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术前抗生素的应用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外科抗生素的预防和使用原则新版PPT课件
![外科抗生素的预防和使用原则新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909a53f242336c1eb95edc.png)
手术切口分类
类别 标 准
Ⅰ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
化及泌尿生 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 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清洁-污染)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 切口 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
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Ⅲ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 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清洁手术:原则上不需用抗生素。
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失血量大、污染机会多 者 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头颅、心脏、眼) ③异物植入手术(人工瓣膜、人工关节、疝补片 ) ④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
注:①-④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手术,上下消化道 手术、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 污染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液体大量溢出或 未经扩创的开放性创伤等已经造成手术野污染的 手术。 以上两类手术均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各类手术最易引起SSI的病原菌及预防用药选择
胃十二指肠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美唑 口咽部厌氧菌 阑尾手术 结、直肠手术 肝胆系统手术 胸外科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 头孢呋辛或头孢噻肟; +甲硝唑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甲硝唑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预防性抗菌素使用的时间和 手术伤口感染率
早期: 切皮前2-24 小时 围手术期: 切皮后 3 小时内
手术前:切皮前0-2 小时 手术后: 切皮3小时以上
目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 主要问题
2007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按照卫生部下发的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e596149ec3d5bbfc0a74b7.png)
头部和颈部手术 ( C 应该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
1.28
清洁, 有危险;
0.12
颈部廓清术)
A 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
0.37
头部和颈部手术( C 预防性抗生素的持续时间不应该 污染/清洁-污染) D 超过24小时
确保广谱抗微生物药取代需氧和 厌氧微生物
13 耳漏
-29 伤口感染 9 6 伤口感染
证据 等级
1++
0.30
11 伤口感染
不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
1++
高危*患者应该考虑使用抗 生素预防
1+
20
四、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适应症
腹部
腹股沟疝修补术
不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
1++
(腹股沟疝/股疝有 A 网片或无网片修补
)
腹股沟疝修补术 ( 腹腔镜有网片修补 B 或无网片修补) 疝修补术 (切口疝 有网片或无网片修 C 补) 开放式/腹腔镜有网 片修补手术(如胃束 B 带或直肠固定)
手术
• 手术擦洗时间长度 • 皮肤消毒 • 手术前皮肤准备 • 切口长度 • 预防用抗生素 • 手术室通风 • 异物植入 • 引流 • 手术技巧 • 术后体温过低
7
二、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
合并症/ASA评分
ASA评分 1 2 3
4 5
身体状态
正常的、健康的病人
患有一种微全身性疾病的病人 患有一种限制活动能力的严重全身性疾病、但未引起残疾的 病人 患有一种致残的全身性疾病、且需要终生持续治疗的病人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 的手术
SSI率
1% 7%
2பைடு நூலகம்% 40%
外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外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81de39ad51f01dc381f1cd.png)
精选2021最新课件
7
二、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
• 根据发生感染的解剖层次,手术部位感染 分为三类: (一)切口浅部感染 (二)切口深部感染 (三)器官/腔隙感染
精选2021最新课件
8
三、手术切口的分类
• 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与手术野所受污染程度有关。 • 既往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 • Ⅰ类清洁切口 • Ⅱ类可能污染的切口 • Ⅲ类污染切口。 • 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为了更好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
• 外科医师应对下述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①围手术期应用抗菌素预防的感染种类? • ②何时预防应用抗生素? • ③如何选择抗生素? • ④何时开始应用? • ⑤应用时间?
精选2021最新课件
5
一、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目的
• 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 手术部位感染是(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指 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 染,如切口感染、器官脓肿、腹膜炎等。
• 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选择时应注意
• 一般不用喹诺酮类药物(有时用于泌尿系 统手术)
• 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为葡萄 球菌。
• 新入院病人携带单一,逗留后常有耐药菌 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5
五、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使用抗菌素?
