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合集下载

历史新课标必修三五年高考真题演练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历史新课标必修三五年高考真题演练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1.(2007宁夏文综)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C.字形严谨。

笔画密集繁复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2.(2007山东卷)在人类历史又分散到整体的发展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件是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B.邀请中国朋友去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3.(2007海南卷)图3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A.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4.(08上海综合能力)某蜡像馆工作人员欲按年代先后给下列历史人物的蜡像排序,正确的是①屈原②徐光启③司马光④司马迁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5.(2008江苏)“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6.(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分)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

《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10.(09安徽文综卷)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园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

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A.顾恺之 B.吴道子C.张择端 D.郑板桥11.(2009广东文基)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12.(2009浙江文综卷)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13.(2009山东基本能力)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

文化类题目

文化类题目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11. (泰安市高三期末考试)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

你认为“黑脸”表示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猛残暴D.失意消极解析:A 黑脸的包公是古代忠勇正义的化身。

B 清乾隆五十五年,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戏剧团——三庆班,京城献艺。

(扬州一中07-08第一学期月考)牛顿的运动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112.(2007深圳联考)根据你对我国各时期绘画特征的了解,判断下列哪一绘画创作于我国唐代A .B .C .D .B 唐朝绘画的特征是表现出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线条粗细变化。

A 项是战国时期的绘画;C 和D 是宋元时期的绘画。

113.(2007泰安期末)对右图所示的秦《泰山刻石》的书法特征的表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B .骨气丰匀,方圆绝妙C .画如铁石,讲求对称D .追求个性,狂放不羁解析:(D 材料不能体现D 的特点,材料式选择题贵在解析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114.(2007泰安期末)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解析:(A 关键抓住“文”和“画”两个字来解析材料)115.(2007泰安期末)“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A.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B. 历史人物的真伪很难辩别C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D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116.(2007泰安期末)京剧产生的原因包括①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口味②汉调、徽调合流并逐渐融入北京语汇③艺术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④“同光十三绝”的努力A .②③④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解析:C 京剧约产生于清朝前期乾隆年间,而非清朝后期同光年间 解析:(A 解题关键在于二:一是要大致了解历史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二是抓住“当初”和“一生”两个关键词)117.(2007泰安期末)明清时期的小说多以反封建统治为题材,这反映了A.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解析:(B 关键在于掌握文学和政治经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反封建统治”这种政治现象属于社会存在)118. (2007惠州一模)今年是我国农历“猪”(丁亥)年,在甲骨文中,先人们称猪为“豕”,下列甲骨文中哪个是“豕”字 B解析:甲骨文的象形特征较为明显,从左到右依次是牛、猪、鸡和羊。

高二历史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3-10

高二历史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3-10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选择题1.推断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最为可信的证据是()A.权威观点B.文献记载C.考古发现D.民间传说【解析】考古发现属于第一手资料,不带有主观意志,最为可信。

【答案】 C2.下列关于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B.中国书法艺术在唐朝之前属于自发阶段C.中国书法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诸多字体D.书法艺术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之一【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在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答案】 B3.(2011·皖南高二检测)我国古代的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十分喜爱绚丽多姿的书法艺术,上面是一幅金章宗完颜璟书法作品的拓片。

拓片中的字体属于()A.楷书B.行书C.草书D.隶书【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应用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各种字体的特征。

拓片中的字体符合楷书的字体特征: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据此可以判断选A项。

【答案】 A4.(2011·温州学业水平检测)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如果你想临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应该选择下列哪一字帖()【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书法艺术的能力,以及对各种书体特点的掌握,四幅图片展示的书体依次是甲骨文、楷书、行书、草书。

【答案】 C5.关于以下两幅作品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幅作品都出自东晋画家顾恺之之手B.《女史箴图》人物造型动态自然,线描富有韵律之美,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秀雅和高贵C.《洛神赋图》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D.《送子天王图》与这两幅作品属于同一时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成就。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都出自东晋画家顾恺之之手,而《送子天王图》是唐代吴道子的作品。

【答案】 D6.在欣赏宋朝《清明上河图》时,参观者发表了以下见解,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它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B.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反映C.它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的活跃D.它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2022版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练习新人教版必

2022版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练习新人教版必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2020北京海淀高三第二学期期末)卜辞是商周时期在龟甲上用甲骨文刻写的有关占卜的文字,一般由序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下表。

