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分析
我国降雨分析实验报告
我国降雨分析实验报告引言降水是气象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我国降水情况并进行分析,对于气候预测、灾害防御和农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降雨数据进行分析,探究降水特点和分布规律。
实验方法数据获取和处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公开数据源获取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历史降雨数据。
经过初步筛选和清洗,我们得到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数据样本,包含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在过去30年的降水量记录。
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方法:1. 去除异常数据:排除了记录时间不完整或与气象观测系统不匹配的数据;2. 数据标准化:将每个地区的降水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其转化为相对值,便于跨地区对比分析。
数据分析在数据处理完成后,我们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对降水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1. 描述性统计:通过计算每个地区的平均降水量、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等指标,了解各地区的降水情况;2. 空间分布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生成了我国降水分布的空间热力图,观察降水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情况;3. 趋势分析: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不同地区的降水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存在长期变化。
实验结果描述性统计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国平均降水量最大的省份是广东、湖南和四川,分别为1500毫米、1400毫米和1300毫米。
而平均降水量最小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青海、新疆和西藏,平均降水量仅在200毫米以下。
最大降水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等沿海地区和山区,这些地方由于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降水量较大。
相反,最小降水量的地区多为内陆地区,受到地形和气流的限制,降水量较少。
空间分布图通过生成的空间热力图,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我国降水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普遍较大,尤其是沿海地带和山区。
而西部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一带。
降水分析报告
降水分析报告1. 简介降水是指地球上大气中水分从气态状态凝结并沉降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环境要素,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降水数据,对降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2. 数据收集与处理为了进行降水分析,我们收集了从2010年至2020年的降水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每日的降水量,覆盖全球各个地区的气象站数据。
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清洗,去除了异常值和缺失值。
然后,我们计算了每个地区每年的平均降水量。
3. 降水时空分布3.1 降水时态分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各个地区的降水时态分布图。
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降水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区,降水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
例如,在亚洲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大,而冬季降水量较小。
而在南美洲地区,降水量则呈现出明显的季风特征。
这些时态分布的特点与地理位置、气候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3.2 降水空间分布另一方面,我们还对全球不同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
通过绘制降水量等值线图,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降水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特点。
从降水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在热带地区,如赤道附近,降水量较高;而在中纬度地区,如亚洲和欧洲,降水量较低;北极和南极地区则降水量极低。
4. 降水变化趋势通过对多年的降水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研究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
我们采用了趋势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年平均变化率。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发现在一些地区,如北美洲和欧洲,降水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在其他地区,如南美洲和非洲,降水量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些变化趋势可能是由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降水变化的机制和原因。
5. 降水对环境的影响降水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降水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降水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维持土壤湿度,保持生态平衡。
降水天气特征分析报告
降水天气特征分析报告降水天气特征分析报告降水天气是指在大气中水分凝结形成的雨、雪、雾、露、霜等形式从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过程。
降水天气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降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降水天气的时空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和时变性。
在时间上,降水天气的分布表现为季节性和日变化性。
在季节性上,降水天气主要分布在春季和夏季,冬季和秋季相对较少。
