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复习练【“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天眼”身在洼地,但在科学家眼中,它心系深空,是一座“天空实验室”。

到现在为止,应该没有天文学家上过太空,但他们却是最了解宇宙的一群人,靠的是什么?不少人小时候尝试过用曝光的胶片观看日食,还有动手能力更强的,用两个放大镜自制过光学望远镜。

望远镜就是天文学家了解宇宙的必备工具。

但射电望远镜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光学望远镜,它不能直接成像,而是抓取目标的无线电信号,用数据说话。

天文学家利用“天眼”开展工作,有点类似移动靶射击运动,需要不断地选取目标、瞄准目标射击、分析结果。

据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介绍,第一步要考虑望远镜频率是否合适、灵敏度是否足够、目标是不是在可视范围内,以便确定观测源的坐标,形成观测列表。

第二步是望远镜控制部门执行观测。

如何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简单地说,一是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二是驱动电机控制望远镜的“姿态”。

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和公转,这样的观测比移动靶射击复杂得多,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并确保一直命中靶心。

第三步是通过编程来分析数据。

外表安静的“天眼”,内心澎湃,每秒最高传输数据38 G。

海量的数据,基本没有手动分析的可能,所以天文学家都是“程序员”,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天地“连线”。

前辈科学家发现的物理定律,我们在物理实验室里做实验,结果都能验证定律为真。

在“天空实验室”里呢?那可不一定。

天文学跟物理学密不可分,大尺度时空结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如黑洞、脉冲星等)都是以广义相对论为重要理论基础的。

前人依靠头脑做实验,得出了理论,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后人如何验证呢?这些天体质量惊人、距离以光年计,对应的物理参数和空间都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只能用“天空实验室”来验证。

高考语文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

Ⅱ群文通题现代高科技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主题解说2020年9月,“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启用。

这是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是怎样一种装置?究竟能探索宇宙有多远?它会给中国空间探测能力带来哪些变化?读了下面两篇文章,你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

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人称“中国天眼之父”。

而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是他的学生。

那么,他们造出来的“中国天眼”,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天眼?首先我们还得追溯到望远镜的发明历史。

我们知道天文望远镜,主要有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此外还有红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望远镜。

最初的天文望远镜是光学望远镜。

1609年,45岁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学。

早年的电视,收不到信号,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雪花闪烁。

这是电磁波信号,包括来自太空的射电辐射。

193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卡尔·央斯基,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时,发现银河中心持续的射电辐射,从此有了射电天文学。

格罗特·伯雷应聘贝尔实验室失败,1937年在芝加哥附近的自家后院,制造出第一台射电望远镜。

这两个小伙子,取得如此重大成果时,都只有二十多岁。

天文学家都想要很大很大的“锅盖”。

以前屋顶上经常会看到“锅盖天线”,口径越大,电视画面越清晰。

射电望远镜的“锅盖”,也是如此。

所以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盖”,提高射电望远镜灵敏度。

当年伯雷制造的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直径是9.45米。

美国20世纪60年代在波多黎各建造了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在老大位置上坐了数十年。

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练习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陈芳董瑞丰刘宏宇“天眼”之父南仁东,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南仁东来不及目睹。

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看似一口“大锅",“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

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

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1993年,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

科学家们提出倡议: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

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

"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落实训练高效增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含解析[京津鲁琼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落实训练高效增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含解析[京津鲁琼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中国天眼”FAST的成果“首秀”,又一次让中国科学界站到全世界面前。

2017年10月10日,FAST团队携脉冲星发现的成果一亮相,就引来国内外注目,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的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评价:这是国际天文学界目前最令人激动的事件之一。

由FAST捕获的首批脉冲信号第一次向外界展示,信号分别来自1.6万光年外和4 100光年外,它们让中国实现了一个“零的突破”: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天文设备第一次发现脉冲星。

