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信息窗2_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青岛版
解答: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所以可以将绳子的总长度20厘米除以4,得到每条边的长度是5厘米。
例题4:学校的操场长150米,宽80米。请问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答:操场的面积可以通过长乘以宽来计算,即150米乘以80米,得到12000平方米。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厘米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长度场景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厘米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厘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厘米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厘米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厘米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强调厘米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厘米。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厘米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数学故事会:阿福的新衣》:一个关于长度和厘米的故事,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厘米的概念。
- 《测量大冒险》:一本互动的测量实践活动书籍,引导学生在家中进行各种测量任务,巩固对厘米的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厘米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例题5:小王用一张纸牌测量了他家客厅的长度,他发现纸牌的长度是2.5厘米。请问他家客厅的长度是多少米?
一年级数学下册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并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经历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的过程,,形成初步估计的意识。
3、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厘米、米的认识难点 : 建立长度观念。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阿福做上衣”。
通过“怎么回事?”的问题引出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认识厘米;第二个信息窗是“阿福做长袍”,通过“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的问题引出对长度单位米、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四﹑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阿福的新衣”这一素材,可以从讲故事入手,也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并加以解决。
2、要重视实际测量,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以形成厘米、米的表象。
对厘米、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持,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实际测量活动,同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在具体测量时,允许并鼓励学生灵活选择和运用多种测量工具,同时,能针对具体测量对象,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教师还应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下身边常见的物体的长度,并找出一些长度是1厘米、1米的物体,使学生真正了解1厘米、1米约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米的长度观念。
3、注重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估测也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
所以要加强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练习题、并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估测意识。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学习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掌握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厘米的概念,能够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大家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厘米的概念,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
难点是让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厘米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阿福的新衣课件2. 尺子3. 练习册4. 厘米标识的小卡片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展示阿福的新衣课件,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大家对厘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我会给大家发放尺子和练习册,让大家通过实际操作,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记录。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逐一指导大家,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正确地进行测量。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我为大家设计了一份作业。
作业题目是:请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你身边的三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课程进行反思,看看大家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大家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大家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厘米的概念,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我通过引入阿福的新衣这个生动的故事,旨在激发同学们对长度单位学习的兴趣。
这是一个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我期望通过故事讲述,让同学们对厘米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我特别强调了小组合作的环节。
我认为,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测量任务,不仅能够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厘米的概念,还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信息窗2:认识米》教学设计
《阿福的新衣——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宁阳县第一小学赵敏【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1. 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体会1米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量一量将1米转化为具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
