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粤版)
沪粤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讲功与功率一、功1.功能关系★做功:能量转化的过程称为做功。
★能量:如果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量。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功(W)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是这个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机械功。
★做功的必要条件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劳而无功(有力无距离)★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无力无功(有距离无力)垂直无功(力与距离垂直)二、功的计算1.定义: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2.公式:W = F s功=力*力方向上的距离1 J=1 Nm★注意:①.辨别清楚是哪个力做功;②.注意距离的方向要与力的方向对应上;③.统一单位进行运算;④.做功多少只由F与s决定,与物体的质量、速度、运动方向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三、功率(P)1.定义:物体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功率。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P=Wt1W=1J/s★功率推导式:P=Wt =Fst=Fv第二讲机械效率一、有用功与额外功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用W有用表示。
①对于竖直方向上提升重物,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故W有用=G物h;②对于沿水平方向匀速拉(推)动物体,目的是拉(推)动物体做功(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故W有用=F拉s物= f s物2.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用符号W额外表示。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用符号W总表示。
W总=W有用+ W额外二、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效率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
2.公式:η=W有用W总×100%3.机械功原理:使用任何机械做功时,都会不可避免产生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的。
三、滑轮组机械效率1.竖放滑轮组机械效率(克服重力做功)①.理想状态(不计滑轮重,绳重及一切摩擦)F=1nG ;s=nhη=W有用W总×100%=GhFs=100%②.半理想状态(考虑动滑轮重,不计绳重及一切摩擦)F=G物+G动n;s=nhη=W有用W总×100%=GhFs=G物G物+G动●物体越重,动滑轮越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粤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指的是:。
功勋卓著的物理学:①蒸汽机、②电子时代、③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
2、测量长度常用工具:单位:国际制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有、、、、、。
测量方法:认、放、看、读、记。
身上的尺:。
:3、测量时间:常用工具:。
单位:国际制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有、、、、。
测量方法:4、误差:定义: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
5、尝试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
科学探究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物理模型法比较法图像法,一般用于数据处理。
本章考点突破: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 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
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 累积法。
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3 平移法。
可以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三、注意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注意:听见了声音说明物体一定发生了振动,但不一定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2、传播: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不同介质传声的效果一般不同。
声速:一般在固体或液体中的声速比在气体中快,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传播形式: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做声波。
3、感知:气传导: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引起耳膜振动,经神经传给大脑。
骨传导:声波通过、颌骨,经传给大脑。
4、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产生回声。
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秒。
5、声音特征:1)、响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大小,音量。
在波形图中用高度表示。
单位:分贝,用符号表示。
影响因素:和。
生活相关:震耳欲聋、振聋发聩、声音响亮。
2)、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即声音的细粗。
在波形图中用疏密程度表示。
(完整版)粤沪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粤沪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全第⼀章⾛进物理世界⼀、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的⼯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单位有千⽶(km),分⽶(dm),厘⽶(cm),毫⽶(mm),微⽶(µm),纳⽶(nm)。
3、主单位与常⽤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µm 1µm=103nm 1m=106µm 1m=109nm4、特殊的测量⽅法:(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张纸的厚度等微⼩量,常⽤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轮滚法,即⽤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等常⽤辅助法(⽤刻度尺及三⾓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原因:测量⼯具测量环境⼈为因素。
(3)减⼩误差的⽅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不能避免,⽽错误能够避免。
⼆、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µs)纳秒(ns)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ms=10-3s 1µs=10-6s 1ns=10-9s2、测量⼯具: 古代⽤⽇晷、沙漏、滴漏等;现代⽤机械钟、⽯英钟、电⼦表、秒表等。
九年级沪粤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沪粤版物理知识点总结第11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内能与热机
第12章
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
补充:连接方式
串联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特征
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开关
控制整个电路作用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并联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上的开关控制改支路
---- 1 j ----------
Li
家庭中个用电器,路灯。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粤沪版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粤沪版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科目。
下面将介绍一些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1. 运动和力学1.1 直线运动:讲述了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的描述方法,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重要概念。
1.2 曲线运动:介绍了曲线运动的特点和描述方法,包括弧长、切线和法线等概念。
1.3 力的基本概念:解释了力的概念、分类和测量,让同学们能够理解力的本质和作用。
1.4 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了牛顿三定律,并应用到不同的力学问题中,如力的合成、分解等。
2. 力的作用和力的变化2.1 重力:讲述了重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以及地球上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2.2 摩擦力:解释了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分类和特点,举例说明了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3 弹力:介绍了弹簧的弹性特性和弹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弹力在弹簧振子中的应用。
3. 能量和功率3.1 动能和势能:解释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相互转化的原理,让同学们理解能量守恒的重要性。
3.2 机械能转化和损耗:介绍了机械能的转化和损耗,如摩擦损耗、弹性碰撞等现象,以及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3.3 功和功率:讲述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4. 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传播4.1 光的反射和折射:解释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以及应用,如平面镜和透镜的工作原理。