而在此之前的50年里,人类已经观测到2 700多颗各种类型的脉冲星。

所谓脉冲星,是死亡恒星的一种,属于高速自转的中子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

这种脉冲信号,就好比转动的灯塔发出忽明忽暗的光,以至于脉冲星最初被发现时,一度被误以为是外星人寻找宇宙知音的信号。

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说,目前已经发现的脉冲星大多在银河系。

而FAST可以在距离200万光年的空间有所探索。

例如此次,FAST通过“漂移扫描”,对中性氢、脉冲星、银河系结构和分子谱线等多科学目标进行同时扫描的巡天观测,是世界上其他望远镜从未实现过的。

“系统的科学产出已经开始!”李菂说,FAST正在开启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激越”时代。

(摘编自《中国天眼FAST“首秀”前后》,《中国青年报》2017年10月16日) 材料二:调试两年来,FAST的“牛刀小试”让外界惊艳。

它首次发现的毫秒脉冲星,是至今人类发现的射电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之一,美国阿雷西博等国际大型射电望远镜曾多次搜索,却始终难觅其踪。

如果FAST能捕获河外星系脉冲星,将在国际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为此,FAST工程的技术团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最早可能在明年进行探测。

未来,FAST将覆盖当今射电天文的主流热点方向和科学目标: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观测脉冲星、探测星际分子,甚至还可以搜寻地球外生命……随着FAST 的正式投用,各国科学家将相继共享使用,除了可能给中国天文学带来一个“黄金时代”外,也有望诞生一些重要的原创科学成果。

实用类文本中国天眼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中国天眼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洼坑中落成启用。

不同于其他观测宇宙天体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射电波。

虽然近年我国已建成5座口径从25米到65米不等的射电望远镜,但是,与美国的305米口径和德国1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相比,我们的观测能力还非常有限。

FAST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探测异常灵敏。

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其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它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

FAST可以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和天体现象,通过观测到的现象来分析它的物理本质,分析宇宙起源,宇宙演化和未来。

这也意味着,FAST建成之后,我国可以正式收听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

不过,从某一点看宇宙,视野有限,望远镜要形成阵列才能发挥更强威力。

FAST 将和我国其他5座射电望远镜组成“天眼”群,从而更好地获取天体超精细结构。

摘编自《全球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今天正式启用》央广网2016年09月25日材料二FAST的建成使用同时意味着中国天文学也有自主知识产权。

数千块单元组成的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是由南仁东主导的FAST最大创新点之一,FAST的反射面要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每一个单元反射面的作用是要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通过主动的变形实现对天体跟踪式的观测。

与传统射电望远镜采用独立分块反射面单元技术不同,FAST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采用了创新性的索网技术。

但索网的制造和安装难度都很大,尤其是钢索结构超高疲劳性能的要求非常高。

FAST对钢索结构的性能要求远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规范,因此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提供相关产品,南仁东等人只能将方向转向钢索的研制中。

中国天眼要做眼保健操吗阅读答案

中国天眼要做眼保健操吗阅读答案

中国天眼要做眼保健操吗阅读答案《中国天眼》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天眼神秘宇宙·浩瀚星空·地外文明的壮阔和玄妙﹐口古以来就寄托着人类的奇妙遐想。

人们观测天象﹐起初是用肉眼﹐继而借助光学望远镜……随着科技的发展﹐射电天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脱颖而出。

射电望远镜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起了矣键的作用﹐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都是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得到的·射电望远镜的每一次长足的进步都会毫无例外地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树立一个里程碑·中国天眼一一5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又称FAST,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它盘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航龙村。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主动反射面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接收面积相当于个标准足球场О利用索网结构·国家天文台天眼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说·探听地球之外的音讯﹐天眼的能力和其大小息息相矣·简单来说﹐眼睛越大﹐看得越远。

尤其特殊的是﹐这只天眼并非“死眼”﹐它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活动的4450个反射面产生变化﹐足以观测到更大天区的天体﹐同时﹐馈源也随索网一同运动﹐采集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如同人类转动自己的眼珠﹐调整视线的指向﹐遥远的太空对它来说将不存在方向上的死角。

