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产业依赖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一、引言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资源禀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资源禀赋是指一个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科技资源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资源禀赋的差异会导致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本文将针对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禀赋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矿石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然而,如果一个地区缺乏自然资源,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
资源禀赋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
三、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
一个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吸引外来投资。
例如,中东地区由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石油输出的重要地区,其经济也因此得以迅速崛起。
2.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石、煤炭等,这些资源的开采可以促进地区的工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
例如,澳大利亚由于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之一,其经济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
四、科技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资源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地区拥有先进的科技资源可以提高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科技资源对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硅谷地区在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资源禀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资源禀赋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
然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这种背景下,资源禀赋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资源禀赋是指一个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本资源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资源禀赋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方向。
例如,一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这些资源的丰富可以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同时,一些地区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可以推动该地区的经济腾飞。
而资本资源则为地区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和资本支持,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然而,资源禀赋并不是唯一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事实上,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资源禀赋越高,经济发展水平就越好。
事实上,许多资源丰富的地区却陷入了资源型经济的困境。
这是因为沉沦在资源禀赋的“馅饼”之中,这些地区忽视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过分依赖于资源的开采和出口,进而导致了经济的不稳定和不可持续发展。
而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却通过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果。
这说明了资源禀赋并不是唯一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而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同样重要。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资源禀赋在不同时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会发生变化的。
例如,过度依赖某一种资源可能会导致该地区经济的脆弱性增加,只要这一种资源价格出现波动,该地区的经济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因此,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而言并非永恒不变的“命运”,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地区应该注重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创新和结构调整来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最后,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还受到政府政策的干预和引导。
政府在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的政策,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
资源禀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资源禀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禀赋的影响不容忽视。
所谓资源禀赋,指的是某个区域或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各项资源的类型、数量以及质量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不同或不足,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资源禀赋的类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并能被人利用的各种资源,如水、土地、森林、矿产等。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各地的资源禀赋也不同。
例如,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东部地区则拥有优良的港口和交通条件,适宜发展制造业和外贸业。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二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对于第一个方面,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类型、数量及质量的不同,因此相应的产业结构也有所不同。
例如,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在西部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而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则更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对于第二个方面,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对经济增长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会导致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多等问题,因此需要适当调整资源开发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和知识技能的人的数量和质量。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丰富性的特点。
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水平的普及程度不同,人口素质的差异也较为明显。
例如,在一些发达省份,人口素质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等因素,人口素质偏低,且劳动力数量较多。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上。
具有较高人力资源素质的地区,更容易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如电子、互联网和金融业等。
同时,人力资源还与教育、科技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
3、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政策、文化、社会制度等各方面的资源。
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财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将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首先,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同,利用本地特有的资源可以形成竞争优势,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发展。
例如,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品等相关产业;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矿山开采、矿产品加工等产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还能够拉动周边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可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
而技术创新、绿色产业等新兴产业则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撑。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方向发展,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例如,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够带动相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然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往往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来看对经济发展不利。
因此,保护自然资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保护自然资源不仅需要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监测,还需要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
例如,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可以建立水资源使用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可以实行可持续林业管理,确保林木的种植和伐割达到合理平衡,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
