地形、水文地貌、气候、社会经济等情况,确定梯田的可行性。
2.确定梯田的规划。
对梳理出来的资料进行理性分析,确定梯田建设的规模、形态、平面和立体布局的方案,排除一些不可行和不必要的方案。
3.编制梯田建设的施工图。
按照规划的设计方案和要求,根据利用规模、地貌、地形、坡度、灌溉、排水等条件原则,绘制梯田建设的具体施工图。
二、梯田建设的实施方案1.测量定位。
确定梯田施工的方位、范围和起点。
2.地形开挖。
根据地形设定的施工图,按照不同的坡度进行开挖,挖掉原有坡度的土壤,沿坡设计梯田,并总体考虑排水和灌溉。
3.勘测和测量。
在开挖的时候要随时测量坡度和高差,使梯田坡度合适,高差不大于2米。
4.堆石围墙。
把挖出来的土石块整理出来,堆砌成围墙,保证梯田的稳定和固定。
围墙的高度和厚度要根据当地的水土保持需求来决定。
5.排水布置。
在梯田的下方布置排水沟,以排除雨季时的雨水和灌溉时的多余水分。
排水沟的位置要考虑到水流量大时的排水能力。
6.灌溉设施。
在梯田的高处和低处分别设置水门或灌溉口,方便农民用水灌溉,同时要合理利用雨水,实现雨水滞留和渗漏利用。
7.土壤培育。
在开挖梯田时,挖出来的上层土壤要放置在底部,保证土质保持一致性。
在土壤培育时,要对土壤进行施肥作业和荆除大石头等工作,并按照灌溉计划对土壤进行适度保湿。
8.种植作业。
根据当地的生态和梯田环境,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实现灰尘表达,扩展现有的农田规模和耕作面积。
三、梯田建设后期维护1.定期巡视。
要建立定期巡视和维护制度,对每个梯田进行巡视和维护,及时清除梯田内的垃圾和杂草,保持梯田的整洁和美观。
建造土坡水平梯田施工方法

建造土坡水平梯田施工方法1. 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建造土坡水平梯田的施工方法。
土坡水平梯田是一种有效利用山坡地的农耕方式,通过整理山坡形成多级平坦的梯田,提供了较好的水源管理和土壤保持效果。
2. 施工步骤2.1 梯田设计和计划在开始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梯田的设计和计划。
这包括确定梯田的级数和间距,并考虑流向、排水和灌溉系统的布置等因素。
2.2 清理和平整土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清理土坡上的所有障碍物,如树木、灌木丛和岩石等。
然后,对土坡进行平整处理,以便形成平坦的梯田。
2.3 建造沟渠和水槽建造梯田时,需要在每个梯田级之间建造沟渠和水槽,以便排水和灌溉。
沟渠和水槽应根据地势和水源分布进行布置,确保水能从上层梯田流向下层梯田。
2.4 架设梯田支撑结构为了增强梯田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每个梯田级的上下坡边缘处架设支撑结构,如石墙或木质护栏。
这些支撑结构能够防止土壤侵蚀和梯田塌方。
2.5 施工排水系统为了保证梯田的排水效果,需要在每个梯田级上构建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可以包括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确保雨水和灌溉水能够迅速排出梯田区域。
2.6 灌溉系统建设为了提供梯田的灌溉需求,需要建设灌溉系统。
灌溉系统可以包括水源引入管道、灌溉沟和喷灌设备等。
灌溉系统应能够提供足够的水量和水压,为梯田中的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
2.7 植物栽培完成梯田的基本建设后,可以开始进行植物的栽培。
根据梯田的特点和地理位置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土壤肥力和水分管理,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3. 施工注意事项在建造土坡水平梯田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按照设计和计划进行施工,确保梯田的稳定性和功能实用性。
- 在施工过程中保持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符合当地的法规和环保要求。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 加强土壤保持和水资源管理,采取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浪费。
4. 结论建造土坡水平梯田需要进行综合规划和正确施工,以提供良好的水源管理和土壤保持效果。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梯田建设技术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梯田建设技术梯田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是解决山区丘陵地带土地资源有限、水土流失严重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水土保持工程中,梯田建设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梯田建设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梯田设计原则、梯田工程建设过程和梯田管理方法。