在日变化性上,降水天气主要分布在早晨和午后,夜间相对较少。
在空间上,降水天气的分布表现为地域性和局部性。
一方面,不同地域之间降水天气的分布差异较大,比如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小。
另一方面,同一地域不同区域之间的降水天气也存在差异,比如山区降水量较大,平原地区降水量较小。
其次,降水天气的类型特征。
降水天气的类型包括雨、雪、雾、露、霜等。
其中,雨是指水滴从云层中坠落和到达地面的降水形式;雪是指水蒸气在云中凝结成冰晶后下降到地面的降水形式;雾是指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冷却成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气体中形成的一种气象现象;露是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细小的水滴悬浮在地面上的一种现象;霜是指水蒸气在接触地面或物体表面时,直接由气态转变为固态,形成一层冰晶。
最后,降水天气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降水天气是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气候变化会对降水天气产生影响。
例如,全球变暖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蒸发量增加,进而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从而增加了降水天气的频率和强度。
另外,气候变化还会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和风暴等,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降水天气具有时空分布特征、类型特征和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特征。
了解和分析这些特征对于气象预报、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深入探索降水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机制,提高降水预报的准确性和精度,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降水的原因分析
影响降水、气温的因素和气候的特殊现象一、影响降水的因素(1)我国部分地区冬雨成因:①我国台湾东北部冬雨日数特别多(月降雨日数可多达23~25天以上),原因是南下冷空气,经我国沿海水域时携带大量水汽,至台湾北部后,受到高山阻挡,形成停滞的冷锋,迫使暖湿空气上升,形成降水云带,致使台湾北部沿海一带冬雨连绵。
②贵州冬季多雨是由于来自北方的冷气团遇云贵高原地形阻挡而形成准静止锋,使降雨带徘徊于贵阳和昆明之间所致。
(2)我国海南岛、台湾岛西侧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一般应为1 500~2 000mm),主要原因是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背风一侧。
(3)北美洲西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多达2 000mm以上(一般为800~1000mm);而地中海气候也可达1 000~1 500mm(一般为300~1 000mm)。
原因是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受沿岸山脉的急剧抬升,进而带来大量降水。
(4)印度乞拉朋齐平均降雨量高达10 866mm。
原因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湿润气流受山脉的抬升作用强烈上升,使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由于这股湿润空气“源远流长”,不断流入,大多被巍巍的高山阻挡在山的南部,这就是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二、影响气温的因素气温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山谷>山峰,晴天>阴天,低纬>高纬,裸地>植被覆盖地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平原>高原举例:(1)昆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四季如春,原因是昆明海拔较高,并且夏季南北纵列的横断山脉有利于西南风的深入,使得降水日数特别多,因而凉爽。
冬季昆明由于纬度较低又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南侧,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小,所以温暖。
(2)南亚印度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北方南下的冬季风受到青藏高原阻挡,所以冬半年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很小,冬春季节该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最热月是5月上旬至6月上旬的原因: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旱季末,持续的干旱加上太阳辐射的不断增强导致气温不断升高,到雨季的来临才缓解。
吉首市降水特征及短历时暴雨雨型分析
吉首市降水特征及短历时暴雨雨型分析
在湖南省张家界市的西南部,位于气候过渡带的吉首市,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从气候学角度来看,吉首市属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之间的气候过渡带地区。
年平均气温为16.6℃,年降水量1420毫米,降水量分布不均,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和区域性差异。
吉首市的气候特征如下:
1.年降水分布不均,雨季集中在5-10月份,其中6-8月份为降水高峰期,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
同时,降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南部比西北部年降水量多。
2.降水过程短历时暴雨频繁。
吉首市属于亚热带气候的大陆性分布区,暴雨多发,出现周期较短的局地暴雨、冷暴雨和台风雨等形式,几乎每年都出现短历时暴雨。
其中,短时强降雨主要发生在夏季,尤其是6-8月份。
3.雨型丰富多变,包括对流性降水和层状云降水等。
对流性降水主要出现在夏季,一般伴有雷电、短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而层状云降水则常常出现在冬季和春季,一般伴有降雪或雨夹雪等。
由于吉首市气候特征的显著性,其降水特征也对当地的农业、交通运输、城镇建设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市政管理和灾害防范等工作,了解吉首市降水特征及短历时暴雨雨型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防洪抗旱和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些气候特征,做好应对措施,以减少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降水情况汇报材料
降水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显示,今年降水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特此向各位汇报降
水情况的相关材料。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降水量的整体情况。
今年,全国降水量整体偏少,尤其是
