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医疗事故事件案例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9877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8.png)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因疏忽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事故。
近年来,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损失。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医疗事故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案例介绍:某患者因患有肝病到一家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被诊断为肝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恶化,最终不幸去世。
患者家属认为医院的诊断和治疗存在问题,于是向医院提出质疑,要求进行调查。
经过专家组的调查,发现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误,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最终不幸去世。
原因分析:1、医生诊断失误:在本案中,医生将患者的病情误诊为肝炎,这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并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
诊断是医疗活动的基础,医生的诊断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医院管理不善:医院在管理方面存在疏忽,导致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指导和监督,这也是本案发生的原因之一。
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医生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医生在诊疗活动中遵守规定,提高医疗质量。
3、医患沟通不足:在本案中,医患之间的沟通不足,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不了解,最终导致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生应该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影响分析:1、患者生命损失:本案中患者的死亡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损失。
医疗事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可逆转的痛苦和损失。
2、医院声誉受损:医疗事故的发生会对医院的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
患者家属往往会通过各种渠道曝光医疗事故,导致医院的社会形象受损,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3、医生职业发展受阻:医生在医疗事故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果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存在问题,将会对其职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靖西市中医院医疗事故案例
![靖西市中医院医疗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cc2302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4.png)
靖西市中医院医疗事故案例崔某某,祖籍西安,长期在xxx居住、生活及工作。
2019年7月某日回高陵省亲。
回家后,崔某某因“间断性大便糖稀伴腹胀、乏力10余年”在西安市高陵区某医院就诊。
某医院诊断后,建议崔某某服用中草药治疗,并开具了具体组方。
就诊当日,崔某某在家中煎服中药约40分钟后,出现全身不适,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神志不清,言语对答不切题,瞳孔放大,时有循衣摸床等症状。
家属随即将崔某某送至高陵区某医院救治,后因病情严重转入西安市某三甲医院急诊室观察医治,并于1周后好转离院。
崔某某认为,高陵区某医院对其所用治疗中草药不当,造成其昏迷不醒,丧失意识且四肢麻木,故要求高陵区某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崔某某与其妻多次找医院要求赔偿未果,后向某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递交了申请书。
医调委接受申请后,便集中进行了调解。
被申请人高陵区某医院坚持认为自身无过错,不承担责任,故不予赔偿也不再参与调解。
高陵区医调委依照调解程序出具了《医患纠纷终止调解书》。
2020年2月某日,崔某某电话联系医调委,再次提出申请调解纠纷。
经医调委沟通后,高陵区某医院同意进行线上调解。
【调解过程】调解开始,某医院首先表示患者在其医院治疗时,其症状、舌苔、脉象与诊断相符,处方用药与诊断、证型相符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计量用药,无违反中药“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无应用大毒药物,用药过程中符合中药调剂规范。
其次,患者崔某某长期居住在西藏拉萨,2019年7月某日就诊时,刚从拉萨回来第三天,由高原下到平原地区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适、乏困无力、困倦、嗜睡等“低原反应”,而且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红细胞偏高,患者病情变化可能与其个人体质有关。
另外,患者崔某某在西安某三甲医院急诊诊断结果为“药物中毒待排”,其用药未见使用解毒药物,因此不能确切认为是因药物中毒引起的结果,需要做进一步排查。
至于崔某某提出的承担误工费、陪护费、往返机票费、食宿费以及精神赔偿费共计xxxxx余元等要求于法无据,且医院无过错,故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胎死腹中医疗事故赔偿案例
![胎死腹中医疗事故赔偿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bf915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a.png)
胎死腹中医疗事故赔偿案例
据统计,我国妇幼保健机构每年因出生缺陷是引起胎儿死亡的主
要原因之一。
2019年1月,一名34岁的妇女在北京妇幼保健院分娩,可她在那里分娩时发现胎儿已死亡,医院此项诊断极其令人震惊,整
个过程出乎意料。
起初,这位妇女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并立刻要求把她的劳动重新
发起,但是医生却表明,由于担心存在胎盘异常以及胎儿死亡,他们
不负责重新启动其劳动,使得医院承担责任尤其困难。
经过多次讨论,该妇女总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根据双方的商议,医院同意赔付她与胎儿的损失,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医疗事故,出现这
么一个情况是未能及时应对,未能及时排除存在的病因而造成的损失。
最终,妇女经过同意所有伤害内容后,医院开出了售后报价原则,按照节育伤害的赔偿标准,报价了786.3元,用以赔偿他们与胎儿遭
受的损失。