一、梯田设计原则梯田设计是梯田建设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合理规划梯田的形状和大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
梯田设计的原则如下:1. 坡度合理:梯田坡度是指梯田间隔每一级田面的高差,一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地形和水土条件来确定。
过大的坡度会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而太小的坡度则会影响田间排水,造成积水。
因此,梯田坡度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合理选择。
2. 水利设计:梯田的水利设计包括设计合理的引水、排水和灌溉系统。
引水系统应考虑到水源的稳定性和供水量的需要,排水系统应确保梯田内没有积水,灌溉系统应提供适量的水源,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3. 土壤保护:梯田建设需要保护土壤免受水侵蚀。
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设置土壤保持林带、建设沟壑排水系统、合理布置梯田道路等。
4. 梯田面积和形状:梯田面积和形状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来确定。
合理的梯田面积和形状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减少水土流失。
二、梯田工程建设过程梯田工程建设是将梯田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工程项目的过程。
梯田工程建设的主要步骤如下:1. 地质勘测:在开始梯田工程建设之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测,确定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以便在工程设计中考虑这些因素。
2. 土地平整:梯田建设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工作,将山坡地形改造成平整的田地。
平整土地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坡度差异,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3. 梯田切坡:梯田切坡是指根据梯田设计方案,在山坡上切割出梯田级坎。
这需要使用挖掘机械等工具进行施工,确保梯田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设计要求。
4. 建设引水、排水和灌溉系统:根据梯田设计方案,建设引水管道、排水沟和灌溉设施。
这些系统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作物的需求。
梯田建设方式

梯田建设方式1. 简介梯田是一种在山区开垦耕作的有效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并减少土地侵蚀。
以下是一些梯田建设方式的简介和建议。
2. 挖掘梯田步骤2.1 第一步:土地勘测在挖掘梯田之前,需要进行土地勘测来确定土地的起伏和坡度。
这将有助于提前计划梯田的大小和形状。
2.2 第二步:设计梯田基于土地勘测结果,设计梯田的形状和大小。
考虑到水流和土壤侵蚀的因素,梯田的形状应该是平缓的,并且需要有足够的排水设施。
2.3 第三步:梯田挖掘按照设计的梯田形状,开始挖掘梯田。
挖掘过程应注意保持梯田间的平衡,以避免土地滑坡和侵蚀。
3. 梯田水利设施3.1 引水系统梯田需要一个良好的引水系统,以确保水能均匀地流向每个梯田。
可以通过挖掘沟渠或建设水渠来引水。
确保水的流动速度适中,以避免水流过快造成土壤冲刷。
3.2 排水系统每个梯田都应当有一个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导致土壤滑坡和腐蚀。
确保排水沟渠清理通畅,并合理设置排水孔。
4. 梯田维护和管理4.1 植被保护在梯田建设完成后,植被的保护至关重要。
适当的植被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并提供保护和支撑土壤的功能。
定期修剪植被并避免过度放牧可以保持梯田的稳定性。
4.2 及时修复如果梯田出现任何损坏或侵蚀迹象,应及时进行修复和维护。
修复和维护措施包括填充土壤、固定护坡和修复排水系统等。
5. 梯田建设的重要性梯田建设可以有效利用山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并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管理,梯田建设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上是关于梯田建设方式的简要介绍,包括梯田挖掘步骤、水利设施、维护和管理的建议。