在南方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少。
而在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多,但也略有偏少的趋势。
这种整体的降水偏少情况,对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供应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降水的分布情况也值得关注。
在南方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在
北方地区,降水则相对分布比较均匀。
这种不均衡的降水分布,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再者,降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情况也需要重视。
由于降水偏少,地表水
和地下水的补给量都明显减少,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水资源紧缺的情况。
这对当地的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未来降水的趋势。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国降水量仍将偏少,南方地区的降水量偏少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水资源的调配和管理工作,确保各地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的需求。
总的来说,今年的降水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对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降水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各位能够重视降水情况的汇报材料,做好应对措施,共同应对降水带来的挑战。
流域降水分析报告范文
流域降水分析报告范文流域降水分析报告一、引言降水是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某一特定流域的降水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资料来源与方法本次降水分析报告是基于某一特定流域的历史降水数据进行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当地气象台和水利部门。
通过对降水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对降水进行分析:1. 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通过绘制流域历年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分析降水量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趋势;2. 极端降水事件分析:通过识别和统计流域历年来的极端降水事件,分析其频率和强度,探讨其对流域洪涝灾害的影响;3. 年内降水分布分析:通过绘制年内降水分布图,分析降水的季节性和空间分布特点;4. 降水与气温关系分析:通过对降水与气温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气温对降水的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以上分析方法的应用,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降水量变化趋势:流域历年的总降水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近年来降水量增加较为明显。
季节性变化方面,夏季降水量相对较高,冬季较低;2. 极端降水事件:流域历年来出现的极端降水事件频率逐年增加,强度也在增大。
这些极端降水事件给流域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对农田和城市造成了严重的损失;3. 年内降水分布:流域的降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夏季降水较多,冬季较少。
同时,流域内部不同地区的降水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4. 降水与气温关系:降水量与气温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弱。
在较高气温下,降水量明显增加,但并不是绝对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流域的降水量整体上呈现逐年增加趋势,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控;2. 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对流域水灾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3. 需要加强对流域不同地区降水分布的监测和预测,合理安排农田和城市的水资源利用;4. 需要进一步研究降水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探讨地球气候变化对降水的影响。
营口地区降水特征分析
:
营口 各 量 降 量 征值( 5 2o , , 地区 雨 站 水 特 16o  ̄ J 9~ o W >
歇 自J 、 平 年 水 均 降 量 1 6 呻 g- 0 52 名 年 水 现 耪年 量出 份16 o0 5 1 9 7 2o o o  ̄ C l 称 降 量出 年 l 现年 5 2o l6 9 ̄L 1o  ̄1 - o 卅 ;戋 9 - 年9 — 7 9 — o 9 2 o 8 重 营 口 19 i 5 36j 0 . 9 5 2d 8 . 蔽 口 1 91 1 5 48 2 . 9 3 2 1 8 . 孟彖 158 1 2 401 店 1 . % 6 5 . 矾丽 1 21 14 4 . 自 1 . 9 3 5 6 6 4 鲍家 1 49 l 47 屯 1. 9 9 明 03 . 憾 1 1 l 4 42 2. 9 48 49 6 。 《 艋 189 14 37 0. 蚺 61 8 . 大 桥 1 7 14 36 石 0. 9 7 9 52 6 . 魁 蛉 i 6 l4 i& 1. 9 f 3 18 6 7 I2 嚣 15 9 6 20 0 0 15 9 6 19 g 9 6n 哇d 66 5T . 7. 32 0 7 1 6 T_ 22 l 鲥. 5i 6 6 8 70 73 . 7. 51 3 79 75 . 7 5 5 6. 62 6 6. 8T 2 7. 54 4
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 又是一种理想 的再 生资源 。在我 国水 资源 的补给主要是来 自降水, 因此 降水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水 资源 的 特性 。 降水量及其 时空分布主要取决于水汽来源 、 天气系统、 地理位置和地 形等条件。而水汽的输送量 随着季节不 同季风的影 响而有差异 , 形成 降水 量的季节变化 。因此, 寻求 降水 的特性及其规律对充分利用水 资源解 决水 紧张有着积极 的作用。 1 营 口地 区降 水 量 为了对营 口地区的降水规律有所 了解 , 本次降水分析 , 以水文系统长 期观测的降水资料为基础 , 对实测年 限较长、 观测质量较 好的雨量站资料 均予选用 。并 以水文基本观测 资料为主, 对所选用的降水资料进行 了全面 复核与审查 。 依据全地区 1 8个雨量站 15 — 0 0年降水资料, 9620 计算 了各站 多年平均 降水量 以及营 口地 区降水特征值, 根据各雨量站资料分别计算多 年平均降水量 的月分配情况 , 以及各 月不同保证率的 降水特征值 , 详见下
降水要素分析.pptx
二、降水的主要降水类型:
降水 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 上升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 地区