除了保护自然资源外,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资源回收利用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种资源管理方式,通过对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于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相互影响。
首先,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而这些原材料和能源大多来自于自然资源。
例如,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重要能源,没有这些能源,现代社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限制。
此外,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农业生产将无法进行。
因此,自然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其次,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
例如,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不仅导致资源枯竭,还会引发环境问题,如土地沙漠化、水源污染等。
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也会导致生态失衡,影响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
因此,经济发展必须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另外,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不同的自然资源适用于不同的产业和经济活动。
例如,煤炭等化石能源适用于重工业和能源行业,而水力资源适用于发电行业。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自然资源的利用还可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等替代能源逐渐得到应用,这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这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例如,沿海地区可以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渔业和海洋旅游业,内陆地区可以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工业和能源产业。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同地区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的互补和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这两者之间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
比如,清洁的空气和水、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产业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污染严重、资源匮乏的环境中,人们的健康会受到威胁,劳动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这无疑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积累的财富增多,我们就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研发和推广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生态修复等。
同时,经济的增长会推动科技的进步,从而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比如,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高效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因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对经济增长造成阻碍的例子。
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破坏,进而引发自然灾害,给当地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比如,过度砍伐森林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灾害,不仅影响了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灾后重建和生态修复。
相反,那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地区,往往能够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以一些生态旅游胜地为例,它们通过保护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的入驻,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我们需要在政策制定和企业经营等方面做出努力。
政府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鼓励发展环保产业。
自然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论文
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摘要】本文从“资源诅咒”假说出发,使用了1999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能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内部地区层面存在一定的资源诅咒效应,并进一步阐述了其传导机制。
【关键词】自然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增长;资源诅咒一、引言自然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自然界为中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
但在经济实践过程中,自然禀赋丰富的区域,未必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从表面上看,丰富的资源反而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是“资源诅咒”。
gylfason,papyrakis等相关学者的研究都从理论和实践上支持这一假说。
从世界经济的实践来看,也有类似的趋势。
例如,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实现了现代化,而自然资源丰富的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如墨西哥、尼日利亚的经济则陷入困境。
就是在同一个国家以内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
二、文献回顾auty首先提出了“资源诅咒”这个概念,即丰裕的资源对于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
sachs和warner 开创性的用实证检验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论证,他们以95个发展中国家1970年-198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稀缺的国家与地区相比较慢。
国内学者对于能源部门所引起的“资源诅咒”效应,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都有相关的实证分析,如邵帅、齐中英(2008)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诅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多数省份丰裕的自然资源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反而制约了经济增长。
除此之外,有学者从理论上对“资源诅咒”效应进行探讨,如wenar(2007)认为引起该效应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源产权不清晰。
资源性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性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资源性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源性产业具有独特的生产特点和经济属性,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提高就业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以资源性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主要线索,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资源性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性产业是利用、开发和加工这些资源的产业。
自然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资源性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形成和延伸,从而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例如,石油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可以为当地提供丰厚的财政收入,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资源性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
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能促进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
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性产业的需求拉动,例如煤炭资源的开采需要大量的设备、技术和劳动力,这就促进了相关设备制造、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二是资源性产业的产出带动,例如资源性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会带动相关行业和终端消费市场的扩大和发展。
这种拉动效应可以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三,资源性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层面的意义。
资源性产业的发展,既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也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
同时,资源性产业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如煤炭资源的开采会带来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在资源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资源性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来深化。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例如水、土地、森林、矿产、动植物等。
它们在区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首先,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一方面,自然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例如,石油、天
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可以提供大量的职业机会和税收,并成为支撑当地
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另一方面,缺乏自然资源的地区则面临着经济
发展的困境。
缺乏水资源的地区往往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而缺乏矿产
和能源的地区则面临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障碍。
其次,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自然资