【教学难点】难点: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突破:继续创设阿福做新衣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米和厘米的关系;通过实际测量1米有多长和寻找长度是1米的物体,建立1米长度的表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米尺、主题图。
学生准备:米尺。
【教学准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因为老裁缝和小裁缝一拃的长度不一样,所以给阿福做出来的新衣服不合身。
老裁缝决定为阿福重新做一件新衣服。
这一次,老裁缝吸取了教训,不再用拃来量了。
他找来一根尺子,用尺子为阿福重新测量。
但是,在测量时,老裁缝和小裁缝出现了分歧。
他们为什么出现分歧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设计意图:创设连续的情境,以出现分歧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你说我讲,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入1米。
活动一:(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2)课件出示小动画:量黑板的长度。
生:用原来的尺子测量遇到了哪些问题?师: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板书:认识米用米量)2.认识米尺,学生理解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
教师:故事中的老裁缝就是用这样的尺子为阿福量新衣服的。
最新版青岛版数学一下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word教案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统计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认识线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每人一把直尺,一个学具袋一、故事导入: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一拃是什么意思么?生1:不知道生2:我知道!师:你来说说!生表达。
师:这是你认为的一拃啊?来看我!请大家跟我来做:小手伸出来,哪根指头最最长?中指最最长;大拇指劈叉,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就是一拃。
咱们再来一次,你能和我一起说吗?师:你想知道你的一拃有多长吗?那我们慢慢来解决这个问题!师:我先给大家讲个关于“拃”的故事。
阿福来到裁缝店做一件衣服。
老师傅开始量尺寸,一拃,两拃,三拃(课件演示)。
老师傅把工作交给小徒弟来完成。
小徒弟开始量,一拃,两拃,三拃(课件)。
你们猜,结果如何?生:衣服小了!师:对啊!衣服小了!这是怎么回事啊?生:小徒弟的手小,老师傅的手大。
师:他们的手不一样大,测量结果就不同。
看来必须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你有什么办法帮帮他们吗?生1:师傅量师傅做;师:不错!那徒弟,,生2:徒弟量徒弟做。
师:不错!还有别的方法吗?生:用尺子!师:好方法!我们的生活中通常都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我们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尺子:直尺,软尺,折尺,钢尺,三角板。
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直尺。
大家来看尺子,你发现了什么?生:小竖线师:请你完整回答,你发现了什么?对!这些小竖线我们叫它刻度线。
师:还有呢?生:数字。
师:这些数字叫刻度。
大家来观察,数字从几开始?生:数字从0开始。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在这里,0表示什么意思?生:一个都没有!师:在这里不是一个都没有的意思了,而是表示开始,起点!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厘米。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 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故事情境,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动画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好看的动画片,请大家边看边想:动画片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听得认真、看得仔细。
(播放动画并配音:从前,有个叫阿福的人,他想做一件新衣服,于是,来到一家裁缝店。
师傅:“欢迎、欢迎,你想做什么?”阿福:“我想做一件上衣。
”师傅:“我来量一量,徒弟,你来记!一拃、两拃、三拃,身长三拃;袖长……”量完之后,小徒弟就按照量好的尺寸认认真真地做起衣服来。
徒弟:“身长三拃,一拃、两拃、三拃……”过了两天,阿福高高兴兴地来取新衣服,穿上一看:“啊!这衣服太小了!”师傅:“哦?我再量一量……告诉你身长三拃,怎么做成了两拃?!”徒弟:“我明明做了三拃长啊,这是怎么回事呢?”)(2)讨论交流师: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3)汇报:师:你们是怎样讨论的?为什么把衣服做小了?生1:因为阿福长高了。
生2:阿福太粗心了。
生3:师傅的手大,阿福的手小。
师:我们来比一比,我当师傅,你来当徒弟。
(教师与学生比手与拃的大小)师傅的手大,一拃就长;徒弟的手小,一拃就短。
所以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
2、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师:怎样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生:让师傅量,师傅做。
生:用尺子量……师:是啊,古代的人们也发现,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所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案
《阿福的新衣》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大家有没有跟妈妈去做过衣服?(做过)你知道吗?,做衣服时要“量体裁衣”。
只有量得准确,做出来的衣服才合体。
可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时就发生了一个笑话。
想知道吗?(想)打开课本第75页,谁能看着这四幅图,给大家讲一个数学故事?(学生思考)师:谁的故事编好了,把你的小故事跟小伙伴讲一讲。
谁能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呢?师:你第一个把小手高高举起来,你来讲吧。
(学生讲故事)敢发言真不错,奖给你一朵小红花。
师:谁再来讲一讲?(指生讲)真棒,再动动脑筋,你的故事会更精彩。
师:我也会讲这个故事,我可以讲吗?(可以)阿福到一家裁缝店做衣服,于是师傅开始测量阿福的身长,结果是三拃,袖长是二拃,肩长是一拃。
刚巧师傅有事要出门,于是让徒弟做,徒弟非常高兴,用自己的手测量出了一拃、两拃、三拃。
来做新衣的阿福穿上新衣,一脸的不高兴:“太小了!”。
师傅用手量了量,说:“告诉你身长三拃,怎么做成了两拃?”小徒弟觉得很冤枉,拍着小脑袋想:这是怎么回事?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长度单位的统一师:刚才我们听了故事,你知道一拃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思考,指生回答一拃是从哪到哪)师:大拇指尖到中指尖撑开的最大距离就是一拃。
(边说边演示)师:阿福的新衣为什么做小了?小组先讨论一下。
谁来说一说?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多生回答)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听明白了,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周珂含,请你到前面来,我们来演示一下。
师:我当师傅,你来当徒弟好吗?(比手、比拃)师:我们一起用自己的拃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好吗?(开始测量,交流各是几拃)师:我明白了,一样的桌子,老师的手大,你的手小,所以结果不一样。
徒弟给阿福做衣服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况,对吗?(对)师:那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一说?生1:师傅手量,师傅做。
