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财政局文件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1.03.26•【字号】温环发〔2021〕13号•【施行日期】2021.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温环发〔2021〕13号各县(市、区、功能区)生态环境分局、财政局:为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发现环境污染问题能力,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浙环发〔2020〕15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温州市环境污染问题发现和处置机制的实施意见》(温政办〔2021〕2号),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温州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温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州市财政局2021年3月26日温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第一条为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依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0〕42号)《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浙环发〔2020〕15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温州市环境污染问题发现和处置机制的实施意见》(温政办〔2021〕2号)等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以下简称“市局”)、各县(市、区、功能区)分局(以下简称“分局”)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来电、来信、来访、网络等方式举报(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转交的举报)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属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管的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施奖励,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市局负责查处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案件的,由市局实施奖励;分局负责查处上述案件的,由分局实施奖励。
温州市财政局、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关于印发《文化温州发展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温州市财政局、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关于印发《文化温州发展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0.10.12•【字号】温财教〔2020〕7号•【施行日期】2020.1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温州市财政局、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关于印发《文化温州发展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温财教〔2020〕7号各县(市、区)委宣传部、财政局,市直有关单位:现将《文化温州发展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温州市财政局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2020年10月12日文化温州发展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三章扶持资金支持范围与补助标准第四章扶持资金申报与下达第五章扶持资金使用与监管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文化温州建设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切实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推动文化温州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助推“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温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18〕61号)等规定要求,为加强项目扶持资金的使用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文化温州发展项目扶持资金(以下简称“扶持资金”)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创新、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千亿级文化产业推进、网络文化传播、公共文化服务优化、对外文化交流拓展、文化人才和文化名家培育等文化温州建设发展重点项目补助,重点支持市级文化温州建设发展项目,引领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和城乡整合,促进温州文化繁荣发展。
第三条扶持资金的使用管理原则(一)公开透明,规范使用,坚持公平、公正,注重科学化管理;(二)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根据文化温州建设的重点任务,结合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统筹平衡;(三)突出绩效,专款专用,实行以使用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管理机制。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8.23•【字号】浙财建〔2018〕95号•【施行日期】2018.08.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建〔2018〕95号各有关市、县(市、区)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局)、经合办(协作办):为加强和规范我省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管理,我们制定了《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分档承担帮扶资金筹措任务的市本级、县(市、区)名单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8月23日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确保我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顺利推进,规范我省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6〕69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浙江省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浙委办发〔2018〕32号)和财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是指浙江省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安排的专项用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四川省11个市(州)及所属40个县(市、区)的财政资金(以下简称“帮扶资金”)。
受帮扶的40个县(市、区)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壤塘县、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九寨沟县、黑水县、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汶川县、理县、松潘县、茂县;凉山州的木里县;乐山市的马边县、峨边县、金口河区和沐川县;宜宾市的屏山县;南充市的嘉陵区、仪陇县、阆中市和南部县;广元市的朝天区、昭化区、旺苍县、苍溪县、剑阁县及青川县;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巴中市的通江县、平昌县、南江县、巴州区;达州市的宣汉县、万源县;泸州市的叙永县、古蔺县;广安市的广安区。
行政事业单位开支规定及标准解读