类别内容举例序辞叙述占卜的时间和占人的名字武丁之时命辞记录所占卜的问题和期限某次征战占辞记录国王对卜兆的解释显示大吉验辞记验事实与预卜的结果是否相符得到应验由此可知( )①甲骨文为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②商朝王权神秘色彩浓厚③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④甲骨文实现了文化普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021江苏扬州中学高一期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王羲之的主要贡献一是开辟了草书和楷书相结合的书法发展道路,二是创造了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方法。

唐朝对他的书法推崇备至。

据此可知,王羲之 ( )A.是古代从事书法创作的第一人B.使书法成为了一门艺术C.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D.引领了唐朝书法的发展3.(2020江苏如皋高二第二学期质量调研)唐朝李颀有诗赠书法家好友,称其:“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以下与该书法家创作风格一致的作品是 ( )4.中国书法向有晋韵、唐法、宋意之说。

下列书法作品体现晋韵的是( )题组二古代中国绘画艺术5.(2021河南师大附中高二期中)有学者认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画,开始打破了诗与画的界限,突出其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带有浓郁的文人雅趣的意味,创造出有别于一般画家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该学者认为王维( )A.是唐朝最负盛名的诗人B.开后世文人画之先河C.追求景物的逼真摹写D.身处中国画成熟时期6.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地方而京城,由乡村而城市,出于一种心理需要和情感回忆,山水画在宋代日益发展和成熟起来。

这说明山水画的发展( )A.与社会阶层的变动有关B.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C.是科举制度完善的产物D.受到新儒学思想的影响7.(2020山西吕梁高二期中)北宋画家在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时提出:“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黄 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 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 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 行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征明(1470~1559年)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发展脉络、演变的
总趋势?
时间:商朝
脉络: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总趋势:由繁到简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发展脉络、演变的 总趋势?
心所欲。这种几乎
怀素 《自叙帖》
无法辨识的“狂草” 实际上不再是一种
释文:戴公又云:驰毫骤墨列奔驷, 实用的书写字体了,
满座失声看不及。
而只是一种艺术观
赏形式罢了。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魏晋 自发 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
以前 阶段 (小篆——富于图案美;隶书——字型结构平衡对称)
笔画详备
结构严整 魏晋--定鼎 钟、王
楷书 实用价值
魏 自 兼具
笔画简约 唐代--盛世 欧、颜、柳
晋 时 期
觉 阶 段
审美 功能 与实 用功
草书
线条流畅 审美价值
兼具楷书的
东晋
王、王
唐晋朝王羲之、唐张颜、真怀卿、

[课件]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件]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敦煌彩塑
敦煌壁画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片段
元朝:
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 过山水画来抒发出来。 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 主中原的朝代,给士人的 感觉是凄凉、悲愤和无奈 的,这样的情怀表现在绘 画上就代郑板桥的 《墨竹图》
三、京剧的出现
1.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优伶——元杂剧——昆曲

分青衣、花旦、武旦、 刀马旦、老旦、贴旦、闺 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 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 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 后、公主、贵夫人、女将、 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 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 多为中老年妇女。

亦叫花脸。净角指 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 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 意为‘‘净”净行分如 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 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 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 如大将、和尚、绿林好 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 等。铜锤花脸称正净, 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 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 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 均有不同的特色。
《书告身》
王羲之 草书
王献之 草书
怀素《自叙帖》
张旭《古诗四帖》
《兰亭序》 之章法、结 构、笔法都 很完美,被 历代书家都 推为“天下 第一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 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 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 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秦 李斯 峄山石刻
汉 字 的 起 源 与 发 展
楷书
隶书
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两个阶段:自发(实用)(魏晋之前)
自觉(审美、实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图中书法体现了行草兼具的特点。
4.明代徐渭有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
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见该配诗画作是 ( A.山水画,重视写实 C.文人画,重视写意 B.风俗画,刻画习俗 D.人物画,形神俱备 )
【解析】选C。徐渭是文人画的代表,在他的绘画中用笔似草书 之飞动,淋漓恣纵,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恰如其分的结合,强
2.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有哪些风格?
提示:(1)特点: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2)风格:有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等不同风格。 3.京剧有什么特色? 提示: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 ,民间地 方色彩较弱;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 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
提示: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图画文字‛,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
最早的成熟文字。 2.行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 值。欧阳询是著名代表人物。( × ) 提示: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 美价值。欧阳询是楷书的著名代表。
3.中国画又称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 ) 提示: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
三、京剧的出现
1.戏曲的演变历程: 原始的歌舞 发展而来。 (1)起源:从___________ (2)春秋战国: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优伶。 元杂剧 把戏曲推向了成熟。 (3)元朝:_______ (4)明朝。 ①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昆曲 流传甚广。 ②_____
2.京剧:
3.发展历程: 时期 远古 时代 战国 从萌芽走向 成熟 _____ 特 点 代 表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标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标
是 A 项。 答案:A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届江西南昌一中、南昌十中联考)史学家认为,中 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传承而不中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汉字的推广无疑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你推测,西汉文书上的
字体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
)
B.行书 C.隶书 D.楷书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历史的理解。根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秦朝是小篆,后来逐步开 始使用隶书,汉朝广泛流行隶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项。 答案:C
元杂剧 (2)_______把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昆曲 (3)明朝时,江苏昆山一带形成______。
2.京剧的形成 (1)背景: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汉剧 (2)形成:道光年间,湖北______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京 剧”。 (3)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著名艺人有程 同光十三绝 长庚、谭鑫培等,号称“____________”。 (4)影响: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被誉为“国粹”。
解析: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 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答案:C
5.中国古代戏剧独树一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右图所反映的戏剧是(
A.昆曲 C.京剧
) B.元杂剧
D.徽剧
解析:题目中所给的图片是“脸谱”,脸谱是京剧戏曲中 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故
2.书法艺术的发展
魏晋 (1)阶段:中国书法以______为界限,大致பைடு நூலகம்以分为自发和
自觉两个阶段。
(2)功能: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
(3)概况