“如果将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太空无垠的广袤。

”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

”这是他留给人世问的最后思考。

从2016年9月25日起﹐天眼方圆5公里成为“静默”区。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二 群文通练 一 凝望宇宙第一眼-“中国天眼”【经典练习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二 群文通练 一 凝望宇宙第一眼-“中国天眼”【经典练习

专题二群文通练练前寄语“群文阅读”是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它直接指向了新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肯定会影响以后的高中语文教学。

目前的高三复习训练,尤其是二轮复习训练,完全可以把这一理念引进来,形成一种“群文阅读训练观”,即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组同属一个内容主题和训练主题的群文阅读,既达到了训练考点考题的目的,又在内容主题上有所积累,能提高思想认识且对读写都有益处,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复习训练效益的立体化、综合化和最大化。

群文通练一凝望宇宙第一眼——“中国天眼”(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微导语2016年9月,“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启用。

这是我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

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人称“中国天眼之父”。

而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是他的学生。

那么,他们造出来的“中国天眼”,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天眼?首先我们还得追溯到望远镜的发明历史。

我们知道天文望远镜,主要有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此外还有红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望远镜。

最初的天文望远镜是光学望远镜。

1609年,45岁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学。

早年的电视,收不到信号,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雪花闪烁。

这是电磁波信号,包括来自太空的射电辐射。

193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卡尔·央斯基,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时,发现银河中心持续的射电辐射,从此有了射电天文学。

格罗特·伯雷应聘贝尔实验室失败,1937年在芝加哥附近的自家后院,制造出第一台射电望远镜。

这两个小伙子,取得如此重大成果时,都只有二十多岁。

天文学家都想要很大很大的“锅盖”。

组合04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微写作(解析版)-2020年新高考北京语文新题型组合训练

组合04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微写作(解析版)-2020年新高考北京语文新题型组合训练

组合04 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微写作板块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还未正式运行就新发现6颗脉冲星。

中国科学家在北京发布了它取得的首批成果。

“中国天眼”是中国“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基于选址方法、索网主动反射面、柔性索结合并联机器人的馈源支撑这三项中国自主创新技术,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工程的极限。

在未来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它将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先进、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人类迄今已发现2500余颗脉冲星。

但在“中国天眼”问世前,中国望远镜从未捕捉到新的脉冲星。

事实证明,重大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

世界各国相继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也在不断兴建重器。

包括“中国天眼”在内,仅中国科学院目前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有23个。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对能源、生命、天文等7个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甲)bùsh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认为,“中国天眼”调试进展超过预期、打破了大型同类设备调试周期的国际惯例,并有系统的科学产出,这得益于(乙)卓.有成效的早期科学规划和人才储备。

从最初不到5人的研究小组扩大到上百人团队,“中国天眼”凭借国内100多家参建单位的力量,由跟踪模仿发展到集成创新。

发布会当日,人们自发为“中国天眼”之父,项目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先生默哀。

2017年9月15日,在“中国天眼”落成近一周年之际,曾为之奔波奋斗的南先生(丙)溘.然长逝。

当年他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

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外国科学家们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受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南先生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从那时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如今“中国天眼”新发现的脉冲星(丁)yìyì生辉,人们感慨它“足以告慰老南”。

2020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一百练5含解析2020070926

2020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一百练5含解析2020070926

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一百练(5)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山阴道上, ”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

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 ,钻之弥坚。

“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B.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C.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D.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B.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

C.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应接不暇无所适从惊魂甫定高山仰止B.摩肩接踵无所适从惊魂不定仰之弥高C.目不暇接手足无措惊魂甫定仰之弥高D.目不暇接手足无措惊魂不定高山仰止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天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天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介绍说,该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观测能力是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的10倍,是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的2.25倍。

它的设计目标,是要把覆盖30个足球场大的信号聚集在一颗小药丸大小的空间里,否则就难以监听到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

这个“小药丸”就是馈源,放在馈源舱内——类似一个收集卫星信号的喇叭式装置,称得上是世界最精贵的接收器。

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大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材料二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天眼的功能、探究成果打开了人类天文学的新征程。