①城市间交通费: 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到 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用。出 差人员应当在规定等级内选择乘坐交通工具 。 出差人员应当在规定等级内选择乘坐交通工具。 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见下表:
交通 工具 级别 火车(含高铁、动车 、全列软席列车) 轮船(不 包括旅游 船) 一等舱 飞机 其他交通工具 (不包括出租 汽车) 凭据报销
对比主要变化有: ①取消了一般干部城市公共交通费用报销 包干参考标准; ②住宿费开支规定及标准变化较大。标准 下降、超标不补、正科实职人员可一人住一单 间; ③伙食补助费标准提高、报销规定进一步 严格; ④公杂费标准提高、报销规定进一步严格 ; ⑤明确汽车驾驶员的其他各种补贴在月人 均300元标准之内有各地自行制定办法; ⑥经批准开展确有实质内容的差旅活动、 学习交流、考察调研,均不得委托旅行社等社 会中介机构承办。
⑥其他相关规定 《规定》第四条明确,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 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 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 流和考察调研。 经批准开展确有实质内容的差旅活动、学习交 流、考察调研,均不得委托旅行社等社会中介机 构承办。
⑦监督问责 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差旅费管理 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A.单位是否建立内控制度,差旅活动 是否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B.差旅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 定; C.差旅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 D.是否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 差旅费; E.差旅费管理和使用的其他情况。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列》 第四十五条规定:“ 党政机关政务 信息系统建设应当统筹规划,统一组织实 施,防止重复建设和频繁升级。建立共享 共用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推动重要政务 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降低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升级等方面 费用,防止资源浪费。积极利用信息化手 段,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 品消耗。”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实施财政支持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若干政策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实施财政支持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4.06.19•【字号】浙财农〔2024〕49号•【施行日期】2024.07.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实施财政支持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若干政策的通知浙财农〔2024〕49号各市、县(市、区)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4〕2号)精神,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引导激励作用,进一步推动秸秆全量、全域、全程科学利用,有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现将财政若干扶持政策通知如下:一、支持健全完善秸秆收储体系1支持合理布局建设秸秆收储网点。
对照《浙江省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导则(试行)》要求,鼓励已建、在建和新建农事服务中心、农事(农机)站点积极拓展秸秆收储功能,并将此纳入2024年(含)以后新建的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内容,与后续补助资金安排相挂钩。
2.优化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聚焦秸秆资源收储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在研究制定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优先把符合条件且适宜我省应用的粉碎机、搂草机、打捆机、揉丝机等秸秆收集利用机具,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范围,并按规定的最高补助比例进行补贴。
3.建立健全秸秆收储激励机制。
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鼓励跨区域联合作业;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收储网点建设,探索建立村企共建、利益共享的运营机制。
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各地推广“秸秆换肥”“秸秆变肉”“秸秆种菌”等新模式,探索推进粮食扶持政策与秸秆离田利用政策有效衔接,提高农民有效利用秸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秸秆利用与农业生产良性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开支规定及标准解读

(三)培训费开支规定及标准
1、开支规定 各部门、单位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实行计 划管理制度,应履行培训审核审批程序。 未列入市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未经市 委组织部批准的各类培训班,以及教育系 统未列入全市年度师训计划的各类培训, 均不得擅自举办,不予安排预算,不予报 销费用。
2、开支标准
培训班经费,按每人每天不高于120元 的标准开支场租、讲课费、资料(含书本 )、伙食费、组织等费用。参加培训人员 往返交通费、培训期间发生的住宿费,原 则上回原单位按规定标准报销。
2、开支标准
会议开支实行会前预算、总额控制的管理 办法。会议经费开支包括会议房租费(含会议 室租金)、伙食费、交通费、办公用品、文件 印刷费、医药费等,实行综合定额控制,各项 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在综合定额(330元)控 制内据实支付,其中:住宿费200元/人· 天、场 租费20元/人· 天、伙食费80元/人· 天、其他费用 30元/人· 天。无统一安排食宿、无场租的,综 合定额剔除住宿费、伙食费、场租费等支出内 容。
交通工具级别全列软席列车轮船不包括旅游飞机其他交通工具不包括出租汽车省级及相当职级人员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商务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一等舱头等舱凭据报销正副厅长及相当职级人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商务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二等舱经济舱凭据报销其余人员硬席硬座硬卧列软席列车二等软座三等舱经济舱凭据报销我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实施公务用车改革其工作人员在瑞安市范围内进行公务活动交通费用不再报销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列》 第三十一条规定:“ 会议召开场所实 行政府采购定点管理。会议住宿用房以标 准间为主,用餐安排自助餐或者工作餐。 会议期间,不得安排宴请,不得组织旅游 以及与会议无关的参观活动,不得以任何 名义发放纪念品。完善会议费报销制度。 未经批准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会议 费用,一律不予报销。严禁违规使用会议 费购置办公设备,严禁列支公务接待费等 与会议无关的任何费用,严禁套取会议资 金。”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市级财政资金有关审批程序的意见-温政发[2008]92号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市级财政资金有关审批程序的意见-温政发[2008]92号](https://img.taocdn.com/s3/m/0c1f876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4e.png)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市级财政资金有关审批程序的意见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市级财政资金有关审批程序的意见(温政发〔2008〕92号)为了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预算法》及实施条例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温政发〔2006〕84号)、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关于温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温政办〔2008〕54号)精神,现就进一步明确市级财政资金有关审批程序提出如下意见。