希望可以对梯田的建设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梯田建筑指南

梯田建筑指南.txt**梯田建筑指南**---**概述**梯田是一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将山坡划分为多个平台,形成一系列阶梯状耕地,提供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源和土壤保持。
本指南旨在提供梯田建筑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帮助农民和有兴趣的人士进行梯田建设。
**准备工作**在开始梯田建设之前,以下是一些准备工作需要考虑:1. 土壤评估:首先要确定土壤的质量和适宜度,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
2. 水源:梯田需要足够的灌溉水源,因此需要评估并确保有稳定的水源供应。
3.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石头、土壤等。
**建设步骤**以下是梯田建设的基本步骤:1. 地形测量和设计- 测量和确定梯田的地形和坡度。
- 根据地形设计梯田的数量和大小。
2. 梯田平台的划分- 将梯田的每个平台用绳子或其他工具划分开来。
确保平台的大小适中,方便管理和耕种。
3. 土地整理和平整- 清除梯田上的杂草和障碍物。
- 平整每个平台的表面,以便于水流。
4. 水源配置- 根据地势和水源的位置,确定最佳的水流方式,并设计排水系统。
- 确保每个平台都能得到适量的水灌溉。
5. 梯田结构建设- 根据设计准则,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建造梯田的边界和支撑结构。
- 确保梯田的结构稳固,并能承受土壤和水的压力。
6. 梯田维护和管理- 定期清除杂草,保持梯田的整洁。
- 检查水源和排水系统的状况,修复任何损坏或堵塞的部分。
- 定期进行土壤评估,调整土壤养分和pH值。
**梯田建设的好处**梯田建设有以下好处:1. 提供更多的耕作空间,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
2. 改善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
3. 提供水源,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4. 利用山坡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5. 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
**结论**梯田建筑是一项复杂但有益的工程,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可以改善农作物生产和生态环境。
在进行梯田建设前,确保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遵循正确的建设步骤和原则,以确保梯田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田建设技术手册1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梯田工程在5°~25°的坡耕地上建设,25°以上区域为禁垦区。
1.1 梯田的定义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高线修筑的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田称为梯田。
1.2 梯田的功能1.2.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1.2.2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及地力,增产增收。
1.2.3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1.2.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
1.3 梯田类型1.3.1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分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
1.3.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
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1.3.3按利用方向可分为旱作梯田、水浇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等。
1.4 梯田施工形式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
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1.5 梯田质量标准1.5.1按照总体规划连片兴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沿等高线修建。