• 抗菌药物对SSI的预防作用无可置疑,但并 非所有手术都需要。一般I类不需要(如头 颈躯干、体表手术、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等)。主要为Ⅱ-Ⅳ类。
外科抗菌素的合理应用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
外科抗菌素的预防性应用 外科抗菌素的治疗性应用
精选2021最新课件
抗生素应用PPT课件
![抗生素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7506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4.png)
2
(一)抗生素在医疗上的应用
1 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疾病得到控制死亡率下降, 人寿命延长。
2 抑制肿瘤生长:多柔比星,博来霉素,丝裂霉素 3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洛伐他丁可降血脂。 4 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 5 控制病毒型感染:核苷类,醌类及大环内脂类。
3
(二) 在农业上的应用
1 用于植物保护:链霉素防治柑橘溃疡病。 2 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赤霉素可做植物生长激素,
23
• 为获得更多数量的孢子供生产需要,必要时可进一步用扁 瓶在固体培养基(如小米、大米、玉米粒或麸皮)上扩大培 养。 常采用较大表面积的固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培 养时,需控制适宜的湿度、温度及通风量等条件。
24
种子制备
其种子培养的目的是使孢子发芽、繁殖以获得足够数量的 菌丝,以便接种到发酵罐中。种子制备有的是从摇瓶培养 开始,再接入到种子罐进行逐级扩大培养;有的直接将孢 子接入种子罐后逐级放大培养。
42
抗生素的提取
• 提取的目的是在于从发酵液中制取高纯度的符合药典规定 的抗生素成品。在发酵滤液中抗生素浓度很低,而杂质的 浓度相对地较高。杂质中有无机盐、残糖、脂肪、各种蛋 白质及其降解物、色素、热原质、或有毒性物质等。此外, 还可能有一些杂质其性质和抗生素很相似,这就增加了提 取和精制的困难。
5
(四) 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 用于肉,鱼,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保鲜。 用作保鲜剂与防腐剂的条件为:
(1)非医用抗生素 (2)易溶于水,对人体无毒 (3)不损害食品外观与质量。
6
(五)在工业上的应用
1 工业制品的防霉:防止纺织品,塑料,精密仪器,化妆 品,图书,艺术品等发霉变质。
2 提高特定发酵产品的产量:向谷氨酸发酵液中,加入适 量青霉素,可提高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有利于细胞内谷 氨酸渗出,提高谷氨酸发酵的产酸水平。
(一)抗生素在医疗上的应用
1 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疾病得到控制死亡率下降, 人寿命延长。
2 抑制肿瘤生长:多柔比星,博来霉素,丝裂霉素 3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洛伐他丁可降血脂。 4 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 5 控制病毒型感染:核苷类,醌类及大环内脂类。
3
(二) 在农业上的应用
1 用于植物保护:链霉素防治柑橘溃疡病。 2 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赤霉素可做植物生长激素,
23
• 为获得更多数量的孢子供生产需要,必要时可进一步用扁 瓶在固体培养基(如小米、大米、玉米粒或麸皮)上扩大培 养。 常采用较大表面积的固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培 养时,需控制适宜的湿度、温度及通风量等条件。
24
种子制备
其种子培养的目的是使孢子发芽、繁殖以获得足够数量的 菌丝,以便接种到发酵罐中。种子制备有的是从摇瓶培养 开始,再接入到种子罐进行逐级扩大培养;有的直接将孢 子接入种子罐后逐级放大培养。
42
抗生素的提取
• 提取的目的是在于从发酵液中制取高纯度的符合药典规定 的抗生素成品。在发酵滤液中抗生素浓度很低,而杂质的 浓度相对地较高。杂质中有无机盐、残糖、脂肪、各种蛋 白质及其降解物、色素、热原质、或有毒性物质等。此外, 还可能有一些杂质其性质和抗生素很相似,这就增加了提 取和精制的困难。
5
(四) 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 用于肉,鱼,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保鲜。 用作保鲜剂与防腐剂的条件为:
(1)非医用抗生素 (2)易溶于水,对人体无毒 (3)不损害食品外观与质量。
6
(五)在工业上的应用
1 工业制品的防霉:防止纺织品,塑料,精密仪器,化妆 品,图书,艺术品等发霉变质。
2 提高特定发酵产品的产量:向谷氨酸发酵液中,加入适 量青霉素,可提高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有利于细胞内谷 氨酸渗出,提高谷氨酸发酵的产酸水平。
《抗生素的使用》ppt课件
![《抗生素的使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7f3f3ace2f0066f433225a.png)
抗生素的使用
外科
2021/5/18
切口浅部感染
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
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 切 口 浅 层 有 脓 性 分 泌 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3.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疼痛或压痛,肿胀,
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如培养阴性则不算感
染
)
4 . 由 外 科 医 师 诊 断 为 切 口 浅 部 SSI
预防性抗生素要用多长时 间?