以上是一起胎死腹中医疗事故赔偿案例。
这名妇女备受痛苦,希
望各地医疗机构能警惕一下,在一种情况下,尽量排除病源,确保母
婴安全。
同时也希望这样的案件能够成为为社会实践者提供参考,多
多尊重客户的权益,以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医事法律案例分析(3篇)
![医事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f4368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9.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李某因持续头痛、恶心等症状,前往某市某三甲医院就诊。
经初步检查,医院诊断为“偏头痛”,给予对症治疗。
然而,李某的病情并未得到缓解,反而逐渐加重。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李某病情恶化,再次前往该医院就诊。
经详细检查,医院最终确诊为“脑肿瘤”,并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此时,李某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情恶化,最终不幸去世。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医院是否构成医疗过错?2. 医院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三、案例分析1. 医院是否构成医疗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医院在李某初次就诊时,仅诊断为“偏头痛”,未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导致李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根据诊疗护理规范,医院在患者初次就诊时,应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其他可能性,以便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
因此,医院在初次诊疗过程中,存在违反诊疗护理规范的行为,构成医疗过错。
2. 医院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医疗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医院因医疗过错导致李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情恶化,最终不幸去世。
根据法律规定,医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医院在李某初次就诊时,未进行全面检查,导致李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构成医疗过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医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医院赔偿李某家属医疗费、误工费、丧葬费等共计人民币30万元。
五、案件启示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提高诊疗水平,保障患者权益。
2. 患者应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益,如有医疗纠纷,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3. 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临床输血事件案例分析-医学精品
![临床输血事件案例分析-医学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4c6555f565ce05087632135b.png)
急寻“熊猫血”救人
• 2019年3 月1日,一条求助微博广为流传。微博内容大 致为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学生王焦武正在农垦三亚医院 重诊室,急需HrAB阴性血(俗称熊猫血)。最终,急需熊猫 血救命的王焦武还是去世了。据王焦武的孪生哥哥王焦文 介绍,王焦武于2日清晨5点多钟去世。同是HrAB阴性血 的王焦文3月1日赶至医院后抽了200毫升血。通过海南省 血液中心等多种渠道,先后有4批HrAB阴性血被调至农垦 三亚医院,但依旧无法挽救回22岁的王焦武。王焦文说, 由于弟弟在抢救期间凝血功能失常,被调来的血液几乎没 有使用。
Rh (D)阴性病人如何输血? 有什么法律法规依据?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卫医发[2000]184号
第十条: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 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 输血。
第十五条: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 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 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 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 时Rh(D) 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 交叉配血。
液对董明霞实施抢救,但齐鲁医院方面坚持按《献血法》的规定,不
同意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献血者的血液只有检验
合格之后才能使用。冷冻血液的解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一个单位
(200ml)最快也要3个小时,多个单位的血液同时解冻,需时更长,在
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快的速度解冻4个单位的血液,也要用4个
没有完善的应对措施或预案,使董良霞失去及时获得救治的机会。山东 某医院和某血液中心均存在一定过错。
2019年11月1日,济南历下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两家医院和血液中心共赔偿约35万元。
综观对董明霞整个医疗救治过程,结合鉴定意见
法律案例医疗事故(3篇)
![法律案例医疗事故(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129a5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1.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李某,男,50岁,因突发急性阑尾炎入住被告某医院接受治疗。
入院后,被告医院安排原告进行了手术,但术后原告出现严重并发症,经抢救无效死亡。
原告家属认为被告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原告死亡,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被告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2. 被告医院的过错与原告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3. 被告医院应承担多少赔偿责任?三、法院审理过程1. 被告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以下过错:(1)术前检查不全面。
被告医院在手术前未对原告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原告患有严重心脏病。
