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际沟通课件(共25张ppt)心理健康2024新版
家庭关系中的人际沟通与心理健康
家庭沟通的重要性
家庭沟通的挑战
建立和维护家庭和谐,促进家庭成员之间 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处理家庭冲突,应对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 和期望。
家庭沟通的技巧
心理健康与家庭沟通
倾听、表达、尊重和理解对方,寻求共同 点和解决方案。
通过良好的沟通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幸福感。
人际沟通课件(共25张ppt) 心理健康
目 录
• 人际沟通概述 • 人际沟通中的心理健康 • 人际沟通中的障碍与应对 • 人际沟通技巧与心理健康 • 人际沟通中的情绪管理 • 人际沟通与心理健康的实践应用
01 人际沟通概述
人际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人际沟通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通 过语言、文字、表情、动作等方 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 过程。
情绪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认知重评
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调整自 己的情绪反应。
情感调节
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情感表达
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人了解自己的 情绪状态和需求。
寻求支持
与亲朋好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感 受和需要,获得情感支持和建议。
培养积极情绪,促进人际沟通
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的互动关系
心理健康和人际沟通是相互影响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个体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反过来促进 个体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和人际沟通的互动关系还体现在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方面。例如,心理健康良好的个体通常更能够积极 地认知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情感,从而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会为个体带来更多的积 极情感体验和认知评价,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发展。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PPT课件
精选ppt人际沟通人际沟通信息传递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协调知行协调知行满足需要满足需要双赢双赢的沟通的沟通精选ppt友好关系型淡漠关系型对立关系型合作型竞争型地缘型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
名人名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子 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 会则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培根 友谊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 护理。 ——马克思
说说在以上的表演中自己的感受
www.themegallery.co m
人际关系技巧
五、人际交往的态度
(一)求同存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意见 交往对象兴趣的多样性
www.themegallery.co m
笑话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 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 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 “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 没有骂人。” 有人说:差异带来繁荣。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 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承认差 异,悦纳他人。 做到求同存异。
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无论是公务还是私 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 进行交往,才能深交。 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 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 轻、美貌而趾高气扬。
萧伯纳有一次写作休息时,和邻居的小女孩一 起玩耍,当送小女孩回家时,他对小女孩说: “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妈妈,就说和你一 起玩的是萧伯纳。”小女孩天真的回应说:“知 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妈妈,就说和你一起玩 的是克里. 佩丝莱娅。”大文豪听了,不禁惭然。 后来,对朋友谈起此事,感慨到“一个七岁的小 女孩给我上了人生中最好最重要的一课。一个人 无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与任何人都是平 等的,这个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名人名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子 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 会则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培根 友谊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 护理。 ——马克思
说说在以上的表演中自己的感受
www.themegallery.co m
人际关系技巧
五、人际交往的态度
(一)求同存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意见 交往对象兴趣的多样性
www.themegallery.co m
笑话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 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 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 “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 没有骂人。” 有人说:差异带来繁荣。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 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承认差 异,悦纳他人。 做到求同存异。
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无论是公务还是私 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 进行交往,才能深交。 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 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 轻、美貌而趾高气扬。
萧伯纳有一次写作休息时,和邻居的小女孩一 起玩耍,当送小女孩回家时,他对小女孩说: “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妈妈,就说和你一 起玩的是萧伯纳。”小女孩天真的回应说:“知 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妈妈,就说和你一起玩 的是克里. 佩丝莱娅。”大文豪听了,不禁惭然。 后来,对朋友谈起此事,感慨到“一个七岁的小 女孩给我上了人生中最好最重要的一课。一个人 无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与任何人都是平 等的,这个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人际关系课程PPT课件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1
人际关系糟糕的个人原因
•语言不妥 •行为不当 •态度偏激 •私心过重 •好出风头 •孤高自傲 •性格沉闷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2
一、语言不妥
•祸从口出 •恶语伤人 •言多必失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鸿沟 •适当管好自己的嘴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以自我为中心 •为金钱丧人格 •疑神疑鬼
•看淡金钱 •考虑长远 •为别人着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6
五、好出风头
•过分张扬,远离群体 •自我欣赏,冷落别人 •刻意表现,做作虚伪 •风光占尽,毁谤相随
•适当控制表现欲 •经常想想自己的弱点 •让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登场 •注意别人的反映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7
与父母的关系、与妻子的关系、 家庭人际关系 与丈夫的关系、与子女的关系、
婆媳关系、妯娌关系……
4
人际关系缘何难处?