一、部门预算经费拨付审批程序经批复下达的部门年度预算经费,由部门具体负责实施;财政部门根据各预算单位的年度用款计划直接予以拨付,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二、追加经费审批程序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如遇抢险救灾、重大政策出台等不可预见因素或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追加经费的,由市级主管部门按照公文规范要求向市财政部门提出。
市财政部门要按照节约的原则,结合市级财力情况予以处理。
其中,对确需追加的,额度在20万元以下的,由市政府授权市财政部门审批核拨,报市政府备案;额度在20万元(含)以上的,由市财政部门初审后提出意见报市长审批。
三、市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拨付审批(一)新增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
新增市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估算金额超过3000万元的,经专家论证可行的,报市长同意后,方可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
市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中新增项目应视财力可能从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取。
未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列入年度计划。
(二)市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日常拨付的审批。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财政项目预算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财政项目预算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4.06.11•【字号】浙财监督〔2024〕15号•【施行日期】2024.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正文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财政项目预算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监督〔2024〕15号各市、县(市、区)财政局(宁波不发),省级各部门:为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构建“大审核”体系,促进财政项目预算审核科学化、规范化,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部关于印发<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23〕95号)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浙江省财政项目预算审核管理暂行办法》。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财政厅2024年6月11日浙江省财政项目预算审核管理暂行办法一、总则(一)为加强项目预算管理,构建“大审核”体系,促进财政项目预算审核科学化、规范化,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部关于印发<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23〕95 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财政项目预算审核,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对部门预算项目资金需求、项目支出标准建设等开展的审核活动,为预算编制、绩效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
(三)开展项目预算审核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依规。
依据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预算管理制度等开展预算审核,规范审核行为。
2.科学合理。
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可能,科学合理分析、评定项目实施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资金需求方案合理性。
3.客观公正。
推进预算审核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公平、公正开展审核工作,保证审核结果客观、科学、准确。
4.绩效导向。
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要求,与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等有效衔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促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温州市民政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扶持与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温州市民政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扶持与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民政局,温州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1.08.24•【字号】温民移〔2021〕100号•【施行日期】2021.09.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移民与对口扶贫正文温州市民政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扶持与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温民移〔2021〕100号各县(市、区)民政局、财政局,龙港市、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民政部门、财政部门:《温州市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扶持与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已经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温州市民政局温州市财政局2021年8月24日温州市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扶持与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项目资金扶持范围、内容、主体第三章项目资金分配第四章项目资金扶持申报、受理、审定第五章项目资金扶持年度计划管理第六章项目资金扶持实施管理第七章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移民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浙财社〔2016〕40号)、《浙江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浙财社〔2018〕49号)、《关于加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浙财社〔2021〕33号)、《关于加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年度计划管理的通知》(浙移扶〔2018〕78号)、《浙江省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扶持管理办法》(浙民移(2020)112号)和《加快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20〕19 号)等文件规定,为规范水库移民项目资金(以下简称项目资金)扶持与使用管理的行为,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项目资金是指中央和省补助、地方筹集安排的各类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中,除按每年600元/人标准实际直接发放给大中型水库移民个人之外的各类项目扶持资金,包括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资金、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和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等用于项目扶持的资金。