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湘教版(2019) 第9讲 风成地貌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①存在抗风蚀强弱差异显著交错分布的地层 ②雅丹地貌处于形成
过程初期阶段 ③盛行风风力大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④地质历史时
期曾经长期分布河流或湖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第4题,从共基座雅丹形成过程分析可知,存在抗风蚀强弱差异显著交 错分布的地层,①正确。共基座雅丹是上一抗风蚀地层形成雅丹的残留,雅丹 地貌不是形成初期,②错误。盛行风以春秋季为主,变化小,③错误。地层厚 度大,沉积特征明显,地质历史时期曾经长期分布河流或湖泊,④正确。故选B。
3.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来源于( ) A.洞穴外的动物 B.洞穴上覆的土壤 C.洞穴中的植被 D.洞穴中的地下河
答案:B
解析:第3题,材料信息显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不是动物、植 物的遗体和遗迹,A、C错;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来源于水滴 渗流经过的洞穴上覆的土壤,沉积在石笋上,B对;石笋是滴水到溶洞底面的碳 酸钙沉积而形成的,不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D错。故选B。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3.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的对比
类型
形成过程
典型景观
风蚀地 貌
风及其挟带的沙粒 冲击和摩擦岩石, 形成风蚀柱、风蚀 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蚀柱
景观图
地貌特点
呈孤立的粗细 不均的柱状岩 石
风蚀蘑菇
风及其挟带的沙
风蚀 地貌
粒冲击和摩擦岩 石,形成风蚀柱、 风蚀蘑菇、雅丹
地貌等
石笋(如图1所示)是指雨水沿石灰岩的裂隙下渗并在喀斯特溶洞洞 顶渗出,滴水到溶洞底面而形成的碳酸钙沉积地貌。科学家对地中海 沿岸地区索雷克洞的研究表明,石笋在生长过程中随季节变化形成明 暗相间的微层(如图2所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石笋 年微层厚度变化与同时代树木的年轮记录相一致。据此完成3~5题。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1第一板块命题主题一地球运动规律ppt课件
A.等于 1/2
B.多于 1/2 少于 2/3
C.等于 2/3
D.多于 2/3
[智慧解题]
[尝试解答] D
70°W
12
东 250
掌握“时间计算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掌握地方时、区时计算的四大步骤
步骤
地方时
区时
确定出两地所在的时区:
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
①某地区时为该地所在时区内中央经线
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
A.1/4
B.1/3
C.1/2
D.全部
解析:第 1 题,根据雅加达经度可算出当地位于东七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因 而雅加达比北京时间晚 1 小时,即雅加达亚运会开幕时,当地区时为 8 月 18 日 19 时。 第 2 题,开幕当日为 8 月 18 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全球除极昼、极夜 地区外,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选 B。第 3 题,雅加达亚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 为 8 月 18 日 20 时(即 120°E 的地方时),0 时或 24 时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为 180°,与 国际日界线大体重合,故全球各地皆为 8 月 18 日。 答案:1.B 2.B 3.D
5.飞机从新西兰奥克兰到达檀香山一共用时( )
A.12 小时 21 分钟
B.11 小时 49 分钟
C.8 小时 11 分钟
D.12 小时 11 分钟
解析:第 4 题,从新西兰奥克兰(东十二区)飞向檀香山(西十区),是由西向东飞,C、D 错;从东十二区飞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后,日期要减 1 天,A 错,B 对。第 5 题, 利用飞机飞行时间计算公式(到达目的地时间=出发地时间±时差+飞行时间)进行计 算,目的地檀香山的时间比出发地奥克兰的时间晚,公式中时差前应取减号(-),即 2017 年 12 月 31 日 10 时 16 分=2018 年 1 月 1 日 0 时 5 分-22 小时+飞行时间,可算 出飞行时间为 8 小时 11 分钟。 答案:4.B 5.C
高考地理二轮课件 微专题复习——风
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分析图文材料,找出隐含信息 第三步:调动相干知识,肯定答题方向 第四步: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行动动词
限定词
关键词
分析冰川风对天池气象站邻近山谷风的影响。
1.行动动词——答题情势:分析(原因+结论) 2.关键词——肯定对象:冰川风对山谷风的影响 3.限定词——空间界定:天池气象站邻近
B.东南方
√ C.西南方
D.西北方
第一步:判定风向 第二步:根据风向估计相对位置
山谷风 小尺度风(局地风) 海陆风
城市风
(202X•全国乙卷)我国一海边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 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2)~(3)题。
(3)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偏北风为主,风力小 高空风,受小尺度的海陆风影响小
√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第一步:肯定区域经纬度位置
第二步:根据位置肯定区域风向:风带/季风
大尺度风(背景风) 风带
季风
(202X•全国乙卷)我国一海边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 日该市不同高(2)据图估计,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东北方
分析冰川风对天池气象站邻近山谷风的影响。
1.白天冰川风与谷风方向相反,削弱谷风权势, 缩短谷风时间。
