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样唱歌 民族唱法篇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探讨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探讨民族唱法是指不同于西方音乐的传统民间音乐唱法,以自然、朴实、灵活的歌唱技巧为特点,代表了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在现代唱片、演出等音乐事业中,民族唱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习和掌握民族唱法的技巧和要领,对于音乐人和爱好者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训练技巧1.呼吸练习呼吸是歌唱技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民族唱法的基础技巧之一。
要想唱出自然、流畅、有力的声音,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对于练习呼吸,可以采取下述方法:(1)深呼吸练习:呼吸时,用鼻子慢慢吸入空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用口吐气,让胸部和腹部缩小。
反复练习,增加肺活量和呼吸深度。
(2)连续呼吸练习:保持坐姿,鼻子和嘴巴交替呼吸,使氧气流进肺部。
在呼气时,用腹肌稍稍凸出,让气体畅通无阻。
2.咬字练习民族唱法中,讲究拼音准确、字音清晰。
对于不同的民族唱法,唱腔、语调、辞意等也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咬字方面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
(1)字音练习:是对每个音节进行练习,以清晰、准确的发音为目标,逐渐掌握民族歌曲的口腔形态。
可以通过反复快速的读词、练唱来提高口齿清晰度。
(2)语调练习:不同民族唱法中语调各有不同,语调的掌握要求根据唱曲类型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比如,有的民族唱法要求高声唱,这时可以使用哑铃等道具来帮助训练。
3.节奏掌握民族唱法的节奏拍子往往比较灵活,要确保练习者能够准确把握节奏的变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手拍练习:手拍是最简单直接的节奏训练方法之一。
可以利用CD等伴奏来帮助掌握节奏,并通过手拍让身体感受到唱曲中的音乐节奏变化。
(2)跳舞式唱法:这是民族唱法中常见的一种训练方法,可以使练习者更加贴近节奏的变化,让唱曲更加有节奏感。
二、演唱要点1.情感表达民族唱法往往是唱曲与情感的完美结合,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够让听众更好的感受民族歌曲的魅力。
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动情、抒情、情感投入,生动地表达唱曲的情感内涵。
2.音色掌握民族唱法中,音色与唱腔的特点和情感表达密切相关。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民族唱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歌谣、山歌、戏曲唱腔等多种形式。
民族唱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俗性,传承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
如何进行民族唱法的训练和演唱,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要点。
一、唱法训练技巧1、正确的呼吸方法:民族唱法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以保证歌曲的形体完整和声音质量。
要通过饱满的吸气和缓慢的呼气来实现良好的呼吸,不要过度用力或呼吸不顺畅。
同时,要注意腹肌的控制,让声音产生深厚的共鸣。
2、发声技巧:民族唱法通常需要用较高的声音唱出高亢的情感。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掌握一些发声技巧,如喉音、颤音、卷舌音等。
这些技巧需要获得适当的训练,以充分发挥声音的表现力。
3、音调训练:音调是民族唱法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要做到精准的音调,需要经过严格的音调训练。
这包括练习各种唱调、唱宽度和音高等要素,以达到唱法的熟练程度。
4、节奏训练:民族唱法中的节奏感觉不仅包括唱腔的节拍,还需要对歌词中的重音和轻音进行强化。
要掌握好节奏感,需要多练习,可以听歌、打歌、跟唱等方式进行。
5、口腔调整:民族唱法要求唱法具有特殊的地域特色和民族色彩。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需要调整口形,让唱腔更加饱满、富有力量和美感。
二、演唱要点1、清晰的发音:民族唱法通常需要表达深刻的情感,因此需要表达清晰的发音,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2、充分的情感表现:民族唱法的特点是情感饱满,表现力极强。
演唱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3、掌握好速度:民族唱法的速度和尺度有时会很快,有时会很慢。
唱腔的速度要根据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感需要进行调整。
4、正确的姿势:演唱民族唱法的时候,要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避免过度张扬或不当的动作。
唱腔时眼神也很重要,要与观众建立良好的眼神交流。
5、感情投入:演唱民族唱法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感情投入,不要只顾技巧而忽略情感。
唱腔时要体现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领悟,以达到演唱的最佳效果。
教你怎样唱歌 民族唱法篇
虽然戏曲唱法和现在流行的这种民族唱法都是歌唱,但在行腔和用气上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唱法。
现在的民族唱法在行腔方式上更接近美声,只是在声音的造型和咬字上本土化一些,声音比较开放,不那么圆,但具体唱法上并无多少中国的东西,咬字不象戏曲那样“狠”,字要服从于声音。它的用气和美声很接近,在保持横膈膜支持的基础上,气息走向基本是横的,着力比较均匀,唱的基本就是乐谱上那些音符,最多根据四声在字头上带些滑音。有人称现在的这种民族唱法为假洋鬼子唱法,虽然不雅,却说明了它的实质。最别扭的是许多人在中国式的字音里配以比美声哆嗦得更厉害的大颤音,听来极不协调。它和郭兰英、王玉珍、才旦卓玛、郭颂等人为代表的那种民族唱法在咬字和用气上是根本不同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许多条件非常出色的演员学他们的曲目,却出不来他们那种味道,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的原因。
纠正的方法:加强锻炼,控制气息的能力,把劲下移两肋和腹肌,不要追求音量,可用小声闭口 哼唱寻找混合共鸣,避开紧张。