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温政办[2014]51号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温政办[2014]51号](https://img.taocdn.com/s3/m/3a0651a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a.png)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温政办〔2014〕5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近年来,市财政积极推进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预决算和绩效管理,执行进度进一步加快,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仍存在分配不够规范透明、使用绩效不高等问题。
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和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要求,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专项资金预决算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预决算管理的实施意见》(温政办〔2013〕107号)精神,进一步明确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范围、时间和程序,早编细编专项资金预算;完善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机制,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决算制度,强化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切实做好专项资金预决算管理工作。
二、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一)严格控制专项资金规模。
2014年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在年初预算数的基础上压减10%,其中市委、市政府规定用于个人类和十大民生工程类专项资金原则上不压减,主要通过压减六大类专项资金来实现压减目标任务。
(二)严格控制新增专项资金项目。
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财政专项资金。
除法律、法规以及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增支项目外,市级部门不得新开口子,市财政不予安排。
(三)大力清理专项结余资金。
各项专项资金预算结余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预决算管理的实施意见》(温政办〔2013〕107号)规定处理。
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有关事项的通知

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财政局,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8.06.13•【字号】温人社发〔2018〕118号•【施行日期】2018.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其他规定正文关于调整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有关事项的通知温人社发〔2018〕118号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市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开发区社保分局:根据《浙江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省政府令第264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市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温政发〔2005〕63号)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决定从2018年7月1日起,调整市区(不含洞头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享受和缴费标准。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待遇标准问题。
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且已享受待遇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享受标准从一档500元/月、二档440元/月、三档340元/月,调整为一档805元/月、二档685元/月、三档535元/月。
被征地农民生活补助金享受标准从110元/月调整为160元/月。
二、关于缴费标准问题。
新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缴费标准不再分档,统一按805元/月确定,缴费标准为120750元,其中60周岁以上人员的缴费优惠政策继续按原有办法执行。
已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并已缴费的被征地农民,不再按新的缴费标准补缴,可按原选定的缴费档次享受新的待遇标准。
三、关于资金列支渠道问题。
基本生活保障金及生活补助金列支渠道根据温政发〔2005〕63号文件规定执行。
基本生活保障缴费所需资金列支渠道按照《温州市市区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办法》(温政令〔2014〕143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市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温政发〔2005〕63号)文件规定执行。
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通用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配置限额标准》的通知

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通用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配置限额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3.10.09•【字号】温财资〔2013〕612号•【施行日期】2013.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通用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配置限额标准》的通知温财资〔2013〕612号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配置行为,健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构建节约型政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温州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温政发〔2009〕10号)、《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温政办〔2010〕114号)等有关规定,我局结合实际,对《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通用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配置限额标准(试行)》(温财资〔2010〕588号)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温州市财政局2013年10月9日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通用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配置限额标准一、办公用房装修限额标准(一)整体装修1.室内:室内装饰,按建筑总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610元/㎡。
2.室外:外墙面装饰,按建筑总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290元/㎡。