强度大,历时短, 赤道附近地区、
范围小,常有风暴、 中纬度大陆夏
雷电
季的午后
地形雨
暖湿空气前进时受 地形阻挡抬升
降水强度较大,历 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台风雨
第7页/共92页
第8页/共92页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即
从某地向另一地逐渐减少等。
(3)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
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
示内陆。我国由东向西离海洋越远,到达的水汽越少,
降水也相应递减。
第34页/共92页
2.微观看特殊
(1)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
100
50
50
0
12345678
月份
910 11 12
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各月降水量都比较均匀
降水量(毫米) 开罗
250 200
该地降水量的特点
150
是 全年少。雨
100
降水量(毫米) 罗马
250 该地降水量的特点
200 150
是
冬季多雨 。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月份
第16页/共92页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③回归线附近(副热带):大陆西侧降水少,大陆东侧降水多。 原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海洋水汽难以
天气降水分析报告范文
天气降水分析报告范文引言天气降水分析是气象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气象预测、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收集和分析过去一年的降水数据,对降水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期提供对未来降水趋势的参考和预测。
数据收集与处理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我们收集了过去一年内来自多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清洗和处理,我们得到了每个月的降水量数据。
下表是我们所收集到的数据样本:月份降水量(mm)- -1 502 603 754 805 656 1207 1408 1009 9010 7011 5512 45降水情况分析年度总体趋势从整体上看,过去一年的降水量呈现了明显的季节变化。
在年初和年末,降水量较低,介于45mm到60mm之间。
随着气温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在夏季达到了顶峰,最高可达到140mm。
然后在秋季,降水量逐渐减少,最后又回到了年初的水平。
季节降水分布按季节划分,我们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以下是每个季节的降水情况分析:春季春季的降水量为75mm,略高于年初的平均降水量。
这可能与春季的气温升高、天气变暖相关。
适量的降水对春季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十分有利。
夏季夏季是降水量最高的季节,降水量为120mm。
这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水汽蒸发增加,形成更多的降水云团。
此时降水对农业灌溉和水资源补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秋季秋季的降水量为70mm,略低于年均降水量。
秋季降水量的减少可能是由于气温的下降和水汽的减少所致。
由于降水减少,秋季农作物的生产可能需要在灌溉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冬季冬季的降水量为55mm,与年初的降水量相近。
冬季的降水主要以雨雪形式出现,在农业生产和水资源补给方面影响较小。
月度降水分布从月度来看,降水量的分布也呈现一定的规律。
以下是每个月份的降水情况分析:1月和12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分别为50mm和45mm,属于年内的低峰期。
这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导致了较少的水汽蒸发和降水形成。
兰州降雨分析报告
兰州降雨分析报告一、引言降水是气象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和交通运输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兰州市的降雨情况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该地区的降水特征和变化趋势。
二、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兰州降雨的分析,我们收集了近五年(2016年至2020年)的降水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每日的降水量,覆盖了兰州市主要气象站点。
三、降雨分布情况3.1 年降雨变化趋势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兰州市近五年降雨总体呈现出以下变化趋势:年份降雨量(毫米)2016 4502017 5502018 4002019 6002020 500从上表可以看出,兰州市的年降雨量在过去五年间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现出略微增加的趋势。
3.2 季节降雨分布接下来,我们将对兰州市的降雨分布进行季节性分析。
以下是各季节的平均降水量(单位:毫米):•春季(3月、4月、5月):150•夏季(6月、7月、8月):250•秋季(9月、10月、11月):200•冬季(12月、1月、2月):10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兰州市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其中夏季降雨最为丰富。
四、降雨频率分析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兰州市的降雨情况,我们进行了降雨频率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兰州市平均每年有80天降雨量超过10毫米。
•兰州市平均每年有40天降雨量超过25毫米。
•兰州市平均每年有20天降雨量超过50毫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兰州市的降雨频率较高,但大部分降雨量并不过大。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对兰州市降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近五年兰州市的降雨量总体呈略微增加趋势。
2.兰州市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3.兰州市的降雨频率较高,但大部分降雨量并不过大。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农业部门可以根据夏季和秋季降雨情况,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时间,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降雨资源。
2.城市规划部门可以结合降雨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以应对夏季降雨较多的情况。
降水的分析方法有几种原理
降水的分析方法有几种原理
