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课设

合集下载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质量管理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掌握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和主要里程碑。

3. 理解质量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需求。

4. 学习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质量的定义和特性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核心思想质量管理的组织和职责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起源和发展主要质量管理里程碑和人物国际质量管理和标准(如ISO 9001)3. 质量管理的目的和作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4. 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质量策划:目标和计划制定质量控制:过程监控和纠正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质量改进:问题解决和持续改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发展历程和主要里程碑。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管理的目的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实践演练法:模拟质量管理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践演练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操作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合适的质量管理学教材,提供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

2. 案例库:收集和整理质量管理的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4. 实践演练材料:准备实践演练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质量策划表格、质量控制图表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第3-4周: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3. 第5-6周:质量管理的目的和作用4. 第7-8周: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上)5. 第9-10周: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下)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质量管理的目的和作用。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成为了企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企业在实施质量管理方面面临着多种挑战,例如缺乏标准化的流程、过程控制不严格等,这些问题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不可控、客户满意度低等问题。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严格遵守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利用工具和技术,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1.了解和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掌握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3.培养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4.能应用质量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质量管理概述–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阶段–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2.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标准概述–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作3.质量工具和技术–质量管控的实用工具和技术–统计过程控制SPC–六西格玛DMC流程改善方法4.质量管理实践案例–质量管理实践案例分享–讨论和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四、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分享质量管理实践案例。

2.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质量管理实践案例分析;–进行质量改进策划和实践。

3.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质量管理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团体合作精神。

五、评价方法1.平时表现–考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2.考试–闭卷考试–开放式问题3.实践评价–实践项目成果六、参考资料1.《全面质量管理实践指南》吴晓波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熊永平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ISO 9001标准七、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体系和工具,培养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应用质量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设计符合质量管理实际需求,可以帮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质量管理知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

质量管理教学设计

质量管理教学设计

质量管理教学设计1. 序言质量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在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

它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本教学设计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技能,帮助他们成为成功的质量管理专业人员。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术;3.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需求;4.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质量管理问题;5.熟练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6.发展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3. 课程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基础本章将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质量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素、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和要求等。

第二章: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本章将介绍质量管理中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流程管理、六西格玛、质量工具和技术、质量成本管理等。

第三章:质量管理应用本章将介绍质量管理的应用需求,包括质量管理在生产制造、服务行业和知识产权管理中的应用等。

第四章:实际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和解决本章将提供一些实际的质量管理案例,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

第五章: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本章将介绍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包括直方图、散点图、控制图、因果图、Pareto图等。

第六章: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本章将介绍团队合作、沟通技能和决策技能,以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策略本课程将采用教授、案例研究、问题解决、小组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策略。

通过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评估方法学生成绩主要由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期末考试和出勤率等因素综合决定。

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和实验,每周必须参加一次小组讨论或者分组聊天。

考试内容将涵盖课程的所有内容,旨在测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出勤率将记录每位学生的出勤情况,每次缺席的学生需要提供合理的解释。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案例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案例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案例一、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案例:生产流程优化在一个制造公司中,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产品的生产过程,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质量管理部门决定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

1. 问题识别和目标设定:质量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合作,对生产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并设定优化目标,如减少生产时间、降低废品率等。

2. 流程分析:通过流程图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分析,确定生产流程中存在的瓶颈和改进点。

3.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生产流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工人操作时间、设备开动时间、废品数量等,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4. 优化方案制定: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如调整工人工作顺序、改进设备维护计划等。

5. 实施和监控:将优化方案付诸实施,并建立监控机制,对生产流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

6. 培训和沟通:为工人和相关人员提供培训,使其了解新的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并与他们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7.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检测标准等,以确保生产流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8.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生产流程的效果,收集反馈意见,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9. 风险管理:识别生产流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防范可能的质量问题和生产事故。

10. 制度落实:将优化后的生产流程纳入制度,并确保各部门和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以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优化,该制造公司成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废品率,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一、引言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熟悉质量控制的流程和过程;4.能够运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5.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质量的定义和特点–质量管理的原则和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和要素2.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检查和验收–测量、分析和改进–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3.质量控制的流程和过程–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质量控制的工具和技术–质量控制的实施和监控4.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使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四、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通过讲解相关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实践应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巧;3.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4.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课程论文,掌握学术写作、知识整合、问题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估与考核方式,包括:1.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0%):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课程论文,掌握学术写作、知识整合、问题分析等方面的能力;2.平时作业及小组讨论(占总成绩的30%):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小组讨论的质量和贡献进行评估和打分;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对学生对课堂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六、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知识和技能。