高三历史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PPT优秀课件

高三历史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PPT优秀课件
1.请辨认出下列属于书法中的何种字体?
文字题
视听题
1。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 1。下列作品属于什么时 2。绘画注重以形写神的是谁?期?名称是什么?
3。“吴带当风”说的是谁的画 2。请辨认下列属于什 4。隋唐时期,宗教壁画盛极一时么,时期的绘画? 当时哪个地方的壁画兴盛?
5。中国有这样一幅风俗画,被称为画苑 “国宝”之一。其最早收藏者是宋徽宗 (赵佶)。请问是什么画 ?
第10课
矫 若 惊 龙 , 飘 若 浮
遥 知 不 是 雪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问 渠 哪 得 清 如



请任选一组作答
文字题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哪些?
2。图画文字是指什么? 3。汉字何时形成完整体系? 4。请你说说某位书法家的小故事? 5。楷书的历史上出现过哪几种范式?
6。你知道颠张醉素是指什么吗? 7.这位皇帝开创了一种书法体裁,你知 道他是谁吗? 这种体裁叫什么? 视听题
6。将绘画、书法、篆刻和文学艺 术结为一体的是什么画 ?
文字题 1。中国戏曲的源头是什么?
2。哪种剧把中国戏曲推向成熟?
3。江苏昆山今天是国家的著名工业园,也是外 商钟爱的投资地之一,但是在清朝之前曾经产生 过一统戏曲界的剧种,你知道是什么吗?
4。康熙陪其母亲在看京剧?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视听题 1。下列是什么剧? 2。下列是京剧的什么行当?
A
B
趋势:由繁到简
Hale Waihona Puke ECD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程咬金
廉颇
包拯
曹操
吕蒙
宇文成都
1.请指出汉字的演变顺序?并指出汉字演变的总 趋势是什么?