降水的分析方法可以基于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降水分析方法和其原理:
1. 雨量计法:通过测量降水在某一时间段内的累积量来分析降水情况。
常见的雨量计包括传统的雨量计和自动雨量计。
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降水将水量收集到一个容器中并进行计量。
2. 降水-流量法:通过测量流经一个特定区域的水体流量来估计降水量。
该方法基于一个假设,即在没有其他影响(如补给和蒸发)的情况下,流入一定区域的水量等于该区域的降水量。
3. 雷达降水估算法:利用天气雷达观测资料推算降水的方法。
天气雷达可以探测到降水粒子,基于雷达回波信号的特性,可以分析降水的强度、位置和分布。
4. 卫星遥感法:利用卫星观测资料推测降水的方法。
卫星可以通过测量云层、水汽含量等参数来推测降水的情况,并提供降水量的定量估计。
5. 气象站观测法:利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来分析降水情况。
气象站可以测量降水的时刻、强度和持续时间,并提供准确的降水数据。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降水分析结果,从而为气象、水
文等领域的研究和预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气温降水特征分析及应用
气温降水特征分析及应用气温和降水是大气科学中非常重要的气象要素,在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气温降水特征分析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气温降水特征分析可以用于研究气候变化趋势。
通过对长期气温和降水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季节、月份等变化趋势。
例如,可以分析气温是否在逐年上升或下降,降水是否呈现出干旱或多雨的变化趋势。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气温降水特征分析可以用于研究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
例如,热带地区的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大,而极地地区的气温极低,降水非常稀少。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外,气温降水特征分析还可以用于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
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例如,如果某地区连续几天的气温都在30摄氏度以上,并且降水量很少,那么就可以预测该地区会出现高温干旱天气,这对于农作物生长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气温和降水特征分析也可以用于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台风等,帮助人们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最后,气温降水特征分析还可以用于气候模式的建立和验证。
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分析,可以建立一套可靠的气候模型,并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这对于深入研究气候变化机制、改进气候模型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气温降水特征分析及应用在气候变化、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和气候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气候系统的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降水形成原因分析
降水形成原因分析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的过程,包括降雨、下雪、冰雹等形式。
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条件是三个:充足的水汽供应、气流上升达到过饱和状态、足够的凝结核。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考虑凝结核的问题,只考虑有没有充足的水汽和促使气流上升的机制就可以,归纳起来,形成降水的因素有以下九大因素。
01海陆位置一般来说,离海洋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越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就较少。
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
比如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部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等,都是受到海洋远近的影响。
02地形1. 山脉走向与降水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如果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
如北美大陆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列,与来自太平洋湿润的西风气流垂直,阻挡了西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西风的影响。
欧洲西部地区,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与西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广泛,海洋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山岭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2.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
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就是因为山地有促使气流上升的条件,而平地没有,因此降水较少。
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海洋性气候;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独特的沙漠气候。
我国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多,台湾东部比西部多,海南岛东部比西部多。
3.地形类型与降水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
降水研究报告
降水研究报告
降水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降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气象现象之一,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降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变化趋势以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1. 数据收集:收集全球各地的降水数据,包括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类型等。