•思想观念的差异 •性格的差异 •感情的差异 •心理的差异 •知识修养的差异 •能力的差异 •兴趣的差异 •利益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几种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
上下级关系 同行关系 同事关系 合作关系 男女关系
化解矛盾的方法 •上级尊重、信任下级,下级高效率的工作 •上级亲切、和善,有人情味,下级感激图报 •上级言而有信、以身作则,下级循规蹈矩
7
二、同行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复杂微妙的关系 •同行是冤家。 •同行之间存在共同利益 •同行之间更离不开合作 •同行既是朋友,又是冤家;既是战友,又是对手;
既有交流,有须设防
复杂难处的关系 •利令智昏 •斤斤计较 •明争暗斗 •推委扯皮
化解矛盾的方法 •着眼长远 •顾全大局 •平衡利益 •适当让步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PPT课件
(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注意时期
确认时期
融合时期
稳固时期
人际关系发展过程图
39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1、注意时期 这个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初始阶段。 注意是有指向性的。 对仪表身材、言谈举止形成评价——某 些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 这个阶段还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 还没有相互的情感输入。
6
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7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据调查:53 %的人感觉同学 间的感情温度“一般”,感觉 “温暖”的只有28 .5 %, 觉得“冷”的占18 .5 % 。
8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这个女生很面熟,是我们班的 吗?”“我也不知道,问班长吧。”
9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10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与此相对应,在调查中,当问到“在大学 里,你认为谁是你最亲密的朋友?”时, 有39%的人选择“身边同学”,有31.4 % 选择“大学之前、之外的其他同学朋友” 等。而在“有心里话,你更愿意向谁倾诉” 在这一问题的答复中,48.4%的人都选 择了“大学里的朋友”,这一比例大幅超 过“男(女)朋友”、“父母”和“老 师”。
所谓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个人与 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 的一种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5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A、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体与个 体之间的关系。
16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B、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 之间的心理距离。
17
(四)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
2、其他条件: 一定的时空条件 交往的频度和深度
注意时期
确认时期
融合时期
稳固时期
人际关系发展过程图
39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1、注意时期 这个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初始阶段。 注意是有指向性的。 对仪表身材、言谈举止形成评价——某 些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 这个阶段还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 还没有相互的情感输入。
6
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7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据调查:53 %的人感觉同学 间的感情温度“一般”,感觉 “温暖”的只有28 .5 %, 觉得“冷”的占18 .5 % 。
8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这个女生很面熟,是我们班的 吗?”“我也不知道,问班长吧。”
9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10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与此相对应,在调查中,当问到“在大学 里,你认为谁是你最亲密的朋友?”时, 有39%的人选择“身边同学”,有31.4 % 选择“大学之前、之外的其他同学朋友” 等。而在“有心里话,你更愿意向谁倾诉” 在这一问题的答复中,48.4%的人都选 择了“大学里的朋友”,这一比例大幅超 过“男(女)朋友”、“父母”和“老 师”。
所谓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个人与 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 的一种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5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A、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体与个 体之间的关系。
16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B、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 之间的心理距离。
17
(四)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
2、其他条件: 一定的时空条件 交往的频度和深度
人际关系培训PPT课件
。
05
实践与应用
在工作中的应用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通过培训学习,员工可以更好地与同事、上下级建立良好的工作 关系,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提升沟通技巧
培训能够帮助员工提升沟通技巧,更好地理解他人需求,提高沟通 效果。