酒店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酒店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酒店质量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酒店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酒店服务质量评价的标准和体系;3. 引导学生了解酒店质量管理与酒店经营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酒店服务质量评价和改进方案设计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酒店服务质量,树立质量意识;2. 引导学生认识到优质服务对酒店经营的重要性,形成积极的服务态度;3. 培养学生对酒店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酒店质量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从事酒店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阐述酒店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能够运用酒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对酒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3. 能够提出针对性的酒店服务质量改进方案;4. 能够树立质量意识,展现积极的服务态度和敬业精神;5. 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酒店质量管理基本概念与原则- 酒店质量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酒店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酒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2. 酒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酒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酒店服务质量评价方法3. 酒店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 全面质量管理(TQM)在酒店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如:PDCA循环、鱼骨图等)- 酒店服务质量改进策略4. 酒店质量管理与经营策略- 酒店质量管理与市场竞争力- 酒店质量管理的经营策略- 酒店质量管理案例分析5. 酒店服务质量改进实践- 酒店服务质量改进方案设计- 酒店服务质量改进实施与监控- 酒店服务质量改进成果评估本章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

质量管理基础课程设计 (2)

质量管理基础课程设计 (2)

质量管理基础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追求高效和高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因此,质量管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管理操控。

质量管理基础课程是培养这些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目标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3.熟悉常见的质量管理工具,例如流程图、控制图和质量数据的分析处理等;4.学习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O9001等质量管理标准的应用。

三、课程设计1. 课程结构本次课程将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质量管理的体系以及应用质量管理标准等四个方面展开课程内容。

具体课程结构如下: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基本概念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第四章应用质量管理标准2. 课程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基本概念1.1 质量管理概述1.2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3 质量管理的历史演变1.4 质量管理中的关键术语和概念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2.1 质量规划2.2 质量控制2.3 质量改进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3.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3.2 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3.3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3.4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维护第四章:应用质量管理标准4.1 国际质量管理标准概述4.2 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4.3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4.4 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3.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力求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具体教学方法将根据章节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

质量管理需要什么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需要什么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需要什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3. 理解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 能够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对企业的质量管理进行评估;3. 能够设计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质量管理课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质量管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质量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质量管理的基本观念,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强化团队合作,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介绍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等基本概念,使学生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范围。

教材章节:第一章 质量与管理2. 质量管理原则与方法: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如顾客导向、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等,并介绍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质量管理原则与方法3.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分析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讲解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过程,以及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环节。

教材章节: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4.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介绍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如鱼骨图、帕累托图、控制图等,并分析其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5. 质量改进:讲解质量改进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如Kano模型、质量改进团队等,并通过案例分享,使学生了解质量改进的实际应用。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3. 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 增强学生对质量管理的重视,树立质量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管理对企业、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其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质量管理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实际问题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质量与质量管理2. 质量管理原则:顾客导向、领导力、人员参与、过程方法、持续改进、事实依据的决策、供应商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质量管理原则与方法3. 质量管理工具:因果图、流程图、帕累托图、控制图、散点图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4. 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标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教材章节:第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5. 质量管理案例分析:国内外知名企业质量管理成功案例。

教材章节:第五章 质量管理案例分析6. 质量管理实施: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实施与监控、持续改进。

教材章节:第六章 质量管理的实施与评价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质量管理基本概念第二周:质量管理原则第三周:质量管理工具第四周:质量管理体系第五周:质量管理案例分析第六周:质量管理实施与评价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详细的教学大纲制定,涵盖质量管理的主要知识点,以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 (2)

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 (2)

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竞争,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学习质量管理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提供支持。

二、教学目标1.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3.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以专业术语和表格等形式表达质量管理问题。

三、课程大纲1.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现代质量管理思想的演进和发展概述2.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3.质量规划和设计–质量规划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质量设计的方法和工具4.质量控制–统计过程控制和测量系统分析–检验和检测方法及其统计分析5.质量保证–品质保证的基本概念和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评价方法和指标6.过程改进–过程改进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授课内容以PPT形式呈现,辅以案例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评价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占60%,课堂表现和课程作业成绩占40%。

