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与英语词汇教学

合集下载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5结 语 .
t co , a t i c r,ln 。在 英语 词 汇学 习过 程 中 , 师要 r tr t m, an,atpa e a r r 教 善 于 教 会 学生 把 这 些 词 进 行 归 类 . 生不 断积 累 . 过 一 段 时 学 经 间 的学 习 , 仅 能 学 会 方 法 。 且 可 通 过 把 知 识 系 统 化 . 而 不 而 从 提 高 记忆 效 果 。 46 语 解释 法 .英 “ 习语 言 的 首 要 条 件 就 是 要 多 听 、 读 , 过 听 读 这 两 学 多 通 条 渠 道 向大 脑 输入 大 量 的 、 理解 的语 言材 料 。 了大 量 的 、 可 有 足 够 的语 言 输 入 与积 累 , 才能 融会 贯通 形 成语 言规 则 ” 这 就 要求 。 教 师 在上 课 时 要用 英 语 来 教学 , 英 语 来解 释单 词 、 子 等 , 用 句 并 用 英 语设 置交 际情 境 来 启 发 学 生 用 英 语 思 考 。 因 为 学 生 身处 的环境 是 说 汉语 的环 境 . 果 在 每天 一 节英 语 课 上 已不 能 完 全 如
b a , r b a , i e c r tx , u , oly b s tu k, a t rh n o tf r o tb k , a , ib s t l - u , c t c o , a d— ey a r e r r
达 到五 个 能 力 目标 要求 为 目的 。 其 中 , 对作 为五 个 能 力 目 这 在 标 要 求 之 一 的 文 化 意 识 的 描 述 中 ,英 语 课 程 标 准 》 实 验 稿 ) 《 ( ( 以下 简称 “ 新 课 标 》 ) 明确 指 出 : 文 化 意 识 是 得 体运 用语 《 ”中 “ 言 的保 证 ” ‘ 言 有 丰 富 的文 化 内 涵 。 … …接 触 和 了解 英 … 语 语 国家 文 化 有 益 于 对英 语 的理 解 和使 用 ,有 益 于 加 深 对 本 国 文 化 的理 解 和认 识 , 益 于 培 养世 界 意 识 。 ” (5 于小 学 阶 有 [P) H z对 段 应 该 达 到 的 文 化 意 识 能 力 目标 , 新课 标 》 又 进 一 步 指 出 , 《 “ 英 语 学 习 中接 触 的外 国 文 化 习 俗 感 兴 趣 ” 一 级 ) “ 于 对 ( 和 乐 而 更 快 捷 、更 有效 地完 成 教 学 任 务 ,全 面 提 高 了 教 育教 学 质 量 。在 英 语词 汇 教 学 中 , 生 往 往会 觉 得 枯 燥 乏 味 。如 果 教师 学 采 用 多 媒 体技 术 中 图形 的移 动 、 格 、 烁 、 定 闪 同步 解 说 、 彩变 色 化 等 手 段 表 达 教学 内容 , 么课 堂 就会 变 得 生 动 有 趣 。例 如 : 那 在 讲 授 介 词 o ,no i,n ud roe等 的 区别 时 。教 师 可在 f o t, o ,n e,vr n 课 件 中制 作 出 色彩 丰 富 的卡 通 形 象 。 鼠标 的控 制 下 . 过前 在 通 进 、 退 、 跃 等 动 作 , 象 生 动 地 描 述 介 词 的 方 位 及 方 向表 后 跳 形 意 , 于学 生 的 理解 。 画模 拟 不 但 能 彻 底 改变 传 统 英语 教学 便 动 中母 语 介 入 过 多 的 问题 , 同 时还 能 使 知 识 传 授 的形 式发 生变 化 , 大 活 跃 课 堂 气 氛 ,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 被 动 为 主 大 激 化 动 , 生特 有 的 教 学 效果 。 产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者:张国福来源:《家长·下》2019年第10期摘要:高中英语相比初中英语,语法难度增大,词汇量增多,语境更加复杂。