2.晚上冰川风与山风方向相同,加强山风权势, 延长山风时间。
高考金榜题名 人生风平浪静
也相当典型。冰川风与山谷风会相互影响。下图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
域等高线散布。
地理现象
分析冰川风对天池气象站邻近山谷风的影响。
天池气象站位于山谷东坡上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依据受热原理 分析大气运动
B
高压
高压
C
高压
低压
(3)城市风
低压
高压
高压
郊区
上升气流
低热压
中心区
城市 人类活动密集,经济活动集
低压 中,生产生活中释放大量人
为热多; 建筑物高大密集,通风性差, 不易散热; 下垫面硬化多、绿化少,吸 热快; 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高压 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
郊区 沉 ,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 市区,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注意:
1、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不同高度难比较。
2、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 3、等压面弯曲规律:高压上凸、低压下凹(髙上低下)
.
1
...
2
3
4
等压面
.
5
等高面
.
练一练
A
. 地面
B
⑴ 1、2、3、4、5四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 1、2、4 ; 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2、3、4、5 。
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0.在甘肃中西部旱地地膜种植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刚开始时农
民都是初春铺膜,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效果不够好,于是农民改变了铺膜的时间,请问
C 改变后的铺膜时间最有可能是( )
A.夏季
B.初秋
C.晚秋
D.冬季
41.地膜在刚开始推广时多是白色,但近年来随着地膜技术的实践应用地膜的颜色出现了
削 弱 作 用
二、影响太阳影辐响射地的面因辐素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纬度不同,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太阳辐射
大气 地平线
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就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之风系列(一)---认识风
高考地理之风系列(一)----认识风高考地理中风涉及的题目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历年高考当中涉及的风有哪些。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一般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热力环流。
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是风。
一、大尺度背景风1.季风主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并且随着季节交替,盛行风向有规律地转域的风。
在冬季,空气从高压的陆上流向低压的海上,这叫冬季风;在夏季,风从海上吹向陆上,叫夏季风。
我国是季风显著的国家,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这就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冬干夏湿、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特点。
2.信风在低层大气中,从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广大区域内的持续性风。
在北半球,信风盛行风是东北;而在南半球则是东南。
信风的特征是具有高度经常性,朝一个方向以几乎不变的力量整年吹。
3.盛行西风盛行西风又称中纬西风,由南北纬30度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南北纬60度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所形成的风。
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盛行西风在北半球右偏为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为西北风。
4.极地东风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的高纬地区形成东北风,南半球的高纬地区形成东南风,因两者风向都偏东,并环绕极地地区,故称为极地东风。
其影响区域称为极地东风带,是地球的行星风带之一。
二、中小尺度局地风除大尺度背景风以外,还有因特殊地理位置,地形或地表性质等影响而产生的带有地方性特征的中、小尺度风系。
常由地形的动力作用或地表热力作用引起。
一般情况下,强度不大,在大范围气压场较弱时表现较明显。
主要有海(湖)陆风、山谷风(坡风)、冰川风、焚风、布拉风和峡谷风等。
地方性风可以归纳为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两类,前者如海(湖)陆风、山谷风(坡风)、冰川风等,后者如焚风、布拉风、峡谷风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风化作用
岩石的风化是地表常见的一种自然地理过程,几乎到处都能发生。
无论怎样坚硬的岩石,一旦出露或者接近地表,直接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接触,在地表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作用下,都会逐渐发生疏松、崩解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变成大小不等的岩屑和土层。
岩石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成为风化。
引起岩石变化的作用成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实质就是岩石本身离开地壳深处高温、高压的条件,在出露或者接近地表后,为了适应地表常温、常压的新环境而必然发生的一种变化过程。
