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双手》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

刚上七年级的学生写人时,非常擅长描写人物的外貌,但总是千篇一律,一千个人都是同一张面孔,抓不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鲁迅先生曾说过,描写人物最节俭省地是刻画人物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这双富有特征的双眼,就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要想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抓住人物外貌中最富有特征的部位去写,通过细节的描写,让人物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故我把苏教版九年级课文《一双手》移植到七年级去教,希望通过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写人作文中,能够做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刻画一个人的外貌,可以从不同侧面,多层次的加以描写,这样的人物才有血有肉,有立体感。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手”中蕴涵的主人公的崇高品质。

2、掌握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学法指导

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反复阅读描写一双手的部分,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理清描写“一双手”的各种角度。

四、课前准备

1、字音互填,并将文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惺忪()()镐()逞()火燎燎()老茧()垧()

2、解读“一双手”——我来为“手”建档案。(用原文词句)

3、请从文中摘录一个描写张迎善的手的比喻句,然后仿照这个句子写写你父母亲的手。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结合课前准备“3”,让学生通过观察,抓住父母亲手的一个小细节来表现父母亲的品质,从而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开了一个好头。

2、自读课文,赏析“一双手”。

勾画出文中具体写这双手的句子,并在旁白处作上批注。

可以用“这是一双的手,你看:”的句式交流。(方法:先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概括此手的特征,然后用文中的描写句印证)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环节,特意设计了三个小问题,这些问题一环套一环,深入浅出的揭示出这双手的奇特之处,也紧紧扣住课前准备“2”,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作者为了写活这双手,从不同层面,多角度的细节描写,从而突出这双手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三个问题是:(1)课文从手的哪些方面写的?

(2)运用了什么手法?

(3)表现了手的什么特点?

3、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

从“美、丑”的角度评价一下张迎善的手。让学生明确通过对这双奇手的细致描写,反映主人公内心的美好,从而使学生在本节课上得到教育,这就是语文情感价值的体现,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这就是“以小见大”手法的巧妙运用,能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表达效果。

4、释疑解难。

这种开放题目的设计就是体现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题目来源于学生,然后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最终解决问题,老师的作用就是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稍作点拨,在这堂课上我们围绕文章的中心,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1)开头为何不能删除?

(2)结尾为何用省略号?

(3)主人公治手开裂为何不用胶布或手油?

(4)肉长的这双手为何胜过铁铸的?

其实这些题目的中心都是紧扣这是一双奇手,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学生讨论的非常积极和投入)

5、请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你的所得。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

6、课堂巩固

你平时观察过妈妈的手吗?妈妈的手是怎样的,请用一段文字写出来。

“学以致用”,这道题就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有通过细致

的观察,再加上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技巧,就能把妈妈的手给写活了,并且通过当堂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其实这就是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密切结合的最好体现。

7、拓展延伸

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拟一段颁奖词,并请你的父母亲写上点评。

2008感动中国颁奖词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颁奖词】

语文的教学最终都是围绕三维目标展开的,这道题目设计再次让学生的情感价值得到最高的体现,这样的教育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在愉快气氛中体验收获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教师教学活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是课堂教学成与败的关键。于是在新课引入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抓住父母亲手的一个小细节来表现父母亲的品质,从而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开了一个好头。为了使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注意穿插学生在课前准备中提出来的问题来教学,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交流中用多种形式进行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保持一种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在班级中形成愉快的气氛。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到这双手犹如半截老松木时,我把准备好的道具--老松木拿出来,让学生摸一摸,学生马上就知道这双手的粗糙和坚硬;又例如讲到这双手之大时,我把准备好的这双手的模具拿出来,让学生把自己的手和模具比一比,这样学生就有了直观的感受,有知道前文用了一个“裹”字的作用,在交流点评《妈妈的手》作文片断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2、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合作探究中享受收获

建构主义主张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在逻辑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因此我特别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