解决冲突与矛盾
学习如何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冲突和矛盾,维护工作环境的和谐稳定 。
在生活中的实践
04
提升人际关系能力
增强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性格、价值观、需求和动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 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定位。
自我接纳
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刻意改变自己来迎合他人,保持真实 的自我。
自我调节
学会控制情绪和调整心态,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冷静和理性。
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1
2
情绪识别
能够及时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了解情绪 产生的原因。
冲突解决策略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是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关键,需要根据冲突的特点和情境选择合适 的策略。
详细描述
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策略多种多样,包括妥协、回避、竞争、迁就和合作等。根据冲突 的性质、双方立场和利益关系,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妥协和合作是较为常见的解决方式 ,可以平衡双方利益,达成共识。在选择策略时,需要考虑长远的关系维护和利益最大
03
解决人际关系冲突
冲突的识别与评估
总结词
了解冲突的性质和程度是解决冲突的第一步,需要准确识别和评估冲突。
详细描述
在处理人际关系冲突时,首先需要对冲突进行准确的识别,判断冲突的类型、来源和程度。这需要观察和分析冲 突的表现形式,了解冲突的起因和影响,并对冲突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冲突的评估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解决策 略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特征: 1、必须以利他为目的。 2、必须是不附带任何赏酬的期望的。 3、必须是出于自觉的愿望。具有选择权利的。 4、本人应有所损失。
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
1、这些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 2、情境中明确的线索告知助人者有人需要他的帮助 3、助人者没有高度的紧张感 4、助人者和被助者都没有生命的危险,也没有重要财产的丧失。
人际关系的定义、结构和行为模式
基本形态——竞争与协作 利他、侵犯与冷漠行为 人际关系的原则与策略 人际关系的测定与改善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 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 的距离。反映了个体与 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 要的心理状态。
人际吸引:
人际关系的情绪成分即对人的喜爱或不喜爱,表现为人际 吸引。相互间的吸引程度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1、接近性 2、相似性(态度、信念、价值观等) 3、互补性 4、能力与特长 5、仪表
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 1、弗洛伊德的解释 2、洛伦兹的解释 侵犯的生理基础: 1、激素 2、遗传基因的影响 3、人体内Y染色体与侵犯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对侵犯的解说 1、强化——侵犯的直接学习 2、观察模仿——侵犯的间接学习 3、大众传播与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的控制与减少
1、宣泄 2、惩罚与奖赏 3、提供非侵犯性榜样 4、置换和替罪羊 5、自我抑制
1、不尊重别人的人格 2、自我中心主义强的人 3、对人不真诚 4、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的人 5、过分依赖他人而有丧失自尊心的人 6、嫉妒心强的人 7、怀有敌对情绪和猜疑性格的人 8、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的人 9、情绪孤立,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10、怀有偏见、固执,不愿接受他人规劝的人 11、好高务远、苛求他人
男女对同性朋友的喜欢一致,女性比男性更爱同性朋友
强烈的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如果夫妻之间没有具备相互喜 欢的因素,则婚姻关系难以维持。
影响青年择偶的吸引因素:
18-20岁:
个人外在因素:英俊美貌
4
同等学历
6
温文பைடு நூலகம்雅
2
个人内在因素: 思想进步
3
共同兴趣
1
才华横溢
5
个人家庭因素:门当户对
8
住房舒适
9
经济富裕
影响人际吸引的个性品质:
人际关系中,最受人欢迎的十项人格特质:
1、诚恳
6、可依赖
2、诚实
7、聪明
3、了解
8、关怀细心
4、忠心
9、体谅
5、可信
10、热忱
最不受人欢迎的十项人格特质:
1、欺诈
4、残忍
7、做作
10、贪得无厌
2、稀奇古怪 5、不诚实 8、不可信赖
3、恶意
6、不真诚 9、冷漠
阻碍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
协作:
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同心协力,相互促进的合 作性行为。 协作的条件:
目标共同,利益共同; 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共同努力,相互理解。
利他行为:
一种不期望以后报答而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
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 报答性行为:受惠于人,报答别人。 补偿行为:补偿自己曾使人蒙受过的损失而产生的助人行为
分析你自己的愤怒:
记录一下你一天当中出现愤怒的经历,连续记两周,对每次体 验,要尽量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我愤怒的的具体事情是什么?最激怒我的是什么?
2、我愤怒的根源是别人吗?我自己吗?是一件东西或事情吗?
3、对这受挫折的事件我怎样解释?还有我没有考虑到的其他原 因吗?在挫折之后我对自己说过哪些话使我更为愤怒?