(2)手术操作不规范。
被告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导致原告术中感染。
(3)术后观察不及时。
被告医院在手术结束后,未对原告进行及时的术后观察,导致原告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2. 被告医院的过错与原告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法院认为,被告医院的过错与原告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原告在手术过程中感染,导致病情恶化,最终死亡。
被告医院的过错是导致原告死亡的主要原因。
3. 被告医院应承担多少赔偿责任?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本案的具体情况,认定被告医院应承担70%的赔偿责任。
原告家属要求被告医院赔偿人民币50万元,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医院赔偿人民币35万元。
四、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医疗事故纠纷案件,涉及医疗责任、患者权益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本案的几点分析:1.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认定标准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患者的人身损害与医疗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行为与患者的人身损害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医疗纠纷防范警示案例二
![医疗纠纷防范警示案例二](https://img.taocdn.com/s3/m/145ddebcd4d8d15abe234e9e.png)
2019年医疗纠纷防范警示案例(二) 死亡产妇事件调查结果公布: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近日,一条《女子引产后纱布遗留体内腹痛146天死亡 责任该谁负?》的报道显示,去年6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一名42岁的中年妇女在当地一家民营医院做完剖宫引产手术后,腹痛持续了四个月之久。
在辗转三家医院进行六次治疗后,她最终还是在疼痛的折磨中不幸离世。
让家属难以接受的是,法医在对尸体进行病理解剖的过程中,在死者的小肠肠腔内竟然发现了三块纱布。
司法鉴定意见认为,这三块纱布就是导致病变、最终使患者感染性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攀枝花市法正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这份司法鉴定意见书还载明:死者袁平秀“主要因肠梗阻、肠破裂至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腹腔炎、盆腔炎导致感染性休克死亡”。
攀枝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攀枝花宏实医院(产妇肠腔纱布死亡)事件进行了调查,并于2019 年 1月 11 日晚在攀枝花卫计委网站发布。
根据调查情况,结合省市专家分析意见、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咨询意见,得出调查结果并作出处理,现将相关情况公布如下:(一)死者袁平秀肠道内纱布系 2018 年 6 月 6 日在攀枝花宏实医院行“剖宫取胎术”时遗留,最终引发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
本病例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攀枝花宏实医院承担主要责任,后续诊疗医院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未按疑难疾病采取进一步诊断措施,承担轻微责任。
(二)攀枝花宏实医院6月6日对袁平秀实施的“剖宫取胎术”无手术指征。
参与术前讨论的文莉琼医生负主要责任,胡晓峰医生负次要责任。
(三)攀枝花宏实医院存在手术室能力建设不足、管理不到位、缺乏对制度落实的监督纠错机制等问题。
在此次手术更换手术包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手术室管理相关制度。
器械护士苏阿芹、巡回护士周燕负主要责任,文莉琼医生负次要责任。
(四)西区卫生计生局存在对攀枝花宏实医院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五)经核查,攀枝花宏实医院、手术医护人员具有相应资质,无超范围行医的情况。
医院管理法律风险案例(3篇)
![医院管理法律风险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cc1f7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b.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纠纷和法律风险问题逐渐增多。
本案例将分析一起因医院管理不善导致的法律风险案例。
二、案例描述2019年5月,患者李某因突发心脏病入住该医院急诊科。
入院后,医生为李某进行了紧急手术,但术后李某出现昏迷症状,经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的家属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死亡,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经调查,发现以下事实:1. 患者李某入院时,医院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未能及时发现其心脏病病情的严重性。
2. 手术过程中,医生未严格按照手术规范操作,导致手术风险增加。
3. 术后,医院未对李某进行严密观察,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4. 医院未按规定进行病历书写,病历资料不完整。
三、法律风险分析1. 医疗责任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权承担无过错责任。
本案中,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死亡,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医疗纠纷处理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
本案中,医院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可能导致纠纷处理不公,引发新的法律风险。
3. 医疗保险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四十六条,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承担保险责任。
本案中,若患者家属向保险公司索赔,医院可能因未按规定处理医疗纠纷,导致保险公司拒绝赔偿,从而增加医院的经济负担。
4. 医疗监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
本案中,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可能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罚,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四、案例分析及建议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医疗规范,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医疗事故纠纷案例