生2:徒弟手量,徒弟做。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3:用尺子量。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 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计,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多媒体、尺子、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故事情境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阿福的新衣,请看。
(放动画片:阿福的新衣)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长度单位的统一教师:同样是三柞阿福的新衣为什么做小了呢?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真会回答,小小标志送给你)师: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老师听明白了,师傅的手大,他的柞就大,徒弟的手小,他的柞就小。
那一柞是怎么回事呢?师演示怎样算一柞(从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所能伸开的最长距离)教师和学生比柞,进一步理解手打柞大,手小柞小。
师:我明白了,一柞都差这么多,那两柞、三柞差的就更……难怪阿福的衣服会做小。
师:那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生1:师傅的手量,师傅做,生2:徒弟的手量,徒弟做。
(评价:你的想法真独特,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生3:用尺子量。
(真聪明,小小标志送给你)师总结:其实,古代的人们也发现了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量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所以测量时单位一定要统一。
而现在我们测量的工具通常会用到尺子,尺子的种类有很多,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朋友们常用到的直尺。
师:下面,请小朋友从桌子上轻轻的拿起直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你的直尺上都有些什么?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出示课件:尺子)2、学生观察探究,认识尺子师:为了观察的方便,老师把尺子放大了,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谁来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 (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知道1厘米的大小;2.学会用火柴棒、尺子测量物品长度;3.学会用许多个1厘米的小纸片把物品长度量起来。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厘米”;2.学生能够模拟测量物体长度;3.学生能够用小纸条量测物体长度。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厘米”;2.让学生能够用小纸条量测物体长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介绍厘米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厘米和它的实际应用。
2. 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① 制作火柴棒尺子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火柴棒和齿签制作尺子,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② 对物品进行测量先让学生自己在教室里放置物品,比如椅子、桌子、教室门等,然后根据火柴棒尺子和齿签尺子的长度,让学生分别测量物品的长度。
3. 用小纸片量测长度① 制作小纸片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A4纸剪成小纸片,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② 用小纸片量测物品长度教师先用小纸片量测出自己的手掌长度,并将结果公布给学生。
随后,让学生用小纸片量测自己的手掌长度,并比照教师的标准来检查自己的测量结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练习,判断以下图中物体的长度是否相等,并让其中一名学生用小纸条量测两图中的物体长度,是否符合标准。
5. 总结教师向学生询问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然后,教师让学生课下自己制作小纸条,用小纸条测量自己家里的一些物品长度,并在下一节课上报告。
五、课后作业制作小纸片,用小纸片测量自己家里的一些物品长度,并在下一节课上汇报。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厘米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了测量物品长度的方法,尤其是学生学会了用多个小纸条量测物品长度,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数学能力。
春青岛版数学一下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信息窗2)教案
信息窗2 阿福做长袍——米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 [教材简析]本信息窗是学生在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以及对长度单位厘米有了一定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学习。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和切身的感受,认识长度单位米,并且在解决“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过程中,探究得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能够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体会中知道1米=100厘米。
3、结合实际,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会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估测。
4、在对厘米和米有了一定认识后,能够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5、通过小组的合作和实际测量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一、续讲故事,引出新知(一边和学生交流,一边用电脑出示信息窗1当中的连环画)谈话:大家都知道,上次师傅和徒弟为阿福做新衣的时候,师傅用大手一拃一拃地量过后,徒弟用小手一拃一拃的量,然后做成上衣,结果阿福穿在身上又小又瘦。
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可能回答:因为测量的单位不一样。
提问:那应该怎样测量呢?(用尺子来测量)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情境“阿福做长袍”。
(画面出示动画:阿福说要做件长袍,师傅拿来尺子,在阿福身上测量后,师傅说“长1米”,而徒弟说“长100厘米”。
最后显示放大的尺子,阿福疑惑的问“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设计意图:通过电脑的辅助作用,将上节课的情境“阿福做上衣”的故事,加以连贯的出示,赋予丰富的画面和音效,使得故事更加完整。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也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时的提出疑问也为后面的探究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动手测量,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感受用米测量的必要性由动画中提出的问题,逐步引出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提前准备好的“长袍”自己动手量一量,解决这个问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青岛版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刻度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结合实际,实践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突破】以故事“阿福的新衣”引入,让学生初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在寻找1厘米长度的物体的活动中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对物体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尺子,测量用的彩条、1厘米小棒、堂堂清测试题。