【创新设计】2105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精美课件: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创新设计】2105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精美课件: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演变 (1)起源与成熟:中国的原始文字称为“________”; 至____,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2)发展脉络:汉字按照________、大篆、______、 ______、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3)演变总趋势:由____到____。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6)两宋时期:__________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 ______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北宋画家张择 端的《__________》。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______成就最为突出,最 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________。元代王冕的《墨梅 图》、明代徐渭的《__________》、清代郑板桥的 《______》,都是写意画精品。
答案: (6)宫廷画院 风俗画 画 牡丹蕉石图 墨兰图
清明上河图
文人画
写意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三、京剧的出现
1.中国戏曲的起源:从原始的____发展而来。 2. 中国戏曲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 ______。
(2)______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________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______流传甚广。 答案:1.歌舞 2.(1)优伶 (2)元杂剧 金品质•高追求 (3)戏曲演出 昆曲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
【解析】 逐项分析,A、B、D三项是对京剧的正确叙述, 而元杂剧是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答案】 C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人们 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开始追求各种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 于是出现了以北宋四大书法家为代表的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的新流派。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冲击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士人阶层在对书法的追求上进一步突破前人的法度约束,更加 强调个性化创造,使之趋于平民化和世俗化。书法艺术从士人 阶层日渐普及到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D项中北宋盛行风俗画的说法
是正确的,但《洛神赋图》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人物画,
因而D项错误。 【答案】 D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
(2009 年江门调研)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昌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3) 主要成就: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迎来第一个繁盛期, 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4)走向世界: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 的赞赏。
汉字的起源演变及书法艺术的成就
(2008年淄博三模)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
里面的“京”字是创始于下列哪个朝代的书体
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宋朝
D.清朝
()
【解析】 会徽的“京”字为篆体,秦朝统一文字,小篆成 为标准字体。
【答案】 A
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B.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 C.唐朝时期——宗教画——《送子天王图》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特征 ——①中 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 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 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②汉字书 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 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 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③以 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 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三、学习延伸:文人画盛行于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要么是文人得不到重视,要么 是文人受到的钳制很多,文人们以画写意, 也就是通过画笔表述自己的思想感受,因 此文人画不是以写真为目的,而是以表意 为根本。因此,文人画重写意,讲究的是 气韵、笔墨,通过笔墨表达主观意念。所 以我们欣赏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画,感觉到 的不是笔墨,不是色彩,更不是技巧,而 是一种韵致,是一种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述 的韵致。即使是文字写成的诗词,其意境 也常常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原因——① 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 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 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 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②汉 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 大的单体字,为富于个性化的 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③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 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 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⑤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立 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 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
京剧形成的条件 —— ( 1 )经 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 2 )统治者的重视。( 3 ) 艺术家们的努力。(4)广大 徽汉艺人的努力。
课本习题提示
一、学思之窗: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 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 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 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 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四《中国古代艺术史》1

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四《中国古代艺术史》1

专题四:中国古代艺术史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 •美术(1)春秋战国时期:①绘画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当时许多贵族府第都有壁画。

②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③青铜器装饰从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的画面,如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画面。

(2 )秦汉时期:绘画艺术丰富多彩,主要有壁画、帛画、木刻画等。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是珍品。

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是了解当时人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珍贵资料。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

①三国时期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②东晋:顾恺之是著名画家,以擅长画人物著称,布局严密、线条流畅,《女史箴图》《洛神赋图》(4)隋唐时期: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姿多彩。

①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

②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态。

③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主题。

④杰出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

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

(5)北宋:表现人们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代表作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 •音乐(1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和其他乐器,说明了那时音乐的发展。

(2)隋朝有九部乐,唐代扩充为十部乐,受到了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

著名的乐曲有《秦王破阵乐》。

3 .舞蹈、隋唐的舞蹈也受到了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

舞蹈分为雄劲的健舞和柔美的软舞。

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舞》成就很高。

4 .雕塑(1)秦汉:雕塑成就辉煌。

陶塑精品最突出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东汉成都的说唱俑和洛阳的杂技俑,造型生动活泼。

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也极具艺术价值。

(2)魏晋南北朝:因佛教传播,在一些地方修造了石窟寺。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5 .书法(1 )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著名的书法家是蔡邕。

(2)魏晋南北朝时期:①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这是汉字书法的一种进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4.其他剧种
黄梅戏
川剧
1、目前所知最早 的成熟的汉字是:
A、金文
B、籀文
C、铜器刻画符号
D、甲骨文
2、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字”,将统一哪一 字体作为官方规范规则:
A、隶书 B、籀文 C、楷书 D、小篆
3、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 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 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 《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大篆)
大篆起于西周晚
年,是春秋战国时期 通行于秦国的汉字形 体。大篆也称籀文, 因见于《史籀篇》得 名。大篆的主要特点 是:象形符号进一步 失去象形性;笔画线 条化,匀称、柔婉; 构形较复杂,字形趋 于方块形,比金文工 整。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起源:6000多年前,“文字图画” (2)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金 文)、小篆、隶书、楷书
(3)总趋势:由繁到简
(4)过程: 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
篆书、秦隶
今文阶段:隶书、楷书
什么是书法?
所谓书法,从字面上看是书写的法则,写字的艺术, 准确地来说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是 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 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 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 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 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近代著名 散文家梁实秋

历史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十年高考真题

历史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十年高考真题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2020.1·浙江高考·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

右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

据此判断A.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B.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C.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D.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2.(2020·全国Ⅱ卷高考·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

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

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3.(2020·全国Ⅲ卷高考·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4.(2020·全国Ⅰ卷高考·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图4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5.(2019.4·浙江高考·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①甲骨文②行书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⑥草书⑦楷书A.②⑤⑦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6.(2019·海南高考·6)图1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A.①B.②C.③D.④7.(2018.4·浙江高考·4)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