普通学校的英语教学都更注重课本知识,对学生的实际应用以及对英语背后的文化教学不是特别重视。

本文从最简单的词汇入手,探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文化;词汇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和价值(一)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学习一门语言,不是为了学习语言技能,更多是为了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

语言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背后还有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英语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载体,也是世界上重要的交流工具,学好英语背后的文化,了解每个词汇生成和被使用的方式,有助于高中生提高英语水平,加强与他人的英语交际能力,所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高中英语学习多以书本知识为主,学习的也都是非常标准的书面语言,教师教给学生的也基本是从书中或者从自己的教师口中获取的知识,学生体会到日常化语言的机会不是很多。

其次,高中英语学习死记硬背较多;最后,学生缺少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环境,离开课本和题册,英语就没有太大的实际用途。

部分省份不考英语听力,学生在这方面也不重视,所学的英语最后都成了哑巴英语,正式与外国人用英语交流时就有点底气不足。

(二)从词汇出发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活动、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

词汇作为高中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部分,更应该首先被用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继而使学生在语音和语法的学习中也具有跨文化意识。

只有这样,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才不会不知所措,在日后出国深造或者与外籍人进行工作上的合作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实践(一)转变理念,提高教师英语素养原先的高中英语教育以考试为主要任务和目标,忽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则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因此,如何将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相结合,成为了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应关注词汇学习背后的文化因素。

通过讲授词汇的词源、词义和用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比如,讲解“tea”这个单词时,可以介绍英国人对茶文化的推崇和热爱,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代表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是不同的。

其次,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词汇的学习来了解文化差异。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张中国和美国西部一座山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探究两个国家如何称呼这个山,并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名称存在的文化因素和背景。

此外,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可以通过词汇的运用和实践来实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歌曲和电影、阅读英语杂志和报纸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文化交流的方式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

最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教师本身具备跨文化素养。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才能引导学生从语言学习中逐步了解跨文化差异。

教师可以参加教育培训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跨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知识。

总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紧密联系的,两者应该相互促进和支持。

通过以上几点建议,教师可以更好地将词汇教学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并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素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渗透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渗透

所 指 事 物 的 本 质 特 征 而 联 想 到 那 些 非 本 质 的 或 公 认 的 特 、 例 如 , 到 “ ” 个 词 , 论 在 讲 英 语 的 国家 , 是 在 中 国 , 提 红 这 无 还 人 们 会 通 过 联 想 赋 予 该 词 “ 庆 ” 吉 祥 ” 繁 荣 ” “ 生 ” 涵 喜 “ “ 和 新 的 义 无 论 存 讲 英 语 的 国 家 , 是 在 中 国 , 色都 与庆 } 活 动 或 还 红 圮 喜 庆 的 日子 有 关 英 语 里 有 a e — e e d y 纪 念 日、 庆 的 日 d lt r a ( r t 喜
3 11) 1 8 6
同的 英 汉 词 j : 同 文 化 习俗 , 应 的 英 汉 词 汇 表 达 不 同 ; r 不 - 对 不
同 思 维 方 式 . 应 英 汉 词 j 意 义 不 同 : 同 国 家 的 英 语 , 应 对 2 1 不 对 的 英 英词 汇也 不 同 , 而 不仅 提 高 学 生 水 平 , 提 高他 们 的 全 从 更 面 素 质 . 关 键 词 :高 中英 语 词 汇 教 学 跨 文 化 意 识 渗 透
得 激 进 ) 。 Re r ) “ 旗 ” ardfa 、 又 红 义 专 dA my ”、 红 ( g) “ e l