2021/5/18
➢ 择期手术后一般无须继续使用抗生素,如使用也不应超过24h ➢ 手术后连续用药数次或数天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 若病人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使用人工植入物,可再用1次或数次到24h,
特殊情况到48h
2021/5/18
➢手术前已发生污染者(如开放性创伤),术后用药 数次应该增加,但也无需连续用药数日 ➢器官移植病人,术后需用药数天(3-5d) ➢严重污染或已有感染或脏器穿孔者(Ⅳ类切口), 手术后应继续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生素,不作为预 防用药
2021/5/18
2021/5/18
感谢下 载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 感染
手术切口分类
类别
标
准
Ⅰ类(清洁)切口
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
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
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 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严重感染,需氧菌及 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及2种以上复合菌感染,
外科
2021/5/18
切口浅部感染
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
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 切 口 浅 层 有 脓 性 分 泌 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3.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疼痛或压痛,肿胀,
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如培养阴性则不算感
染
)
4 . 由 外 科 医 师 诊 断 为 切 口 浅 部 SSI
预防性抗生素要用多长时 间?
2021/5/18
➢ 择期手术后一般无须继续使用抗生素,如使用也不应超过24h ➢ 手术后连续用药数次或数天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 若病人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使用人工植入物,可再用1次或数次到24h,
特殊情况到48h
2021/5/18
➢手术前已发生污染者(如开放性创伤),术后用药 数次应该增加,但也无需连续用药数日 ➢器官移植病人,术后需用药数天(3-5d) ➢严重污染或已有感染或脏器穿孔者(Ⅳ类切口), 手术后应继续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生素,不作为预 防用药
2021/5/18
2021/5/18
感谢下 载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 感染
手术切口分类
类别
标
准
Ⅰ类(清洁)切口
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
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
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 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严重感染,需氧菌及 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及2种以上复合菌感染,
抗生素应用指南精品PPT课件
![抗生素应用指南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96bd110c22590103029d6d.png)
目前多主张:氨基糖苷类每日药量1次给药;三 代或四代喹诺酮类药物,每日药量分2次给药。
9
②根据半衰期不同分为长效和短效抗菌药
10
(五)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③较易引起变态反应,甚至可发生致死性的过敏性休克;为避免 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用药前应常规做皮试。过敏性休克一旦发 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 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④易被β-内酰胺酶所水解、灭活。 ⑤临床常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活性 。
22
临床常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活性
++
++
++
++
++
-
+
-
++
-
+
-
-
+
第四代 头孢 吡肟 ++ ++ ++ - ++ ++ ++ ++ ++ ++ + +++ + - 29
各代头孢菌素的抗菌素比较
一代 二代 三代 四代
G+ ++++
++ + ++
G+ ++ +++ ++++
9
②根据半衰期不同分为长效和短效抗菌药
10
(五)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③较易引起变态反应,甚至可发生致死性的过敏性休克;为避免 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用药前应常规做皮试。过敏性休克一旦发 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 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④易被β-内酰胺酶所水解、灭活。 ⑤临床常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活性 。
22
临床常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活性
++
++
++
++
++
-
+
-
++
-
+
-
-
+
第四代 头孢 吡肟 ++ ++ ++ - ++ ++ ++ ++ ++ ++ + +++ + - 29
各代头孢菌素的抗菌素比较
一代 二代 三代 四代
G+ ++++
++ + ++
G+ ++ +++ ++++
医学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ppt培训课件
![医学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9387e86f1aff00bed51eb1.png)
1. 药物的有效性。 2.药物的毒副反应。 3.当地细菌耐药性动向:选用对药物细菌酶稳
定、诱酶能力小的药物。
4.选用药物应以同疗效药物中的窄谱、价廉药 物优先。
5.其它:病情严重程度、感染发展规律及其与 基础病关系,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
态,抗菌药的后效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合理应用判断标准
给药方 案 适应症
骨、关节感染的病原治疗:①金葡菌感染:对甲氧西林敏 感者宜选用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可选头孢唑啉,头孢呋 辛,克林霉素药物治疗;对甲氧西林耐药者宜选用万古霉 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磷霉素或利福平,可选用复方磺胺 甲噁唑,氨基糖苷类。②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宜选用青霉 素,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类。③肠 球菌属感染:宜选用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类药物 治疗,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④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宜选用喹诺酮类,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 拉维酸,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 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宜选用氟喹诺酮类或哌拉西林或抗 铜绿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可选用抗铜绿假单 胞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 类药物。⑥拟杆菌属等厌氧菌感染:宜选用甲硝唑,可选 用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有内植物的手术预防用药
需切开复位植入内植物的骨科手术,如克 氏针内固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椎弓根 钉系统内固定等手术,除术前30分钟予一组 广谱抗生素静滴,术后可予一联广谱抗生 素抗炎治疗,使用时间小于72小时,可根据 具体伤情延长至5-7天。如果术中有同时植 入异体骨,可选用二联抗生素治疗。
4开放性损伤预防用药
开放性骨折或关节的开放性损伤,属于潜在感染 的Ⅱ类或Ⅲ类伤口,治疗上可根据伤口的污染情 况及是否使用内植物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 前30分钟可予一组广谱抗生素静滴。术后对于伤 口较小、污染较轻、无内植物固定者,可选用一 组抗生素治疗3~7天;创口较大、污染较重者、有 内植物者,在彻底清创后可选用二联抗生素治疗 5~7天,根据伤口情况,可延长至10天。如伤口仍 有渗液等感染情况,须行伤口分泌物培养,根据 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及用量。对于动 物咬伤或枪弹伤造成的伤口,应加用抗厌氧菌类 的药物了治疗,如甲硝唑或替硝唑静滴。
定、诱酶能力小的药物。
4.选用药物应以同疗效药物中的窄谱、价廉药 物优先。
5.其它:病情严重程度、感染发展规律及其与 基础病关系,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
态,抗菌药的后效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合理应用判断标准
给药方 案 适应症