(三)呼吸量小而不积极
表现为声音虚弱、漂浮、过分单薄、细、没有共鸣等。喉部用力时则表现“咩咩声”。
纠正的方法:加强“吸气”的深度,控制“呼气”时(即加强收腹提气的力量与吸气控制力量的对抗,)体会气声结合,声音的结实变化,理解气息的作用,必要时,专门训练大音量的方法,锻炼“呼气”的力量。
F.民族唱法初探的问题
主要词汇:民族唱法 问题 风格 单一化 多元化
主要内容:本文对目前“民族唱法”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章类别:人文 艺术 音乐 声乐
“民族唱法”作为声乐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拥有巨大的听众群体。它是抒发人类真挚的情感,宣扬人类生活中的真、善、美,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颂扬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进步,激励人民奋发向上的极为重要的音乐形式。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民族唱法是指以民族音乐为基础,运用民族音乐特色的声乐唱法。
不同民族的唱法各具特点,如蒙古族的呼麦、彝族的花喉、藏族的共鸣唱法等,都需要通过训练技巧和演唱要点来掌握。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和演唱要点。
蒙古族呼麦:1. 运用腹式呼吸:呼麦需要长时间维持呼出声,保持足够的气息支持十分重要,所以要掌握腹式呼吸。
2. 嘴唇的调整:呼麦时要保持嘴唇相对放松,呈半合状态,扩大嘴唇面积,使呼出的气流更加稳定。
3. 舌头和声带的协调:舌头尽量向下弯曲,牢牢贴合下颚,使空腔变小,增加共鸣,同时要控制好声带的振动,产生独特的颤音效果。
彝族花喉:1. 控制气息发声:花喉需要通过颤音技巧产生共鸣效果,所以要掌握气息的适度流动,避免过分用力或不够用力。
2. 嘴唇的调整:花喉唱法中嘴唇要呈半合状态,在齿龈之间形成一个小的缝隙,从而产生特殊的音色效果。
3. 舌头的位置:花喉需要保持舌头的弯曲,牢牢贴合下颚,形成一个狭窄的空腔,从而加强声音的共鸣。
藏族共鸣唱法:1. 呼吸控制:共鸣唱法需要对气息进行精准的控制,通过深腹式呼吸和注意气息的维持来保持持久的声音。
2. 嘴唇和腭的调整:共鸣唱法要求嘴唇微微张开,使口腔空腔气压增大,形成共鸣效果,同时调整软腭的位置,合理控制音色。
3. 声带的协调:共鸣唱法要求声带的振动和口腔空腔的共鸣协调一致,从而产生清晰、宽广的声音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民族唱法,其他民族唱法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训练技巧。
在进行民族唱法的训练时,需要有专业的教师指导,针对个人的声音特点和音域范围进行训练,逐步掌握唱法的要点和技巧。
要多听多模仿,通过模仿民族唱法的专业歌手,学习他们的发声技巧和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还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身体状态,以更好地演绎民族音乐。
民歌唱法练声方法
民歌唱法练声方法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
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
下面小编整理了民歌唱法练声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民歌唱法练声方法01 一气沉若想使高音唱得轻松而又明亮干净,气息支持当然是基础,关键是气息的位置,音越高,气息位置越低,以在腰部四周为最佳.很多人在唱高音的时候总有一个通病,气息浮至胸腔,所以气紧,不自觉的伸下巴,所以气不畅顺,唱罢喉咙不可避免的发炎.所以气沉,收下巴是唱高音的基本要求.而音质好坏则取决于自身的生理条件,对音乐的领悟以及正确方法的使用.二舌平口腔是气息流出人体的最后一个关卡,若舌卷或缩,自然会堵住气息的通道,不仅高音上不去,而且气息和舌的对抗会使你感到越唱越累.舌平以舌尖轻抵下牙齿为最佳.如果已经养成了这个坏习惯,介绍一种方法,在练声的时候含上一颗糖,舌自然不敢卷或动弹,而且能成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一但习惯之后,不再用糖的帮助的时候,你会明显觉得收放自如.不过这个过程很苦,要坚持.三腰部力量学过声乐的人都知道,正确的歌唱方法并不是用嘴歌唱,而是气息,所谓气息,说得通俗点,就是腰部力量.有的人本身生理条件很好,高音亮而饱满,但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唱高音时总会觉得音站不稳,摇摇摆摆,老是不听指挥.就像一个物体能够稳当的摆放在一个地方,必然是因为它有一个支点.而我们的腰部力量就是歌唱的支点.当一个人打呵欠的时候,就是拥有歌唱最佳状态的时候,不仅喉咙完全放开,腰部也有一股力量在腰四周游走,有兴趣者可以多多体会.当然坚持练习仰卧起坐更是一个直接锻炼腰部力量的方法.四共鸣一次好的发声不仅需要口腔的本音,更需要颅腔和胸腔的共鸣.泛音产生于颅腔,使音色饱满,胸腔的共鸣则使音色浑厚.高音用得较多的是颅腔的共鸣,中低音则需要很好的胸腔共鸣.一般人都觉得唱歌最难的就是高音,其实不然.“你能够低到多少,你就能高到多少”,就像拉弹弓,你能够往后拉多少,你就有多少可以爆发的高音力量.当这三个腔体都能互相配合的时候,那就真是如鱼得水,天籁之声.五情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发音技巧中怎么会有情?对所有作品的演绎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的投入,纵使有再高的技巧也是枉然.因为,歌唱,本来就发源于人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和释放.从现在的国际歌坛可以看出,最出名的不是音色最好,技巧最高的,而是能够用情用心歌唱的歌手.当然,这也是我们演唱中的致命弱点.一个人如果没有情,怎么能够演绎出作品的真谛.要想唱好,首先得热爱歌唱.歌唱中气息状态,呼吸问题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民族唱法的技巧
民族唱法的技巧民族唱法的技巧民族唱法是按照特有的民族演唱习惯、审美来进行演唱,主要语言以民族语言为基础,有着别致的韵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族唱法的技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民族唱法气息的运用中国民族唱法有吸气深,存气多,运气足,用气活等特点。
在中国古代音乐典籍上早有“气动则声发”、“气沉丹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等记载。
在气息的运用上强调下述4点:1、讲究气口气口是中国民族唱法中用来说明吸气点和吸气方式的术语。
中国民族声乐的曲调结构复杂,有时一字数音,一腔数板,必须在正常的气口外,补充一些气口。
如有时为了美化唱腔,常在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长音之后加进临时气口;或者为了渲染音乐气氛和感情的高潮,在适当的地方加上临时的感情气口等等。
使用气口的方式除一般歌唱吸气的方法外,还需采用偷气(不让人察觉的吸气)、抢气(在短时间内的急速吸气)、快吸气、慢吸气、浅吸气和深吸气等。