通常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
因为生物风化对岩石的破坏效应,可以纳入物理的或化学的过程,所以,风化作用主要是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
(一)物理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
1.因岩石卸荷释重而引起剥离作用。
形成于地壳深处的岩石,后来受到地壳运动的抬升,上覆的岩石逐步被蚀去,释放了原来受压的应力,由此而引起岩体膨胀。
当膨胀超过了弹性限度之后,岩石就会发生破裂而产生许多可见的裂隙或隐伏的纹理,成为卸荷裂隙。
这种作用成为剥离作用,在花岗岩分布地区最为常见。
2.外来晶体在岩石裂隙中的挤压作用。
存在于岩石裂隙中的水,在气温达到冰点凝固结冰时,体积膨胀,比原来增大9%左右。
它对裂隙周边壁施加很大压力,使岩石裂隙加宽加深。
当冰再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向更深处渗入,再次冻结。
如此反复进行,就好像劈木材的楔子,不断使裂隙加深加大,以至于把岩石崩解成碎块。
岩石裂隙中的水,常常溶解着大量的矿物质,一旦水分蒸发,溶液浓度逐渐达到饱和,便结晶成盐类。
这时体积增大,产生膨胀压力,也可以使岩石迅速崩解。
在污染严重的大城市和工业区,雨水常常成稀薄的酸雨,它对石灰岩、大理石建筑物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发生的化学反应成石膏。
而石膏的结晶作用,使岩石薄片状崩解下来,这种作用应属于机械风化作用,但它又是化学作用的反应。
3.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岩石体积发生膨胀与收缩作用。
2023届高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
甲 30°W 5:00
乙 75°E 1?2:00
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A
A.24日2时52分
B.24日2时08分
C.23日3时08分
D.22日2时52分
103°W 5月23日12:00
120°E 5月2?4日2:52
(103+120)/15=14余13°
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计算公式为: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小时)(注意: 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2.日期变更
(1)图示日期变更
165°W
120°E
180°
昨天 今天 3月18日0:00
3月18日9:00
今天 昨天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 一天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 来,新的一天所占时间是几小时, 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
思维导图
核心点1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1.地方时与区时 (1)时间计算遵循“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和“东加西减”两个规律 已知甲地(30°W)地方时为5时,求乙地(75°E)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①按格式写出已知条件 ②求出两地经度差 ③求出两地时间差 ④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求出所求时间
3.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D
A.1/4
B.1/3
C.1/2
D.3/4
6月22日12:00+14=6月23日2:00
90°E
120°E 6月23日
6月23日0:00 6月23日2:00
180°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 一天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 来,新的一天所占时间是几小时, 6:00 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根据气压和风的性质及空间分布特征,全球气压带风带可分为低 气压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和东风带等。
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形成原因
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地球公转产生的黄赤交角、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全球气压 带风带的分布。
影响因素
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地形地貌和人类活 动等。其中,太阳辐射是根本因素,大气环流是重要因素, 下垫面性质和地形地貌是局部因素,人类活动也会对全球气 压带风带的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大西洋西风漂流系统
西风漂流的形成
大西洋西风漂流系统是由盛行 西风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形 成的。
西风漂流的影响
西风漂流对大西洋沿岸地区的 气候、海洋生态等方面产生重 要影响,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 欧气候的调节作用。
西风漂流的异常
西风漂流的异常可能导致气候 异常,如北大西洋涛动(NAO )对欧洲气候的影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球气 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
CONTENCT
录
• 全球气压带风带概述 •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典型案例分析 • 高考考点解读与备考策略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全球气压带风带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不均以及大气环流等因素,导致全球范围内气压和风向呈现出一 定规律性的带状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
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形成全年 高温干燥的气候特点,降水稀少,植被稀疏。
热带草原气候