骨、关节感染的病原治疗:①金葡菌感染:对甲氧西林敏 感者宜选用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可选头孢唑啉,头孢呋 辛,克林霉素药物治疗;对甲氧西林耐药者宜选用万古霉 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磷霉素或利福平,可选用复方磺胺 甲噁唑,氨基糖苷类。②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宜选用青霉 素,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类。③肠 球菌属感染:宜选用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类药物 治疗,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④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宜选用喹诺酮类,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 拉维酸,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 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宜选用氟喹诺酮类或哌拉西林或抗 铜绿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可选用抗铜绿假单 胞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 类药物。⑥拟杆菌属等厌氧菌感染:宜选用甲硝唑,可选 用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有内植物的手术预防用药
需切开复位植入内植物的骨科手术,如克 氏针内固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椎弓根 钉系统内固定等手术,除术前30分钟予一组 广谱抗生素静滴,术后可予一联广谱抗生 素抗炎治疗,使用时间小于72小时,可根据 具体伤情延长至5-7天。如果术中有同时植 入异体骨,可选用二联抗生素治疗。
4开放性损伤预防用药
开放性骨折或关节的开放性损伤,属于潜在感染 的Ⅱ类或Ⅲ类伤口,治疗上可根据伤口的污染情 况及是否使用内植物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 前30分钟可予一组广谱抗生素静滴。术后对于伤 口较小、污染较轻、无内植物固定者,可选用一 组抗生素治疗3~7天;创口较大、污染较重者、有 内植物者,在彻底清创后可选用二联抗生素治疗 5~7天,根据伤口情况,可延长至10天。如伤口仍 有渗液等感染情况,须行伤口分泌物培养,根据 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及用量。对于动 物咬伤或枪弹伤造成的伤口,应加用抗厌氧菌类 的药物了治疗,如甲硝唑或替硝唑静滴。
抗生素使用PPT课件
![抗生素使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3773a74028915f804dc276.png)
给药频次错误
以药动学参数和药物作用性质判定
给药疗程不当
以给药后7、10、14天位监测点
给药剂量不当
以说明书注明给药剂量为判定标准
溶媒选择错误
以说明书为标准
处方点评要点
药品配伍不当
存在配伍禁忌或药理学拮抗作用
药品稀释比例不当
未按照说明书规定配比稀释
药品选择不当
未作药敏实验盲目选择高档抗菌药 已作药敏实验未选择敏感药物 经验治疗选择药物与感染部位、病理生理机能不相符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 抗菌药物分类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 抗菌药物分类(续)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点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青霉素类
1、该类药物生物半衰期短(0~1.5h),需要多次给药
2、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最安全的抗菌药物。过敏反应 是其主要皮疹多见,用前作皮试,其迟发型过敏反应 常常是医疗纠纷的诱因。
3、性质不稳定,应现配现用,并单独使用,尤其与碱 性药物配伍。
5、三代头孢如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 孢他啶等对产β-内酰胺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大。其中 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并对血脑屏障有穿 透力。口服药品有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布烯。头孢哌酮 和头孢孟多有导致出血现象发生,使用时间较长时应给予维生 素K,并不得与抗凝药、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患者应禁酒。
禁止同类联用 禁止广谱联用 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用应分别配制 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用应注意先后次序
预防用药
预防用药指证
1)针对特定病原菌入侵预防用药 2)针对特定时段预防用药 3)大手术、重要脏器手术、异物植入手术、高危人群可作预防性用药 4)污染手术应预防性用药。
术前正确使用抗菌素31页PPT
![术前正确使用抗菌素3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123ec60029bd64793e2c21.png)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Hale Waihona Puke !术前正确使用抗菌素•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Hale Waihona Puke !术前正确使用抗菌素•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术前正确使用抗菌素资料课件
![术前正确使用抗菌素资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17b7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9.png)
在抗真菌药与抗菌素联合使用时,应先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 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与抗菌素联合使用时,应尽量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溃 疡、出血等。
04
抗菌素使用的有效性评估
抗菌素疗效评估指标
01
02
03
04
临床治愈率
评估抗菌素对某一疾病的治愈 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复发率。
注意
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指导,具体使用抗菌素的情况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判断。在使用抗菌素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注意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抗菌素使用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抗菌素使用注意事 项
孕妇
儿童
孕妇在使用抗菌药时应特别谨慎,避免不 必要的用药,防止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抗菌素使用剂量与频率
01
剂量
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抗菌药物的种类和患者的生理状况,选择适宜的
剂量。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应注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
02 03
频率
根据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和患者的病情,决定给药频率。一般而言,对于 急性感染,可每日给药一次;对于慢性感染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每日 多次给药。
疗。
外科感染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菌和药物 特点,选用适当的抗菌素进行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
05
抗菌素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处 理
抗菌素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在饭后服用,必要 时可服用止吐药、止泻药。
肝损害
胆汁淤积、肝酶升高、黄疸等,应定期检查 肝功能,及时调整用药。
过敏反应
荨麻疹、药物热、支气管痉挛等,应立即停 药,给予抗过敏治疗。
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与抗菌素联合使用时,应尽量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溃 疡、出血等。
04
抗菌素使用的有效性评估
抗菌素疗效评估指标
01
02
03
04
临床治愈率
评估抗菌素对某一疾病的治愈 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复发率。
注意
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指导,具体使用抗菌素的情况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判断。在使用抗菌素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注意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抗菌素使用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抗菌素使用注意事 项
孕妇
儿童
孕妇在使用抗菌药时应特别谨慎,避免不 必要的用药,防止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抗菌素使用剂量与频率
01
剂量
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抗菌药物的种类和患者的生理状况,选择适宜的
剂量。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应注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
02 03
频率
根据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和患者的病情,决定给药频率。一般而言,对于 急性感染,可每日给药一次;对于慢性感染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每日 多次给药。
疗。
外科感染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菌和药物 特点,选用适当的抗菌素进行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
05
抗菌素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处 理
抗菌素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在饭后服用,必要 时可服用止吐药、止泻药。