2、气息的支持中国民族唱法在声带使用上张力较强,共鸣比较集中,采用以腹式呼吸为主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其呼吸对抗力量的集中点(支撑点)在脐上至腰间,这样便于贮存气息,控制呼气,以灵活地支持发声。
3、气息的控制在呼气发音时,气流外围的肌肉(吸气肌肉群)始终做与气流相反方向的下沉运动,以此形成与呼气动作明显对抗的力量,起到节制呼气,保护声带,发挥充分共鸣和变化音色的作用。
4、气息的灵活运用除经常使用的基本呼气方法之外,还要做和灵活变化的呼气训练,以便在声带和共鸣的配合下,完成各种不同的润腔发声。
如润腔中的“嗽音”是一股较粗散的气流,刹那间冲破声门的阻力弹发出来;“顿音”是呼气在支点处做半顿半连的弹性的对抗运动形成的;其他如:“截音”、“颤音”、“沉音”等的呼气使用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二、民族唱法声带的运用中国民族唱法对声带的使用较重,要求声带的功能强,音质坚实、脆亮,有利于咬字和唱词。
1、声门积极靠拢闭合,主动向下挡气,使呼出的气流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声波,使发音集中明亮。
声乐教程之民族唱法小技巧
声乐教程之民族唱法小技巧声乐教程之民族唱法小技巧声乐中的民族唱法有什么技巧吗?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声乐教学中的民族唱法技巧,欢迎阅读参考!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被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符合生理科学、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近代欧洲声乐教学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呼吸方法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这种呼吸方法是运用胸肋肌肉、腹部肌肉(特别是腹直肌)、横膈膜共同来控制气息的,是全面调动人体呼吸器官的综合能动作用,通过训练,能自如地控制歌声的强、弱、高、低。
具体可以用快吸慢呼、慢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快呼的方法来练习。
歌唱发声的吸气最好采用鼻子和嘴同时缓慢地吸气,感觉到把气息吸在腹部和腰周围,然后保持吸气状态缓慢而均匀地呼气,呼气时发子音“S”,以检验气息是否均匀。
在吸气的一霎那整个身体有松一下的感觉,意在放松打开吸气的道路,这样就会吸得很深。
吸气讲究“深”而“适度”,不在于“多”,歌唱发声时“吸着唱”,多带点吸气的感觉唱,或者想“不断地加气”、“加强打哈欠”的感觉,即想着用吸气的感觉来唱,用上呼与吸的对抗,这样就有利于呼吸的支持,长期坚持练习就可以解决气息浅的问题了。
其次,要有正确的发声,也就是歌唱状态的发声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平时练唱往往容易忽视呼吸和共鸣,缺乏“换声”、“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等概念,只注重声音,用其固有的发声习惯和观念,片面追求声音效果,不调整共鸣状态,声音苍白无力,缺乏泛音光泽,音质疏散,甚至有“卡壳”的情况。
要解决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首先要强调深呼吸和深的气息支持点。
其次,要求自然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比如用u、e、o母音作为稳定喉头的练习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坚固的共鸣管道,为声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要在(真)低声区、(混)中声区、(假)高声区内的每个音上都用“混合声”的科学方法来进行训练。
比如用闭口哼唱练习是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的有效方法。
无论男女声,练习时要注意最好是中声区稳定后再进入高声区,形成一条让人感觉不出分有段节的音线。
民族唱法的基础技巧
民族唱法的基础技巧一、音域的扩展音域是指一个人能够发出的声音的范围。
在民族唱法中,要求演唱者有较宽广的音域。
因为民族唱曲的曲调多样,要求音域宽广,演唱者要有较强的音高和音低的能力。
为了扩展音域,演唱者可以通过练习发声来增加声线的柔韧性和弹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变声训练来帮助自己获得更广阔的音域。
二、音准的掌握音准是指音高的准确性。
在民族唱法中,要求演唱者能够准确地发出每个音符。
因为民族唱曲的旋律通常比较复杂,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能够精准地掌握每个音符的音高。
为了提高音准,演唱者可以通过练习音程、音阶等基本乐理知识,使自己对音符的高低有更敏锐的感觉。
同时,还可以多听多模仿优秀的唱曲,通过模仿学习来提高自己的音准水平。
三、音色的塑造音色是指声音的独特质感。
在民族唱法中,要求演唱者能够根据不同的曲调创造出不同的音色。
因为民族唱曲的音乐风格多种多样,一首曲目可能需要演唱者灵活地使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为了塑造音色,演唱者可以通过练习发声技巧,加强声音的调节能力。
同时,还可以多听多学,通过模仿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色表达方式。
四、气息的控制气息是声音的源泉,是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民族唱法中,要求演唱者能够掌握合理的气息控制技巧。
因为民族唱曲的演唱通常需要较长的音节持续时间,要求演唱者能够有一定的气息储备和控制能力。
为了提高气息控制能力,演唱者可以通过练习呼吸操等方法来增强肺活量和调节呼吸方式。
同时,还可以通过练习唱法来提高声音的持久力和表现力。
五、表演技巧的培养在民族唱法中,除了声乐技巧以外,演唱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
因为民族唱曲的表演形式多样,要求演唱者能够在演唱时灵活运用舞台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为了提高表演技巧,演唱者可以通过参加各种舞台演出,积极参与戏曲演唱等方式来不断锻炼和积累经验。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舞台演出技巧和情感表达技巧来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以上就是民族唱法的基础技巧,希望对学习民族唱法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民族唱法是指中国各民族歌曲演唱的特殊咬字、发声和演唱技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唱法,如蒙古族的呼麦唱法、藏族的喉音唱法、汉族的咬字唱法等。
下面将介绍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和演唱要点。
1. 咬字训练:民族唱法中咬字非常重要,要求清晰、准确、独特。
可以通过练习嘴部肌肉,使发音更加鲜明,咬字更加准确。