![医疗事故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ae312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f.png)
医疗事故纠纷案例医疗事故纠纷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因过失或疏忽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引发的纠纷。
这类纠纷不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造成了名誉和经济上的损失。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医疗事故纠纷案例。
2019年,某市一家医院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纠纷。
患者小王因患有急性阑尾炎被送入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当天,小王被推进手术室,手术开始后不久,医生发现手术室内的手术器械不全,需要另外调取。
手术被迫中断,等待器械的过程中,小王出现了严重的感染症状,需要进行抢救。
最终,小王的病情恶化,不幸离世。
小王的家属对医院提起了诉讼,指责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疏忽和过失,导致了小王的死亡。
法院受理了此案,进行了调查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查明了一些关键事实。
首先,医院确实存在手术器械不全的情况,这是医院管理不善的表现。
其次,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小王的感染症状,也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这是医生个人的疏忽。
最后,医院在处理医疗事故后,未能给予小王的家属及时、充分的解释和赔偿,导致了纠纷的进一步恶化。
最终,法院判决医院赔偿小王的家属一定数额的经济损失,并要求医院对医疗事故进行深刻反思,加强内部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这个案例反映了医疗事故纠纷的典型特征:一方面是医院管理不善,导致了手术器械不全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医生个人疏忽,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
在这起案件中,医院和医生都存在责任,导致了患者不幸的死亡,也给医疗纠纷的解决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医疗事故纠纷案件的处理需要全面考虑医院管理、医生行为、患者权益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法律、医学、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同时,也需要医院和医生本身的自律和责任意识,以及对患者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医疗事故纠纷,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法律援助医疗事故案例(3篇)
![法律援助医疗事故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2e328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5.png)
第1篇一、引言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事故案件也日益增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损失。
在此背景下,法律援助在医疗事故案件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本文将以某医疗事故案为例,探讨法律援助在医疗事故案件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2019年,某市市民张先生因胸部不适,到某三甲医院就诊。
经检查,张先生被诊断为肺结核。
在治疗过程中,医院未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张先生的病情加重,最终因呼吸衰竭去世。
张先生的家属认为医院存在医疗过错,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件审理过程1. 张先生家属申请法律援助由于张先生家属经济条件较差,无力承担诉讼费用。
在了解情况后,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决定为张先生家属提供法律援助。
2. 法律援助律师介入法律援助律师在接到案件后,首先对案件进行了调查取证。
律师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以下过错:(1)未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张先生病情加重;(2)在治疗过程中,医院未告知张先生及其家属病情变化和治疗方案,导致张先生及其家属未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法院审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根据法律援助律师提供的证据,认定医院存在医疗过错。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医院赔偿张先生家属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人民币100万元。
四、法律援助在医疗事故案件中的作用1. 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法律援助律师在医疗事故案件中,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帮助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协助调查取证法律援助律师在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收集相关证据,为患者及其家属争取到有利证据。
3. 代表患者出庭应诉在医疗事故案件中,患者及其家属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亲自出庭应诉。
法律援助律师代表患者出庭,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误诊法律案例(3篇)
![医疗误诊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81a86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3.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原告李某因持续腹痛入院治疗。
在入院后,被告医院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最终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被告医院发现李某的阑尾并非急性炎症,而是慢性阑尾炎。
李某因此受到了不必要的手术伤害,病情也因误诊而加重。
李某对被告医院的误诊行为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案件事实1. 原告李某于2019年因腹痛入院治疗。
2. 被告医院在对李某进行诊断时,未充分考虑其病史和临床表现,仅依据常规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3. 在手术过程中,被告医院发现李某的阑尾并非急性炎症,而是慢性阑尾炎。