肝损害
胆汁淤积、肝酶升高、黄疸等,应定期检查 肝功能,及时调整用药。
过敏反应
荨麻疹、药物热、支气管痉挛等,应立即停 药,给予抗过敏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 十一、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
• (一)禁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
• (二)对无感染迹象的昏迷、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脑 血管意外、糖尿病及接受侵袭性操作者,不必预防性使用抗 生素。
• (三)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后,可预防性使用
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期
间,为了减少带菌者,如果不能使用磺碳按类药物,可考虑
应用抗生素。
12
• (四)外科手术的预防性用药。
•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主要用于手术中组织损伤严重、 手术时间及疑为受细菌污染的手术。患者身体衰弱及免
疫低下且对院内感染易感者,手术前预防用药,可以提
高抗生素在手术中的血药浓度,一旦有细菌侵入,可以用于手术中组织损伤严重 、手术时间及疑为受细菌污染的手术。患者身体衰弱 及免疫低下且对院内感染易感者,手术前预防用药, 可以提高抗生素在手术中的血药浓度,一旦有细菌侵 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 十二、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正常或症状消 失后72~96小时停药,对于急性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 的病人,用药后72小时临床疗效不显著者,应根据药 敏结果选用其它敏感药物。
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 1. 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 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 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 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 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 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 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 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3
• 2. 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 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 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 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 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 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4
• 3. 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 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 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 菌药物。
14
• 十三、为预防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发生,在使用B-内 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前,要询 问有无过敏史,并做皮内试验。氨基糖甙类除非有 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行皮内试验。
6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 一、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 禁忌,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 素。
• 二、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 三、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和对其的依赖性。
• 四、已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生素 。
选用抗生素及酌情调整给药方案。
10
• 九、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静脉滴注时, 抗生素之间,抗生素和激素,维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之间, 均可发生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使抗生素的活力受到影响, 甚至产生毒性反应。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 度,毒副作用而定。
• 十、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消耗量及使用类型。按规 定对某些抗生素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 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活力和减少耐药菌株
7
• 五、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 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典型症状的出现和 病原体的检出。对于病情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 患者,在抽血送培养后,可试选抗生素,待细 菌培养结果出来,再按药敏指导用药。
• 六、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 ,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尤以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不宜使用。必要时,可 用新霉素、杆菌肽、磺胺嘧啶银等。
8
• 七、联合使用抗菌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联 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 并达到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缓 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 用药,特别是起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抗生 素联合用药的指征是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 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 、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止细 菌产生耐药的情况。一般以二联为宜,β-内酰 胺类与氨基糖甙类宜联合应用。
•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 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 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 范畴。
5
• 4. 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 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 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 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 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 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 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手术室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 药物应用
手术室 曹俊芳
1
一、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 用的基本原则
• (一) •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 切口
感染, • 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
术后可能发生的 • 全身性感染。
2
• (二) •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
9
• 八、选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 (一)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 • (二)尽量能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引起宿主自身药
群失调,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 (三)对于感染特别严重者,可选按临床估计的病原菌选择
抗生素。 • (四)对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谨慎
得到有效控制。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
或全麻开始时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
(>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二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
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
(<2小时)的1类切口,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