同时要注意嘴唇、舌头、牙齿的协同运动,使咬字的力度有所变化,凸显各个乐句的情感色彩。
2. 声音发声:不同民族唱法对声音的要求也不同。
如蒙古族的呼麦唱法,要求发出低沉、浑厚、磁性的声音;藏族的喉音唱法,则要求声音特别尖利、刺耳,具有特殊的音色。
在训练中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声音,使符合特定的唱法要求。
3. 唱腔节奏:民族唱法中的唱腔节奏往往非常独特,有时较为复杂。
在训练中要注意准确把握节奏感,注意音符的延长和短促,注重对每个音符的把握和表达。
4. 情感表达:民族唱法注重情感的表达,要求歌者能够通过声音传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演唱时,要注重情境的创造,通过节奏的变换、音符的处理、声音的传递等方面来表达出歌曲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
1.熟悉歌曲:在演唱民族歌曲前,要先熟悉歌曲的曲调、歌词、意义和情感。
通过反复的听、读和理解,增加对歌曲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
3. 咬字发声:根据不同民族的唱法要求,要注意清晰、准确、独特地咬字。
通过训练嘴部肌肉和调整发声方式,使咬字更加准确、鲜明,从而更好地传达歌曲的表达意义。
5. 注意形象表演:民族唱法的演唱往往需要一定的形象表演,如蒙古族呼麦中的口型表演、藏族喉音中的舌尖动作等。
要注意演唱时的微笑、动作、姿态,使演唱更加生动、有神。
民族唱法是中国各民族独特的演唱方式,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咬字、发声和演唱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歌曲曲调、节奏和情感,使歌曲的表达更加贴合民族特色,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想要演唱好民族歌曲,除了技巧的训练,还需要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深入了解民族特色,才能更好地传达和表达民族歌曲的情感和意义。
简述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
简述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民族唱法是指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歌唱方式。
它包括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唱法,如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卷舌唱法、苗族的甩腰舞唱法等。
民族唱法在音乐艺术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不仅要求歌手具有较高的音乐技巧,更需要歌手具有对民族音乐的深入理解和情感表达。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和演唱要点对于歌手来说至关重要。
一、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1. 掌握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要想学好民族唱法,首先要对所要学习的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这包括了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不同音乐风格的特色等。
只有了解了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民族唱法。
2. 学习语言和发音民族唱法通常会涉及到民族语言的演唱。
学习者要能够熟练掌握相应民族语言的发音和语调。
对于一些复杂的喉音唱法,更需要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以确保发音准确。
3. 注重身体协调训练民族唱法中的一些唱法技巧需要辅以身体的协调动作。
在蒙古族长调中,歌手需要辅以律动的手势,以增强声音的表现力。
民族唱法的训练需要注重身体协调,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
4. 培养音乐耳朵和音乐感民族唱法的音乐表现要求歌手能够准确地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音调变化。
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听音训练来培养自己的音乐耳朵和音乐感。
只有对音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表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5. 多角度学习除了进行声乐技巧的训练外,学习者还要多角度学习民族唱法。
这包括了对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对民族唱法的理论研究,以及学习其他民族唱法的经验和技巧。
二、民族唱法的演唱要点1. 把握音乐的特点每种民族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音乐风格。
蒙古族的长调音乐富有悠远、激昂的气势,而藏族的卷舌唱法则显得柔和、细腻。
而苗族的甩腰舞唱法则要求歌手兼顾歌唱与舞蹈的联动。
演唱民族音乐要求歌手能够准确把握音乐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表现其独特的魅力。
2. 注重情感表达民族音乐注重的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对于生活、情感、历史的表达和诠释。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民族唱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和演唱要点对于提高歌手的表现水平和音乐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和演唱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1.音准训练音准是歌唱表演的基本功,包括音高、音准和音色,是构建歌唱声音的基础。
在民族唱法的音准训练中,歌手需要通过长期的反复练习,磨练自己的音准感觉,掌握精准的音高和音准,保持纯净的音色。
可以通过练习唱调子、音程、音阶等方式进行训练,提高音准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咬字训练民族唱法中的歌词常常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想表达歌词的情感和意境,就必须做到清晰准确地发音。
咬字训练是民族唱法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歌手应该注重发音的准确度和清晰度,培养自己的咬字技巧,使歌词的含义和情感得以清晰传达。
3. 声音力度控制民族唱法的表演常常需要对声音的力度进行细致的控制,从柔和到高亢,从轻柔到磅礴,歌手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音乐张力。