2.考核内容: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3.评定标准: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和作业质量综合评定,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A为最高等级。

六、参考教材1.《现代质量管理》(第四版),作者:托马斯·彼特斯和罗伯特·黑格。

2.《质量管理体系实践指南Ⅰ——ISO9000标准》,作者: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3.《质量控制手册》,作者:爱德华兹试验室。

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1)一、全面质量管理 (2)1.1全面质量管理的提出 (2)1.2全面质量管理的概述 (2)1.3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4)1.4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升策略 (5)1.5全面质量管理的展望 (7)二、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8)2.1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8)2.2质量特性检测及控制 (11)2.3影响因素如何检测管理 (15)三、参考文献 (20)一、全面质量管理1.1全面质量管理的提出全面质量管理这个名称,最先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姆提出。

它是在传统的质量管理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现已成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后来在西欧与日本逐渐得到推广与发展。

它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实现定量化,变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类似于日本式的全面质量控制(TQC)。

首先,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而且包括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其次,TQC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管理生产制造过程,而且要管理采购、设计直至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

在我国,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搞好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是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自1978年以来,我国推行TQM(当时称为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即全面质量控制)已有20多年。

从20多年的深入、持久、健康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效果来看,它有利于提高企业质量,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全面质量管理的概述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质量管理基础教学设计 (2)

质量管理基础教学设计 (2)

质量管理基础教学设计一、前言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质量管理已成为一种必备的技能。

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如制造、服务、医疗、电信、建筑等。

质量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和高客户满意度。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着重介绍针对学生的质量管理基础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让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现代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同时掌握以下技能:1.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2.把握需求,确定质量目标3.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4.监测过程和结果三、课程内容1. 质量管理概述1.1 什么是质量 1.2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3 质量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1.4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2. 质量管理体系2.1 ISO质量管理体系 2.2 TQM管理理念 2.3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3. 质量监控3.1 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3.2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 3.3 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4. 质量改进4.1 质量改进的概念和目标 4.2 企业质量改进的方法和工具 4.3 DMC质量改进流程5. 质量评估5.1 企业内部质量评估 5.2 第三方质量评估 5.3 质量奖励体系四、教学方法4.1 教师主导讲授、学生互动讨论 4.2 线上线下结合 4.3 课前预习,课后作业 4.4 个人或小组项目实践五、教学时间分配总共课时16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课次课时数内容1 2学时质量管理概述2 2学时质量管理体系3 4学时质量监控课次课时数内容4 4学时质量改进5 4学时质量评估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测试、小组讨论、期末项目等方式进行评估。

七、教学参考书目1.《品质管理基础》2.《现代品质管理》3.《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八、结语质量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成为满足未来职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

《质量管理》教案

《质量管理》教案

《质量管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重要性及主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管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难点:如何将质量管理理念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三、教学准备
相关案例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质量管理。

谁能说说什么是质量管理呀?
生:是不是就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管理呀?
师:对,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那为什么要重视质量管理呢?
生:质量好了才能卖得好呀。

师:非常对!那质量管理都有哪些方法呢?
生:不太清楚。

师: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很重要的一种哦。

它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大家想想看,在一个企业里,是不是每个人都得重视质量呀?
生:是呀。

师:那接下来咱们看个实际案例,看看这个企业是怎么进行质量管理的。

(展示案例并分析)
师:从这个案例里,大家能总结出什么经验吗?
生:要严格把关各个环节。

师:非常好!那大家对质量管理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啦。

师:那好,今天咱们就先学到这儿。

五、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能够较好地参与到课堂中,但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质量管理的内涵和应用。

质量管理课设

质量管理课设

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 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 (1)1.3 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 (1)1.4 课程设计要求 (1)第2章课程设计内容 (2)2.1 基于过程项目质量管理模式 (2)2.1.1项目管理的PDCA环: (2)2.1.2 PDCA分以下八个步骤: (2)2.1.3 PDCA管理的特点: (3)2.1.4 PDCA管理模式: (4)2.1.5 PDCA管理模式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4)2.2 地铁隧道砼支撑梁爆破质量控制 (4)2.2.1、工程概况: (4)2.2.2、课题选择: (7)2.2.3、QC小组概况: (7)2.2.4、基于过程的管理模式: (8)2.2.5、地铁隧道砼支撑梁爆破质量控制标准: (11)2.2.6、目标确定: (12)2.2.7、第一次PDCA循环: (12)2.2.8、第二次PDCA循环 (17)2.2.9、总结 (23)参考文献: (24)第1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际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其目的在于加深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1.2 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软件要求能运行Windows 2003操作系统的微机系统。