4.2 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介绍了光的色散原理和光的干涉现象,如光的衍射和干涉条纹的形成。
4.3 光的吸收和传播速度:讲述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吸收和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光的能量损耗的影响因素。
5. 电学基础5.1 电荷和电场:解释了电荷和电场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以及静电场和电场力的应用。
5.2 电流和电路:介绍了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5.3 电阻和电阻定律:讲述了电阻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以及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应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是初中物理的第二学期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光学和声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对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的总结:一、机械:1.速度与加速度:速度的定义、速度的计算、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计算等。
2.力:力的定义、力的计量、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与不平衡、力的大小与方向的测量、力的作用线和作用面等。
3.动能与功:动能的概念与计算、功的概念和计算、功与能量转化等。
4.机械能:位能和动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转化等。
5.受力分析:重力与重力势能、支持力、摩擦力等。
6.斜面运动:斜面运动的特点、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重力分解与平衡等。
二、光学: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等。
2.光的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反射成像的特点、光的折射成像、折射成像的特点等。
3.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和彩色的产生、光的折射和色散等。
4.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表达和应用、光线的追迹法等。
5.镜子:平面镜和弯曲镜的特点、镜像的特点和性质等。
三、声学:1.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传播速度等。
2.声音的特点:音高、音强、音量、音色等。
3.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的反射、回声的产生和特点等。
4.声音的干涉和共鸣:声音的干涉特点和条件、共鸣的特点和条件等。
5.声音的吸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声音的吸收与杂音的产生等。
以上是对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理解高中物理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和习题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沪粤版物理知识点九年级
沪粤版物理知识点九年级【正文】一、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产生以下作用效果:1. 使物体产生形变或者形状改变:当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可能会受到拉伸、压缩或弯曲等形变。
2. 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的速度:力可以使物体克服阻力,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物体的位置或速度。
3. 使物体停止运动或减慢运动速度:当反向的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减慢物体的速度或使其停止运动。
二、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
1. 动能:动能是由于物体具有速度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公式为:动能 = 1/2mv²,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2. 势能:势能是由于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三、光的传播规律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传播遵循以下规律:1. 直线传播: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线传播是沿着直线路径进行的。
2. 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3.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光线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四、电路中的电流电流是指电荷的移动所产生的流动现象,常用单位是安培(A),它的方向是正电荷流动的方向。
1. 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为:I = Q/t,其中I为电流,Q为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t为时间。
2. 电阻和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受到电阻和电压的影响。
电阻是指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电压是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V)。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I = 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粤沪版)
初三·物理(沪粤版上册)第11 章简单电路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3 、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5、单位:(1) 、国际单位:A (2) 、常用单位:mA 、μA(3) 、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 A6、测量:(1) 、仪器:电流表,符号:(2) 、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 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 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九年级物理沪粤版笔记
九年级物理沪粤版笔记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能量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是一门既有理论基础又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科学学科。
下面将就九年级物理沪粤版的内容进行笔记,以供参考。
第一章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 运动的描述方法:坐标法、图示法等。
- 运动的基本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
2. 力的概念和测量- 力的基本性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 力的测量方法:弹簧测力计、浮力秤等。
3.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二章力的合成和分解1.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规律:平行力的合成、夹角力的合成等。
- 力的合成示意图:力的合成图法。
2.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规律:平行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原理等。
- 力的分解示意图:力的分解图法。
第三章工作和机械能1. 工作- 力做功的定义: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产生的功。
- 工作的计算公式:W = F·s·cosθ。
2. 机械能-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动能的定义、动能的计算公式等。
-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势能的计算公式等。
3.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第四章动量和冲量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 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乘积。
- 动量的计算公式:p = m·v。
2.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3. 冲量的概念和计算- 冲量的定义: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分。
- 冲量的计算公式:J = F·Δt。
第五章阻力和压强1. 阻力- 阻力的概念和特点。
- 粘滞阻力和滑动摩擦阻力:粘滞阻力的定义和特点, 滑动摩擦阻力的定义和特点等。
2. 压强-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等。
- 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压强与液体的高度、液体的密度等。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沪粤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沪粤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包括了沪粤两个地区的物理教学内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这些知识点。
1. 运动与力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根据它的速度、加速度和运动轨迹等来描述。
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相互作用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是指物体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它是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基本原因。