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影响,形成干 湿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B.东南方
【真题探究】 大气环流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 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 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温度高低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 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 分显著。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 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 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 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土 壤的反射率:深色<浅色,潮湿<干燥, 粗糙<平滑;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 95%。
整层空气下沉,厚度减 少,顶部增温大于底部
多在高气压区
【真题探究】 逆温现象
(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C )
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B气更
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真题探究】 热力环流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0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D)A.东北方
题1.。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A )
地形对风的影响-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海岸线特点影响风力
①海岸线曲折,海湾多,有利于海风的深入,受海洋的影响增强 ②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海风登录,受海洋影响较小
地形对风的影响-2020届高考地理(湘 教版) 二轮专 题复习 课件( 共18张P PT)
二、小尺度地形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1.狭管风(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狭谷地形时,风速加大。城市狭管效应 指城市高层建筑物间距小,导致风力增加。因此建筑布局可加大楼间距或让楼间 走廊与城市主导风向偏离昼夜相反的变化,就是北京北部山区与
平原地区间的山谷风效应所造成的。
在晴朗的白天,谷风把温暖的空气向山上输送,使山上
地形影响局部热力环流
气温升高,促使山前坡岗区的植物、农作物和果树早发芽、
早开花、早结果、早成熟;冬季可减少寒意。
谷风把谷地的水汽带到上方,使山上空气湿度增加,谷
气流深入内陆
B.山脉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西部沿海
C.平原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单一
D.地势低,终年高温多雨
欧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平原分布在 中部,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 部,地势南高北低.
地形特点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中部平原广大,可使由大西洋吹来的暖湿气流长驱 直入,深入内陆 海岸线曲折,海湾多,有利于西风的深入 南部山地东西走向,与风向平行,利于西风深入 从而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
1.青藏高原的隆起在很大程度上改 变了我国以至整个亚洲的大气环流。在 晚第三纪高原隆起以前,是行星风系占 主导地位,我国盛行西风。青藏高原隆 起后,其本身就如同一堵墙一样,挡住 了西风的道路,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
2.寒潮南下过程中,遇到青藏高原的阻挡, 便折向东,直驱华北以至华南,使我国东部 气温低于世界其它同纬度地区。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大气运动各种各样的风
例题讲解
(2022年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图 3 示意当日该市 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 的变化。据此完成 9~11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D(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白天,此时陆地升温快,形成热低压,海洋升温慢,形 成冷高压,此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形成海风; 由于海洋温度变化滞后于陆地,大气受热滞后于地表温 度变化,加上微弱背景风的影响,该地海风与陆风实际 发生转换的时间在11时和24时前后,因此不能简单地用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进行海陆风的判定。
9. 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
风带主要是(A )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位置出现 在60°N— 70°N之间。
季风
除了左图所示地区,美国东南部、南美洲东南部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区,也存在不典型的季风现象,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其风向的变化。在这些 区域,季风可以认为是大尺度上的背景风。
①有气流经过且气流与峡谷走向一致; ②狭管:自然峡谷、山口地形;高层建 筑间的狭窄地带
①正相关,风速,地形的狭窄程度;② 负相关,风向和狭窄夹角
分布 峡谷地带、山口地带、高层建筑间的狭 窄地带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焚风效应
1,引发干旱 2,造成背风一侧果木和农作 物干枯减产,甚至火灾 3,如果在海拔较高的地区, 焚风可能导致短时间的大量 融雪引起山洪