1.3 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熟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1.4 课程设计要求按课程设计指导书提供的课题,独立完成两个方面的设计,基于过程质量管理模式的设计和项目质量管理的应用案例。

每一个题目设计小组,可以分模块进行,共同协作完成一个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设计任务。

要求按照辽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排版要求进行排版,要求应用质量管理统计工具进行质量问题的分析,制订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要求画好图表,严禁相互抄袭。

第2章课程设计内容2.1 基于过程项目质量管理模式2.1.1项目管理的PDCA环:图2.1.1 2.1.2 PDCA分以下八个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2.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3.找出主要原因4.制定措施计划5.执行措施计划6.检查效果发现问题7.总结经验纳入标准8.遗留问题转入下一循环2.1.3 PDCA管理的特点: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doc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doc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课程本课程是一门质量管理相关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掌握质量管理的核心技能,提高学生的质量管理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熟悉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标准;3.掌握质量改进工具和技术;4.能够运用质量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1.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定义和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2.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标准–实施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和方法3.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测量和控制质量的基本方法–质量改进工具和技术4.质量管理实践–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基于质量管理的问题解决方法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老师根据课程要求,向学生讲授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践操作:老师在课程中设计实践案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讨论,让学生将课程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升华课程内容。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实践操作成绩:考虑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成绩:考虑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40%。

参考资料1.David Hoyle. ISO 9000 Quality Systems Handbook: Updated for theISO 9001:2008 Standard.2.Joseph A. De Feo,W. Edwards Deming. The Deming ManagementMethod.3.Douglas C. Montgomery,George C. Runger. Applied Statistics andProbability for Engineers.4.杨锐. 从零开始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上参考资料仅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

质量管理教学设计 (2)

质量管理教学设计 (2)

质量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掌握质量管理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质量管理概述–定义–历史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2.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标准系列–TQM–其他质量体系3.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控制工具4.质量保证–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方法5.质量改进–质量改进的方法和工具–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改进方法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知识点讲解清晰明了;2.案例教学法:通过多个实现质量管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管理的实际应用;3.互动讨论法: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方法以及应用。

四、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2.个人课后作业:考核学生对质量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3.小组作业:提高学生协作能力及分析质量管理案例能力。

五、实验设计•实验名称: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了解企业中实施质量管理的具体应用和效果;•实验内容:1.在知名企业中,了解他们怎样实施质量管理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2.学生根据案例实际操作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3.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对质量管理中运用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教学资源1.课件:–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2.教材:–《质量管理》(第四版)王耀邦编著3.参考书:–《现代品质管理》(第七版)吉田正史/河田正智4.其他资源:–实际运用案例七、总结本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了解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

本设计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及互动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材、参考书和实际案例等多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设计,鼓励学生受到案例的启发,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质量管理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质量管理案例的能力。

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课程设计介绍质量管理学是一门涉及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实现持续改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课程设计,是在基于第一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更加贴近时代需求和教学实际的质量管理课程。

本设计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质量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

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质量管理原则,掌握质量管理的体系架构和关键要素;2.熟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能够了解其应用和实施要求;3.熟悉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能够应用于企业的业务过程中;4.能够设计和开展质量管理的内审、外审和评价工作,提高组织质量管理水平;5.能够掌握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绩效。