在 汉 语 中 “ ” 被 视 为 进 步 与 觉 悟 的 象 征 , “ 军 (h 红 则 如 红 te ( oh rda de — b t e n x
了解 并 尊 敬 其 他 国 家 的 文 化 , 养学 生 的跨 文 化 意 识 , 实 现 培 并 顺 利 沟 通 。《 中英 语 课 程 标 准 》 确 提 出 要 增 进 学 生 跨 文 化 高 明 理 解 和 跨 文化 交 际 的 能 力 。 而 目前 的 高 中 英 语 教 学 却 忽 略 了 跨 文 化 意 识 方 面 的 渗 透 。 教 师 一 味 传 授 词 汇 的 各 种 意 思 , 生 一 味 地 死 记硬 背 , 学 致 使 学 生 在 学 习 中 常 常 碰 到 无 法 理 解 的 难 题 . 更 不 要 说 在 实 际 的 跨 文 化 交 际 巾 由 于 不 了解 英 语 国家 的 文 化 犯 下 “ 文 化 错 误 ” 。 其 中最 典 型 的 例 子 就 是 日本 留学 生 在 美 国 被 枪 杀 一 事 。 个 姓 “ 部 ” 日本 留 学 生 刚 到 美 国 , 一 名 美 国 朋 友 穿着 户 的 与 古 里 古 怪 的 服 装 一 齐 去 参 加 万圣 节 聚 会 由于 他 们 不 熟 悉路

试析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试析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试析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语言教育中的文化教育也是愈加被重视。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教学,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对这门语言背后的国家文化进行学习。

只有了解了语言文化,语言学习才会得到提高。

对于我国学生而言,接触人数最多的外语可能就是英语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离不开西方国家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中,明确对文化意识教育提出要求,指出其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之一,强调了文化意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讨论。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学生一、初中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英语应试教育弊端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升学率和教学声誉,而不是学生英语技能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考试来安排的。

社会上的商业化英语培训与考试也多得惊人,四六级、托福、雅思、中级口译、专四、专八等等。

在这些考试中,考察更多是学生们的英语语言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其中深层次的英语文化意识很少涉及到。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教学就更加少了,师生对此普遍不重视。

2.英语文化学习氛围缺失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其运用和文化教育的氛围很差。

在初中校园里,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更不要说英语文化意识的获取了。

目前具备跨文化交际的初高中学校真的是少之又少,学生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是难以实现。

我国的英语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学生无多大差异。

那么,师生之间的英语交流也难以实现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英语只是占据较少的一个时间段,教师也没有机会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

3.教师英语文化背景良莠不齐我国的初高中英语教师多是大学毕业生或者是有长期英语知识教学的高职人员,他们的英语文化背景更是良莠不齐。

有些教师可能有着国外留学的经历,有些教师有着丰富的英语文化积累,但是,绝大多数的初中英语教职人员还是缺乏英语文化的熏陶和学习的。

学士论文-教育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与英语词汇教学

学士论文-教育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与英语词汇教学

学士论文-教育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与英语词汇教学发表时间:2014-07-21T09:20:13.06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3期(上)供稿作者:田流敏[导读] 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学生而言,词汇是最基本的东西,因为词汇是传递信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田流敏(南充市白塔中学南充 637000)【摘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深受文化影响,同时也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词汇作为语言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其层面上最能活跃地反映文化差异。

本文主要讨论在词汇教学中展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文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内涵词汇教学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学生而言,词汇是最基本的东西,因为词汇是传递信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但是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规则之上,词汇只是辅助内容,由此导致学生们很难完整地理解单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含义,更不用说选择正确的词语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

词汇理解能力的欠缺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解决词汇掌握不够导致的一些问题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是当务之急。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系统,它还在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

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文化教学。

二、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语言作为在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在其中得到直接和迅速的反应。

语言的这一文化载体功能首先是通过词汇显示出来的,词汇就是构建语言的基石。

因此,语言中的文化差异首先在词汇中体现为词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词汇的意义可以主要划分为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