在训练时,歌手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准确掌握自己声音的力度和音量,做到声音的稳定和灵活。
4. 情感表达训练民族唱法的表演需要具备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歌手要能够通过声音来诠释歌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
在训练中,歌手需要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使歌曲的演唱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5. 肺活量训练良好的肺活量是支撑声音的关键,尤其是在民族唱法中,有时需要长时间一气呵成地唱出高亢的音调,因此良好的肺活量是必不可少的。
歌手可以通过长期的呼吸训练来增强自己的肺活量,提高持续高品质音乐表演的能力。
以上就是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提高,歌手才能够在表演中展现出专业的技巧和出色的音乐艺术表现。
二、民族唱法的演唱要点1. 歌曲选择民族唱法中的歌曲往往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因此在演唱时,要选择合适的歌曲。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唱法在民间传承和表演艺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民族唱法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唱法和风格,如汉族的花腔唱法、藏族的喉音唱法、蒙古族的长调唱法,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
针对不同的民族唱法,训练技巧也各不相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和演唱要点。
一、汉族花腔唱法汉族花腔唱法是汉族传统唱法的代表之一,它强调音乐旋律的变化和艺术性的表现。
常见的花腔唱法有小调、板式、颤音、泛音等。
要想成功地演唱花腔唱法,需要掌握以下技巧:1.喉咙要松,这对于产生清晰、准确的高音是很重要的。
2.嘴唇要自然而微微张开,使声音发出更加清晰和明亮。
3.强调音乐的节奏感,特别是小调、板式等技巧,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变化进行掌握和演绎。
4.要掌握变调的技巧,使用高音和低音的转换,实现旋律的变化和转换。
5.需要适当运用音乐的强弱节奏感,使声音更加生动有力。
要加强调弱的处理。
二、藏族喉音唱法藏族喉音唱法又称“卡普喉音”,是一种使用口腔和喉咙发声的唱法,具有非常浓郁的藏族文化特色。
要想成功地演唱藏族喉音唱法,需要掌握以下技巧:1.掌握喉音发声的方法和技巧,口腔和喉咙应保持松弛状态,咽喉也要保持湿润。
3.注重唱腔表现,通过拨弦、击板、敲击等方式增强唱腔的表现力,使喉音唱法更生动、丰富、变化多样。
4.要注意掌握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表现方式,通过音乐和喉音的变化表现情感,使唱法更加传神逼真。
三、蒙古族长调唱法1.掌握气息和呼吸的技巧,注重发声前要深呼吸,使气息充分流通。
2.掌握发音的技巧,要注意口腔的偏心和舌头的协调运动,保持音高的稳定和清晰。
3.注重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合理运用声音的高音和低音转换,使音乐更加丰富、动感和富有韵律感。
民歌演唱技巧
民歌演唱技巧
1、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民歌演唱需要运用正确的呼吸方式来支
持声音。
一般来说,胸腹式呼吸是最常用的呼吸方式,它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气息支持,使声音更加自然和柔和。
2、发声技巧:民歌演唱需要运用正确的发声技巧来保证声音的质
量和表现力。
发声时应该注重声带的松弛和自然振动,避免过度用力或者紧张。
同时,要注意音准和发音的准确性,这可以通过练习音阶、音程、调式等基本音乐技能来提高。
3、注重咬字和吐字:民歌演唱需要清晰地咬字和吐字,以便更好
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在演唱时,应该注重字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通过练习口语和朗读来提高咬字和吐字的技巧。
4、运用声音的力度和音色:民歌演唱需要运用不同的声音力度和
音色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演唱者应该根据歌曲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声音的力度和音色,以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5、注重表演技巧:民歌演唱不仅是一种音乐表演,还需要运用表
演技巧来传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演唱者应该注重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表演技巧,以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民族唱法发声技巧
民族唱法发声技巧民族唱法发声技巧1.歌唱脬吸问题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唱好歌曲的基础。
气是发声的动力,任何唱法历来都是非常重视气息的。
传统唱法讲“气沉丹田”;美声唱法强调用横膈膜控制气息。
两种说法都是强调呼吸的支点。
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较好。
气要求吸得深,稳得住。
深即吸到肺的底部;稳即力点稳定有力。
气吸下来时,下肋扩张,腰围往外膨胀,横膈膜下降,小腹往回收,这样就产生了气压。
它将气息集中有力地、准确地往调整好的共鸣腔体焦点位置输送。
气息在发声时压力的集骤点便是呼吸支点。
横膈膜是控制气息的主要呼吸肌肉,发声中,吸气肌群始终处于持续紧张的工作状态。
必须积极锻炼这组肌肉,使声音牢牢坐在气上。
为使气长,稳劲有力,要用不断吸住气的感觉发声歌唱。
为防止气的僵死,气不可吸得太满,这样才能富有弹性。
学生普遍耽心高音唱不上去,那就应该先检查气。
原则上是,音发得越高,吸气越深。
只要坚持这一用气原则,掌握呼吸技巧,并在发声器官协调配合下,定能解决高音的问题。
有气息支持的声音、色彩丰富、表现力强,能适应演唱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作品。
2.歌唱的共鸣问题共鸣是将声带发出的声音美化、扩大。
有了泛音效果,声音才丰富、悦耳。
发声器官共鸣腔体包括胸腔、喉腔、口腔、鼻腔和头腔。
调整这些共鸣腔体的混合使用对唱好歌曲是很重要的。
①打开喉咙、用打哈欠——叹气的方法,可以得到最佳的打开喉咙的歌唱状态。
这时,小舌、软颚上提、舌、上下颌及牙关自然松开,使从喉咙发出的基音得到共鸣效果。
所打开的喉咙状态还应在整个发声中保持。
在发高音时保持这种上方软组织的提起是较为困难的,但只要积极划训练喉内、外肌的一些肌肉能力,持之以恒,定能收效。
打开喉咙在民族唱法上要适度,切不可完全按美声唱法的做法,只要半打哈欠的状态就够了,否则,就会影响民族唱法的风格。
②稳定喉结;正常的喉头位置是打哈欠、深吸气时的位置。