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注意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生
态平衡,从而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保护和
修复生态系统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创造经济价值。
另外,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需要政府和企业
积极参与和支持。
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企业需要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生产,强化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应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合理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都意义重大,应该被视为一个关键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政策目标。
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_基于省际层面数据_陈维青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相关利益主体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以新疆为例”(XJEDU2010S4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新疆矿产资源成本补偿税费制度问题研究”(201242153)阶段性成果;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度科研基金项目“基于宏观环境会计视角的自然资源耗减核算研究———以新疆为例”(11XJ001)作者简介:陈维青,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财务与会计。
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基于省际层面数据陈维青(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要: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通常具有较高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
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数据,选取各省名义GDP 年均增长率和自然资源丰裕度为指标,运用散点图、快速聚类法对各省经济增长速度和资源丰裕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在省际层面上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并提出加快制度建设、整合特色产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然资源丰裕度;经济增长;快速聚类法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Inter -Provincial DataCHEN Weiqing(School of Accounting ,Xi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qi Xinjiang 830012,China )Abstract :Natur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ealth of a country ,and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he economy development.Typically ,the country with high natural resource endowment has a greater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Based on Chi-na ’s inter -provincial level data ,this article using scatter plots and fast clustering method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resource abundances ,selects average annual nominal GDP growth rate of provi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abundant degree as an indicator ,and concludes there is the phenomenon of “resource curse ”on China ’s inter -provincial level and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bout accelerat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ed indust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Key words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economic growth ;fast clustering method1引言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通常具有较高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往往蕴含着更大的发展潜力。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而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这两个方面看似不相关,但实际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分析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首先,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
比如,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清洁的空气、湖泊、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
另外,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工厂建设和工业生产可能会导致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健康。
因此,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应该通过良性循环进行互动。
其次,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前来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例如,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
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也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人口流入,为区域经济提供劳动力和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也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消耗过快。
这导致土地退化、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减少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与当地大规模的工业和农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为了促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同样重要的是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总之,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率比较分析
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率比较分析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率不同,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以及政策导向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原因。
中国可以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等地,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等地,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首先,从整体趋势来看,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
这可以归因于东部地区较早进行的经济改革开放措施以及先发优势。
东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便利的交通和通讯网络,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转移。
同时,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也相对更加先进和多元化,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达,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逐渐走高,正在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晚起步,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增长,如大力发展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该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中部地区也受益于“东西协作”和“南北合作”等国家战略,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和沿海地区的辐射效应加强,为中部地区带来了机遇和发展空间。
第三,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薄弱的产业体系以及缺乏人才等问题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然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来加快经济发展。
例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等。
这些努力正在逐渐改善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态势。
最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东北地区过去是中国重工业基地,但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东北地区的经济面临了严重的困难。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分析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分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消耗也越来越快。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保护自然资源的挑战。
因此,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经济增长可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个需求,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进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比如,在亚洲的许多地区,开垦土地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缓解粮食短缺的重要手段。
在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是依靠利用自然资源,比如石油、金矿和钻石等。
但是,随着经济增长的不断加速,自然资源也日渐枯竭。
比如,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迅速增加。