4. 误诊导致李某受到不必要的手术伤害,病情加重。
5. 原告李某对被告医院的误诊行为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法律分析1. 误诊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被告医院在诊断过程中违反了诊疗规范,导致原告李某受到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被告医院在诊断过程中违反了诊疗规范,导致原告李某受到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
3. 损害赔偿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赔偿下列损失:(一)医疗费;(二)误工费;(三)护理费;(四)交通费;(五)住宿费;(六)住院伙食补助费;(七)营养费;(八)残疾赔偿金;(九)死亡赔偿金;(十)精神损害抚慰金。
”本案中,原告李某因误诊受到损害,可以要求被告医院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医疗事故案例
![医疗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fcac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3.png)
一、背景2019年5月,25岁的李某某因反复腹痛、腹泻入院就诊。
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诊断为“肠炎”,给予对症治疗。
然而,治疗并未缓解李某某的症状,反而病情加重。
经过反复检查,最终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然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李某某的病情恶化,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离世。
二、事件经过1. 入院就诊2019年5月,李某某因反复腹痛、腹泻入院就诊。
患者自述腹痛、腹泻已持续一周,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接诊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初步诊断为“肠炎”。
2. 检查治疗入院后,医生为李某某进行了血常规、尿常规、腹部B超等检查。
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偏高,提示有感染。
医生给予患者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
3. 病情加重经过治疗,李某某的症状并未得到缓解,反而腹痛、腹泻症状加重,发热、乏力等症状愈发明显。
医生再次进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疑似阑尾炎。
4. 误诊此时,医生意识到可能存在误诊,于是决定为李某某进行手术探查。
然而,由于误诊时间过长,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
手术中发现,李某某的阑尾已经发炎、坏死,周围组织也出现炎症反应。
5. 病情恶化手术过程中,医生为李某某进行了阑尾切除手术,但术后病情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发现李某某已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最终,李某某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离世。
三、原因分析1. 医生诊断经验不足接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导致误诊。
医生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 检查手段单一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仅依靠腹部B超进行检查,未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CT、MRI 等,导致误诊。
3. 缺乏责任心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未能充分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导致误诊时间过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四、教训与启示1. 加强医生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
2. 完善检查手段医疗机构应配备先进的检查设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检查服务,提高诊断准确性。
法律医疗事故案例分析(3篇)
![法律医疗事故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93930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0a.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2019年5月,患者李某因感冒到该院就诊,被诊断为“普通感冒”。
在就诊过程中,李某向医生反映自己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医生在病历中进行了记录。
经过治疗,李某病情好转,于5月15日出院。
然而,李某在出院后不久,再次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再次来到医院就诊。
经诊断,李某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李某认为,医院在第一次就诊时未能准确诊断其病情,导致其病情加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医院是否尽到了医疗义务?2. 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3. 医疗过错与患者病情加重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三、案例分析1. 医院是否尽到了医疗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疗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对李某的诊疗活动应当符合医疗规范,尽到医疗义务。
首先,医院对李某的病情进行了初步诊断,并对其病史进行了记录。
其次,医院在李某病情出现反复时,及时进行了再次诊断,并对李某的病情进行了相应的治疗。
综合来看,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尽到了一定的医疗义务。
2. 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诊断方面:医院在第一次就诊时,未能准确诊断李某的病情,导致李某病情加重。
根据诊疗规范,医生在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
医院在第一次就诊时未能准确诊断,存在医疗过错。
(2)治疗方面:医院在李某病情加重后,及时进行了再次诊断,并对李某的病情进行了相应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院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操作,不存在治疗过错。
医疗事故法律案例(3篇)
![医疗事故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5155b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5.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市某医院(以下简称“被告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具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疗团队。