2021年3月开始,中国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征集观测权利的申请,以全开放式的方式促进人类科学多维度研究,为人类文明作出中国人、中国梦的敞开式和包容性贡献。

这标志看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聚,将在不久的未来打开一片探索宇宙奥秘的新天地。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材料三截至2021年5月,“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逾370颗,根据预测,5年后,“中国天眼”观测到的脉冲星有望..达到1000颗,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

从脉冲星中遴选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FAST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呈搜寻利器,除了发现脉冲星,FAST在很多领域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它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的潜力,它的使命还包括高效率地开展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寻找“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答案。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建成使用,将让我国天文学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

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

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内容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一一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章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的流派风格。

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书法作品中________的组成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别具匠心才思敏捷异彩纷呈弥足珍贵B.别具匠心才华横溢奇光异彩不可或缺C.十分独特才华横溢异彩纷呈不可或缺D.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奇光异彩弥足珍贵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一一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中国射电望远镜(FAST)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中国射电望远镜(FAST)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某学校举办了关于射电望远镜的科普知识展览,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8分)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FAST实景中国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结构示意图【材料一】中国射电望远镜(FAST)简介:中国射电望远镜(FAST——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是高灵敏巨型射电望远镜,是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

是采用独创设计,利用贵州四面环山、中间凹陷的天然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建设的500米口径球冠状反射面射电天文望远镜,其反射面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约30个足球场地大。

主要的用途是将我国空间测控范围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和观测脉冲星,搜索地外文明和生物等。

对于射电望远镜来说,口径越大看得越远,“阅读”到宇宙深处的信息就越多,从理论上来看,FAST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接近于宇宙的边缘。

FAST能检测的信号频率为70兆赫~3千兆赫,这意味着几乎所有波段的射电波都逃不过FAST的眼睛。

FAST通过探测星际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寻找地外文明的几率比现有设备提升了5至10倍。

FAST 灵敏度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提高约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00米射电望远镜提高约2.25倍,巡天速度是它的10倍,并且在观测时会变换角度,接收更广阔、更微弱的信号。

预计在未来20—30年内,FAST将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材料二】世界主要射电望远镜介绍国家射电望远镜名称口径建成时间主要成就英国Lovell洛弗尔76米1957年发现天体微波脉泽和引力透镜现象等,它也参与了寻找地外生命的计划。

澳大利亚Parkes帕克斯64米1961年1969年作为电视直播阿波罗号人类首次登月任务的主要接收站而为公众所熟知。

自1967年人类发现脉冲星以后,帕克斯(Parkes)射电望远镜发现的脉冲星数目超过总数的2/3。

梅寒《天眼》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寒《天眼》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眼梅寒“怎么说呢……你说这事儿弄的……真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他小学生一样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勾着头,左手搓右手,右手搓左手,吭哧了半天还是没扯到正题。

时近深秋,屋里气温很低了,他黝黑的额头上却沁出一层亮晶晶的汗。

他可真能磨蹭,一句话憋了十几分钟还没憋出来。

“您别急,慢慢儿想清楚再说。

”我起身又给他的纸杯里续了点儿热水,“喝口热水润一下。

”我对眼前这个男人的耐心,大约源自他的外貌──他那老实巴交的样子让我想起远在乡下的父亲。

那满头灰白而蓬乱的头发,额间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尤其是他那双手,那算是一双人的手吗?粗大的关节,如老树皮一样粗糙的手背,布满着老蚯蚓一样的青筋,指甲磨秃了,却能清晰地看见指甲缝填满污垢──那是一双经历了多少风雨磨难的手呵。

“嗯嗯,谢谢您,王警察……我说……我是来认罪的……”他抿了口水,僵硬的舌头在双唇外努力转了一圈,终于拐上了漫长的回忆之路:“那还是十年之前,我在咱们镇上做水果批发生意……嗯,那时候,您估计还没来,咱派出所还没盖起这三层楼来,那时候还是个四合院……那天晚上,快收摊儿的时候忽然下起了一阵大雨,我和老婆提前就收摊儿了。