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模式和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许多地方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已经受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
二、自然资源利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虽然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风险。
一方面,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会限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有限,消耗殆尽后将无法再生,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很多资源如森林,土壤和水,如果只采取短期利益而不努力保护,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威胁经济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消耗也会对经济带来风险。
由于自然资源价格波动较大,经济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国家会受到市场变动的冲击。
例如,油价下跌对于石油生产国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正是很多国家开始探索多样化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利用平衡的现实挑战在实践中,平衡经济增长和自然资源利用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高速增长,许多地方的企业都采取了短期内追求利润的策略。
在这种策略下,很多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不负责任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这种模式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等。
自然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增长*谢众张先锋卢丹【摘要】摘要:文章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诅咒”假说并不成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能够部分抵消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
【期刊名称】江淮论坛【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7【关键词】自然资源禀赋;环境规制;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环境保护一、引言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
然而,自Auty于1993年提出“资源诅咒”假说以来,学者们就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处于不断的争论之中。
有学者认为丰裕的自然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而有些人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存在着“资源诅咒”的现象,诸如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等许多自然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增长却不尽如人意就是很好的例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但也带来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及诸多的环境问题,而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正在成为体现生活质量的一种产品,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降低,国家对环境规制逐步强化,环境标准也越来越高。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环境规制目前严格背景下,自然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环境规制、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于探索经济增长与环境相容的均衡发展模式,制定科学的经济政策,促使我国中西部自然资源禀赋相对较高省份的经济快速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学术界对“资源诅咒”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资源诅咒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是指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一定带来经济增长,它也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
对此,学者们利用不同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结果并不一致。
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多个因素。
其中,资源禀赋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资源禀赋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资源禀赋的优势和劣势。
首先,自然资源是最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石油资源对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地区依靠石油资源开采和出口,实现了高速增长和财富积累。
然而,单一依赖自然资源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资源枯竭、价格波动以及环境影响等都可能对经济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人力资源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地区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时,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以中国为例,人口众多且教育水平提升的地区,如沿海发达地区,拥有了人口红利和技术创新的双重优势,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然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也可能导致工资增长和资源浪费,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技术资源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拥有创新能力和技术领先的地区,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例如,硅谷地区以其高科技产业集群而著名,吸引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投资。
这种技术资源的积聚使得硅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之一。
但是,技术资源的集中和竞争也可能导致知识产权的争夺和风险的集中,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来平衡利益和风险。
而且,资源禀赋的差异也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一些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的不足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这些地区需要通过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来发展其他产业,实现资源的转型利用。
同时,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通过资源输出来获取经济效益,而资源不足的地区可以通过资源引进来推动经济增长。
总之,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性、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第一,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分布广泛,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这为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中国还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满足了国内工业和交通运输领域的需求。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这为农业生产、能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中国地处亚太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
例如,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煤炭的提取和利用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此外,水资源的利用也为农业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亟需改变。
这就需要中国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措施,保护和优化利用自然资源。
首先,中国需要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
保护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在经济发展中简单地实行节约,也需要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
其次,中国还需要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自然资源的使用寿命。
例如,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推进科技创新也是中国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资源勘探、开采和利用的技术水平,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也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需要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和资源挑战。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利共享,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近年来,经济增长一直是各国追求的目标。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
1. 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
工业生产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例如,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大量矿物燃料,导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而过度的农业开发又会导致土地退化和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2. 自然资源枯竭的危机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许多自然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危机。
首先,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正迅速减少,这可能导致能源供应不足和能源价格上涨。