2019年,患者张某(以下简称“原告”)因突发疾病被送往被告医院就诊。
经过医生的初步诊断,张某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随后接受了手术。
然而,术后不久,张某的病情急剧恶化,经多家医院诊断,最终确诊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原告认为,被告医院的误诊导致了其病情的加重,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案件经过1. 原告起诉原告张某认为,被告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其病情加重,给其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原告要求被告医院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人民币50万元。
2. 被告答辩被告医院辩称,原告张某的病情加重并非因误诊导致,而是由于自身病情发展迅速、治疗过程中存在并发症等原因。
被告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已经尽到了相应的诊疗义务,不存在过错。
3. 证据交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分别提交了以下证据:(1)原告提供的证据:病历资料、医疗费发票、误工费证明、精神损害鉴定意见等。
(2)被告提供的证据:病历资料、相关专家证人证言、医疗过错鉴定意见等。
4. 庭审辩论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围绕以下焦点展开辩论:(1)被告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
(2)原告的损失与被告医院的医疗过错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原告的损失应当如何赔偿。
三、法院判决1. 医疗过错认定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以下过错:(1)在原告张某就诊时,被告医院的医生未能准确判断其病情,导致误诊。
(2)在原告张某术后,被告医院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其病情变化,导致病情加重。
2. 因果关系认定法院认为,被告医院的医疗过错与原告张某的病情加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 损失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被告医院赔偿原告张某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人民币40万元。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医疗事故法律问题,以下是本案的几点分析:1. 医疗过错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19年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记录
![2019年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45a23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d.png)
2019年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记录(最新版)目录1.2019 年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概述2.医疗事故的具体情况3.事故的原因分析4.事故的后果与影响5.我国医疗事故的防范与处理措施正文【2019 年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概述】2019 年,我国长葛市卫校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起事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对医疗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对医疗事故的防范和处理。
【医疗事故的具体情况】这起医疗事故的具体情况是,一名患者在长葛市卫校接受治疗时,由于医生的疏忽,误诊并错误地实施了手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生命垂危。
【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医生在诊断时存在疏忽,没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其次,手术过程中的操作不当,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最后,事故发生后,医院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
【事故的后果与影响】这起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不仅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也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同时,这起事故也暴露出我国医疗系统在管理、技术、应急处理等方面的不足,对医疗行业的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我国医疗事故的防范与处理措施】为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医疗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其次,完善医疗事故的处理机制,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最后,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提高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总的来说,医疗事故的发生对患者和医疗行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影响。
2019年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记录
![2019年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1300e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5.png)
2019年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记录
摘要:
一、引言
二、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概况
三、事故原因分析
四、事故处理及整改措施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2019 年,长葛市卫校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此事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医疗行业的安全提供借鉴。
二、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概况