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意识培养

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意识培养

Wi i (9 2曾说 :没 有语 法不能很好 地表 达 , l n 17 ) ks ” 而没有 词汇则
什 么也 不 能 表 达 。 “作 为 语 言 这 个 大 厦 中最 重要 的建 筑 材料 。 教
师 要 根 据 学 生 已有 的历 史 知 识 对 1 纪 与 2 世 纪之 交 的 美 国 9世 O 西 部 大 开 发 做 以 简单 回顾 和 介 绍 .并 引 导 学 生分 析 这 场 西 进 运 动 带 来 的 负 面影 响 。同时 在 介 绍美 国文 化 象 征传 授英 语 词 汇 的 文 化 背 景 的 同 时 , 以 适 当 导 人 中 国文 化 象 征 。 如 如 何 用 英 语 可 例
第 9 第 3期 卷
Vo. No3 t9 .
读 与
写 杂 志
2 1 年 3月 02
M arh 2 2 c 01
Re da dW rt e idia a n i P ro c l e
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意识培养
白艳凤
( 阳理 工 大 学 沈 辽宁 沈 阳 10 6 ) 11 8 摘 要 : 汇作 为语 言 的三 大要 素 ( 音 、 法 、 汇 ) 一 , 不仅 是 一种 语 言符 号 , 具有 更 为 复 杂 的 多重 化 意 义 。 汇 常 常 最敏 感 词 语 语 词 之 它 还 词
地反 映了社会 生活和思想的变化。 本文试从英语词汇教学的角度在课 堂中培养学生的词汇意识 即文化意识 , 培养 学生学会用英语向
外 国人 介 绍 中 国文 化 . 弘扬 民族 文化 从 而更 好 的进 行跨 文化 交 际 , 实现 双 边 文化 交流 。 关键 词 : 语 词 汇教 学 中西 方 文化 导 入 英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_1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_1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发布时间:2021-09-22T03:41:36.550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4期作者:翁芳燕[导读] 英语词汇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内含了西方的文化信息翁芳燕宁波市鄞江中学 315151【摘要】英语词汇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内含了西方的文化信息。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教师应该恰当地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加深对英语词汇的理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提到了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详细说明了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以及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文化意识的培养一、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Juri Lotaman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

”词汇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史、地理、人文、教育、社会体制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

因此,在高中英语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地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就是在整个文化中去体会词汇,并了解和掌握词汇的实际使用。

英语学习者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英语文化,才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真正地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并且,在提供给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但遗憾地是,在当前的词汇教学中,教师们较为强调词汇的记忆,并没有挖掘和延伸词汇所隐含的文化信息。

脱离语境而孤立地教词汇,鲜少外延词汇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教学不能达到教师们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词汇文化缺乏完整的了解,会造成他们对词汇理解及运用上的差错以及与他人交流时的误解和交流障碍。

因此,每位英语教学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该如何精进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笔者认为,除了做好以课本为教材的教学工作外,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开设关于英语词汇文化导入方面的课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某种意义来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是学习一种文化。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只要我们用心体会语言的真实语义,就能了解他们的文化意识。

什么情况下该说什么话,什么话题不能说,都和他们的文化有关。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跨国文化意识呢?一、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

英语中概念意义与木鱼一致的两个词很可能在文化意义上大相径庭。

例如:“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并不是说天上在下狗下猫,而是形容雨下得很大。

You are a green hand.是说你是个新手。

I am red. 是说我很生气。

Lucky dog 是指幸运儿,black horse是指害群之马,Give me five 是指在兴奋的时候和队友击掌表示互相激励、支持的意思......因此,在英语词汇的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看似相同而难以用其他方式表达的词汇,我们可以从文化角度进行解释,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没感性与认识。

所以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教会学生词汇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的文化因素。

二、认真挖掘教材,比较中西文化差异众所周知,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上也有巨大差异。

例如:在中国两人见面后经常问:“干什么去?”“吃了吗”等,而这些问题在西方国家是一般不能问的。

在九年级Uint7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一单元中就提到人们在见面时打招呼的方式、吃饭时的礼节是不一样,如:1.In China and the USA,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2.In Japan and Korea, you are supposed to bow.3. In Brazil you are supposed to kiss.4.It’s impolite to make noise while eating in China,but It’s polite inJapan.我们应该努力钻研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