其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但由于污染和过度使用,许多地区已经面临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此外,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土地退化、沙化和城市扩张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
3. 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只有保护好自然资源,才能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
因此,以下是一些平衡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护的建议:3.1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特点,对自然资源消耗较小的产业。
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减少对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依赖,通过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护的良性循环。
3.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保护资源的重要手段。
通过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资源消耗。
例如,优化工业生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加强节水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3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对于资源保护至关重要。
人们应该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减少浪费,节约资源。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发展中大国的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_以金砖四国为例
发展中大国的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以金砖四国为例邓柏盛(湖南商学院湖南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205)On Natural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of Developing Countries-a Case Study of BRIC ’sDENG Bo-sheng(S cho o l o f Busine ss Administra tio n,Huna n Unive rsity o f Co mme rce ,Cha ng sha ,Huna n 410205)Abstract :The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BRIC ’s economic growth performance on the basis of their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last 20yea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ineral resource consumption,energy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is their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natural capital wealth directly;thus impacts export and industrie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influence economic growth deeply.It also analyzes the BRIC ’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and gives recommendations in long -term economic growth to BRIC ’s.Key words :Natural Resource;Economy Growth;BRIC收稿日期:2010-12-15作者简介:邓柏盛(1981—),男,湖南长沙人,经济学博士,讲师,湖南商学院湖南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成员。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那些自然存在的,能够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源的自然物质或自然条件的总称。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体系中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重点在于GDP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
然而,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总是一种既定的正向关系。
在一些情况下,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可能导致经济下降,反而让经济陷入衰退。
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然资源能够为国家吸引外资提供支持。
自然资源可以吸引外资,因为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在外资投资时更容易获得支持。
例如,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国家,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吸引外资投资。
这样,国家就能更快地提高国民收入,实现经济增长。
其次,自然资源也可以作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基础。
例如,农业、林业、渔业等领域都是自然资源的产业。
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
同时,开发自然资源还能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自然资源开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过度的自然资源开发可能会降低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进而限制经济增长的前景。
例如,对于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资源,物理和化学反应会导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逐渐降低。
随着资源逐渐减少,开采成本也会增加,从而限制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此外,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经济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油价的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都可能对自然资源经济构成威胁。
在此情况下,减少依赖自然资源经济,促进其他领域的发展可能更加可靠。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自然资源必须得到合理的管理和利用。
总之,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个复杂的关系。
虽然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开发会对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造成损害,进而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必须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通过合理利用和管理资源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速度
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速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动力,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如何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保护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各行业提供原材料和能源支持,推动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例如,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的开采为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同时,农业和水利建设也依赖于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第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会导致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石油和煤炭的开采、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第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砍伐森林、过度捕捞以及耕地的扩张等活动,破坏了许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境,使得它们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这不仅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威胁,也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风险。
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提倡环境友好的自然资源开发方式。
首先,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监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保护检查和执法力度,确保资源开发符合环境规定,并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其次,应该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例如,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此外,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产业依赖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地级煤炭城市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利用我国地级煤炭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在对时期和地理因素进行控制,并考虑潜在内生性问题的条件下,对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对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
结果显示,虽然丰裕的自然资源本身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却明显制约了区域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明显存在。