【教学关键】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快乐学习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你?在观看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听得最认真?能做到吗?这个动画片讲的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的时候闹笑话了,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笑话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研讨学习,动脑思考(学生看完动画)师:大家看到了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小组先讨论一下,一会儿发言。
(小组讨论)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师傅和徒弟两人的拃不一样长师:我们想个什么方法才能不再闹这样的笑话了呢?生:应该用同一个人的手去量,应该用尺子去量。
师:这个同学真了不起,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要统一的长度单位。
为了测量的准确与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我们通常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徒弟一起来认识尺子。
三、讲解学习,动手实践(1)认识直尺,找找直尺上的小秘密。
师:瞧,这是宋老师的尺子,你们的的尺子呢?请大家摸一摸,看一看,尺子上有哪些小秘密?和同位交流一下。
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建立正确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
2.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长度。
b.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用什么单位来计量物体的长度?c. 引出长度单位——厘米。
2. 新课内容a. 认识厘米i. 让学生观察直尺,找出1厘米的长度。
ii. 引导学生用手指比划1厘米的长度。
iii.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厘米。
b. 认识厘米尺i. 向学生介绍厘米尺,并让学生观察厘米尺的特点。
ii. 引导学生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说出测量结果。
c. 动手操作i. 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厘米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ii. 引导学生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d. 课堂小结i. 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ii.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3. 课后作业a. 让学生用厘米尺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b.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讨论。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避免出现偏差。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使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2. 学生能说出1厘米的长度观念。
3. 学生能估量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建立正确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一、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重要性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长度单位“厘米”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长度单位之一。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信息窗2—阿福做长袍—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1.厘米和米的概念: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1米等于100厘米。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
2.长度单位换算:学生需要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换算方法。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长度单位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厘米和米的概念,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实际测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长度单位的故事》、《厘米与米的奇妙之旅》等,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
视频资源:《长度单位的使用方法》教学视频,直观地展示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和测量方法。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观看视频资源,阅读相关材料,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学生可以进行家庭测量活动,如测量家具、房间长度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学生可以进行创新性长度测量活动,如制作一个自己的身高尺,测量身边同学的身高等。
学生可以撰写长度测量日记,记录自己的测量经历和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测量方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学和共进。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实际测量等活动,体验长度单位的应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学设计2青岛版六三制〔精品篇〕(最新整理)
阿福的新衣—米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技能目标: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课件。
同学们,上次师傅和徒弟在为阿福做上衣的过程中闹了个大笑话,这次阿福又来做长袍了,请看.(出示阿福做长袍的情境图)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说说看他们之间又发生什么事?生:师傅吸取了教训,买了一把尺子,师傅用尺子给阿福量完说:“长 1 米。
”可徒弟连忙说:“不对,不对,长 100 厘米。
”阿福纳闷了“到底是 1 米,还是 100 厘米呢?师:这位同学观察的挺仔细,你们还想说些什么?生:尺子没变,为什么师傅和徒弟说的不一样呢?师:是啊,怎么说的不一样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米的认识)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那一厘米有多长?在你的印象中 1 米有多长?比划一下。
师:那到底 1 米有多长呢?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把直尺,它的长度正好是 1 米。
(师画线段)师:看,象这样把米尺坚着放,1 米正好到老师的腰部(师站在米尺前量)。