英语教学要提高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要提高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要提高文化意识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在词汇涵义、交际礼仪等方面的等差异来探讨英语教学中如何融英语文化知识于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意识,达到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跨文化交际。

新版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提出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不断拓展其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必须的语言文化意识与知识。

因此,任何将英语文化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一项教学任务。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

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了解这个民族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因此,英语教学与学习,离不开学习英美等国家的文化。

一、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很多的英语单词源于文学名著、神话传说、语言故事或历史事件、风尚习俗,带有丰富的文化涵义,是语言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注意通过归纳、对比、渗透英语词汇文化的涵义。

如,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把自己比做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愿望。

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

因而,英美译者将“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

颜色词汇不仅仅是自然色彩,不同国家对颜色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喻指人的品德、情绪及对事物的看法,如,英语中:green hand (新手),see red(怒火万丈),black sheep(败家子),black day(发生不愉快的日子),white elephant(大而无用的东西),white lie(善意的谎言),blue blood(贵族出身),Mr. White is a white(忠实可靠)man. I was tickled pink (欣喜若狂)when I got the chance for further education. 等。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合与渗透英语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合与渗透英语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合与渗透英语文化意识在新课改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小学英语学科提出更明确的要求。

英语教师不但要注重基础的语言教学,还应帮助学生认知英语文化,强化其英语交际与英语应用水准。

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即,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的运用无法脱离文化意识。

基于此,围绕英语文化意识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渗透与融合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导学生感知中西方文化差异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世界的特点以及风俗文化,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比如,教师可向学生询问,什么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当学生给出“春节”答案后,教师可顺势讲解Spring Festival。

然后,教师可将一些国外的重大节日讲述给学生,比如,Christmas。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围绕饮食区别进行讨论。

比如,在过春节时,国内家家户户都喜欢包饺子;相应地,在过圣诞节时,美国等一些国家家家户户则热衷于吃火鸡。

在完成上述的教学活动后,教师也可引出“Dumpling”“Turkey”。

通过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将中外文化与英语词汇相融合,这不但能够将英语知识传递给学生,还可帮助学生更深刻、形象地认知英语词汇,高质高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意识到小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上述特点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强化英语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的渗透与融合。

通过营造特定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了解英语知识。

例如,教师可将跳蚤市场转移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与美元的概念,了解两者间的换算方式,组织学生模拟货币的互换过程。

当前,英语课堂时间普遍较短,而课堂模拟活动可在短时间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推动其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并学习英语知识。

二、在中外礼仪教学、词汇教学环节渗透英语文化意识为强化文化意识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渗透与融合效果,教师首先要明确英语文化与英语教学活动的连接点。

谈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谈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教学相长谈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 吴静静语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文化的一种独有的表现形式。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来自英语国家的文化陶冶。

文化也被视为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不仅需要教授基础知识,也要加强对文化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1.被传统教育观念所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很多教师都开始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但是毕竟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影响是比较久远的,很难一时就完全转变过来。

这就会出现一个现象:部分教师为了完成任务仍以自己的教授模式,一味地讲授所有的知识点,不注重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兴趣。

这虽然顾及到了每一个知识点,但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对文化意识培养少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学生的英语成绩会被教师过分看重,文化意识培养常常会被忽视。

小学生刚理解知识、转化知识,就必须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当作教学重点,然后结合学生思维水平发展的现状,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

以学习《有趣的算式》为例。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如果希望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首先就要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为学生设计以下算式:1×1=1;11×11=?;111×111=?……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计算以后:(1)观察算式,并发现规律;(2)应用规律,推理结果;(3)通过计算,印证结果。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观察数字,发现规律,找到规律应用的方法。

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学生形成了数感。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理论知识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把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学习中,学会应用数学思想来分析问题。