关键词:自然资源丰裕经济增长资源诅咒Abstract:This paper use the panel data sample of China's prefecture-level coal city, in the control of period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considering the potential endogeneity of the conditions, put forward an empirical test to the hypothesis, then it do empirical study to the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of resource curse effect o.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 itself is conducive to economic growth, but the dependence on the resource-based industries has significantly restricted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resource curse effect evident.Keywords:natural resources abundant Economic growth Resource curse一、引言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尤其是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工业化起步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也恰恰对此给出了很好的证明,如美国和加拿大。
但是,自20世纪中后期,基于大部分资源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失败以及很多资源贫之的国家和地区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的事实,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绝对促进作用的传统观点逐渐被颠覆。
然而,在许多学者对资源诅咒命题提出肯定性论断的同时,学术界对此也不乏一些批评性的声音。
Stijns(2005)指出能源和矿业数据所反映的自然资源丰裕度并不是1970—1989年间经济增长的显著的结构性决定因素,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背后的情况较为复杂,是常规增长回归模型所不能捕捉的。
Wright和Czelusta(2007)注意到了一些资源诅咒文献中存在的统计学问题,并指出跨国回归模型存在严重的选择性偏误问题。
他们利用成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案例来反驳资源诅咒命题,如美国、澳大利亚、智利和挪威等国的成功例子,都证明了矿产资源可以通过采掘业的技术进步和相关知识的积累对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丁菊红和邓可斌(2007)研究发现中国的资源诅咒现象并不明显,与其说是资源造成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迥异,不如说是政府干预所致。
可见,学术界对于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到底是“福”还是“祸”尚存在争议。
本文旨在为资源诅咒学说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以增强其理论逻辑性和现实解释力。
本文余下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自然资源丰裕度和自然资源依赖度的概念及度量指标进行了区分和界定,并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内涵与假说描述给出了修正性阐释;第三部分基于所提出的假说及相关理论,建立了计量回归模型;第四部分利用我国地级煤炭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对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二、假说的提出对于“资源诅咒”涵义的表述,最早是由Auty(1993)提出的,他将其论述为: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种限制。
在国内最早开展相关实证研究的徐康宁和王剑(2006)则将其涵义表达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的经济体。
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开创性实证检验的Sachs和Warner(1995)是以初级产品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来反映一国的资源丰裕程度的。
而后,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范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学者们对其度量指标的选取更是五花八门,如初级产品部门就业比重(Gylfasonetal,1999)、初级产品部门(或采掘业)产值占GDP(或工业总产值)比重(Papyrakis and Gerlagh,2004、2007;邵帅、齐中英,2008)、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徐康宁、王剑,2006;胡援成、肖德勇,2007)、采掘业职工收入占地区职工总收入的比重(丁菊红、邓可斌,2007)、人均资源产量(Stijns,2005)等。
自然资源依赖度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这种依赖主要体现在资源型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进步水平、发展速度和方向等方面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强度上,利用资源产业依赖度变量开展的实证分析大多认为资源诅咒命题成立,而利用自然资源丰裕度变量开展的实证分析则往往会得到该命题不成立的结论。
如Ding和Field(2005)以自然资本在总生产性资本中的比重作为指标进行检验时,发现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向的,而将人均自然资源存量作为指标进行分析时,其影响却变为正向的了。
Cerny和Filer(2007)使用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进行实证分析时得到的结果表明资源诅咒效应是存在的,但当使用人均初级产品出口量进行分析时,资源诅咒效应却消失了。
Brunnschweiler(2008)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现在可以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内涵重新做出如下诠释:自然资源诅咒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由于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而引起一系列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最终拖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现象。
其发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类自身过分迷信于“自然资源优势”,过度依赖于资源型产业,从而做出一系列不理智的、短视的甚至错误的非持续性发展行为。
资源诅咒效应既可以发生于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亦可发生于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
但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易于遭受资源诅咒,这是因为资源丰裕的经济体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更趋向于优先发展资源型产业面忽视对其他产业的培育,导致其经济逐渐对资源型产业过度依赖而引发资源诅咒。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重新提出资源诅咒命题的假说:假说1:资源产业依赖度较高的经济体,其长期经济增长速度较慢。
假说2:较高的自然资源丰裕度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
假说3:自然资源丰裕度较高的经济体更容易表现出较高的资源产业依赖度。
三、研究设计(一)基本模型设定1.增长模型及长期增长效应首先,针对假说1和假说2本文建立如下面板数据基本回归模型:g it= a0+а1lnY i,t-1+а2R it+а3Z it+а4DT+ a5DG+εit (1)其中,被解释变量g表示人均GDP增长率,lnY i,t-l表示滞后一期人均GDP的自然对数,R 为自然资源变量,包括自然资源丰裕度RA和资源产业依赖度RD两个变量;Z为将要加入的其他控制变量所组成的向量集;a0—a5,i对应于各截面单位,t代表年份,a5为随机扰动项。
由经济增长率g it=lnY t-lnY t-1结合(1)式可推出k城市和j城市之间的预期人均收入差异,可表示为:E(△lnY1)=а2△R+а3△Z(2)其中△ln(Y1)=ln(Y1j)-ln(Y1k), △R=Rj-Rk, △Z=Zj-Zk,为了便于观察R和Z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假设△R和△Z固定不变,那么当n→∞时,n年后其人均收入差异为:E(△lnY∞)= -(а2/а1)△R-(а3/а1)△Z (3)对上式两边同时取自然指数后并经过进一步变形后可得:E(△Y∞/Y∞)= -(а2/а1)△R-(а3/а1)△Z (4)表1 自然资源因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分析本文利用以下回归模型对假说3进行检验:RD it=β0+β1lnY i,t-1+β2RA it+β3DT+β4DG+ηit (5)其中,β0~β4为待估参数;η为随机扰动项。
(二)研究样本本文以我国地级煤炭城市为研究样本来开展研究,根据《中国矿业年鉴2008》的界定,中国共有31座典型的地级煤炭城市,但其中宿州、娄底、达州和萍乡4座城市有些年份的数据缺失,因此本文最终选取邢台、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乌海、赤峰、抚顺、阜新、鹤岗、七台河、双鸭山、鸡西、徐州、淮南、淮北、龙岩、济宁、淄博、枣庄、平顶山、焦作、鹤壁、六盘水、铜川、石嘴山等27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
囿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考察的时间范围为1997-2008年。
本文的面板数据集包括了27个截面单位和12年的时间序列,每个指标的样本观察值为324个。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
(三)指标数据显然,与总体GDP增长率相比,人均GDP增长率更能说明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更具可比性。
然而相关统计年鉴均未对各地级城市的人均GDP增长率进行完整报告,但各年GDP 增长率和平均人口(即上一年末人口与本年末人口的算术平均值)均可得。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GDP 增长率、年平均人口和人均GDP增长率3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推导得出以下关系式。
第t年人均GDP增长率=(第t年GDP增长率+1)x(第t-1年平均人口/第t年平均人口)—1 (6)在已知GDP增长率和年平均人口的条件下,即可通过上式推算出各城市各年人均GDP增长率。
对于自然资源丰裕度和资源产业依赖度的度量,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合理性,本文选取的指标分别为人均原煤产量和采矿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
在相关文献中,控制变量Z一般包括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度、制造业投人和制度质量等因素。
不失一般性,本文使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对物质资本投资进行度量,表示为FAI,并预期其系数符号为正;选取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占人口比重这一指标来反映其人力资本水平,表示为HC,并预期其系数符号为正。
技术创新能力的常见度量指标为R&D 机构从业人数比重或R&D支出比重,本文选取从事科技活动人数占人口的比重予以反映,表示为SE,并预期其系数符号为正;选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公布的外商直接投资中的当年实际使用外资占GDP的比重作为其度量指标,表示为FDI,并预期其系数符号为正;选取制造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作为其度量指标,表示为MI,并预期其系数符号为正;将政府干预程度作为制度质量的一个度量指标而引入回归模型,利用扣除科教支出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反映地方政府的经济干预程度,以此来刻画不同城市的制度质量,表示为GI,并预期其系数符号为负;考虑到本文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还加入一个尚未被充分重视的传导因素——私营经济发展水平,选取城镇私营和个体人员数占总人口比重作为私营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而引入回归模型,表示为PE,并预期其变量符号为正;除上述控制变量外,本文还引入了两个必要的虚拟变量作为基本的控制变量:时期虚拟变量DT和地理虚拟变量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