万有引力是一种所有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吸引力,它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热与热能热是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运动引起的一种能量形式,它是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热能是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4. 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直线传播和反射的特性。
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界面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根据物体表面的性质不同,反射可以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 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光的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色散是光根据频率不同在介质中传播速度有所差异,从而使光线分离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6. 电路与电流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它由电源、负载和导线组成。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流的大小与电荷的多少和流动速度有关。
7. 磁场与电磁铁磁场是指磁力的作用空间,它是由磁体或电流产生的。
电磁铁是一种在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磁场的装置,它可以吸引或排斥其他带电物体。
8. 声音与声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它需要介质的存在进行传播。
声学是研究声音的起源、传播和效果等的学科。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它们是我们理解物理世界和解释自然现象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会进行实验、观察和计算等相关活动,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希望通过九年级的物理学习,我们能够进一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科学素养,为将来更深入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沪粤版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及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沪粤版)表格归纳本章考点突破: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 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
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 累积法。
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3 平移法。
可以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三、注意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2★第三章光和眼睛4本章考点突破:一、什么是虚像?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自身能发光或反射外界光线,它们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产生了视觉,而虚像是光线经镜子或其他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 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的大脑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固定经验,产生了错觉,误认为光线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
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就是发光点的虚像。
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可用人眼观察到,它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形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特点上的区别。
一般地讲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
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
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二、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
但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这跟人们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们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三、怎样记住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有四种方法可供采用:1 利用凸透镜的应用加以记忆。
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了这些仪器的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口诀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下面三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即物体的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实像);二倍焦距分大小(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沪粤版【电学】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6、测量电功: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U2/R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额=U额I额=U2额/R ⑵“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 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6、测量: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三电热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4、应用——电热器四生活用电(一)、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沪粤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沪粤版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力和机械11.1怎样才叫做功考点:1、功(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有力的作用,另一个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
②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没有受到力。
③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这个力也不做功。
2、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即:W= FS 。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 (J),1J=1N·m; F 表示力,单位是牛顿 (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11.2怎样比较做功快慢考点: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瓦特(W)。
(2)公式:p= W/t 。
式中 P 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4)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与总功比值大小。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考点:1、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在提升物体时,W有用=Gh 。
2、额外功—W额外(1)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必须做的的功叫额外功。
(2)额外功的主要来源: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绳重等所做的功。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W总:(1)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即:W总= W有用 +W额外。
(2)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则:W总= FS4、机械效率—η(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η= W有用/ W总。
(3)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1 。
沪粤物理九年级知识点
沪粤物理九年级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学生九年级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而沪粤两个地区的物理教材又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沪粤物理九年级的核心知识点。
一、力和压强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力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形状态都与力密切相关。
力的大小用牛顿(N)来表示。
压强是压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其大小用帕斯卡(Pa)表示。
了解力和压强的概念对理解力学原理和解题非常关键。
二、运动与力学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九年级物理重点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以及抛体运动等内容。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除了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还要学会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并能够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原理和现象。