4、有什么身体上的感觉伴随愤怒的体验?
5、我表现了什么行为反应?我的反应是口头攻击吗?
评论: 用这种方式分析一系列事件将显露出你自己的愤怒形式,并且可以使你形 成对自己的看法。
7
大龄青年择偶的吸引因素: 1、事业型(事业上的共同志向) 2、性格型 3、文凭学历型 4、外貌型
罗密欧与朱丽叶现象:
确认了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 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实验: S.Brem 当被试面临A与B两个选择时,低压力比高压力更能促进被 试的定向选择。
紧急情境下利他行为的决定模式
1、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2、对紧急事件的判断 3、个人责任程度的觉得 4、帮助方式的觉得 5、决定如何实施帮助
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1、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解释 2、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4、贝科威兹的社会规范论
侵犯行为:
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特点: 1、是外显的行为 2、是有意识的行为 3、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原因: 1、个人需要未被满足 2、已经形成侵犯的习惯 3、报复
低压力条件: 我选择是A 高压力条件:我认为我们两人都应该选择A
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竞争与协作
竞争是个人或团体的各方力图胜过对方成绩的对抗性行为 1、个体之间的竞争与团体之间的竞争 团体之间开展竞争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说,有更高的创造性。 2、竞争条件下的心理效应
激发动机 发挥潜力 肌肉产生紧张感,精力更加充沛 增加自我意识 阻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的发展 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 3、竞争的组织与引导
1、我觉得——非常好处 2、结识以后,多数人对——的反应是好的 3、——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
爱情量表包含三个主要的因素:
1、亲近和依赖的需要
2、欲帮助对方的倾向
3、独占性与排他性
(需要 关心 信任 宽容)
喜欢量表包含两个因素:
1、对方与自己相似的感受
2、对对方的有利评价与尊重
鲁宾的发现:
男女对对象的爱情分数一致, 但女性喜欢对象比男性略多。
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
1、是突然发生的,因而是不可预测的 2、包含对伤害者的实际伤害,并可能有生命的威胁 3、威胁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4、无人帮助被害者 5、对它进行有效的干涉是可能的。
一般情境下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
1、利他者个人因素(年龄、性别) 2、情境因素 3、被帮助者的特点(外貌、仪表、年龄、性别) 4、社会文化因素
Life is a game , play it Life is a challenge, meet it Life is a dream,realize it Life is love,live it
爱情
鲁宾的爱情量表与喜欢量表
1、如果我不能和——永远在一起,我会感到苦恼 2、对于任何事情我都会原谅—— 3、我觉得对于任何事情我都信赖——
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
1、这些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 2、情境中明确的线索告知助人者有人需要他的帮助 3、助人者没有高度的紧张感 4、助人者和被助者都没有生命的危险,也没有重要财产的丧失。
人际关系的定义、结构和行为模式
基本形态——竞争与协作 利他、侵犯与冷漠行为 人际关系的原则与策略 人际关系的测定与改善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 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 的距离。反映了个体与 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 要的心理状态。
人际吸引:
人际关系的情绪成分即对人的喜爱或不喜爱,表现为人际 吸引。相互间的吸引程度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1、接近性 2、相似性(态度、信念、价值观等) 3、互补性 4、能力与特长 5、仪表
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 1、弗洛伊德的解释 2、洛伦兹的解释 侵犯的生理基础: 1、激素 2、遗传基因的影响 3、人体内Y染色体与侵犯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对侵犯的解说 1、强化——侵犯的直接学习 2、观察模仿——侵犯的间接学习 3、大众传播与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的控制与减少
1、宣泄 2、惩罚与奖赏 3、提供非侵犯性榜样 4、置换和替罪羊 5、自我抑制
1、不尊重别人的人格 2、自我中心主义强的人 3、对人不真诚 4、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的人 5、过分依赖他人而有丧失自尊心的人 6、嫉妒心强的人 7、怀有敌对情绪和猜疑性格的人 8、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的人 9、情绪孤立,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10、怀有偏见、固执,不愿接受他人规劝的人 11、好高务远、苛求他人