教师为学生设计以下的问题:不计算,直接写出99×99,999×999,9999×9999的答案。

文化意识英语教学的论文

文化意识英语教学的论文

文化意识英语教学的论文文化意识英语教学的论文一、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英语教学中,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保证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对英美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所了解。

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电影等形式,为学生学英语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际分为。

跨文化交际内容在英语教学中的内容如要包括: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生活方式、国家政治与宗教、国家制度以及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对英语中特有的词汇或者语义更形象的学习,对具有不同意义的词语在文化方面进行区分。

总之,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从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两个方面,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和应用英语。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1.培养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对比,让学生感受文化存在的差异性。

英语教学中,将学生现已掌握的本土文化知识与英美文化进行对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将英语知识、英语态度及英语技能有效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于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对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以衣食住行进行具体的对比;(2)以英美社会习俗与中国社会习俗、风土人情进行对比;(3)英美节假日与中国节假日对比,例如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4)将中国家庭结构与英美家庭对比。

2.文化意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渗透。

在英语中词汇最为活跃,也承载着文化。

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应当注重英语词汇文化背景和意义的讲解,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词语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colour”的介绍,可以介绍英美外国人与中国人同一个颜色的不同含义,例如在中国人眼里代表“疾病”与“痛苦”的白色,在外国人眼中却代表着“高贵”和“圣洁”等等。

在英语词汇中,同样的词语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含义,这也正是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差异。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直接阐述解释的方法,将其中的意义与区别向学生讲解清楚,使学生能够对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摘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语言学习起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不仅仅是语言的载体,更是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非常必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还会影响到他们的认知和价值观。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将会起着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文化意识对英语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语言学习、文化元素、跨文化沟通、学生影响、教师文化素养、推动作用、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还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每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社会文化的特征,包括价值观念、习俗礼仪、传统习惯等。

通过学习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文化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门语言。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还可以增进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跨文化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学生可以更好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和误解。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仅仅有着良好的英语教学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这门语言。

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者:陈霞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第04期小学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适用于交际的应用型学科。

在小学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仅仅通过课堂之上要求学生去掌握词汇、语法是不够的,在课堂教授之余,老师还应将英语作文一种文化传承现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中西方的差异。

在这里作者就从本身的教学经验出发,简单谈谈如何在小学词汇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习语言必须先去了解一种文化,去熟悉这种语言所植根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这种语言所存在的意义。

小学英语教学也是一样,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东方含蓄、西方活泼,他们对语言的表达意义就有所不同,我们的小学生由于自身经验和水平的限制,对这种文化差异了解甚浅,不能了解每一个词汇所表达的含义,所以对英语的学习就倍感吃力,因而对小学生英语教学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去显得极其重要,让小学生去了解每个词汇所产生的根源,所表达的深层意义,通过文化意识的培养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领会中英文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同时对小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新时期下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就对现代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课堂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下面就英语教学中夸文化意识的培养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个适合学习语言的环境,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英语学习的环境,往往在课堂之上学习英语,课下则讲起了本国母语,两种文化的冲突极大,学习难以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的习惯,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摘要由于词汇是组成语言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单位之一,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词汇教学必须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授词汇的同时学习词汇的文化内涵。

然而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较低,学生即使记住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甚至更多的词汇,但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依然较差。

因此,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融文化知识于其中,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文化差异必要性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特征、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而文化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著名语言学家拉多在其《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谈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词汇是组成语言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单位之一,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

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将在语言的词汇中留下它的印记。

词汇反映了本民族的社会现实,受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道德价值、政治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制约,并深深地打上本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烙印。

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懂得英语国家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正确理解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也就是说,文化背景知识是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平台和基础。

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文化背景教学的必要性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较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片面追求词汇量的大小。

他们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习惯在短时间内突击背诵单词,习得了发音、拼写及一两个意义后,就认为已经掌握了该词汇。