一张口就必须下降喉结,并相对将其稳定住,这样,下咽管道拉长,喉咙底部就自然打开,便于声带功能的调节控制。
民族声乐练声方法(精选5篇)
民族声乐练声方法(精选5篇)民族声乐练声方法篇1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前提。
帕基埃罗蒂说过: “知道如何呼吸的人就知道如何歌唱”。
呼吸的类型包括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
“面罩唱法”呼吸训练有其自身的呼吸规律,作为女高音在呼吸的技巧训练上有着与其他声部共同的法则。
歌唱者从半打哈欠开始,用鼻和口同时吸气,然后叹下,叹开,叹通,这时要求歌唱者平静、放松而且自然,打开喉咙后轻微内收下丹田,鼻梁顶端有声音集中感,气息扩张和保持于腰腹周围,“嘟嘟”的声音从眉心处集中向外向上透出。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半打哈欠,即哈欠的一开始,而不是整个打哈欠过程,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醒练习者,两肩是向后向下放松的,不能提肩,注意气息在腰腹周围扩张和保持的同时,一定要顾及丹田的微收,这样才有利于气息的自如流动,才可以避免产生僵、直、白的声音。
如果出现声音不灵巧,那是因为过分注重丹田的内收而忽略了横隔膜的向下感所导致的偏差。
初学者不必追求音量,以保持身体肌肉的协调放松,该放松的要放松,该积极的一定尽力积极,微笑着高抬上口盖,积极集中气息于集中点,注意身形体位要保持中正立直,抬上腭,使身体各个部位的呼吸器官获得整体平衡,通畅自如,让气息包着声音走,让声音顺利进入面罩,以获得高位置的头声。
因此,采用“面罩唱法”进行呼吸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歌唱者身体各部位的呼吸器官得到整体而平衡的运作,避免某一部分过于突出而导致的声音不平衡,使声音进入面罩,进而获得集中靠前的声音效果。
民族声乐练声方法篇2面罩共鸣的训练“面罩唱法”训练的关键是面罩共鸣技巧的训练,“面罩唱法”的共鸣主要由鼻窦、蝶窦、上颌窦以及额窦腔构成。
鼻咽腔对于运用“面罩唱法”进行歌唱发声具有极大的作用,它是连接面罩共鸣和头腔共鸣的桥梁和枢纽。
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鼻腔骨架的振感是较为强烈的,具有良好的发声效果和音质。
因此,鼻腔骨架被称为“嗓音的焦点”,它使基础声区(中低音区) 的发声更为科学和规范。
民族歌曲的演唱技巧
民族歌曲的演唱技巧一、气息运用。
1. 深呼吸。
- 民族歌曲演唱中,深呼吸是基础。
要像闻花香一样,将气息深深吸入腹部,感觉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
这样可以储存足够的气息,以满足较长乐句的演唱需求。
例如在演唱蒙古族长调歌曲时,其旋律悠长婉转,需要充足而稳定的气息支持,深呼吸能确保在演唱长音时气息不断,使声音连贯且富有张力。
2. 气息控制。
- 在演唱过程中,要根据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来控制气息的流动。
对于一些轻快的民族歌曲,如维吾尔族的一些舞曲风格的歌曲,气息的流动要相对轻快、短促,像灵动的小溪水跳跃。
而在演唱一些抒情的慢板民族歌曲时,气息要缓缓而出,像涓涓细流。
在唱高音时,不能单纯地靠喉咙用力,而是要依靠气息的推动。
比如演唱陕北民歌中的高音部分,通过腹部肌肉有控制地收缩,将气息稳定地向上推送,使高音既明亮又圆润。
二、咬字吐字。
1. 清晰准确。
2. 归韵收音。
- 每个字的韵尾要归韵到位。
例如在演唱江南民歌时,由于江南地区语言比较软糯,在唱到“桥”“摇”等字时,要将韵尾收好,使声音圆润动听。
而且在演唱中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连贯,不能因为过于注重单个字的清晰而破坏了整体的流畅性,要像串珠子一样,把每个字巧妙地连接起来,使歌声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三、共鸣运用。
1. 胸腔共鸣。
2. 头腔共鸣。
- 头腔共鸣能使声音高亢、明亮、空灵。
在演唱一些少数民族的山歌时,如苗族的高腔山歌,头腔共鸣就非常重要。
演唱者要通过调整气息和发声位置,感觉声音在眉心处集中,从而发出清脆、高亢的声音,将山歌的悠扬和空灵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在演唱一些民族歌曲的高音部分时,巧妙地结合头腔共鸣可以使高音轻松唱出且音色优美。
3. 口腔共鸣。
四、情感表达。
1. 深入理解民族文化。
- 要想在演唱民族歌曲时准确表达情感,必须深入了解歌曲所属民族的文化。
比如朝鲜族歌曲往往与他们的农耕文化、礼仪文化等密切相关。
当演唱朝鲜族歌曲时,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就能更好地把握歌曲中的情感内涵,唱出朝鲜族人民的热情、勤劳和质朴。
民族唱法的发声技巧
歌唱发声技巧,是声乐技术宝塔的上层建筑,它的难度越大,演唱的技巧越高超,下面整理了一些民族唱法的发声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技巧
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
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
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软腭;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
注意:在大声说话时,注意保持以上几种状态就会改善自己的声音.切记,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要矫枉过正,更不要只去注意发音的形式,而忘了说话内容.
二.气息问题
发音*震动,震动*气息,要使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就要有饱满的气息.呼吸要深入.持久,要随时保持一定的呼吸压力.平时可以多做些深吸缓呼的练习.最好在练习说话的时候先站起来,容易找到呼吸状态,要坐的话,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倾.
运用气息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要在上述的呼吸压力中缓缓的释放,并且要善于运用,嘴唇把气拢住.这样来保持胸腹和嘴唇的压力平衡.
三.声线问题
我们的发音,有一个不容易察觉的线路,比如打呼哨,声音很响亮,道理就在于气息畅通,声音集中,通行无阻.说话也是这样,要尽量让自己的气息贯通,让气音尽量沿着口腔内部的中纵线穿透而出. 这样才能使声音集中而响亮.。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
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民族唱法是指在不同民族之间有异彩纷呈的歌唱表现方式。
好的民族唱法需要从技巧上进行训练,以便在演唱时更准确地表达情感,独特地传递文化。
本文将介绍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和演唱要点。
一、喉头发声的基础技能民族唱法中,喉头发声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
喉头的发声技巧有以下要点:(1)喉部舒展喉部要保持放松,没有紧张感。
建议唱歌之前,先做些简单的喉部活动,如咳嗽、吐舌头、发出“呜”声等,以便喉头更加舒展。