那个包就是在我们收摊儿时发现的,一个黑皮包,鼓鼓囊囊的。

当时因为急着收摊儿,也没想着打开看看,就把它带回家了。

带回家……带回家……咳咳……”讲到这儿,他流畅的语速又变得迟缓阻滞起来。

“别急,您慢慢儿说。

”我又站起来给他续了点儿热水。

他抿一口,接着讲下去:“带回家后,我和老婆就把那包打开了。

一打开,我们两个都吓傻了啊,整整齐齐五大捆啊——五万块。

当时,我们在小镇上做一年的水果批发生意也赚不到那么些钱……”男人的头再次低下去。

他变戏法似的从肥大的粗布劳动服里拿出一个黑色的皮包来。

“就这只皮包,跟了我们十年了……可我们一分钱也没敢花……”从男人断断续续的讲述里,我总算弄明白了他的来意:十年之前,他无意中在自己的水果摊位儿上捡到一笔五万块钱的巨款,一时起私念,将那五万块钱据为己有,却又不敢动那包里的一分钱。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天眼:放眼的是深空,着眼的是未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天眼:放眼的是深空,着眼的是未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科学家为何执着于射电望远镜?当前人们探知宇宙天体信息的渠道主要有四种:电磁辐射、宇宙线、中微子和引力波。

其中,电磁辐射是最为古老也最为主要的探测手段,望远镜便是我们认识广袤宇宙的至关重要的仪器。

我们知道,电磁波远不限于可见光,然而并非所有波段的电磁波都能到达地球表面,地球大气阻挡了来自宇宙空间的大部分电磁辐射,仅可见光和一部分红外线以及射电波段的电磁辐射能到达地球表面,光学和射电这两个大气透明窗口便成为了天文学观测的重要波段。

人们对于可见光波段的观测历史悠久,17世纪初,伽利略首次将望远镜伸向星空。

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工程师偶然发现了宇宙中的射电信号,此后,射电天文学逐渐发展起来。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观测中极为重要的“四大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都与射电望远镜有关。

可以说,射电望远镜在当今天文学的研究中至关重要。

(1) 天文望远镜最主要的参数是望远镜的口径,望远镜的口径决定了望远镜的极限角分辨率和集光能力。

极限角分辨率说的是仪器能分辨的最小细节的能力。

点光源经过光学仪器后,由于衍射的影响,所成的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明暗相间的圆形光斑,即艾里斑。

当一个艾里斑的中心与另一个艾里斑的第一级暗环重合时,刚好能分辨出两个像,由此给出光学仪器的最小分辨角。

望远镜的极限角分辨率由瑞利判据给出,仪器的最小分辨角与仪器口径成反比,与观测波长成正比,即口径越大,极限角分辨率越高,对于相同的角分辨率要求,观测波长越长,则对仪器的口径要求越大。

同时,由于受到大气湍流等因素影响,大口径望远镜的实际分辨率常小于其极限分辨率。

中国天眼的射电波段波长约为光学波段波长的上百万倍,因此我们需要将射电望远镜建造的如此之巨大。

除提高分辨能力外,望远镜的另一个作用便是增加聚光,即增加我们能接收到的光子总数,体现了望远镜的灵敏度。

《中国天眼》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天眼》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天眼神秘宇宙,浩瀚星空。

地外文明的壮阔和玄妙,自古以来就寄托着人类的奇妙遐想。

人们观测天象,起初是用肉眼,继而借助光学望远镜……随着科技的发展,射电天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脱颖而出。

射电望远镜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都是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得到的。

射电望远镜的每一次长足的进步都会毫无例外地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树立一个里程碑。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又称FAST,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它盘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航龙村。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主动反射面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

利用索网结构。

国家天文台天眼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说。

探听地球之外的音讯,天眼的能力和其大小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眼睛越大,看得越远。