(二)局部装修1.室内(1)公用部分:包括门厅和公共走道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天花板、柜台、水电管线、灯具等。
装修标准:按建筑面积,门厅装修费用不超过1190元/㎡,公共走道不超过450元/㎡。
(2)会议室、接待室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水电管线、灯具、网络线路等。
装修标准:①小会议室、接待室〔建筑面积在80㎡以下(包括80㎡),下同〕,按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700元/㎡。
②中、大型会议室、接待室(建筑面积在80㎡以上,下同),按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600元/㎡。
瑞安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六)负责组织监管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参与拟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提出监管企 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
(七)拟订并组织实施监管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办法;负责审核监管企业工资总额。
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国资办内设3个职能科室。
(一)改革发展科
参与审核监管企业改革发展规划,推进监管企业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指导和协调解决监管企业改革发展中 的重大问题;拟订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负责派出产权代表、董事、监事和财务总监管理制度制 定并组织实施;负责国资监管企业招聘录用员工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方案的审核,参与审核或审定监管企业人事 用工方案;承办机关日常行政事务工作。
职责调整
(一)加强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的职责,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 (二)加强国有资产经营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职责,建立和完善监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 (三)加强国有企业人事用工管理职责。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和 依法监督。
(二)负责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监管、清产核资、资产统计、综合评价等基 础管理工作。
(三)负责对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监督;拟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考核国有资产经营状 况;通过统计、稽核等方式,对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
(四)依照法定程序对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向出资企 业派出监事会。
(二)产权管理科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温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温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04•【字号】温政发〔2024〕8号•【施行日期】2024.03.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温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温政发〔202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2024年温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已经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3月4日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一、编制原则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聚焦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市、清洁能源保供、水网安澜提升、城镇有机更新、农业农村优先、文化旅游融合、民生设施九大领域,立足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安排,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引领作用、支撑作用的“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强化对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的支撑作用。
项目按进度分续建、开工、前期三大类,其中2023年已实施的项目列为续建类,2024年计划开工的项目为开工类,2024年开展前期研究的项目为前期类。
二、编制范围1.先进制造业基地领域项目包括: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子领域项目。
2.科技创新强基领域项目包括:高能级科创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子领域项目。
3.交通强市领域项目包括:铁路、轨道交通、公路、沿海港口、机场等子领域项目。
4.清洁能源保供领域项目包括:清洁电源、电网、油气管线、LNG接收站、石油储运等子领域项目。
5.水网安澜提升领域项目包括:水资源配置、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等子领域项目。
2011年《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瑞安市技术改造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瑞政办[2011]117号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技术改造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瑞安市技术改造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1年6月29日市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瑞安市技术改造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进一步规范技术改造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更好地发挥专项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根据省财政厅、省经贸委等五个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企字[2009]6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使用原则(一)产业导向原则。
以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促进节能降耗。
(二)鼓励创新原则。
支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优势产业,提升我市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三)突出重点原则。
重点扶持工业重大项目和对我市工业转型升级有带动作用的高成长型企业。
(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三条扶持对象及范围(一)扶持对象:经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纳税、合法经营的本市工业企业、提供工业性服务的检测检验单位以及交通企业。
(二)扶持范围:由我市及上级经贸部门确认的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工业项目。
技术改造项目是指以前年度设立的企业从事设备更新、工艺改造等投资项目。
新设立企业直接控股股东(股份占50%以上)与原有企业相同的,该新设企业投资项目视同技术改造项目。
第四条申报条件(一)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并由本市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
(二)企业必须在本市照章纳税,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和投资统计制度。