(2)气息控制唱歌时,需要让气息从肺部自然流出。
喉部仅仅作为气息的“道路”,而不是“压迫器”或“挤压器”。
同时,要注意将气息加强以产生音调。
(3)弹性喉头在唱歌过程中,要让喉头成为一个弹性器官。
此技巧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音高控制,并大幅提高唱法的质量。
(4)舌头和喉头的配合舌头应该保持平坦,不卷曲或扭曲,以便在歌唱过程中更好地保持清晰的发音。
同时,喉头也需要与舌头相配合,以便抑制不必要的气息。
二、节奏和音高的训练在民族唱法中,节奏和音高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可以进行以下的训练:(1)节奏练习节奏训练可以帮助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控制节奏。
可以用打拍子的方法或通过歌曲的伴奏实现。
唱者可以先在比较简单的歌曲中进行练习,然后逐渐切换到更复杂的歌曲上。
节奏练习是在民族唱法的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
(2)音高练习音高是民族唱法的关键之一。
使用口型、颈部和喉头的练习可以帮助唱者更好地掌握音高。
演唱歌曲时,可以使用钢琴或其他乐器的伴奏来帮助进行调整。
三、情感表达的要点民族唱法是一种非常情感化的歌唱表达方式。
以下是几个好的情感表现技巧:(1)深刻思考歌曲的意义民族唱法传达的不仅仅是音乐,更多的是传递文化、精神和情感。
需要唱者深刻思考歌曲的意义,并尽可能地将这些情感融入到演唱当中。
(2)意境重要音乐是生动的绘画。
唱者需要创造一个生动的意境,契合歌曲的情感和氛围。
意境促进了情感表达的真正实现。
(3)持续洞察力情感是随时都能变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常见的呼吸问题及纠正方法(一)漏气吸气后,控制气息的能力较差,往往在出声前气漏掉,或气声同时呼出,造成“沙音”或气不够用。
纠正的方法:加强气息控制,加强咬字,避免漏气。
(二)用通常说话的呼吸唱歌这是“白声”、“喊声”、“憋唱”的根。
这种唱法,遇到困难的乐句或高音区,喉部、咽部及颈部肌肉就会用力帮忙,而出现脖粗脸红的紧张状态。
纠正的方法:加强锻炼,控制气息的能力,把劲下移两肋和腹肌,不要追求音量,可用小声闭口哼唱寻找混合共鸣,避开紧张。
(三)呼吸量小而不积极表现为声音虚弱、漂浮、过分单薄、细、没有共鸣等。
喉部用力时则表现“咩咩声”。
纠正的方法:加强“吸气”的深度,控制“呼气”时(即加强收腹提气的力量与吸气控制力量的对抗,)体会气声结合,声音的结实变化,理解气息的作用,必要时,专门训练大音量的方法,锻炼“呼气”的力量。
(四)呼吸“僵”原因是控制呼吸的力量和动作死板,如:控制呼吸力量过大,肌肉失去弹性,不能灵活的适应歌曲旋律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只能延长音程跳动不大的连贯性曲调,不能唱节奏性强,速度轻快,音程跳动较大的旋律,或虽然能唱,但不能突出,常把一首朝气蓬勃的歌曲唱得死气沉沉,无精打采。
纠正的方法:加强跳音,华彩乐句和速度快、节奏性强的歌曲练习加以解决。
总之,气息不正确的原因,往往是呼吸器官不积极工作,造成其他器官的用力帮忙,使下颚僵硬,颈部紧张,或控制不适当,使气息失去灵活弹性,都是不利于唱歌的。
因此,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只要是歌曲,就不能漫不经心地随便唱,就是发一个简单的音,也要作到情绪饱满,有目的地体会歌曲与呼吸的关系,和气息的御用。
流畅、自如、圆滑、优美的歌声来自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对呼吸的控制作用,正确的呼吸是自然、舒畅、均匀、不紧张、不僵硬的。
B.究竟什么是民族唱法吕远(著名作曲家):民族唱法这个提法,历来就有各种解释,甚至还存在观点上的分歧。
当前全国各地的声乐比赛大都仅有三种分类: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我认为仅三种分类不够科学与规范,声乐界还需就此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有人认为民族唱法只有一种,是指彭丽媛式的民族唱法,我认为也可以规范为“民族美声唱法”。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无形当中就排除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等作为民族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中国的民族唱法局限在一种不全面的范畴之内。
蒋大为(著名歌唱家):民族唱法有“艺术的民族唱法”,还有民族民间唱法,即所谓的“原生态唱法”。
从广义讲,这两类唱法都应包括在民族唱法之内。
“艺术的民族唱法”尽管采用的是民族民间素材,但实际唱的不是民间小调,而是经过二度创作的艺术歌曲,是在原生态基础上发展了的民族唱法,是进化、改良、发展了的科学唱法。
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发展了的艺术歌曲演唱有一定的难度,有高潮,有低谷,有叙述,表现力更加丰富。
田青(著名音乐理论家):民族唱法的提法不够准确,当时的命名没有经过专家慎重的考虑和研究。
但是现在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叫法。
中国有56个民族,民族唱法究竟代表的是哪个民族?现在所说的民族唱法实际是指借鉴西洋的美声唱法,在这个基础上来唱中国歌曲。
比较准确地说应该叫做“民族美声唱法”。
也就是说,老百姓创造性的命名——“民美”,是走在了专家的前头。
我觉得要把学院派的、现在主流的唱法叫做“民美”。
C.民族唱法与戏曲唱法的不同之处虽然戏曲唱法和现在流行的这种民族唱法都是歌唱,但在行腔和用气上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唱法。
现在的民族唱法在行腔方式上更接近美声,只是在声音的造型和咬字上本土化一些,声音比较开放,不那么圆,但具体唱法上并无多少中国的东西,咬字不象戏曲那样“狠”,字要服从于声音。
它的用气和美声很接近,在保持横膈膜支持的基础上,气息走向基本是横的,着力比较均匀,唱的基本就是乐谱上那些音符,最多根据四声在字头上带些滑音。
有人称现在的这种民族唱法为假洋鬼子唱法,虽然不雅,却说明了它的实质。
最别扭的是许多人在中国式的字音里配以比美声哆嗦得更厉害的大颤音,听来极不协调。
它和郭兰英、王玉珍、才旦卓玛、郭颂等人为代表的那种民族唱法在咬字和用气上是根本不同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许多条件非常出色的演员学他们的曲目,却出不来他们那种味道,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的原因。
戏曲唱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多强调“字重腔轻”,反对西洋味儿的大颤音,咬字采取“切音”的方式,即把字分为头、腹、尾三部分(也有只分头、尾或干脆只有字腹的)逐一唱出(但三部分之间要平滑过渡,不可截然分开),字音比生活中更夸张些,以使远处的观众能够听清。
有句歌诀说道:“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显然这是不适合美声唱法一路的。
它的用气也与其咬字、行腔相适应。
戏曲经常使用哦、嗽、擞等我国特有的装饰音和音断意不断、音断气连的艺术处理方法,另外经常在各种不适合歌唱的高难体位下演唱,这样就使得它在用气上不能仅限于横膈膜的使用,而多以丹田为支点;特别是在擞音等明显的转折处,小腹往往要有快速收缩一下,把声音弹出来,感觉上气的走向是“竖”的。