2019 年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发生于当年5 月,事故导致3 名患者死亡,5 名患者重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为医生操作失误及医院管理不善。
三、事故原因分析
1.医生操作失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
2.医院管理不善:医院在手术室管理、器械消毒、人员培训等方面存在不足,为事故埋下隐患。
四、事故处理及整改措施
1.严肃处理相关人员:对涉事医生进行严肃处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医院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整改措施:加强手术室管理,严格执行手术规程;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完善器械消毒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五、结论
长葛市卫校医疗事故给我国医疗行业敲响了警钟。
要确保患者安全,必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医院管理。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590ce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c.png)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述2019年1月1日,我院急诊科接诊一名患者,姓名为张某,男,34岁。
患者于凌晨3点半左右因突发心梗被送到急诊科。
医护人员于3点40分左右为患者实施稳定治疗,包括给予急救药物、氧气吸入等。
然而,经过近30分钟的抢救,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最终宣告死亡。
二、调查过程1.调查人员本次调查由医院委员会及相关临床科室的医疗专家共同组成。
2.调查过程(1)文献资料调阅:调查组针对本次事故相关的病历、治疗记录、急救记录等全部进行详细查看,并进行分析。
(2)现场勘查:调查组对医院急诊科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并进行全面拍照。
(3)访谈取证:调查组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及相关证人进行了详细询问取证。
3.调查结果(1)医生诊断失误:根据病历记录及医疗专家的分析,患者出现心梗症状时,医生未能及时正确地诊断病情,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2)抢救不得当:调查发现,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使用了不当的急救药物,以及未能正确操作相关急救设备,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3)急诊科体系不健全:医院急诊科缺乏完整、规范的诊疗流程及完备的急救设备,十分不利于医护人员对急救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责任认定本次医疗事故中,由于医生出现诊断失误、抢救不得当等方面的失误行为,且患者生命于医院急诊科内被正式宣布死亡,因此,医院在此次医疗事故中具有主要责任。
四、整改措施(1)加强医生的培训、教育和日常管理,提高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水平,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2)重视急诊科一线医生的职责,通过建立、完善急救管理流程和日常应急措施,保证急救事故的及时、有效处置。
(3)利用医疗技术手段提高急诊科的特殊治疗能力,在疾病综合治疗中,增强急诊科的综合实力和治疗效果。
五、结论本次医疗事故的发生源于医护人员的疏忽、失误,在抢救过程中仍未能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病情,最终导致患者的去世,故医院在此次医疗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
同时,应认真重视医院急诊科的重要性,通过改善医疗设施和技术手段、明确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行业素养等多方面措施,积极防范和遏制医疗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医疗事故事件案例
案例
1998年,家住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新安街的夏玉婷,1998年在某口腔医院看到了有关牙科整形手术的广告,并接受了口腔医院的整形治疗。
到2002年,夏雨婷发现牙齿开始活动,并不敢咀嚼东西。
2003年3月6日,经吉林市医学会鉴定,认为治疗中因矫正设计错误,造成夏雨婷多颗牙松动,难以保留,同时感染牙周炎,并构成3级戊等医疗事故。
夏雨婷向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口腔医院给付继续治疗费用及精神损害赔偿费共计30万元。
判决
通过庭审调查及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质证后,法院判决吉林市某口腔医院赔偿原告夏雨婷医疗费等损失24670.3元,退还原告已交医药费1500元,合计26170.3元。
并驳回原告关于精神抚慰金3万元的请求。
宣判后,夏雨婷对这一判决结果表示不满,向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吉林中院审理后,终审判决,撤销了龙潭区
人民法院民事判决。
改判口腔医院返还夏雨婷医药费1500元,赔偿各种损失共计34098.3元。
分析
判决没有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有关规定指出,致伤残的,其精神损害赔偿以伤残补助费的形式给付。
本案中,原判决已判给付伤残补助费,上诉人不能再要求给予精神损害赔偿。
1、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
从民法理论上,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为疏忽大意;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虽然预见了却轻信可以避免,为过于自信。
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都是过失,就是行为人对应负的注意义务的违反。
因此民法上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受害人应负注意义务的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
在这里,过失就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应负注意义务的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
2、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
所谓违法违规行为是指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的行为。
在这里,法律泛指宪法、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的法律文件;诊疗规范、常规不仅包括法律法规以及规章中规定的规范,也包括医疗单位内部制定的具体操作规
程。
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为没有违反法律、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即使造成了事实上的损害结果,也无需承担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