(三)项目在合理工期内竣工,并按规定经审核通过或确认。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温州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8.03.15•【字号】温综法发〔2018〕25号•【施行日期】2018.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关于印发《温州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温综法发〔2018〕25号鹿城、龙湾、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财政局:为贯彻实施《市对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经费补助基数方案》(温政办〔2016〕119号)要求,加强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维养监督考核,现将修订后的《温州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温州市财政局2018年3月15日温州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办法为全面落实《市对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经费补助基数方案》(温政办〔2016〕119号),进一步规范市区市政基础设施日常养护管理,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养护质量,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与原则考核对象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含各自范围内的封闭区域)。
考核工作应坚持“完善机制、注重实效、差异管理、奖优罚劣”原则,考核结果作为市对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基数补助的主要依据。
二、考核内容、程序和标准实行分类考核、分别计分形式,考核内容包括:市政道路设施日常管养、市政道路清扫保洁、园林绿化设施养护、生活垃圾转运。
考核程序和标准见各分类考核办法(附后)。
三、考核时间考核每月实施,每季度汇总一次,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组织。
考核工作应在考核季度次月15日前完成并通报考核结果。
四、考核等次各项考核采取100分制计分法,以90分为达标分基准,90分及以上为考核达标,低于90分为考核不达标。
五、考核结果运用及奖励办法市对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经费补助基数根据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结果予以拨付。
公务接待自查报告范文三篇

公务接待自查报告范文三篇公务接待自查报告范文篇1一、公务接待费开支情况经统计,我局20--年的公务接待费实际总支出640元,控制在了财政局规定的范围之内。
二、公务接待费管理(一)完善财务制度。
我局根据区财政局要求不断完善财务制度,制定了《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三公经费预算。
强化内部财务管理,确保三公经费零增长。
(二)公务接待原则。
一是统筹管理原则。
全局接待工作统一由办公室管理,并具体承办接待工作。
二是对口接待的原则。
上级机关领导、区内外单位与机关各单位联系工作需要接待的,原则上对等、对口接待。
三是事前审批的原则。
所有接待事项,必须事先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未经批准的接待费用不得报销。
(三)公务接待费措施。
日常报销每月一次,要求报销时写清楚公务接待的时间,对象及人数、时有、费用及批准和经办人等。
(四)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有关规定和办法。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制度,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坚决杜绝公款请吃请喝和铺张浪费行为,使公务接待既不违反规定又发挥了其应有作用。
公务接待自查报告范文篇25月19日,收到《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工作的建议》(瑞纪建〔20--〕1号)(以下简称《建议》)后,我会党组高度重视,针对问题,立即采取相关措施,现将建议的落实情况报告如下:一、加强学习,专题研究6月8日下午召开党组会议学习《建议》,就贵委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专题研究,认真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重申落实一岗双责的重要性,要求党组成员必须以此为戒,不折不扣地落实一岗双责。
在随后的理事长办公会议上学习传达了《建议》内容和党组会议精神,再次学习了《关于调整瑞安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开支控制标准的通知》(瑞财〔20--〕147号)和《瑞安市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瑞委办〔20--〕74号)等文件,并强调要求公务接待必须严格按照以上文件规定执行。
关于瑞安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开支控制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

关于瑞安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开支控制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瑞财行〔2006〕37号各有关单位:为了推进节约型行政事业单位建设,本着“勤俭节约、从紧必需”的原则,现将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开支控制标准规定如下:一、差旅费开支标准(一)工作人员出差交通费1、工作人员按火车硬席车、轮船三等舱位、飞机普通舱位及以下的等级按实报销。
出差人员乘坐飞机要从严控制,出差路途较远或出差任务紧急的,经单位领导批准方可乘坐飞机。
一般只能报销单程机票费用。
2、乘坐火车,从晚八时至次日晨七时之间,在车上过夜6小时以上的,或连续乘车时间超过12小时的,可购同席卧铺票。
3、工作人员出差期间,市内交通费每人每日在20元以内凭据报销。
出差到温州市区当天来回的,单位没有派车的,交通费每人每日在60元以内凭据报销。
对出差经批准乘坐飞机的,其往返机场的交通费按每人每次在30元以内凭据报销。
4、工作人员趁出差或调动工作之便,事先经单位领导批准就近回家省亲办事的,其绕道车船费,扣除出差直线单程车、船费后,多开支的部分由个人自理。
如果绕道车、船费少于直线单程车、船费时,应凭车船费按实支报。
绕道和在家期间的出差伙食补助费、住宿费和市内交通费不予支报。
严格控制工作人员出差、参加会议或培训、考察等包车。
情况特殊确需包车的,包车费用不得超过出差人员按长途客运车票价计算的总额。
(二)出差住宿费采取限额控制办法。
凡出差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和海南省以及各省会城市,每人每天200元标准内按实报销;出差到省内外各市、县(含本市范围内)每人每天150元标准内按实报销。
出差不分省内外,超过规定标准150元以内的部分自负20%,出差人员每人每天住宿费超过规定标准150元(不含150元)以上部分自负50%。
确因工作需要并单独一人出差,住宿费在规定限额标准上浮50%内报销,超过规定标准150元以内的部分自负20%,超过规定标准150元(不含150元)以上部分自负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安市财政局文件瑞财法〔2009〕1号关于印发《瑞安市财政局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试行)》和《瑞安市财政局常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试行)》的通知各科室(中心):为了依法、公正地行使行政处罚权,确保规范执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局制定了《瑞安市财政局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试行》和《瑞安市财政局常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一月二日瑞安市财政局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试行)第一条为了依法、公正地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瑞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工作的实施方案》规定,结合我市财政系统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本局各科室(中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适用本实施意见。
第三条本实施意见所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财政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以及对经济管理秩序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内进行裁量的权限。