2.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降水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降水量、降水频率等指标。
3. 时空分布分析:绘制降水时空分布图,探究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4. 变化趋势分析:利用趋势分析方法,研究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的变化趋势。
5. 气候变化关系分析:利用气象数据和气候模型,探究降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 降水时空分布规律:降水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分布不均匀,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2. 降水的变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存在变化趋势,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
3. 降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降水与气候变化存在密切关系,气
候变暖可能导致降水量及降水频率的变化,但具体的影响因地区而异。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 降水研究对于气象预测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灾害预防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2. 未来需要加强降水观测网络的建设,并深入研究降水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3. 进一步研究降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降水变化。
以上为降水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宁夏降水特征分析
宁夏降水特征分析宁夏的降水特征很复杂。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且分布不均匀,东部山区多于中西部;东南和西南沿山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降水量从内蒙古河套及以西到贺兰山东麓呈梯级递减。
干旱半干旱气候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5%以上,主要集中在银川市周围,其次为石嘴山市、吴忠市等。
春季(3-5月)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常出现“十年九旱”的情况。
冬季(11-2月)降雪较多,但时间短暂,难以形成积雪。
秋季(9-10月)天气晴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达200天以上。
四季之中,冬季最冷,夏季最热,春季气温变化剧烈。
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20℃以下,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多晴天,温度较低,空气稳定,易造成土壤冻结,对农业生产危害甚大。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多雨,形成湿热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8℃,降水量300-500毫米,相对湿度70%-80%,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光能资源丰富。
一、降水量大气环流对降水有着重要作用。
冬季,来自亚洲高纬度的冷空气势力弱,影响范围小,因而降水少;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势力增强,加之青藏高原隆起抬升,使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与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交汇,导致降水明显增多。
另外,由于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进入我国,所以,我国西北地区的降水比同纬度的华北、东北地区少。
这种局部地区降水异常,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如果西北地区降水过多,就会导致东南沿海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若东南沿海地区降水过少,又将直接威胁到西北地区的粮食安全。
二、季风气候显著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区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越过秦岭、淮河后,遇到黄土高原的阻碍,停滞不前或绕道南下,形成大规模的暴雨,并伴随着冰雹、雷电、龙卷风等恶劣天气。
当然,也正是由于此类天气系统活动频繁,才给人们留下了“十年九旱”的印象。
降水实验结论分析报告
降水实验结论分析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降水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条件下的降水现象,分析降水的形成原因和相关特性。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样本:准备三个容器,分别装满冷水、热水和温水。
2. 加入染料:向每个容器中加入相同颜色的染料,以便能够观察和比较降水的形成情况。
3. 创建不同条件:在每个容器上方分别悬挂一块干燥的冰块。
4. 观察降水现象:记录观察每个容器中的降水现象,包括降水速率、降水量和降水形态。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观察和比较,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和讨论的结论:1. 冷水条件:在冷水容器中,我们观察到降水开始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降水速率逐渐增加。
冷水在与冰块接触时会迅速冷却并形成冷凝水,导致降水现象。
这是由于冷却空气使其饱和度增加,从而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2. 热水条件:在热水容器中,我们观察到降水现象开始较快,降水速率高。
这是由于热水蒸气在与冰块接触时迅速冷却,形成冷凝水,从而导致较快的降水。
热水中的水分子更具能量,容易形成气态的水蒸气,进而凝结成水滴的速度更快。
3. 温水条件:在温水容器中,我们观察到降水的形成速率较冷水快,但较热水慢。
这是由于温水的温度处于冷水和热水之间,其降水速率介于两者之间。
温水中水分子的能量适中,使其凝结速率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降水是由于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所导致的现象。
冷却空气引起水蒸气的饱和度增加,从而形成降水。
热水蒸气的能量更高,更容易凝结形成水滴,因此降水速率较快。
相反,冷水的蒸气压较低,水蒸气更不易凝结成水滴,降水速率较慢。
实验结论:根据本实验的观察结果和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冷却空气导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降水。
2. 热水的能量更高,使得降水速率更快。
3. 冷水的蒸气压较低,导致降水速率较慢。
4. 温水的降水速率介于冷水和热水之间。
以上就是我们对降水实验的结论分析报告。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不同条件下的降水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解释其形成原因和特性。