许多人学戏曲歌唱以为这种效果是用嗓子“做”出来的,就用喉咙去挤,结果唱坏了嗓子的不在少数,文革里就有一大批。
另外戏曲在声音的行进中往往不把每个经过音唱满,而经常在转折处的音上一带而过,棱角明显,更符合汉语的语言特征,使唱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风貌,从而更好地表达中华民族的情感。
这样就产生一个奇怪的现象,按乐谱唱出来的不象戏,因为太多的装饰音是五线谱和简谱所无法标出的,这与美声和现在的民族唱法明显不同。
总体上,感觉美声和现在的民族唱法是工笔画,而戏曲等民族传统唱法是泼墨写意。
以郭兰英为例,她的演唱非常符合传统戏曲中“高音轻过,低音重煞”的艺术处理方式,她著名的《我的祖国》就是一例。
“一条大河波浪宽”,前三字如唱似念,轻轻送出,亲切如说话;“河”字是个略高的音,音不放足,前面略为收敛,在字尾即将转如下一字前才稍为加强——需要注意的是,“河”字在她最里不象一般人唱的那样是简单两个音符,而是字头部分稍带下倚音,符合四声,字的末尾稍向下带,这两个地方不能没有(缺乏民族味道),更不能过头(会非常滑稽),这个尺度很难掌握,也正是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民族唱法的精微之处;“波浪”二字,前字轻柔,“浪”字是高音,唱得挺拔舒展,音量稍有增强,与“波”字形成对比,但并不过分;“宽”字平出,似乎平实无奇,实际上大有讲究——一般的歌唱在字尾都是渐弱收音,但戏曲包括郭兰英的演唱却不是这样,在一个乐句完成之前如果没有什么花腔,则尾音多是“煞”住的,而不是渐弱结束。
象本例中每一句的末字(多是中低音)就是,如第一段头句的末字“宽”、第四句的末字“帆”,力度和音量自始至终都很均匀,舒展大方,使整句唱能够立得住,托得起;个别字如“香两岸”、“岸上住”的末字,甚至是字头轻起,从字腹开始力度和音量渐强的,与下一句一气呵成,气势的衔接非常出色。
她的其他歌曲也大多保持了类似的特点。
戏曲唱段大多是符合这种“高音轻过,低音重煞”的风格的,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地方需要特别效果而采取破格的艺术处理。
有人说郭兰英的唱法太老了,那是因为她的字音保持了太多的山西地方色彩——奇怪的是,地方色彩越浓郁,唱出来越有味儿,现在的所谓民族唱法倒是打破了地域性,能够演唱范围更广的曲目,可就是少了民族语言应有的韵味——而其吐字行腔之考究,那种浓郁的味道却是需要慢慢品味的。
中国唱法本来就是一杯浓茶,不能唱出可乐的味道来。
D.什么叫民族唱法什么叫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是指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它包括我国各地区各种不同的戏曲、曲艺、民歌的传统唱法。
民族唱法十分强调语言的音乐的关系,讲究根据演唱语言的发音规律来处理发声、共鸣、行腔,讲究字音的五音、四呼、出声、归韵、收声。
民族唱法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气质、个性、风格。
自元、明、清以来,不断有一些系统的唱法论著问世,如:[元]燕南芝庵的《唱论》,[明]魏良辅的《曲律》,[明]沈宠绥的《度曲须知》,[清]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清]李渔的《闲情偶寄》等。
F.民族唱法初探的问题主要词汇:民族唱法问题风格单一化多元化主要内容:本文对目前“民族唱法”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文章类别:人文艺术音乐声乐“民族唱法”作为声乐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拥有巨大的听众群体。
它是抒发人类真挚的情感,宣扬人类生活中的真、善、美,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颂扬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进步,激励人民奋发向上的极为重要的音乐形式。
“民族唱法”是中国声乐舞台上历史最久远,影响力最广泛的音乐品种。
“民族唱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有人类活动的那一刻,有了人类的生产劳动,就有了原始的“民族唱法”。
从原始的,无意识的“民族唱法”发展到今天的,科学的系统的“民族唱法”,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进化、演变而来的。
无论从表演形式、发声技巧、艺术风格及科学理论上,都由最初处于混沌状态的劳动口号,逐渐演化成为今天这种风格多样、形式各异、技巧丰富、理论充实的“民族唱法”。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艺术界全体同仁的大力支持下。
“民族唱法”这朵艺苑奇葩更是绽放出了新的生命。
数次大型的全国民歌调演,无数次的有声乐众多专家参与的民族声乐研讨会。
都在曲目上、技术上、人才上、风格上提供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为“民族唱法”提高了的档次,扩展了空间,增添了活力。
进而涌现出了如:才旦卓玛、黄虹、拉苏荣、何纪光、郭颂等一大批,风格各异、艺术精湛的优秀民族唱法的歌唱家。
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民族唱法”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得以充分展现。
“民族唱法”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虽然,依旧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是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日益明显的暴露出来,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民族唱法”风格单一化。
这里笔者将就“民族唱法”风格的单一化和多元化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众所周知,艺术需要风格,“风格即人”只有风格迥异的艺术品种,才会色彩缤纷引人注目,而风格单一,色彩单调只会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使我们失去大量的听众。
记得前一段,某令人关注的声乐“大奖赛”过后,某著名音乐人讲了这样一件事。
他说他很偏爱一位民族唱法歌唱家的演唱,自以为对她的声音十分熟悉,可却常常闹张冠李戴的笑话,这位音乐人困惑了。
也许专家的困惑同样是老百姓的困惑。
怎么那么多民歌演员上得台来,都是同一个腔调、同一种声音、同一种处理都是同一种风格呢?似乎全国唱民歌的只有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了。
的确,这几位歌唱家确实唱得非常好,可如果大多数演员都那样唱,恐怕就让人有些乏味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呢?笔者认为,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有着其多层面的因素,从主观到客观,从个人到社会都有一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