第四条各科室(中心)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法定、公正、公开的原则。
做出行政处罚应当以事实为根据,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并与违法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相当。
第五条各科室(中心)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并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情况,对当事人分别作出行政处罚或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当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不予行政处罚:(一)违法行为人不满14周岁的;(二)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予行政处罚的。
第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一)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三)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四)配合执法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五)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
第八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情节严重,应当从重处罚:(一)拒不改正违法行为或者拒不消除、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违法情节恶劣,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以及其他严重后果的;(三)多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四)以隐匿、伪造、销毁违法证据或者虚假陈述的手段妨碍执法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五)胁迫、利诱、教唆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从重行政处罚的。
前款规定的从重情节,有关法律、法规已将其作为一种单独的违法行为予以规制的,不再作为裁量的从重情节。
第九条各科室(中心)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按照《瑞安市财政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执行标准》)执行。
第十条当事人具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当事人具有从重处罚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当事人既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又有从重处罚情节的,应当综合考量平衡后作出适当的行政处罚。
免除或减轻处罚的,不受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约束,依法免除或减轻处罚;从轻或从重处罚的,应在该违法行为对应的处罚细化档次中相应的降或提一档实施处罚;只规定最高罚款额、没有规定最低罚款额,从轻处理一般应在最高罚款额的30%以下范围内确定,从重处罚一般应在最高罚款额的70%以上范围内确定。
对当事人作出从轻、减轻或者从重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说明从轻、减轻或者从重行政处罚的事实和理由。
第十一条案件承办科室(中心)对报送案件审理委员会审议的案件,应当提出书面具体行政处罚的建议,并对行政处罚的裁量作出说明。
法制科在对案件初审时,应当对案件承办科室(中心)提出的行政处罚建议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报案件审理委员会审议。
案件审理委员会审议案件时按照法律、法规,并参照本标准集体审理决定行政处罚。
第十二条本实施意见和《执行标准》与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规定不一致的,以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规定为准。
第十三条本实施意见和《执行标准》只作为我市财政系统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依据,不得在执法文书中加以引用。
第十四条本实施意见和《执行标准》由瑞安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瑞安市财政局常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试行)一、会计工作监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罚则序号违法行为法律依据处罚标准适用条件裁量幅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未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未侵害他人利益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未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侵害他人或国家利益,情节轻微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1 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未依法设置会计账簿,造成国家或他人较大损失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会计人员有所列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私设会计账簿,未侵害他人利益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 私设会计账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起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私设会计账簿的,侵害他人或国家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益,情节轻微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私设会计账簿的,造成国家或他人较大损失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会计人员有所列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少量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部分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3 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大部分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会计人员有所列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4 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少量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部分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大部分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会计人员有所列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随意变更会计处理办法次数较少,危害结果较轻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随意变更会计处理办法次数较多,危害结果较重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5 随意变更会计处理办法的;随意变更会计处理办法次数多,危害结果重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会计人员有所列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6 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少数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记账本位币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