• D.是诗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1.戏曲的发展 • (1)起源:中国戏曲从原始的 发展而来。 歌舞 • (2) 春秋战国: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 优伶 称为 。 • (3) 元代: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 • (4) 明代: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 昆曲 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 ,流行 甚广。
• 1.从萌芽走向成熟 • (1) 起 源 : 源 于 远 古 时 代 (2)成熟:战国帛画《 》、《人物 人物龙凤图 驭龙图》。 • 2.特点:注重 ,追求“得意忘 写意传神 形”。
• 3.发展 • (1)魏晋时期 • ①特点: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 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 ②代表:顾恺之留下了《 》《 洛 神 女史箴图 赋图》等传世佳作;提出了“以形写神”,画 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 1.汉字 • (1)演变 • ①起源: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可以读出来的图画, 称为“图画文字”。 • ②成熟: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 ③演变: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 。 楷书 • (2)特点: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 • • • • • • •
2.书法 (1)阶段特征 ①魏晋以前基本是 自发 阶段。 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 阶段,书法成为一 自觉 种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3)楷书 ①特点: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其他 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钟繇 ②代表:魏晋的 、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
• 京剧艺术发展演变的启示。 • 精讲: (1) 艺术要大胆创新,吸收借鉴,博 采众长,才能有生命力,不能固守传统,因循 守旧。 • (2) 开放不仅适用于发展经济,也同样适用于 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 (3) 民族艺术的创新还要结合实际,扎根于民 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必修III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班级:组别:姓名:等级:第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1)汉字与书法艺术;(2)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3)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考点梳理】(一)汉字与书法艺术及书法特征1.汉字(1)起源:图画————→象形字————→汉字(符号化)(2)脉络:甲骨文——小篆——楷书(3)趋势:2.书法(1)发展脉络:中国书法大致分为两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基本是,魏晋时期开始进入。

(2)楷书①特点:笔画详备、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

②代表人物魏晋时期:、,唐代:、、(3)草书:①特点:笔画简约、、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

②代表人物:东晋、,唐朝、。

(4)行书:①特点:兼具的规矩和的放纵, 具有和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②代表人物:东晋,唐朝,北宋,元朝,明朝(二)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及特征1、不同时期特点及代表作2、特点:写意传神,追求“”。

1.产生:a、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b、道光年间,“”。

c、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2.发展:a、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b、,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c、以来,走向世界。

【易错易混点】1.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

2.京剧是北京的地方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京剧是由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而形成的。

【学以致用】1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2.今年两会期间,有一位政协委员建议,全国用十年的时间逐步恢复繁体字,引起社会广泛议论。

假如你对此持反对意见,最主要的理由是()A.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繁体字 B.汉字由繁到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简体字已经得到海外文化的全部认可 D.简体字更具有艺术魅力3.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充满魅力 中国的古