三、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九年级物理重点学习了反射、折射和光的成像等内容。
反射是光与物体碰撞后沿原路反弹的现象,而折射则是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了解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对于解释光的传播和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非常重要。
四、电学电学是物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电荷、电流、电势等电现象以及电路中的电能转化。
九年级物理学习了简单电路和串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解法。
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对于理解电路中的电效应和电能转化非常重要。
五、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热量、温度、热传导等内容。
九年级物理学习了热的传递、传导和物质的状态变化等。
了解热学原理对于理解能量转化、温度调节等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九年级物理重点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性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和声音的特性对于理解声音的形成和传递非常关键。
综上所述,沪粤物理九年级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力和压强、运动与力学、光学、电学、热学和声学等内容。
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点资料-沪粤版(全册)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沪粤版)目录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第三章《光和眼睛》 (3)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7)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11)第六章《力和机械》 (13)第七章《运动和力》 (18)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20)第九章《浮力和升力》 (23)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25)第十一、十二章《简单电路》 (27)第十三章《机械功和机械能》 (31)第十四章《内能和热机》 (34)第十五、十六章《电与磁》 (37)第十七、十八章《电功率和家庭电路》 (39)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41)第二十章《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43)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4、特殊的测量方法:(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完整版)粤沪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4、特殊的测量方法:(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ms=10-3s 1μs=10-6s 1ns=10-9s2、测量工具: 古代用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秒表等。
三、科学探究的七个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完整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由于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提升重物)=W 总-W 额=η W 总斜面:W 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斜面:W 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初三粤沪版物理知识点
初三粤沪版物理知识点初三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公式为 \( F = mg \),其中 \( m \) 是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如弹簧的弹力。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碍运动的力。
2.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公式为 \( v = \frac{s}{t} \)。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公式为 \( a = \frac{\Deltav}{\Delta t} \)。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3.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公式为 \( F = ma \)。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功和能:- 功: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功,公式为 \( W = Fs \)。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 \( E_k =\frac{1}{2}mv^2 \)。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 \( E_p = mgh \)。
5. 热学基础:-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 热膨胀: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的增加。
-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6. 电学基础:-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公式为 \( I =\frac{Q}{t} \)。
- 电压:推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力,公式为 \( U = \frac{W}{Q} \)。
(完整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由于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提升重物)=W 总-W 额=η W 总斜面:W 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斜面:W 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指的是:。
功勋卓著的物理学:①蒸汽机、②电子时代、③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
2、测量长度常用工具:单位:国际制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有、、、、、。
测量方法:认、放、看、读、记。
身上的尺:。
:3、测量时间:常用工具:。
单位:国际制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有、、、、。
测量方法:4、误差:定义: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
5、尝试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
科学探究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物理模型法比较法图像法,一般用于数据处理。
本章考点突破: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 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
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 累积法。
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3 平移法。
可以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三、注意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注意:听见了声音说明物体一定发生了振动,但不一定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2、传播: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不同介质传声的效果一般不同。
声速:一般在固体或液体中的声速比在气体中快,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传播形式: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做声波。
3、感知:气传导: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引起耳膜振动,经神经传给大脑。
骨传导:声波通过、颌骨,经传给大脑。
4、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产生回声。
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秒。
5、声音特征:1)、响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大小,音量。
在波形图中用高度表示。
单位:分贝,用符号表示。
影响因素:和。
生活相关:震耳欲聋、振聋发聩、声音响亮。
2)、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即声音的细粗。
在波形图中用疏密程度表示。
影响因素:。
生活相关:声音刺耳、女高音、男低音、地听。
3)、音色定义:声音的品质,即声音是否好听悦耳。
在波形图中用波形是否规则区分乐音和噪音。
影响因素:。
生活相关:。
6、人能听见的声音乐音:指的声音。
噪音:以环保角度定义为:。
现代城市噪声源:。
控制噪音、减少噪声从、、三方面入手。
7、人听不见的声音超声:频率高于的声音。
主要应用有、、。
次声:频率低于的声音。
主要应用:。
第三章光和眼睛一、光的直线传播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是 m/s 。
光在液体中、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用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模型法。
(相关:磁感线)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1. 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2. 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法线和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0º,反射角也为0º,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平滑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都沿方向反射出去。