课程内容第1章质量管理基础•质量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质量管理原则和体系架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及关键过程第2章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标准系列的概述和分类•ISO9001标准的应用和实施要求•ISO9000标准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第3章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质量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第4章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工具•质量保证的定义和实施要求•不良品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可靠性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测量系统分析方法第5章内审、外审和评价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外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第6章持续改进与质量管理实践•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和方法•PDCA管理循环模式的应用•质量管理实践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讲述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实践操作等,以期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 计概述
质量管理课程设 计的实施
质量管理课程设 计的展望
质量管理课程设 计的内容
质量管理课程设 计的案例分析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的目标
培养学员掌握 质量管理的基 本概念、原理
和方法
提高学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运用 质量管理工具 和技术分析、 解决企业中存 在的质量问题
培养学员具备 良好的团队协 作精神和沟通 能力,能够与 其他部门协同 工作,共同推
评估标准:课程目标、学习成 果等
反馈机制:学生意见调查、教 师评教等
改进措施:针对评估结果采取 相应ຫໍສະໝຸດ 改进措施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案例来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或组织,如知名企业或行业领先者
案例背景:简要介绍案例涉及的组织、行业背景和质量管理现状,为后续分析做铺垫
案例特点:突出案例的典型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案例适用性:说明案例适用于哪些课程或知识点,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总结:案例分析是质量管理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分 析可以加深对质量管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的解决方案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的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施解决方案的步骤和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质量管 理提供借鉴
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 利用大数据和 人工智能技术 提升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通过一系列检验、测试和审核方法,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设标准。
质量保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可靠,并持续改进。
质量改进: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发现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高产品或 服务的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1)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1)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1)课程概述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技能和能力。

本课程涵盖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改进与持续改进等内容。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掌握建立和运行基于ISO9001或其他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和工具;3.学习质量管理与产品/服务过程改进的关系;4.学习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原则和方法。

课程大纲第一模块:质量管理基础1.质量管理的概念、目标和意义;2.质量管理的历史发展和演变;3.质量管理的原则和要素。

第二模块:质量管理体系1.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组成;3.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模块:过程改进1.过程改进的概念和原则;2.过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过程改进中的常见工具和技术。

第四模块:持续改进1.持续改进的定义和意义;2.PDCA循环的原理和应用;3.价值流映射和精益生产的原理和方法。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1.出勤率:出勤率达到80%以上;2.作业:提交相关的作业或小组项目,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文档和实践等;3.期末考试:考试内容覆盖本课程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内容。

参考资料1.ISO9001国际标准;2.质量管理相关的国内外期刊和学术论文;3.企业质量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一某纺织梳理器材公司产品质量解:1、试用Minitab软件,绘制缺陷项目排列图由上图可知,其生产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硬度不足和硬度过高,因为这两个因素的不合格百分比分别达到了整个不合格百分比的50.8%,26.1%,占据了不合格比率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故应将精力集中于这两个因素上,进行产品优化改革可以以较好的改进并获得较大的收益,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2、利用该数值绘制单值控制图,可绘制出控制工序均值和方差的控制图,见图三和图四,依据控制图判定工序在控表4 坯条硬度测定数据表图三X的单值控制图图四S的单值控制图由X单值控制图可知,连续五点中有四个点在1σ~2σ和-1σ~-2σ区域之外,原因可能是过程偏移,量具需要调整或设备不稳定等。

S的单值控制图可知。

第9,10,11,12,13这连续五个点中也有四个在1σ~2σ和-1σ~-2σ区域之外原因也有可能是过程偏移,量具需要调整或设备不稳定等。

工序能力指数Cpk=0.54,Cp=0.64,这两个值都比较比较小,且相差不大说明过程能力严重不足,过程的这主要问题是σ太大,改进的过程首先要着眼于降低过程的波动。

题目四持续质量改进在空调热交换器生产车间的应用解: 1.根据表11,对产品质量补充定性分析热交换器车间的自动焊工序是反映焊接质重最客观的一环,因此在这个工序进行成品质量调查采样。

对各类焊口质量缺陷及发生频率作出统计如上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热交换器焊口质量缺陷最严重的问题为虚焊和夹渣,这两种缺陷占总缺陷的81.3%,需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从前面的焊口原理分析可以看出,半圆管和喇叭口的配合间隙不当是导致虚解的主要原因,而配合间隙是否材合设计要求则需要统计过程控制工具来解决,质量小组必须对热交换器车间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

2.根据表12和表13的相关数据分别对弯管机工序、套环工序、胀管工序补充改进方案热交换器出现大量潜在捍接质量缺陷,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自动焊接工序的原因,如果直接应用试验设什来调整焊接设备参数并不能达到理想目标。

因为如果生产过程不稳定,存在系统误差,则不能找到最优的参数组合,所以首先应使用基础质量工具鉴定热交换器的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上的稳定状态,消除系统误差。