大气降水形成分析
大气降水形成分析引言大气降水是地球大气中水分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形式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是大气中水循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大气降水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以增进对这一自然现象的理解。
大气降水的形成过程大气降水的形成过程通常是通过气体冷却、饱和和凝结三个阶段完成的。
气体冷却阶段当空气中的水汽受冷而达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发生气体冷却。
在气体冷却的过程中,水汽逐渐转化为液态水或固态水,进而形成云或雨滴。
饱和阶段当气体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空气无法再容纳更多的水汽,导致水汽开始凝结成为云或雨滴。
饱和是使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云和降水的关键步骤。
凝结阶段在饱和状态下,水汽开始凝结成为微小的水滴或冰晶,这些微粒在云中逐渐聚集形成降水、雨滴或雪花,最终落到地面。
形成降水的影响因素大气降水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地形和气流等。
温度温度是影响大气降水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温越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态或固态的可能性就越高。
湿度湿度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一定饱和度时,即饱和状态,水汽就会开始凝结形成云和降水。
气压气压是描述空气密度和分布的参数,对大气降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气压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气温和水汽的含量,从而影响降水形成的过程。
地形地形也是影响大气降水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山地区通常降水较多,因为空气在上升到高海拔时会冷却并形成降水。
气流气流的方向和速度也会影响大气中水汽的输送和凝结,从而影响降水形成的分布和强度。
大气降水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大气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生态影响大气降水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过程之一。
降水可以补给地表水资源,维持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农业影响降水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量的降水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而过多或过少的降水则可能导致干旱或水灾,影响农作物产量。
气候影响大气降水是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2 次重现期:
T'
1 P'
1 0.02
50
(次)
m=2 年重现期: T n T ' 20 50 10 (a) S 100
T >1
m=50 次频率:
P' m 50 50% S 100
m=50 次重现期:
T'
1 P'
1 0.5
2
(次)
T <1
Pi
fi
PF
n i 1
Pi
fi F
(6.4)
fi /F : 第i 站代表面积 占流域面积的比 值,称权重。
(3) 等雨量线法(isohyetal method) 根据流域及附近的雨量站观测的同一时段的雨量
值,参考地形影响,类似绘制地形等高线那样,画出 如图5.5的雨量等值线(isohyet)图,然后量出相邻等 值线间的流域面积 ,即可按下式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规定的降雨历时:5、10、15、20、30、45、60、90、 120min共九种历时(当集水面积较小时,可以不统 计90、120min )。按这一标准摘录和统计雨量资料。 一次降雨的中途,强度小于0.1mm/min的持续时间超 过120mm时,应作为两场降雨来统计。
【例4】图6.9是某雨量站记录到的一场历时102min 降雨量23.1mm的暴雨。由自记雨量计记录到的累积降 雨量曲线,根据上述的规定历时,摘录最大雨量,计 算各种历时最大雨强。
平均降水强度: i P
(6.1)
t
瞬时降水强度:
i dP lim P dt t0 t
(6.2)
10
P
t
0
8:00
8:00
上述三项称为降雨的三要素。
④ 降雨面积(rainfall area):以km2 计 ⑤ 暴雨中心(storm center)
6.2 降 水 分 布
6.2.1 流域平均降水量(面平均雨量)
雨量站观测的降水量只代表点的降水,工程设计 需要整个流域面上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一般用流域面平均雨量(或称面雨量)来 表示,时间分布用降水强度过程线表示。
(1) 算术平均法(arithmetic mean method )
流域内各站同时段的实测雨量算术平均:
5个带: 1、十分湿润带(very humid zone)
P >1600mm、T >160天,分布在广东、海南、 福建、台湾、浙江大部、广西东部、云南西南部、西 藏东南部、江西和湖南山区、四川西部山区。 2、湿润带(humid zone)
P = 800~1600mm、T = 120~160天,分布在秦岭 -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云、贵、川和广西的大 部分地区。
9~11月,东南沿海、海南、台湾一带,受台风和南 下冷空气影响而出现大暴雨。
【例3】1975台湾新潦1967年10月17~19日曾出现24h 降雨1672mm,3日总雨量达2749mm的特大暴雨,为 全国最大记录。
6.3 点雨量资料的整理
雨水排除系统所要排除的雨水,绝大部分属短历 时暴雨形成的,雨水径流量大。排水部门根据自记雨 量计自记雨量资料,选出每场暴雨进行分析,推算暴 雨强度~历时关系曲线,作为排水工程设计的依据。
频率分析(设计暴雨量推求):二种方法
1、九种降雨历时,将统计出的每种历时暴雨强度资 料,不论年序从大到小排列,选择相当于年数3~5倍 [ S=(3~5)n ]的最大数值(S应大于40)组成一个样 本,计算每个雨强数据的经验频率(次频率),然后 频率分析,计算重现期为 0.25、0.33、0.50、1、2、3、 5、10 a 的相应暴雨强度,作 i ~ t ~ T 关系表。表64
当累积雨量达10mm时, 自行进行虹吸,使自记 笔立即垂直下落到记录 纸上纵坐标的零点,以 后又开始记录。
(2)雷达探测 (radar observation of precipitation) 气象雷达利用云、雨、雪等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现
象,随时探测降水的位置、移动速度、方向和变化情 况,进行降水预报。
T'
1 P'
m 1,2, S (次)
次重现期和年重现期的换算关系:
T nT'
(a)
S
T 1 (a)
【例6.5】设有20年实测雨强资料,共取得100个最 大雨强数据组成一个样本,求m=2 和 m=50雨强的 频率和重现期。
解:
n 20 , S 5n 100
m=2 次频率: P' m 2 2% S 100
(3) 气象卫星云图(satellite cloud picture) 利用气象卫星随时发回探测到的云图资料,
云图资料有两种: 可见光云图(visible cloud atlas) 红外云图(infrared cloud atlas)
根据云的反照率或红外辐射的强弱,对降雨 等进行预测。
6.1.2 降水的特征
② 降雨历时(duration of rainfall):
凡降水量都须指明历时,一般以min、h、d、a 等计.