漫反射: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的入射光都沿方向反射出去。
3、常见面镜及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左右。
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球面镜:除平面镜外,还有面镜和面镜。
前者常见应用有:,后者常见应用有:。
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的。
2、透镜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位于u > 2f 时,成、的像,像在处;当物体位于 f < u < 2f 时,成、的像,像在处;当物体位于u<f 时,成、的像,像和物在凸透镜的侧。
远视是由于眼的屈光本领,或眼轴,清晰的图像成在视网膜,要佩戴。
常见应用:。
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一侧。
远视是由于眼的屈光本领,清晰的图像成在视网膜,要佩戴。
常见应用:。
3、眼睛好帮手:显微镜(两组凸透镜,物镜焦距小于目镜焦距)和望远镜(折射式和反射式)。
4、颜色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光的三基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本章考点突破:一、什么是虚像?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自身能发光或反射外界光线,它们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产生了视觉,而虚像是光线经镜子或其他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的大脑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固定经验,产生了错觉,误认为光线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
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就是发光点的虚像。
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可用人眼观察到,它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形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特点上的区别。
一般地讲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
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
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二、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
但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这跟人们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们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三、怎样记住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有四种方法可供采用:1 利用凸透镜的应用加以记忆。
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了这些仪器的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列表将物距、像的情况和应用填入表格内,见下表:3 口诀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下面三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即物体的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实像);二倍焦距分大小(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4 作图记忆,通过三条特殊光线,在头脑中作图可以清楚地理解成像规律。
光路图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一、从全球变暖谈起1、物质常见三态: 、 、 。
2、温度计:原理:液体 的性质。
种类: 。
使用注意事项: 1) 读数时 。
2)不能超过 。
3)下端不能接触。
4)不能。
二、分子动理论内容: 1、。
2、。
3、。
4、。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热):2、蒸发:定义:。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沸腾:定义:特点:4、液化(热):液化方式有加压和降低温度两种。
四、熔化和凝固1、熔化(热):晶体熔化时热量,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热量,温度。
2、凝固(热):晶体凝固时热量,温度。
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
五、升华和凝华升华热,凝华热。
应用:人工降雨等。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1、物质的物理属性:、、、。
2、质量定义: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
符号:用表示。
单位:,符号。
测量工具:天平、案秤、磅秤等。
3、天平使用方法:放平、调零、移平衡。
读数:物体质量 = 砝码质量 + 游码质量。
4、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表示物质分子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密度大小和物体的形状、质量、位置无关,但和温度有关(热胀冷缩)。
计算公式:,变形:。
单位:国际制单位:kg / m3常用单位:kg / dm3, g / cm31 g / cm3 = 1kg / dm3 = 1 ╳103 kg / cm3水的密度为:。
4、应用:鉴别物质种类、测量规则物体的质量、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 测量液体的体积。
2 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上浮的、下沉的。
二、知道1m= 1cm3 ,1L = 1 dm3。
第六章力和机械1、力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是的。
单位:,符号是。
作用效果:可以改变,可以改变。
测量工具:原理:;使用方法:。
三要素:。
示意图。
2、重力产生: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总是。
大小:。
物体的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
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恰好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4、摩擦力定义: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种类:、、。
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大小:与和有关。
增大摩擦的方法:、。
减小摩擦的方法:、、、。
5、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五要素:。
常见杠杆的力臂画法。
平衡条件:。
分类:。
6、滑轮定滑轮: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第七章运动和力1、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定义:分类:按运动路径分:按运动快慢分: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2、运动的快慢比较方法:时间相同比,路程相同比 .速度: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定义:公式: ,变形公式单位:国际制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3、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惯性现象: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只与物体的有关。
二力平衡条定义及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力和运动状态的变化: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受非平衡力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1、压力定义: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和有关。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压强定义:面积上受到的大小叫压强。
公式:,变形公式:。
(通常与G=mg m=ρV结合来考,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受力面积的确定)适用范围:求固体、液体、气体产生的压强。
单位: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或减小。
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或减小。
3、液体的压强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方向的压强大小;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有关,在同一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
公式:p = ρg h (ρ表示液体的密度,h表示被研究位置的深度,另外,此公式还可以求上下一样粗细的固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强,这时ρ表示固体的密度,h表示固体的高度。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里如果只装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如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过路涵洞,水平仪等。
5、大气压强大气压:大气中存在着,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通过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间接显示大气压的大小。
气压计:常见的有和。
标准大气压:通常把 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1atm = Pa。
液体的沸点跟它表面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气压增大而,随气压减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