经过应用统计工具发现,该生产流程本身不必要进行大幅度改进,但个别工序的过程能力过于低下。

导致最终的自动焊接工序产生大最潜在质量缺陷,因此需要首先提高这些工序的过程能力,待整个生产过程稳定后再对自动焊接工序作进一步改善。

具体改进方案如下:1.弯管机工序。

从得到的数据来看,柜机厂热交换器车间半圆管弯管机的过程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弯制后的半圆管中心距普遍偏小,这说明半圆管弯模中心距的设计尺寸偏小,建议重新制作半圆骨弯模。

热交换器车间的弯管机过程能力也不足,且尺寸偏大,说明是由于弯模长期使用后磨损造成的,考虑到半圆管经套环机整形后能校止中心距偏差,暂不考虑重新制作半圆管弯模。

2.套环工序。

经由柜机厂弯管机生产的半圆管在对应的套环设备上经过清洗,套环后,其中心距仍然普遍偏小,即套环机整形后不足以彻底矫正半圆管中心距偏差,因此必须提高半圆管弯制工序的过程能力。

热交换器车间的套环机过程能力基木可以满足需求。

3.胀管工序。

两个车问的胀管过程能力都不理想,尤其热交换器车间更为不足,三台机器使用的年限已久,设备稳定性,应该进行维修,对不良涨球进行更换。

题目五某手表厂质量控制解:1.各子组的平均值X i 和极差Ri手表的螺栓扭矩2. 所有观测值的总平均值X和平均极差RX=164.2+165.8+163.4+166.6+162.6+165+167.2+162.2+159.8+165.8+167+161+ 155.2+165.8+163+158.6+162.6+166.2+165.4+161+162.8+165.4+164.2+164.8+160.8=163.456R=20+8+8+6+14+14+16+8+12+18+14+22+18+6+18+12+30+10+10+14+16+14+13+17+19=1 4.283.计算R图和X图的控制限X图控制界限为:R A x UCL 2+==171.54R A x L C L 2-==155.37 x CL ==163.45 R 图控制界限为:R D UCL 4==29.63 R D L C L 3==-(不考虑)R CL ==14.014.用Minitab 软件画X -R 图5.X -R 图分析及改进处理X -R 图是由平均值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联合使用的一种控制图。

他是通过调查平均值和极差是否有异常变化来对过程进行控制的。

所以由上图显示分析易得第13组的平均值有低于控制线,表明那一组的生产能力过低需要检查设备或者人员注意力不够。

需要对该组进行整改,将不足的地方改进,以适应当前的平均生产力,努力控制其在控制线以内。

而第17组的极差超过了控制范围,其极差过大,说明该组组中的成员生产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需要逐一排查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检查同时需要对人员进行考试及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培训或者替换。

通过以上的活动,将其极差减小,努力使其控制在控制线以内。

6.计算改进后的过程能力指数并作简单分析改进方案后将两组异常值剔除,将改进后的方案,做简单分析如下:改进后的手表的螺栓扭矩过程能力指数Cp=1.20,表明在工序的关键过程能力这时仍旧存在较大风险,应实行监控,加强检查,剔除不合格品或进行分级筛选。

而Cpk=0.97,这个值都比较小,且相差不大说明过程能力严重不足,过程的这主要问题是σ太大,改进的过程首先要着眼于降低过程的波动,应采取更科学的过程中心分布,提高过程能力。

题目六校园网满意度调查一、背景介绍在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的知识经济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开始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网上冲浪。

而对于每位湖南工程学院学子来说,湖南工程学院的电信校园网陪伴着一级又一级的湖南工程学院学子学习、成长、进步。

湖南工程学院的电信校园网分宿舍有线网络跟无线热点sdu_net,湖南工程学院的同学不管是在宿舍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实现网上冲浪,而在图书馆等有sdu_net 网络存在的地方上网学习。

湖南工程学院的校园网除了能满足大家的音乐、视频需求等,也可以联机打游戏。

但是,根据同学们的使用过程所了解到,湖南工程学院的电信校园网还是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学校电信校园网不能使用路由器,网卡价格太贵,网速有时很慢,突然断网。

等等。

鉴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小组开展湖南工程学院电信校园网满意度调查,旨在全方位地了解大家的上网习惯,为电信校园网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让湖南工程学院的电信校园网更好地为湖南工程学院学子服务。

二、质量要求1、问卷设计的质量要求(1)明确调查目的和内容,充分体现调查主题,达到调查目的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调查的意义所在。