另一方面,词汇教学也偏重于音、形、意的讲授,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语言技能的操练,而忽视了对词汇文化背景知识和内涵的讲授。

跨文化意识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跨文化意识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跨文化意识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摘要】词汇之文化传授,包括词汇概念意义的传授、词汇文化内涵的传授,以及通过词汇文化知识的讲解让中学英语学习者了解相异文化之间沟通的障碍,增强中学生的认知英语词汇认知能力,较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跨交际能力。

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文化背景方面知识的传授。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始终贯穿对学习者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以提高其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095-02伴随着语言教学方面研究相关理论的系统发展,当前语言学界对英语教学的认识已经不是停留在传授语言知识,还应包括传播文化知识。

当前语言教学中存在在忽视文化方面知识的传播,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词汇作为语言中一基本要素,是最为活跃的语言成分,亦是文化的最大负荷成分,日常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词汇文化的传授。

词汇之文化传授,包括词汇概念意义的传授、词汇文化内涵的传授,通过讲解让中学英语学习者了解相异文化之间沟通的障碍,增强中学生的认知英语词汇认知能力,较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跨交际能力。

从词汇的文化含义方面入手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隐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文化信息方面的灌输,促使高中生科院较为恰当、得体地进行英语表达,以争取综合地提高现阶段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与跨文化意识语言是组成文化的一个部分,缺乏对相异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了解的学习者,不可以切实地实现掌握语言的目的。

语言既是文化之载体,又是文化之结晶,是充分反映文化的镜子。

语言是文化之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文化又反过来制约语言的形式,文化通过不断将其精髓植入语言中,逐步成为语言文化的内涵,成为可以体现的基本内容。

抛开文化背景知识学习语言,是无法真正习得这一语言的。

英语词汇教学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语词汇教学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考 试 周 2 9 g5 (s 词 汇 教 学 中 学 习者 跨 文 化 意 识 的 培 养
吴 毅 陈 文 存
670 ) 30 2
( 华 师 范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西 四川 南 充 摘 要 : 言教 学 的 目的 是 提 高 学 习 者 综 合 运 用 语 言 的 语 能 力 。 化 意识 是 得 体 运 用语 言 的保 障 . 良好 跨 文 化 意 识 是 文 而 跨 文 化 交 际 成 功 的保 证 , 因此 , 英 语 教 学 中“ 立跨 文 化 的 在 树 意识 是 必然 的 ” 语 言根 植 于 文化 之 中 . 汇 是 语 言 的 基 本 要 词
的 获 得 . 是 将 所 学 的知 识 得 体 地 运 用 于 跨 文 化 的交 际 中 , 而 跨 文 化 交 际 是 指 “ 有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的 人 从 事 交 际 的 过 程 ”3 具 [。 ] 因 此 要 使 跨 文 化 交 际 顺 利 地 进 行 ,就 必 须 熟 知 语 言 所 根植 的 文 化 .即 语 言使 用 者 在 交 际 过 程 中 要 具 备 所 用语 言 的 文 化 意 识 。 词 汇 是 语 言 的 基 本要 素 , 有 语 法 , 言 所 能 传 达 的 信 息 没 语 很 少 : 没有 词 汇 , 什 么 信 息 也 不 能 传 达 。词 是 社 会 交 际 而 就 系 统 中 最 重 要 的 成 分 [, 汇 是 言 语 产 出的 动 力 E。 词 汇 教 学 词 6 3 是 语 言 教 学 必不 可少 的一 部 分 。词 汇又 是 一 种 文 化 符 号[, 7 不 ] 同 语 言 的词 汇蕴 涵 出不 同 的文 化 意义 ,体现 出语 言 的 个性 特 征 “ 的理 据 与 文 化 历 史 有 着 密切 的联 系 ”] 诗 人及 英 国文 词 [。 8 学 翻 译 专 家 王 佐 良先 生 曾 说 :不 了 解 语 言 当 中 的 社 会 文 化 , “ 谁 也 无 法 真 正 地 掌 握 语 言 。” 文 将 探 讨 词 汇 教 学 中 培养 学 习 本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仅仅掌握英语的语法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呢?一、利用教材渗透文化知识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将文化知识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可以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