尤其特殊的是,这只天眼并非“死眼”,它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活动的4450个反射面产生变化,足以观测到更大天区的天体,同时,馈源也随索网一同运动,采集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

如同人类转动自己的眼珠,调整视线的指向,遥远的太空对它来说将不存在方向上的死角。

“如果将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太空无垠的广袤。

”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

”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从2016年9月25日起,天眼方圆5公里成为“静默”区。

这个庞然大物开始睁开“慧眼”,专注地捕捉来自宇宙深空的信号。

借助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员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非连续性文本《走进“中国天眼”》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走进“中国天眼”》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国天眼”身在法地,但在科学家眼中,它心系深空,是一座“天空实验室”。

到现在为止,应该没有天文学家上过太空,但他们却是最了解宇宙的一群人,靠的是什么?不少人小时候索试过用曝光的胶片观看日食,还有动手能力更强的,用两个放大镜自制过光学望远镜。

望远镜就是天文学家了解宇宙的必备工具。

但射电望远镜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光学望远镜、它不能直接成像,而是抓取目标的无线电信号,用数据说话。

天文学家利用“天眼”开展工作,有点类似移动靶射击运动,需要不断地选取目标、瞄准目标射击、分析结果。

据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介绍,第一步要考虑望远镜频率是否合适、灵敏度是否足够、目标是不是在可视范围内,以便确定观测源的坐标,形成观测列表。

第二步是望远镜控制部门执行观测。

如何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简单地说,一是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二是驱动电机控制望远镜的“姿态”。

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和公转,这样的观测比移动靶射击复杂得多,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并确保一直命中靶心。

第三步是通过编程来分析数据。

外表安静的“天眼”,内心澎湃,每秒最高传输数据 38G。

海量的数据,基本没有手动分析的可能,所以天文学家都是“程序员”,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天地“连线”。

前辈科学家发现的物理定律,我们在物理实验室里做实验,结果都能验证定律为真。

在“天空实验室”里呢?那可不一定。

天文学跟物理学密不可分,大尺度时空结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如黑洞、脉冲星等)都是以广义相对论为重要理论基础的。

前人依靠头脑做实验,得出了理论,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后人如何验证呢?这些天体质量惊人、距离以光年计,对应的物理参数和空间都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只能用“天空实验室”来验证。

在“天空实验室”里,天文学家除了重复繁琐的观测、验证,都保留一颗期待的心——比如找到某个能解释一些奇怪天文现象的关键,或是发现目前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推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推

Ⅱ群文通题现代高科技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主题解说2016年9月,“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启用。

这是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是怎样一种装置?究竟能探索宇宙有多远?它会给中国空间探测能力带来哪些变化?读了下面两篇文章,你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

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人称“中国天眼之父”。

而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是他的学生。

那么,他们造出来的“中国天眼”,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天眼?首先我们还得追溯到望远镜的发明历史。

我们知道天文望远镜,主要有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此外还有红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望远镜。

最初的天文望远镜是光学望远镜。

1609年,45岁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学。

早年的电视,收不到信号,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雪花闪烁。

这是电磁波信号,包括来自太空的射电辐射。

193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卡尔·央斯基,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时,发现银河中心持续的射电辐射,从此有了射电天文学。

格罗特·伯雷应聘贝尔实验室失败,1937年在芝加哥附近的自家后院,制造出第一台射电望远镜。

这两个小伙子,取得如此重大成果时,都只有二十多岁。

天文学家都想要很大很大的“锅盖”。

以前屋顶上经常会看到“锅盖天线”,口径越大,电视画面越清晰。

射电望远镜的“锅盖”,也是如此。

所以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盖”,提高射电望远镜灵敏度。

当年伯雷制造的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直径是9.45米。

美国20世纪60年代在波多黎各建造了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在老大位置上坐了数十年。

2020年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陈芳董瑞丰刘宏宇“天眼”之父南仁东,2017年11月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看似一口“大锅”的“天眼”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

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

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的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由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1993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

科学家们提出,要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

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

”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待遇,可他说:“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