你觉得 1 米能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吗?试试看。
好,你来,你。
(师找几个同学站在尺子前量。
)师: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试试!这样吧,(打开你桌子上的神秘袋子,看看里面有什么)用这把米尺和同桌互相量一量。
(生操作,师巡视)师:谁来指一指 1 米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刚才你们同桌俩是怎样量的,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生:我按住“0”刻度对准地面,让我的同位拉尺子,让他自己看 1 米到他身体的哪个地方。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厘米的认识》这一章节。
我们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厘米的概念,学会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厘米的概念,了解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区别,能够运用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厘米的概念,学会用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以及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准确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厘米标尺、教学卡片学具:学生尺、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阿福的图片,阿福身上穿着一件新衣服,颜色非常漂亮。
我请大家观察阿福的衣服,然后用量尺测量一下阿福的衣服的长度。
2. 讲解厘米的概念:我拿出厘米标尺,告诉大家,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
我给大家演示如何用厘米标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解释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不同。
3. 例题讲解:我拿出教学卡片,上面有一些例子,比如测量一支笔的长度,测量一张桌子的长度等等。
我逐一讲解,并让学生跟着我一起测量。
4. 随堂练习:我让学生自己拿出学生尺,测量一下自己的课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5. 作业设计:题目1:请用量尺测量一下你的铅笔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题目2:请用量尺测量一下你的课桌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题目1:铅笔的长度是厘米。
题目2:课桌的长度是厘米。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今天的主要内容,包括厘米的概念,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以及如何用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厘米的概念,是否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测量。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
拓展延伸: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厘米来测量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比如测量一下家里电视的长度,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等等,让学习延伸到生活中。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于《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中关于厘米和米的认识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基本的换算,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及换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厘米和米的模型、尺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实际情景,如购物时物品的长度,让学生感受到厘米和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我会使用教具和PPT向学生讲解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及换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厘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运用厘米和米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换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量一量你的桌子长度,用厘米和米表示,并记录下来。
答案:桌子长度约为70厘米或0.7米。
2. 请用尺子量一量你的书包长度,用厘米和米表示,并记录下来。
答案:书包长度约为40厘米或0.4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题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至关重要,也是我在课堂上会特别强调的部分。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情景,如购物时物品的长度,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厘米和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窗2—阿福做长袍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通过动手操作知道1米=100厘米。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并会用米做单位量一段距离。
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并会用米做单位量一段距离。
知道:1米=100厘米
教具: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次徒弟为阿福改好了上衣,他很满意。
今天他又来了,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认识米,建立1米的实际概念
师:“米”也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短的,它是比厘米更大的一个长度测量单位,“米”也可以用m表示,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感受一下吧!
请大家合作:量出1米的长度
1、仔细观察一下是多少厘米?讨论:1米=10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呢?
三、用米测量和估测
1、指名学生估测:教室的长度黑板的长度课桌的长度凳子的长度
2、实际测量长度,交流测量方法
3、教师画一条线段,先估测再测量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断尺:“0”刻度磨损的尺子,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2、利用断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五、解决开放性问题
一张床长2()一枝冰糕长12()
小明的鞋子长23()一棵大树高5()
一列火车长75()一座楼高20()
一本练习本大约长()厘米教室的门高大约是()米
六、当堂达标
1、你知道黑板的长吗?先估计一下,再量出来。
黑板的长是()米()厘米
2、教室的高大约有()米
教室的长大约有()米
教室的宽大约有()米
七、全课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八、作业布置:
课本98页,必做题:1、2、题
选做题:3题
板书设计:阿福的长袍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教学建议
后记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
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学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