充满魅力 中国的古
对以上的不同观点,你比较倾向于哪一种意见?为什么? 对以上的不同观点,你比较倾向于哪一种意见?为什么? 从中国古代戏曲的盛衰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中国古代戏曲的盛衰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楷书 :形成于汉末 . 形成于汉末 开始盛行于晋代 (4)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 . (5)草书 :最具写意性,最能表现和抒发 最具写意性, 书法家的感情,字体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书法家的感情,字体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课堂反馈
1,下列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下列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思考: 思考:清朝前期京剧为什么产生 在北京? 在北京?
一种观点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难以反 种观点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 映当前的现实生活, 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 口味,所以观众越来越少,只能日渐衰亡. 口味,所以观众越来越少,只能日渐衰亡.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样不动 的加以保存. 的加以保存.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但是它也应当与时俱进, 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但是它也应当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 推陈出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 并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 并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
2.文人画及其艺术特点
(1)地位: (1)地位: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地位 艺术特点: 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2)艺术特点: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在创作上 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 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 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 王冕《墨梅图》
徐 渭 : 《 牡 丹 蕉 石 图 》
徐渭晚年又号青藤 道人。性情奔放,不拘 礼节。画法学米南宫。 山水、人物、花鸟、虫 鱼都极佳妙;笔简意赅 ,善于概括事物的形象 ,实开明代以来水墨写 意一画的新风格。此幅 墨韵气势,奔放横溢。 其特点更在于他以笔墨 形象寄予浓烈的思想感 情。
草书
始于汉初 东晋成熟
唐朝张旭、怀素
东晋王羲之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頫 明朝文征明
行书
始于东汉 西晋成熟
学思之窗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 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 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 ,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 ,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 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政治上: 经济上: 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汉字本身 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时 期 特
门类丰富 士大夫活跃于画坛 吸取外来美术风格 中国绘画的一个高 峰 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大篆
又称籀zhòu文, 相传是西周周宣王 太史籀所创,是一 种较为统一的文字 ,使用起来较为方 便。
小篆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 始皇统一六国后, “书同文”,向全国 颁布的官定文字。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 是相当规范,偏旁有 统一的样式,笔画委 婉曲折,粗细匀称, 字形狭长。
秦 李斯 峄山石刻
隶书的出现 是秦代书法发展 的结果,他把大 小篆的笔划由圆 转改为方折。这 个变化使得书写 速度提高,后这 种字体在公文中 广泛使用。
观察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程咬金
廉颇
包拯
曹操
吕蒙
宇文成都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2、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汉字与书法
(一)汉字
1、起源: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2、成熟: 商朝(象形字符号化)
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
4、发展: a、清朝时期,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b、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京剧有哪些艺术特色?
(1)内容: 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乐器:
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 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式。
(3)角色: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 (4)表演艺术: 唱、做、念、打结合;独具特色的艺术体
系。 表演有程式性和虚拟性,虚实结合, 形神兼备。
魅之一:“唱与念” ----音乐艺术 魅之二:“做与打” ----形体艺术、武术与杂技 魅之三:服饰、脸谱与布景 ----工艺与舞台美术
饮 ;从甲骨到篆体再到楷体
甲 骨 文
由于是刀刻的 ,所以其线条 多方折,劲直 为主,同时字 体的结构,长 短,大小都没 有定势。
三、京剧的出现
1、戏曲的发展:
(1)起源:原始歌舞 (2)发展: 春秋战国:优伶 (3)成熟: 元杂剧
(4)进一步发展: 明朝:昆曲
思考:清代的京剧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1、背景: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活跃。 统治者支持。
2、形成: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3、成熟:
张 旭 草 书
怀 素 草 书
怀素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和尚 史称“草圣”。
唐 颜 真 卿 《 多 宝 塔 碑 》 局 部 .
“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
《玄秘塔碑》(局部)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 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 “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 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 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 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 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 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 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 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京剧四大名旦
生 慧荀
秋砚 程
云小 尚
芳兰 梅
三、京剧的出现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 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 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 春,用作辅色暗示人物命运,如蒋忠、华雄 、高登等;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 猛、粗率,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 包拯 程咬金 廉颇 、项羽、杨七郎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彪悍、 阴险、凶狠残暴,如庞涓、宇文成都、典韦 。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刚强骁勇、粗 犷、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程 咬金、公孙胜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象征阴险 狡诈的坏人,如曹操、严嵩、赵高、秦桧、 曹操 吕蒙 宇文成都 司马懿等。
《同光十三绝》晚清·沈蓉圃 绘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 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都是名噪一时的艺人 。自左至右:郝兰田《行路》康氏)张胜奎(《一捧雪 》莫成)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 家》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王宝钏)程长庚( 《群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 《采桑》罗敷)杨鸣玉(《思志成》明天亮)卢胜奎( 《空城计》诸葛亮)朱莲芬(《琴桃》陈妙常)谭鑫培 (《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探母》杨延辉)
魏晋时期 顾恺之《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局部)东晋 顾恺之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 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是了解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史料。
只不个吾 流要个家 清人花洗 气夸开砚 满好淡池 乾颜墨头 坤色痕树 。,。,
隶书
楷书
楷书诞生以后 ,汉字的字形字体 就稳定下来了,确 定了“横、竖、撇 、点、捺、挑、钩 、折”的基本比画 ,各个字的比画数 和笔顺也固定起来 。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帖》(摹本)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 ,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 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展示完毕•点Fra bibliotek代表人物及作品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夫妻饮宴图》
顾恺之《女史箴图》
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以人物肖像为主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两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展子虔《游春图》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王冕《墨梅图》 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徐渭《牡丹礁石图》 郑板桥《墨兰图》
3、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楷书—行书—草书 正式书体
辅助书体
4、趋势: 由繁到简
赏“ 龙 ” 字 欣
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特点 发展时期
魏晋成熟 唐代鼎盛
代表人物
钟繇 王羲之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严整 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 纵情, 兼具楷书的规 矩和草书的放 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