1.5.2黄土地区梯田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土石山区连片面积在30亩以上。
1.5.3黄土地区田面宽在8米以上,单块面积不小于1亩;土石山区田面宽在5米以上,单块面积不小于0.5亩。
1.5.4田面平整,田坎坚固,地边埂高符合设计标准,并做到生土深翻,表土还原,路通水畅,便于机耕。
2 规划2.1 规划原则2.1.1因地制宜,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坡面水系、田间道路综合配套,优化布设。
2.1.2梯田应布设在距村庄较近、交通方便的地方,尽量集中连片,形成规模。
2.1.3梯田不得布设在滑坡体或泄溜面上。
2.1.4田面宜宽不宜窄,田块宜长不宜短。
尽量做到生土深翻,表土还原,确保当年不减产。
2.2 梯田规划梯田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总体规划按区域(省、市、县)按一定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时期(近期、远期)进行编制。
年度实施方案按规划确定的年度任务,按县(区)进行编制,内容包括:田区规划、田块规划、田间道路规划、坡面水系规划、地埂田坎利用等。
2.2.1坡面水系规划梯田规划中应将坡面小型蓄排、蓄引工程统一规划,配套实施,合理布设截水沟、排水沟、水窖、蓄水池等小型工程,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降雨较大的湿润、半湿润土石山区,根据坡面径流来源、数量,首先进行坡面蓄排工程规划,通过渠系配套,达到坡面径流就地、就近排引、拦蓄、贮用,进行高效利用。
在降雨较多、梯田不能全部拦蓄暴雨径流的地方,在田区应布置截水沟等小型排水工程,以保证梯田田区的安全;在降雨较少的地方,在道路两侧布设水窖、蓄水池等小型蓄水工程,发展集雨节灌。
2.2.2田间道路规划田间道路是梯田田区的骨架,修地先修路,路侧排地块。
田间道路按照具体地形,采取通梁联峁,跨弯连咀,沿沟走边等方法布设,在满足机械耕作和运输的前提下,要求连通田区内所有田块并且总长度最短。
道路应尽量少占耕地和割裂地块,同时要有一定的防冲措施,以防路面径流冲毁农田,保证路面完整与畅通。
一般情况下,道路沿田边布置,应与田、林、路、渠、沟等项目进行综合规划布局,以便于田间生产的管理。
2.2.3田区规划根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要求,结合县(区)土地利用规划和梯田建设总体规划,选择坡度较缓,土质较好,距村庄较近,水源及交通条件方便,有利于机械化和水利化的地方,以坡面水系、道路为骨架,规划梯田田块,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梯田。
根据地貌及明显切割地貌地物(如道路、陡坎、沟壑、非耕地等)界定田片。
2.2.4田块规划在坡面水系、道路规划的基础上,沿等高线呈长条带状布设梯田田块;梯田田块应因地制宜,不同地形采取不同的布设方式。
按地形、地貌特点,田块布设应做到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同时要考虑省工省时,便于机械作业等因素。
不同地形部位梯田田块规划的一般要求表2—12.2.5田坎田埂利用根据田面宽度、田坎高度与坡度,因地制宜选种经济价值高、固土能力强、对田区作物生长影响小的树、草种,发展田坎经济。
3 设计3.1 水平梯田设计水平梯田设计包括梯田田区设计、田片设计、田块设计、断面设计等内容。
梯田规划设计要落实到乡、村、地块和图班,GPS定位,按图斑管理。
3.1.1 梯田田区设计根据梯田建设总体规划进行梯田田区的设计,田区是指能够做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便于组织管理的梯田工程区域,面积从几十亩至上千亩,设计内容包括田片划分、道路、林草措施、蓄排工程的布设。
田区设计应以1:2000~1:5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典型剖面图应为1:200~1:500。
3.1.2 梯田田片设计田片是田区的组成部分,是由沟壑、高坎、道路等不易改变的边界围成的耕地地块组成,设计内容包括田块数量、走向、断面规格尺寸、田坎线等。
3.1.3 梯田田块设计田块是由埂坎围成的单个地块,是由经营管理决定的耕地单元。
田块设计包括田面长度、田面宽度、田坎坡度、田埂高度等断面要素。
依据地面坡度、土壤类别、施工方式,确定田面宽度、田坎高度和田坎坡度,满足修筑少用工、埂坎少占地、便利机械作业、梯田稳固安全的要求。
梯田防御暴雨标准一般采用20年一遇3~6小时最大降雨。
3.1.4 梯田断面设计1) 梯田断面要素见图:图1 水平梯田断面要素图θ—原地面坡度(°);α—梯田田坎坡度(°);H—梯田田坎高(m);B L—原坡面斜宽(m);Bm—梯田田面毛宽(m);B—梯田田面净宽(m);b—梯田田坎占地宽(m);原地面坡度越大,田面宽度越小,田坎越高;原地面坡度越小,田面宽度越大,田坎越低。
梯田断面尺寸参考数值如下表:水平梯田断面尺寸参考数值表3—12)田面长度应坚持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能长则长的原则,即“长不限,绕山转”,依具体地形、地貌变化而定。