每一项调查都具有特定的调查目的以及由调查目的所界定的调查主题,充分地体现调查主题,达到调查目的,是问卷设计最根本的质量要求。

所以在这次问卷设计上,我们主要都在调查湖工学生使用校园网的情况,涉及到他们使用校园网的类型,使用习惯、方式,网速满意度,理想度,常见网络问题等。

都是较为具体而细致的问题,方便回答。

(2)明确针对人群,问答设计的语言措辞选择得当优质的问卷必定是容易为被调查者所愿意接受并能正确理解且提供真实信息的问卷。

问卷题目设计必须有针对性,对于不同层次的人群,应该在题目的选择上有的放矢,必须充分考虑受调人群的文化水平、年龄层次和协调合作可能性,除了在题目的难度和题目性质的选择上应该考虑上述因素,在语言措辞上同样需要注意这点。

这次调查主要是面向湖南工程学院学生,所以在题目和语言选择上都应注意简洁通俗,又融入于学生生活实际,使接受调查的学生能够有兴趣,能够自愿认真地做填写问卷。

(3)在问卷设计的初期,即应考虑数据统计和分析是否易于操作为了更好地进行调查工作,除了在正确清楚的目的指导下进行严格规范的操作,还必须在问卷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后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具体来说包括题目的设计必须是容易录入的,并且可以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

因此我们这次以单项选择题为载体。

在调查当前湖工学子对学校网络的普遍看法时,共设计了12个题目,但都是方便统计结果的,所以在做后期统计时较为方便。

问卷设计的质量控制2、问卷设计的质量控制(1)以问卷设计的质量要求为标准,控制问卷设计过程。

(2)卷首要有说明(称呼、目的)问卷的设计应该尽量规范,对调查的目的内容进行一个说明,同时,如果问卷中有涉及个人资料,应该要有隐私保护说明。

只有尊重受调人群,才有可能调动他们的配合积极性。

这次问卷因为都是面向湖工学子的,只涉及一些学生问题,所以在卷末加上感谢语:“谢谢您的合作,祝您快乐。

”这使问卷也多了一些温馨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好评。

(3)问题数量合理化、逻辑化、规范化问题的形式和内容固然重要,但是问题的数量同样是保证一份问卷调查是否成功的关键的因素。

问卷设计既要达到调查目的,同时必须节省成本。

既要节省费用,也要节省时间。

既要节省调查者的时间,也要节省被调查者的时间。

即尽量精简问卷的题量,节省篇幅,且便于日后数据整理与分析。

同时在问题设计的时候也要注意逻辑性的问题,不能产生矛盾的现象,避免假设性问题,避免主观性问题,保证调查的真实性。

我们的调查问卷,一共是11道单选题,一道多选题。

全部采用封闭式题型,即由被调查者从预设的各种答案中选择回答。

在提问时也注重问题之间的联系,使问题系统化,而不是零碎无序的。

三、分析思路——因果图四、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众多电子产品都加入了网上冲浪的俱乐部,也就带动了人们对于网络的更多需求。

而网络供应商们的网络速率提升度跟不上现下人们对网络的需求。

也就造成了众多问题的形成。

例如IP冲突,wifi需求度大幅上升,以及因网费过高而共网的现象。

也因为这些现象与问题,我们开展了这次的校园网络满意度的调查。

五、顾客需求细分1、依据此次调查需求选定调查范围我们组此次调查的主题是:湖南工程学院校园网的满意度调查。

所以调查对象为在湖南工程学院就学的学子们。

问卷调查根据学生需求的差异性和需求的相似性以及细分原则对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进行细分。

依据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为进一步的细分标准。

2、列举调查学生的基本满意需求选定调查范围以后,我们组从地理因素、行为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大致估算一下被调查学生有哪些需求,这一步能掌握的情况有可能不那么全面,但却为以后的深入分析提供了基本资料。

比如,校园网用户一般在什么地方上网,宿舍,教室图书馆等。

这一步确定了用户的地理因素,为下面的问题提供了前提。

3、分析调查用户的不同需求我们组再依据人口因素,心理因素做细分调查,向不同的被调查学生了解,上述需求哪些对他们更为重要?比如,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是否经常使用手机的wifi 功能,这一步至少应进行到有三个细分调查问题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