比如,在学习有关西方节日的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名称和时间,还要讲述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能拓宽文化视野。

二、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如社交礼仪、饮食文化、家庭观念、教育制度等。

以社交礼仪为例,中国人见面时通常会问“吃了吗?”,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谈论天气;在赠送礼物方面,中国人往往会推辞一番,而西方人则会直接表达感谢并当场打开礼物。

通过这些对比,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增强对文化的敏感度。

三、创设真实的文化情境语言学习离不开真实的语境,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样如此。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文化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文化。

例如,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在西餐厅用餐、在商店购物、在机场登机等场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电影、纪录片、音乐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西方文化。

四、开展文化专题讲座为了让学生更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文化专题讲座。

讲座的内容可以涵盖西方的历史、地理、艺术、文学、科技等多个领域。

在讲座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西方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意识与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而英语词汇是构成英语的基本要素,它被深深打上了英语国家的文化烙印,这就要求英语词汇教学中适时介绍英语文化知识,提高英语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实现其交流的顺畅。

本文就从我国词汇教学的现状、词汇教学科学合理的方法以及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具体地阐述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文化意识;英语词汇教学;文化差异
一、我国词汇教学的现状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

研究表明,外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词汇运用能力以及词汇量的掌握。

因此,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教师的难点,词汇教学现状也不尽如人意。

我国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对英语词汇的教学还是处于传统理念和传统模式之下,也就是说词汇教学就是领读、理解表面意思,然后再给出几个例句。

这种传统的教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因为只有在理解词汇的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还搞清它的文化
内涵,这样在实际交流中才不会形成障碍,才不会犯错误,要改变词汇教学模式为领读、理解表面意思、介绍文化内涵,然后再给出例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领悟词汇的四个维度,也就是词汇知识的广度、词汇知识的深度、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和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才不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闹出笑话。

二、词汇教学科学合理的方法
1.教师要树立传授文化意识的理念
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树立传授文化意识的理念,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风俗和习惯,为语言赋予文化内涵,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接受。

2.采用直接介绍法
我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真实具体的语言环境,他们英语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调控的课堂。

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适合通过直接介绍法把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讲解给学生听,这是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二者结合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之一。

尤其可以把中国的春节与西方国家的圣诞节进行比较,在教室里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具有西方文化氛围的环境。

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这样,通过直接介绍法并且营造真实语境,既增加了学生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又介绍了西方文化知识,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3.运用对照比较法
对照比较法是英语词汇教学中传授文化意识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因为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由于中西方文化间存在差异,在中英两种语言里常常很难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

要彻底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词语所包含的文化。

说英语和汉语中的某些词语,其概念意义表面上似乎对应,但它们在指称的范围、表达的程度和隐含的褒贬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

4.借用多媒体教学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时代,在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时借用多媒体教学法,让所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沉浸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之中,这种学习方式会起到积极有效的效果。

其根本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对英语词汇中文化知识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帮助他们树立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提高实际交流能力。

三、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 ,1981)在其《Semantics》一书中提出词义包含七个层面: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概念意义属于基本词义,其他各项是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因而承载着不同侧面的文化信息。

因此,词
汇教学中只注重词的音、型、义这些表面属性是难以促成实际交流能力的提高的,而应该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从根基上向学生输送英文素养,使其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日后准确得体自如地运用词汇知识表达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从词汇这一环节起教师就注意适时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将其融入词汇教学,引导他们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最终达成有效流畅的交流。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意义非常重大,多年以后,学生可能忘记了老师所讲授的具体文化知识点,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下所培养起来的跨文化意识以及随之而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使他们受益终生,这也正是我国英语教学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9.
[2]康立新.词汇习得与外语交际能力[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06).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