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
• 十一、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
• (一)禁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
• (二)对无感染迹象的昏迷、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脑 血管意外、糖尿病及接受侵袭性操作者,不必预防性使用抗 生素。
• (三)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后,可预防性使用
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期
间,为了减少带菌者,如果不能使用磺碳按类药物,可考虑
应用抗生素。
12
• (四)外科手术的预防性用药。
•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主要用于手术中组织损伤严重、 手术时间及疑为受细菌污染的手术。患者身体衰弱及免
疫低下且对院内感染易感者,手术前预防用药,可以提
高抗生素在手术中的血药浓度,一旦有细菌侵入,可以用于手术中组织损伤严重 、手术时间及疑为受细菌污染的手术。患者身体衰弱 及免疫低下且对院内感染易感者,手术前预防用药, 可以提高抗生素在手术中的血药浓度,一旦有细菌侵 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 十二、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正常或症状消 失后72~96小时停药,对于急性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 的病人,用药后72小时临床疗效不显著者,应根据药 敏结果选用其它敏感药物。
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 1. 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 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 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 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 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 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 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 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3
• 2. 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 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 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 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 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 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4
• 3. 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 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 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 菌药物。
14
• 十三、为预防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发生,在使用B-内 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前,要询 问有无过敏史,并做皮内试验。氨基糖甙类除非有 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行皮内试验。
6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 一、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 禁忌,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 素。
• 二、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 三、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和对其的依赖性。
• 四、已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生素 。
选用抗生素及酌情调整给药方案。
10
• 九、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静脉滴注时, 抗生素之间,抗生素和激素,维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之间, 均可发生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使抗生素的活力受到影响, 甚至产生毒性反应。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 度,毒副作用而定。
• 十、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消耗量及使用类型。按规 定对某些抗生素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 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活力和减少耐药菌株
7
• 五、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 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典型症状的出现和 病原体的检出。对于病情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 患者,在抽血送培养后,可试选抗生素,待细 菌培养结果出来,再按药敏指导用药。
• 六、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 ,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尤以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不宜使用。必要时,可 用新霉素、杆菌肽、磺胺嘧啶银等。
8
• 七、联合使用抗菌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联 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 并达到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缓 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 用药,特别是起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抗生 素联合用药的指征是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 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 、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止细 菌产生耐药的情况。一般以二联为宜,β-内酰 胺类与氨基糖甙类宜联合应用。
•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 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 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 范畴。
5
• 4. 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 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 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 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 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 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 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手术室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 药物应用
手术室 曹俊芳
1
一、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 用的基本原则
• (一) •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 切口
感染, • 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
术后可能发生的 • 全身性感染。
2
• (二) •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
9
• 八、选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 (一)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 • (二)尽量能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引起宿主自身药
群失调,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 (三)对于感染特别严重者,可选按临床估计的病原菌选择
抗生素。 • (四)对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谨慎
得到有效控制。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
或全麻开始时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
(>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二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
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
(<2小时)的1类切口,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
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