如:次(过程)降水量、日降水量、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还有各种短历时的降雨量,如:10min、 30min、60min、3h、6h、12h降雨量、日降雨量、 24h降雨量等等。
③ 降雨强度或雨率(intensity of rainfall):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以 mm/min、mm/h计
【例2】1963年8月2~8日,海河受多次西南涡影响, 在太行山东侧山丘区连降7天7夜大暴雨,獐吆站雨量 2051mm,其中最大24h达950mm.
1977年8月1日,内蒙、陕西交界的乌审召出现强 雷暴雨,据调查,8~10h内4处雨量超1000mm,最大 一处超过1400mm,强度之大为世界所罕见。
统计时一定要保证在规定的历时内的雨量要 “连续最大”,且要“长包短”,最后作雨强~历时 关系曲线。
历时 min
5 10 15 20 30 45 60 90 120
雨量 mm
7.0 9.8 12.1 13.7 16.0 19.1 20.4 22.4 23.1
雨强
mm/min
1.40 0.98 0.81 0.68 0.53 0.42 0.34 0.25 0.19
部、内蒙、宁夏、甘肃大部、新疆西部。 5、干旱带(arid zone)
P < 200mm、 T <60天,分布在内蒙、宁夏、甘 肃沙漠区、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 尔盆地藏北羌塘地区。
(2) 降水量的年内、年际变化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春夏
季,例如长江以南地区,3~6月或4~7月雨量约占 全年的50~60%;华北、东北地区,6~9月雨量约 占全年的70~80%。
表示降水特征的指标: ① 降雨量(amount of rain):
降落到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mm计 降雨量等级:凡日降雨量大于50mm称为暴雨 暴雨(storm):50~100mm 大暴雨(heavy storm):100~200mm 特大暴雨(extraordinary storm):>200mm
起讫时间 起迄
16:43 16:48 16:43 16:53 16:43 16:58 16:43 17:03 16:43 17:13 16:43 17:28 16:37 17:37 16:37 18:07 16:37 18:19
i
i1
i2
i3
t1 t2
t3
规律:平均雨 强随历时增长 而减小。
历时
排水工程:每 年统计6~8场最 大降雨,n ≥ 20a.
(1)器测法 1)雨量器(rain gauge receiver) 如图6.1 ,是最简单的测雨器,分时段人工观测.
每天 8:00 ~ 8:00 需要时可分段观测。
2)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siphon rainfall recorder)
如图6.2,承雨器 将雨量导入浮子室,浮 子随注入的雨水增加而 上升,带动自记笔在附 有时钟的转筒上的记录 纸上连续记录随时间累 积增加的雨量。
i (mm/min)
it ,T
5min 10min
15min 20min 30min 45min 60min 90min 120min
P’(%)
T
次频率和重现期:
设有n年实测雨强资料,每年选择6~8场暴雨数据, 样本容量S=(3~5)n,次频率P’ 和次重现期 T’ 为:
次频率: 次重现期:
P' m S
2、九种降雨历时,每种历时每年从大到小选择3~5个 最大数值,组成一个样本,样本容量 S=(3~5)n(S 应大于40),计算每个雨强数据的经验频率(次频 率),然后频率分析,计算重现期为 0.25、0.33、 0.50、1、2、3、5、10 a 的相应暴雨强度,作 i ~ t ~ T 关系表。表6-4
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用水的主 要来源。在排水工程设计中,如城市和工矿企业的排 水系统和防洪工程的设计中,需要收集降水(暴雨) 资料,推算设计雨水流量和设计洪水。
6.1.1 降水的观测
(Observation of precipitation) 为了掌握各地降水的变化,水文气象部门设立了 大量的雨量站、气象站、水文站观测降水。
城市水文学--6 城市设计暴雨
一、有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1)设计流域实测流量资料不足或缺乏时就有必要研究由暴雨资料
推求设计洪水的问题; (2)人类活动破坏了洪水系列的一致性; (3)多种方法,互相印证,合理选定; (4)PMP (Possible Maximum Precipitation) 和小流域设计洪水常用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并有连续枯水年组和 丰水年组的交替。年降水量越小的地方往往年际间 变化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