男女对同性朋友的喜欢一致,女性比男性更爱同性朋友
强烈的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如果夫妻之间没有具备相互喜 欢的因素,则婚姻关系难以维持。
影响青年择偶的吸引因素:
18-20岁:
个人外在因素:英俊美貌
4
同等学历
6
温文பைடு நூலகம்雅
2
个人内在因素: 思想进步
3
共同兴趣
1
才华横溢
5
个人家庭因素:门当户对
8
住房舒适
9
经济富裕
影响人际吸引的个性品质:
人际关系中,最受人欢迎的十项人格特质:
1、诚恳
6、可依赖
2、诚实
7、聪明
3、了解
8、关怀细心
4、忠心
9、体谅
5、可信
10、热忱
最不受人欢迎的十项人格特质:
1、欺诈
4、残忍
7、做作
10、贪得无厌
2、稀奇古怪 5、不诚实 8、不可信赖
3、恶意
6、不真诚 9、冷漠
阻碍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
协作:
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同心协力,相互促进的合 作性行为。 协作的条件:
目标共同,利益共同; 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共同努力,相互理解。
利他行为:
一种不期望以后报答而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
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 报答性行为:受惠于人,报答别人。 补偿行为:补偿自己曾使人蒙受过的损失而产生的助人行为
分析你自己的愤怒:
记录一下你一天当中出现愤怒的经历,连续记两周,对每次体 验,要尽量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我愤怒的的具体事情是什么?最激怒我的是什么?
2、我愤怒的根源是别人吗?我自己吗?是一件东西或事情吗?
3、对这受挫折的事件我怎样解释?还有我没有考虑到的其他原 因吗?在挫折之后我对自己说过哪些话使我更为愤怒?
4、有什么身体上的感觉伴随愤怒的体验?
5、我表现了什么行为反应?我的反应是口头攻击吗?
评论: 用这种方式分析一系列事件将显露出你自己的愤怒形式,并且可以使你形 成对自己的看法。
7
大龄青年择偶的吸引因素: 1、事业型(事业上的共同志向) 2、性格型 3、文凭学历型 4、外貌型
罗密欧与朱丽叶现象:
确认了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 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实验: S.Brem 当被试面临A与B两个选择时,低压力比高压力更能促进被 试的定向选择。
紧急情境下利他行为的决定模式
1、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2、对紧急事件的判断 3、个人责任程度的觉得 4、帮助方式的觉得 5、决定如何实施帮助
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1、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解释 2、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4、贝科威兹的社会规范论
侵犯行为:
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特点: 1、是外显的行为 2、是有意识的行为 3、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原因: 1、个人需要未被满足 2、已经形成侵犯的习惯 3、报复
低压力条件: 我选择是A 高压力条件:我认为我们两人都应该选择A
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竞争与协作
竞争是个人或团体的各方力图胜过对方成绩的对抗性行为 1、个体之间的竞争与团体之间的竞争 团体之间开展竞争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说,有更高的创造性。 2、竞争条件下的心理效应
激发动机 发挥潜力 肌肉产生紧张感,精力更加充沛 增加自我意识 阻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的发展 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 3、竞争的组织与引导
1、我觉得——非常好处 2、结识以后,多数人对——的反应是好的 3、——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
爱情量表包含三个主要的因素:
1、亲近和依赖的需要
2、欲帮助对方的倾向
3、独占性与排他性
(需要 关心 信任 宽容)
喜欢量表包含两个因素:
1、对方与自己相似的感受
2、对对方的有利评价与尊重
鲁宾的发现:
男女对对象的爱情分数一致, 但女性喜欢对象比男性略多。
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
1、是突然发生的,因而是不可预测的 2、包含对伤害者的实际伤害,并可能有生命的威胁 3、威胁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4、无人帮助被害者 5、对它进行有效的干涉是可能的。
一般情境下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
1、利他者个人因素(年龄、性别) 2、情境因素 3、被帮助者的特点(外貌、仪表、年龄、性别) 4、社会文化因素
Life is a game , play it Life is a challenge, meet it Life is a dream,realize it Life is love,live it
爱情
鲁宾的爱情量表与喜欢量表
1、如果我不能和——永远在一起,我会感到苦恼 2、对于任何事情我都会原谅—— 3、我觉得对于任何事情我都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