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而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复习练【“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阅读】【主题解说】2016年9月,“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启用。

这是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是怎样一种装置?究竟能探索宇宙有多远?它会给中国空间探测能力带来哪些变化?读了下面两篇文章,你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

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人称“中国天眼之父”。

而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是他的学生。

那么,他们造出来的“中国天眼”,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天眼?首先我们还得追溯到望远镜的发明历史。

我们知道天文望远镜,主要有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此外还有红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望远镜。

最初的天文望远镜是光学望远镜。

1609年,45岁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学。

早年的电视,收不到信号,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雪花闪烁。

这是电磁波信号,包括来自太空的射电辐射。

193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卡尔·央斯基,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时,发现银河中心持续的射电辐射,从此有了射电天文学。

格罗特·伯雷应聘贝尔实验室失败,1937年在芝加哥附近的自家后院,制造出第一台射电望远镜。

这两个小伙子,取得如此重大成果时,都只有二十多岁。

天文学家都想要很大很大的“锅盖”。

以前屋顶上经常会看到“锅盖天线”,口径越大,电视画面越清晰。

射电望远镜的“锅盖”,也是如此。

所以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盖”,提高射电望远镜灵敏度。

当年伯雷制造的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直径是9.45米。

美国20世纪60年代在波多黎各建造了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在老大位置上坐了数十年。

口径100米的射电望远镜,有德国波恩附近的埃费尔斯贝格射电望远镜,以及美国格林班克射电望远镜。

而“中国天眼”FAST口径500米,抢到了老大之位。

还能不能制造更大的锅盖呢?单个望远镜,要做得更大是很难了。

不过办法是有的,用大量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阵列,分布在辽阔的地理空间,收到信号综合分析,就相当于一个超大望远镜了。

比如国际天文学界正在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它的观测能力将是神级的。

中国是SKA的首创国之一。

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分布在从非洲到大洋洲的辽阔空间,而美国的阿雷西沃望远镜,和中国的“天眼”,都造在偏远的山窝里——喀斯特地形的洼坑中。

这有什么讲究?据专家说,好处不止一个。

位置偏远,意味着受其他无线电信号的干扰最小;洼坑地形,是建造大锅盖的理想之地;喀斯特地形,即溶岩地形,排水畅通。

建造“中国天眼”之前搜寻选址,找了300多个洼坑,南仁东拄着拐杖,亲自考察了平塘县的几十个候选台址。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地形最理想,获得最高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总工艺师王启明说:“望远镜反射面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尽管反射面板才1毫米厚,也用掉2000多吨铝合金。

”他说,“中国天眼”有很多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都由国内顶级企业建造完成”。

组成射电望远镜“镜面”的4450块反射面单元,每一块标准单元有两部分,铝合金背架、反射面面板。

这个铝合金背架,是萧山企业东南网架制造拼装的。

圈梁、索网和支撑馈源舱的6座高塔,用掉的钢材有1万多吨。

美国阿雷西沃望远镜的馈源平台,1000多吨重,几乎固定在半空,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馈源的定位,却缩小了观测角度。

王启明说:“如果我们按照阿雷西沃的方案,我们500米望远镜,馈源平台重量至少会达到几千吨。

这样重的大家伙挂在空中,成本相当大了。

”他说,“中国天眼”用了轻型索支撑馈源平台方案,馈源舱只有30吨重。

(选自《都市快报》2017年9月23日,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天眼”是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该工程团队的核心成员大部分是“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学生。

B.随着卡尔·央斯基和格罗特·伯雷这两个天才小伙子的发现和发明,由光学望远镜进阶到射电望远镜,世界天文学向前迈进一大步,由此步入现代天文学。

C.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盖”,这种追求使得抛物线天线直径从最初的9.45米到后来的305米口径再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望远镜的灵敏度也由此实现了大幅提升。

D.“中国天眼”FAST口径500米,已经到了单口径的极限,如果还想增加望远镜的探测力,就需要使用大量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阵列,国际天文学界正在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就是运用了这个构思。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早年的电视,屏幕上有时会出现密密麻麻的雪花闪烁,这是因为电视机没有收到外界信号。