现在请你分析一下攀枝花的芒果品质 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纬度低,热量充足;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谢谢聆听
焚风效应
攀枝花
与
芒果
干热谷
焚风效应
焚风效应——风在 山地背风一侧由于 气流下沉所形成的 性质偏暖偏干的风
气温垂直直减率(分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
01
干空气或未 饱和湿空气
每上升1000 米气温降低 1℃
饱02和 状 态 的 湿空气
每上升1000 米气温降低 0.6℃
一般情况下, 同条件下的 湿绝热直减 率比干绝热 直减率数值 要小。
迎风侧气温
4℃
的变化符合
湿绝热垂直
直减率
10℃
1000米
背风侧气温 的变化符合 干绝热垂直 直减率
14℃
0米
我国焚风效应典型分布地区
石 家 庄 与 焚 风
焚风的影响
特点 出现在背风一侧,性质干热
焚风效应的有利影响
焚风效应的不利影响
1,初春焚风可使积雪融化, 利于灌溉,也可提早春耕,有 利于作物生长。 2,夏末秋初,焚风可增高当 地热量,使作物早熟,提早收 获。
2022-2023学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湘教版(2019) 第15讲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方法技巧】
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 (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为赤 道低气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 带控制,欧亚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 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也可能是南亚的 西南季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也可能是离岸风带或山地背风 坡;多雨地区可能是低压带影响,也可能是某风带的迎风坡。
答案: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亚欧大陆上形成了高压中心,说明此时亚欧大陆气 温低,为冬季,故甲地气压中心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高压切断了完整的副 极地低气压带,故D项正确。
2.若某年份1 028等压线分布偏南偏东,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可能带 来( )
A.冬季气温距平为正值 B.梅雨季节较往年提前 C.寒潮天气较往年频发 D.登陆台风较往年偏多
成因
特点
时空分布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 强度大、历时短
赤道地区、我国 夏季午后
地形雨
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被迫抬 升
强度较大,时间较 长
山地迎风坡,背 风坡降水少
锋面雨 气旋雨
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被抬 升 内部暖湿气流辐合上升
持续时间长、降水 范围广
主要在中低纬度 地区(台风雨、 锋面气旋雨)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季节 风向
源地
成因
性质 比较
分布
气候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蒙古— 西伯利亚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地球运动+
最大 夏至日 夏至日 直射时 直射时 冬至日 冬至日
年内变化规律 最小
直射南纬(90°-ϕ) 冬至日 冬至日 夏至日 夏至日
直射北纬(90°-ϕ)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北极点H年变化
HH
太阳系示意图
彗星
a+ 地球
土木星
水星 金星 火星 b+
天王星
木土星
海王星
小行星带
启明凌星日,,是是指指天亮地前球,上人的们观有测时会者在可东看方到地一平上小看黑到圆一点颗在特明日亮面的缓“慢晨移星”动。 长庚的星现,象是。指黄昏时,人们有时会在西侧空中看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
其实,它们都是同一颗行星——金星。
40°N
判定A地三个时刻的太阳方位,并求算H。 H=50°
在A地,可见太阳在空中“走”过一条轨迹,画出该轨迹。
正午太阳方位的确定
太阳高度日变化 下图示意夏至日A地的三个时刻
A
40°N
东北
A 正南
40°N
西北
A
40°N
判定A地三个时刻的太阳方位,并求算H。 H=73.5°
在A地,可见太阳在空中“走”过一条轨迹,画出该轨迹。
ΔHAB= HB- HA = 90°-(φB-δ)-90°+(φA-δ) =φA-φB
左图反映: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两地纬度之差
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δ HC φC C φD
HD
D
HC =90°-(δ-φC) HD =90°-(φD+δ)
ΔHCD= HC- HD = 90°-(δ-φC)-90°+(φD+δ) =φC+φ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是东南信风,②是东 北信风,③④在高空,摩 擦力小,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为西风。
风带(信风、西风、东风——在 下面的空白图上标出风向)
2.近地面风的分布 (1)行星风带、季风:
(2019·湖南联考)信风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 辐合地带,属于热带辐合带的一种,其特点为距离赤道较近且无 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为某区域信风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百 帕) 100
0
100
水平气压梯
5
度力影响风
101
的初始运动
0
方向
101
地转偏向力
5
不断改变风
的风向
102
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
(风向:斜穿过等压线)
(百 帕) 100 0
100 5
101 0
101 5
102
0
气压梯度
地转偏向
力
力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 程中的作用。