3)田埂田埂高度按20年一遇3~6小时最大降雨防御标准设计。
田埂上宽30~40cm,田埂外边坡角同田坎侧坡角,田埂内边坡一般取45°。
4)田坎根据修筑材料合理确定坎高,土质一般不大于5米,硬坎外坡不大于70°,软坎外坡不大于45°。
3.2梯田工程量的计算3.2.1 土方量的计算V:单位面积(hm2)梯田土方量(m3);L:单位面积(hm2)梯田长度(m);H:田坎高度(m);B1:田面净宽(m)。
单位净面积(hm2)土方量:V=1250H(m3/hm2)3.2.2 土方运输量的计算土方运输量A′=B1HLB单位净面积(hm2)土方运输量A′=833HB(m3·m/hm2)A′:单位面积(hm2)土方运输量(m3·m)土方运输量的单位为m3·m,是一复合单位,即需将若干立方米的土方量运若干米距离。
3.3 田间道路设计3.3.1 设计要求梯田道路根据所通行的车辆的需要分为主干道、支道和田间道路,田间道路纵向坡度应控制在15%(8.5°)以内,转弯半径不小于12m,连续坡长不能超过20m。
主干道宽度不小于5m,能通行中型农用机械;支道能通行中小型农田机械,路面宽度4m~5m;田间道路能通行架子车和小型农用机械,路面宽度2m~3m。
若道路和林带结合起来,宽度可适当增加。
3.3.2 道路布设道路布设要以不同的地貌特点为基础进行,在不同地面坡度条件下,道路和田块相交形式应有所不同。
一般地面坡度小于8°的坡面,田间道路可垂直于等高线与田块正交,路田布设方式呈“非”字形;大于8°而小于12°的田片,道路应按连续的“S”形布设,转弯半径大于15m;大于12°的田片,道路与田块按斜交或“之”字形方式布设;对于较大的田片,要根据各田块所处具体地形条件,综合上述各类形式进行道路布设。
3.4 坡面水系设计梯田的坡面水系工程主要有引洪、排洪渠系、蓄水、涝池、水窖设计等,暴雨径流和建筑物设计要能达到保护梯田的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到蓄水利用。
3.4.1截水沟设计当梯田区上部为坡耕地和荒坡时,应在其交界处布设截水沟,截水沟防御暴雨设计标准为10 年一遇24h 最大降雨量。
蓄水型截水沟基本上沿等高线布设,排水型截水沟应与等高线取1%~2%的比降,排水一端与坡面排水沟相接,并在连接处作好防冲措施。
3.4.2 排水沟设计排水沟一般布设在坡面截水沟的两端或较低一端,终端连接蓄水池或天然排水道。
当排水出口的位置在坡脚时,排水沟大致与坡面等高线正交布设,位置在坡面时,排水沟可基本沿等高线或等高线斜交布设。
梯田区两端的排水沟,一般与坡面等高线正交布设,大致与梯田两端的道路同向,土质排水沟应分段设置跌水。
各种布设都必须做好防冲措施(铺草皮或石方衬砌)。
3.4.3 蓄水池与沉沙池设计蓄水池一般布设在坡脚或坡面局部低凹处,与排水沟(或截水型截水沟)的终端相连,根据坡面径流总量、蓄排关系和修建省工、使用方便等原则,可集中布设一个或分散布设若干蓄水池,单池容量从数百方到数万方不等。
沉沙池一般布设在蓄水池进水口的上游附近,根据地形和工程条件确定具体位置,可以紧靠蓄水池,也可以与蓄水池保持一定距离。
3.4.4 水窖设计水窖一般布设在有一定径流汇集或有可集约高附加值利用的梯田周围,水窖防御暴雨设计标准为10~20年一遇3~6h 最大降雨量。
窖址应有深厚坚实的土层,距沟头、沟边20m 以上,距大树根10m以上,石质山区的水窖应修在不透水的基岩上。
根据规划区人口数量、人均需水量等因素确定水窖数量,单窖容量在30~50m3。
4 施工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埂,施工包括测量定线、表土处理、埂坎修筑、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工序。
4.1 测量定线4.1.1根据梯田规划确定机修梯田施工的地块或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4.1.2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的一半,在中轴线上确定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
4.1.3从中轴线上,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开挖线。
4.2 表土处理机修梯田,应根据地形情况,选择保留表土数量多、机修工效高的表土处理方法。
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4.2.1 纵坡蛇脱皮法(又称表土逐台下移法)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坡地修筑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田。
优点是保留表土数量多,质量好。
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有表土,可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
4.2.2横坡蛇脱皮法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较缓坡地修筑田面较宽(10m以上)的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