B.无论是射电望远镜还是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选址尤为重要,当初南仁东为了给“中国天眼”寻找理想地,亲自考察了多个候选台址才得以最终确定。

C.美国阿雷西沃望远镜1000多吨重的馈源平台几乎固定在半空,如果我们按照阿雷西沃的方案,我们500米望远镜,馈源平台重量会是阿雷西沃的好几倍。

D.FAST“镜面”有4450块反射面单元,每一块标准单元由铝合金背架和反射面面板这两个部分组成。

3.根据文章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为“中国天眼”拟一条百科词条。

不超过80个字(包括标点符号)。

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天眼神秘宇宙,浩瀚星空。

地外文明的壮阔和玄妙,自古以来就寄托着人类的奇妙遐想。

人们观测天象,起初是用肉眼,继而借助光学望远镜……随着科技的发展,射电天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脱颖而出。

射电望远镜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

比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都是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得到的。

射电望远镜的每一次长足的进步都会毫无例外地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树立一个里程碑。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又称FAST,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它盘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航龙村。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主动反射面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

利用索网结构。

国家天文台天眼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说。

探听地球之外的音讯,天眼的能力和其大小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眼睛越大,看得越远。

尤其特殊的是,这只天眼并非“死眼”,它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活动的4450个反射面产生变化,足以观测到更大天区的天体,同时,馈源也随索网一同运动,采集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

如同人类转动自己的眼珠,调整视线的指向,遥远的太空对它来说将不存在方向上的死角。

“如果将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太空无垠的广袤。

”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

”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从2016年9月25日起,天眼方圆5公里成为“静默”区。

这个庞然大物开始睁开“慧眼”,专注地捕捉来自宇宙深空的信号。

借助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员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与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灵敏度提高了约10倍;与美国阿雷西沃305米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综合性能也提高了约10倍。

“天眼”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

天眼可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率提高100倍。

其应用价值可以是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为国家安全服务;提供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地面观测;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空天气预报。

今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发布会宣布,中国天眼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

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

中国天眼团组利用位于贵州师范大学的早期科学中心进行数据处理,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经国际合作,并进行后随观测认证,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6颗脉冲星。

其中2颗新发现的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约1.6万光年,另外4颗还有待测量。

(取材于陈芳、丹长江等人的相关文章)4.下列关于“中国天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天眼的启用是射电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成为我国首次发现脉冲星的天文望远镜。

B.中国天眼依靠索网结构和馈源舱可随天体移动调整视线的指向,可以看到遥远的太空的任何地方。

C.中国天眼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其灵敏度、综合性能和探测范围等都位居世界一流。

D.中国天眼启用一周年,已经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而且部分脉冲星已经得到系统认证。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用光学望远镜观测到的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称为天文学的四大发现。

B.地球文明相对于漫长的地球生命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而人类摆脱束缚对广袤无垠的太空进行探索,这还只是科学构想。

C.中国天眼方圆5公里成为“静默”区,这便于它尽可能减少无关信号的干扰,专注地捕捉来自宇宙深空的信号。

D.中国天眼可使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它能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使天气预报更加准确。

6.中国天眼被视作中国射电望远镜的又一长足进步,请概括“进步”的具体表现。

答:答案精析1.C[A项原文是“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

B项原文是“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学”。

D项过于绝对,原文是“单个望远镜,要做得更大是很难了”。

]2.A[偷换概念,原文中说“收不到信号”是指收不到视频信号,但可以收到外界电磁波信号。

]3.“中国天眼”是由南仁东发起并投入建设,以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为台址,大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和最高灵敏度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4.B[不存在方向上的死角,并不意味着能看到任何地方。

]5.C[A项是射电望远镜实现的。

B项构想已随天眼的启用而渐成现实。

D项原文是“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空天气预报”。

]6.①观测范围更广,观测角度更灵活。

②信号捕捉更深远,探测对象更高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