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 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 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பைடு நூலகம்气团交 汇。
中部平原地形对龙卷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地形平坦,阻挡作用弱 ,利于气旋的形成;二是东西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地形区呈南北纵列分布, 利于来自墨西哥湾的湿热气流北上,也利于北冰洋南下的冷气流长驱直入, 进而导致冷暖气团交汇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 生从旋图转中的龙原卷因风。发生的频率来看,主要集中在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因此湿热气团 的主要源地应该是位于南部的墨西哥湾;结合锋面的形成,能导致湿热气团抬 升的气流,应该是冷气团,冷气团主要来自北部的北冰洋冷气流南下;结合基础 知识,导致气流、水流等发生旋转的原因主要是地转偏向力。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 的原因。
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 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 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要考虑春季北部受寒冷气流影响,而南部纬度较低,升温较快, 导致南北温差大,因此冷暖气团相遇频繁,导致龙卷风多发
信风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属于热带辐 合带的一种,其特点为距离赤道较近且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下 图为某区域信风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B.东南风、东北风、西风、西风 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以区域图和文字 材料结合生产生 活为背景,考查 风的形成及对其 他自然要素和人 文要素的影响
2016 Ⅱ卷 考查长白山冬季西北风造成的冻害
Ⅲ卷 考查瓜州风能开发利用
气压差异
地形地势
风 力
判
植被状况
读
下垫面性质
建筑物 水体 陆地 结冰状况
一、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因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
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 ,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 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 ”,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 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 ,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4.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 ( )
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B.东南风、东北风、西风、西风
B
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2)台风:就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大气涡旋,所以又叫热 带气旋。当涡旋中心最大风力达到八级以上时,就叫台风;中 心最大风力在六至七级叫弱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八至十二级 时,叫强台风。
“风”的那些事
年份试卷
命题情景
命题规律
查风力作用对霍林河山前平原地貌形态的影
Ⅱ卷 响;考查云南宾川县干热河谷背风坡气流下沉
2019 2017
Ⅱ卷
Ⅲ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增温 考考查恩克斯堡岛第五科考站盛行风向;美国 中部平原龙卷风 考查澳大利亚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作用 考查风浪对白令海峡跨海大桥危害 考查额尔齐斯河迎风坡降水 考查堪察加半岛风对降水的影响
(3)龙卷风:从积雨云中伸向地面的一种范围很小,破坏力 极大的空气涡旋。发生在陆地上的叫陆龙卷,发生在海洋上的 叫海龙卷,又叫水龙卷。龙卷风是一种旋转力很强的猛烈风暴 ,风速最大可达每秒100米以上。
2.(2018·全国卷Ⅱ·T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
2.(2018·全国卷Ⅱ·T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
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 ,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 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 ”,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2.(2018·全国卷Ⅱ·T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
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 ,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 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 ”,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水平气压梯 度力影响风 的初始运动 方向 地转偏向力 不断改变风 的风向 摩擦力不直 接改变风的 方向,但有 摩擦力作用 下的风向也 发生了改变
摩擦力
风向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对风速
对风向
二、风向的空间变化特点及成因
1.风向随海拔的变化特点
读图,描述风向 和风速的变化特 点,并分析原因
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运动所受的摩擦力变小,故风速增大 ,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增大,北半球风向逐渐向右偏转( 如图),南半球逐渐向左偏转。